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精选5篇)

时间: 2024-03-31 栏目:申请报告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南国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榕树上中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掌握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重点语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做这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语句情中研读,境中探究。

教学用具:

媒体课件,朗读录音,字词卡片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二、自由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1、思考:作者几次到鸟的天堂?

2、指名读第一次、第二次到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三、指导分段:

思考:(媒体课件出示)

1、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

2、文章开头就写了“我们”已经到了鸟的天堂么?

3、在到鸟的天堂前写了些什么?

4、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还是我们在鸟的天堂吗?

5、课文可分几段?

四、学习第一段

讨论回答:

1、这段讲“我们”在去鸟的天堂的路上,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你从对天气和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们”又怎样的心情?

3、感情朗读第一段。

(评析:从题目的关键词语入手,设疑激趣,直奔文章重点。文章较长,第一课时从整体入手,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第二节

一、引言:上节课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课文,分了段,学习了第一段内容,那请同学们思考:

师:我们已经陪伴着作者两次游览了鸟的天堂,那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课件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

师:观察句子,发现了什么?

生:有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一个有引号,一个没有呢?

师:还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师:同学们问题抓得真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教师板书: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师:好,以上问题我们在学习课文中逐步解决。

(评析: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感受谈起,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仅仅抓住重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引导学生去探索。)

二、学习新课

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鸟没有?

生:没有。

师:那看到了什么?

生:大榕树。

思考:那文中是怎样描写大榕树的呢?

(学生自由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后交流,读懂了描写榕树的那些内容或语句?

生:我读懂了:“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有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句话是说榕树枝干多,不可计数,也从侧面讲榕树非常大。

生:我读懂了:“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句话是讲榕树特别大。

生:我读懂了:“那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句话是讲榕树的叶子多而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枝干不可计数

茂盛:叶多而密

师:“不可计数”怎么理解?为什么会枝干这么多呢?想知道么?

生:想知道。(学生理解“不可计数”)

师:“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什么?

生:叶多、密、茂盛

(出示投影:指名到黑板前说出枝、干、根)

师:一起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有无新的了解?

投影描写“我有机会……伸进泥土里。”的媒体投影。

师:枝上生根也是根,为什么它会伸进泥土里呢?这说明什么?

生:这是因为土地潮湿,垂下来才会伸进泥土里,天长日久也成了树干,这不仅说明榕树大,也说明榕树很古老。

师:这是榕树特有的美,应该怎样读呢?(师指多名学生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真有感情。

师:继续看书,还有新的发现吗?文中除了描写榕树大、茂盛外,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绿。

师: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些榕树不仅绿,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师:(出示媒体课件)美吗?

生:美。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品词析句,感受到了榕树的大、绿、茂盛,进而感受到了榕树的美。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识。)!

师:应怎样读?

生:应用喜爱和赞美的语气读。

(老师指多名学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感情真充沛。

师:看到这美丽的榕树,作者发出怎样的赞叹?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那么,作者除了对榕树的赞美,还有怎样的感情呢?

生:热爱。

(学生带着赞美和热爱的感情读。)

(评析:教师恰当地指导“美读”课文,培养语感能力。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像在学生头脑中“放电影”。通过多种感官使文字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有机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使他们有了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落实了情中研读,境中探究。)

师:还有发现吗?

生:“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为什么?

(指多名学生读、理解,从而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的原因。)

师:同学们,写榕树这部分中,哪自然段写得最美?

生:第八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榕树正在茂盛时期……那么多的绿叶……那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写榕树枝干,根是用什么方法描写的?

生:静态。

师:第一次到鸟的天堂有什么感受呢?

生:美、大、有生命力。

师: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那第一次和第二次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学生激烈的讨论)

师:这就是作者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的原因)

师:那么哪部分是描写鸟的呢?

生:12—13段

自由读文

师:你喜欢写鸟的哪句?

生:“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师:那这句说明了什么呢?

生①:鸟多。

生②:景色优美又壮观。

师:这里描写鸟的动词说明了什么?

生:多、动作千姿百态。

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看到了解在榕树上快乐生活的情景啊?

