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助农活动方案(精选3篇)

时间: 2023-11-04 栏目:申请报告

第3篇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自助农业务2016年开门红“节节高”竞赛活动开始后,我行领导班子以河北宜农公司2016年助农服务点提质增效“开门红”活动方案为指导,详细解读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针对性方案,全力发展助农业务。

一、领导高度重视,员工齐力拓展

临近年末,农村资金大量回流,市场广阔,是我行增存揽储的最有利时机。但相比同业,古冶区中国银行营业网点仅有两个,且主要集中在林西区,各项业务辐射面较窄。面对这一局面,行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助农服务点的发展是向农村边远地区延伸我行业务的最有力抓手,因此为助农点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了详细、长远的工作方案,并任命专职助农经理全面负责助农业务。同时,全方位调动员工积极性,利用各自客户群、亲朋好友等直接关系网推广助农点。

二、亲自下乡宣传,发挥产品优势

在助农点建立之初,我行为各助农管理员提前做好业务培训,由助农经理定期组织新业务培训班,并在助农微信群中及时沟通交流,确保助农业务的顺利开展。此外,行领导和员工也经常放弃休假,到助农点附近村社利用便携卡片、彩色折页、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宣传、讲解我行助农业务。

好的产品为我行助农业务的拓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助农点吸引存款提供了重要工具。惠民通等四通产品、中银步步高、中银聚财通等起点低、收益高、流动性强,尤其是春节特惠产品----中银步步高5号、中银聚财通3号产品受到了村民的欢迎;为助农客户量身定做的芯片福农卡,跨行、异地存取款等服务有特殊优惠政策,非常适合外出务工、家庭偏远的村民使用,安全、便捷、省钱;对于福农卡和居民健康卡客户,我行充分利用短信服务免费三年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吸引力与竞争力。

三、助农管理员尽职尽责,持续跟进维护

在助农点逐步完善后,主要由各助农管理员负责日常基础工作,以及客户与中国银行间的业务沟通。在初选助农管理员时,我行即主要面向各村负责人、会计等人员,利用其良好的组织沟通能力,及在群众中信誉、威望,拓展我行助农业务。在所有助农点中,古冶区毛山村管理员杨秀芹负责的助农点表现最为出色。除特意准备助农点专用办公房、电脑、保险柜、监控录像等基础设施,杨大姐还积极宣传中行优势业务,租车组织村民来我行办理福农卡,为客户发放我行专用礼品,客户有疑问时及时与我行助农管理员沟通协商。助农管理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提高了村民对中国银行助农取款点的信赖度,为后续客户群的不断壮大提供了持久动力。

四、携手宜农公司,完善硬件设施

在有了明确助农点建设目标后,我行提前申领自助设备、POS机等基础设施,并及时与宜农公司联系,统一安装助农相关设备、牌匾等。同时,与宜农公司协商,经常巡检设备,为助农点正常业务的开展提供安全保障。并制定各机具厂商联系信息表,发放至每位助农管理员手中,确保设备有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沟通。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样,业务的发展,也离不开风险的把控。第一,明确各项业务规范。助农点准入时,审批材料缺一不可;开展助农业务时,严格遵照我行与宜农公司商议后的条款办理,并及时做好登记;助农开卡时,严格遵照执行《河分行助农开卡发卡业务操作流程》等文件;办理“四通产品”、中银步步高等特色产品时,按规定签署申请表、协议书等等。确保我行及助农点各项业务严格依照规范文件执行,并留存纸质或电子表格、影像等备查。

第二,支行班子定期巡查。专职助农业务经理,全面负责助农业务的建设、巡查、维护,并现场填写《中国银行唐山分行助农业务服务点巡查记录表》;同时,支行行长也定期对各助农业务点进行督导,检查助农业务操作合规性,提升助农点服务质量与水平。

第三,通过助农管理服务平台等系统后期持续关注。对于助农服务点的进入与退出,我行及时在该系统中做好登记、维护,并通过风险预警等功能,进一步监督助农服务点业务的规范性,对于大额可疑交易,及时向上级报告,并主动联系助农管理员进行核实,准确反馈,确保助农工作的安全、平稳运作。

