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精选6篇)

时间: 2024-01-15 栏目:申请报告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篇1

摘要: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决策过程经历了一个颇具章法的步骤,即从政策问题出发、成立专门委员会,到发表调研报告、咨询文件,最后形成法案或法律。在这一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相互制约、各利益群体相互博弈,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宏观决策模式。借鉴这种决策模式的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决策过程;影响因素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在变革中走过了数十年历程,其主要目标是探索建立全新的高等教育框架,以确保义务教育后所有年轻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政策的连续性。战后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文件包括报告书、绿皮书、白皮书和法案或法律等。分析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及主要特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特质,并总结其经验教训,为我国政府改进教育决策过程和提高教育政策效能提供参考。一、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一般说来,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政策问题的产生教育政策问题是教育决策部门认为有责任、有必要加以解决的一种教育问题。由教育问题上升为教育政策问题并非易事,它需要政府机构认可。政治议程产生于一个政府内部或外部的各种压力,也可能受到更大的国家或国际层面上更广泛的思想背景的影响。这些不同层面上的关系也会相互影响,诸如对政治利益的感知可能会影响其他部门提出问题的类型。[1](P70)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减少公共开支是英国政府最关心的事情,因此当时很多教育政策几乎都与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有关。美国学者赫伯特・布鲁默把政策问题形成分为五个阶段,即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问题取得合法性、通过各种活动研讨该问题、形成官方行动、将官方计划付诸实施。教育政策问题的产生从宏观上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前者是指某一教育问题由利益相关者提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要求政府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以重新平衡各方利益;后者是指政策制定者从国家需要或自身代表的利益群体角度出发,制定政策以改善教育现状和适应未来发展。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上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即政策问题的确立兼有社会压力和政府动力。(二)成立专门委员会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形成过程中,各种专门的咨询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委员会分为两类:一是隶属于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委员会,如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全国艺术教育咨询委员会等;二是由政府内阁、枢密院及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设立的专门调查委员会,如高等技术教育专门委员会、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大学学费调查委员会等。各专门委员会由政府部门任命,都有明确的职责,其人员构成体现权威性、广泛性和专业性特点。委员会由政府任命一名教育领域的专家或由教育大臣负责,成员大多数是各领域的专家,能反映专家们的个人背景和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不同专家的建议能确保教育政策的全面性。有的委员会还下设若干分支机构从事各种具体工作,其成员多由专业人士担任。英国布鲁纳尔大学政治学教授莫里斯・柯根指出:即使英国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国家的准则,却仍有为人熟悉的吸收学者参与决策的象征。英国高等教育也是学术精英在起作用的典范。[2](三)发表调研报告专门委员会组建后围绕确定的教育政策问题进行详细调研,调研时间长短不一,调研对象也不局限于本国。在正式出台政策前组织专家进行调研是英国教育政策的一大特色,调研的最终形式是向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例如,为制定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英国政府于1996年成立了以迪尔英爵士为主席的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14个月的详细调研,全面考察了英国和欧洲、澳洲的高等教育状况,于1997年发表了《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报告。在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政策都是以专家报告书形式出现的,如《罗宾斯报告》(1963)、《雷弗休姆报告》(1983)、《贾拉特报告》(1985)、《克罗哈姆报告》(1987)等。一般说来,报告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提出解决某个问题的原则,如罗宾斯报告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出了高等教育课程应向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开放原则;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如迪尔英报告就英国高等教育目的、模式、结构、规模、拨款及未来20年发展等问题提出了93项改革建议。(四)咨询文件政府有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对专家报告书进行适当修改后形成书面文件,这种书面文件大多以绿皮书形式。绿皮书往往包括几种不同的政策选项,公众可以对这些选项进行辩论。绿皮书向社会公布后,反对党、相关利益群体、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展开辩论,从教育政策的提出、采纳到最后实施,辩论过程无时不在。英国主要报纸也会发表广泛和相当深入的教育问题评论。加拿大学者本杰明・莱文指出:一般而言,改革者多强调卓越,而反对派多强调平等。政府的改革原则倾向于强调经济需求以及提高对学校成就的要求标准;反对者强调的是改革的成本和改革可能隐藏着扩大不平等的危险。政府倾向于从外部增加对教育的控制――无论是通过家长择校,还是通过引入测验;而反对派则强调增加对专业人员管理学校的信任。[1](P137)反对派组织的工作方式与政府基本相似,从正式发表声明、召开记者招待会,到做广告和民意调查,再到引述权威观点等。他们还可通过游行或利用媒体对冲突事件的兴趣宣传自己的主张。在公众辩论中,英国政府会做出自己的回应。这种回应通常是政策咨询专家组提供政策建议的依据,政府官员也会向公众说明某项政策建议是如何形成的。(五)形成法案或法律经过广泛的社会辩论后,英国政府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原有绿皮书内容进行完善,然后形成正式的政策文本,这种政策文本通常以白皮书形式出现。白皮书是由政府部门的包含详细立法建议的文件,它既可作为最后的政策文本,也可作为议案提交议会讨论最后形成法案。法案形成后就会以立法草案形式发表,草案经教育大臣同意并公开咨询各方意见后便可送交议会审查。议会审查是整个教育决策过程中程序最复杂、矛盾最集中的阶段。在每一背景下,教育改革都有严重的分歧。政治辩论的组织方式取决于很多因素。每个政府对削弱反对派都有自己的策略,而策略方式又与每个背景下的政治文化及改革本身有关。一些情形下,比如在英格兰,所采取的策略有很强的冲突性[1](P136)。议会审查过程包括下院的一读、二读、常务委员会审查、常务委员会报告、三读及随后的上院审议等阶段。下院的立法程序结束后,议案会提交上院讨论,上院可对议案进行修改并把修改意见返回下院。下院一般不会否决上院的修改,因为这些修改没有太大分歧。最后,议案将提交英国国王,经国王签署和批准正式成为法律。由上可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是不同阶段不断让步的产物,在决策过程的每一阶段都将面对政策的不同解释。因此,政策是各种影响力和议程重新‘装配的产物。在政府内部,在政策制订过程中充满了临时性、偶然性和讨价还价。[3](P31)任何政策文本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有一个很长的解释和再表述过程。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因素战后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党政治、经济环境、利益群体及文化传统等。(一)政党政治教育政策的制定首先是一种政治行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治环境的影响无处不在。政治既影响教育政策目标确定,也影响教育政策方案选择。