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关于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精选8篇)

时间: 2024-02-02 栏目:申请报告

第8篇1

带着对敦煌莫高窟艺术文化的怀念与眷恋,在外部寒冷而内心流动着暖意的冬日下午,读完了敦煌千年文化的守护人,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院长的这部回忆性自传。

不忘初心,守一不移。樊锦诗对于自我人生的回忆既是学者的小我人生价值的实践历程,又伴随,见证着当代历史进程中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大我社会价值的探索路途。瀚海驼铃,琼宇梵音,古往今来,在历史的变迁烟尘中,无数生命心灵曾踏足伫立在敦煌这片心灵的净土上,书写下了生命的史诗色彩。前秦有乐僔开窟造像,历代的禅修僧众络绎来此,当地统治阶层贵宦士绅,平民信众礼佛供养,众多无名画家艺人执笔丹青创作了朝代缤纷,精湛瑰丽的壁画作品。经历战火和劫掠的跌宕命运后,近代历史中的莫高窟从辉煌走向寂寥与衰颓的疮痍,一群心怀热忱与向往的知识分子,常书鸿,段文杰等画家,历史学者筚路蓝缕,扎根大漠,开始了研究,守护与传播古老敦煌文化的漫长历程。他们身上有质朴,专注,纯粹而执着的莫高学人奉献精神,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艰苦局限的外部环境动摇不了他们对历史文化探求景仰的赤忱,复杂漫长的研究过程磨减不了他们的静笃。他们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心无旁骛的知识追求和路漫漫其修远的求索,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矢志不渝的高远人格坚守深深打动感染着我。

樊锦诗写到敦煌夜晚九层楼上寂静的铃声与日月同辉的旷远星空,她日复一日的进洞调查,习惯了每天进洞窟,洞窟的黑暗,并享受每天清晨照进洞窟的第一缕朝阳,禅定菩萨脸上漾开的神秘柔和的笑容虽光线一起融进安静的内心。洞窟前的白杨树叶春生秋落,一草一木,早已不仅只是外部自然风物,而是赋予了文化的静穆与灵动,感染呼应着莫高窟人的生命脉动。敦煌藏经洞文物多流散于世界众多收藏机构,给中国学者的研究带来了长期的困难。改革开放后,众多学者辗转多国考察写卷资料,在别国图书馆,他们勤谨惜时,争分夺秒的抄写资料,常常顾不上吃饭休息,在图书馆从日出开馆坐到日落闭馆,正是他们义不容辞,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坚守,为国内敦煌学研究带来点滴进展。最初的研究过程中,对于壁画的面壁临摹也具有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洞窟光线暗,研究人员就借镜子的反光效果进洞工作,临摹并非简单的依样画葫芦,而最大程度的忠实于原作,通过反复的描线,练笔力,走进画工的心境、笔触与运笔的妙意,感受到壁画背后深厚艺术文化跃动的神髓。基础十年的临摹体会学习是艰苦而单调的修行一般的过程,但莫高窟的众人心怀博大浩渺的精神世界,又能持之以恒的踏实于当下,他们都流露着远离世俗浮躁,气定忘我的娴静气质。这是文化的滋养,也是自我不断在时空中磨砺,升华的精神气象呈现。

做一个莫高窟的守护者是艰苦卓绝,又是乐在其中的。唯有精神淡泊,赤忱湛然的灵魂能长久将外部的考验与内心的仰望追寻,契合如一。曾经来到敦煌瞻仰壁画艺术的画家张大千的师傅逸林法师给他取名大千意为:世界无量无边,宏广微深千差万别。要胸列万物,观广探微。将己之大千世界,融入世之大千世界,再将世之大千世界,返回己之大千世界。在千佛洞菩萨沉静会晤的笑意里,苦和乐一样,在走向因果巡回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生命的片段,成全构成了大千世界。在我们短暂的生命中,面向婆娑世界,什么是生而为人至真至善、至恒至美的价值所在?每个平凡而又不凡的莫高窟学者用他们朴实而潜心创造发现的人生图景,无言诠释。

他们的精神,让我持续思考何为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自己内心热爱,坚守的价值执着不懈的实践与追随,才能镌刻一个人的价值,拓展我们存在的尊严与美感气蕴,带给灵魂超拔于此身此时此地的深厚高远。