(多媒体课件:榕树、鸟,想象鸟在榕树上飞舞,歌唱)

教师读文,学生体会理解

师:这地方怎么样?有什么感受?

生①:美。

生②:这是鸟的天堂,鸟的乐园。

生③:这的景色壮观。

师:这就是第二个鸟的天堂的含义。这里是鸟儿生活、繁衍、栖息的美好地方。那写鸟与写榕树相对比,写鸟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生:在写鸟时,采用的是动态描写的手法。

(评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了个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基础知识,发展了智力,养成了乐学善思的好习惯。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应为学服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

师:那这里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而且当地人不许别人去捉它们。所以这里是鸟的天堂。

师:这里之所以能成为鸟的天堂,是由于这里的人们在保护它们。

可是据我所知,现在这样的地区很少很少了。由于人们不注重保护环境,乱捕乱杀,导致鸟类大量死亡,直接威胁着生态平衡,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鸟类,保护我们的家园,使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都成为鸟的天堂。

(总评: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情中研读,境中探究”的理念,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基本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活动:“初读课文,粗知大意━穿针引线,直奔重点━品词析句,理解描写方法━美读感悟,体会中心”,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正是由于教师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人人动脑动口的机会,才形成了会学善思的好习惯。

2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了种种有利的条件,通过引导、启发、讲解、评价等等手段,给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辩论、认识等活动的机会,让学习的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活动成为“立体的结构”。学生课堂发言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又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正是“以教师的善教之情激发了学生的乐学之趣。”

3教学时仅仅围绕教学重点,采用中心研读式教学。教师仅仅抓住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理解,展开研读和探究。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营造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语文课堂,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

以上是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篇2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锻炼品词析句的能力,鼓励用读书声演绎对文本的感悟,飞扬他们的想象力,培养说话的兴趣,说得大方,说得精彩,说得有个性;

2、通过巧设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斑斓的图片、生动的动画、活灵活现的录象,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充分感悟,学得“实”、练得“活”;

3、课文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向学生展现了这自然天成的神奇景观。引导学生在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更能体悟出美好事物的背后还需要人们的爱护,才能永远维持这份美好。

[教学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引领他们品析词句,体会情感,感悟课文,读出情趣,说出妙想,鼓励个性化发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文本感悟的基础上,放飞想象,激发个性思维,大胆、大方、有组织、有条理地说出在这“天堂”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像中的景观。

[教学流程]

一、信息酝情

1、屏幕出示信息,吸引注意:

“嗒、嗒、嗒、嗒……”在铿锵有力的打字声伴随下,信息内容极富节奏地逐字出现:“在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里有一座小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那儿旅游。(学生自发地、轻声地、有节奏地跟读信息)

2、引发思考:看了这条信息,有什么感兴趣要问的?

[设计分析]:独特巧妙的信息导入法,让学生在课伊始便为鸟的天堂的魅力所震慑,既激活兴趣,又撩拨了求知欲,巧妙而不着痕迹。

3、引入课题:连巴金爷爷听说了,也到那一看。哇!果然,好一个[教师惊喜地指向黑板上的课题](学生一起说出:鸟的天堂)!好一个——(教师声音悠扬拉长,学生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说出:鸟的天堂)!

[设计分析]:契机引入课题,并指导朗读课题,通过教师语气的层层递进,充分激起学生的情感。

二、理文铺情

1、层层剥笋、梳理文脉:

①巴金爷爷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榕鸟

②找出写榕树的段落,想一想作者又重点介绍了榕树什么特点?

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大

茂盛

2、感悟“生命力”,引入重点段落教学:

这么庞大、这么茂盛的榕树,一切都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感受榕树那旺盛的生命力吧!

