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人物通讯范文(精选5篇)

时间: 2024-02-12 栏目:申请报告

人物通讯范文篇1

一双写英雄的手和一双紧握钻杆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28日下午,76岁的老作家魏巍在他的寓所会见了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模范团长”李国安。

老作家握着李国安的手高兴地说:“你的事迹我都看了,很感人。你是改革开放年代的英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人向钱看,有人说空话,你是无私奉献,为老百姓办实事,扎着?钢围腰?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是新的万里长征。我们的时代需要你这样最可爱的人。”

“老首长,我从小就读了您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在志愿军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起了老前辈,想起了舍生忘死的志愿军英雄。”李国安崇敬地对魏老说。

看着挂满军功章的李国安,魏老若有所思。一会儿,他感慨地说:“6年前,我的一个老朋友也坐在你这个位置,他叫李玉安,是?活烈士?,是战争年代的英雄;你叫李国安,是和平时期的英雄。你们都是英雄,是两个时代的英雄。你们都在实践我军的宗旨,都是最可爱的人。”李国安说:“谢谢老前辈的鼓励,我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谦虚谨慎,为人民办更多的实事,为人民再立新功。”

离别时,魏老将自己撰写的们《地球的红飘带》一书和一幅亲笔题词交给李国安,上面写着:“李国安同志:你是和平建设年代最可爱的人。”

人物通讯范文篇2

陈老师是我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她也是我们学校的大队辅导员。

一次数学课堂上,发数学试卷时,我们班有个叫王明的同学,陈老师发到他的`试卷时,停顿了一下,然后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王―的―”,便说:“我们班有叫王的的同学吗?请他站起来。”这时,王明小心翼翼地站起来说:“对不起老师,我把名字写错了。”“那以后就让同学们就叫你王的吧!”陈老师话音未落,同学们就哄堂大笑,老师也笑了起来。

还有一次,我们班有个叫褚成同学数学测验考了100分,()可惜他忘了写名字,这下可就闹笑话了。陈老师看了看他的试卷,微微地笑了笑说:“我们班还有一个考100分的,但没写名字,谁没拿到试卷呀。”这时,褚成踊跃地举起手说:“我没拿到试卷。”陈老师瞪大眼睛说:“看来以后要叫你‘无名英雄’了。”为此我们班的“无名英雄”就诞生了。

我也非常想犯个小错误,享受一下老师的幽默哦!

描写人物的作文400(三)

今天,我认识了一个新老师,她是教奥数的,她的名字叫党员。当我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时,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呵呵!

党老师的脸不圆不尖,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皮肤有点黑。我们班的同学说“定睛一看,党员和魏星还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呢!”哈哈!这可能就是未来的我吧。

党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她说话时带有浓重的东北口音,上课时不时地冒出几句东北话,经常引得我们阵阵的哄堂大笑。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党老师正在讲解一道难题时,她锐利的目光发现两个同学在窃窃私语,党老师走到他们身边,说道:“你俩整啥玩意呢?快点,好好听讲!”话音刚落,立即引来一阵哄堂大笑。突然,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清脆的声音,喔!原来是一枚硬币滚到老师的脚边,只听到:“哎!这是谁的钢蹦儿啊?过来拿!再不来我私吞了啊!”我们听了,又笑声不断。

我喜欢党老师,这个说话带有东北口音的老师,你呢?

以上是人物通讯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人物通讯范文篇3

xx同学是我院音乐舞蹈系xx级4班学生,现担任音乐舞蹈系团总支副书记,是中共预备党员。和我院其他大学生一样,xx只是很普通的一个”非典型“大学生。而他却是通过特长考入我院的,其间也经历过一些起落,可以说他的艺术历程是”典型“的!

从体育到艺术

在谈到自己的艺术历程时,xx向记者透露,其实自己最初学的是体育。

读小学五年级时,xx就在一次足球比赛中拿过奖。由于自身身体素质比较好,中学时也曾在运动会等比赛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即使现在学的是声乐,可在运动场上依然可以看见他的身影。学体育是很累的,xx曾就经常负伤。爸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而且也不希望孩子整天”打打杀杀“的。在父母的压力和自己的决定下,xx开始走向艺术,最先接触的是舞蹈。

xx曾一度在练功房学跨步,练舞蹈。其实和体育一样,甚至比体育更辛苦。一次偶然的机会,xx接触到了萨克斯,这让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始学习萨克斯,并全身心投入其中。后来的高考,xx就是凭借萨克斯这个特长考上大学的。当了解到社会对声乐演员的需求较大,也为了让自己多学点东西,xx便开始关注声乐,并一发不可收,一度成为学院声乐团领队。

