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

时间: 2024-02-23 栏目:申请报告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篇1

为纪念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学习和秉承陶行知老校长的行知教育思想,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于9月6日下午组织师生代表前往行知园参观学习。

学院师生瞻仰晓庄十英烈纪念碑、拜谒陶行知墓,并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整个行程由陶行知纪念馆馆长何文秋主持并讲解。在晓庄十英烈纪念碑前,何馆长饱含深情的为师生讲述了行知先生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伊始,学校就建立了党、团组织,并领导学生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4月,学校遭国民党查封,石俊、叶刚、郭凤韶、谢纬棨、袁咨桐、姚爱兰、沈云楼、胡尚志、汤藻、马名驹等十位学生遭到国民政府的逮捕。在狱中,他们坚贞不屈,最后血洒雨花台。其中,袁咨桐牺牲时年仅16岁,是雨花台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晓庄十英烈用年轻生命谱写了一曲“以我青春换光明”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英烈精神也鼓舞着一代代晓庄人。在纪念馆,师生们仔细聆听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的光辉事迹,认真观看了陈列的照片、图文资料,感受陶行知先生成长为伟大人民教育家的历程以及为推动我国平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重温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初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以及“爱满天下”、“万世师表”的师德风范。

活动结束后学院师生纷纷表示,作为晓庄的师生,应当沿着陶行知老校长的足迹,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校训和“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风,为晓庄这部永不完稿的诗集续写新篇章。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先生为人师表,一生为教育发展而奔忙,他的理念对我们当代师范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先生的教育理念,践行‘知行合一’、‘爱满天下’,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篇2

最近,我去了陶行知纪念馆,参观了他的出生地和纪念馆,对他的事迹和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陶行知纪念馆,我全面了解了他的生平和贡献。他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翻译家。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许多著作和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许多陶行知的照片和事迹资料。他出生地的建筑风格和周围环境,让我感受到了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纪念馆里还有许多关于他的生平和思想的展览,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贡献和成就。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精神和智慧。他的思想和方法,对今天的教育和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为今天的教育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陶行知纪念馆是一个让人心灵震撼的地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精神和智慧,对他的贡献和成就充满了敬意。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多的了解他,学习他的思想和方法,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篇3

今天参观了陶行知先生的纪念馆,感触颇深,使我真正切切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对中国教育做出的伟大贡献。当我们走进纪念馆时,首先是是陶行知先生的铜像,据介绍这个雕像是陶行知先生在一次演讲时的深刻写照,并通过铜雕大师雕刻于铜之上。走进里面在纪念馆的墙壁上贴满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从小时候到留学回家,再到创办行知学校,然后到因病逝世。特别是他留学西方的时候,他本可以留下来任教,过舒舒服服的日子,但他心系中国教育事业,义无反顾的回归故里。并花费大量的心血创办了行知学校。而且始终贯彻着自己的信念,把文化带到乡村去。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篇4

近段时间,幼儿园组织了学习陶行知的活动,通过听陶视频、学习有关陶行知的理论等,唤起了我们“师陶、学陶、践陶,打造爱+智慧教师”决心和信心,也让我对陶行知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知道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除了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高尚人格外,在教育中还体现了“爱满天下”博爱精神,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创新民主教育也成了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被陶行知的精神所感动。在实践中,我也不断探索着,尝试着……通过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话语,仔细斟酌,我有几点体会:

在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过程中,首先让我深有感触的是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爱孩子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感情基础,真诚地热爱孩子,对孩子倾注满腔热情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师只有对孩子抱有深深的爱,才能激发孩子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我用真心疼爱着孩子们,孩子们也用他们的童稚爱心回报着我,我特别喜欢看到听到孩子们甜甜的笑脸,喜欢他们围拥在我的身边,喜欢他们稚嫩的呼唤声,“老师,老师”这是个崇高的职业,让我感受到了更大的责任。在这种充满爱的师生关系中,孩子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也学会了去爱——爱自己、爱别人、爱幼儿园、爱家庭、爱家乡。同样,我们也应爱自己的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各种滋味,爱自己的家庭,感谢他们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爱工作着的幼儿园,有了它,才有我们的安宁幸福。

在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的一生正是这十二个字的写照,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我会带着一颗对教育对孩子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使自己能在这一路上有更大的收获,能采撷到更多的陶果。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篇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师从美国教育家杜威因此其教育思想的优缺点在很多方面和杜威是一致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时期,苏联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的发射令美国人震惊不已,美国人认为他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于是美国政府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需要指出的是,其改革针对的正是杜威的教育思想,但并不是完全将其推翻,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那么,我们姑且假设美国人当时所做的改进是完全正确的,那么被改进的那一部分就必然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不足,而杜威的不足,可以和陶行知的不足相对照来看;同样,杜威的教育思想在美国被保留下来的部分,我们假设它是正确的,是其教学思想的优点。那么,这些优点,也可与陶行知的优点对照起来看。