执政党和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他们所确定的总的政治路线与政策、政治体制、政府对于教育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政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情况等都对教育政策制定有非常大的影响。[4]政治影响教育政策制定主要反映在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二战后英国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由于两个执政党更替频繁,反映其基本利益和价值观的教育政策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事实上,保守党和工党的教育政策几乎一直处于激烈冲突甚至对立状态,英国在战后不同时期出台的教育政策实际上是政党政治参与教育及其斗争的结果。英国学者马斯格雷夫认为,政治争端中反复涉及到两个主题,一个是谁有权作出重大决策,另一个是如何把资源分配到公民中间去。第一个问题与英才的性质有关,第二个问题与机会均等的程度有关。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两个主题在英国的政治争端中都是突出的问题,因此也对教育政策发生过重大影响。[5]也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的政治形象强化了这样一种观念:高等教育现在是政府考虑的重要部门,在议会工作(特别是选举委员会)中更加明显,它在政党形成政策优先权中占据核心地位,并且在智囊团的发行物中更容易看得见。这不仅表明了政策领域的扩充,也是高等教育原先作为被动者的主动介入。尤其是在政府的指导下,教育和科学部开始发挥它的影响力,财政部也提出了大学使用纳税人资金的效率问题,因而产生了有选择性地分配科研经费的动力。[6](二)经济环境经济实力是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它直接影响政府教育经费的支出和投入,进而影响教育政策问题的提出及方案选择。例如,战后英国经济迅速增长,并于1948年建立福利国家,形成了从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对大学生资助是福利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英国政府实施免费加助学金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使英国经济受到强烈冲击,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环境由此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危机使得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免费加助学金这样慷慨的财政政策,转而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从1980~1981学年起,英国大学开始向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收取全额成本学费;从1990年开始,政府将全日制大学生的生活费补助金减半,制定学生贷款方案以帮助他们支付生活费用。1997年出台的《迪尔英报告》认为高校学生必须为他们的将来支付更多的投资,建议政府、高校、学生和雇主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契约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自1998~1999学年起,英国高校开始收取生均1000英镑/年的学费,并取消所有生活费补助金,代之以政府贴息和按收入比例还款的生活费贷款。《2004年高等教育法》规定从2006~2007学年起实施新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大幅提高学费标准,允许不同高校收取0~3000英镑/年的差别学费,并向所有全日制大学生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贷款。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长时间经济衰退,使得英国高等教育财政再次陷入严重危机。随着政府拨款和经费来源渠道减少,许多高校的学费不断飙升,最高将近9000英镑/年。可见,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必然影响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三)利益群体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隐藏着尖锐的利益冲突,正是这种冲突影响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和价值取向。英国学者西蒙指出:对教育变革的任何一种解释,都必须考虑到不同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集团制定和阐明各自政策这样的事实。实际上,这就是反映这些阶级和集团的各自需求与愿望的总观点。当然,先进的工业社会中充满对立的社会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分裂,这种分裂和冲突必然会直接地反映到教育界中来[7]。尽管教育政策的利益可能被广泛地分配,但不同利益群体在影响政府行为的能力上差异甚大。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教育大臣的意见很重要,但须经议会最高权力批准。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和教师组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教育当局的法定责任是:在它们职权范围内,保证进行有效的教育以满足本地区人们的需要,促进全体公民的精神、道德、智力和体力发展。教师组织通常利用结成联盟、集体谈判、政治活动(如游说、政治伙伴关系)、罢教等方式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他相关利益群体有教师工会、工人教育协会、费边社、全国学生联合会、家长协会等。各利益群体之间相互博弈、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团体决策模式。一般说来,当教育政策成为政治优先目标时,介入的游说团体往往不计其数,公共政策就是各利益团体之间在目标和利益冲突中达到的一种平衡。教育决策过程也是这样,在其制定过程中,教育利益团体(如工会、教师联合会、促进教育及文化事业的团体、人权保护组织等)的竞争对政府形成压力,使政府不断作出反应,这种反应的结果就是通过协商、妥协等而形成的一系列教育政策。[8](P289)(四)文化传统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十分深厚的国家。在英国文化中,宗教主义、人文主义、贵族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观念,经过一段比较长的历史时期逐渐沉淀在英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中,代表了英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特性。这种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对英国教育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如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英国文化的独特之处,这种思维方式崇尚经验和注重实证,它使英国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颇具章法的步骤:问题委员会报告书绿皮书白皮书议案法律。英国大多数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它充分体现了英国人崇尚实证的文化价值观。保守主义也是英国保守党制定公共政策的理论依据。保守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由该国特定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民族性格、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和社会习俗等因素所决定,经过若干世纪、若干代人慎重选择的结果,是约定俗成的产物,因此不能轻易变更。保守主义并不反对变革,而是主张变革能小就不要大,宁慢而勿快,任何变革只能审慎而渐进,必须顾及其长远后果,而不能只考虑民众的眼前利益。审视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我们发现其政策制定始终遵循稳妥可靠、渐进发展的原则。这种渐进模式的特点为,政策目标是逐渐明确的,在尚未明确目标前,先制定和实施一个大致的方案,在探索前进中明确目标,政策方案的分析活动比较简化,评价的方案数量少而且范围小,政策制定过程中注意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以达成大多数人能共同接受的方案[8](P286)。此外,人口状况、教育传统与现状、决策者、智囊团和社会结构等也是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因素。三、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从战后几十年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变迁中,我们可以归纳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重视高等教育立法和规划工作教育立法是国家教育宏观决策的具体体现,英国政府特别注重通过立法及各种政策文件确保各层次类型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行,并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满足不同背景的群体的受教育需求。