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叶圣陶二三事读后感(精选7篇)

时间: 2023-11-22 栏目:申请报告

第2篇1

阅读课文

(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承上启下。

(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因为有些人写文章出现一些废字,但又不肯删去,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文风的简洁,当然感慨了。

(4)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5)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6)课文1自然段“双层悲哀”的含义。

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7)概括选文中体现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事件。1.叶圣陶先生认真描写吕叔湘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2.叶圣陶先生请我帮他修润文稿,谦虚而恳切的与我商量。3.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有客来访告别的时候,他总是打拱致谢,出门远送。

4.我抽空看叶老却扑空,我留条给他,他真诚回信。

(8)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语言描写

写出了叶圣陶先生让我帮他修改文稿时的真诚与谦虚,表现了他待人宽厚的品格。

(9)叶圣陶先生为什么“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因为文章是要发表的,需要用严谨准确的普通话,才能更易被大众所接受。体现了叶圣陶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10)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这方面指代什么?

叶先生注重品德的修养,无论思想上还是行动上。(11)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这样”指代什么?

我直接修改叶先生的文章,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12)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

指的是“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这个建议。

第7篇2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读完课文心中便留下一个“德”字。叶圣陶先生的德从文中叙事的角度看分为“宽厚待人”之德;“正心修身律己”之德。一是对己,一是对人,泾渭分明,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正因此叶老的伟岸形象才立体、可感。

细读课文,叶老的美德都含在字里行间的一言一行中。细读叶老之语言“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这“不必”、这“千万”、这“都”简单的几个副词却处处透着叶老的谦虚与恳切,宽厚与严己,可敬、可爱的形象立刻在心中高大起来。再读叶老的行“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回复”敬意而生,一代大家本可以高高在上受人膜拜,拒人千里,但他却不耻下问,亲自登门,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虔诚,这是心底的坦荡与纯洁。看叶老送客“定要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这慈善和蔼之态就是长者,就是亲人,谁不心怀暖意?这是怎样的一份宽厚呀!谈到谨严律己,我辈之人更是为之汗颜,看叶老为标点而推敲、欲简洁而力行。稍有不妥则改之,且是必改之,坚决改之。

叶老之美德更是藏在他的名字里。叶老字秉臣乃“秉国之君,四方是维”之意,叶老愿做一个忠国、爱国、为改变国之命运而献身的臣子;叶老名圣陶乃“圣人陶钧万物”之意,叶老又多么期望自己能够像圣贤一样造就万物、孕化万物。可见叶老志趣、德心。

叶老之德朴实敦厚,不虚夸、不造作,难怪作者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叶老的种种美德应植于学生的心中,更要植于学生的行动中。教学此文应带领学生认识从最初的姓、名、籍贯;到叶老的言语性;到叶老的德与心。从而对先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感受人的伟大。在学习与感受的同时内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击中学生心里慈、善的一面,达到熏陶感染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略读课文,找出文中评价性语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精读课文,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教学重点:

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

教学难点:

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观照片

初始叶圣陶

投影:叶老的老年时期的四副照片。

交流:说说叶老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最初感受。)明确:慈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认真、一丝不苟„„

二、略读文

感知叶圣陶

1、略读文本,尽量在五分钟内读完课文(本文2000字左右),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感受在作者的笔下,叶圣陶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略读、汇报。

投影: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3、观察以上的关键句,寻找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明确: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精读文

景仰叶圣陶

1、默读课文(3—5小节),如果读到哪里你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宽厚,你就在旁边做上标注,写下感想。

2、赏读“言”中的宽厚。

投影: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交流:这里共说几句话,表达了几个意思?其余的几句能否去掉?明确:“不必客气”这是对人的尊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点出了改的原因,感受到一个老者的祥和。“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此句更是对对方的宽心,一切有我,你可以放心。这字字动听,句句含情,话语里透着温暖、谦虚和诚恳。

3、赏读“行”中的宽厚。

投影: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交流:叶老怎样送客?偶尔这样做吗?猜想他都这样送过谁?

投影: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交流:“亲自”怎么理解?这亲自的背后包含着怎样的情怀?

投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交流:一个老师关心自己的学生不是很正常吗?这里面有藏着怎样的一番爱心?

