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学困生帮扶制度及措施(精选3篇)

时间: 2024-04-27 栏目:申请报告

第1篇1

一、总体要求: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开发学困生的潜能,努力教育和帮扶学困生,使其得到转化。特制订本计划。二、具体做法:㈠建立制度,明确职责。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原有的学困生、边缘生、特长生档案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和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1、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认真排查学困生现状,按学习、行为规范等学困状况排查分类,建立个人档案。2、制定学困生结对帮扶制度。对已确认的学困生,各班分类组织安排结对帮扶,实行承包责任制,行政人员包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包人头。做到明确转化目标,责任落实到人。3、强化跟踪流程管理。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各班级要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制度,建立学困生转化情况记载簿,建立学困生流程管理记录,对其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及时鼓励与引导,扬长避短,防微杜渐。㈡注重方法,开展活动。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注重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困生,教师要真心爱护,要与之心连心,交朋友。充分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坚持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切忌歧视、放弃。对学困生、教师念好三字经,即:立足于鼓,着眼于拉,着手于帮,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困生的恐惧心理或逆反心理。1、因材施教,重视学习辅导。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对学困生进行分类教育,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用生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学困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四个优先,即优先提高、优先答疑、优先检查、优先表扬,特殊照顾学困生,并根据需要经常给他们开小灶,缺钙补钙,缺铁补铁,着力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和成绩。2、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开展学生互助活动。良好的班集体,和谐的学习环境,往往对学困生能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各班级要以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为突破口,通过建立一些帮扶对子和帮扶小组,努力形成学生之间亲密无间、相互帮扶、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确保学困生能得到及时而真诚的帮助,使他们能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获得成功,不断增强自信。3、发现闪光点,让学困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坚持五个一点,即:多一点爱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点拨,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思想交流。根据我校实施成功教育的经验,在转化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分阶段的要求,对学困生中进步快,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表扬鼓励,期中阶段,评选班级十星,让学困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困生深信人人都是成功者,尝试成功的喜悦,让更多的学困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学期末,对学困生成绩提高较快的评为学业进步生,对思想品德进步较大的评为品德优秀生,予以表彰。4交流总结,评比考核。首先,建立学困生转化研讨制度。学校将每月召开一次教育和转化学困生的交流会,及时掌握各班级教育对象的动态,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做细帮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帮扶经验,及时交流推广,将学困生转化工作纳入教师考核方案中,与班主任的考核挂钩,与教师的评优和职称评定挂钩,对转化学困生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转化成效差、辍学率高的班级实行一票否决制,切实保证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第3篇2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开发学困生的潜能,努力教育和帮扶学困生,使其得到转化。特制订该转化方案:一、成立学困生转化领导小组组  长:陈敏(校长) 副组长:李美萍 张时珍 蔡建桃成  员:向丽邓小倩 张勇王业红袁思瑶各班班主任政教处具体负责对学困生档案的管理,各班主任为各工作小组的具体成员。二、学困生的界定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与其同年龄的大部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予以补偿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低下或行为习惯偏差。三、学困生分类(1)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这类学生存在智力障碍或身体残疾,虽经努力,成绩依然低下,但每班人数极少或没有。 (2)学习困难学生。主要指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是学困生的主体,具有较大潜能。 (3)行为习惯偏差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较大问题,影响班级正常课堂教学。后两类学生是转化的重点。四、具体做法(一)建立制度,明确职责。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强化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和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1、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认真排查学困生现状,按学习、行为规范等学困状况排查分类,建立个人档案。2、制定学困生结对帮扶制度。对已确认的学困生,各班分类组织安排结对帮扶,实行承包责任制,行政人员包特殊学困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包重点学困生,班干部包普通学困生。做到明确转化目标,责任落实到人。3、强化跟踪流程管理。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各班主任要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制度,建立学困生转化情况登记表,建立学困生流程管理记录,对其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及时鼓励与引导,扬长避短,防微杜渐。(二)注重方法,开展活动。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注重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困生,教师要真心爱护,要与之心连心,交朋友。充分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坚持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切忌歧视、放弃。对学困生、教师念好三字经,即:立足于鼓,着眼于拉,着手于帮,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困生的恐惧心理或逆反心理。1、因材施教,重视学习辅导。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对学困生进行分类教育,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用生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学困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四个优先,即优先提高、优先答疑、优先检查、优先表扬,特殊照顾学困生,并根据需要经常给他们开小灶,缺钙补钙,缺铁补铁,着力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和成绩。2、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开展学生互助活动。良好的班集体,和谐的学习环境,往往对学困生能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各班级要以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为突破口,通过建立一些帮扶对子和帮扶小组,努力形成学生之间亲密无间、相互帮扶、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确保学困生能得到及时而真诚的帮助,使他们能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获得成功,不断增强自信。3、发现闪光点,让学困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帮扶人员要善于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坚持五个一点,即:多一点爱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点拨,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思想交流。根据我校实施成功教育的经验,在转化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分阶段的要求,对学困生中进步快,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表扬鼓励。4、交流总结,评比考核。首先,建立学困生转化研讨制度。学校将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和转化学困生的交流会,及时掌握各班级教育对象的动态,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做细帮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帮扶经验,及时交流推广,切实保证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每个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本班后进生档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及时记录与总结。