[设计分析:通过找两个“重点”引导学生简单而又清晰地梳理文脉,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单刀直入跃入重点段落。]

三、重情入读,体验延伸

这一环节的学习,拟分以下四个学习板快:

[板快一]:巧读绎情

[屏幕出示]:课文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全段。

2、指名读第一句: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调控策略]:学生朗读若不到位时,教师指导:榕树用上了它全部的生命力,你呢?全部都用上了吗?再试试好不好?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朗读指导,在教师感情充分渲染下,感染学生,学会如何在朗读中有声有色地表达情感)

3、指导朗读第二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词语呢?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那么多、一簇、堆、一点儿”等语言文字进行体会,领悟其精彩之处。)

[调控策略]:学生朗读若不到位,如未将“堆”字语气加强,读出“多、茂盛”之感,教师配上动作范读,一簇/堆在/另一簇上(双手顺着节奏相互交替叠上,作堆状)

4、指导朗读第三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①欣赏录象:绿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②深情朗读:让我们轻轻地,用欣赏的语气,一起来读吧。

[调控策略]:学生读后,教师再范读。在“颤动”一词前面,教师作停顿处理,问:这一停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将品词、想象、朗读一气呵成。

5、师生接读第四句:这美丽的(生:南国的树)。

[设计分析]:这是写榕树茂盛的一段话,共有四句话,教师因文而异,通过范读、抓关键词品读、配画读等多种方式,在朗读教学中,时而析词解意,时而借图抒情,时而直抒胸臆,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懂、读好、读够味,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画面;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神韵和魅力。

6.体悟“闲笔”魅力

榕树茂盛这段,巴金爷爷的妙笔生花写得多神,同学们也读得很有感情。可下面这一自然段(出示课文第九自然段)语句似乎没那么精彩。请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巴金爷爷是不是随便写的?

让生发现:

①写“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目的是?

②谁能欣赏“岸上很湿”“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语句之妙?

……

[设计分析]:在精读榕树茂盛语段之后,巧读本段看似随意拈来的“闲笔”,引导学生去发现,那些平实的语句中,却包含着丰实的信息内涵。从中悟出“闲笔不闲”的魅力。再一,从动口读转到用心读,教学板块中形成了张、弛的节奏,课堂紧松有度,情趣自然活跃。

[板快二]:寻迹释情

[屏幕出示]:课文第七自然段

1、发现方法:爷爷是怎么写它的大呢?

①发现了吗?巴金爷爷用了一个成语。

教师板书:成语

(学生找出:不可计数)

②划出一个拟人句。

教师板书:拟人句

学生找出后指名读: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调控策略]:若学生在读时将“卧”字强调了出来,则问:你这个卧字读得特别强调,能说说为什么吗?顺势理解“卧”一字使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榕树独具的生命力;若学生在读时并没有注意将其强调,则由老师进行范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卧”进行理解。

③再划出写榕树生命力强的动词。

教师板书:动词

(学生找出“垂、伸、卧”等动词)

[设计分析]:这个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了作者描写榕树所用到的三种方法,旨在为下面自由观察想象榕树并进行描述的环节设下了伏笔,让生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能够仿用、还可活用,以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方法去表述。

2、观察并描述:

师:我们坐着小船来到鸟的天堂啦!我们像巴金爷爷一样用心来观察,也来描述一番吧!

[画面一]:鸟瞰榕树远景图

预设:远观榕树哟——

△远远看去那株榕树真大啊!

师:这巴金爷爷已用过了,重要的是要有你自己的描写语言。

比如生成:

△这株榕树多么翠绿,卧在水中像点缀在蓝宝石中的一颗绿宝石。

师:是你的发现,有你自己的语言,好!

[画面二]:近看榕树枝条纵横图

预设:你们也逼近榕树啦——

提示:可不能再用“不计其数”了,还有其他的成语哩。

比如生成:

△榕树这纵横交错的枝条多像一张蜘蛛网。

师:“纵横交错”用得好!“蜘蛛网”作为比喻更是恰如其分!

△这无数的枝干,多像无数条蟒蛇相互缠绕着,你们觉得像吗?

师:多么栩栩如生的比喻!这枝干仿佛活了一般。能用上更惊叹些的语气来夸夸它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说话)

△大家瞧,这就是大榕树的枝干,它多像一条条粗细不同的巨绳捆绕在一起。

师:“粗细不同”?你从哪观察出的?能指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生指着图中的枝干进行介绍——培养学生观察与描写相结合,体会想象是建立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

[设计分析]:学生上台指着图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面对着枝条纵横交错的奇观,用自己丰富的语言将其描绘,生动之处,让学生如解说员一般,指着图中具体的景物细细说来。教师煽情式的评价,让学生乐于观察、表述,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一石二鸟。

[画面三]:夕阳下风情无限的榕树图

预设:从未见过在夕阳那暖暖的霞光笼罩下的大榕树,如此浪漫、充满无限风情的景象也是巴金爷爷不曾提到的。难道你们不也想“美”它几句吗?

