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关于严管与厚爱个人党性(精选8篇)

时间: 2023-11-14 栏目:申请报告

关于严管与厚爱个人党性篇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xx23日在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对于这句话,每个党员干部都需要仔细琢磨。当下,我们有些领导对下属充满了“人情味”,对有苗头性问题的干部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老好人”,然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干部出现的小毛病、小问题,如不及时敲打、告诫,小错误会不断放大,最终不可挽回。早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多当“保健医生”的“严管”才能让干部防微杜渐,才是对干部的真正“厚爱”。

怎样做到严管厚爱?

制度规范是“标尺”。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每一位干部检视自身言行的“镜子”,也是部门衡量管理的依据,能有效避免随意性。

执行制度是关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管”就成了一句空话。“严管”就要做到规范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有特殊的人,不能搞“下不为例”。查处违法违纪既要叫得响,更要抓得实,对干部而言这既是警戒,更是保护。

以人为本是核心。“严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干部的.价值,在严管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忘记对干部的关心,既要大张旗鼓肯定工作,大张旗鼓批评不足,大张旗鼓指出方向,也要教育与处理并重,表扬与批评并重,奖励与处罚并重,经验与教训并重,让干部觉得工作又搞头、又盼头,真正接受“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

以上是有关关于严管与厚爱个人党性的全部内容。通过在党性教育中兼顾严管与厚爱,我们能够培养出具备坚定原则和纪律,同时又具有关怀和支持他人的优秀党员。只有找到这种平衡,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壮大我们的党。

关于严管与厚爱个人党性篇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自我革命从哪里干起?管党治党从哪里抓起?就要从从严管理干部管起,这是管党治党的重点。严管就能让干部少犯错,这是对干部最大的厚爱。所以,各级部门要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严管干部落到实处。

要筑牢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到位,行动就能到位。严管干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最重要的是抓好廉政教育。要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加强廉政教育。通过廉政教育把管党治党的要求讲清楚,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讲清楚,把党中央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讲清楚,让干部知敬畏、守底线。廉政教育不仅要抓,还要常态化抓,坚持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敲好“警示钟”。

要持续正风肃纪。风清才能气正。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好不好,最关键是要正风肃纪抓得好不好。通过正风肃纪,切实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达到“治未病”的目的。组织上要着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健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各项制度机制,把中央八项规定根植于心、坚决遵循,防范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具体操作层面,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容易产生问题的地方,尤其要紧盯部门中形成的非法利益格局和“潜规则”的问题、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果断处理,绝不姑息养奸。

要注重激励保护。严管就是厚爱,严管也要厚爱。对待党的干部,既要“让马儿跑”,又要“让马儿吃草”。就是要形成鲜明的用人导向,选什么人、用什么人,要树起旗帜,在历次选人中,做到坚持原则,突出实绩,注重公认,把人民群众信赖的好干部、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决防止“劣币驱逐良币”。选好一个人,能够激励一大片,要鲜明支持奋斗者、激励创新者,严厉打击诬告陷害的行为,坚决保护党员干部权利,让实干担当的人受重用、得实惠,推动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关于严管与厚爱个人党性篇3

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敢担当有作为,要涵养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精益求精的答卷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各项本领,才能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我们只有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不断澄清思想上的各种谬误,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坚决捍卫、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能无往而不胜。我们要始终保持崇高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维护党的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把永怀初心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行动中。

信仰、信念、信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老一辈革命家们用自己奋斗一生的亲身经历和实践,谱写了一部部感人肺腑的壮丽诗篇,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而终身奋斗,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六位亲人献身革命,满门忠烈气贯长虹”。

党委宣传部门肩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将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持续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以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为榜样,以持续不断地推进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增强政治定力,时刻补足精神之“钙”,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勇于担当作为

勇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回顾历史,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不凡的历程中,永不间断地刻印着我们共产党人的担当与奉献。无数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党员干部的肩膀能负重担当,党的事业才能克服重重困难,一往无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只有不惧艰难,不计私利,把使命担当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负责任、敢担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就是责任;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

