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

时间: 2024-04-22 栏目:申请报告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篇1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为实现特定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和学制规定中的教学任务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的总体结构和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人才培养的方案,主要有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的岗位群、能力的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体系,教学环节和时间的分配,教学方式和培养途径等相关要素。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为将诸多因素实施优化组合,改变过去旧的模式,创新出与现实变化相符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在培养目标中对人才的定位不准确

高职酒店的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突出、高素质等特点。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培养目标中对人才的定位不准确,甚至出现院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于酒店高层的管理者上,从而达不到相应的水平。这是由于高层管理者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目前国内的教学水平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中人才定位上,需要以培养优秀的基层服务人员或者初级的管理者为主,才能进一步与社会接轨,提高就业率。

(二)实践教育不足

酒店要求的人才,一定是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过硬的实干型人才,但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深受传统观念教育等的影响,在教育中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教育,而实践教育存在不足,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实践经验不足或者根本没有实践的经历,从而导致在酒店应聘中的实践环节不过关,无法谋职的现象发生。因此,高职教育需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传授比例降低,而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

(三)教学计划的制定方法不科学

因受教师及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酒店管理专业类的课程开发水平较低,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是在教研室内制定出教学计划的,因此,教学计划的质量与教研室水平直接挂钩,具有一定的狭隘性,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四)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性的教学资源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实践性的教学资源包括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及使用状况这两个方面。但是,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普遍存在缺乏实践管理经验、与社会酒店管理信息脱轨的现象,从而导致其教学的观念、方法与社会实际存在较大差距,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高,无法培养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人才。而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高职院校还存在基地规模小、实践设备缺乏等问题,甚至部分学校的酒店专业根本就没有设置实践教学的场地及设备,导致学生实践没有场地的现象出现。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几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订单式”的培养模式是指将企业订单作为依据或者标准,按照企业的要求实行“量身定做”,完成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订单式”培养的优点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受到企业的欢迎,但是此种培养模式,不利于长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很可能最终成为企业的机械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

(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本质是一种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学校与企业一起来培养学生。此种模式可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到工作环境,在特定环境内学习,学生能较早地掌握其实用技术,但是此种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偏离学习的重心,无法较好地调节学习与工作的时间。

(三)实践性的培养模式

实践性的培养模式集合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面的需求,通过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经优化的管理制度,对实习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从而能培养出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实干型人才,从而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性的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

(一)教学方面

在教学上,想要实现用实践性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人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树立新教学理念:高职院校需吸收著名酒店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将其与本专业中的特点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为理念先进、基本功底扎实、基本技能较强、能力突出和可适应现代的旅游酒店要求的综合型人才。新的教学理念,必须摒弃传统的以书本为主的老观念,需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强”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需将实践与理论知识并重,在实践中强化知识和技能。明确培养的目标及教学思想:在培养实践性的人才的教学中,必需明确酒店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满足现代酒店管理需求,并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专业的技能和能熟练掌握一门或者多门外语的新型服务人才。其中高度的职业素养就是指具备高尚职业道德、优良服务意识及规范职业行为的人才;专业技能就是具备能完成岗位中所需的专门知识及专业技能;掌握一门或者多门外语就是指可用外语流利表达,能与外国客人顺利沟通。根据新的培养目标的提出,高职院校的教室就需要重新定位教学思想,主要注重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能够反映出酒店行业发展方向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较好的专业技能及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另外,在教学中,还要将教学思想放远,深入到国际市场需求中,为国家培养一批综合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可从事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人力资源

(二)实践方面

在实践上,想要实现用实践性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人才,需要进行以下工作:增加实践的教学时数:根据酒店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性的教学课时。在健全实践性的教学体系中,需根据酒店的行业发展情况,制定出实训课的教学大纲,完善实训的报告及实习管理的制度,加强对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引进或者培训一批实践管理经验丰富、了解社会酒店管理发展趋势的师资力量,并促进教学和酒店行业之间的结合,确保告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力度;加大对外交流力度,并扩展知识面:学校可以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扩展知识层面,从而加强学生认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能力,开阔学生眼界。具体方式有:增加国际的合作项目,进行中外教师互派培训、进修,聘请涉外的星级酒店方面的行业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学生去国际酒店观摩,参加酒店管理类的大赛等。通过以上诸多方式,可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升到新的层面,从而在给予学生新的思想理念的同时,还能与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接轨,有利于确定学生个人的发展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学生自身发展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实施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属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最后环节,顶岗实习的方式很多,可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采取最佳的实习方式。如可让学生先进入企业实习半年,再回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为1年)后,再进入企业实习。同时学校和企业在制定实习措施时,还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想法,在充分满足学生的利益的基础上,才实现自身利益。此种实习模式有三个子模式:学校—学生、学校—企业、企业—学生。学校—学生模式: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指导,增加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同时由学校组建具体的实习管理队伍,精选实习企业,并按照实习企业所需人才来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方向和时间。企业—学生模式:企业主动组织实习生进行入职培训、部门的技能培训和交叉培训等工作。学校将实习的主动权交予企业,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岗位,为企业自身培养实干型人才。