资料补充:叶老的文革十年。

4、请用“叶圣陶先生的严,严到的程度。”的句式表达你对叶老谨严律己的理解。

5、小结、这就是叶圣陶,做学问上对己严格要求,语言运用简洁明了,时时提醒我们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四、跳出文

深知叶圣陶

1、名字拾趣。投影: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交流:人如其名,在文化教育领域,叶圣陶像一名辛勤的制陶器的工匠,从事文化教育,陶冶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育化万物。

2、小结: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们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常常想到他的美德。

投影:“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3、齐读。

叶圣陶二三事教学设计

七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老师二三事作文

老师二三事作文范文

叶圣陶荷花读后感

第1篇3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过程方法

领会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文中所表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结构图解

课文注解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段落第1段第2段第3-5段第6-8段第9段

中心思想

写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感到悲哀。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件,表明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高尚品质。

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写作者对学习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1.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在旧历年的除夕,在这样一个阖家团聚的日子,叶圣陶先生却远离人世而去。在喧闹的环境的衬托下,这样的消息无疑会使人的哀愁倍增。

2.第2段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品德之高的?先写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印象:品德高;再将叶圣陶先生与“我”熟悉的一些前辈作比,说明叶圣陶先生的品德确实高,“总当排在最前列”;然后引用论语上的两处名言,证明叶圣陶先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达到了连孔老夫子都不能企及的高度,进一步表明叶圣陶先生的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3.第3段是如何表现叶老待人厚的品德的?这段话是通过他人的讲述,作者自已的亲身经历,对叶老语言、行为的描写,来表现叶老待人厚的品德的。文段先借吕叔湘先生之口,写叶老描他文章的标点的事,然后又通过作者同叶老一起修润文字的事,具体表现了叶老待人宽厚、谦虚的品德。

4.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厚”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单概括。

(1)描文幸的标点;(2)修润课本的文字;(3)坚持亲自送客;(4)给作者回佑,关心作者,为作者的处境而恋伤。

点拔:结合第3-5段的内容概括作答。

5.第6段第一、二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句承接上文,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下句开启下文,写叶圣陶先生对己严的一面。

6.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写文章的风格是什么?该怎样理解?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写文章的风格,用两个宇概括就是“写话”,即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在写作时,要尽量用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所写的文章要平易自然,鲜明简洁,念着要顺口,听着要悦耳。

7.为什么叶圣陶先生,“写话”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从现实看,当时的文坛上,脱离口语甚至有愈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是切中时症的。

8.叶圣陶先生的律己严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写文章要明白如话;(2)行文要求简洁;(3)认真对待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

写作技巧

1.感情表达平淡却不失真挚。

在感情表达方面,本文作者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的内心自然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了。因此文章的感情虽然显得平淡,但透过这平实的文笔,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敬仰、赞誉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2.以小见大。

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运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文章所选的都是叶圣陶先生写作、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正是这些琐事表现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作文、做人方面的过人之处,事件虽小,意义却大。3.文风朴实。

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但因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读后感悟

叶圣陶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伟大不仅表现在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在文学创作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表现在他身上所展现的伟大的人格的力量。他宽厚地对待他人,严格地要求自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也要向他一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使自己的人格变得高尚。

读写方法

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即“句不离段”。

2.根据句式结构特点来解释句子。比如,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是语意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往往落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上。

3.根据句子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义。如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尾括句往往作总结,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懂得这些,就容易解释句子的作用和意义了。

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技巧

第6篇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感受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

2、了解叶圣陶先生有关写文章的主张。

3、学习课文“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写人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感受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写人方法。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练习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听写字词

生疏商酌譬如朦胧累赘拖沓妥帖诲人不倦不耻下问颠沛流离以身作则

二、导入新课

《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作为中学生我们提倡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我想学了张中行先生写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文章,会对你们有所启发。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叶圣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叶先生是一个有着过人品行的人,他待人厚,律己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2、本文通过哪些事例来展示人物的品行风貌?

明确: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诚复信;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延伸——价值观: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践行叶圣陶先生的优良品质?)