由于吹萨克斯容易破坏声带,为了更好地学习声乐,xx依然放弃了心爱的萨克斯,投身声乐。

团队精神,铸就辉煌

与记者交谈过程中,xx一直强调团队。他说:”我获得的荣誉是团队的,不是个人的,没有团队是万万不行的。就拿策划’校园歌手大赛‘来讲吧,需要管理·策划·组织·参与。而主持人台词·服装·节目单·评选单等都要考虑进入,单凭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xx说自己被评上“年度艺术人物”是感到很惊讶的,因为在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中脱颖而出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一个团队的支持。他说其实这个荣誉更属于整个团队。

天赋·兴趣·自信相伴而进

xx很坦然的`说自己在艺术尤其是在声乐方面的天赋还是不错的,这让自己找准了坐标。确实,每个人都应该找准生命的坐标。而对xx影响最大的还是自己对艺术的兴趣和自信。小时候,xx就曾在一个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与兴趣和自信是分不开的。当然,他还说老师和父母的引导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xx表现得很自信。他自己也说,自行是他最大的优点,必须自信。

这方面,母亲对其影响很大,在某种程度上讲,母亲更是一个导师。父母都是工人的xx,家庭条件还算不错。母亲对其“投资”很大,不断地培养他的兴趣和自信。

坚持·努力·认真缺一不可

“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坚持·努力·认真是缺一不可的。”xx告诉记者。作为音乐舞蹈系团总支副书记,xx任务繁重,经常熬夜到十一·二点,可他一直都在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努力地将它做好,认真的对待上级交代下来的每一次工作。

xx说这也许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必须让自己多接受这样的锻炼,多参加活动,一会走上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在谈到自己的经验时,xx总结了很总要的两点:一·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能好高骛远。二·做事一定要有责任心,认真的对待。

努力与荣誉并行

在xx的努力下,20xx年10月,作为学院室内管乐团与室内合唱团的成员参与学院50周年庆典活动;20xx年12月参演xx市煤业集团合唱比赛荣获二等奖;20xx年4月参演山西省“三晋之春”合唱比赛获得金奖;20xx年9月参演4场山西国资委煤业集团建国六十周年大型比赛均获得金奖;20xx年12月又参演了音乐舞蹈系老师郝峰的个人合唱指挥音乐会。

一路走来,路程是艰辛的,而成绩是卓著的。努力与荣誉并行!

一个非“典型”大学生的“典型”艺术历程,是来自身边的榜样!

人物通讯范文篇4

中国核潜艇之父:用算盘拨出091潜艇水滴外形

“当祖国需要我冲锋陷阵的时候,我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今年2月,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现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简短的话语字字铿锵。

从1958年进入核潜艇研制团队,到1987年以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的身份解密,30年隐姓埋名,黄旭华终于实现了儿时造船强国的梦想。

“拿着算盘算数据,上艇设备必过秤”

1958年,中国的核动力潜艇完全白手起家。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其中,核动力装置、艇体结构及艇型等7项难题号称“七朵金花”。为攻克难关,黄旭华和同事们别无选择,只能一步一步地摸索向前。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艇型是“水滴型”,拥有最完美的流线,摩擦阻力小,水下机动性和稳定性好。当年美国为实现水滴型构造,谨慎走了三步:先把核动力装置装在常规线性潜艇上,同时建造水滴型常规动力潜艇,在两者都成功的基础上,最后结合成核动力水滴线型试验艇。

中国该怎么办?是一步到位,还是也要“三步走”?黄旭华大胆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既然国外已成功地将水滴型艇和核动力结合,就说明这条路切实可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只能少走弯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使想法变成现实,除了大胆,还要苦干。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证,黄旭华带领同事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方案一出,黄旭华又一头扎进上海交大的试验室。

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前进”牌算盘。在没有计算机之前,研制核潜艇的许多关键数据,就是从这把算盘上跳出来的。黄旭华说,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常常是两拨人一起算,结果一致还好,不一致两边都要重新算。

除此之外,黄旭华还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核潜艇体积狭窄,而装艇设备和管线数以万计,如何知道艇体和设备的精确重量、确保重心稳定?黄旭华要求,所有设备都要过秤。在之后数年的建造过程中,大小设备件件如此、天天如此。“斤斤计较”使得排水量达4000多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完全吻合。

为了中国的核潜艇,新婚不久,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后来他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凉的小岛。他说荒岛上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平时,他没时间回家,大地震也顾不上回家。女儿说他是“到家里出差来啦。”妻子说他是“客家人”。是的,为了艇上千万台件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网络”全国24个省市的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牵涉面广,难度可想而知。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中国的核潜艇搞出来了

1970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当凝结了成千上万研制人员心血的庞然大物稳稳浮出水面时,黄旭华难掩欣喜和激动,一任幸福泪水长流……毕竟是他和同事们,呕心沥血书写了共和国核潜艇从无到有的历史!

