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精选8篇)

时间: 2024-03-07 栏目:申请报告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声乐教学改革

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是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应该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围绕教师职业能力要求,明确基础音乐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教学作风。

一、概述及研究意义

1.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概述

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自从民族地方高校开设音乐专业以来,在教学上一直沿袭专业院校的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由于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无形中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时展的问题。特别是在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方面,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按照培养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精、尖”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人才,以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确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发展目标,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性,导致一些学生走上基础教育岗位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社会需要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概述

社会需要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基础教育音乐师资应该具备的音乐专业知识的总称。略去其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不谈,其音乐专业知识结构应具备如下要求:基础教育音乐教师不仅要能够教授音乐课(包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常识和音乐欣赏等课程,在教学中要求能示范演唱、自弹自唱、指挥等),还要能够组织、领导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组织合唱队、声乐小组、民乐队等全校性的音乐活动)。这些基础音乐教育活动体现了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要有一专多能的特点,一专多能是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

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与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的概念不同,但对基础教育音乐活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意义,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的剖析,阐明其内涵和本质,对促进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和优化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以及对提高基础音乐教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二者比较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基础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扎实、丰富,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的基础音乐师资不仅能唱,还要能讲、能组织等,还要有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但是长期以来,一些民族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只注重声乐技能、技巧的传授,只教授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注重声乐的舞台表现力,出现了“重技巧、轻理论、轻实践、轻师范性”的现象,使得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效果不佳。一些学生毕业后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就会暴露出能力单一、知识不够丰富的弊端。

应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而不是培养歌唱家,也不是培养登上舞台的表演人才。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不仅要强调声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该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更应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突出“师范性”,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通过声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职业能力,包括基础教育理论知识能力、声乐专业知识能力、声乐相关领域知识能力。

1.教育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应当懂得运用教育学原理和方法,有效达到教学目的。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教育理论知识,让学生全面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踏入基础教育岗位后,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指导教学活动。在实际基础教育、教学中,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能力各异,因此必须因材施教。比如,有些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师就应该懂得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对这些学生循循善诱,逐步引导他们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声乐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声乐专业知识是衡量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能力的关键因素。声乐教学不仅应该向学生传授声乐专业知识,还应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声乐理论知识、歌曲分析处理能力、声乐示范演唱能力。第一,声乐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声乐理论知识是歌唱练习的科学依据,要让基础教育声乐专业学生系统地、有步骤地学习歌唱发声的原理和方法,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对发声器官进行生理机能的操作与控制,这对学生准确掌握歌唱的技巧、姿态、呼吸方法、发声机能及共鸣腔体的调节运用等非常重要,能使学生歌唱的声音更美妙、更动听,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激情。第二,注重示范演唱能力的培养。示范演唱能力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基础教育音乐教师的必备能力。教师在示范演唱时用正确的歌唱方法表现出音乐作品的节奏、节拍、高音及风格等,通过运用正确的声乐技能,表达真挚的情感,(转第112页)(接第81页)能够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其受到美的陶冶。基础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互相交流感情的活动。教师的示范演唱在学生心目中是最亲切的,容易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因此,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视野要开阔,艺术感情要丰富,这样才能绘声绘色地完成示范演唱,激发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第三,要加强歌曲分析及处理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要有歌曲分析及处理能力,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分析歌曲的内容、风格、调式、结构、感情、速度的关系。通过歌曲分析及处理,把音乐分析理论、歌曲艺术处理、声乐技巧的掌握等融为一体,如歌曲的基本结构、曲式、调性、高潮的布局以及节奏、速度、节拍、风格等音乐组织方式与内容情绪之间的关系进行诠释。同时,根据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对声音色彩、技巧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搭配,如音色的明暗、力度的大小等技巧,呼吸上的快慢疾缓以及换气等特殊技法的运用。通过正确的歌曲分析及处理,教师的示范演唱会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这样能使学生喜爱音乐,积极主动学习音乐。

3.声乐相关领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声乐专业能力,还要有声乐相关领域知识和能力,如节奏感与听觉能力、多声部能力、读谱能力、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合作能力、儿童声乐训练能力等。要想很好地胜任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就必须掌握这些知识结构。民族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声乐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认识到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的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他们提早进入教师角色,让学生参与声乐教学改革,使学生感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教师,引导学生向教师专业方向角色发展。其次,不仅让学生掌握声乐技能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道德。设置的课程必须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各门课程、各类课程之间要形成最佳组合和系统化。声乐教学应该以演唱技能为基础,加强声乐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还要开设声乐演唱与教学课程,内容可包括歌唱基础理论、发声知识、歌唱心理、嗓音保健、声乐表演与欣赏、中外声乐发展史,声乐教学法、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优秀课例评析等相关领域课程,增强学生声乐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结语

基础音乐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要让每一个中、小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所以,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要贴近基础音乐新课程,不要把目光放在单纯的声乐技能、技巧的教学上,而应放在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上,放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上。

参考文献

[1]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2

1。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有哪些?