截至3月31日,古冶支行开门红储蓄存款较年初时点新增18131万元,其中助农存款时点新增11592万元,占比63.93%。助农业务的开展强有力地带动了我行储蓄存款的发展,并为古冶支行存款的增长做出了最有力贡献。此外,古冶支行“开门红”新建助农点任务数8个,实际新建9个,完成率113%;时点存款任务数7000万,实际新增11592万,完成率166%,全辖排名第五;借记卡任务数5000张,实际新增借记卡6510张,新增130%。超额完成的助农任务,充分印证着我行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助农工作。

助农取款点虽小,如星星之火,但聚少成多,仍可燎原。发展好助农业务,对于中国银行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作用不容小觑。

唐山市古冶支行2016年4月12日

学农活动方案

助企活动方案

五助活动方案

家庭助廉活动方案

爱心助考活动方案

第2篇2

1、什么是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

答: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是通过银行卡收单机构在农村乡(镇)、村的指定合作商户服务点布放银行卡受理终端,向借记卡持卡人提供小额取款和余额查询的业务。

2、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由哪个部门组织开展的?其意义是什么?

答:助农取款服务推广工作是中国人民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村农业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文件精神,专为便利偏远农村地区小额现金支取的一项实事工程。其意义在于通过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构建起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切实把安全、经济、便捷的现代化支付服务延伸到万村千乡,将政府部门有关惠民利民政策的温暖送到老百姓身边,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3、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每卡每日累计最高取款金额是多少?

答:每卡每日累计最高取款金额不超过1000元(含)人民币。

4、可以为信用卡办理助农取款服务吗?

答:严禁为信用卡(含贷记卡和准贷记卡)提供取款服务。

5、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使用什么机具?答: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受理终端可使用固定POS机(销售点终端机)或带硬件加密功能的电话支付终端。在固定线路通信网络缺乏或严重不稳定的情况下,经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批准,收单机构可布放屏蔽SIM卡(用户身份识别卡)漫游功能的移动POS机和带硬件加密功能的无线电话支付终端。

6、提供助农取款服务的相关机构为持卡人办理余额查询业务能收取费用吗?

答:不得对余额查询业务收取费用。

7、收单机构通过受理本行发行的借记卡办理小额取款业务的,如何收费?

答:同城(不小于地级市行政区划)不得收费,异地不超过本行异地汇兑手续费。

8、收单机构通过受理他行发行的借记卡办理小额取款业务的,如何收费?

答:对持卡人的手续费收费标准不超过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取款手续费(取款金额的0.8%,最低1元、最高20元)。

9、助农取款服务点如何收取持卡人的手续费?

答:对持卡人的手续费收取通过系统自动设置从银行卡内直接扣收,禁止服务点向持卡人收取任何额外费用。

10、收单机构对助农取款服务点的选取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答:收单机构对服务点的选取应坚持平等自愿、风险可控的原则。服务点应具备有固定场所、运营稳定、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热心为农户服务等基本条件,并能遵守银行卡支付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11、申请成为助农取款服务点应提交哪些材料?

答:服务点申请材料须包括工商营业执照、负责人身份证件、税务登记证,不能提供税务登记证的,可使用土地使用证、户口簿、村委会出具的加盖公章的经营证明等替代资料。

12、收单机构如何确定助农取款服务点?

答:收单机构在收到申请资料并核验真实后,应对商户进行现场考察并拍照留存,必要时还应广泛听取当地政府、村委会和群众意见,在对商户进行资信状况调查后确定服务点。服务点确定后,收单机构应上门为服务点安装受理终端,严禁未进行服务点入网审核提前安装受理终端。

13、收单机构确定助农取款服务点应重点考虑哪些类型?答:

(一)经营规范、运营稳定的商户,如供销社、百货公司、农资连锁店、饲料批发店、农副产品批发店等;

(二)电信、移动、电网等运营商网点,邮政网点;

(三)有固定营业场所、信誉较好的便民店、小超市。

(四)在能解决现金来源、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收单机构可经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批准,选择村委会或由村委会推选的代理人。

14、助农取款服务点如何规范服务操作?