五、结束语

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中,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培养出一批与企业发展相符的专业实干型人才,而且能让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均获得利益,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但是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则还需要学校与企业双方合作制定出较好的实施方案,并将各操作的细节具体化,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将此中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有关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酒店管理论文范文大全的内容分享,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希望这些内容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参考。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篇2

摘要:我国的高级酒店行业在近几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交流的频繁进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级酒店个性化服务质量是未来酒店行业竞争的主导趋势。酒店根据每个顾客的特别需求,以变革的服务理念重新审视酒店服务,以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深入细致地观察、恰到好处地把握顾客需求,尽量发挥酒店和服务人员的个性特点,以提高其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

关键词:高级酒店;个性化服务;提升;质量管理;对策。

一、如何提升我国高级酒店个性化服务质量管理对策

(一)完善信息服务化,加强客户沟通。

(1)优化组织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员工的组织效率,重要的岗位聘请高素质人才,个性化服务是一个全新的服务理念,让员工利用自己的方法来增强企业的文化,提高服务质量,使其内部管理更加灵活。

(2)利用网络,进行个性化服务。

电脑系统已经在酒店中广泛运用,要完善服务信息网络,为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这是进一步提高个性化服务质量的基础。

(3)顾客信息的掌握量。

酒店的增加与顾客的接触,员工迅速的做出反应。与顾客接触越多,获得信息量越大,维持好良好的宾客关系,所有环节在任何时间都有人负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顾客信息应该进行系统的统计,根据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各个环节都能提供及时的满足。

(4)推广员工参与管理,培养对酒店的忠诚度。

采取各种措施让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参与酒店的经营中来。管理层充分的挖掘员工内在的潜力,明确员工的权责划分,行使自我的参与管理权,让员工对酒店的业务更多地参与进来,让员工看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激情,从而推广员工参与管理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酒店理念,纠正服务人员偏差。

个性化的酒店服务理念对酒店发展有重要的竞争力。个性化的服务应该以“顾客需要”为中心,要求服务人员从根本上消除对个性化服务的偏差。酒店管理的应该考虑服务质量的若干方案,纠正对个性化服务的认识偏差,使个性化的服务理念深入每个员工的身心,让每个员工都从自身做起,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满意的顾客才能给酒店带来营业经济收入,同时个性化的服务给酒店带来良好的口碑。

2、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提升员工综合能力。

为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以下几点措施可以做到:首先,酒店在招聘人员时应该按照实际需要和需求岗位进行招聘,选拔高素质人才。其次,酒店应该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每个员工给予同样平等竞争机会,采取合理用人机制。最后,不同的员工在不同的岗位行使其职能,定期的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例如:服务培训,英语培训和管理能力培训),以便员工更好的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从整体的角度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顾客对酒店的消费需求和期望值,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酒店个性化服务质量管理,为酒店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3、酒店管理层和员工素质不断强化。

管理层的中心思想是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员工树立服务意识和观念更需要做出表率。只有酒店员工在行动上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才能正确的树立服务意识。所以,管理者必须才有有效的措施加强酒店员工的服务意识,平时多给员工加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每个员工思想都能深入到服务意识中去。这有这样才能提升酒店的整体服务的水平,保证顾客的满意度,真正的做到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

二、提升我国高级酒店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意义

1、增强企业竞争力,培养竞争优势。

我国国际化进程逐渐加快,高级酒店业的发展规模,投资,市场加大。地区产业的酒店竞争日趋激烈,跨国酒店的加入,从而导致了顾客流的竞争。经济效益十分必要。

2、树立酒店品牌,培养忠实顾客。

高品质的个性化酒店服务相比广告产品的包装形象更具有影响力。酒店采用多种形式的服务质量,才能保证顾客真正的信任你,突出服务的个性化和完美的结合,树立酒店品牌形象,具有竞争力。