“骑驴找马做研究,一起参加极限深潜试验”

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荒岛上起步。一首打油诗这样描述该岛:风沙大,姑娘少,兔子野鸡满山跑。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黄旭华带领同事当“挑夫”。他利用出差机会,从外地带肉、油、米等食品返岛。最厉害的“挑夫”曾经一个人带回重达150斤的包裹。黄旭华自豪地说,“大家以苦为乐,互相关心,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也没有一个人掉队,更没有一个人当逃兵!”

物质生活一贫如洗,科研手段和科学设施也是一片空白。一代艇上马时,我国的科研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并不足以支撑核潜艇研制。但研制工作“三项原则”明确指示:要立足国内,从现实出发,在主要战术技术性能上力求配套,可以作为战斗艇交付使用。要求与现实形成了尖锐对立,是等待条件成熟再干还是“人定胜天”地蛮干下去?黄旭华提出“骑驴找马”策略:即便驴都没有,也要两条腿先走起来。

为确定水滴型潜艇水下的机动性和稳定性,黄旭华在试验室一呆就是小半年。但那个水池不到百米长,有些实验根本无法完成。黄旭华就提出,利用人工增加截流的方法加大阻力系数。在这个水池旁,黄旭华反复进行了各种艏端线型和艉端线型模型试验。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内行人明白,这是一次重要试验,也是一次最危险的试验。所有参试人员明白,中国只有常规潜艇下潜经验,而核潜艇要复杂得多危险得多。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就是在深潜试验时,下去后再没有上来,艇上160多人全部葬身海底。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

“这首歌很好听,我也喜欢唱。但是这次我们要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把实验数据成功拿回来。”黄旭华亲自去和战士们座谈,缓解紧张情绪。接着,他语气坚定地说,“我要和大家一起参加极限深潜试验。”这句话立即威震全场,让悲壮气氛一扫而光。

终于,试验成功了!黄旭华,这位世界上第一位亲自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即兴挥毫: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春节不回家团圆,忙得连娘也不看望”

如今,黄旭华的大女儿也退休了。但每天清晨,88岁高龄的黄旭华都要去上班。“现在不行了,看书要老花镜和放大镜叠在一起才行。”右耳丧失听力,但他依然坚持上班,且常常最后一个下班。“我现在只能上半天班,只做‘场外指导’,让年轻人放胆去干。”

被抽调参加核潜艇制造工作之初,需要高度保密,黄旭华逐渐减少了和家人朋友的联系,整整30年没有回过广东老家。为数不多的家信中也只能告诉父母自己在北京工作,但单位、地址和具体内容一个字不能透露。

上世纪70年代,黄旭华的父亲去世。当时,他忙于工作,无法回去奔丧。每年过春节,家里的人聚在一起,只有他这个“三哥”永远缺席,大家都会对他有所埋怨:“不知道在做什么,忙得连娘老子都不看了!”1988年,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回到广东老家,母亲已93岁。

“我们家这位先生,我只记得他买过一次菜。”黄旭华的妻子李世英说,婚后不久,黄旭华就离开了家,直到6年后才聚到一起。“他在家的时间很少,就算在家也什么都不管,是个甩手掌柜。”“他这辈子,连双袜子都没自己买过,全忙在工作上了。”李世英说,黄旭华生活简单随意,从不计较。“就说理发吧,他嫌排队浪费时间,即使头发很长了也不去理。我就买了剃头刀,给他理发好几十年了。”

“我很感谢她,这么多年能理解我、支持我,还甘愿挑起生活重担。”黄旭华由衷地说,“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都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我无怨无悔!”

人物通讯范文篇5

在我们初三・一班,这个普普通通的班里,有一位闻名全年级的学习尖子–于浩。

于浩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十分认真。他对待学习中的一切问题都那么严肃,那么认真,对待学习中的每一个问题如同对待敌人一样,决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以前,在我们班他一直是前两名,进入初三以来,他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他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一直在向前进,从班里的第二升到了第一,从年级的十三名升到了第六名,而他还没安于现状,再接再厉,他的目标恐怕就是年级第一了。他在初三的几个星期来,成绩也是直线上升,从英语到物理,从数学到化学,哪一门前几名没于浩呢?于浩在学习上,是超越了一切的人,他学习起来,就好像处于一个“真空”中的人,什么事都忘却了。

他不但努力学习,而且积极锻炼身体,他对足球非常热衷。在我们队,于浩也是前锋线上的一把尖刀,这一阵也是屡屡建功。看!他绕过了一名后卫,离球门十米远一脚远射,球如离弦之箭,直飞网底。于浩以其准确的射门到位的传球,在我们队站住了脚,为我们队能胜另外的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个风云全班的学习尖子,一个在球场上让人刮目相看的队员,在这个普普通通班里的.这个普通的中学生,一个跨世纪的少年,一个值得班里骄傲,一个值得老师骄傲,一个值得他的同学向他学习的中学生,更是一个尽心尽力的班干部。

他就是新世纪的好少年–于浩。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公开承诺事项范文(精选6篇)
  • 下一篇:建队日讲话稿(精选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