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儒释道 企业文化建设(精选8篇)

时间: 2024-01-18 栏目:申请报告

第7篇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现代企业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们的普遍认知。综观成功的企业,都有着自己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灵魂所在,是促进企业经营业绩不断增长的最为强大的力量。业内人士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未来十年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等发展目标目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涵盖了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拥有的经营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文化传统、管理制度、企业形象以及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意识、责任意识和荣誉感与自豪感等内容。企业文化经过长期的吸收和融合,便会形成一种全新的动力机制,对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将会产生巨大的支配和决定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增强企业活力的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必然会衍生出企业所特有的价值体系和全新的企业精神,而这种体系一旦形成,必将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并在企业上下形成一种奋发进取、风雨同舟的浓厚氛围,从而万众一心,投身于企业的振兴与发展。

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企业文化的另一重要功能在于改变人们所固有的只从个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行为意识,从而树立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价值观念,潜意识地形成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凝聚力与向心力能够极大地增强企业员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促使企业关心企业的发展与兴衰,关心企业利益的实现。事实证明,企业的凝聚力越大,企业的发展就越快。

三、对提高企业和员工素质、参与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增强了,必然会关心企业竞争的成败,“当家做主人”的愿望必然由此产生。因此,他们会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培育和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当作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来抓,就一定会收到喜人的成效,实现企业的长远、高效、快速和全面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6篇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山东四君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材料

近几年来,我们山东四君子集团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积极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09年集团公司上交税金3300万元,连续十一年保持菏泽市同行业第一位。集团公司跻身“中国白酒百强企业”、“中国酒文化百强企业”,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质量效益奖”、“山东省诚信企业”。四君子酒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山东名牌产品”。四君子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企业文化,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山东四君子集团的前身是国营单县酒厂,始建于1949年,是个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企业,具有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近几年来,集团一班人深刻地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此,我们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充分利用企业历史文化的积淀,打造文化建设平台的工作思路。

一是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随着企业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要进行改造升级,许多老厂房将被拆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对部分老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赋予新的生命力。集团院内有一

幢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原酒库房需拆除,我们在不影响整体改造方案的前提下,将其保留下来,命名为“厂史教育基地”,制作了“储酒房遗址”简介标牌。通过历史见证和新旧对比,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继承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巨大变化,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我们还对老厂区粮酒车间大门进行了仿古式改造,题写了“四君子老酒坊”门匾。这样更加突出了传统的酿酒工艺和四君子酒历史文化品位,让职工增强了传承古老酿酒工艺的责任心,在接待参观活动中也成为一个亮点。

二是加强品牌文化建设。2005年以来,集团先后两次聘请专家学者召开“四君子酒文化研讨会”,挖掘君子文化内涵,突出君子文化特征,我们具体提出了彰显“君子十大品质”,即“君子立于诚信,一诺千金;君子修身养性,领风立范;君子乐施好善,不计得失;君子尚顺崇孝,勤俭持家;君子忧国忧民,志存高远”等,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崇尚君子品质,弘扬君子美德”,酿酒先做人。使干部职工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重视抓好企业文化的外延。几年来,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把回报社会作为四君子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十多年来,我们连续赞助“菏泽牡丹花会”、“中国林交会”、“四君子情国花婚礼大典”、“四君子希望工程菏泽认亲会”、“慈心一日捐”、“捐资助学”、“救助贫困家庭”以及市县老干部文体活动等,注重把四君子人产业报国的情感,融入社会各个阶层和各项公益活动,近年来,我们在公益活动方面的投入几百万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2008

年汶川抗震救灾活动中,集团公司积极行动,精心组织,为灾区捐款52万多元,其中集团董事长李新民个人捐款10.8万多元,为灾区同胞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奉献了一份爱心。2009年是山东四君子集团建厂60周年,为了庆祝“与共和国同行,伴大中华辉煌”的光辉历程,集团公司从年初至十月策划了一系列的庆典活动,9月6日前又邀请中央电视台举办了“情系单县〃走进四君子”大型文艺演出,把60年庆典活动推向了高潮,提高了四君子集团的形象和地位,更加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自豪感和向心力。

几年来,集团公司正是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理念,树立了四君子集团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拓展企业文化,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企业文化建设最有力的体现。我们在经营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开展工作,探索出一条构建和谐企业的新路子。

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引导和教育职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把构建和谐企业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上。近年来,集团公司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职工监督。在物资采购、基建工程、增加工资等关系职工重大事件问题上,实行方案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我们对大宗物资采购实行多个部门参与招标的办法,每月由企管部将

物资采购的数量、品种、价格和采购人在黑板报上公布。由于采纳了职工意见和建议,完善了物资采购办法,去年仅包装物一项就节约成本达48万元。我们设立了总经理意见箱、总经理接待日,要求职工和中层以上干部每月向集团提建议1—3条。这样沟通了职工与管理者的联络渠道,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施展。2009年以来,共收到合理化建议480条,为领导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加强职工队伍素质的建设,不断提升全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近年来,集团一班人坚持硬件、软件一齐抓,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优化学习培训的基础设施,购置了学习资料、电化教材,成立了学习培训中心,为职工学文化、学技术打造了宽阔的平台。定期和不定期组织职工参加学习培训,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水平。集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次组织40多人的技术骨干、中层干部管理人员到劲牌集团、稻花香集团、泸州老窖、五粮液集团考察参观学习,让广大干部职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更换了脑筋。我们还规定每年选送10多名青年职工到高校及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并先后与西南农业大学、山东省食品发酵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了一批具有科研攻关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注重对职工福利待遇和生活上给予特别关注。集团为职工购买了养老、医疗、意外伤害等社会保险,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不断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2009年是建厂60周年,为使全体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集团为每位职工增长工资300多元,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平时,职工家庭婚丧嫁娶等大事,集团领导都要亲自过问,安排专门人员到达现场策划、料理,使职工深受感动。我们正是把职工的事,视为企业最大的事,诚心诚意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加深了情感交流,培育了职工以厂为家的精神。集团公司先后被评为“菏泽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山东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三、创新企业文化,优化双赢的经营环境

在当今白酒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机制,正确处理企业和商家的关系,是一个企业在竞争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为此,我们坚持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并以此来引导和教育职工恪守诚信经营,树立四君子品牌的良好形象。

在市场营销上,我们牢固树立“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始终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求市场营销人员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抓好“三个到位”,即“产品宣传到位,售后服务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为经销商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经营环境。同时,集团一班人定期不定期走访慰问客户,加强同客户的感情沟通。经销商家里红白喜事,销售部门的负责人都亲自到场。经销商家庭出现了特大困难,总是给予鼎力相助。2004年9月,单县蔡堂镇一客户陈贵银的门市发生火灾,损失惨重,集团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派销售部门的负责人前往慰问。经调查了解,库房还存有部分未受损的四君子产品,当即特批给予调换。同时,指示销售公司负责人想方设法帮助恢复经营。后来,烟酒门市又红红火火的开起来,陈贵银逢

人就说:“是四君子给了我信心和力量,使我重新站起来”。

在注重同经销商建立良好关系的同时,我们与供货商也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只要是集团订的货,说什么时候打款,就什么时候到位,有时集团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让供货商受损失。近几年来,高粱的价格居高不下,且质量参差不齐。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2005年9月,集团通过和当地粮食供货商深入座谈、友好协商,供货商终于被我们的诚信精神所打动,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双方签订了“三万亩高粱种植基地”协议书,确保了优质高粱的有效供给。2006年以来,集团先后采购高粱15万多吨,节省资金260多万元。集团这一创新经营的举措,开创了我省白酒厂家建立高粱基地之先河。

构建和谐的厂商关系,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为提高干部职工经营水平,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集团多次聘请法律专家举办法律讲座,使厂商关系在法制经济的框架内,更为融洽,更具活力,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近年来,集团合同签约率、履约率均达到100%,从来没有发生过合同纠纷。集团公司被评为“山东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山东省诚信企业”等。