3、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稳定支流。

旅游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稳定企业内部采取节制,才能充分的挖掘出顾客的深层消费潜力,避免同行业竞争,顾客的流失,挖掘多的销售机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对我国星级酒店的提高得到帮助。

4、搞好高级酒店个性化服务,积累服务经验。

灵活运用个性化的服务,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全面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根据顾客的需求而改变服务,而不是一味的规范。随着酒店业的发展,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个性化的服务势必在发展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级酒店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超值服务,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的实现服务的价值,全面满足不同类型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一切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考虑到顾客去酒店的目的,实现顾客的需求(自尊需求,安全归属感,友情归属感,气氛归属感),在实际工作积累经验,提高酒店个性化服务。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酒店个性化服务的创新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提升了企业发展进程。酒店业的个性化服务的发展,是未来酒店业经营的重心点。

因此,必须培养顾客的忠诚度,树立酒店的独有品牌,顺应酒店行业发展的潮流,为企业竞争赢得优势,稳步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酒店采取人性化的用人理念,推广以个性化服务为基础的酒店管理,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使个性化服务真正的做到深度,系统和制度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服务质量管理,真正的做到促进酒店综合能力的竞争。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篇3

[摘要]酒店的企业文化是彰显酒店自身特色的重要元素,酒店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企业文化构建就成为必然。星级酒店作为我国酒店行业的高端代表,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文化的打造上都应走在国内酒店的前列。目前,我国星级酒店的硬件设施整体上已与世界水准看齐,但在酒店文化建设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值得酒店经营者深入思考。

[关键词]星级酒店当代文化建设

1.加强酒店文化建设的意义

1.1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酒店的文化建设包括表层物质文化、浅层行为文化、中层制度文化和深层精神文化。

酒店表层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酒店的物质文化和产品文化。在酒店企业文化中,表层物质文化是最具体、最直观的部分,是酒店企业文化的一层硬外壳。最典型的就是酒店建筑,其本身就是酒店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家酒店往往是—个国家、一个地区城市建筑的代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旅游发展的水平。

酒店浅层行为文化主要包括酒店的软环境文化和员工行为文化。一般通过浅层行为文化将酒店气质和风貌表现出来,是酒店企业文化的一层软外壳。

酒店中层制度文化主要包括酒店的组织文化、体制文化、管理文化和规章制度文化,是将现代管理中的情感性、教育性功能融入到传统管理文化中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功能,其支撑着酒店企业文化的软、硬外壳。

酒店深层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在经营活动中酒店所体现出来的意识,以及酒店用以指导经营活动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企业价值观等,其是酒店企业文化的本质与灵魂,在所有文化中其属于最高层。酒店的价值观是酒店企业文化的核心,是酒店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推崇的基本信念及奉行的目标。当代酒店价值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服务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在确立酒店价值观时,必须充分注重到人的发展是酒店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归宿,酒店在严格垂直管理的同时,又要讲求“无情制度,有情管理”,既提高效率,又尊重员工。

1.2酒店企业文化建设对酒店发展的意义

酒店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感召力量,能在酒店中打造一种氛围,通过“文化优势”来创造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建立酒店内部的动力机制,影响并规范员工为实现酒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始终不渝地共同努力。酒店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其导向、凝聚、约束、稳定、融合、辐射和纽带作用已逐渐形成共识,对酒店的经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酒店企业文化是经管中的核心。有调查显示,酒店企业文化会对以下几方面产生深刻而综合的影响:酒店的市场观念和经营行为;顾客的消费心理、行为和习惯;酒店中所有人对工作的态度;酒店的组织关系和人际关系;酒店的资本、经营和员工对相互关系的判断(如雇佣、劳资、领导和被领导等);酒店企业文化的外现(企业形象、产品、服务、酒店活动等)。可见,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其次,酒店企业文化是培养一种坚忍不拔的斗志。21世纪酒店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会有拼搏精神,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衰败、淹没。酒店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酒店实际的、催人向上的、开拓创新的、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

第三,酒店企业文化是酒店创新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酒店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将是决定酒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地,酒店环境在创新、客房装饰在创新、客房用品在创新、菜品酒类在创新、服务在创新、娱乐项目在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创新、营销也在创新,酒店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得到永生。因此,酒店创新是无止境的,并将从一次创新发展到持续创新,从少数骨千创新发展成全员创新,酒店文化就是要改变过去单纯对员工行为管理的重视,转变到充分注重员工的心智管理,寻求酒店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倡导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精神氛围,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位员工的创新能动性,满足宾客的个性化消费,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