无论是《罗宾斯报告》、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还是《迪尔英报告》,都以其项目之全、分类之细、涉及面之广、调查之深入、前瞻性之强成为贯穿英国20世纪60至9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指导以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框架。[9]英国政府战后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都体现了通过立法和规划工作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调控。同时,高等教育立法兼顾公众愿望与国家发展战略,平衡和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扩大高等教育入学途径和参与面,确保高等教育入学的公平性。(二)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注重调研和社会辩论由上可知,在每项教育政策或立法出台之前,英国政府一般都会成立调查委员会对教育现状进行长时间的调研,如1945年《珀西报告》和1946年《巴洛报告》问世前都分别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调查研究,1963年《罗宾斯报告》出台之前的调查时间长达两年。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调查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建立常规性的政策研究,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政策效果加以检验。[10]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政策建议,再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经广泛讨论和反复商讨后形成法律。公共讨论或辩论是面对复杂问题时促进理解的方式,即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这种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民主化过程,各方利益诉求得到表达有助于避免引发激烈的阶级对抗与社会动荡。社会辩论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决策过程的重要环节。(三)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具有严格的立法程序英国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立法权,它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议会立法决定国家的教育政策并指导如何建立、控制和管理法定教育制度。英国任何执政党政府要进行教育改革或出台新的教育政策,都必须经过议会的立法程序,而不能以行政命令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11]当政策文本以议案形式提交议会后,先由下院进行三读(一读介绍法案起草情况,并就议案的名称或内容、目的进行说明;二读对法案进行实质性辩论,并提交有关专门委员会逐句逐段进行审议;三读进行表决)的立法程序,下院三读通过后再将议案提交上院进行审议和修改,上院也需经过三读程序。两院达成协议并通过后,将议案提交国王批准,才可正式成为法律。这种严格的立法程序无疑提高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四)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具有渐进式特点英国政府面对教育政策问题时不是通过立法一步到位,而是充分考虑公众和社会需求,认真吸收和听取专门委员会的意见,通过辩论、谈判和妥协等方式逐渐达成共识。埃德蒙・金指出:英国人通过这种明显的逐渐演变和共同讨论,而不是革命――在欧洲大陆邻国中,这种革命时常把各种实行严格控制的制度砸得支离破碎――的方式,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是令人惊奇的。[12]英国大学角色定位的改变、大学生数量的扩充、双重制的废除、经费分配机构的调整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等,都是循序渐进而不好高骛远,并且具有政策延续性,这就是英国式发展道路――渐进改革之路[13]。渐进改革不仅是英国民族取得变革与进步的一种方式,而且成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五)高等教育政策都是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一问题英国高等教育领域每份报告书或政策文本的出台都有其中心议题。例如,1945年《珀西报告》是为了发展高等科技教育,解决大学与技术学院之间、教育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问题。1963年《罗宾斯报告》是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解决高等教育体制和入学机会问题。1972年《教育:一个扩展的框架》白皮书提出了未来十年英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并为战后英国教育扩展提供了框架。1987年《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是英国政府对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所作的政策阐述。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是为了改革高等教育拨款体制,解决高等教育的双重制问题。《2004年高等教育法》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及助学贷款制度,并将扩大高等教育参与的政策法制化。四、结语综上所述,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来看,它既经历了一个极为严格的立法程序,同时也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为确保高等教育政策的延续性和有效性,英国特别注重教育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它表现为尊重事实、重视调研、专家咨询、公开辩论、反复论证、议会审查等,并力求通过辩论、谈判和妥协等形式在各相关利益群体之间达成一种平衡[14]。目前我国诸多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尚处于酝酿和起步阶段,分析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和主要特点,借鉴英国教育宏观决策模式的有益经验,无疑会推动我国教育决策过程的改进,如完善宏观教育政策的决策机制,积极开展教育政策问题调研,发挥专家智囊团政策问题预警的核心作用,建立教育政策公示、听证和辩论制度,加强权力机关对政策议案的审核,高等教育政策突出质量与公平的价值取向等。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宏观决策模式,才能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1][加]BenjaminLevin.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洪成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6.[3][英]斯蒂芬・鲍尔.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7.[5]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94.[6]TedTapperandBrianSalter.GovernanceofHigherEducationinBritain:TheSignificanceoftheResearchAssessmentExercisesfortheFundingCouncilModel[J].HigherEducationQuarterly,Vol.58,No.1,2004:9.[7][俄]卡特林娅・萨里莫娃,等.当代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主要趋势[M].方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8]周满生,等.教育宏观决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9]许庆豫,葛学敏.国别高等教育制度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83.[10][英]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M].苗正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86.[11]王晓辉.比较教育政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77.[12][英]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王承绪,邵珊,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6.[13]方彤,王芳芳.英国的教师流动:问题、对策及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4):8-10[14]杨汉麟,杨佳,等.关于教育公平的历史考察――兼以英、美等国作为实施案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5):17-23.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篇2