顺便解释一下,之所以要以杜威来引出陶行知,是因为杜威的教学思想在美国已经得到了反复的论证与实践。而陶行知去世于1946年,1949年以后,中国教育开始照搬苏联模式,因此,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并没有得到充分地论证与实践。

首先来看下美国人当年所实行的教育改革政策有哪些。(主要是中小学部分)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这个法案内容丰富,它肯定了自50年代末开始的教育改革,重申了黑人、白人学生合校教育的政策,制定了对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措施。此法指出,小学目标是加强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为将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中学目标是为培养未来的学者、专家打下基础,使他们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技能,扩大知识范围,同时学会钻研学习的方法,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生源做准备。

温和传统派在中学课程的改革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综合中学。这就意味着要保持美国现存的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同时将综合中学的职能扩充为三项:普通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学术性教育。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学术性教育兼顾了毕业后就业和升学的两部分学生的需要。这样培养出来的多层次的学生便能满足社会和国家不同层次的要求。而不是搞一刀切,不顾实际的只抓学术教育,要求青年一律朝着未来科学家的方向努力。

第二、实施新的修业计划。与综合中学办学目的相适应,其课程也具有统一性和层次性。所谓统一,指为普通义务教育开设的必修课,即具有共同核心的普通教育学科,包括4年的英文,3至4年的社会学科,1年的数学和自然科学。而层次性,指在必修课之外,还设了为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的职业选修课,以及为高材生提供的学术性选修课。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接受普通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课程。

第三、实行能力分组教学。综合中学实行能力分组教学方式,确保对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尤其对高材生,给予特殊的指导,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满足当时美国社会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

现在让我们把这些措施和杜威的教育思想对应起来分析一下。首先,杜威提倡“教育无目的论”,认为只有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其教育才会强加给受教育者一个目的。换言之,若美国是民主国家,他的教育就不应像专制的苏联那样强加目的。(当然杜威的原话中没提到过苏联)。但是,“专制”的苏联先于美国发射了卫星,这迫使美国人对“教育无目的论”重新进行了思考,并做出了相应改革。于是乎,他们在新的教育法中进行了如下说明:“小学目标是加强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为将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中学目标是为培养未来的学者、专家打下基础,使他们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技能,扩大知识范围,同时学会钻研学习的方法,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生源做准备。”这显然是对杜威教学思想的一种改进。

其二,在该教育法中,有三个地方是符合杜威的教育思想的,他们分别是:

1、“普通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学术性教育。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学术性教育兼顾了毕业后就业和升学的两部分学生的需要。”

2、“在必修课之外,还设了为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的职业选修课,以及为高材生提供的学术性选修课。”

3、“实行能力分组教学。综合中学实行能力分组教学方式,确保对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尤其对高材生,给予特殊的指导,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满足当时美国社会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

我们知道,杜威不给教育加上一些外在的目的,乃是确认教育所产生的经验情境是一个不确定的、变动的经验情境,由个体与环境连续不断交互作用的一种历程;外在、预定的目的,不一定就符合了现实经验情境的需求,也不一定就能贴切于当时的经验情境。可以说,杜威在教育中是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验情境”,这是从出生后在成长期间由各方面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致,由此,我们才有了不同的爱好和不同的能力。上述的三条教育措施,很好的照顾了不同“经验情境”的学生,使他们能够按照最适合自己的路发展,避免在教育中产生一个单一的目的。

同样的,我们可以想象,继承了杜威思想的陶行知先生,若他所提倡的教育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其要走过的道路和杜威思想在美国做过的历程可能并无太大区别,可惜的是这在今天是无法验证的。

陶行知先生生平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以及“小先生制”,依我来看,前两个思想均源于杜威,第三个由前两个派生而出,第四个独具特色

下面我们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几个有独创性的教育观点来分析一下当前的中国中学教育中的两个现象。

现象一:在目前中学教育中,有一个令人咋舌的现象:学理科的学生几乎不做实验!我想这正是缺乏“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所导致的。我们姑且按照现在的做法,把教学内容强行分为“文科”和“理科”(虽然这种做法不见得正确)。我们再姑且认为,“文科”中的一些内容确实需要死记硬背,以课本和考试为主。但是,难道理科也一样吗?自然科学中,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验必不可少,否则就无法验证理论知识。同时,实验能最大程度上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这不是在卷面上出几道所谓的“实验题”就能替代的。就算我们把目前的高考制度当作一种较为合理和公平的模式,一颗珍珠,那么“理科生不进行实验”将是这颗珍珠上一条无法修复的裂纹,更何况现在的制度还远称不上“珍珠一颗”。