第四,酒店企业文化是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最佳方式。酒店服务质量是指客人在入住酒店期间享受各种服务后得到的物质和精神满足程度,酒店服务质量是通过硬件设施质量和软件服务质量来体现的。硬件设施质量取决于酒店的设备质量、环境质量、服务用品质量等。一个拥有独特企业文化的酒店,必然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酒店建筑风格,内外部环境,而这些是满足客人心里期望的最佳途径。软件服务质量则反映在酒店员工的服务接待方面,酒店的企业文化可以塑造酒店员工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感。酒店员工扮演直接与客人接触的角色,其所提供的服务直接影响客人对酒店的印象,因此拥有完善的企业文化的酒店可以为客人提供满意的软件服务。

2.我国星级酒店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酒店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存在偏差

只注重酒店的外在文化,对文化内涵的着力不够,是当代星级酒店普遍存在的问题。酒店文化的建设是一项整体工程,单纯追求外在的物质文化创建会产生两个弊端:首先,酒店文化缺乏“内力”支撑,稳定性弱。对于酒店而言,一种稳定而持久的酒店文化,是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员工精神面貌、企业凝聚力等一系列文化要素的综合体现。物质文化的建设固然必不可少,它可以对客人产生直观的文化吸引力,但如果对酒店的内在因素,人和服务,缺乏管理理念上的有力支持,那么这种文化建设只能说是对酒店外在的美化,根本不能构成酒店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这种缺乏文化底蕴和内涵的物质文化建设,稳定性弱,难以在竞争中形成优势;其次,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不能产生差别化。在当今追求个性化的时代,酒店制胜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发掘本酒店的`与众不同之处。这种不同若单纯表现在浅层的建筑风格、设备设施、服务用品等方面,或许在短期内会给消费者一种新鲜感,但从长远看,无法与其他酒店形成差异化的经营特色。同时由于物质文化的外在性,容易产生各酒店间的模仿。因此,单凭物质文化创造酒店特色,显然是缺乏根基的。

2.2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缺少特色与个性

目前,国内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统一化、大众化的现象相当突出,没有根据酒店实际情况和自身特色进行文化建设,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有人认为,西方的酒店文化已相当完善,可以照搬到国内来。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酒店建筑大多数是盒式建筑:不是立起来的“火柴盒”,就是卧下去的“火柴盒”,形式单一,线条简单,没有特点。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酒店企业文化理论从西方传入我国后,国内许多地区的建筑式样、风格变得丰富起来,但又出现了许多完全西化的建筑。这些耸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建筑与耸立在美国纽约的建筑没有两样,我国的民族建筑特征缺失。就软文化来说,酒店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长期形成的独具本地区、本行业、本酒店发展特色的管理模式,各酒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可能形成同一特点的酒店企业文化,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由于酒店对适应市场环境执行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各有不同,因此所产生的酒店企业文化也不应该雷同。以海南省为例,截至2011年底,海南省旅游饭店共有53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2家。洲际、万豪、希尔顿、雅高、喜达屋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纷纷进驻海南,尤其是三亚,已经超越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成为国内高星级酒店最密集、国际品牌管理公司最集中的城市。按照规划,到2015年,海南将有超过260家高档酒店以及相当数量的高尔夫俱乐部、游艇会、高级会所等服务业态。然而,简单引进、盲目推崇、随意仿造,已成为制约海南高档酒店运营的瓶颈。

2.3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执行力

缺乏执行能力是中资酒店较外资酒店成长缓慢的根本原因。《财富》杂志认为:“只有不到10%的战略得到了有效的执行”;“70%企业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成功的战略,而是缺乏有效的执行”。

有些星级酒店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愿望良好,但缺乏团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在决策者和员工之间形成“热”与“冷”的强烈反差,酒店企业文化成为空架子,悬于半空,落不到实处。企业经营要想成功,策略与执行力缺一不可。许多企业虽有好的策略,却因缺乏执行力,最终导致失败。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多数情况下,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就在于双方的执行力上。有关调查表明:成功的企业,20%靠策略,60%靠企业各层级的执行力。