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以务实重干、勇于担当的精神,把别人不敢想、不愿做的事情扛到自己肩上,明知千难万险却义无反顾,历经千辛万苦仍不改初衷。邓小平同志一生波澜壮阔,身经百战,历受磨难。政治生涯中更是“三落三起”。但是他着眼大局,脚踏实地,从不局限于个人得失。每当恢复工作时,总是夙夜为公,尽职尽责,发挥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每当受到沉重打击时,也能坦然接受,乐观积极地生活,坚持不放弃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要求我们必须时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时代我们党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要敢于亮剑,敢于站在风口浪尖上进行斗争”。当前,我们既面临外部的风险,也面临内部的风险,尤其涉及政治安全、战略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风险,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冲着忧患安危“真斗争”,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受到破坏、党的执政地位受到威胁时,要挺身而出、亮明态度,主动坚决开展斗争。

目前,兰州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重大任务攻坚期,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和扩大对外开放窗口期。市委正带领全市党员干部以敢死拼命、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逐步实现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但近年来,随着舆情的不断“西移”和“下沉”,全市负面舆情多发频发,对全市大局和中心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党委宣传部门作为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能部门,要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主动投身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任务,也有着不同的挑战,但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有变。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实现人民利益而展开的,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导向也是始终不渝、坚定不移的。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以人民为中心牢牢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许党许国、报国报党”的赤子之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私品格,为我们树立起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榜样。在陕北梁家河,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扎根基层、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带领全村人民建沼气、修堤坝、办铁业社。在河北正定,他以人民满意为政绩,敢为人先、锐意创新,开全省大包干先河,为企业松绑放权,推出震动全国的“人才九条”,为正定发展破局开路。在福建,他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获得的利益携刻在八闽大地上,让厦门改革开放走在前列、宁德努力摆脱贫困、福州形成“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在浙江,他以人民利益至上,制定并实施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总纲的“八八战略”,把浙江带上了发展快车道。在上海,他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振奋干部群众精神,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

党委宣传部门承担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职责。我们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员敢于担当本色

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使命和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一个敢于担当历史责任的伟大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担当中奋力前行,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深沉的使命忧患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和实践证明,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但始终贯穿着无私无畏、砥柱中流、为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政治本色和鲜明品格。

敢于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鲜明体现。敢于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翻开党章,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地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然成为为民担当,领导社会革命、改革和发展的先进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一贯将敢于担当的品质作为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对共产党人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担当意味着责任和付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90多年来,正是一以贯之的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使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

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最应珍视的政治资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依然应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永不褪色的政治品格,是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敢于担当,首先要有“知于担当”的政治自觉。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敢于担当,是工作落实的实现路径。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许多工作就难以落到实处。敢于担当,就是要躬身实践,深入基层,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真抓实干,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绝不能虎头蛇尾;要脚踏实地,实事一件一件地办好、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政策一项一项地落地,在抓好落实中体现担当。敢于担当,还须努力提高担当的本领。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最缺两种人,一种是实干的人,另一种就是能干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有办法,能力水平是担当的底气和根基。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做到能够担当,就要不断提升学习力,消除“能力恐慌”和“本领赤字”,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成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和应对危机的对策。要在实践磨练中积累经验、破解难题,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尊重客观规律,不断提高科学思维、综合决策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关于严管与厚爱个人党性篇4

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及直属单位党组织书记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培训班在京开班,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他强调,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旗帜鲜明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各级党组织必须始终抓在手上、不能有丝毫松懈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进一步增强落实主体责任的责任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人民法院的发展进步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周强要求,要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到行动上,主动担负起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要牢固树立从严治党是最大责任、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观念,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要秉持敢抓敢管的担当精神,牢固树立严管厚爱的理念,不仅要自律,而且要律他,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不做太平官,确保队伍不出问题;要细化分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切实加强队伍管理和纪律作风建设,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和廉政监察员依法履行职责,让主体责任落地生根。

周强强调,要推进主体责任落实,坚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牢固树立组织观念,坚决遵守组织程序,认真落实党内民主决策和请示报告制度,自觉将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坚决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认真坚持和发扬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三大作风、两个务必等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使各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

