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打造绿色校园工作汇报(精选5篇)

时间: 2024-01-08 栏目:申请报告

第4篇1

创建绿色学校,打造和谐校园泰兴市张桥小学

泰兴市张桥小学创建于1905年,现有18个班级,在校学生613人,教职工58人。校园面积20419平方米,建筑面积3540平方米,绿化面积856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9%。学校建筑设施布局合理,采光、隔音效果优良,整个校园干净整洁,人文环境优美,师生文明礼貌,处处充满生机和充满活力。学校曾先后荣获“泰州市文明单位”、“模范青少年军(警)校”、“泰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泰兴市园林化学校”、“绿色学校”、“泰兴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泰州市平安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健全创建机构,明确各自责任

开展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举措。学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公室,校长匡斌挂帅,副校长匡金元主抓;教务处、总务处、大队部分工负责,具体实施;班级环保兴趣小组、护绿监督员、护绿义务宣传员、环保小卫士积极参与,形成纵横交错,行之有效的创建绿色学校网络机构。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事事有标尺、奖惩有依据、齐抓共管,促进了师生环保意识的整体提高,保证了创建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打造优美校园,创设绿色环境

1.绿化校园。校园内四季都有绿,都有花,都有香,其间点缀着名言警句的环保宣传标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校每年投入资金,种植花草树木,养护人员定期进行修剪维护。校园,时时处处绿意盎然。

2.美化校园。校园内雕塑朝气蓬勃,国旗台庄严美观,宣传画廊令人振奋,运动场地标准适用,师生食堂干净卫生,专用教室设备齐全,普通教室宽敞整洁。学校醒目的标语、“三风”、名人名言布置得当,富有人文意义。师生置身其间,心情欢畅,热情高潮。

3.净化校园。校园内划分清洁卫生责任区,各班认真做好保洁工作。少先队成立监督岗,进行检查评比,每周颁发流动红旗。后勤处安排专职保洁人员,清除灰尘杂物。校园内合理放置垃圾箱、垃圾桶,做到垃圾归类,集中存放,集中存放,及时清理。校舍无卫生死角,厕所无异味,食堂符合卫生要求,未发生过重大的环境污染和重大人身伤害事故。

三、狠抓渗透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普及环保知识的主渠道作用,把语文、品德、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课作为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学科,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每个教师备好3---10节环境教育教案,做到“四个一”:每个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环境教育教研活动;推选一节环境教育优质课;推荐一份环境教育的优质课教案;每月写一篇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总结。

学校根据学生年龄、认识程度特点,配备不同的环境教育教材,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进行环境教育。对低年级学生,主要是进行居住环境和校园环境教育,让学生观察、描述自己周围的环境,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纸屑、果皮,不吃零食,保持个人和教室卫生,为美化校园做好事,使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自己与环境息息相关。中年级学生,对他们有选择的进行保护动、植物的教育,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懂得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道理。在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参加“捡回一个希望”,管理“护绿区”、班级绿化角,制作爱护花草树木标语牌,并参与给树挂牌活动,强化环保意识。对高年级学生,鉴于他们接受能力不断增强,知识面不断扩大,信息量增多的特点,由课内向

课外延伸,并充分利用广阔的环境资源,开展生态调查、环境观测、气象观测,对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空气质量、森林与人的关系等“绿色行动之环保小调查”“绿色行动之绿色小布袋行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懂得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存和发展。

学校在抓好主渠道学科环境教育的同时,还将环保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如语文课中祖国风光、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品德课中的人文、环保内容;音、体、美、科学课程中关于自然美、环境美、动态美、静态美等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现代科技手段强化渗透效果,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鼓励教师开展环境教育课题研究。音体美组的老师们在不断探索环保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将环保理念以德育教育方式引入课堂教育教学,创建环境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绿色课堂,以美的环境、美的教育、美的行动为重点,通过听、讲、演、画的参与式、体验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环保知识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触动学生心灵,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主动加入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创环保小卫士”的行列中。

四、开展绿色行动,增强环保效果。

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参与环保实践,学会环保动手技能。学校重视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活动,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全员参与,讲求实效。