……

[设计分析]:同样是鸟的天堂,巴金爷爷有他的观察点,我们有新的观察点。同样是鸟的天堂,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观察发现。这一板块的教学,通过文本感受、辞藻欣赏,以巴金爷爷的写榕树的“大”的方法作为凭借,再配上图片以视觉感官上的刺激,进行接下来一步步的观察与描述。不仅深化了对文字的感悟,还能尽情想象,进行充分的语言训练,鼓励个性化发言,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洋溢的舞台,让书本化身为学生丰富联想的翅膀。

[板快三]:画动情生

1、设悬念:写了榕树,不写鸟,行吗?

[设计分析]:设个悬念,引起学生的关注。

2、初解:

[屏幕出示]:课文第十二自然段

指名一学生读后进行归纳:这儿写了鸟儿的什么特点?

师板书:多

热闹

3、读享情趣:

师:巴金爷爷把这众鸟纷飞的情景写的可有情趣啦!我们一起来读吧。

步骤一:

在学生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的时候,教师当起了导演,慢慢引入情境之中:嘘——这时候是非常安静的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师压低手势,引读)起初——(音渐长渐弱)周围是静寂的(读“静寂”二字前悄含一口气,读时轻轻叹出,创设幽静而深远的意境)学生跟读。

步骤二:

①当学生读到“我们把手一拍”时,教师招呼起来:拍掌啊!(带领学生从寂静转为热闹)

②当学生热烈地拍起掌时,教师提示:是“一拍”啊。怎算“一拍”?顺势导入课文朗读,教师面露惊喜的表情:“我们把手一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三读“我们把手一拍”,读中有了动作,读中有了表情,读中有了深深的震撼)

步骤三:

①在学生读到“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的时候,播放动画:一只大鸟鸣声一亮,拍打着翅膀从榕树那茂密的树丛间飞了起来,直入云霄。师提示:继续拍掌的话便会看到更壮观的景象。

在热烈的掌声之中,动画继续播放:紧接着两只、三只、四只……无数只鸟儿目不暇接地从树丛间的各处飞了出来,清脆地鸣叫着,有的高飞,有的盘旋,有的停落水边……

配合着画面内容,师生接读:这时候,到处都是——(生:鸟声),到处都是——(生:鸟影)。(充满动感的热闹场面,师生互动的精彩瞬间)

步骤四:

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老师当起了演员,手指前上方,惊讶地叫到:“瞧,大的!”突然,又指向另一方向,惊呼:“小的!”再换角度:“花的!”、“黑的!”……

(朗读同时,引领学生认识从形状、颜色、动态三个方面写鸟的“多”)

[设计分析:教师紧扣文本,巧妙地抓住学生获得信息的主渠道——视觉,同时还通过教师的语言,优美的乐曲等中介手段,使信息的传入更加多元。当动画的播放、学生的拍掌声、鸟儿的齐鸣声起时,整个课堂热闹纷呈,学生在视听等多种感官刺激下,激情洋溢,师生配合接读众鸟纷飞一段,融画面、声效、语言、动作于一体,形成一个动感教学,有声有色,文字中的情趣充分得到体悟。

[板快之四]:说趣渲情

1、读画眉鸟的趣:

[屏幕出示]:画眉鸟在枝头的图与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指名读。

2、说众鸟儿的趣:

[屏幕出示]:群鸟戏水图

(学生上台指图进行描述,引导其说得具体,如外形、动作,说得生动,可以加上丰富的想象,将其拟人化。)

[设计分析;丰富的想象力的培养、充分的个性化语言的表达是本节课的重点,亦是难点,利用灵动的多媒体手段,创造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真真正正地进行语言训练。]

四、流露真情

多么有趣的画面!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比如生成:

△真想去看看巴金爷爷笔下那富有魅力的鸟的天堂啊!

