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六国论知识点(精选8篇)

时间: 2024-03-06 栏目:申请报告

六国论知识点篇1

三国论的积极意义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表现,诸侯纷争阻碍了历史的发展,“赂秦”不是六国灭亡的关键,苏洵的看法是有局限性的。但是,本文是史论,是今人站在现实的立场上观照历史,用现实的形势比照历史兴亡,苏洵选择“六国破灭”这一历史论题是有其良苦用心的。作者所生活的北宋时期的统治者,面对北方日益强盛的辽和西夏的南侵,一味地纳银输绢,妥协退让,以求苟安,在公元1004年、10、10三次与辽和西夏订立盟约,纳银纳绢纳茶叶,用重赂来换取短暂的和平,这与六国“为秦积威所劫”,“争割地以赂秦”历史是惊人的相似。面对历史,怎不叫“赤胆忠心”的作者为宋王朝深深忧虑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作者作文其意不在为六国破灭的原因作一个历史结论,而是为了借古讽今,希望宋王朝能吸取历史教训,奋起抵抗外侮。

语言特色

本文语句以散句为主,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有对偶句,有排比句,有引用句,有比喻句,有疑问句,有设问句,丰富多彩,交相辉映;有正面论证,有反面论证,有直接说,有隐含说,相映成趣。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乘,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

六国论知识点篇2

一、了解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是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的。作者先论证六国的灭亡,由于赂秦,然后提醒治国的人应当吸取这个历史教训。读这篇文章,应该知道作者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12月),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chán)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苏洵尽管不理解秦国当时已经具备了统一全中国的条件,不过他写这篇文章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警钟,指出对敌人不用武力抵抗而只是一味屈膝求和,结果必然招致灭亡,这些意见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说,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空泛的史论,它是明显地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六国简介。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东周的天子由力量逐渐衰微到终于灭亡。诸侯的势力却很强大。在战国时期这一百八十二年间,秦国和六国这七个强国(所谓“七雄”),都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进行混战,而基本上则是秦国向六国猛烈地进攻。七国之中,秦国本来是个文化落后的国家。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从此以后,就成了七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秦国占据现在的陕西省、甘肃省和四川省一带地方,地势险固,适宜于防守,也适宜于出击,称为天府之国。韩国占据现在陕西省东部、河南省西北部及山西省一部分地方,山地多,平原少,物产贫乏,人口稀疏,在七国中最为弱小。魏国占据现在的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一带地方,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平原,无险可守。赵国占据现在的河北省、山西省一带地方。燕国占据现在的北京市、河北省和辽东半岛一带地方,距离秦国远,受战祸比较晚。齐国占据现在的山东半岛大部分地方,国富兵强,距离秦国远,不受秦国的威胁。楚国占据中原以南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七国里边,楚国的土地最大、人口最多。

秦国强盛起来以后,积极地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经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是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这种联合并不巩固。韩国和魏国屈服于秦国的压力,几次献地求和,助长了秦国的气焰。最后六国终于都被秦国灭掉,秦国完成了统一全中国的伟大事业。

三、了解本文的篇章结构。

文章共分五段。第一段以总论点提携全文。启篇首句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否定了一般人的见解;接着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弊在赂秦”——这是全文的总论点。继而以“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论据,对总论点作了概要阐明。这两个论据,又被作为分论点,分别在第二、第三两段里给以具体论证。

第二段紧扣前一个论据,阐明赂秦之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这里是从两个方面论述的:其一,用秦以积威所得比以攻取所得多百倍,与六国因赂秦所亡者比因战败而亡者也多百倍的事实,论证“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回应文章的首句“非兵不利,战不善”。其二,通过具体叙述诸侯赂秦的过程,感慨颇深地指责了赂秦者为了“一夕”的苟安,而忘记先祖父创业不易、“举以与人”的失策,说明以有限之地奉无限之欲,结果必然是“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从而得出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最后进一步推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并引用古人的比喻,补充和印证了自己的论据,发人深省。至此,为总论点的成立打下了第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紧扣后一个论据,引证历史事实,深入一步阐明“不赂者以赂者丧”。先以齐为例。齐虽未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六国不同心,不能互相支援,结果“五国既丧,齐亦不免”。证实了前文的“失强援,不能独完”的论断。次举燕赵。从正面用它们的“用兵之效”的事实(燕虽小国而后亡;赵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等),从反面用它们由于内外政策的错误而导致灭亡的原因(燕派刺客,赵信谗言而除良将),来证明“非兵不利,战不善”;强调指出它们“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恰好论证了“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进行假言推理(“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存亡之理,……或未易量”)说明六国如果不赂秦,不附秦,同心对敌,还可能不致于相继遭灭。至此,为总论点的成立,打下了另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为全文的结论。“呜呼!……悲夫!……”是两层意思。前者是为六国设策,还是主张“并力西向”抗秦,反对赂秦;后者感慨六国“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以趋于灭亡。”最后一句(“为国者……”)从六国覆灭的惨痛史实,引出深刻的教训。这句话自然是说给北宋统治者听的,引起下文的讽今,起到了过渡作用。