1.广泛开展校内环保实践活动,各班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要求学生自带笤帚、抹布、水盆、小锹等劳动工具,扫地、擦窗、除草,人人动手。学校划分环境管理包干区,要求各班包干区内无纸屑、杂草、杂物,无损坏现象,少先大队部成立红领巾卫生监督岗,组织学生进行检查评比。我校每年都组织开展环保手抄报、环保制作、书法、绘画活动,以各种各样的校内实践活动普及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提高学生环保动手技能。

2.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和竞赛活动,促进节能减排环保知识的学习和推广。每学期初印发环保知识宣传材料,做到人手一份,通过板报、橱窗、画廊等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学期末以书面形式举行环保知识测试,正确率都在90%以上。

3.结合有关节日,加强环保宣传,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3月12日植树节,我们除宣传植树的意义外,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栽种树木、花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组织学生围绕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展开讨论,提出倡议;6月5日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都有机组织学生参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活动,先后举办了《保护臭氧层》、《水是生命之源》等中队主题活动和作文竞赛,让学生调查畅谈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抒发绿化环境、享受绿色生活的理想。

4.举行师生环保知识讲座,开展师生环保征文活动。学校每学年都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参加环保知识讲座,鼓励师生积极撰写文章参加环境教育征文竞赛活动,及时公布评比结果。我们还将师生优秀环保论文编辑成册,发放给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五、关于未来的几点设想

几年来,我校绿色学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经过研究,决定今后要从以下几点寻求突破与创新:

1.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今后的日子里,一方面我校将聘请更多的资深专家、学者作为校外辅导员,开辟更多的校外活动基地,举办各种形式的贴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座谈、讲座、参观、观摩与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在环境教育带动家庭、辐射社区这方面狠下功夫、大做文章,努力唤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切实建立起“一带二”、“一促

一”新模式(“一带二”即一个孩子带动父母二人,“一促一”即一个家庭促进一个街道或小区),并力争探索出新经验、新做法。

2.致力于开发更多的“绿色校本课程”。我校要立足乡土,把握潮流,放眼未来,开发出更多的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尽快投入到实施过程之中。

总之,我校将以此次泰州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为契机,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素质得到大大提高,环境保护教育宣传蔚然成风,环保宣传、环保实践、环保监督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我们将以争创为动力,以评估为契机,乘势而上,积极推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努力打造绿色、和谐的美好校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5篇2

酉阳县麻旺镇中心小学校

----创建重庆市“绿色校园”汇报材料

麻旺镇中心小学校创办于1943年,有着60余年的发展历史。学校占地面积42亩,建筑面积28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0余平方米(其中草坪8000余平方米〈含塑胶草坪〉,灌木1200余平方米,乔木1800余平方米,其他草地、树木等1000余平方米),绿化率为

45.%。学校绿地率达到了4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5%以上,绿体率达到了350%以上。整个校园绿树成荫,香气怡人,绿色延伸到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按照“绿色校园”“绿树成荫、房在树下、校在林中、生态环保”的总要求,把学校建设成了“绿色、环保、生态、和谐”的校园。

为全面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渝委办发〔2009〕50号)要求,学校于2009年12月开始绿色校园的建设工作,经过将近几年的努力,如今的麻旺镇中心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一、加强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

我校认真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创建“绿色校园”的有关文件,学习各地学校创“绿色校园”的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学校成立了绿色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冉严主任为组长、孙福华、郭朝春、齐心刚、冉国墙、齐东风、张水香、王渊、粟宗跃、冉茂宏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绿色校园建设办公室于学校后勤处,由齐东风1

负责日常办公。

2、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冉严(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负责绿色学校创建的全面工作。

孙福华、王渊:落实绿色校园建设规划,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粟中跃:筹资和经费管理及其使用。

冉国墙、郭朝春:绿色教育和绿色文化,具体负责环境、卫生教育工作。

齐心刚、张水香:绿色校园创建的发动宣传工作。

齐东风、冉茂宏:资料搜集并归档。

杨玉琼:花台管护工作。

3、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全面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

4、我们还把创建“绿色校园”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落实责任,在工作中做到了“六个到位”,即计划要求到位、活动场地到位、受教育学生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

二、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我们注意把创“绿色校园”特别是把环境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渗透环保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严格训练。学校对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明确的要