莫高窟众多壁画中有一幅《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图》,其中的涅盘殉道精神与九死不悔的信念追求,带给我们超越小我,走向无限的震撼与感动。古今长河中,无数艺术家知识分子都是这样虔心探寻,精诚向道。真者不虚,如者不变。敦煌莫高窟的文化精神,不应止于古迹文物的了解瞻仰,更需要长久浸润走进每一位朝圣者的心底,化为生命的一部分。

第3篇2

暑期读《我心归处是敦煌》

这本书写的是敦煌莫高窟的守护人樊锦诗的故事。樊锦诗,一个为莫高窟守护了一生的人,让我们明白了坚守的意义,为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坚守、而奉献,比什么都值得。

樊锦诗,今年八十三岁,在敦煌工作了五十七年。1938年7月生于北平,从小最崇拜的人是居里夫人,一心想学化学。后来高中毕业考取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敦煌,自汉代以来,一直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这里封存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奥秘,这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宝库。

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聚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刚分配到敦煌工作时,到处都是沙尘,住的是土房土炕,跳蚤和老鼠到处跑。生活工作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加之水土不服,她曾几次晕倒,可她硬是坚持了下来。工作几年后她与北大同学结婚,两人两地分居,丈夫在武汉大学工作。作为一个女人,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对家庭的渴望,她曾数次想调离工作,去和丈夫孩子团聚。可当她休假去探望丈夫时,深夜醒来睡不着,心里想的还是敦煌,她还在想着敦煌的石窟、壁画、塑像他随手翻开的,依然是敦煌的卷册。她,放不下敦煌。

最终,在他们长达19年的异地分居后,他们团聚了。丈夫选择舍弃武汉工作,来敦煌和她团聚。她的丈夫在武汉大学是骨干教授,是该大学考古专业的开辟者,可是为了家庭,他依然放弃了之前的一切,来到这个艰苦而陌生的地方从零开始。为了她,为了家,一切都是值得的。

由于手头工作繁忙,她曾想等到退休后,与丈夫一起好好享受享受生活。可没曾想到,还未退休,丈夫却身患胰腺癌,离她而去,无尽的悲伤此刻充满心头。她觉得对不起丈夫,对不起孩子,欠他们的太多太多。然而,痛苦过后,她所能做的依然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她把自己,献给了敦煌。

她选择敦煌和莫高窟作为自己心灵的归宿,敦煌和莫高窟选择了樊锦诗向世人言说它的沧桑、寂寞、瑰丽和永恒。

终于,1984年1月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敦煌的女儿》的文章,引起大家的关注。她是名副其实的敦煌的女儿,她配得上这个称呼。她工作严谨,务实刻苦,她为敦煌奉献了全部。2018年,她荣获终身成就奖,被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感动甘肃人物荣誉称号。

尘世间,人们苦苦追求心灵的安顿,樊锦诗找到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它值得。

只要九层楼的铃铎响起,世界就安静了,时间就停止了,永恒就在此刻。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却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莫高窟;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用毕生的精力保护莫高窟;她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默默守护着荒漠里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敦煌的女儿。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初心,什么是坚守,她就是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改革先锋、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

近期,我拜读了她的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感受颇深。我一直对历史抱有敬畏心,因为我觉得人的生命是那样短暂,与这些历经千百年风霜仍然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能够有一面之缘,由此了解神秘的历史,是一件特别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骨子里,我热爱历史,热爱考古,热爱一切经过岁月洗礼仍然给人以精神鼓励和指引的伟大艺术。而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及其守护了半生的敦煌,给了我最初的感动和最好的精神食粮。在她的自述里,可以看到几代人对于莫高窟作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从沙害治理、壁画修复到数字敦煌,无数敦煌人将自己的一生贡献在这片大漠上,那种纯粹的信仰和坚守,读来让我为之动容。

坚守大漠,陶铸成林敢锁狂沙舞,独木能将傲骨扬的铮铮风骨。余秋雨在描述莫高窟时这样说过,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这种生命的壮阔吸引着几代莫高窟人以对敦煌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心,扎根大漠,在黄沙飞扬、无电无水、物资匮乏、交通不便、枯燥孤寂的条件下,筚路蓝缕开创了莫高窟保护和研究的基业。樊锦诗正是这样痴心的守护者。从北大毕业的青春少女,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中年时代,到耄耋之年,日子在鸣沙山的日出日落中消失,她的脚印留在了宕泉河西岸的洞窟里,她用毕生的精力从事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平凡而伟大。在漫长的岁月里,在贫瘠的大沙漠,在枯燥的工作中,樊锦诗有过动摇,有过犹豫,有过徘徊,但是,最后她还是选择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敦煌的流沙和千佛洞,用一辈子的时光坚守在莫高窟,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