时间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大三的我们开始渐渐面对多姿多彩的社会,开始了新的启程。无论曾经的我们多么优秀或者多么糟糕,至少我们又回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很大程度上我们拥有着相同的机遇和挑战。“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明天的成就是由今天来决定的。

没有谁生出来就注定成就非凡的,也许你很聪明,有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的本领,但是后天不努力,仍旧只能是井底之蛙,最终成为伤仲永。我没有别人那样聪明,没有别人那样好的记忆里,没有别人反映灵敏,但是我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笨鸟先飞的行动。严格来说,我是属于愚笨的哪一种人,做事情会笨手笨脚,而且做的很慢,偶尔还会出错误,而且反应也不是很灵光,但是我比较仔细。最近也在一家公司涨到了实习的岗位-------每天核对信息,偶尔发一下邮件。可是那样很无聊,没有干劲,而且每天领的工资也勉强只能让我解决温饱问题(学校在郊区,要不就得在外面租房子,要不就得每天5点半起床赶车)。不过总算有个好的开始,明天会更好的。

就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又不得不谈的话题,因为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也是必须要经历的。从费尽心机的制作简历到面试,从每天坐卧不安的等待录用电话到上班的第一个早晨。只有经历了才懂得工作的性质是什么,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人生。在公司可能遇到银的同事,新的环境,接受新的实物,甚至可能与学校学习的只是有很大的冲突。

下面我总结了一下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我记得上班的第二天经历就对我说了“现在社会中不缺人才,要人才的话一抓一大把,缺的就是认真踏实的人”。所以在第一次的面试过程中,一定要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当然除了一些确实需要专业类知识比较强的职业。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开始把。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篇3

一、引言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直为着心中的那个梦而奋斗。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就业形势分析开始成为人才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就业形势分析,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对我们心中的那个蓝图的描绘,就是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远大的理想总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暂,从现在起,就力争主动,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路,去描绘这张生命的白纸。尽人事,听天命,对于我们可以控制的,理当全力以赴;对于不可控制的,我们应当抱有坦然接受的胸怀和气度。要抱着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的信念。这样,才能赢得收获。二、国内大学生就业现状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xx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xx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xx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20xx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比20xx年的680万人数增加20万左右。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已经成为近年来需要解决就业岗位的首要考虑因素。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点毛皮而已。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三、国内大学生就业特点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xx年至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4.各企业选人挑剔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四、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1.社会竞争激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2.扎堆现象专业扎堆现象在上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0xx年的毕业生把外企当作就业首选的百分比高达29.85%,将近三分之一。其实,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还有15.2%的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3.其他原因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还有,城乡区别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五、自动化专业介绍自从升入重庆大学之后,我一直有个疑问就是什么是自动化,相信所有与我一样的学生都会有这种想法。实际上,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二、自动化专业所学本专业课程设置的覆盖面广,所学的东西与其他学科交叉甚多。这也与本专业的来历有关,自动化专业大部分源于计算机或者电子工程系的自动控制专业。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万金油的专业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吧。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信号与系统分析、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算法语言及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等等,甚至连流体力学也要修。可以说自动化专业需要工科各方面的知识,其课程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电机工程甚至化学工程都有交叉。六、自动化就业及其前景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七个电气信息类专业之一。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电气信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过程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领域从事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运行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自动化一是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同样有着光辉的前途。二是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目前,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可以同自动控制挂上钩,现代化的农业、国防也都与自动化息息相关。三是本专业对于个人发展非常有利。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同自动化挂钩,转行非常容易,硬可转电子工程,软可转计算细分招聘专家,精准求职首选:细分招聘专家,自动化英才也可转通信,当然待遇也是非常不错。本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渠道,因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广泛,其就业领域也五花八门。与本专业就业领域相关联的行业在近年来借助市场经济的搞活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民航、铁路、金融、通信系统、税务、海关等部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也借助强大的人才优势,发展迅猛。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也将借助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找到发挥自己专长的理想位置。自动化专业一直以来是社会急需的人才。包括电气自动化、铁路、化工等诸多领域。如果当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程度的话不妨尝试做以下几项:自动化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优化等工作;自动化设计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软件工程师——处理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还可以从事教学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培养目标当然我们更多的人专业知识如果并没有达到上述高度也不妨事。经过网上查找资料以及自己的加工大体可以确定一下诸项就业方向:1、电厂(包括各个公司,工厂的配电室)2、软件开发(特别是单片机或EDA等)3、PLC(大体是工控方向,搭建操作平台等)4、各个矿山,或金属冶炼场所(进行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操作等)5、去学校当老师6、做销售工作(专门卖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7、公务员,每个专业都可以的8、各种什么研究所10、产品设计,就是硬件电路设计了11、自动化就业方向很广的,仔细观察生活就知道很多自动化设备的。不过做设计有前途,做销售有钱途,做维护就是工薪阶层,属于服务行业12、自动化选择面广,学好单片机和PLC哪都吃得开,英语好的话外企也不是不可能......13、自动化本科学出来基本上和没学差不多,什么都懂,但是什么也不精,但是上研以后那就不得了了,硬件方面的发展不可限量。七、结束语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自动化大多数人说就是一个万金油专业,所以我感觉,说实话就是强者将来在哪方面都强,弱者在哪方面都不强。或许一但将来我们学不好就会落得个样样精样样松的下场。所以虽然现在已经大二了,但是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将来我们自动化学子一定会有个美好的未来。然我们正行走在路上的自动化学子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片属于我们的天下。成为一个适应并能够驾驭未来的人。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篇4