求,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就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行为素质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学生在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方面应养成的习惯,如做到卫生管理“五有”——有组织、有制度、有检查、有评比、有表彰;师生行为“五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不驱赶校园里的鸟雀等。对于这些行为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互议,每天一小评,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评,并且与班级的考核相挂钩。严格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成为自觉维护学校优美环境的“使者”。为了养成学生时时刻刻从每一桩小事做起,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的习惯,我们还在校园里设置了废垃圾回收箱,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

第二,环境熏陶。我们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盆景、雕塑,进行养护,特别是从美的角度来养护,使学校乔木和灌木俯仰生姿,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另一方面,我们舍得投入,加强了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用不锈钢制作了各种标语牌,更有许多班级制成的标语,如,“请手下留情,爱护一花一草”“爱护花草树木,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等等。这些标语时时警示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爱护环境,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了巩固绿化成果,在师生群体中树立起“人人爱绿,人人护绿”意识,做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校的环境”。全校上下人人有绿化场地,班班有责任区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的管理措施,使全体师生形成了责任重于泰山的群体意识。全校建立环境监督岗,由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带队,不定期对全校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对问题及时记录并反映,采取改善措施。环境教育还渗透进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评比,纳入了班主任计划,如不损坏一草一木,不随地吐痰,墙脚没有有球印、脚印等。

第三,师德垂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注意教育的实效性,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校领导以身作则,以高尚的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广大教师也深刻认识身教重于言教的真谛,时常弯腰拾起飘落在地上的树叶、纸屑,扶起被风吹倒的小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老师的这些举动,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第四:大力宣传,全面发动。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我为校园添株花、种棵树”活动。一年来,学校曾先后组织了三大型捐款活动,共捐资金5万余元,解决了部分资金紧缺问题。

由于师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学校一年四季,“绿”(草坪等)的常绿,“白”(墙壁)的常白,地面常洁,门窗常净。因此,到我们学校参观的领导、宾客无不由衷赞叹我校环境卫生工作做得好。

三、环保教育,成绩斐然

我校突出“以人为本”,开展了“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校园”活动拓宽环境教育的渠道,开展环境教育科研,进行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环保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1、学科渗透,深化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环境知识的教育,做到环境渗透教育“四有”,即备课有意识、教案有体现、课堂有落实、考试有题目。如:语文课结合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环保作文的写作,参加有关环保征文的比赛等。还组织学生办环保小报,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2、活动丰富,强化意识。

在创“绿色学校”活动中,我校积极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具体做法:

(1)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保知识教育

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讲话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爱我星期天、爱我清水”,“以实际行动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内容,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意识。

(2)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活动。结合植树节,开展植树护绿,美化绿化校园。4月底5月初的爱鸟周,开展张贴鸟类宣传画活动,了解鸟类生活习性及与人类关系;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身边环境状况,召开主题班会……在其他环保节日,如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等,学校都配合有关主题,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

(3)2009年我校实施的废品回收工作,是我校开展的又一项环保特色教育,针对在学校中,学生、教师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废纸约占学校

垃圾的三分之二,是造成学校及周边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为了将废纸变废为宝,改善校园环境,提高环境意识,学校实施了“爱心纸”工程,各班专门指定人员负责“爱心纸”的收集,由后勤处统一回收、管理,所得收入全部用于捐助特困生,这一举措使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专人管理,全员参与,共同维护优美环境

学校专门派人负责花草树木的施肥、除草、修剪工作,各班都有各自负责的公共区域,现在已经形成了师生共同维护、共同参与绿化的良好风尚。每个人都成为护花志愿者,积极参加到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活动中,争做生态文明的使者。

创建“绿色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全校师生环保素质得到大大提高,环保宣传、环保实践、环保监督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绿色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保护并发展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但我们将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激情,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努力,开拓进取,让美丽的绿色永驻可爱的校园。

打造示范村工作汇报

门店打造工作汇报

绿色校园手抄报简单

绿色校园演讲稿

绿色校园工作计划

第3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及素质教育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学院《2005—2010年办学水平提升规划》和浙工商[2004]50号文件《关于成立校园建设委员会的通知》的有关精神,积极推动学院校园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打造具有工商学院特色的绿色校园,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院良性持续发展。

二、创建“绿色校园”的内涵、意义

1、“绿色校园”的内涵

“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绿色校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指在学院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绿色文化,指营造一个“人人具有绿色意识、诚信达礼、遵守公德、互助互爱”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绿色环境,指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一个优美的教学、生活环境,打造具有“工商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校园实物景观,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感染与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建设绿色校园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如美国教育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