为了建立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我们倡导建立了“四君子酒文化研究会”和“四君子酒情联谊会”,两会成员达1800人,这一举措对于探讨挖掘君子文化和酒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向深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仅2010年“酒文化研究会”和“酒情联谊会”就开展大型联谊活动三次,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了和谐沟通的桥梁,有力地促

进了企业发展。

“百年企业靠文化”。山东四君子集团秉承着6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君子诚信、一诺千金”的经营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上,最近提出了“三年实现销售收入5个亿,五年达到8亿元,多为国家做贡献”的战略目标。集团上下把这一新的发展目标作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正在为打造百年品牌,铸造百年辉煌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第2篇3

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物质层、精神层、制度层)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精心铸就、用心服务;造就别人,成长自己;服务别人,造就自己;我们的企业愿景:“油”遍世界,健康全人类。

我们的使命:崛起天源,产业报国。

我们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只要我在天源,就会发一份光;谁拖了企业后腿,谁就是企业蛀虫。

我们的管理理念:只要您是人才,我们绝对提供施展平台;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绝不说“两家话”;

我们的经营理念:您的满意,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您的健康,是我们根本目的。我们深知:您的幸福,我们大家共同分享;您的困难,我们义不容辞的共同承担。我们明白:是您给了我们生存空间。

我们懂得:员工是企业赖以发展之资本,员工就是企业财富。

我们的宣言:保国人健康,让更多国人享受健康天源成果,是我们每位天源人的价值体现。我们的会议精神:会上充分讨论,会后坚决执行。

我们的文明用语:见到您很高兴,非常乐意为您服务。“您好,您辛苦了,谢谢!

一、建设措施:

以全员学习、领会、宣讲为主,结合员工自身工作现状,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工作始终,孕育了全员共同价值观,明确了企业历史使命,有机地把企业使命与员工人身价值观相结合,不断增强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凝聚作用,充分调动了全员工作积极性,挖掘了全员的工作潜能,更好地为发挥名牌企业示范效应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备注:要深刻领会,仔细研讨,认真学习,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核心思想工作来抓,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有机结合企业文化主要内容,自觉融汇于实际工作中,必要时可以写心得体会,以尽快融入员工思想。)

第5篇4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全体成员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共同习得并享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系列观念、制度、行为规范及物质表征的总和。

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不存在没有文化的组织,只有不同文化的组织。衡量企业文化的标准,只有显著程度、优劣和现实性,而不是有或无。只要有人群存在,他们的行为就构成一定的文化(消极文化/积极文化;封闭文化/开放文化;统一文化/离散文化;隐含文化/成文文化;)。当你进入一个企业时,就会感觉到企业的一种氛围,这是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反映出的企业特有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种氛围形成了企业的文化。对企业来讲,企业文化无处不在,只是视而不见,或者支离破碎罢了。

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

企业文化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还不免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在认识上更是存在许多误区。

1、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的一些企业光靠请一两个党支部书记、指导员,成立党支部、团支部,这并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

2、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认为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或放几场电影、搞几次文艺演出,组织什么运动队、宣传队等一律称为企业文化建设。

3、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许多企业到处都悬挂或张贴诸如“团结”、“拼搏”、“进取”、“奉献”、“效率就是生命,顾客就是上帝!”之类的标语口号,这些口号看起来颜色鲜艳、赏心悦目,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因而大家都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然而这种空洞的口号脱离了员工,就更是背离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建设企业文化,是要经过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花费很多心血,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能逐渐巩固下来。因此,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企业文化被干部、职工承认、接受并真心实意自觉实行的过程,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深化过程。

4、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企业所侧重的是企业信息的传播与企业形象的塑造。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职工万众一心共创事业。正如你很容易买来最高档的名牌,但是这种名牌却未必真正符合你的身形气质,而且,你的身形气质买不来。

三、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的落后比企业技术的落后更可怕。先进的技术可以引进,高精尖的设备可以买来,而企业文化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东西,表现在企业成员的日常行为中,有着经久的规范力和影响力。毫不夸张地说,不具有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先进的技术可能成为参观的展品,高精尖的设备可能沦为一堆废铁。

“建设企业文化”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缩语,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是做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现象;

(1)文化“虚”与“实”的冲突: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脱节。文化是文化,经营是经营。理念口号未能落实到行为规范,形成“两张皮”的现象。如有的企业很重视企业文化工作,自己没有合适的人员来做,找了一些不很称职的所谓“专家、教授”来指导,导致理论强、实效差,就像人拍“艺术照”一样,经过化妆师化妆,看上去很好,但却不像自己了。

(2)理念口号与员工认知的落差:总结、倡导的理念空泛、雷同、不系统,缺乏深度和穿透力,不能引起大多数员工的共鸣。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件很需要的技术性工作,一些企业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工作,成立了企业文化办公机构,但人员却缺乏专业技能训练,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创造性。

五、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1)文化建设要围绕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来建立一套观念体系和行为准则体系。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企业目标,适用于未来竞争的要求,避免空泛。

(2)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的确立。建设一个企业的文化,好比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企业好比人,企业的命运好比人的命运,是由性格所决定。要改变企业的命运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性格,要改变企业的性格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习惯,要改变企业的习惯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行为,要改变企业的行为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观念。而完成这一系列的改变,就是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所以,一切从改变观念入手。

(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企业管理团队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必须由企业主要的领导者亲自来抓,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海尔的张瑞敏认为,企业管理者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实践中,应该“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4)文化建设并不像盖房子一样是在空地上“塑造”出来的,无论什么企业,本身都已经存在一定文化,比如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有很多独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些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文化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所以说,文化建设并非“平地起”,而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提升。

六、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步曲:企业文化盘点→企业文化设计→企业文化实施。

(1)识别现有文化:①物质环境(绿化环境、建筑物、办公室、车间、标志和宣传标语等);②员工的仪容仪表、精神风貌、工作状态、工作氛围;③产品与设备;④技术水平;⑤人力资源;⑥市场及销售;⑦战略、组织及规章制度;⑧企业文化的口头描述及书面素材;⑨优良传统、榜样人物、模范事迹、成功经验;⑩仪式、内刊、文体活动等。

1、亲情文化,凝聚员工文化共识

人都是有情感需要的,当员工对亲情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必定会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属感,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3、品牌文化,拓展企业对外影响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品牌文化建设就是企业形象的塑造,品牌文化建设的好,企业形象就塑造的出色。因此,企业形象不是单一树立一个品牌,它是生产过程中的许多闪光点,把“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科技含量、生产工艺、员工素质”等方面综合起来,形成的一种品牌文化,是由无形到有形的价值转换。

4、安全文化培养我要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同接受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管理理念等要素的总和。

5、励志文化,提升员工创业激情

励志文化的形成是公司鼓舞员工士气,激励员工斗志的一种方法,使员工潜移默化地处于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教育之中,最大限度的挖掘员工的潜能,发挥出最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6、素质文化,培养高素质文明群体

一个企业素质文化建设的好坏,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第1篇5

物质:企业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纪念物、标志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特殊制度、特殊风俗、行为规范精神:组织最高目标、经营哲学、核心价值观、精神、风气、道德

(一)、提炼或强化以企业精神为灵魂的价值观念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实现自己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而从事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人格化的团队意识,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是企业灵魂所在。在企业文化精神提炼中必须应当注意:a.行业市场发展的国际化趋势;b.创新性;

c.体现企业发展历史及对未来的追求;

d.体现企业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共同意识及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个性。企业价值观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社会信誉和资信的评价标准,是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和据此判断事物的标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公司在提炼共同价值时应当注意:

a.简捷性;b.协调统一性;c.系统性;d.尊重人才;e.注重回报社会;

f.不断求实论证以便得到更广泛认同。

(二)、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它主要由静态和动态系统组成,企业形象设计是一种形象文化战略,是企业对自身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进行深化实践,使之更具有独特性、鲜明性,同时,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和载体传送企业文化,以产生强大的品牌认知力和认同力。