甘于奉献,锤炼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坚定意志。古有沙场将士塞北戍边忠魂长存,今有莫高人玉门关旁奉献终生。莫高窟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但却集聚了一批批想干事、能干事、善干事的优秀人才深耕于此,用青春汗水谱写莫高传奇。莫高人的甘于奉献精神是支撑樊锦诗的精神支柱,耐得住寂寞是对樊锦诗毅力的考验。文章后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莫高窟是一种考验,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修成正果。一代代莫高人在茫茫大漠中如胡杨立定于沙海,牢记初心使命,择一事,终一生,在莫高窟默默坚守着,用毅力诠释演绎着守一不移的人生。拥有对中华文化一片赤诚之心的不止樊先生一人,还有放弃自己的考古工作来敦煌陪伴她的丈夫彭金章先生,以及敦煌研究所一代代的工作人员,为了这份事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留在了敦煌,这份情怀令人动容,这份牺牲,让人感动。

勇于担当,恪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铿锵誓言。面对敦煌文物流失、石窟遭毁的境况,常书鸿、段文杰等一代代莫高人毅然扛起重担,通过建立研究院、修复壁画石窟、推行保护制度等举措,让敦煌瑰宝重新焕发光彩。1998年,将满60岁的樊锦诗成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当时她还有半年就要退休了,没想到在院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樊锦诗说,把莫高窟完好地交给下一代人,无愧祖先、无悔后人,这就是担当,就是使命。使命召唤担当,榜样引领前行。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敦煌守护者,无悔扎根大漠,奉献青春年华,自觉担负起敦煌文化保护传承的重任。从文物修缮保护,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敦煌文化守护人们一代代接过接力棒,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正是有了他们,今天的敦煌,如飞天盛装,曳裙而立。

开拓进取,激荡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壮志豪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随着游客的增多,岁月的风化,莫高窟文化在无形中遭到破坏,保护莫高窟,任重而道远。樊锦诗坚持退休不褪色,不断探索创新,年过花甲创立了数字敦煌,只为了让莫高窟容颜永驻,她的执着坚定让数字敦煌成为现实。同时,她积极推动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让敦煌石窟迈上科学保护新台阶,造就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文化盛景。敦煌之盛大,不只是因其艺术的壮观,更在于莫高人的坚守与创新,为这个时代树立了难能可贵的精神坐标。从青丝到白发,守敦煌五十余载,我看到的是樊锦诗高大的背影,看到的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看到的更是闪耀的民族精神。

书的最后,樊锦诗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她此生与敦煌的关系:我是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叶,不是敦煌需要我,而是我离不开它。就是这样一句平淡朴实的描述,让我瞬间破防。被多元化的时代浪潮冲得晕头转向的青年时常羡慕那些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大家,心向往之,同时又疑惑丛生,他们怎么就能从茫茫沧海中精准地抓住那属于自己的一粟呢?我想,面对人生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每个人都似一叶扁舟,难以在惊涛骇浪间掌握方向,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握紧手中的桨,每时每刻,不停歇地划着。就像在大学里精于学业、在敦煌担起责任的樊先生,人生有时或许就是需要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的态度,对自己的每个选择负责,在任何阶段都不忘初心,做到不负光阴不负此生。

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莫高人不忘捍卫文化遗产初心、牢记传承中华文明使命,守护着莫高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财政青年干部,我们应从历久弥新的莫高精神中采撷能量,永葆初心、热情、追求,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盛大,以坚守诠释初心,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不负于心,不负于行,努力成为各自领域中的莫高人。

第6篇4

敦煌莫高窟是这一生一定要去的地方之一,有幸和老同学一起去看过,虽然能看的洞窟有限,进入洞窟的时间也有限制,还是蛮震撼的。

那时,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有限,在入洞窟的匆忙之中,只能东一瞥,西一看,没有特定的目标,也未有详细的讲解,只能是走马观花似的有一个概念和模糊的了解。