3、写作特色

明确:以小见大,展示人物全貌。

4、叶圣陶先生有关写文章的主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明确:“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在文风方面,还特别重视“简洁”。(延伸--你认同叶圣陶先生的写作主张吗?)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修改下面的作文片段,要求简洁如话。(注意标点,易混淆的字。)

我的妈妈是个勤劳的人,他每天都在不停的干活,我妈妈最勤劳,早上一般都是

五、六点就起床了,妈妈先把饭做好,等吃完饭后,又忙着去洗碗,妈妈洗碗的时候非常仔细了,每个碗都洗的很干净,他又把每个小碗摆得整整齐齐。接着打扫房间。妈妈一手拿着扫把,一手拿着拖把,开始干了。妈妈先把每个地方的灰尘垃圾扫得一干二净,连死角都不放过。妈妈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地板就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人影。我看着妈妈忙个不停,就关切的不停的问妈妈:“妈妈,你这几天打扫了多少次了,不累吗?”“累呀,可是能让屋里干干净净,就算辛苦也值得了。”看,这就是我那勤劳的妈妈。

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叶圣陶先生生平典型事迹的叙述,歌颂了叶圣陶先生过人的品行:待人厚和律己严。启示我们应以叶先生“躬行君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地品行为榜样,反思自己,正确看待别人的批评甚至指责,加强道德修养。

六、布置作业

1.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找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2.模仿本课“以小见大”的写法,写一篇写人的作文。

七、板书设计

叶圣陶品行:待人厚律己严写作主张:写话注重简洁写作特色:以小见大

第5篇5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单

第1课时设计:董杰

执教: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今天我们所学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记载的叶圣陶先生就是一位拥有崇高德行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看看叶老具有怎样的德行。

二、探究生趣:

(一)泛读课文。采用略读的方式,把握文章的要点,要求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列出自己不懂之处。

略读方法指导:1.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即可。

2.要利用文章的标题、副标题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3.通过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以快速掌握大意。

4.把握文体要素,如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抓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第一段(1):第二段(1-9):1.总写叶老品行(2)2.叶老待人深厚:

⑴(3)

⑵(4-5)3.叶老待己严格:

⑴(6)

⑵(7)

⑶(8)第三段(9):

三、总结固趣:

本节课,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语言,从总体上了解叶老的德行以及在写作方面的主张。1.本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2.本节课按教学目标来检查,你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应怎样弥补?

四、教后反思:

第2课时教学目的:1.深入理解课文,并读出自己的心得。2.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格。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上节课,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了叶老的德行以及在写作方面的主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学习他在为人与为文方面的风范。

二、探究生趣: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A、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B、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之太浅”指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写汉魏以后中国读书人思想搀合的情况?

3.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

4.“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的?

5.“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叶老在日常生活方面宽以待人的?

6.“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律己严的?

C、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问题是行方面的如何效法”,作者认为应如何效?

2.“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什么?D、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

1.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2.本文的中心思想对你有何启示?

(三)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个性解读:探究

1.你对本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2.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读写结合。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2.以《XXX二三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注意借鉴张中行先生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写作技巧。

三、总结固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要思考叶老具有怎样的品德以及在写作与文风方面有怎样的主张。我们要从文中所写的小事中洞察到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也学习到了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

四、教后反思: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检测题

班级:姓名:等第: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别扭(bié)譬如(pì)鞠躬尽瘁(jū)...B.业绩(jì).C.恢复(huī).D.累赘(zhui).字帖(tiē)细致恳切(kěn)..商酌(zhuó)颠沛流离(pèi)..拖沓(tā).

以身作则(zé).2.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谦虚

业绩

B.悔恨

C.儒家

D.微末悠久公寓天坛

朦胧

出板丁卯悲哀

正心修身南腔北调躬行君子学而不厌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庆节来临之际,春华街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了一次廉政教育会议,要求全街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正风肃纪,过好假期。...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C.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D.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4.课内阅读。....

4、阅读课文“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至“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回答问题。(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答:(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答:(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答:(4)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答:

第4篇6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读后感(2篇)写过的文,就是说过的话

今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从标题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情。叶圣陶先生生于1894,逝于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被世人尊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说实话,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并不熟悉叶圣陶这个人,只偶尔听过。老师说,叶老先生是语文人中的佼佼者,没有语文人不认识他,这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叶圣陶先生在世94年,而且还为语文这项博大精深的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竟然那么孤陋寡闻,看来以后还是应该多普及一些知识啊。

这篇课文不仅让我知道了叶圣陶先生,还教会了我一些关于写作的方法。

一就是要简洁。写文章,最重要的就是要简洁,如果让读者读起来感觉拖泥带水,累赘,那读者肯定不想再接着读第二句,即使你写的再优美动人,读者也不会觉得是篇好文章,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是啊,虽然只有一两个字的差别,但读起来整个味道就都变了。