1.建立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应遵循的理念,是整个识别系统运作的原动力,它主要指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使命和宗旨等。针对嘉裕目前面临的竞争和发展态势及自身资源现状等,公司务必建立其适合自身发展内在要求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市场竞争理念、市场营销理念、市场发展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人才理念、科技创新理念、产品研发理念、2.建立对内的行为主要包括企业伦理和道德,领导行为规范,员工行为规范,工作作风,服务态度规范,礼仪规范,工作环境和职工福利等项目。对外的行为主要包括公共关系,市场调研,促销活动,流通对策,废弃物处理,公害对策服务对策,公益性文化活动等。企业行为识别系统设计的重点在于员工队伍形象的塑造,因此,公司应当依照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订和设计个人形象。

3.建立企业文化具体化、形象化的视觉传达形式,它通过组织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传达企业经营特征。建立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过程中,必须运用能够体现公司企业精神理念,具有鲜明视觉和独特的产品与服务环、境形象及标识。

(1)产品形象。公司要从品牌、科技、质量、服务、外观设计、包装等方面着手,树立企业良好产品形象。

(2)环境形象。公司要以“绿化、美化、硬化、净化、亮化”为内容,以“现代化”为目标,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实行环境建设评先、评优考核,使用一票否决制,构建公司绿色格局,使企业通过环境形象系统促进企业发展。

(三)、实施制度在建工程。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体制机制相辅相成,只有通过充分体现先进企业文化的体制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及岗位行为规范,才能真正规范企业全体人员意识和行为。制度是整个企业对文化的一种规范,它也是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制度方面我的想法是通过我在大学里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1.规范培训制度和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和层次。企业要把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岗位技能操作规范培训等内容纳入公司管理制度中。

2.健全公司绩效考评管理制度,把企业文化建设成效纳入公司部门个人绩效考评体系。3.开展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公司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实施典型示范工程。

先进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是企业精神、优秀理念生动、形象的体现和象征,具有很强的示范、辐射、传成作用,没有个性鲜明的典型就没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嘉裕在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把先进企业文化典型化。1.大力发掘、发现、培养、总结公司先进典型。2.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

(五)、创新企业文化的形式和载体,积极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公司可以通过自身的网站(需建设)、多媒体、广播、报纸、内刊、《企业文化手册》(筹)、板报和宣传栏等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可以通过摄影、绘画、书法、漫画、演讲、企业之歌、企业宣传片、厂牌、企业徽章设计等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

六、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

组织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建立企业文化实施机构:企业领导人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推行者。

(二)、审视企业内外部状况,明确变革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体系。

(三)、发布并宣传企业文化的内容,采取培训教育的方式,发动企业全体成员学习了解。

(四)、组织成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中实现新旧价值观及文化的碰撞及交替,确立并完善企业文化的内涵。

(五)、导入企业文化系统:如制定企业文化手册,进行企业形象策划等。

(六)、组织全体成员进行(可分部门)进行文化再培训。对比原有企业制度、企业风气及现象中与企业文化主旨不符合的,加以修改或重新制定有关的企业管理制度

(七)、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完善企业文化制度层,将企业文化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作者:耿启亮

1.制度:被动的感应

那么,究竟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呢?如何让所有员工的意识都朝向同一个方向,而且是我们希望朝向的那个健康的方向呢?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猴子和香蕉的实验。先看实验的第一阶段。

猴子和香蕉1:(此处缺图)

实验的情况是这样的,实验人员把3个猴子放进了一个大笼子里,为了讲述的方便,我们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猴大、猴二和猴三。在笼子上方有一挂香蕉,实验人员在香蕉上设计了电网,只要猴子一碰香蕉,就会招到电击。情况就是这样。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三个猴子的表现。

最先按捺不住的是猴大,二话没说就跳起来了,刚一接触到香蕉就大叫起来,跌下来望着香蕉团团转,接着就蹲在角落里看看香蕉,看看其它猴子。原来,这香蕉只能看,不能碰,一碰就手就疼。

另外两个猴子不明所以,猴大这是怎么了?不明白。不到1分钟,猴二也跳起来了,于是,又有了猴大同样的故事,也蹲下来了。这时,猴大叽叽大笑,猴三不明所以。于是猴大、猴二都看着猴三,又再看看香蕉。

猴三想了想,比较奇怪,香蕉有什么问题吗?可是,没过1分钟,猴三还是跳起来了,于是又有了同样的故事,而此时,猴大、猴二同时大笑。

但故事并没有就这么结束,又过了5分钟,猴大终于还是按捺不住了,于是又有了同样的故事,只是大笑的变成了猴二和猴三。

就这样,同样的故事不断的进行着,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猴子跳起来的时间间隔慢慢变长,下表是部分实验记录:

猴子和香蕉1实验记录表

实验时间平均跃起周期

(猴子跳起时间间隔)

15分钟5分钟

1小时10分钟

3小时15分钟

5小时15分钟

接着,实验人员改变了装置,又做了第二个实验,如下:

猴子和香蕉2:(此处缺图)

实验人员把电网改成喷水器,只要猴子一碰香蕉,所有猴子就会同时招到水击。并且从新换了三个猴子,装进笼子里。为了讲述方便,我们叫他们猴

四、猴五和猴六。然后继续观察。

不到1分钟,猴四跳了起来,刚摸到香蕉,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笼子里哗哗哗下起了大雨,一时间三个猴子都莫名其妙的被淋成了落汤鸡。还没等猴大反应过来,猴五和猴六就冲上来,暴打。猴四好容易缓过劲来,就想,这香蕉不能碰,一碰就会挨打。

3分钟后,猴五还是跳起来了,于是同样的故事重演了,猴四和猴六暴打猴五。这时你会发现,其中猴四使的劲最大,打得也最狠。

于是,故事就这样不断的重演,不过随着实验的进行,猴子跃起的时间间隔迅速增大,并趋于平稳。实验部分数据如下表:

猴子和香蕉2实验记录表

实验时间平均跃起周期

(猴子跳起时间间隔)

15分钟5分钟

30分钟20分钟

1小时56分钟

2小时58分钟

5小时1小时

好了,实验先看到这,现在,我们对实验的两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一下。阶段1和阶段2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处罚装置不同,阶段1只处罚“当事人”,而阶段2只要有一个成员违章,就对全体进行处罚。

阶段1的结果是,花了3小时,将猴子的平均跃起周期增大到了15分钟,并基本处于平稳状态;

阶段2的结果是,只花了约1小时,就将猴子的平均跃起周期增大到了1小时,并基本处于平稳状态。

显然,阶段2不管从效率还是效果上讲,都明显强于阶段1。

为什么?

通过这个实验,大家想到了什么?

我们回到企业文化的话题上来。实验中的电击和水击装置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企业制度。我们再举个实际的例子,比如,我们开会不能迟到这件事情,我们来看看不同的制度产生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针对开会不能迟到,有两种制度,一种类似与电击,就是迟到就罚款,不同的公司罚的额度不一样;另一种是罚站,只要有一个人迟到,所有的人员都集体罚站,你迟到几分钟,大家就即刻把会停下来,集体陪你罚站几分钟,站完了,什么也不说,继续开会。

大家想想,哪种制度效果好。

对,显然是后者。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回到前面的话题,企业文化是什么?一定是意识。那么,只有你的制度触及到了意识,才能真正起到效果。人都是要面子的,大家一起罚站,别说10分钟,就是10秒种,那也会成为莫大的耻辱,有过一次让人陪站的经历,谁都不会再出现第二次,陪人站的经历虽然没有让人陪的滋味强烈,但同样也有不一般的感应。

所以,我们在制订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意识”的作用。比如,美国消防人员中层领导有个制度:FIRSTIN,LASTOUT.人在接受外界信息的时候,会有刺激感应,就是条件反射,制度就能达到这个效果。当紧急时刻,人们的条件反射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美国“9•11”事件中,死的消防人员中,大多是中层,就是因为“FIRSTIN,LASTOUT”这个条件反射引起的。

所以,制度是第一个层次的文化建设手段,它能让人产生一种被动的感应。

2.环境:被动的心理

在讲第二个层次的手段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前面提到的猴子和香蕉的实验第三个阶段的情况。

猴子和香蕉3:(此处缺图)

当第二阶段基本稳定之后,实验人员没有改变任何设备,而是将其中一个猴子——猴四放了出来,又换了一个新的猴子——猴七进来,然后继续观察。

这个新来的猴七一进笼子就感觉到有什么不对,猴五和猴六为什么那么紧张的看着我?猴七莫名其妙,他们肯定有毛病,然后继续环顾四周,看着看着,咿,上面有香蕉……还没等猴七跳起来,猴五和猴六就冲了上来,暴打。

你说,这时猴七知道为什么被打么?知道香蕉会引起大雨吗?不知道。但他知道一点:香蕉不能看!