如果先看了樊锦诗的这本书《我心归处是敦煌》,进入莫高窟就会知道去看哪里,看什么,也能有更多的收获。

作为敦煌艺术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在这本自传体的《我心归处是敦煌》中详细介绍了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敦煌莫高窟的几任院长都是极其出类拔萃的,特别是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留法的艺术专家,能在沙漠中的莫高窟坚守并进行科学研究,其难度可想而知。第二任院长段文杰也是业务骨干和专家,在常书鸿院长打下的敦煌莫高窟研究基础上,继续开拓和发展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樊锦诗是继段文杰之后的院长,她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来到了敦煌莫高窟,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作为女同胞,有丈夫有孩子,都不在身边,还能坚持下去,确实令人佩服。后来她的`丈夫带着孩子也来到了敦煌,这才有了家的样子。

中国的女人特别强大,不仅擎起半边天,还有一种韧劲和奉献精神,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家庭,都能胜任且不服输,樊锦诗是优秀的代表。

读书,就是要读好书。想要了解莫高窟,最好读樊锦诗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敦煌的历史,艺术,莫高窟的独一无二的的艺术地位及很多细节都有介绍,看过难忘。

如果再有机会去敦煌莫高窟,就带着这本书去看。

第4篇5

一年前读过《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如今抚卷深思,书中勾勒出的那一幅敦煌画卷依然深深地震撼着我。

这本书的口述者樊锦诗樊奶奶是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掌门人,在莫高窟工作了一辈子。用她的话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樊奶奶在书中用自己的故事给我们讲述了她自己及莫高窟的那一段峥嵘岁月。从她自己出生开始,樊奶奶向我们娓娓述说自己、敦煌、莫高窟的一系列故事,书中信息量极大。

我非常钦佩书中樊奶奶及研究院同仁在那段特殊的时期保护敦煌的行为。当时一队红卫兵来到莫高窟,整个所一下子非常紧张,樊奶奶和敦煌的其他领导严阵以待、前去周旋。所幸他们只是来参观。我能想象出一介女流的樊奶奶张开双臂挡在红卫兵们面前大声交涉的情形,这也让我想到拉贝和祁发宝团长。拉贝挡在日军面前,是为了捍卫人权和生命;祁团长挡在印军面前是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樊奶奶挡在红卫兵面前,是为了捍卫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宝贵遗产,我以为这三者都是可敬的。

当然,我更钦佩樊奶奶能够一辈子坚守着莫高窟。对敦煌研究院来说,如果说常书鸿院长是发掘了莫高窟,段文杰院长是守护莫高窟,那么樊锦诗奶奶这个院长就是发扬了莫高窟。她建立了球幕影院和一比一复制展厅,让莫高窟文化更亲民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樊奶奶身上这种简单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有多么的不容易。而我想到自己在生活中却少有能坚持的时候,比如练习吹长笛,也时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樊奶奶曾说: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就是我。看过这本书后-,我敬佩于樊奶奶的毅力、勇气、智慧和坚持。想到自己,我也希望,将来自己能成为一个像樊奶奶那样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的人。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樊锦诗先生也说过,人的一生本来就很短,所以能做的事情很少。

她把一生都奉献了敦煌莫高窟事业,这是在敦煌这些年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樊锦诗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小时候家境优渥,她受父亲影响深远,为人谦和大气,谨言慎行。她做学问科学严谨,敢于做学问的冷板凳。

樊锦诗是敦煌莫高窟发掘保护初期由北大派去的学生,也是当时莫高窟考古发掘的高级人才,高校留在那里的学生是很少有的她的出身奠定了以后的管理地位。

她和丈夫彭金章先生是北大的同班同学,在毕业前夕开始谈恋爱,在工作后又结了婚。樊锦诗为了孩子的成长教育合计家庭的和睦曾经一度想放弃在莫高窟工作,去武汉找彭金章先生和家人团聚,可是她是莫高窟保护的稀有人才,最终经过官方的挽留和自己内心不断勇气的敦煌情怀留在了莫高窟坚守,而后,自己的丈夫做出了事业的牺牲。彭金章从武汉大学放弃的创办的考古系来到莫高窟和妻子一起团聚。

在全家未团聚前,彭金章先生把大儿子放到自己的老家到了上学的年纪接到武汉,小儿子由自己一直养大后来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期间樊锦诗觉得亏欠这个家庭很多很多,多亏有了老彭的默默付出,才成全了这个家和樊锦诗的事业。

彭金章来到莫高窟对于北窟区的发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算没有埋没老彭的价值。老彭对做的考古发掘事业也感到很高兴。