二是要平易自然。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文章写完以后一定要多读、多品、多改。我写文章,就比较在意词句的优美,所以常常写的都不满意,以至于现在写文章都要憋,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让写作水平变低。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我打算先把文章整体写出来,然后再斟字酌句地修改,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看像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还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宽厚待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愿我们都来读一读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写过的文,就是说过的话

今天语文课堂上,我认识了一位教育家,他就是叶圣陶先生。他让我懂得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

我非常敬佩叶圣陶先生,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重视和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学习、了解语文的那种向往。通过张中行写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我知道了写文章要平易近人,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当我们阅读时一定要顺口,看像话不像话,如果写的不像话,坚决改。叶先生还主张要写完文章后,自己先读一遍。我们的文章也要让人听着悦耳,标点符号也很重要,叶圣陶当初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做”和“作”区分开,商讨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例如:做事、做家务、作业、作用等。另外,叶先生还认为有些累赘和删去几个字意思也不改变的,大可以删去,不然留在那里别扭,读起来也不顺口。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类似地事情,我还记得我在写作文的时候,不小心漏了几个字,还少加了一些标点符号,第二天改作文时,老师帮我查出这些错误并让我拿回去加以改正,自此之后,我便再也没有犯这种错误了。

写作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就像王君老师说的:“你怎么活,就怎么写,你怎么写,就怎么活。”真实的用心抒写,才会有更多的读者。

第3篇7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过程方法

领会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文中所表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结构图解

课文注解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段落第1段第2段第3-5段第6-8段第9段

中心思想

写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感到悲哀。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件,表明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高尚品质。

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写作者对学习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1.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在旧历年的除夕,在这样一个阖家团聚的日子,叶圣陶先生却远离人世而去。在喧闹的环境的衬托下,这样的消息无疑会使人的哀愁倍增。

2.第2段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品德之高的?先写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印象:品德高;再将叶圣陶先生与“我”熟悉的一些前辈作比,说明叶圣陶先生的品德确实高,“总当排在最前列”;然后引用论语上的两处名言,证明叶圣陶先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达到了连孔老夫子都不能企及的高度,进一步表明叶圣陶先生的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3.第3段是如何表现叶老待人厚的品德的?这段话是通过他人的讲述,作者自已的亲身经历,对叶老语言、行为的描写,来表现叶老待人厚的品德的。文段先借吕叔湘先生之口,写叶老描他文章的标点的事,然后又通过作者同叶老一起修润文字的事,具体表现了叶老待人宽厚、谦虚的品德。

4.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厚”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单概括。

(1)描文幸的标点;(2)修润课本的文字;(3)坚持亲自送客;(4)给作者回佑,关心作者,为作者的处境而恋伤。

点拔:结合第3-5段的内容概括作答。

5.第6段第一、二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句承接上文,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下句开启下文,写叶圣陶先生对己严的一面。

6.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写文章的风格是什么?该怎样理解?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写文章的风格,用两个宇概括就是“写话”,即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在写作时,要尽量用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所写的文章要平易自然,鲜明简洁,念着要顺口,听着要悦耳。

7.为什么叶圣陶先生,“写话”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从现实看,当时的文坛上,脱离口语甚至有愈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是切中时症的。

8.叶圣陶先生的律己严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写文章要明白如话;(2)行文要求简洁;(3)认真对待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

写作技巧

1.感情表达平淡却不失真挚。

在感情表达方面,本文作者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的内心自然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了。因此文章的感情虽然显得平淡,但透过这平实的文笔,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敬仰、赞誉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2.以小见大。

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运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文章所选的都是叶圣陶先生写作、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正是这些琐事表现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作文、做人方面的过人之处,事件虽小,意义却大。3.文风朴实。

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但因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读后感悟

叶圣陶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伟大不仅表现在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在文学创作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表现在他身上所展现的伟大的人格的力量。他宽厚地对待他人,严格地要求自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也要向他一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使自己的人格变得高尚。

读写方法

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即“句不离段”。

2.根据句式结构特点来解释句子。比如,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是语意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往往落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上。

3.根据句子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义。如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尾括句往往作总结,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懂得这些,就容易解释句子的作用和意义了。

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技巧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弹力教案范文大全(精选8篇)
  • 下一篇:生活二三事作文()(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