于是,猴七就坐下来,死死的盯着猴五和猴六,终于,猴五看了一眼香蕉,猴七马上跳过去,暴打,这时,猴六也冲过来,一起暴打。

接着,笼子里的三个猴子就都互相观察,只要有一个猴子看一眼香蕉,另外两个猴子就同时跳过去,暴打。

持续了一段时间,笼子里就只有暴打,而没有了大雨。

接着,实验人员又陆续将猴五和猴六换出,这时,笼子里的三个猴子变成了猴

七、猴八和猴九,而这三个猴子谁都不知道香蕉的真正秘密,但在笼子里的三只猴子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香蕉不能看。

又持续了很长时间,笼子里依然只有暴打,没有了大雨。

好了,实验讲到这,不知道大家看出点什么没有?

笼子里的猴子比前两个阶段都要听话,这是什么造成的?显然,这已经不是“制度”了,大家看,整个过程中都没有下过雨吧。那么,这是什么造成的?是什么让这些猴子产生了共同的意识?

文化建设的第二个层次,精确管理把她叫做:环境。她可以由制度转化,但也可以自己形成。

在上边的实验中,笼子里产生了一种环境和氛围,从而猴子们产生了同样的意识:香蕉不能看。这个环境是由制度产生的。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

以前,在校园里开车的时候,常常看见各个路边都有一个大大的牌子,上边写着:校园内,车速不得超过**。大家知道,校园里对汽车是限速的。这样的牌子大家都见过吧。

那么,说心里话,管用吗?

呵呵,是的,不管用。这个是制度,至于为什么不管用,大家自己琢磨琢磨。我们继续。

后来,慢慢的,大牌子没了,但路上出现了这么一种东西。

对,路障。这一下子,所有的车都自觉的慢下来了。不过,每次过路障的时候总要颠一下,总是有些不舒服。后来,发现,每个路障相应的位置都出现了这么两个小口,人们的车速照样还是限制住了,不过没那么痛苦了。

这是什么?

对,环境。

环境对文化起作用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不再一一列举。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人接受外界信息,第一个层次是什么?对,是刺激感应,自然会有一种条件反射,这是制度能够达到的。

那么比这个层次更深的是什么?对,是人的心理。这个层次,人能够做相对比较复杂的思维。那么,环境对文化的作用就能达到“心理反应”的层次。比如,在一个特别干净的街道上行走,即使你为找不到一个垃圾桶而发脾气,你也不会随地将手中的废纸扔掉。

这就是环境的作用,能够让你产生一种被动的心理。

3.激励:主动的意识

讲到这,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统一的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制度和环境两种手段来实现企业文化向老板所希望的方向建设。

(此处缺图)我们来看个图,假设我们希望产生的企业文化方向是正西方,那么,我们就要把各个不同方向的个体意识通过各种手段逐渐转向正西方。

那么,制度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被动的感应,她能解决的是把人们方向错误的意识纠正过来,让人们的意识方向朝向正确的统一的企业文化方向,从图上来看,就是能把原来指向东南、东北及东方的个体意识逐渐转向正北或正南的方向上来,但制度没有办法将正北和正南方向上的意识继续转向西北或西南方向。

环境恰恰能做到进一步的转向。环境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被动的心理,在意识基本正确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促进你更加靠近统一的正确的方向。但,环境只能将正北和正南方向的意识逐渐转移到西北或西南方向,再进一步就无能为力了。那么,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动力和手段,能够让正确的方向更加正确呢?

人在接受外界信息的时候,第一层次是感应,对应的是制度;第二层次是心理,对应的环境;还有第三层次,就是意识,对应的是精确管理提供的特殊的动力和手段——激励!

当意识方向朝向西北或西南方向的时候,为什么环境无能为力了呢?原因在于,到此时,文化建设的手段都还停留在“被动”的层次上,要让个体意识进一步转向正西方,必须激发个体意识的主动性,而激励就是让个体意识产生主动性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激励是意识层面的文化建设手段,她能够让人产生主动的意识。

第4篇6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概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综合,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公司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打造企业文化,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努力把公司团队打造成为省内一流的建设管理专业团队。

一、公司企业文化精神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建设阶段

1、以党中央精神和部署为指导

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在企业内部掀起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风潮,实现了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的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的延伸,并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了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52个“不准”的《廉政准则》等内容,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全面规范提高企业领导干部及员工的价值观,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企业通过不断的自我净化及内部提升,先后确定了高效团结、吃苦拼搏、廉洁自律的“工作理念”;做深做精、做强做优的“服务理念”;服务为先、合理配臵、优化资源、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廉政理念”;敬畏责任、不忘初心、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安全理念”。始终致力于打造省内一流的建设管理专业团队,不断追寻体制、劳动、知识、资本和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了“追求卓越、共铸和谐”的企业文化和员工认同与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以“四体系、五严格、五坚持”为抓手

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把“以合同为依据,以完善设计为前提,以提高施工能力为核心,以强化监理控制为关键,以规范业主管理行为作保证”作为建设管理总体思路,以“四体系、五严格、五坚持”的工作方法作为实现企业文化的抓手,力争实现建一流工程,带一流队伍,将我司建设成为示范工程。其中,“四体系”即建立健全生产保障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通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有效确保了项目建设管理体系的健全;“五严格”即严格实行程序标准化生产规范化、严格质量控制、严格安全管理、格施工计划审定与执行、严格变更管理,在确保施工安全及目标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推动了“示范工程”建设,加强了资金监管和资金安全。“五坚持”即坚持贯彻“川九”理念、坚持主动服务密切配合、坚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318精神、坚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廉洁自律强化廉政意识,在项目上给予了环境最小程度的破坏,给予了员工勇于担当、敢于破难的勇气,也给与了项目本身顺利推进的动力。

3、稳扎稳打实践企业文化精神

在当前四川交通大形势下,公司坚持实践企业文化精神,主动适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全体员工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有提高有突破,只有把企业文化作为工作信仰、作为行动指南,将自身锤炼成为一支高效团结、吃苦拼搏、廉洁自律的和谐团队,才能加快实现将高速建设成为四川省“品质工程”、“绿色工程”示范项目的企业愿景。

(二)企业文化实践的功效

1、精神文化活动:2016年6月14日,公司开展“重温入党志愿、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员的先进性鞭策激励自己,立足工作岗位,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优异的工作面貌为公司中心任务的完成做贡献,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7月4日,开展了“弘扬敬业奉献精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劳动竞赛启动仪式,以“共产党员示范单位”和劳动竞赛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全员积极性,再掀高速建设高潮,为仁井试验段年底通车目标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7月8日,川高举办第四届青年文化节暨五人制足球比赛,共有20支队伍、200余名球员进行了48场激烈的比赛,公司青年员工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并获得最佳组织奖;9月,公司青年职工代表公司参加川高青年读书分享会,拿到最佳组织奖的荣誉,展示了建设青年的风采;9月底,交投庆祝建国67周年文艺汇演活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公司员工通过诗朗诵和钢琴独奏的形式参与此次活动,获得最佳创作奖;10月31日,公司召开了“奋战60天,再掀劳动竞赛新高潮”动员大会,以这次劳动竞赛为契机和载体,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进一步坚定攻坚破难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发扬敢于拼搏、勇争上游的精神,为完成仁井段通车任务不懈努力;11月,川高团委举办了川高系统第一届“十佳青年”评选活动,公司张智斌获得“十佳青年”荣誉;2017年4月,省国资委发起全省国企干部职工书画摄影大赛,公司职工积极响应活动,并获得二等奖、三等奖的成绩;5月4日,乐山市副市长郭婕为高速青年突击队授旗,希望奋战在一线的新高速青年员工不畏困难、勇挑重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冲锋在前,为重点项目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同日下午,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前往慈航镇敬老院,开展“传承五四精神,共促和谐社会”青年善行活动,在敬老院,青年志愿者们陪老人们聊家常、打扫卫生并给老人们发放了高速沿线道路安全手册,此次敬老院活动是进一步发扬五四精神,通过青年善行,增强志愿者们社会奉献意识与责任意识,也呼吁更多青年去关注老人,弘扬孝道。