摘要:中国梦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当重新提起后,又一次成为一个被热议的话题。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科学与文化中心的知识组织机构,在实现中国梦中应有怎样的地位,如何审视自己所处的方位以及确定自己的工作定位,急切摆在了大学举办者、管理者的面前,需要进一步明晰和把握,并在追梦中切实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以不辜负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的厚望。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地位;方位;定位随着新任中共中央党同志在2012年11月29日率领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员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重提中国梦,中国梦成了一个被热议的话题。什么是中国梦?的定义是: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1]一言中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强国梦[2]。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科学与文化中心的组织机构,毫无疑问地在实现中国梦中承担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因此,研究中国大学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地位、方位和工作定位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大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地位

到底是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大学的发展,还是大学的崛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不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那样令人费解和玩味,但也是颇值得研究和推敲的问题。

1.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大学的产生和崛起,大学的崛起推动了国家的强大

纵观大学发展史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史,可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催生了现代大学,同时又是现代高水平大学的群体性崛起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强大。现代大学为什么首先产生在欧洲,因为当时欧洲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从而催生了现代大学;一系列成功大学的创办和不断发展又推进了欧洲和北美等国家的文明和富强。当现代大学被移殖到美国以后,美国需要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极大地推进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菲利普・G・阿特巴赫认为,今天世界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边缘与中心的格局。几种对世界顶尖大学的排名都表明,主要的研究导向的大学都处于极少数国家[3]。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自2003年起开始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九年(2003-2011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大学在世界TOP100排名所占的比例始终都稳定在一半以上,而排名越靠前,美国大学所占比例就越高。在前50名中,美国大学所占比例在70%左右;在前20名中,除2003年为75%以外,2004-2011年的比例都高达85%;在前10名中,美国大学一直稳占8席,只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可以跻身其中。在其他排名系统中,如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及英国《泰吾土报(高等教育副刊)》对世界大学的排名中,美国大学也总是遥遥领先。[4]可见美国既是世界一流的强国,又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必然的结果。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强了美国大学,同时美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群雄而起做强了美国科学技术、经济与军事。

2.时代赋予了中国大学特殊的使命――过去是,今天是,未来更是

中国的现代大学肇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技术上的差距让闭关锁国的满清王朝为之震惊,也让原本自我感觉良好的清朝军队在科技战中惨败,这使得许多爱国的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深刻反省。主张师夷之长的洋务派和主张改良的革命派最先把矛头指向了重读四书五经的中国传统教育。不论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还是严复的体用一致,他们都认为学习西方教育、技术是危难之中解救国人的最好办法。至此,现代大学开始在中国土地上引种萌芽。在炮火中诞生的中国现代大学与西方大学的发端并不相同,中国现代大学更多被赋予起了救国、强国的时代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正式踏向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科教兴国、教育优先等政策的出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命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口号的提出和叫响,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同样被赋予了强国富民的时代使命。

・教育管理・大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地位、方位和定位过去也好,今天也好,未来也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始终是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的,特别在全球化的今天和明天。笔者曾在一本专著中专门写过一节全球化竞争实际上是教育的竞争,事实确实如此。从国家层面来说,无论是通过生产、贸易、资本与劳动力的国际化进程,还是通过科技、人才、教育、文化艺术交流以及旅行、交往等国际化进程,一个国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为我们已不再在一个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圈里生活了,世界的经济和许多大公司已部分或完全全球化了。遍布全球的交流网络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国际市场,这个市场出售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还有专业知识、科研成果与人才资源。而这些打上现代意义印记的商品来往有着强烈的磁吸效应,吸引着世界上的知识资本往发达国家或区域积聚,这就是全球化带来的深刻变化,而这一巨变的标志趋势就是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而面对这样的巨变,唯有从教育入手,培养国民的全球思维方式,以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变化。

再就个人层面来说,社会与世界的巨变已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越来越强烈。在一个知识越来越重要的全球化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人把教育视为希望之所在,良好的教育意味着更好的未来,意味着能更好地参与社会和国际的竞争,意味着事业的更好发展,意味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人生