师:我也没去过,好想去啊!你去的时候别忘了叫上我哦!

△我想去看看那儿现在还是不是这样美丽,有没有被人类破坏了。

师:是啊,这是大自然多么珍贵的礼物,每个人都有责任爱护它。

△我们福州要有这样的环境该多好啊!我以后要创造出像鸟的天堂一样迷人的风景线。

师:我想,经过你的努力一定会实现这个愿望的!

[设计分析]:改去一般谈感受的做法,在品读课文意犹未尽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此时此刻真实感情的流露,呈现动感教学。

五、笔下见钟情

编写导游词:神州旅游公司要招聘几位小导游啦。考题就是为这个鸟的天堂写一段精彩的导游词。回家好好准备,下节课就是神州旅游公司的招聘大会。

板书:鸟的天堂

成语

大多

榕树鸟动词

茂盛热闹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并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题,读题.

3,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

二,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2,交流,根据内容分段.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比较: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和树梢.

(短句读来有韵味)

3,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4,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结尾句)

2,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朗读

3,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二,学习第二段

1,作者描写的大榕树有何特点

2,理解句子: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子是明亮的原因是什么“颤动”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

3,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指导朗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5,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应接不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

自由地读读课文,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

2.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1

3.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理解”应接不暇”.

4.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真名不虚传.

5,读一读课本上写鸟的句子.鸟儿真多呀,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说明这一点联系上下文解释

6,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从心底发出赞叹.

7,小结: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枝,根,叶,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板书:静态)而写鸟则抓了鸟的活动变化,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板书:动态)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鸟的天堂.

四,感情朗读.

请同学们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1,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赴新会”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去的时间不同)

2,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六,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要想更多地领略南国风光,就请大家去读读巴金先生的《旅途随笔》.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船桨、榕树、树梢、木桩”等词语。

3.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榕树的无限生机和鸟儿的无忧无虑。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船桨、榕树、树梢、木桩”等词语。

4.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榕树的无限生机和鸟儿的无忧无虑。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大榕树

小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到一个字:雨(板书)。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预设: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的小雨,如瓢泼如倾倒的滂沱大雨······)。同学们不仅阅历丰富,用词也是非常丰富得当。那你们见过:桂花雨(板书)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雨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桂花雨”是什么样子的。

(4)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船桨、榕树、树梢、木桩”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桨”的写法和笔顺。

(4)课文作者在早晨和傍晚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中,傍晚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榕树大、美。

*读课文第7自然段说说你眼中的榕树是什么样子的。

*理解“不可计数”,并说说它的近义词。

*理解“卧”,这个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妙处?(预设:一个卧字,化动为静,把榕树写活了,更有画面感)

*播放视频,再次感受榕树的大和美,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指导朗读,抓住“逼近、真面目、不可计数”等词语。

预设二:榕树生机勃勃。

*理解”茂盛”含义,感受榕树的勃勃生机。

*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榕树生命力强大?(预设:茂盛、不留缝隙、新的生命在颤动等)

*你见过像榕树一样有生命力的树吗?是什么样子的?

*指导朗读,“颤动”重读,读慢些。

预设三:安静,没有鸟儿。

*边读边想象画面,在作者的眼里,这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看到的又是什么样子的?

*播放视频,感受傍晚大榕树的静。

*你觉得这样的场景,会在作者心中留下怎样的疑问?你呢?

5.采用范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知道了在鸟的天堂有一个巨大的榕树,这榕树生机勃勃,茂盛美丽。但是令人感到很奇怪的是,这鸟的天堂为什么没有鸟?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搜集巴金的其他作品,课后交流。

六.板书

鸟的天堂

大榕树大、静、生机勃勃

23《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感受大榕树的静态美和鸟儿欢腾的动态美。

3.体会作者内心深处对大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榕树的静态美和鸟儿欢腾的动态美。

2.体会作者内心深处对大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1.课件出示生词“船桨、榕树、树梢、木桩”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

师总结:鸟的天堂有一个巨大的榕树,这榕树生机勃勃,茂盛美丽。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课文10-14小节

1.出示任务:

1)默读课文10-14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早晨的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样子的?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热闹欢快。

1)这段文字,你喜欢哪些词句?简要说说原因。

2)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是个什么样的鸟的天堂?和之情比有什么不一样?