2、质量安全措施:公司在仁井段开工以来,充分发挥项目业主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不断加强业主队伍自身建设,通过强化管理、加强组织协调,充分调动设计、监理、施工和地方协调指挥部等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及时有效解决了项目推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各项安排部署的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在质量管理方面,以标准化工地建设为载体、以规范施工管理行为为关键、以原材料控制为手段、以新技术新工艺为突破、以各类质量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为契机,严格把好工程开工关、材料关、工艺关、工序关、标准关,认真贯彻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推行“工程实名登记及公示制”、“首件工程认可制”、“料源审批和溯源制”,把质量管理责任制常态化,确保工程质量受控。在安全管理方面,通过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体系、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教育、在全项目实施安全风险预评价和安全隐患排查、认真开展“创平安工地”等各类安全专项活动、组织编制各类预案并进行演练、严格执行特殊工程结构专项施工方案审查,确保项目安全生产受控,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公司企业文化制度文化建设

除了企业核心价值文化的树立与培养外,公司还以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准则。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体制,以规章制度来弥补企业精神文化规范效能的不足。精神文化建设所形成的价值理念,并不能够完全地对员工形成规范作用,这就必须依靠相应的制度文化的建设来形成实际的约束,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同时紧密结合发展战略规划,公司致力于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截止目前,公司已经出台《“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公文管理办法》、《员工出勤管理办法》、《员工奖惩办法》、《车辆管理办法》等28个制度,初步形成了制度框架,通过制度规范行为,保证公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公司企业文化物质文化建设

(一)建立职工之家,提升员工满意度

员工是公司最为重要的财富,为充分的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及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最大限度提示公司的竞争力,公司在仁寿驻地建立了职工之家。通过职工之家的建设,利用职工之家这一载体来给员工提供情感归属层面的满足,让员工感受到公司对自己的关怀,极大激发员工工作满意度,并对员工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场合,实现员工之间凝聚力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公司目标的实现。

(二)设立阅览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为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素养,公司在仁寿驻地设立阅览室,图书种类多种多样,满足了员工多元化的需求。12月21日下午,侯书记、川高公司团委一行为公司仁寿驻地“青年读书驿站”举行授牌仪式,并赠送300余册各类书籍,鼓励员工在工作之余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和公司共同成长。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和挖掘,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让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逐渐实现文化管理企业,文化发展企业,文化熏陶员工,员工创造文化的局面。

第8篇7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兴起,至今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它是随着科学不断昌明、技术迅速发展、市场呈现全球化倾向、竞争日趋激烈和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生活水平、参与管理的意识及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的生命活力,以及它给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企业文化成了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本章第一节着重介绍企业文化的定义;第二节着重介绍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第三节着重介绍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想由此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并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以企业文化创新来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一节企业文化的定义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现象是与企业的诞生同时产生的。企业文化理论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背景下,经过企业领导的长期倡导和员工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为企业成员普遍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传统、习惯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意识形态。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诱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办法。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的结构,可以从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等层面上来认识。

1、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也叫企业的物质文化,它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备等构成的,属表层企业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首先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其次是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技术、设施设备、企业的广告、企业的包装与设计、企业的标志等。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表现了企业的精神文化。

2、企业文化的行为层。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又称行为文化。它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属浅层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它还可划分为企业整体行为、企业家行为、企业模范人物行为、企业员工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等。

3、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在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是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结合部分,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也称企业文化的中层。制度文化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是企业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组织机构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建立的各项职位、相互关系及其组织结构。建立精简、统

一、协调、高效的组织机构是优秀企业文化的体现,也是卓越企业的标志。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证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服务管理规范、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

4、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又叫做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实践过程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主要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论理道德、企业风貌、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心理等。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三、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层次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哲学。企业哲学,即企业的生产经营哲学,是企业生产经营成功之道的哲学概括。经营哲学是企业全部行为的一种根本指导思想,其根本问题是企业中人与物、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哲学观念主要有:质量观、用户观、创新发展观、竞争观、效率观、人才观、利润观等。企业经营哲学观念一旦形成,就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指导并规范企业的经营方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2、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成员所拥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调节行为与人际关系的导向体系。企业价值观着重解决企业为什么存在、它存在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以及企业认为什么是有价值、什么是无价值、什么是负价值。企业价值观包括员工个人价值观、群体价值观、企业整体价值观等。

3、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继承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要求,由企业家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而形成的,代表员工信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经营规范化和信念化的团体主导意识。一般都是以简明的、恰当的、富于鼓舞性和感召力的语句表达。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个性化的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

4、企业伦理道德。企业伦理道德是调整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顾客用户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企业实现其目标的群体意识。它由善与恶、公与私、正义与非正义、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企业及员工的行为,并调整其内外关系。一是以舆论和教育来影响人的心灵,二是以传统、习惯、规章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实际上是人们心中的“灵魂立法”。

5、企业风貌。企业风貌包括企业风格和企业面貌两个方面。作为风格,它表现了企业及企业文化的个性;作为面貌,它是企业外部状况及表象特征。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精神风貌。良好的精神风貌表明企业有优良习惯和优良传统,表现出企业的文明生产、文明经营和优美环境、健康多彩的业余生活,以及团结向上、学习知识与技术的浓烈氛围。经营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风貌建设。确立富有个性特征的企业风貌,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6、企业目标。企业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的,或要实现的追求。企业目标既是引导企业不断前进的灯塔,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目标,主要是指企业的长远目标或最高目标,它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着眼于提高其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着眼于追求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等。确立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企业发展目标,以此统一员工的意志、思想和行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实现企业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7、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指企业、企业行为及后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包括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内部形象是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的整体看法和评价,外部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它构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与财富,也是企业市场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企业良好形象一经确立,对内就成为员工群体的价值准则,对外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放到突出的位置上。

8、企业心理。企业心理是企业精神的表象,它从感性的角度表现了企业文化的特征。加强企业心理建设,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组织气候,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劳动干劲。忽视企业群体心理建设,不从抓企业群体心理建设入手而盲目地谈企业文化建设,是无法构建企业文化的。

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经营管理之魂,具有以下功能:

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象一根纽带,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磁石一般把领导的和员工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将分散的员工个体力量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形成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强大的聚合力,团结一致地谋求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发挥出巨大的整体优

势。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功能尤其在企业处在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2、导向功能。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对企业发展方向、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引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目标有质的规定性,企业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的标准,是企业行为的动力源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最精粹、最概括的指导思想,必然对企业目标提出质的要求。同时,企业目标要易于为全体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必须以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为基础。第二,企业文化决定企业行为的价值判断。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意志的象征,反映了企业整体的思想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利益。这种强有力的文化成为企业导向的有力工具,使员工能够以极其微妙的方式把员工个人的思想、追求和目标统一到企业目标和价值观念上来,使员工们能自觉地成为企业价值观的实践者,能动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

3、激励功能。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通过以人为中心的软性管理,强调尊重人、相信人,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尊重人、相信人的基础上的,强调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

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软硬件控制,对企业员工有无形的约束力。一方面,它通过将企业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向员工个人价值观内化,使企业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借助其微妙的作用,以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操纵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规范、指导、约束企业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企业文化影响和熏陶的企业员工,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目标有透彻的领悟和深刻的理解,从而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企业整体保持相同的取向。这种以尊重个人的感情为基础的无形的非正式的软性控制,可以补充其他控制手段的不足,并具有更强的持久力和影响力,对员工行为发挥着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作用。