通俗阐释,“绿色校园”就是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的学校;一所环境教育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富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学校。

2、创建“绿色校园”的意义

①有助于全院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统一认识和全面理解,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及自然和谐理念。

②有助于美化校园环境,给全院师生创造一种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让师生在优美的环境里得到美的熏陶,以约束自身的不环保、不卫生、不文明行为,提高全院师生的综合素质。

③有助于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规范,提升校园环境的层次。

④有助于通过师生带动家庭、社区、社会重视环境建设,促进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⑤有助于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扩大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学院的长远发展。

3、“绿色校园”建设与其他几个校园建设的关系

创建“绿色校园”与创建“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关系。建设绿色校园要以建设人文校园、信用校园为先导,只有建设成一个有良好人文意识、有较强政治素养,一个人人诚实守信,个个知书达礼的良好校园氛围,才能更好地建设绿色校园,并通过优美的物质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给予师生积极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促进和引导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更加和谐地发展。

三、“绿色校园”建设总体目标

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应渗透人文气息和绿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情景相融”,强调与周边环境协调,突出人文特点,凸现文化氛围,寓教育于环境布置中;在内容上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和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在规划上整体考虑,分步落实。

在今后的校园建设中,将着重向布置、优化校园整体景观、景点;增加校园人文内涵标志;实施“绿色教育”,开展绿色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绿色环保宣传;开展文明就餐活动,健全食品卫生安全机制,提高卫生安全意识;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各项节能、环保措施,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等方面推进。使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有人文内涵,每一块顽石都富有灵性,从而达到“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染”的效果,在绿化达标方面争创国家及省市一级园林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为全院师生营造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效,逐步打造一个生态化的理想校园,一个富有工商学院文化特色的校园。

四、“绿色校园”建设基本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

学院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育工作,推动学院在各个管理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学和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后勤管理中的绿色校园理念,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并适当强化机构建立、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绿色档案、共享相关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院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共同参与原则

要求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参与,为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媒体、政府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

3、循序渐进原则

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应依据学院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循序渐进,逐步优化,尤其要注意计划的长远性及决策的合理性,切忌盲目跟风。

4、因地制宜原则

学院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工商特色文化,发挥全院师生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使“绿色校园”创建活动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

五、“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步骤

为使绿色校园建设不流于形式,并更具规划性、实用性与前瞻性,结合我院《2005—2010年办学水平提升规划》要求,分别硬件和软件建设两方面,实施分三期(五年规划)建设思路:

“硬件”(物质文化)建设

第一期(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最终确认校园整体规划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硬件基础建设,设置并优化校园景观、景点,增加校园绿色人文内涵标志。

1、加紧对校园整体景观、景点的布置与优化

①继续加强校园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

②对图书馆南堍场地、校园东北侧沿河等景点进行重新布局和设计。

③在整体校园绿化建设上,对每处景点再进一步细化、美化,逐步提高绿化档次。

④考虑到不断增多的校内车辆,增设若干个停车场,并在院内主要干道两侧建非机动车道。

⑤在学生生活区设置健身活动区,配置健身器械,推进学生健身活动。

2、校园人文内涵标志的设置与命名

①完成对校园内所有道路、广场及主要植物的挂牌、命名。

②增补道路、楼宇、绿化等功能区的路标指示说明、环保标语牌和宣传警示牌。

③制作校训、学风、教风、学院精神告示牌及增设名言警句、标语,弘扬校园特色文化。

第二期(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根据特色校园建设思路,构筑体现“工商特色和学院发展历史”的人文内涵景观。

1、对行政广场进行改建。

2、开发文化休闲广场。

3、完成对所有绿化区域彩灯系统配置。

第三期(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巩固建设成果,进一步以“绿色文化”为宗旨,优化、完善校园整体景观。

1、建立“绿色校园”建设成果宣传基地。

2、完成学院功能楼划分。

3、根据学院总体规划,选择合宜的场地设立大型文化宣传栏。

4、在学院扩建、发展的过程中,新的基建项目的规划及建设应严格按照“特色工商”的规划理念,并服从学院整体规划要求,促使校园整体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发展。

