钱泳《成衣》阅读三则附答案
钱泳《成衣》阅读三则附答案
说明:本文选自清·钱泳《履园丛话》,华语网已经收录该文阅读、注释、翻译一则(请点此查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收录原文、注释和翻译,仅收录三则阅读训练及答案。
第二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成衣匠各省俱有 _____________
(2)并何年得科第 _____________
(3)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_____________
(4)所谓“隐称身”者 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与“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3、对于“ 至于尺寸,成法也”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量尺寸,要遵守法律。
B、至于高矮尺寸,都有一定的法则。
C、至于高矮尺寸,要懂得衡量的方法。。
D、至于尺寸长短,要制定法规
4、这段文言文从“量体裁衣”主要说明什么?
5、这篇小短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1)都 (2)考中 (3)这个 (4)适合,符合
2、D 3、B
4、要善于体察对象,揣摩心理,把握特点,对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来办事。
5、先叙后议。叙述简朴,重点写成衣匠语言,议论明确,令人深思。
第三则: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 ,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 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 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20、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
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匹帛 :)
⑵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慵 :)(伛:)
⑶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仄:)
⑷性之缓者宜衣长(缓者:)
⑸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蓄:)(觊觎:)
21、翻译句子:
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 剪。
⑵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⑶今之成衣者,辄 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
22、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3、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20、一匹绸缎;懒;曲背,驼背;狭窄,窄;温和的人,慢性的人;心里藏着;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21、以前有个人拿着一匹绸缎要裁缝裁剪做衣服。我以为这个裁缝师傅可以和他谈论做衣服方面的事情了。现在的裁缝,总是用旧 衣服定下尺寸,把新样子作为当时的风尚,不知道哪儿该短哪儿该长这些道理,先存着贪污布料的心思。
22、说明办事须从具体情况出发,做到胸有成竹,没有不成之理。
23、对比、引用,例子略
第四则: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匹帛___________
⑵瘦者其腰仄。 仄___________
⑶性之缓者宜衣长。 缓
10、翻译句子。(4分)
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⑴一匹绸缎 ⑵狭窄 ⑶慢
10、⑴以前有个人拿着一匹绸缎要裁缝裁剪做衣服。⑵我认为这个裁缝师傅可以和他谈论做衣服方面的事情了。
11、这则寓言说明办事须从具体情况出发,做到了胸有成竹,没有不成之理。
12、对比、引用。例子:①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②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