学困生帮扶制度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性发展。当今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师会碰到不同的学生,那么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就应采取相应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要重视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但要了解了每个学困生的特点,而且还要去认真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才能提高帮扶的有效性。为帮助学习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特制定本学困生学习帮扶制度:1、班主任要教育本班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轻视、不讥讽学困生。班主任应对本班的困难学生多关注、多关心。2、所有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讽刺、挖苦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学困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学困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3、根据学困生基础薄弱的特点,任课教师应耐心辅导,辅导内容要明确,每次有辅导记录,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4、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学校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建立学困生转化情况记载表,及时鼓励与引导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5、进行学困生转化研讨交流。教研组定期召开教育和转化学困生交流会,及时掌握全校各班教育对象的动态,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做细帮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帮扶计划,不断总结帮扶经验,好经验及时交流推广。6、对有进步的学困生,年级每学期进行评选,教导处及时进行表彰,并颁发学习进步奖奖状,以示鼓励。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会可能被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所以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摸清情况,区别对待,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一点肯定,多一点帮助,逐步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使他们倍感亲切、温暖,让他们安心并乐意学习,努力追上其他学生,成为合格的小学生。二、帮扶措施如何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考虑、研究,解决的问题。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知识技能、非智力因素等各方面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学困有程度轻重之分,有性质不同之别,更有心理特征之差。我们只有完全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把握时机,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彻底转化他们。学困生除具有一般学生的心理特征之外,还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其中破罐子破摔是学困生常见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看,破罐子破摔心理是事物超过了个体心理所能承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极端的思想情绪。这种心理会驱使学困生付出一种消极行动,对他们的发展极为不利。1、学困生为什么会形成破罐子破摔心理?首先,是自身的自卑、自责心理作怪。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或操行方面往往落后于其他同学,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感,行为上也常常表现为孤独、羞怯。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因为学习基础差,或者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或者是因为环节不佳,经过努力各方面仍然的不到明显改善,于是就怨恨自己,责怪自己,最后索性破罐子颇率,以求心理负荷的释放。其次,是外部原因,即学校、家长、社会的鄙视。学困生常常会因为成绩或违纪等问题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社会的冷遇,甚至被无理挖苦、惩罚。他们由此感觉苦恼、郁闷,抬不起头,产生消极情绪。达到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2、教师如何矫正学困生破罐子破摔心理?作为班主任,在了解了学困生破罐子破摔心理产生的原因后,如何矫正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是他们转化为各方面表现良好甚至是优秀的学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1)、多关心鼓励学困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学困生的破罐子破摔心理大多由于失去自信所致。那么怎么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呢?教师的外因作用不可忽视。与优秀学生相比,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支持。平时,我们应多鼓励学困生,目的是使他们树立起我是最棒的的信念,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2)、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往往从学习成绩差开始,继而发展到纪律、品德的学困,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最终成为双差生。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是转化学困生的突破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是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学困生由于基础较差,自卑心理相对较重,对教师的评价较为敏感。若教师动辄批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加其逆反心理,产生对抗情绪,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育者的对立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学困生的学习,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做法是:、心中装着他们。平时备课,要将学困生的心理因素和接收程度考虑进去,有针对性地备课,为的是让他们听有所得。、眼中要有学困生。课堂上实行鼓励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关照、提问这类学生,把简单、容易的问题留给他们,对有难度的题目加以提示,只要他们答对了就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听课兴趣。实践证明,教师的关心不但可以改变学困生的破罐子破摔心理,而且很有可能使他们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教师所要求的学习任务上来,从而转变学习态度,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成绩。(3)、给予支点,促成学困生健康的心理平衡。人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平衡和失衡的对立统一。一般人的心理处在失衡和平衡交替的健康的动态之中,从总体上来看是基本平衡的。学困生由于经常遭遇各方面的失败,深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气氛的冷遇和嘲笑,心理往往容易失去平衡。他们为了维护心理平衡,又往往表现出破罐子破摔,形成病态的心理。这种心理平衡只能导致表面上的平静,实质是越变越落后,最终变为名副其实的差生。如何促成学困生健康心理平衡呢?我以为,需给予他们两个支点。第一,放低要求,使学困生有成就感。在同一学习段、同一班级中,必须根据多方面(学习、纪律、品德等)的内容确立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困生的要求应适当降低一点儿。客观上为学困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才能使他们出色地完成力所能及的目标和任务,达成健康的心理平衡。第二,予以信赖,使学困生有满足感。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信赖的心理需要。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因主观或客观原因而导致心理失衡时,往往会通过种种途径设法满足自己,以达到心理平衡。学困生的心理平衡实质是一种对其心理进行补偿的过程。补偿的方式很多,其中,教师的信赖是学困生进行心理补偿达成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支点。教育实践证明,学困生需要教师的关爱与信赖,需要表现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在教师和同学的关爱与信赖中求生存,求发展,取得成绩,自我感到满足。可以说这是改变学困生的重要原则。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在疫情防控物资捐赠仪式上的讲话(整理6篇)
  • 下一篇:村委乡村振兴表态的发言稿(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