周强要求,要落实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的要求,始终保持反四风高压态势,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开展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争做新时期公正为民、敢于担当的好法官、好干部;要以解决六难三案问题为抓手,坚决落实任职回避制度,坚决纠正冷硬横推、吃拿卡要、庸懒散奢等司法作风方面的顽症痼疾;要突出加强各党组织落实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考核,严格责任追究,推动违纪案件通报曝光工作常态化、违纪案件警示教育常态化,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司法腐败。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俞贵麟出席开班式并为学员们作了主题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如何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授课。

关于严管与厚爱个人党性篇5

严管,即“严格管理”,就是按照既定的制度或标准要求,认真仔细地加以管束或从严负责落实。厚爱,意为深厚的关心和喜爱。严管是厚爱的表现和举措,厚爱是严管的前提和基础。

俗语“严师出高徒”,说明严格管理是培养人员素质能力、养成良好作风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严格管理,能够使党员干部在能力上强大起来,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作风上严谨起来,在规章上严格起来,是对他们最大的关爱。“严管”,首先要严在班子建设、干部发挥表率作用上。只有领导干部们行得正、做得端,处事公平、不藏私心,说话腰杆才硬,才能镇得住,才能有公信力。

一个干部的腐化堕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有一个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错”到“罪”的演变过程。如果在其邪念初萌、探头探脑的初始阶段,就有小中见大、见微知著的领导干部对其进行“严管”,或者是润物无声的教育,或者是语重心长的告诫,甚至是声色俱厉的敲打,也许这个干部就会幡然醒悟,知耻而止,不致从犯罪的边缘跌进深渊。这种一丝不苟的“严管”,不仅挽救了干部本人,也同时挽救了他的家庭,这才是对干部真正的“厚爱”。

恰恰相反,对那些腐败的风气和正在堕落的干部,如果缺乏这种“严管”和干预,而是漠然视之,听之任之,使其处在一个不受监督,没有障碍,顺风顺水,足水足肥的“优越”环境中,那些腐败的风气,就必然恶性蔓延,祸害一方;那些堕落的干部,就必然加速下滑,沉入泥潭。古人说: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我们很多好干部,好同志,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不知不觉的变成社会的蛀虫,很多时候是我们的监督、管理没有到位。

因此,我们要强化监督、创新方法、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关于严管与厚爱个人党性篇6

袒护与严管正确区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坚持从严管理,防止干部成长过程中走“弯路”“歧路”,是对干部更深层的关心和最真切的爱护。要坚持抓早抓小,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干部时刻感受到监督就在眼前,戴好“紧箍咒”、远离“高压线”。

针对个别地方出现的受纪律处分干部思想消沉、工作消极的问题,组织部门在做好纪前及时提醒的基础上,要着力做好纪后教育疏导,加强思想教育,让干部深刻反省、积极改过、主动作为。要防止“一下了之”,对“下”的干部要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跟踪管理,帮助他们认真反思、深刻反省,督促他们知耻后勇、迎头赶上。

既要严管,也需厚爱。要强化激励奖励机制,准确掌握干部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定力、政治品格,旗帜鲜明地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宽容失误者,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树立良好的重才惜才氛围,为能干事者“鼓掌”。对那些长期奋战在一线、扎根在基层、勤勉敬业的干部要格外关心,让他们专心谋事、放心干事,做到安心、安身、安业。要认真分析研究干部的实际需求,做到激励方式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关于严管与厚爱个人党性篇7

习主席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全面从严治党,“严”是主基调。但“严”不是要把人管死,使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广大党员担当作为的动力。