答:

(一)使用真实交易类型上送交易,不得将消费交易和助农取款交易互相套用。

(二)建立统一的助农取款登记簿,逐笔登记取款日期、取款人身份信息、取款金额等信息,经取款人或代理人签字(指纹)确认,并定期核对。

(三)取款人对现钞有争议的,应当场更换。

(四)向取款人明示安全用卡须知、假币识别、举报投诉电话等注意事项。

15、收单机构如何加强对助农取款服务点的管理?

答:

(一)与服务点签订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双方在协议中,应就现金来源、差错处理、客户纠纷处理、风险防范等进行约定。收单机构应对助农取款服务点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

(二)应在服务点醒目处统一悬挂“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标牌,为服务点配备验钞设备和能够打印交易单据的受理终端。

(三)对服务点和受理终端建立信息档案,加强对服务点的业务和技能培训,通过服务点进行假币识别宣传,防范假钞风险。

(四)每季对服务点至少巡检一次。对存在欺诈、套现、卡片侧录、利用受理终端不正当牟利、故意使用假币等行为的服务点,应中止协议,收回受理终端和标识牌,并及时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构成犯罪的,应移交司法机关。其他收单机构不得再与其合作开展银行卡业务。

第1篇3

农业局助农增收服务活动方案

农业局助农增收服务活动方案

“转作风、助增收”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府《关于开展‘深化双服务、助推开门红’活动的通知》、绍兴市农业局《关于开展千名农技人员下基层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活动的通知》(绍市农〔201X〕16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决定开展“转作风、助增收”服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方案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一)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局成立4个调研小组,分别由局领导带队,围绕年度工作重点和农业热点、难点问题,就春耕备耕、园区建设、万元亩产行动、主导产业转型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作风效能建设等情况,深入到农业重点乡镇(街道)、村、农户(园区、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基层和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和工作举措。每个调研组要求做到三个一,即对分管站室立足一个调研课题,每个课题形成一篇调研报告,每个课题提出一项对策建议和措施。各相关单位要为领导走访调研做好课题遴选、调研的配合和协助工作。具体分组如下:生产。参与单位为人教科、畜牧兽医局、执法大队、农村能源利用指导站等。(三)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发挥我局技术力量优势,借助多种培训载体,开展科技培训活动,提高农户生产技能和增收致富的能力。全年拟组织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训、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农业安全生产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班120期,培训人员8000人。着重抓好以下几大类培训:

1、科技示范户培训。围绕茶叶、畜牧生产、小京生、果蔬四大主导产业,举办5期示范户培训班,培训人员600人,提高示示范户生产技能,增强示范带动能力。

2、基层农技人员骨干培训。重点在全县遴选60名农技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等技术骨干,赴杭州、嘉兴、温州、金华等培训基地,开展为期5-10天的素质更新培训,加快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步伐,增强科技服务能力。

3、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组织全县专业户、种养大户、企业、合作社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专项技术培训,增强劳动技能和再就业能力。全年计划培训1500名,分20期进行。

4、农业安全知识培训。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农机生产安全培训,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资安全等,共计培训30期,2000人左右。

5、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培训。全年计划举办各业生产技术培训60期左右,培训人员4000名。

(四)开展“阳光文化山里行”服务活动。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立足点,利用农业局自身业务优势,会同有关部门针对性地开展致富信息咨询、现场技术指导、科技知识宣讲等活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

强致富能力。全年开展“阳光文化山里行”咨询服务活动7次,开展科技知识百家讲坛6次。

(五)开展“联户帮扶”活动。局所有在编干部职工实施一对一联户结对,并做到“三个一”,即“上门一次慰问、帮扶一点资金、解决一些困难”。在款物帮助的同时,要根据帮扶对象的不同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牵线搭桥,在政策、项目、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掌握实用技术,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二、活动方式

1、上下结合。以农业公共服务机构为主体,实行省、市、县及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大联合、大协作,共同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到社、入户工作。

2、综合性、专业性结合。综合性服务由局人教科牵头,组织局属各单位和乡镇(街道)农技人员参加。专业性服务以服务小组和局属各单位为主体,结合农时组织开展。

3、点、面结合。服务活动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面上,使更多群众受益;对合作社、农业企业、生产基地、科技示范户等要实行针对性服务,对困难户要进行重点帮扶。