酒店经营者如何让每一位员工都真正认同、领会并贯彻酒店文化,落实酒店的精神、理念,才是工作的难点和关键,否则,在实际工作中就难以避免“说一套,做一套”。

3.加强我国星级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3.1高星级酒店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定位准确

成功的高星级酒店基本上都有一种伟大组织和优美制度的存在,有我们称之为愿景或者信念的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高星级酒店企业文化建设是酒店价值观的定位,倘若没有了准确的定位就必然导致酒店陷入误区,或者说酒店做的是表面文章,注重的是外壳而不是具有实力的内涵建设,形成一种泛化、虚化的现象。许多星级酒店,在酒店文化建设中比较重视价值观的建设,但对什么是酒店文化价值观,从哪些方面着手建设,怎样去建设却比较模糊。实际上,酒店文化的价值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除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财富观、时间观、质量观、服务观、信誉观、效益观外,还应树立正确的人本观、知识观、信息观、竞争观、卓越观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观。通过这些价值观的确立,把员工引导到酒店确定的目标上来,不断地增强承受和执行的能力,确保经营中流畅、和谐的协作关系,促使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竞争,从而推动酒店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2完善品牌文化特色

打造酒店品牌,突出高星级酒店文化特色,加强高星级酒店文化经营,必将成为高星级酒店经营成败的关键。高星级酒店导入酒店CIS,是高星级酒店品牌形象得以有效塑造和提升,建设名牌的必由之路。对与高星级酒店形象有关的一切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并通过全方位多媒体的宣传推广,塑造独具文化品位的高星级酒店品牌形象,以谋求消费者的认同。品牌建设离不开规章制度,酒店品牌文化体现在酒店环境的布置中,体现在顾客的回馈中,更体现在酒店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行为中。酒店日常行为的持续创新就是企业文化的最有效载体,如每周都学习与旅游相关的日常礼仪,学习英语、日语,教外地旅游者学习用当地语言等,这些从细微入手的服务行为均体现了高星级酒店处处从顾客需求出发的企业文化。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高星级酒店企业还要做好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员工行为规范,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员工的制度规范,以及长期的员工文化素质提升规范。

个性化服务是酒店品牌特色的重点。客人对酒店的忠诚度与对酒店服务的满意度是不成正比的,就算一家酒店可以给客人很满意的服务,也不能令这位客人对它有很高的忠诚度。因为酒店行业的市场竞争极端激烈,客人可以选择的同类产品太多。如果酒店没有独具魅力的特色服务,就不会赢得回头客,而个性化服务就是与众不同的特别之处。怎样吸引客人和留住客人,就要仔细观察客人的需求,建立客户档案。结合酒店自身特点,通过关注客人的需求来发挥优势。创造个性化服务才是酒店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

3.3提高星级酒店的创新力

高星级酒店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制度的构建。企业创新精神是一种人格化的企业员工群体心理状态的外化,是企业基于自身的特色、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通过长期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结合体,是“企业之魂”。发展企业创新精神并使之在员工当中发扬光大,进行创新制度的安排和落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与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创新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规章、条例、组织结构等,它反映了企业的创新价值观和创新精神,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强制性文化。当前,我国高星级酒店企业少有创新,主要原因在于酒店制度方面存在一些历史痕迹。因此,高星级酒店企业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提炼具有时代特色又符合酒店实际的企业精神,在表达上,要体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独特的文化的魅力,设置和构建完善的创新制度文化。

3.4加强星级酒店团队的执行力

保证酒店工作人员有很好的执行力,使团队高速运作,不仅需要缜密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需要从管理者到员工有统一的目标。

优质的服务不能只要求基层服务员来提高,而应该涉及到酒店的每一位员工,这应该是自上而下,渗透进酒店的每一个层面的,包括普通员工、中层管理、高层决策者。尤其是员工,作为酒店提供服务的主体,没有员工的辛勤工作和优质服务,酒店就不可能存在,酒店的品牌更不可能得到发展。因此,酒店的管理者应该把员工看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处处关心员工、相信员工,甚至在工作中给予员工必要的授权。酒店不仅要为员工提供合理的福利和薪酬待遇、晋升机会以及全面的培训,还应该为员工的工作提供安全有效的设备设施、资源以及其他优良的工作环境,甚至还应包括友好、公平的人际环境。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把自己当成酒店的主人,才能够心甘情愿地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秋玉.对我国高星级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理解[J].现代商业,2010(03).

[2]周宏.论企业文化建设在酒店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商贸,2011(11).