“软件”(精神文化)建设

建设有工商特色的“绿色校园”,不仅要重视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建设,合理设置、优化校园整体绿化景点,规划具有人文内涵标志的景观,更要重视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加强“绿色理念、绿色文化、绿色环境”宣传与教育,逐步打造一个具有工商特色的“绿色文化”校园。“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同硬件设施建设相协调,同时要贯穿于学院各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校园活动之中。勿庸置疑,“软件”(精神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学院的办学质量提升,并将随着学院的整体发展而逐步完善和深入。

1、实施“绿色教育”计划,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①组织相关教师、环保部门领导及专家,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教育有关的选修课程和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理念。

②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高职教育的相关要素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③引导学生追求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生活方式,逐步理解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④成立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护绿清污志愿活动。

⑤开展“爱我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⑥开展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金点子征集活动。

⑦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水日及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种植寝室树、班级树和毕业树等活动。

2、加强绿色校园建设宣传,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①在做好绿化养护、整形、校园清洁等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绿化、环保意识。

②通过板报宣传、组织寝室文化节等方式,宣传节能环保,人人都能从身边做起,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并在适当时间组织员工和师生进行“给玻璃洗脸”、“清洁屋内瓷砖”、“你丢我捡”等保洁活动。

③广播站开设绿色校园栏目,每周定期广播环保知识、美化校园信息以及与绿色校园建设有关的活动。

④院报经常刊登绿色环保教育文章、报道绿色校园活动内容。

⑤宣传窗和黑板报定期刊出以绿色、环保、卫生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内容和图片。

⑥每年开展一次以绿色校园建设为主题的海报创作和展示活动。

3、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安全型校园。

①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开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应用节能装置(如更换节水笼头等),增加绿色环保

[1][2]下一页

第2篇4

确立绿色和谐理念打造绿色校园

在成功创建了镇江市园林式单位、镇江市绿色学校和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的基础上2008年我们确定了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的工作目标。为此我们优化育人环境,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切切实实地为培养具有环保素养的文明小公民做出了努力。

一、多维辐射,实施有效的环保教育。

我们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重点是从环保宣传到学科渗透两个方面进行多维辐射,对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的环保教育。

(一)整合资源,有机渗透:(1)环保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有课程、有计划、有备课、有活动、有记录、有检测。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低碳生活》、《劳动技能》、《为文明新桥育新苗》;开展环境教育科研活动;各科有效渗透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开设绿色学校专题网站,和绿色学校、环保局进行信息交流。

(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1)举办《环境污染与保护》为主题的讲座;

(2)举行“善等地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班会活动;(3)小品《一节电池》获市文艺汇演二等奖;(4)举办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5)此外,还开展诸如“美好家园”、手抄报比赛、利用废品制作手工艺品比赛、环保宣传书画大赛、诗歌创作比赛、环保标语征集等活动。

(三)环境教育与“自主德育”有机结合。我校确立了“争做新新桥文明小公民”的德育培养目标,而在提出的“文明小公民”具体标准中,又把“基本的环境素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一条。

蓬勃开展环保实践周和文明班级、“卫生标兵”评比。我校一直大力倡导“我为校园弯弯腰”,号召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采取班级小监督员上岗值勤,并将每班学生的表现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获得“卫生标兵”是被评为文明小公民条件之一。

二、建管结合,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校对各种资源,统筹使用,合理配置,规范管理,厉行节约,重复利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师生不浪费一张纸、一度电、1

一滴水已经蔚然成风,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

学校重视节水工作,近二年学校投入8万多元,对校内自来水地下水管进行全面改造,效果明显,现在全校各幢房屋均安装水表有效控制了漏水、浪费现象的发生。教给学生正确洗手方法,冲洗时开细水,随手关闭水龙头,对节水工作定期检查。

我校投入近6万元用于食堂改造,在2009年食堂被评为“镇江市A级食堂”。教育学生节约粮食,基本保证每个学生不剩饭菜。学校食堂由净菜公司配菜,每次送菜检测报告齐全,减少垃圾产生,少量的泔浆水送劳动实践基地用于养猪、养鱼,师生节粮意识得到加强。

学校投入5万元资金对配电间及全校用电线路技术改造,用电采用集中管理。要求教师冬天0℃以下开空调,夏天28℃以上开空调。要求班级、办公室随手关灯、关电脑、关饮水机,增强节电意识,降低能耗,三年来能源消耗逐年下降。