5、协调工能。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众多问题认识趋于一致,增加了相互间的共同语言和信任,使企业上下左右关系较为密切、和谐,各种活动更加协调,个人工作也比较心情舒畅。

6、维系功能,企业文化像一个无形的“纽带”,维系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维系一个企业正常运行有三根“纽带”,即资本纽带、权力纽带、文化纽带。这三根纽带中,文化纽带是韧性最强、最能突出企业个性的纽带,同时也是维系企业内部力量统一,维系企业与社会良好关系,保持企业持久繁荣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7、教化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卓越、成效和创新。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是一所“学校”,为员工积极进取创造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和条件,具有提高员工素质的教化功能。它可以使员工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员工高尚的道德,锻炼员工的意志,净化人的心灵,学到为人处事的艺术,学到进行生产经营及管理知识、经验,有助于员工提高能力,全面发展。

8、优化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内生一种无形力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起到优化作用。它可以自动纠正企业目标、决策出现的偏离,自动调节企业组织机构不合理或运转失灵,自动监督和矫正企业领导者和员工有悖于企业道德规范的行为等。

9、增誉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与外界的每一次接触,包括业务洽谈、经济往来、新闻发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关活动,甚至通过企业的每一件产品、员工在社会上的每一次言行,向社会大众展示本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态和积极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企业文化是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高美誉度和高生产力。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建设企业文化,对于振兴企业、指导企业管理现代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说企业文化

对现代企业所以起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很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优秀的企业化作为企业的一种精神财富,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文化力。文化力的表现形态是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传统、习惯等精神产品,但却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即文化力可以转换为经济力,对企业物质财富的增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稳扎稳打,避免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二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带来良好的商誉,良好的商誉是一种竞争力量,能够提高企业的增殖力,给企业带来高于一般水平的利润。

三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以人为中心的根本思想,体现着员工心理及行为的一般要求,体现着多数员工的“共识”,因此能够对广大员工起到凝聚、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使广大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和劳动积极性,并积极参与管理,提合理化建议,提高劳动效率,最终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四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能够促使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促使企业采用新的经营方式和科学管理方法,从而带来组织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

2、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从根本上改革和创新管理,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在我国企业管理中,长期存在重行政命令,轻经营观念、价值体系、企业精神,重有形的硬管理,轻无形的软管理的倾向,严重阻碍着管理的科学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尊严、价值实现为中心”,可以使企业从根本上改革和创新管理,建立企业文化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协调的新格局。企业管理改革的实践证明,企业员工有追求物质利益的一面,又有追求自尊、荣誉、地位、自豪感,因而愿意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的一面。在一定物质条件下,追求精神满足的一面成为个体行为转向社会目标动力源泉。企业只有不断地引导和满足员的这种高层次追求,才能从员工内心深处激励和引发员工的积极行为。这种文化意识的管理,使员工从被管理、被支配、被命令、被迫服从转向自觉的心甘情愿的投身行为。这是企业管理的根本创新,也是员工真正成为企业主人的重要标志。

3、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企业现代化。企业文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经营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经营过程现代化、经营手段现代化、经营信息现代化、经营人才现代化,以及管理科学化等内容。其中,经营思想的现代化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创新经营管理观念,逐步形成与企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经营管理思想。经营思想现代化所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战略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竞争观念、服务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以人为本观念、效率观念等。这些观念的形成皆依赖于企业文化建设。很难想象,没有一个浓烈的企业文化氛围的企业能够产生出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思想。因此,实现经营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必须要加快建设企业文化。

第三节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多工作要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弘扬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来抓。企业的经营理念(即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包括坚定的企业目标、浓烈的团体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和正确价值观、方法论和激励原则。我们集团公司经营理念已经逐步形成,在企业改制时,通过广泛的征集和整合,已经提炼出“诚信、合作、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它代表了全体员工的信念,是推动企业经营规范化信念化和形成团队意识的精神动力。当然,还要进一步完善、充实其内涵。目前当务之急是要进行全员教育,大张旗鼓地弘扬集团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自觉地在各项工作中认真地、扎扎实实地实践,使其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二、把塑造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来抓。企业形象,从消费者角度讲,是人们对企业的一种看法和认识;从企业的角度讲是潜在的销售额,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企业形象包括认知、信赖和好感。它由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服务形象、企业其他文化形象等构成。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激励士气、改变现状、开拓未来,转化为巨大的有形的物质力量和物质财富。

塑造企业形象,一是要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简称CI)。CI称企业形象识别、企业策划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一张绿卡,能够推动企业文化的升华,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上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CI有三个基本内涵:(1)理念识别(简称MI),包括企业使命、企业目标、经营思想、行为准则等。(2)行为识别(简称BI),包括经营理念指导下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将内部组织机构、员工行为准则都视为一种传播符号。(3)视觉识别(有称VI),包括企业标志、企业名称、广告语、口号、徽章、胸卡、名片、信封、信笺、企业招牌、标识、旗帜、运输工具、员工制服、企业环境建设等。这三种识别相互联系、逐级制约、共同作用、自成系统、故称为企业的识别系统。二是要立足于长远,反对只顾眼前;立足于真诚、反对虚假;立足于公众,反对只顾本企业;立足于防微杜汽车,防止产生形象危机;立足于创新,克服因循守旧。三是要注重企业形象的传播。传播有内部传播、新闻媒体传播、政府机关传播、社会公众传播、顾客传播、社区公众传播等。企业要根据形势、任务、目标的需要,适时策划好传播,以此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把楷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来抓。企业楷模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决定的作用,如果说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或核心的话,那么企业楷模就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化身和缩影,也就是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和代表人物。企业楷模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导师,是人人仰慕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因此他们能够做人所不能、人所不敢的事情。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企业追求的真谛,处于企业文化的中心位置,因而企业楷模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关键作用。楷模们是一种象征,是人们心目中崇敬的偶象和有形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他们,企业文化就会缺乏凝聚力而涣散与支离破碎。因此,加速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造就先进的企业楷模。企业在树立典型,造就楷模时,一是要善于发现楷模“原型”,二是要注意培养楷模,三是要着力塑造楷模。当楷模基本定型,企业应该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积极开展传播活动。提高其知名度和感染力,以楷模文化促进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的理念形象。

四、把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实施创新工程(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自觉地把“持续创新力”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培养,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实施体制创新,就是要尽快调整和优化企业机构。在企业改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精干管理层次。各级都要按照高效的原则,在定编、定员、定岗、定责的基础上,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实行竞争上岗,实现减员增效和精干高效的目的。

实施机制创新,就是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活内部机制。一是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形成员工能进能出,择优录用的用人机制。二是改革人事制度,破除领导终身制,打破“干部”和“工人”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按岗位管理,形成适应企业发展的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三是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消灭平均主义,形成收入随岗位贡献、业绩大小增减的机制,激活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施管理创新,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适应形势要求的企规企法,明确目标、规范行为,强化责任,突出刚性,实现管理形式由行政隶属型向产权管理与宏观调控型转变,管理结构由劳务密集型向技术、智力密集型转变,管理方法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管理效果由单一

工程产品创效型向以工程产品创效与资本运作创效型转变。特别是对工程项目部管理,以《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为依据,完善项目部治理结构,坚持项目经理部的“三个一次性”的科学定位,建立项目经理激励机制,实行“两个直管”和“五大市场”,扎扎实实抓好“源头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企业经营成果、核心竞争力增强和品牌名优工程增多、职工收入增加的“四增”目标。

实施科技创新,就是贯彻科技兴企方略,开拓新的领域,引进、培养和造就科技专家,加大科技开发、应用的投入,优化工程创优规划,提高工程质量标准、建立科技攻关组织,重奖创优工程,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五、坚持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和强化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