4、定期、不定期结合。要灵活开展服务活动,不仅要根据生产季节,定期定点安排一些常规性的服务活动,更要注重群众的即时性服务要求,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单位要将服务活动作为农业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

2、统筹安排,推进工作。各服务组要以“破解难题、助农增收”为重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统筹处理好日常工作与针对性服务工作的关系。各服务组责任人要主动带头参加服务,合理安排人员,并根据农时季节编印农技资料,确保服务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3、强化服务,注重实效。各服务组要立足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深入生产1、创新工作出成效。根据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认真抓好落实推进会,深入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使得我市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富硒农业开发、农业招商引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工作取得创新性的发展,走在了全区前列。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危朝安副书记、张秀隆副主席先后亲临xx指导工作,对我市的“三农”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农业厅分别在我市召开4次现场会,在全区的农业会议上作经验介绍5次。一是富硒农业开发走在全区前列。我局把富硒农业开发工作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和新兴产业来抓,成立了广西首个市级富硒农产品协会,建成了广西首个富硒土壤和农产品的检测中心,编制了12个农作物《富硒生产技术规程》,是全区的重点来抓,全市在建示范区共12个,包括粮食、养殖、休闲农业等多个产业。核心示范区达

5.3万亩,涉及农户

1.2万户,引入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36家,实现经营总收入达60450万元。示范区通过整合资金投入建设累计超

4.1亿元,示范区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进一步稳固,“荷美覃塘”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XX区扬翔亚计山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区争创全区先进示范区。9月16日,全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现场培训会在我市召开,我市作为先进典型进行了发言。三是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给我局的农业招商引资任务。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达给我局的农业招商引资任务是引进亿元项目1个,引进项目总投资额2亿元。目前已引进投资项目6个,分别为广西贵丰保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

1.25亿元的优质蔬菜产业发展基地建设项目、广西意科元生态有限公司投资

1.2亿元的年产5000吨复合微生物制品及年产1000吨养生酵素项目、广东省XX市XX区东方燃料油有限公司及xx市海天米业有限公司投资

1.1亿元的年产20万吨优质大米加工项目、广西中农昊源生物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7300万元的xx市桑蚕废弃物研发生产生物有机肥项目、XX市德伯讯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的xx市优质大棚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广西金果子农业科技投资公司投资3500万元的晚熟优质柑桔“春甜桔2号”标准园建设项目。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

4.88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正在洽谈的项目还有4个,分别是湖北诺克特药业有限公司投资

5亿元的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广西天牧种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种牛繁殖科研开发供应销售、广东祯州集团有限公司投资

1.2亿开发荔枝酒项目和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投资

1.6亿的有机富硒米和有机肥生产项目。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快速发展。我局认真贯彻落实贵发〔201X〕5号和贵办发〔201X〕30号文件精神,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发展。201X年全市种植规模达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320户,比去年增加了103户,其中超1000亩以上的达26户。1-11月,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46家,累计达1838家;新增家庭农场179家,累计达1045家,排全区3.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9%。二是经济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调高种植产量和效益。据初步预测,全市油料、甘蔗、药材、木薯、蔬菜、茶园、果园、桑园等经济作物面积368.1万亩,新增19.2万亩,增长

5.5%。其中建立“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总面积3.74万亩,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05.7%;建立常年保障性蔬菜基地面积0.68万亩,完成目标任务113.3%。三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主要是把好基地建设、农业投入品、产品质量抽检三关。基地建设重点是抓好“三品一标”基地建设,全市建立自治区级无公害生产基地达31个,年内新增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57个;绿色食品产品认证达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达7个,年内新增1个。农业投入品重点是抓好农资监管,目前,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3622多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门店5328家(次),检查农药品种550多个,肥料品种350个,农作物品种550多个;查处问题140起,责令整改140起,立案查处15起。农产品质量抽检重点是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1—12月全市开展农药残留定性检测蔬菜样本共11659个,合格样本11648个,合格率达99.9%;全市例行定量色谱监测蔬菜样品650个,合格样品635个,合格率97.7%,共检测了甲胺磷等30种农药19500项次。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四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工作。出台