3)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鸟非常的多?

4)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好处是什么?你觉得这鸟儿还可能在做什么?

5)播放视频,观看鸟的多,鸟的欢乐。

6)指导朗读,抓住词语“热闹、到处”等。

预设二:鸟多。

1)理解“应接不暇”,说说它的近义词。

2)如果你在那里,你会看到什么样的场景?

3)如果你在那里,你会怎么做?

4)离开鸟的天堂,作者有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

5.纵观全文,解答课后练习。

(1)课文中,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果然是鸟的天堂啊?(预设:榕树又大又茂盛,为鸟儿提供了最优生存环境;鸟儿又多又欢乐)

(2)作者描述了早晨和傍晚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的情景,有什么不同吗?

(3)你觉得这个鸟的天堂是鸟的天堂啊?说说你的理解。

(4)这里,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你发现了吗?试着说一说。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知道了鸟的天堂里不仅有巨大的榕树,还有数不清的鸟儿欢快的生活在这里。希望同学们自觉爱鸟护鸟,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一则爱鸟护鸟的宣传标语。

五.板书

鸟的天堂

大榕树茂盛静态美

鸟儿多动态美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篇5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三篇课文。该组的主题是观察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在本篇课文中,作者巴金以“我”的身份,描写了自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过程,以及两次游览所看到的不同景观和不同感想。文章语句优美,结构清晰,描写方法动静结合,其中对于大榕树的描写尤是生动。在文章的细节描写中,无不流露出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因此,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欣赏“鸟的天堂”的优美景观,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要进一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本篇课文所用时间为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2、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清楚文章的主要结构。

3、分析重点语句,以及文章中出现的疑点,难点。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

让学生学会思考,乐于思考。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人与自然间和谐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人与自然间和谐美。

课前准备:

1、生自主预习课文,掌握生字词,读通句子。

2、生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找有关榕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置疑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天堂”这个词吗?那你们能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天堂应该是怎么样的吗?

(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实啊,不只是人有自己的天堂,鸟也有它们的天堂,怎么,不信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

板书课题:3、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大体感知。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2、同学们都读完了课文,你能根据作者游览“鸟的天堂”的次数,给文章分成几部分。(1——9自然段:第一次游览10——14:第二次游览)

3、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游览的顺序)

三、读思结合,解析第一部分,。

1、请不同生分别朗读1——4自然段,随文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读完这四段话,你觉得此时这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你从哪看出?

(生自由回答,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

3、朗读5——7自然段。

4、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榕树的树叶、树枝,写了榕树的大及大的原因)

5、请课前找到资料的同学来为大家解释:为什么榕树枝干的数目会不可计数?

(生介绍自己所查阅到的知识)

6、请生朗读第8自然段。

(1)你们觉得这一段写得怎么样?

(生说说自己读完这一段后的感受,具体说说拿一句给了他这样的感受)

重点体会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7、朗读第9自然段

8、第一次游览“鸟的天堂”作者有没有看到鸟?

四、深入思考,究根“鸟的天堂”。

那么鸟的天堂里到底有没有鸟呢?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第二次游览。

1、生朗读10——14自然段。

2、同学们数一数,文章总共提到了几次“鸟的天堂”?将其用————划出(5次)

3、小组讨论:为什么前四次加引号,而最后一个却没加?

(小组汇报答案:因为前面作者所认为的“鸟的天堂”只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并未亲身体验过。而后来,作者也亲自体验到了,所以没引号。)

4、你认为鸟儿在鸟的天堂里生活得快乐吗?为什么?

(在次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人和鸟的和谐美,进一步体会鸟的天堂是要由人和鸟共同维护的)

5、播放鸟儿的叫声,让学生展开想象,在鸟叫声中体会鸟儿们的快乐。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团干部上讲台活动总结集合(精选3篇)
  • 下一篇:关于珍藏在心灵深处的财富作文字(精选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