潍坊中小学教育理论知识是什么?网页链接

中小学教育理论知识的考试范围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等。主要考察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有哪些?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是现代教学观。现代教学观要求使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即着眼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一、教学以及教学观的含义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实践活动。

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教师从这一认识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程,并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所采取的态度。因此,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现代教学观基本主张

1、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的基本价值、基本作用、基本任务都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育人。

在教学过程中以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渗透“教育性”,着眼“创造性”,贯穿“实践性”。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发展能力等教学的根本目的。

2、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1)在教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应正确认识:1.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2.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3.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

(2)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从四方面转变:1.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的内外变化。2.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3.从单纯的教师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4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

3、从“教学生学”转向“教学生自己学”。

现代教师观

教师观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教师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

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

一、关于教师

教师定义广义:凡是增进他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他人思想品德形成的人,都可以称作老师。

狭义:指学校教育活到中的教师。

1、教师的作用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传递和传播人类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2.培养人良好的思想、塑造人高尚的品德。

(2)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之一,教师是代表社会要求的施教者。第二,教师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第三,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相辅相成。教育的过程的客观规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的、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2、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

教师既然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社会地位自然应该是崇高的。在我国,一直存在着尊师的优良传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教师必将成为让人羡慕和受人尊敬的职业。

二、现代教师观念的基本内容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

1、现代教师的使命

(1)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担起“重塑中国人”的重担,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民族素质。

(3)勇于创新,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

2、现代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长期性、前瞻性

3、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正确的教育观念

(2)良好的职业形象

(3)多元的知识结构

(4)多向的教育交往

(5)完善的能力结构

(6)健康的心理素质

4、现代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精神

(1)敬业乐业精神

(2)勤学进取精神

(3)开拓创新精神

(4)无私奉献精神

(5)负责、参考精神

现在学生观

学生观即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

2、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重点是什么?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概论、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学校、教师和学生。

1.教育学概论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的起源、发展、本质和基本规律,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

2.教育与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发展的理论基础、身心发展及其规律、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3.教育与社会发展包括现代教育的功能、教育的优先发展、教育的现代化和未来社会的发展与教育。

4.教育目标包括国内教育目标和国外教育目标。

5.教育内容包括中国的教育内容及其科学规范。

6.教育途径包括八个方面: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和综合实践活动。

7.学校包括学校的教育体系。

教育理论有基本的规定性:

之一,教育理论是由教育观念、教育命题和一定的推理方法构成的。因为任何理论都必须由概念、判断或命题等基本思维形式形成。如果没有教育观念和主张,那只是对教育现象的系统描述。即使是系统的,也不是教育理论,只是对教育现象的陈述。

第二,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抽象概括。本质上,理论超越了具体的事实和经验。虽然在形式上是陈述体系,但在内容上是以浓缩的形式阐述教育事实和经验,不是对教育事实和现象的直接复制,而是间接的抽象反映。

四。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等基础理论,与教育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

2.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包括本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学科)相关联的实践能力、对本专业(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

3.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内涵。包括分析教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案、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4.基础教育内容与教学质量。包括举止、口头表达、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3

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1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91-01

我国社会科技化进程逐渐加快,计算机基础教育是科技在社会中普及的前提。计算机基础教育无论在中小学教育中还是在社会群体教育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的初级阶段,为此,下文就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提出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

1、知识逻辑性强

计算机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学习与掌握程序设计方法的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通过简单的程序教学,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打破学生消极的思定式。由此可见,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培养与创新思维能力养成具有较大的联系[1]。

2、实践性较强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其它学科有较大的不同,其它学科理论性较强,学生在接收大量的理论知识后不能得到及时的实践练习,导致知识理解不深入。而计算基础教学则不同,其教学过程就是在实践中总结出理论知识,理论在得以深化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迅速掌握理论知识,在知识的树立运用中实现创新。

3、应用领域广泛

科技不断发展,学科之间实现了知识的相互渗透,计算机基础学科能够在各个学科之间实现相互连通,应用领域比较广泛。例如,在语文学科中教师通过办公软件进行教学,通过PPT制作课堂演示文稿等。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发散思维[2]。

二、创新能力培养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途径探索

1、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创新在教育中应用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对于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不可缺少。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创新,需要从教育教学理念上入手,对教育理念进行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是持续性,是终身的,因此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是终身的。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的创新动力与能力养成来源于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说兴趣引导知识创新。因此,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应该注重以兴趣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所思考,实现学习创新。而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是科技时展的必然[3]。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创新,为了顺应时展,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该倡导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沟通与互动。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多媒体教育等多彩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体,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创新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在课堂上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竞赛,实现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

2、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创新

计算机基础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固然重要,但是一味的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容易忽视了学生的能力拓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明晰,学生的能力拓展与创新能力息息相关,学生只有将自身的能力进行拓展,知识面拓宽,才能迸发出新的想法,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才能另辟蹊径,找寻与一般解决方案不同的方式,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新。因此说,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学习,教师需要从教学体系上入手,建立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教育课堂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引导学生知识创新。而在教学内容上的创新,需要构建计算机基础教育应用型模式,以科技为依托,以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开展个人网站设计比赛,通过实际的图片、文字等实际技能处理,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利用先进的技术软件,形成示范效应。另外,加大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力度,通过实验室的资源,帮助学生主体活动设计[4]。