以抓早抓小为基础,强化预防机制。坚持教育、警示、预防在先,防止小错酿成大祸,努力让党员、干部远离违规违纪红线,最大限度地教育保护和挽救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要注重政治引领,以有力的政治监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对标看齐,督促党员、干部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及时学习领会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掌握精髓要义,把讲政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底、落实到位。要注重思想筑基,发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润物无声的作用,确保教育直达内心、触及灵魂,使党员、干部在耳濡目染中提升思想境界、强化党性修养;注重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法规制度学习和党史军史学习教育等,持续坚定广大党员的信仰信念。要注重警示教育,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善于用好通报的镜鉴作用,达到问责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强化遵规守纪、严格自律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以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工作质效。通过准确把握政策规定,做到从严惩治精准化,有效激励经常化,从而达到更好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目的。要管好“责任田”,打好“组合拳”。各级党委(党组)要自觉扛起主体责任,把管党治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常议常抓,不断加强工作筹划,抓住主要矛盾。正副书记自觉当好第一责任人,做到重要任务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把关、落实情况亲自督查,管好班子、带好部队。纪委主动担起监督责任,从严执纪问责,加强组织协调,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各部门认真负起廉政主管责任,既抓工作、抓业务,又抓思想、抓作风,推动“一岗双责”同步落地。不断拓展治理思维,坚持“跟得上”与“落于细”相结合、“治已病”与“防未病”相结合、查案惩腐与宣扬典型相结合、发现问题与整改落实相结合,推动管党治党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坚持依纪依法办案与开展警示教育并重、常规巡察与专项督查并重、从严从紧与容错免责并重、专业精准监督与官兵日常监督并重,提升管党治党工作落实成效。

以工作结果为导向,强化执纪效能。从现实情况来看,严格执纪并非处理得越重越好,而是要依规依纪、实事求是,既体现纪律的硬度,也体现组织的温度。一方面,强化执纪要讲政治,全面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严格做到区分情况、宽严相济。另一方面,要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定性量纪、精准追责问责,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在此基础上,要严把时限要求,讲究质量效益,见事早、反应快,情形简单、线索具体的要快查快结,各方关注、影响较大的要迅即查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同时,要注重从发现的问题中深挖制度设计、责任落实、监督制约等方面存在的隐患漏洞,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完善防范机制,制订行为规范,列出职责清单、负面清单,从根本上铲除问题发生的土壤。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既要运用雷霆手段,也要做到春风化雨,真正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持续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关于严管与厚爱个人党性篇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提升到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政治高度,要求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征程上,浙江肩负着打造“重要窗口”的政治使命,必须以严管厚爱激励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目标奋勇前进。

纪检监察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必须深刻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激励担当作为内在统一的关系,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更好把督促廉政和推动勤政紧密结合起来,让干部在廉洁上“管得住手脚”、在事业上“放得开手脚”,加快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清廉建设高地,推动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好氛围。

坚持教育警醒和惩戒惩治“两手抓”

纵观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蜕变过程,普遍都经历了从“偏向”到“迷途”、从“轻症”到“重症”、从“破纪”到“破法”的历程,如果能够在一开始就敲响警钟、及时纠正、对症施治,往往能有效阻断问题演化恶化,为党和国家事业挽救干部、减少损失。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握这个规律特点,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的理念,更好发挥“四种形态”教育警醒、惩戒挽救和惩治震慑功能,抓早抓小、层层设防,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促使党员干部少犯或者不犯错误,这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真正的关心和最大的爱护。

注重关口前移、防微杜渐。立足于救、着眼于防,做细做实经常性监督,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综合运用谈话函询、提醒批评等方式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做到动辄则咎、及时纠偏、防患未然,防止问题小变大、少变多,最大限度帮助干部、挽救干部。始终挺纪在前,大力加强纪律建设,聚焦“关键少数”、聚焦“年轻干部”,运用寄送节日廉政提醒卡、组织收看警示教育片、编发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等方式,提升纪法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切实纠正少数党员干部对党纪法规不上心、不掌握、不执行等问题,促使党员干部重视、警醒、知止,增强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

注重宽严相济、实事求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纪法为准绳,区分不同情形进行精准处置,当宽则宽、该严则严,达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对于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真诚认错悔错改错的,依纪依法作出从宽处理,做到对纪法情理的贯通把握。同时,严惩极少数这一手决不能软,对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增量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果断用好第四种形态,通过惩治极少数来教育大多数,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增强“四种形态”的震慑力、影响力,实现“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的效果。

坚持精准问责和容错免责“两手抓”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需要的就是实干和创新,最考验的就是担当和责任。责任压不压实、落不落实,直接关系到工作成效、发展成色、事业成败。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牢牢抓住责任这个“牛鼻子”,树立正确问责观,坚持权责一致,注重综合效果,精准稳慎做好问责工作,以问责倒逼真落实、以容错推动真干事。

