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陆游《巢山》原诗、注释、翻译(解释)、赏析、阅读答案附答案

2022-09-14 栏目:学习资料 

陆游《巢山》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答案附答案

【原文】:

巢山

【宋】陆游

短发巢山客,人知姓字谁?

穿林双不借①,取水一军持②。

渴鹿群窥涧,惊猿独袅枝。

何曾蓄笔砚,景物自成诗。

【注释】:

①不借:草鞋的异名。②军持:装水的瓶子。

【翻译】:留着短发巢居在山林里,你们知道他姓甚名谁吗?穿着一双草鞋穿梭于林子里,取水就在随身的水壶里。群鹿渴了偷窥着山涧,猿猴受惊后攀枝而去,留下随风摆动的树枝。何曾多加过笔墨描述,优美的景物自然像诗一样美丽。

【赏析】:据陆游年谱,乾道八年(1172年)三月,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陆游到达宣抚使司治所汉中,为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同年十一月二日离去。汉中八月,在陆游一生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王炎是这一时期陆游交游中的关键人物。而陆游《巢山》,极有可能是陆游在往返汉中途经巢山的诗作。“北定中原”乃陆游毕生夙愿。当王炎邀请陆游共商抗金大计,陆游前往汉中或返回故里,途经皖江之滨巢山,渴拜志同道合的前辈王之道,写下《五律·巢山》二首,便是题中应有之义了。/“不借”是草鞋,军持是装水的瓶子,本诗主要是写景,前两句写作者穿草鞋,途经巣山,口渴了,装一瓶泉水喝,突然看到的“渴鹿群窥涧,惊猿独袅枝”,群鹿渴了,一个“窥”,原意从隐蔽处偷看,此处写出了群鹿发现溪涧水时的喜悦,“袅”原意随风摆动,此处表现那只猿猴受惊后攀枝而去,纵横自如的灵巧,同时,此句运用对比,如群鹿和孤猿为数量对比,“涧”和枝是空间,喜悦和惊恐,是情态,末句,总结写景为自然天成,侧面表现作者当时的喜悦,(因为是去赶赴往志同道合之友),全诗基调是喜悦的

【阅读训练】:

(1)、这首诗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巢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这首诗的颈联非常精妙,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主要从巢山幽静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山民朴素的生活方式对巢山进行了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4分)

2、(1)炼字生动,诗眼锤炼得非常精彩。如“窥”字,原意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这里写出了渴饮的鹿群看到山涧之后追不及待的喜悦;“袅”字,原是形容随风摆动的样子,这里写出了受惊的猿猴独自攀枝而去纵横自如的灵巧。

(2)对比鲜明,营造出相辅相成的比照、呼应效果。如群鹿和孤猿形成了数量上的对比,窥涧和袅枝形成了空间上的对比,喜悦和惊惧形成了情感上的对比。

(3)对仗精巧,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如上下句字数相同,句型相同,均属主谓结构;“渴”与“惊”、“鹿”与“猿”等词性一致,平仄相反。

(从其中一个角度回答即可。如另有角度,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炼字或诗眼,最好写出词语的原意,然后再去推敲它在具体语境下的独特含意。(2)这里的对比虽是一处,却包含众多角度,需要细加分析。(3)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 )

周德清《蟾宫曲·别友》原诗、注释、翻译(解释)、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刘仙伦《题张仲隆快目楼壁》原诗、注释、翻译(解释)、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