第五段重申六国之势虽弱于秦,然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接着又以假言判断(“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含蓄地、尖锐地针砭了北宋统治者“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对敌妥协投降的错误,预言其下场会比六国更加可悲。从而揭示出写作意图,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从以上分析看来,这篇史论,结构完整,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紧紧围绕总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这是值得借鉴的。

四、了解作者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代著名的散文家。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二十七岁才发愤攻读。他应进士和茂才等考试都未中,促使他更加用功读书,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和儿子苏轼、苏辙从四川到汴京(今开封)。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著作二十二篇(即《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呈给仁宗皇帝看,宰相韩琦也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向朝廷举荐。于是仁宗就召试他于舍人院。可是他却假托有病而未去应试。仁宗因为他有才名,就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后来又叫他参加修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之后他就去世了。苏洵著作有《嘉祐集》,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苏辙(字子由)著有《栾城集》。父子三人俱以散文名世,后人合称之“三苏”。

六国论知识点篇3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那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都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另一个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六国论知识点篇4

一、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二、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三、重点字词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道:原因

5、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六国论知识点篇5

语文-六国论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v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v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板书设计

六国论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六国论知识点篇6

六国论文言文知识点

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确)

③诚不得已(办法)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②其势弱于秦(形势)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六国论知识点篇7

《六国论》“同课异构”案例的学习感受

《六国论》是名家名篇,也是高中教材常选的篇目,培训资料里有了两位老师的上课视频。一位是山东省崂山一中语文教师李红梅老师,另一位是山东省崂山一中语文教师巩老师。下面简要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李老师设计了三个目标,第一是疏通文意,第二是分析思路,第三是探究主旨,这三个目标都采用诵读的方法来进行。在诵读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产生阅读的兴趣,提升语文的能力。具体过程是先在导入之中就把六国破灭的背景给学生做简单的概括,然后再联系课文,具体介绍六国灭亡的原因;再具体讲授文章内容,再穿插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但是文言文中还有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教学环节,省又省不掉,讲,学生又不爱听。这就是文言字词的讲解,包括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李老师完整地实现了教案计划的步骤,条理比较清晰,重点比较突出。突出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活跃。疏通文言字词部分进展较顺利,学生多次朗读了课文,互相质疑解疑比较充分,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拓展探究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思考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论证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

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第一个环节进展比较有特色。第二个环节引导得也较好,所以比较成功,学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另一位巩老师的基本的思路是:第一、让学生识字,让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扫清文字障碍。把重点的生字、难词,让同学先解决。第二步是会意,让学生读课文,在读课文的时候借助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还有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把握句意、理解文段的意思。第三步是明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中心,体味文章的情感,理解作者的观点方式。第四步是知法,要求学生能够鉴赏一下文言文的写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反复的朗读,文言知识基本掌握了,课文内容也基本掌握了,加上老师的点拨,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了知识,教学方法值得也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两位老师对文本的把握非常到位,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符合文言教学的核心。两位老师的补充的材料也比较实在,学生的讨论比较精彩。抓住了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问题,就是言文统一,言文并重。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

总之,《六国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和政治启示,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希望本文的六国论知识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著作。

六国论知识点篇8

主旨归纳

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抗争,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写法赏析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分析这篇文章,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属于史论,目的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确立自己的论点,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社会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它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不赂秦”两类国家加以论证;接着通过假设进一步论述如果不赂秦六国就不会灭亡,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全文纲目分明,脉络清晰,结构完整,逻辑缜密。此外,文中还综合运用了例证、引证,特别是对比论证的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第一学期班级工作计划集合(精选2篇)
  • 下一篇: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方面(精选11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