由于没有家庭全方位的呵护,他们的儿子没有能上大学像樊锦诗夫妇那样接受很深的教育,这可能也是他们的一大遗憾吧。

纵观她的八十多年,小时有上学天资加之受到的良好教育和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京大学,早期的生活还是没那么苦的。但自从进入敦煌工作开始自己的家庭事业都面临严峻挑战,父亲在文革时期含冤而死,兄弟几个失业没收入,自己远在甘肃距离老家上海很远,每月只能靠寄钱接济家庭。自己的丈夫远在武汉,双方都是单位要挽留的人才,迁调工作十分不易,自己生第一个孩子在甘肃无法请假,生第二个孩子在武汉只呆了半年。两孩子小时候送到老家或给亲人抚养,实在不行在武汉的宿舍里由丈夫看大了点,最终丈夫调到了敦煌。在2017年丈夫由于胰腺癌在半年内去世了。然而自己还要继续坚持下去,为敦煌继续奉献。

看完这本书感慨良多,故作此总结。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在选择必读书目时,我一眼相中了樊锦诗先生的《我心归处是敦煌》,跟着这位敦煌的女儿领略她与敦煌密不可分的一生。

樊锦诗,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风华正茂的清华才女,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天之骄女是如何与敦煌结缘,又是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挣扎中,最终选择扎根这片荒漠。正是由于她的坚持,她才能在那片荒芜的大漠一待就是大半辈子,才能日复一日地忍受着寂寥与孤独,才能把常人所不看好的考古工作做到极致。

樊奶奶说: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我敬佩她的智慧、勇气,毅力和坚持,她有着一颗奉献小我的工匠之心,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之处。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改变自己的决心,但唯独缺了那一份简单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的坚持和毅力。假期开始前,我就意识到了调整作息的重要性,之前的我每每信心满满地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作息表,决定在假期大干一番,但往往败于一早的呼呼大睡。

这次,我又再次燃起斗志,甚至还从妈妈房间拿了闹钟设好时间,决定跟着衡水中学作息表开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假期生活。开始的几天,确实比较痛苦,当闹钟响起时,沉重的眼皮和昏沉的大脑总是给我发出哎,算了,舒服地躺着不好吗,再睡会吧的指令。但这时,我想到了樊奶奶在敦煌的去留之间的矛盾和挣扎,但最后她都选择留下并坚守了一生。想到这,一股力量之感源源升起,信心和理智告诉我——起床,不可以再荒废一个假期!在樊奶奶精神的影响和激励下,每当拖延的毛病再范时,每当忍不住伸向ipad时,每当想放弃时,我都想到了那句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是啊,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倘若我们能像樊锦诗奶奶一样从一而终,经受住考验学会坚持,早起学习这点小挑战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正如樊奶奶书中所述:莫高窟是一种考验,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修得正果。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一个莫高窟,有着许多令人放弃的诱惑,也有着不少崎岖坎坷的艰险,但更有着实现自我的敦煌。相信只要我们和樊奶奶一样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抵住诱惑,越过艰险,不断坚守,一定能实现属于自己的成就,做最好的自己!

第1篇8

提到敦煌,你会想到什么?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它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它有着许多标志性景观,比如莫高窟,比如月牙泉,再比如玉门关。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一名敦煌考古工作者樊锦诗的自述。她被人们称为敦煌的女儿,在书中她提到这件事,她说:‘敦煌的女儿这样一个美名,那时也让我倍感不安和压力。我当时其实并不理解她说的这句话,应为我认为被别人知道并且喜爱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直到我看见后面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原来,由于环境、家人等种种原因,她几度想调离敦煌,甚至还在同事那里打听来了些消息,说只要连续六个月不来,就相当于自动脱岗,自动离职。但在家呆的这六个月中,她一直牵挂着敦煌,加上家里的经济危机,她又回了敦煌,好在领导们也希望她不要调走,所以她又继续在敦煌工作。

书中描写了作者从儿时到大学再到现在的故事。作者在大学里有一位对他影响最深的老师,苏秉琦先生,在得知作者被调往敦煌时,找来作者,说了些话,就是这些话,让作者意识到考古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作者一方面描写的是她的生活经历,但另一方面,她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从解放战争到胜利再到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一步步进步和国家建设水平的一点点提高。

但在文中占比更大的是关于敦煌的故事。通过作者的描述,我即使没看过敦煌的照片也能感受到敦煌的魅力。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敦煌的热爱。

是怎样一种的热爱啊,让一个南方姑娘背离家乡,家人,在敦煌坚守了大半辈子。或许是那份怎么努力都甩不掉的牵挂吧。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阅读区教师指导策略(精选5篇)
  • 下一篇:清廉家庭建设工作总结(精选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