三、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

(一)变废为宝,清洁校园。

通过课堂学习,认识垃圾的种类,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每个班级准备2个袋子或箱子,专门收集废纸和瓶罐。学会每天整理书包抽屉,不产生废纸,上厕所不随意撕本子,而用班级提供的卫生纸。每天卫生值日工作先拣纸屑再扫地,把纸屑集中起来,送废品收购站处理。掉下的树叶埋下树根下作肥料,收集的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树叶、麦桔拿来作为美术课的制作材料。其它杂物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及倒入垃圾箱里集中处理。

学校生活垃圾和化粪池由镇环卫站集中处理,油印纸与厂家签订代收协议,医务室废弃物由医院回收。

(二)千名学生爱绿色护绿在行动

千名学生爱绿护绿在行动。学校围绕“我与绿色同行”为主题开展活动。我们给每种树木“挂牌上岗”,我们精心设计了“温馨提示牌”,用无声的语言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接受环保教育,在树上挂上小木屋,给小鸟一个温暖的家,每天都能听到悦耳的鸟鸣声,营造了浓郁的绿色文化。

学校把花圃全部分给各班作为植物园,让学生管护,在科学课上认识花草

树木,让小树伴我们一起成长。

学校在劳动基地上实行班级责任制。孩子们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播种子、种蔬菜栽果苗,锄地拔草,亲手创造生命的绿色,喜获丰收的果实。

目前绿色覆盖率达46.8%,人均绿化面积为9.5平方米以上。拥有花草树木60余种,近三年资金投入5万余元,学校拥有兼职花木工1人。

(三)小手牵大手,文明在行动。

我校70%是外来民工子女,外来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很大原因是家长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我校开展小手牵大手,同做文明新桥人的活动。

千名学生共创文明家庭在行动。学校发动少年儿童与自己的家长和亲友签订“小手牵大手,争创文明家庭”共勉承诺书,学习“严禁秸杆焚烧,保护环境”倡议书。不断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以此带动家庭风气的转变。

千名学生劝导陋习在行动。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开展“告别陋习”大劝导活动。依托红领巾假日小队,积极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进入村庄,走进家庭,对不文明、不卫生现象进行劝导。小手牵大手,共做文明新桥人,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志愿者到街道、社区、市场打扫卫生,清除牛皮癣的活动。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调查我镇“三河五沟”的环境污染情况,工业垃圾处理情况,并写出了调查报告。

四、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绿色”象征了自然、和谐、人文和民主。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又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

(1)围绕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文体活动。倡导大课间实施阳光体育。开展“2+1”工程,学校是镇江市体育传统学校,连续六年获市田径运动会冠亚军,让学生有良好的体质,是绿色质量的基础。

(2)倡导“书香校园”,开展读书节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师生将读书、学习视为一种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

(3)营造宽松、愉悦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一是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二是推行人文管理,三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过错。开展

“让流动的花朵开的更艳”的外来学生成长研究,让每一个学生每一天都有进步,都有发展。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校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花园、乐园、家园的境界初见端倪;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明显增强,绿色的生活方式、人生信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已牢牢熔铸在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中,体现在日常行为里。

第1篇5

打造绿色生态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曲周县小弟八联办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2.2~2015.2)

为实现小弟八联办小学在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学校适度超前、可持续性、内涵式发展和自主发展,切实做好学校基础性和发展性工作,全面实施以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为中心。形成学校特色和农村名校品牌、特制定本校三年发展性指标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

小弟八联办小学自2006年经新建至今,经过一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学校发展迅速,成果显著,成为曲周县素质教育实验校、曲周县绿色学校,为办成曲周农村名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概况:

小弟八小学创建于2006年,是一所典型的农村联办小学。

学校地处河北省五种精神之一“务求实效”全国闻名的生态文明村——小第八,新时期,在这个具有良好声誉和优良传统的名村,学校要将文化传统的积淀与时代精神及未来理想结合起来开创新局面。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在认真回顾与反思总结学校发展的基础上,决心继往开来,持续发展,制定新一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二)队伍现状:

经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管理层次和层级不断科学、合理,管理效能不断提高,班子人员教育观念不断转变,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班子成员间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师德建设卓有成效。广大教职工自觉开展自我师德形象塑造,认真实施爱生行动计划,确立新观念,构建新关系,探索新方法,培育新人才,涌现了许多师德先进典型,促进了队伍建设,推动了学校发展;教职工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学基本功不断夯实,教研基本功不断优化,科研基本功不断提升,教职工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运用新课改理念,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新成效。