所以,在全球化态势下,国家也好、个人也好,一国的竞争、一个人的竞争,说到底就在于教育的竞争,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竞争。因为作为教育系统的顶点,高等教育决定了如何组织知识和使用不同的知识,如果没有高等教育的支持都不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5]。

3.中国大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地位

曾任普鲁士首相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俾斯麦在普法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后,曾指着一班学生说:我之胜法,在学生而不在兵。无独有偶,赫赫有名的变革家康有为先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5月,在上奏《请开学校折》中,呼吁清廷广开学堂,以养人才的理由是,近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6]。一外一中,百年前的两位历史人物的话语,都说明了教育在一个国家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这些都是从历史经验和理论上来阐述的,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能否名副其实地成为社会中心而不边缘化,要看两个方面的定律――一是看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是否为大学的群体性崛起创造了条件,赋予了可能;二是看大学自身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模式是否有利于自己的生长和不断的超越。

首先分析一下当今中国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是否为中国大学的群体性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个国家发展的好坏,常常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结构。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容特性不同,以及彼此间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形成的社会结构也不一样,当然也就给这个国家的社会组织机构带来了不同的发展机制和条件。如果社会结构同大学的理念与制度相适应,就能促进大学的崛起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洗礼,尽管中国的社会结构还缺乏深度的开放性,但与中国任何历史时代相比较,开放与宽容都已经成为社会的两个主题,这就给中国大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再从制度环境来看,国家给大学的发展和崛起创造了较好的空间和地位。首先,在战略地位上,国家对教育有了充分的认识,认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7]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8]这些都是写进党和国家纲领性文件之中的,这就从国家制度顶层设计上定了很好的基调,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鸣鼓开锣。其次,在社会地位上,大家都认识到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9]。再次,从教育系统地位上看,高等教育在教育系统内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10]。这一切的地位都从宏观和中观上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崛起创造了制度环境。笔者也曾撰文指出,尽管在宏观与中观上有不错的制度设计和环境,但在微观上,即具体落实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制约大学改革发展的不良机制和环境,严重阻碍了中国大学的群体性崛起,使得中国大学人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

二、大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方位

所谓方位,就是方向和位置。要理清中国大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发展方向和所处的位置,起码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梦的几个阶段

根据笔者的理解与分析,实现中国梦应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前,要实现的是中国人民的翻身得解放和新制度社会的建立。这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通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壮严成立;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进行,一个全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在1956年开始运行。

第二阶段是从1949年至1978年,中国人民的梦想是以国家意识形态为基础,集体和国家是梦想的指向,牺牲和奉献是梦想的主题,集体的荣誉感和国家的自豪感是梦想实现的力量源泉,更是梦想实现带来的终极喜悦。但在这个阶段,由于国际国内的诸多原因,中国在一个时期内遭遇左的思想深刻影响,并导致了的发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几乎进入到了冰冻期,中国梦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至今),一方面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力提升,在放眼世界,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民族伟大复兴的提出几乎水到渠成;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制度根本性调整和思想观念的大变化,利益多元化,思想开放化,个人的价值追求、梦想实现如何与中国梦接轨也严肃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在他履新两个星期就带领他的执政团队参观了国博的复兴之路展览,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11]他以语重心长的通俗话彰显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希望大家以中国梦为共同目标奋起努力。

第四阶段是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阶段虽然时间不长,但十分关键。因为中国梦的本质特征就是强国梦,而要实现强国梦,关键一步是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第五阶段则是从2020年开始,在前面四个阶段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进入一流的强大国家行列。

2.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位置

正如前文所述,在实现中国梦中,大学有着特殊的作用。然而,今天的中国大学却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并不相匹配。我们只要将中国大学放在世界大学体系中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大学只是大,而远远未达到强的境地。无论从世界几家知名的大学排名榜的排名数据分析还是从中国大学自身的内涵分析,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虽然不是末流,但也与中国这一世界第二经济体的身份很不相一致。

从美英和中国自身的大学排名榜看,外国人比较给面子的排名在中国大陆也只有1-2所大学进入100名以内而且还是偏中后的。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大学排名榜,中国则一所也未进入100名之内。

再从中国大学的内在成就看,中国国家设立科学大奖以来,获得者都是建国以前的大学毕业生,而且80%以上都是在国外著名大学读过研究生的老者。

这些客观的分析与认同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要急起直追,特别是要在经济崛起之时大学也能群体性崛起,真正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3.要明确中国大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方位

从总量来看,虽然今天的中国已经算得上经济大国,但与经济强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一是科技创新不足;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三是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四是领军人才缺乏;五是文化实力不够等等。这些都有碍于强国梦的实现,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关键要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尽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科技领军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仍然成为钱学森之问,让人汗颜,让人警醒。