1、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高层次追求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目标原则。就是科学地制定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告诉和激励人们工作应如何做、做成什么样才是企业文化所要求的,不断强化目标行为,进而为实现目标而献身于事业之中。二是共识原则。企业文化不是企业中哪个人或哪个部门的文化,而是企业各部门、全体成员的文化。只有强调共识、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使决策与管理都建立在全员聪明才智与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最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三是一体原则。就是坚持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之间的关系一体化。坚持一体原则,能够有效地建立起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有助于打破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之间的人为“界限”,使二者融为一体,建立共同的目标和相互支持、相互信赖的关系,为实现价值体系的“一体化”创造条件。四是卓越原则。卓越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向上的精神。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之所以优秀的生命与灵魂。它作为一种动力,促使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去努力学习、努力适应环境、努力创造事业上的佳绩。五是绩效原则。绩效是一项工作的结果,也是一项新工作的起点,坚持绩效原则,不光是要善于根据人们工作绩效大小进行奖励,以鼓励他们以更好的心态,更大的努力投入下一轮工作,而且还在于把人们的着眼点从“过程”转向“结果”,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同时,也要求企业转变管理方式,减少发号施令,为下级完成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帮助员工学会自主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六是亲密原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亲密性原则,既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也是现代企业对员工所承担的责任决定的。这种亲密性原则,应体现在物质、制度、精神各个层面。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员工的尊严和价值、培养员工“爱企如家”的精神。在企业大家庭中,使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关系达到最佳和谐与亲密状态。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企业文化达到更高层次价值一体化目标的手段。

2、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体系。一是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更新与技术改造。二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优质名牌。三是要搞好现场管理,优化生产环境。四是要完善工资制度和奖励机制,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本着绩效与收入挂勾的原则,不断提高员的收入水平。五是抓好三线建设,完善员工生活设施,加强劳保措施,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六是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七是搞好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教育培训,使企业领导者成为生产经营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和内行,成为优秀企业文化的主导力量;使管理人员掌握现代管理和科学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主动实践、传播、建设企业文化;使员工提高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操作技能,从而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奉献企业提供条件,为企业文化扎根、传播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企业文化建设模块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如何企业文化建设(共14篇)

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共5篇)

第3篇8

厉以宁评析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层问题

张绍文

【专题名称】精神文明导刊

【专题号】V6

【复印期号】2003年12期

一、关于公平

公平,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经济学家对公平曾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平均分配是公平。当然,一般条件下平均分配不是公平,但在特定条件下平均分配是公平的。举两个例子:一个城市严重干旱缺水,这时必须平均分配,不管这个人有钱没钱、有势没势,每人每天都是一桶水,这就是公平。另一个例子是发生了洪灾或大地震,给灾民发面包,每人一个。在特定环境下,这关系到人的生存权的问题,人的生存权是平等的。

第二种解释是:机会均等是公平。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出发点无差别,差别是竞赛的结果,这种结果是公平的。但这种解释有局限性。比如说,两个学生考大学,都考上了。前一个学生家住在北京,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后一个学生家住云南、贵州的贫困山村,后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肯定是前一个学生的若干倍,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机会不相同。第三种解释是:收入合理差距是公平。这个问题难在什么叫“合理”?厅长工资比处长高多少算合理?处长比科长高多少算合理?教授比副教授高多少算合理?现在只有根据历史上已形成的系数做些调整,任何经济学家解释不了什么叫收入的合理差距。

上述三种解释都有道理。那么有没有第四种解释呢?有。公平来自认同感。每个人都在一个群体生活、工作,他是这个群体的一员,小至家庭,大到家族、社区、企业、社会等等,你对这个群体认同了,就会感到公平。可以以家庭为单位,现举两个例子。一家有三个孩子,当初家庭困难,第一孩子只能读到初中,后来家庭情况好转了,第二个孩子可以上大学了,再后来,家庭富裕了,第三个孩子可以出国留学,得个博士学位回来。只要三个孩子对这个家庭是认同的,对父母当时的处境是谅解的。谁也不会认为自己在家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为当时只能那样。再一个例子,一家有三个男孩子或三个女孩,通常是老大穿新衣服老小穿旧衣服,但谁也不会因为这个而感到自己在家里受到歧视。他没这种感觉,就是因为对这个家庭有认同感。

由此可见,第四种解释与前三种解释并不矛盾。由认同感联想到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要创造企业形象、企业名牌和企业精神,但更重要的是培养职工的认同感。哪个企业把职工的认同感培育出来,这个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有成绩的。认同感的建立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关于效率

对效率的解释是经济学的又一个难题。经济学中最早出现的是生产效率概念。生产效率就是投入产出之比。有多少投入就产出多少,所以生产效率又叫投入产出效率。后来出现另一种效率概念,即资源配置效率。假如投入是既定的,在等同的投入下,由于配置方法的不同,产生的效率就不一样。这给许多问题带来了新认识。比如人事、组织、宣传部门,都是非生产性部门,这些部门被认为是不产生生产效率的。但从资源配置角度上讲,这些部门都

是可以产生效率的,即资源配置效率。这些部门的工作搞好了,人尽其才,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会提高效率。20世纪60年代又产生一种效率概念,叫“X”效率。“X”是一个未知数。从理论上讲,有多少投入就应该有多少产出,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发现,产出大于投入,有时候小于投入。产出大于投入的叫“X”正效率,产出小于投入的叫“X”负效率。负效率产生的原因,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负效率来自目标不一致。把企业比喻为分子单位,把职工比喻成原子单位,分子单位是由原子单位组成。假定分子单位的目标与原子单位的目标不协调,效率就下降。比如说,企业要把一个职工分到一个电工班或瓦工班,而这个人不愿意干,他的特长爱好是绘画,那怎么办?求同存异。企业不需要那么多绘画人,但在业余时间可以为你提供方便画画,可以组织职工画展,给你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这就是说,目标不一致时,求同存异。

第二,负效率来自原子单位(即员工)之间不协调,怎么办?应尽量采取和解的办法,多创造机会,让员工交流沟通,多接触,各自后退一步,海阔天宽。

第三,负效率来自个人的惰性。让个人摆脱惰性,有三个层次;一是强制原则,较高的叫激励原则,最高的叫适应原则。强制原则,指采用处罚方式;激励原则是采取奖励方式;适应原则是指:要使每一个人懂得单位的利益同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于是就会自觉地行动。效率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技术基础,一个是道德基础。仅有物质技术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超常规的效率则来自效率的道德基础。举三个例子。其一,当一个民族遭遇外来侵略时,如抗日战争期间,为什么国民有那么强的凝聚力,那么高的斗志和热情?这是来自效率的道德基础。其二,1998年我国遭遇特大洪灾,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洪。解放军战士抢险,在水中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这就是效率的道德基础在发挥作用。其三,移民社会的效率为什么这么高?例如,今天广东、福建一带有许多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在河南,都是历次战乱中一个家族一个家族迁徙过去的,在荒山野岭上定居下来。

公平来自认同,效率产生于两个基础,公平与效率互相促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要在培育认同感的同时,要使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发挥效率的物质技术和道德两个基础的作用。

三、道德力量调节

调节通常说有两种,一是市场调节,一是政府调节。有没有第三调节?有!就是道德力量调节。

市场、政府出现以后有了前两种调节。那么几万年以前,有市场,没有政府,人类是怎么延续下来的?即使后来有了市场和政府,那么居住在荒山野岭上的人,市场调节不到,政府管理鞭长莫及,人生存下来,靠的是道德力量调节。政府出现以后,历史上出现过多少大**:农民起义、外族入侵、诸侯割据、军阀混战,过去老百姓有两句话“小乱居城,大乱

居乡”。小**时乡下人往城里跑,有城墙,有兵把守,比较安全:大**时,城里人往乡下跑,城里资源有限、断粮断水,加上水攻、火攻,攻城之后还要屠城三天,谁不怕呀,所以大**时,城里人都跑光了,跑得越偏僻越好,那时候,市场失灵了,政府瘫痪了,但人类还是延续下来了。再者,人类活动除了交易关系外,还有许多活动和关系,比如说家庭、家族、同学和同乡关系,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等,这些都属于非交易关系。这些关系怎么调节?市场不管,政府不管,这就靠道德力量调节。假如没有道德调节,人们都不讲信用,尔虞我诈,相互欺骗,市场、政府都调节不了,那社会怎么进步?经济怎么发展?因此,研究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对第三种调节给予充分重视。自律是第三种调节的表现。国家公务员、企业职工、老师、学生都要自律。我们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对企业文化建设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宽容增效,和解增效