(三)学校办学成果: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几年,作为农村学校可以说得到了超常发展。学校被评为曲周县素质教育实验性学校,曲周县绿色学校、曲周县文明单位,学校绿色教育、科体育、德育和少先队工作初具特色,教育质量稳步上升,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布局合理,学校具有浓重的绿色文化氛围,并呈现出安定团结,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和循之有序、运转有效的良好局面。

(四)学校发展中的问题:

学校预计占地30亩。目前学校有6个年级10个教学班,378名学生。全校在职教师14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由于学校二期工程未建设,所以造成办公用房和教辅用房短缺。学生活动场地紧张。

面对新的挑战,全校上下决心在各级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怀着对事业的执着精神,有信心在三年内再创辉煌。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一)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全面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个性差异,全面调动学校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基本定位:

立足农村教育,规范办学,精心打造生态课堂和绿色生态校园,促进师生生命成长。

(三)工作重点:

全力以赴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聚精会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千方百计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持之以恒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三、学校发展目标

(一)

总体目标

建立符合本地实际,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办学机制顺应教育创新提高难度“魂”(发展),把学校办成农村实施优质教育的榜样,机制优化,校本管理的楷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出名课,育名师、创名牌和较高声誉的农村特色学校。

1、办学目标:

坚持两全,争创三优,实现四化。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优质教育,做优质教师,育优质学生;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过程民主化,教育管理科学化,育人观念生态化。

2、育人目标: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劳动

3、管理目标:公平、和谐、独创

4、办学特色:

尊重生命,张扬个性、和谐关系的绿色生态教育

5、打造品牌:

生态、和谐、绿色、环保;校本课程、主课题探究、6、学生发展目标:

一个标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种能力:学习、合作、交流、实践、创造。

十个一: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股好精神、一种好能力、一副好口才、一门好手艺、一身好体魄、一手好书法、一方好人气、一个好成绩

7、教学评价: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

8、三大标准:

办学标准:规范加特色

职责标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人才标准:合格加特长

(二)

学校发展具体目标与措施

1、行政管理

目标:建立现代教育的管理体系,促进学校管理民主、科学规范、弹性化、智能化。依据现代化学校管理思想和技术,形成学校管理的有效层次和管理高效。建立完善的决策指挥系统、执行运转系统、参谋咨询系统、监督、反馈、评价系统。学校组织优化为结构合理,组织健全,信息畅通、协调高效、反应灵敏的统一体。

举措:

1)树立新观念。首先强化思想上的领导和管理,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审时度势,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重点放在更新“人才观”,管理的“价值观”上,在传统的民主、科学、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渗透和深化绿色管理理念。做到:让能者光荣、能者有为、能者有位、能者有酬;培养能者,优先能者,奖励能者,充分激励和调动所有教职工的潜能,去发展学校事业。

2)依据适用、高效、精简的原则,对学校规章制度分类、分块,按新时代的要求通过教代会或校务会审议,并补充完善,迅速适应新形势和学校新实际。

3)调整,组建好一支德才兼备,坚强有力的中层干部队伍,做到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力戒那种“平平稳稳站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迷迷糊糊过日子”的现象。

4)构建决策、执行、咨询、监督四大系统以及相关协作调控的有关规定。特别要完善教育质量三级监控的机制(“自我监控、组织监控、学校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5)调整完善各种奖惩机制。按归类、系统、明确、操作简洁。修订好“常规工作奖“、”单项发展奖“、”绿色教师奖“等,并围绕备、教、改、导、考、析等环节,提高过程的实效,力争做到现奖现兑,现惩现罚,奖罚分明。

6)依据适用、高效、精简的原则,按学校议事规则,规范安排好各类会议,各项工作(活动)。提倡新的工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人人尽职守责、亲近合作,只补台、不拆台,亲者严、疏者宽,真诚合作、公平竞争、共建互勉。自觉做到:凡事以学生为先,以学校利益与学校发展为重,以创新进取为乐,以多作贡献为荣。