中国大学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当前的方位如何,未来的方位怎样,需要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态势,摆正位置;另一方面是为了知耻而后动,廓清问题,改革制度,急起直追,为早些实现中国梦担当起大学应有的责任。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篇5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只有真正借鉴群众路线基本理念,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做到以人为本,切实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提高大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同感,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教学;形势与政策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走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是个独特的政治理论概念,内涵十分丰富,涉及政治观、认识论、方法论等诸多内容,既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也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还包括一些政治哲学基本问题,诸如人民群众的地位、党群之间的关系、党处理与民众关系的基本原则等等。理解群众路线先要从群众一词入手。《现代汉语词典》从三方面来界定群众的含义:一是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与‘人民一词同义;二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三是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是‘干部与‘群众的区别。本文中的群众意指人民大众、平民。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走群众路线,言下之意就是形势与政策课要与群众结合,与人民大众结合,与人民群众的思想、生活、所关注的问题结合。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特定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有双重身份,一是学生,二是人民、群众,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走群众路线,意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走学生路线,与学生结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专业及思想实际相结合。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走群众路线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性、时效性、针对性、思想性极强,其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提升学生把握形势和执行政策的素养和能力,其目的在于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明确时代责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用实践探索丰富教育教学理论,要在科学文化知识和学生认知需求之间搭建桥梁纽带。该门课程要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的课程,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就必须以群众路线为教育教学基准,因为没有群众路线的形势政策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章程明确规定:党在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立,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丰富、完善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不仅是党一贯坚持的工作路线,也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作为动态过程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法、场所等要素构成,尤其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只有教师没有学生,教学活动不可能正常进行,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学就难以持续和深入下去,所以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基于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一切为了学生。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指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更是创造的主体,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有独立的思维和个性,有无穷的智慧和首创精神,他们是创造世界的力量源泉,是教学工作的力量源泉,更是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力量源泉。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和归宿,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切实提升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要一切依靠学生。再者,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发挥教学媒介作用,尤其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更优化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参与教学活动,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让学生充分获得自我主体性发展,这又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走群众路线的可行性途径

(一)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应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在群众路线内涵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居于首要位置,是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构成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观点,也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要对教师职业怀有深度的认同感,还要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要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和冲动,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重要诱因。在开展各项工作前,教师要先弄清三个问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只有弄清为了谁,才能领悟自己的工作宗旨,才会自觉、自愿地为学生服务;只有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自己工作的不竭动力,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吸取学生的智慧,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准确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工作立场进而摆正与学生的关系。鉴于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教学基本原理相结合,坚持群众观点,并把它贯彻落实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树立学生情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在教学过工作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要求和意愿作为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归依。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践行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正确领导的基本方法,也是形势政策课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就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要走进学生,融入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来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群众的意见及需求,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加工、提炼和深化,在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群众中来就是一个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发现真理的过程。那么,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从群众中来呢?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如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他们不再是人们心目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群体,他们思想前卫,思维敏捷,个性张扬,敢于创新,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对国际国内大事、社会新闻及身边发生的事情倍加关注,对现实中诸多问题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对社会中的众多现象有鲜明的感受,有自己的看法,但与周围纷繁复杂的环境相比,他们相对单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够成熟,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惑与不解,且科学思辨能力不强,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蛊惑。其次,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学生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仅包括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还包括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态度需求以及价值观念需求等等,学生的认知需求应是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今天,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学生的认知需求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勤沟通,多交流,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需求,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他们的想法,关注他们的动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主导作用,才能满足学生对认知的需求。第三,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必修课,是高校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专业的差异、知识背景的不同导致各专业学生相应的能力、兴趣爱好、关注焦点也不一样,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应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专业有大致的了解,还要把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承认差异特性的基础上将这种差异性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到群众中去。

到群众中去就是把既定的方针政策拿到群众中去宣传,去运用,在群众的实践中得以检验、丰富和发展。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教育性紧密结合的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构建及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符合课程教育的特点,还要体现以人为本,在从群众中来的基础上做到到群众中去。

首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个性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形势变幻莫测,多种文化思潮跌宕起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在全球传播,甚至在某些国家与地区的年轻人中大行其道。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带来巨大冲击,要在这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准确把握世界形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对涉世未深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负有传道授业、解惑释疑的重任,除了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之外,还要与时俱进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引导,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看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教会学生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政治方向,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基于现实中学生思想状况,于知识的点滴传授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引导,通过课程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达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专题的形势政策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分析生态环境污染的前因后果,还要向学生传达党和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信息,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力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

第二,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可适当地依据学生的需求设定教学内容或者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证调查,了解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内容,再经过讨论、比较、筛选,把学生关注的焦点引进课堂,只有这样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尊重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问,让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充满人性化,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本主义精神的人才,才能把形势与政策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欢的课程。但在尊重学生认知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时,授课教师必须把握一定的底线。首先,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形势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在教育部及中宣部规定的教育教学要点范围内实施,二是绝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好恶而背弃教学基本原则。

第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可适当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对增强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于历史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对历史知识有扎实的认知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可对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有所侧重,以此为平台,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提升空间;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理论色彩太浓、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狭窄,思想深度不够,所以任课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降低理论难度,选择一些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通过历史故事、典型案例、视频、讨论、演讲、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断增强课程生动性,提升课程说服力和导向性。

第四,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巨大,它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但也制约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学生必须认清目前形势,理解当前政策,联系自身实际,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形势与政策课要遵循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坚持把思想教育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帮助人,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与学生成长成才及职业规划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话题,通过教学让他们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现状,了解眼下就业困难的原因,弄清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把握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这种将就业、将学生未来发展规划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之中效果非常明显,不仅会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与欢迎,学生还会感受到形势与政策课是真正有用的课程。总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只有真正借鉴群众路线基本理念,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做到以人为本,切实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提高大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同感,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篇6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载体。但是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惑与难题,最基本的问题如对形势与政策课特征的把握不准确。解决此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其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并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政治课;理论课;宜粗不宜细