[3]邬玮玮.论酒店企业文化建设[J].现代商业,2008(36).

[4]田野.中国酒店行业企业文化建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5]胡朝举.论酒店企业文化建设[J].管理观察,2009(11).

[6]朱银生.论酒店企业文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07).

[7]武瑞营,郝永敬,李焕旭.提升酒店品牌竞争力策略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05).

[8]张树坤,王丽.论酒店品牌的打造[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篇4

摘要: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是酒店经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中,人力资源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员工是酒店最宝贵的财富与资源,人性化管理强调员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加强酒店的内部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对酒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关键词:酒店管理;员工管理;人性化

一、人性化管理的含义

“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尊重人性要素,以人性为原则,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就是围绕怎样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展开的。突出在管理中充分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对其从各方面予以关心、爱护,使员工在工作中体现归属感、价值感,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二、酒店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宾客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酒店不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而提供这一服务的就是一线员工。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宾客,酒店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对服务质量的保证。

人性化管理秉承“以人为核心”的理念,从员工文化程度、能力特长、技能技巧乃至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科学整合人力资源,把他们配置在相应并能胜任的岗位上,并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人性化管理坚持“以员工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提倡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人格平等,让员工感觉到与上层管理者的关系已不再是冷漠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亲密的伙伴关系和合作者。从而使员工增强对酒店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自觉维护酒店利益。

酒店具有员工流动性大,特别是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流失率高的特点。因此,建设一支素质高、稳定性强、有集体观念的员工队伍尤为重要。人性化管理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的优势,注重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使员工队伍稳定,为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三、人性化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经常掌握员工的情绪和工作表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可能是因为对工作有不满或个人碰到了不顺心的事情。而这些心理状态会从情绪中流露出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因此要经常分析员工的情绪和工作表现,以便及时了解情况,把消极因素化成积极因素。可通过察言观色、谈心家访、听取员工反映、民意测验、座谈讨论等方法来了解。

(二)关心员工生活、福利。员工的生活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应从恋爱、婚姻、住房等生活方面多关心员工,如果员工家里有什么困难,应尽力提供支持与帮助。办好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等员工福利事业,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居乐业。为员工提供文体活动场所,丰富员工的业余精神生活,真正为员工营造一个“家外之家”。例如,广州某酒店每月举行“员工日”,由总经理、各部门经理亲自到员工餐厅为员工服务,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三)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管理可以让员工体会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才能够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让员工有机会参与企业重大事情的决策和管理,并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发动和鼓励员工献计献策,对酒店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正确对待意见分歧,善于集思广益。

(四)建立健全酒店的各项制度。在任何一个社会或组织中,制度的作用不可替代。任何管理都离不开规范的制度。规章制度是酒店经营活动正常运行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本保证。人性化管理也必须以规范的制度为基础,对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忽视了制度化,就会出现无原则而只讲人情的情况,就难以在管理中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就会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制度宣示什么行为是酒店提倡的,什么行为是酒店反对的,让员工既感受到制度给予的压力,更品尝到制度带来的好处。这样就可变我被管理为我要管理。有效的人性化管理应该是人性化与制度化的有机融合。这些制度包括员工的奖酬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等。

(五)重视培训,为员工发展提供空间。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是酒店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培训员工,不仅能为酒店带来更高水平的服务绩效,还可帮助酒店吸引和留住最好的员工。酒店员工一般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希望通过教育培训激活自己的潜能,提高技能技巧,获得酒店认同,并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曾在1999年7月对23个城市33家2至5星级酒店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酒店人员流动的五个根本原因排列顺序为:“个人发展”、“学习知识”、“工资福利”、“成就感”和“人际关系”,共占84.32%。个人发展居于员工需求之首。这一调查反映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酒店员工需求的方向,即逐渐向个人发展、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转移。一些有志于有酒店业发展的优秀员工,他们会选择能给予各种培训,从而促进他们事业发展的酒店。有眼光的管理者把教育培训工作看作是酒店的软实力投资,把教育培训作为招揽和吸引人才,提高酒店整体实力的策略和方法。

结语

在现代酒店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已逐步上升为主流的管理理念。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只有真正实现了人性化管理的酒店才能取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西萍.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田喜洲.论酒店管理中的人性化趋势[J].商业研究,2005,1(309).