了《201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XX区作为整县推进试点,其他县市区各选2个乡镇作为整乡(镇)推进试点。全市开展试点乡镇达22个,涉及284个村,25.63万户,二轮承包耕地面积885万亩。据初步统计,完成承包关系调查24.34万户,完成任务95%。8个试点乡镇购买使用了信息管理软件,完成任务的36.4%。五是认真抓好党建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为抓手,制定出台了《201X年xx市农业局机关党建工作要点》、《在农业局系统党组织开展“转作风、强责任、优服务、促规范”大行动的实施方案》、《xx市农业局机关党委开展“双联系”活动的实施方案》等5个文件,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整改落实“回头看”活动,巩固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年内转正了2名预备党员;对层党组织落实“八项规定”、“三会一课”制度情况进行了检查,对软弱涣散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主要领导对党建工作都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讲授廉政教育专题党课,业务工作开展和廉政作风建设两手抓,常抓不懈,促使全市农业系统党员、干部的作风在深入一线工作中得到转变,在服务田间地头中得到检验,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3、推进工作存在问题。在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农业持续增效难度加大。农业农产品受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双重挤压、务农劳力老龄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

后,支撑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没有形成,造成农业增效难度增加。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经营水平不高,缺乏有影响力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深加工滞后,农业品牌少,农产品交易流通大市场建设和外销渠道相对落后,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农业生产田块过于分散、细碎,水利设施和机耕路不完善,严重影响了现代机械化的应用和适度规模集约化发展,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受制约,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农业的综合效益不高。四是农技人才及科技支撑滞后缺乏。

(二)“十二五”农业工作基本总结

1、“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完成情况。201X年各项农业工作任务全面完成确保了“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农业局“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提出,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递增

6.0%以上,农业增加值年递增

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突破10000元,年均增长13.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50%。要求农业产业化要实现新突破,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20家以上,规范运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0家,培育发展1100家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成50个以上特色效益突出的专业村(屯),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产值达150亿元以上。经5年奋斗,全市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目标,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表:“十二五”xx市农业发展规划目标及完成情况表略(注:201X年数据为初步预测数)

2、“十二五”农业发展主要成绩。一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全市粮食生产连续5年增产,总产量从201X年的140.59万吨提高到了201X年的160万吨,增长13.8%;单产水平提高9%。特别是马铃薯等冬粮开发,面积排广西首位,在旱坡地开发马铃薯生产的经验得到自治区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区推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满足了社会需求,对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二是经济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提质增效显著。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调高种植产量和效益。据初步预测,全市油料、甘蔗、药材、木薯、蔬菜、茶园、果园、桑园等经济作物面积368.1万亩,新增19.2万亩,增长

5.5%。其中药材生产快速发展,效益显著,201X年产值实现105亿元,特别是引种铁皮石斛等稀有名贵中药品种,成为我市发展高效农业的新典范。建成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菜篮子”基地和常年保障性蔬菜基地,预测201X年蔬菜种植面积95.72万亩,生产蔬菜1429万吨,实现产值28亿元。优质水果基地进一步扩大,提质增效明显。预测201X年水果面积91.4万亩,实现产量26.4万吨、产值28亿元。茶桑木薯甘蔗多路开发探索增收途径,在桑园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推行小蚕共育分段饲养,保持产茧

03万吨实现产值7亿多元;木薯、甘蔗推广扩大优良品种提高单产有效地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为加工延长产业链提供基础保障。三是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1X年11月底,xx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1家,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10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38家,注册资金26.1亿多元,入社会员

4.9万多户,带动农户10.7万户。201X年经营100亩以的种粮大户有320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29多亿元,201X年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增值36亿元,比201X年的12亿元提高3倍,带动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了50%以上。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多人,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四是推进“三品一标”品牌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建立自治区级无公害生产基地达31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57个,绿色食品产品认证达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达7个。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创的农产品已注册了23个农产品商标,有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3个。在富硒农业品牌创建方面,全市建立了水稻、茶叶、淮山等10个作物品种的富硒产品生产示范基地37个,面积18650亩。xx市通达米业有限公司、XX市西山碧水茶园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企业、8个产品获得自治区富硒农产品认定,其中XX市西山碧水茶园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富硒茶获“中国名优硒产品”。认定企业和产品分别占全区的46.7%、38.1%。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冬季活动主持词(精选2篇)
  • 下一篇:便民警务站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报告范文(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