形势与政策课(以下简称形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载体。自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意义及做法等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后,我国不同层次的高校均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惑与难题,最基本的问题如对形策课特征的把握不准确。如何讲授好形策课,使之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广大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认真学习和钻研授课大纲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形策课的性质、特点以及基本的讲授原则。

一、准确把握形策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

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这是讲授好一门课程的前提。因为课程的性质统领着整个教学过程,并且是直接决定教学能否达到课程设置预期目标的最主要因素。

顾名思义,从形势与政策的名称来看,这门课程是讲解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但从内容来看,形策课的教学内容极为宽泛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方面,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与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形策课教学内容变动性很大,其时效性表现更为直观和强烈,教学过程中对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风云变幻的形势跟踪十分紧密。但是如果据此认为形策课从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教学体系,那就大错特错。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最基本的依据并不是课程的名称或教学内容,而是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事实上,形策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地决定了该门课程作为政治课的性质。即课程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及时准确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科学认识党与政府在特定时期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自觉地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在中共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换言之,政治性为形策课最基本的特征。

准确把握形策作为政治课的性质对于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有助于明确实现课程设置的育人目的。众所周知,因为社会阅历的不足、理论武装的不够,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社会格局,面对国家建设和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困惑、挑战和难题,处于青春期的部分大学生有很多思想和现实上的迷茫和问题,尤其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浅出地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认知上的科学,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人们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将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关注和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面对如此艰巨的历史使命,授课教师只有在准确把握形策课程性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课程设置预期目的。

其次,准确把握形策的课程性质有利于正确处理这一课程教学中知识性与思想性关系的问题。如前文所述,形策课最基本的特征是政治性,但该课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充满了知识性。尽管形策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围,但形策课的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性教学,不能局限于空洞的理论说教。因为该课程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科等密切相关,既涉及有现实问题,也有历史问题;既有国际风云,又有国内形势,其所涉及的知识之广泛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教育。当然,形策课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事说理,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形策课在加强现实教育的同时应重视历史教育。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必须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重视现实教育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注重历史教育,理论才能讲清楚,不会止于肤浅和片面。

二、准确把握形策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说政治性突出了形策课的课程性质,那么,理论性则强调了该课程在内容上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把握住形策课的政治性,还必须把握住形策课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形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仅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教学方法多样性等个性特征,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与政策性等方面的共性特征,这决定了形策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必须突出理论课的特点。

首先,对于涉及的基础理论必须系统全面地讲清楚、讲透彻。形策课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是相对于重大热点问题的专题形式和其他如小组讨论、实践参观等形式而言的。之所以强调基础理论部分应系统讲授,是因为形势与政策的基础理论强调理论性、系统性以及连贯性。了解形势与政策理论的一般概念、原理、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脉络,要从宏观和整体上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规律特征。如果缺少对基础理论部分的理解和掌握,只是大而化之地对热点问题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讲解,根本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问题本质探寻的认知需求[1]。当然,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形式也要服从于大学生关于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论的培养和应用这个大前提,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正确的思想武器积极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要求学生必须接受教师所讲的单一结论。其次,对于重大问题应突出重点专题讲授。通常情况下,每个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大多以形势报告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安排。专题形式对于热点问题的讲授效果更为显著,因为每学期的形策课内容变动比较大,不同热点问题之间虽有一定关联性,但其各自独立性更强。所讲很多内容要超出教师平时研究积累的范围之外,在紧张有限的备课时间内,授课教师比较容易集中精力形成对讲授问题完整深入的认识,内容更能够充实丰富。比如在讲解全面理解与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应以专题讲授的形式,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全面理解此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及其重大意义三个方面主题鲜明地讲解,这样就会突出该专题的重要性,也便于学生全面地把握此次会议精神及相关内容,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三、准确把握形策课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

在明了形策课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和理论课的特点之后,不难得出该课程应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的结论。宜粗不宜细是结束后邓小平领导全党总结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经验及教训时提出的一个关于总结历史的原则。他指出: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2]这一原则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以此作为讲授形策课的基本原则也是合适和恰当的。宜粗不宜细是对粗和细的辩证统一认识。所谓粗,是教师在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形势,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的认知和了解中建构起来的宏观视角。具体来讲,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以下三点讲授技巧。第一,对教材的内容讲授要有明确的目的感。即以教育引导大学生为目的,而不是就时政新闻论形势而简单地成为传声筒。第二,对讲授内容要有清晰的线索感。尽管各个专题看似独立,但都有其内在的关联,讲授时应遵循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走向。第三,在授课中必须要有强烈的现实感。特别是针对比较晦涩的理论问题的讲解,不能空对空,必须立足现实,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这样才能引起思想共鸣。

此外,如上文所述,每个学期形策课的课时安排比较短暂,一般为六到八讲,即二十个课时以内。在如此有限地时间内要事无巨细地详细讲清楚半年内国际国内形势及开展政策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笔者认为在形策课中应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的现实考虑。

参考文献:

[1]马宁.当代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特点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2.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述职述德述廉集合(精选5篇)
  • 下一篇:党支部委员履行党建责任情况报告集合(精选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