宽容、和解都会增加效率。中国古代是个洪水经常泛滥的国家。黄河、淮河、长江,洪水不断。为了治水,我们花费了很大力量。有的外国学者不了解中国国情,说中国古代治水只留下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专制主义形成的原因很多,这里不细讲,单从治水来说,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宽容,宽才能容,堵不如疏。

疏导是一种宽容,缓流总比急流宽。由此联想到,要搞好企业,就要在认同的基础上,宽容待人。宽容的关键在疏导。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介绍经验说,企业出现困难要精简10%员工。有两个方案:一是精简10%,裁掉完事。一是从领导者做起,每人减工资10%,员工不减,共渡难关。采纳第二个方案后,凝聚了职工,调动了积极性,努力工作,结果企业第二年好转,第三年盈利,盈利后把减少的工资补发了。这说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一定要把企业内部环境搞好,这一点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宽容、和解可以增加效率,如果把力量都内耗了,单靠精简员工不能解决问题。职工之间,你怀疑他说你的坏话,他怀疑你给领导送礼,这样的企业怎么能搞好?

五、养山养水

在经济发展中,有时过于强调发展而忽略环境资源的保护。环境资源是我们与后代共同享有的,破坏了、用光了,留给后代什么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引导大家树立环境资源意识。有人说,上一代、上几代,把环境破坏了,我们怎么保护呀!我们说,上一代破坏了环境,是他们不懂环境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延续他们的错误。我们把环境破坏了,后代想富也富不起来。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要转变观念。过去一直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光“靠”怎么能行,要改一个字,改靠为养,叫做“养山吃山,养水吃水”。不“养”怎么吃?现在把树都砍了,将来吃什么呀!水也是一样,由于环境、资源遭到破坏,现在关于水的状况有三句话,叫做“北方水少了,南方水多了,全国水脏了”。因此,我们必须养山养水。怎么养?要迁徙。人住在山上,就要破坏山林。举个例子,北京最北边有个乡叫喇叭沟门乡,全乡人住山越吃越穷,环境还给破坏了。政府下决心,使他们搬迁到平原上来,盖了较大的房子,一部分自己住,一部分办家庭旅馆,结果生活变好了,环境也保护了。当地流行一句话:“愚公不要移山,应该移民”。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艰苦创业的精神。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来异地开发,保护环境资源。老住在山上,很穷,儿子讨不到老婆,就没有孙子,还怎么“子子孙孙挖山不止”呢?广西田阳也有一个山乡,很穷,人均年收入一百多元。搬家时,全部家当就是丈夫一根扁担两个箩筐,一头是破被,一头是铁锅,后面的老婆抱个孩子。下山之后,在政府的帮助下种植芒果,很快就富裕起来。这说明贫困山区农民,只有异地开发,才能致富,才能保护环境资源。

六、关于精神动力

精神的动力问题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社会学者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专著谈起。韦伯的观点是:资本主义为什么不在南欧、不在亚洲产生而产生于西欧呢?他认为,南欧国家信奉天主教,而天主教的教义中说,人都是有罪的,赎罪有两种方式:一是进修道院修行,男为修士、女为修女;二是把财产捐给教会。这两种方式均不能推动社会发展。而在中国,中国人信佛、道、儒。佛让人做好事,讲轮回报应,寄希望于虚无飘渺的“来世”。道教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皇帝贵族,他们相信炼丹,讲究长生不老、享乐主义,下层信奉平均主义,享乐主义和平均主义都不能推动社会发展。至于儒家学说,核心是要人们追求读书做官,齐家治国平天下,帮助皇帝治理天下,青史留名,光宗耀祖。这也不可能推动经济发展。韦伯接下来研究西欧,他认为那时西欧信仰新教。新教伦理是:人是上帝的仆人,是有罪的。怎么赎罪呢?人人努力工作,创造事业,勤俭生活,积累财富,创造事业越大,积累财富越多,说明你完成了天职,才能赎罪。韦伯认为,正是这种思想推动了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也由此产生,荷兰、英国由此发展起来。

韦伯的论述是属于单独一派,即“文化史观”,这里不去评论。韦伯提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精神动力。这个观点对人们有启发。同样的道理,企业发展需要有一种企业精神动力,没有企业精神动力就没有企业形象,没有支柱,任何事情都搞不好!

七、人力资本

资本分为两类,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是指机器、厂房、生产资料;人力资本是指人的聪明才智,这种能量释放出来很难估量。古希腊时有一些奴隶身份的人赎出了自身后来成为学者、作家、商人,为什么?这些人有聪明才智,有胆量,并善于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他们的人力资本。1979年以来,中国第一批出来的企业家多数是插队下乡回城找不到工作的、农村里出来的、城里辞职下海的,甚至还有劳改释放人员,当时他们没有物质资本,他们就靠发挥了人力资本的作用而起家的。所以我们要充分注意人力资本的作用。企业中每个职工都有人力资本,就看怎样发挥作用。加入WTO的最大冲击之一,就是人力资本被外企吸引走了。怎样留住人力资本?关键是体制、机制。要对管理者、领导者、发明者实行期权奖励、知识产权入股等。不要怕这些人拿得多了,关键是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最大受益者是社会,是企业,是全体企业职工。

《读书》杂志1996年7月号上登了一篇文章,谈了两个故事。一是,春秋时代的鲁国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外出时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的,可以先垫钱赎回,再到政府报账领钱。孔子的一个学生赎回了奴隶,却不去报账。有人说这个人是品格高尚。孔子却批评说,这个学生错了,错在阻碍了更多奴隶恢复自由。因为你不去领钱,别人再到国外,看到有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就想“我垫不垫钱赎买他呢?我垫了之后回国报不报账呢?”垫了钱不报账,就白白丢了一笔钱。去报账,就会引起别人的比较,说“某某人的品格高尚,这个人就不如他”,于是这个人就会绕道而行。另一是,有个人掉到河里快淹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奋不顾身将他救上来,被救者的家属用一头牛酬谢。有人议论说,救人虽对,但领取这样贵重的报酬就不对了,因为当时一头牛很贵。孔子说这个学生做得对,他的行为告诉别人,只要你救人,家属给的再多的奖赏也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于是就会鼓励更多的人来做这样的好事,而最大受益者却是快被淹死的人。由此可见,我们给企业管理者、发明者、专门人才股权奖励,最大的受益者是国家是社会是企业。高新科技企业发展起来了,在外留学的人回国创业了。要对企业家说,给你股权你就要,你不领,别人也不愿领,这个政策不就失效了吗?你认为给多了,你先领回去再说,明年发洪水你再捐出去嘛!只有体制、机制改了,人力资本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八、制衡和效率

有一次在下面听到这样的经验介绍,说某个企业之所以搞得好,是因为几个领导职位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什么都一个人说了算,决策快,效率高。这不是好经验。几个领导职位集于一体,没有好处,不利于企业发展。为什么?因为缺少制衡。这里有个效率和制衡的关系问题。有了制衡,虽然会使效率有所降低,但有了制衡,则可以避免最大的损失和最坏的情况的出现。因此,我们宁肯牺牲些效率也要实行制衡。所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完善,上市公司要设立独立董事,为了起制衡作用,上市公司的监事会也不能形同虚设。这些能起到制衡作用。

一定要认识到企业领导人的功过是不对称的。当企业走向兴旺的时候,功劳归于领导层集体,因为没有领导层的同心同德,企业不可能搞好;但当企业走向衰败时,第一把手要负主要责任,因为一定是他听不进不同意见,决策失误,或排斥异己,任用亲信,刚愎自用,又没有制衡、约束,最后一定失败。^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朱长海同志先进事迹(精选5篇)
  • 下一篇:户籍民警事迹材料范文模板(精选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