2、绿色教育

目标:加强投入、重点推进,逐步实现生态人文教育办学特色。倾心打造生态课堂,尊重师生生命价值,让师生保持健康的思想品质,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把积极的热情奉献到团结、互助、进取的意境中去,争创省绿色学校。

举措:

1)加强生态人文文化园区建设。2)抓好生态人文班、队集体建设

3)抓好生态人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包括教师发展要求、学习制度、评价制度、骨干教师指导管理等)

4)结合学校其他工作,开展生态人文的建设工程。包括:学风建设、绿色学生培养、目标、内容(细则)的制订、学生的养成教育、常规教育分年级要求等。

3、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管理

目标:大力推进教学创新,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创新。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农村教学现状,探寻发展、提高的新思路,使教育质量和效益三年内有新的飞跃。

举措:

1)依托县教研室和教科室,联合乡内有关学校,成立区域和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指导小组及改革实验小组”。全面规划、科学指导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精选骨干教师、优秀教师领先探路,分段、分年级进行改革实验。

2)结合科研课题,注重阶段性交流合作和成果、成效论证、分析。搞好配套的子课题研究,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来自教育、教学实际的研究课题。

3)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重点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绿色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等方面有所突破。

4)按照学生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建立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监控系统和试题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科学、全面评价学生。

5、德育管理

目标:以“两纲”为指针,继续实施好小公民道德建设和雏鹰争章整合的研究,加强养成教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三种精神。即: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的精神,自主合作精神,诚信负责精神;形成四种意识:即: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抗挫意识、合作意识;训练五种能力:即认知能力、自主、自强能力、协调选择能力、自信能力、创造能力。人人有健全人格和美好心灵,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满生命的意义。举措:

1)把人才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纳入学生视野。

2)从组织上构建生活德育框架与网络,切实转变教师、家长的观念,开拓学生自我教育体验,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新路。

3)按照“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实施好“绿色教育实践行”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体验生活。通过自主探究性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继续实施好“今天行动计划”、学生基本道德素养和基本行为习惯的培育。使每一位学生做到“四美四会”。即作业书写美、语言表达美、行为举止自然美、思想境界美;会认知、会做事、会合作、会创造

5)以绿色校园文化为核心,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进行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

6)寓教育于学科、课堂和各项活动中,并渗透和落实到校内外,充分利用校内各种教育手段辅助教育、教学,并完善学生易于接受,学校易于操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6、社区管理和家长学校管理

目标:大力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整合。逐步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效果和知名度,努力形成协调一致,共同促进的教育新机制。

举措:

1)优化家长学校的管理。修订有关制度,调整好相关人员,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努力使家长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2)强化教育满意工程建设,每年征询家长的意见,请家长商讨对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建议,并及时反馈至学校教职工。

3)设立家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建立常规性的家校联系制度,及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形成齐抓共管,目标一致的氛围。

4)开展学习型家庭,环保型家庭创建活动,争取家长及家庭的配合,认真开展知心家庭“四同”活动。即:同读好书好报、同谈成长经历,同研身心健康,同做环保益事。学校及时收集和发扬广大知心家庭开展的各项成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

实施步骤

1、第一学年:

1)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自觉更新教育理念,自觉修炼师德、师风规范,确定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终身教育的思想,把学校的兴衰与事业的成败牢牢地系在心上,把三年规划变成自我奋斗的目标和追求。

2)学校各部门、个人扎扎实实制订个人的三年发展计划,使学校目标个性化、操作化,变成协调一致的行动纲领。

3)学校“打造生态课堂,促进师生生命成长”及学校绿色管理模式中期评析、总结(绿色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

4)认真做好三年发展计划中的基础性工作,为完全实施三年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实现良好的开端。

2、第二学年:

1)教师的教学观念能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并能自然地运用到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

2)及时总结三年规划中的优点及不足,及时调整、补充、修改完善,保证三年规划的有效落实。

3、第三学年

1)形成我校“生态课堂打造”,绿色管理模式“的基本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展示。

2)形成一支数量充足、骨干保证的师资队伍,教职工积极向上,奋勇争先,并能应用科研课题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分析、处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矛盾,素质教育全面、深层次推进。

3)显现出生态课堂,在师生互动中重新解读教育。更新发现生命价值,提高思维品质,形成师生各自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链条。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小白兔的连衣裙美术教案(精选5篇)
  • 下一篇:绿色校园演讲稿(精选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