“问”不为之责、乱为之责。当前,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在少数领域和地方仍然比较突出,容易形成政令“堰塞湖”、政策“绊脚石”、落实“中梗阻”,群众反映强烈。必须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对“昏庸懒散拖”等不担当不落实不尽责行为,不考虑客观实际、不顺应发展规律、不因应群众需求的乱作为问题,坚决出击、亮剑,有力追责、问责,纠治“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错误观念,破除“躺平式干部”的生存空间。在问责过程中明确职权范围、厘清责任边界、分清重点主次、加强审核把关,做到该是谁的责任就问谁的责任,该追究到哪一级就追究到哪一级,防止出现问下不问上、求快不求准等简单化泛化现象,使问责精准,让干部服气。

“容”无心之失、探索之误。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摸索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失误,对此既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纪律松绑”,关键是认真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从问题的性质和后果、事情的依据和过程、主观的动机和态度等多个维度客观分析干部的失误错误,精准区分故意和过失、因私和因公、违规和试错、无禁和严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对符合容错情形、可以免责的,依纪依规予以免责并提出纠错要求,持续完善容纠并举工作机制,以“组织为干部担当”更好激励“干部为事业担当”。

坚持澄清正名和打击诬告陷害“两手抓”

实践中,坚持原则、勇于担当、敢于破难的干部往往容易得罪人。故意捏造事实、恶意诬告陷害,挫伤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破坏政治生态,污染社会风气。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明察秋毫、明辨是非,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精准有力做好澄清正名和打击诬告陷害工作,保护好党员干部担当尽责的积极性,鼓励更多“闯将”“尖兵”为事业冲锋陷阵。

坚决为清白者“撑腰”。对检举控告问题仔细核实、查深查透,尽可能给出明确结论,确系不实举报的,及时澄清正名,帮助清白干部洗除“冤屈”,清除影响、消除顾虑。近年来,浙江扎实推进澄清正名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出台《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扎实开展集中澄清、公开正名等活动。截至去年底,共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4829名党员干部和136个党组织澄清正名,努力形成澄清一人、激励一批、提振一片的良好效应。

坚决向诬告者“亮剑”。诬告陷害行为给党员干部“泼脏水”,影响极坏,若不及时予以惩处,会让担当作为的好干部“寒了心”“泄了气”。对涉嫌诬告陷害的,纪检监察机关要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启动反向调查,着力破解认定难、取证难、打击难的问题,做到发现一起、彻查一起,该惩治的惩治、该曝光的曝光,持续释放严惩严处强烈信号,决不让诬告陷害的歪风滋长,决不让担当作为的干部“流汗又流泪”。同时,保证公民依法行使检举控告权利,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实事求是反映问题,提倡实名举报,着力构建良性有序的信访举报秩序。

坚持纠正有错和激励有为“两手抓”

开展监督执纪执法工作,目的不在于“惩”,而是要更注重教育人、帮助人、转化人、挽救人。对受处理处分干部,决不能“一处了之”,应该给他们改过自新、重新振作的机会。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针对性开展受处理处分干部回访教育工作,通过暖心回访、真诚帮助,推动受处理处分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实现从“有错”向“有为”转变。

用心用情关爱。把回访教育列为日常监督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规范工作机制,“一人一策”量身定制回访方案,分层分类深入开展。坚持把回访教育与思想疏导紧密结合起来,对思想上有偏差、情绪上有抵触的,找准根源、耐心解释、细心教育,帮助切实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对心理上有压力、工作上有顾虑的,找准心结、悉心疏导、真心鼓励,推动其敢为善为有为。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受处理处分干部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帮助,真正转化思想、转变态度。

有力有效激励。强化回访教育结果运用,实事求是评价受处理处分干部的各方面表现,及时将回访教育情况向受处理处分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反馈,作为恢复党员权利、考核评比、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特别是对那些知耻后勇、表现突出的,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不影响使用的建议,培树正面典型,树立鲜明导向,激励“跌倒干部”重振信心、重拾干劲,在新征程上勇挑重担、勇建新功。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学习心得体会汇报集合(精选6篇)
  • 下一篇:与诸子登岘山原文,翻译,赏析(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