[3]贺湘辉.饭店服务心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篇5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服务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酒店的需要也日益增长,人们外出旅游、出差都需要入住酒店,人性化管理是酒店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单介绍了酒店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和酒店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酒店管理中具体的人性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性化趋势

一、简述酒店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一)进行员工情感的管理

管理者应注重对员工情感的管理,员工们保持热情乐观的态度对待酒店的入住人员,酒店员工用自己的热情带动顾客,给顾客一个舒适愉快的入住环境。以此来增加酒店的入住人员对酒店的好感。要增加员工对酒店的归属感和荣辱感,把酒店的利益与自身利益联系到一起。此外,员工是最直接接触顾客的,因此他们能获得顾客第一手的资料。当入住的顾客有什么不满意时,及时向管理人员反应,酒店的管理者要学会听取员工的建议,共同进行酒店的完善建设[1]。

(二)进行员工的自主管理

员工的自主管理是指员工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工作需要自主地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以及工作方法,确保工作任务顺利的完成,在员工有一些私人的事情进行处理的时候员工也无心工作,通过自主管理可以让员工先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再回来专心工作,只要不耽误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就可以自己调节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通过员工自主管理的制定可以将管理更加的人性化,增加员工对酒店的好感,促进员工对酒的感情,同时还可以使员工以良好的工作状态进行工作。提高员工服务的质量。

(三)加强员工的文化管理

无论是一个酒店、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公司,文化都是其精神支柱,这就要求酒店的管理人员加强对员工酒店文化的培养,使员工深刻的了解酒店的文化含义,切身的体会到酒店文化的内涵,并学会将这个内涵传达给顾客,在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上都要符合酒店的文化,提高员工对酒店的情感和认同感。从而使员工更好地为酒店工作,促进酒店的发展[2]。

二、酒店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总体服务质量,激励员工热情工作

加强酒店人性化的管理可以提高酒店总体的服务质量,不能轻易的忽视酒店员工对酒店发展的作用,酒店管理人员应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在工作保持乐观的心态,将自己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去,酒店要充分的尊重员工,让员工感觉到酒店跟自己是一体的,自己是被酒店需要的,促使员工自觉地为酒店做贡献,时刻的进行自我反思,找出工作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工作,争取提供更好地服务给顾客。

(二)协调内部矛盾,加强管理水平

一个大酒店是由很多的员工和部门组成复杂结构,酒店需要众多员工来支撑着酒店的正常运转,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必不可少的会出现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不仅会影响员工的正常工作,给员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还会对酒店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要求酒店协调内部之间的矛盾,加强酒店的管理水平。

(三)提高酒店的对外竞争力

随着越来越多酒店的出现,顾客对酒店提出了新的服务标准,做出了新的评价指标,作为酒店的员工要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酒店中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作用,宣传酒店的精神文化,严格的遵守酒店对员工的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地维护酒店的形象,不做有损酒店形象的事情,不断地提高酒店的对外竞争能力。

三、酒店管理中具体的人性化管理措施

(一)正确管理理念的树立

员工是直接接触顾客的人員,员工们代表着酒店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顾客通过员工提供的服务对酒店进行考评。因此,酒店想要提供给顾客优质的服务就应该重视员工的培养,加强对员工的关心和沟通,来了解员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心员工的日常生活,帮助员工解决问题,使员工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保障酒店的人力资源。坚持“员工第一”的管理理念,积极地听取员工对酒店的意见和想法,采纳有利于酒店发展的意见,充分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合理管理制度的制定

任何一个组织都离不开好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即使酒店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也应该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酒店如果没有制度的话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出现许多不公平、散漫无组织的现象,员工们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这些都会严重的降低员工们工作的积极性,并给酒店的整体形象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可知,酒店的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保障酒店的正常运转。在传统的酒店管理中员工没有发言权,现在实行人性化管理之后,员工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供酒店管理人员参考,及时的发现酒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三)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的培养

企业应定期的对员工进行服务知识的培养,多举办一些培训的课程,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让员工们自觉地树立服务意识,宣传酒店的文化理念,酒店还可以利用员工的竞争意识建立考评机制,通过对员工的日常打卡、顾客对员工满意程度的调查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评分实行员工考察制度,对于测评成绩较高的员工发放一定的奖励,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通过对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的培养体现酒店的良好形象。

总结:在酒店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将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通过加强酒店与员工之间的感情,及时的解决内部的矛盾,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以此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酒店的发展壮大。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在教育督导考核反馈会上的表态发言稿(精选3篇)
  • 下一篇:述职报告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