3、创新学生认知结构

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形成、变化和完善的过程,认知结构决定了学习的关键。认知结构具有差异性、整体性以及层次性等特点,良好的认知结构形成有助于学习的正向迁移。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逻辑性教学中,以数进制转换为例,学生在心中形成了十进制和二进制转换的规则认知之后,才能够对八进制、十六机制的规则进行掌握。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知识的认知水平,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在认知结构培养中,教学方法是关键,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实践学习比较重视,因此,我们要结合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特点,通过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式,实现认知结构形成。

结论: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创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身处教育第一线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面前的难题。同时创新能力培养也是教育界最为重视的课题之一。因此说,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思想,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教学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姬朝阳,赵纪涛.公共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8:133-135.

[2]杨建磊.关于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4.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教育学原理;案例教学;改革创新

一、引言

教育学原理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及欲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高校学生来说,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样也是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对教育学原理的学习,在教育基本问题、基本概念以及规律、原理等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帮助学生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及开拓思维方式,了解本项课程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在了解教育学原理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性、系统的把握,并将其逐步应用到教育实践当中,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教育学原理课程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中,由于概念复杂、内容枯燥以及理论与实践不相结合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教育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策略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师教学思想、教育观念的滞后,使得一些新的知识不能有效传递给学生,教育学原理课程需要系统化的改革及创新。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个系统性的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内容,在掌握基本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独立进行学科研究,教育学原理学科共分为三个研究方向,即: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法以及成人教育学。教育基本理论主要是教育的本质上及历史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体现教育的价值,教育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法主要是在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教育问题的实践、教育工作的评价以及教育工作中讯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二、受教育者——学生存在的问题及问题解决方式

当前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身综合素质缺乏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与积累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学生通过较长时间学习,对理论水平的掌握程度较高,但是仅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及扎实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主要是包含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等。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高校学生要从自身学习实际出发,增强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调整心态,主动的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入社会发展中,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增强自身能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三、知识传授者——教师存在的问题及问题解决方法

(一)对基础教学实际的了解以及对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

1.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基础教育实际的了解以及对案例教学的有效应用。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研究的课题以高等教育理论为主,对于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的了解相对较少,高校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较为单一,实践机会较少。由于缺乏教学实践,使得一些教师只能按照书本所设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创新及实践与理论不能很好的结合。

2.解决办法

当前高校教育需要教师在结合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多参加教学实践,根据教学理念和教育课程大纲,设定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在所设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教学实践对教育学原理中所遇到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向学生呈现特定的环境、具体的事件,组织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积极主动的探讨,提高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英语教育学原理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材料分析的过程中,要注重改变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和创造力,改变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环境,营造自然、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和教师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教师的教学思想及责任感

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拥有自身的见解拥有辨别新思想的能力,构建一个适合当前教育发展及未来教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以清晰的思维来辨别复杂的教学思想,以批判继承的态度来面对、选择传统的教育思想。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坚定的态度和立场,切不可人云亦云,教师要根据自身发展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最大化的替身自身能力,这样既是对自己负责,同样也是对学生负责。师德是教师得到学生尊重的基础,树立师德,能让教师在学生期待的知识的目光中不断反省、检讨自身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以现金的教学思维教育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表达自己对教育学原理知识的见解,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四、学校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校教育评价之急的不完善是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等院校教育过于种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实践,一些高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存在着严重脱节的现象,大多数的一线教师拥有较强的理论技能但是缺乏相对的实践,缺乏必要的专业教学知识还缺乏教育改革的规律,使得教学研究工作仅局限于教育理念的研究,忽视了实践与教育相结合,对于教育学所涉及的实践内容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教育学原理课程是对教育学专业的基础概括,它是教育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探究和认知的起点。教育学原理的基础地位在于让学生形成初次理论化的思维,从教学实际出发,学校承担着从理论到实践的连接者。高校在构建教育学体系时,不能过于理论化,要更多的体现出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专业中的价值所在,促进教育学的建设和重构,促进教育教学实践在现实中的发展。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接受知识、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学校教育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创新,学校在对教学体系进行构建时,要保持教育学理念的活力和创造力,融入科学气息和时代气息,准确把握教育学理论的精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知识和能力的双方面增长,从教育学理论和教学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逐步应用理论解决问题,以教育学理论为依托,以现实发展为突破点,构建极具鲜明时代特征和反应当代经济文化的课程。

五、结语

学校在构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的改革和探究,教育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为教育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课程保障,使教育学原理成为更加完整、逻辑性更强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创设教学环境,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尊重学生的价值,并不断引导学生认识、探索教育学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林佳.“教育学原理”三维一体的改革探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

[2]赵静.“导•学•评三维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6

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

1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综上所述,教育理论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了解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素养和教育实践水平,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7

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1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8

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1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精选2篇)
  • 下一篇:岗位职责人定义(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