由此,我们看到了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正确性,至少在目前的理科生教育中,“教学做合一”应该对我们有着很大启示。

现象二:在课堂上,只有老师在讲,学生很少提问,有的老师甚至禁止学生提问。虽然这种状况在少数地方得到改善,但就我所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普遍存在的。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其实就是给了学生最大的课堂参与权:他甚至给了学生讲课的权利!这种参与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我认为如果应用的好,这种方法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知识教给别人”。

总结一下,我国的教育其实在民国时就已经有了很多先进的思想,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是杰出代表之一,但可惜的是,这些思想都没能传承下来,造成了中国今天的落后。在上面,我借用现在教育中的两个现象,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分别提出了建议,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思想无所谓时代,好的教育思想是不会陈旧的,它的光芒会穿越历史的阴霾,为我们的今天指明道路。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篇6

在参观纪念馆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陶先生的“爱满天下”。陶先生一直都把“仁、爱”当教育的中心思想,我想到陶先生另外一句如今也广为流传的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一分诚挚的爱,没有一份仁爱与宽容,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只怕学生会在心上筑起一道坚固的墙。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精神,在工作中积极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力争成为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篇7

陶行知以毕生的精力,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拜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过程中,“教学做合一”思想紧紧地吸引着我,时而产生共鸣,时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重要的是学而内化之、学而思考如何运用伟人的思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另辟教学蹊径。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实际上,如果破除成见,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因为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所以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一个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他认为传统的传授方法有问题,要进行改革。他认为,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正是我们现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有学习的主动性,自己去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和指导,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终身性的学习。

1、授之以渔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此,陶行知先生还作过一个生动的譬喻: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

我想,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光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即使把书上的内容倒背如流,又有何用呢?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用。比如,教学:ilikefootball。idon’tlikebasketball。这一句型,在让学生经过了必要的朗读、替换练习后,可以让学生选择老师准备的任务建议,即兴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诸如:向他人说明自己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动物;告诉体育委员自己喜好的体育项目以决定参加运动会的什么项目;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参加“最受本班(本组)同学喜爱的动物/颜色”的调查中,说明自己喜欢的动物/颜色等话题,恰似活的语言,从学生嘴里“流”出来。这样,通过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学生都能尝试着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喜好,从而较好的掌握ilike…。idon’tlike…。等用语。这样的学习过程,以活动促说,以活动促用,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活化了知识的习得过程,这应是教学追求的目标。

此时,也深感于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另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老师怎么交给学生几把钥匙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学做合一”。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篇8

“樱桃杨桃亦香甜,不如小陶乐开怀。学习行知好习惯,陶花朵朵沁心田。”读了《走近陶行知》,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对陶行知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著名教育家孟禄先生和杜威先生。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郭沫若说“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通过阅读、理解、思考,我了解到陶行知是一个爱国、爱满天下,求真、有思想的伟人。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为了祖国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凭借着他爱满天下、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精神,怀抱着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接受到教育的梦想,毅然踏上了学习、实践的道路,创办了晓庄师范、育才学校等。

我们都知道陶行知是个爱国人士,除了将毕生心血致力于教育外,还大力支持革命。在一次与同学的谈话中,陶行知和他们谈起长大后有什么志向时,有人说“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到外国当教授”。陶行知听了很不快:“为什么你不回中国?”那人说因为中国太穷太乱了。当时,陶行知就怀有胸怀大志:将来学成之后,回国让每个人都受到教育。可见,一颗报效祖国、爱国的心灵从小就深深地扎在他的心中。年少的他是多希望人们能免受战乱的影响,过上富足的好日子。他要让人们从封建的社会中解脱出来!

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在与孩子的接触下,陶行知越来越爱孩子们,那无微不至的关爱包括对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有人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主人”,陶行知却说“孩子是现在祖国的主人,现在做不好主人,将来也做不好”。陶行知对孩子们的爱已经超越了对亲人的爱,对孩子的爱已经超越物质、精神了。一次,一个孩子做错事打人了,陶行知竟还给孩子四颗糖。第一颗糖是因为孩子准时来到;第二颗糖是因为他叫孩子住手那孩子就立即住手;第三颗糖是因为孩子之所以打人是因为打的那个人欺负女孩子;第四颗糖则因为那孩子主动认了错。相信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对孩子和蔼可亲的爱,错了也不责怪他,而是鼓励孩子的正直善良,用亲切的话语来引导孩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正是如此爱满天下,教导亲切……

陶行知虽然离开我们60多年了,但他的身影高大永驻,精神光照千秋。轻轻地您走了,留给人们的却是那满满的爱,永不磨灭;轻轻地您倒了,树立起来的那份爱国情怀,坚韧不拔……

让我们走近陶行知,学做“小陶子”吧!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教师礼赞作文字(精选11篇)
  • 下一篇: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心得体会(精选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