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诗经木瓜读后感(精选3篇)

时间: 2024-05-27 栏目:总结范文

第3篇1

诗经木瓜赏析

导读:《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以下是“诗经木瓜赏析”,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木瓜

先秦:佚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

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参考资料:

1、庞坚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9-131

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

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因此诗主旨说法多不同,而“木瓜”作为文学意象也就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

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诗经木瓜赏析】1.诗经木瓜的赏析2.木瓜诗经原文赏析

3.木瓜诗经赏析4.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5.诗经·木瓜赏析6.诗经·木瓜的赏析7.木瓜诗经及赏析8.诗经木瓜情诗赏析

上文是关于诗经木瓜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诗经》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1000字

第2篇2

诗经《卫风·木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吟诵,读准字音

2、通过吟诵,走进理解诗歌意义,感悟诗人情感;能简单赏读《木瓜》,懂得朋友之间“投木报琼”的方式来表达永结友好的意愿。

3、复习吟诵规则:平长仄短、韵字拖长。了解诗歌的押韵表达着诗人情绪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教学难点】

学习吟诵教学过程:一、温故篇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已学习了一些经典诗篇,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温习。二、知新篇(一)我会诵

1、引入:同学们,如果朋友送了一份你特别喜欢的礼物给你,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讨论一首古诗《诗经·卫风·木瓜》,它出自于《诗经》2、关于《诗经》的一些知识。

谁来分享下你所知道的诗经的一些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叫《诗三百》;诗经分为风雅颂,共305首;风就是指国风,总共15国风。是指这15个地方的一些风俗和习惯。整个国民的风气都在诗歌里反应出来。你说多么了不起。《诗经·魏风·硕鼠》硕鼠就是魏地这个地方的的一首歌,称为魏风;《诗经·秦风·无衣》无衣就是秦地这个地方的一首歌,称为秦风。)

今天我们学的这一首《诗经·卫风·木瓜》就是卫国这个地方的一首歌,它描述的是好朋友之间为表达情意而互相投桃报李的情景3、检查预习,读准字音(二)我会悟

1、释义:琼琚琼瑶琼玖匪等

请看这一组词,齐读,(点名说)发现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确实从可视的角度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点。它们都有“琼”。琼是什么意思呢是美玉的意思,非常美的玉就叫琼。这6个字大家都认为是王字旁,事实上我们这样认为得都错了,它实际上真正的部首不是“王”,而是“玉”。“王字旁在古代很多时候是斜玉旁。”

师:我们来看一下王、玉二字的渊源吧(出示图片)

我们的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到隶书,到现在我们常见的楷书。看看这两个字的变化过程。(出示图片)

请你仔细看看,你有没有发现这两行字很相像,哪个是玉哪个是王你能猜出来吗(点名说)说说你怎么猜出来的认为他说的对的请举手

请看一下。两个字都是三横。。。第一个是玉,第二个是王。

师:有没有想过老师为什么要给你看着一组字呢这首诗6字都是斜玉旁,如果我们都把它当作王子旁,我们汉字的渊源如果不去探究,我们将会错失很多理解。每个汉字穿越千年来跟我们相见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对我们的汉字有一点研究的兴趣。

你们看这样子看,它用在这首诗歌里是有特殊含义。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从斜玉旁的字一般都有(出示图),从王子旁的字:。从斜玉旁的这一行字都是色彩非常鲜明的,同学们会说“现”怎么是色彩鲜明呢是玉被你看见了,玉出现了,玉石摆在你面前,特别美,所以“现”了,出现、出现都是色彩鲜明的,而且是褒义词。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玉。中国古代有一句话流传到今天“金银有价玉无价。理解它的意思吗汉朝的许慎先生有一本书《说文解字》,他这样解释玉的:(出示图片)有五种品德:仁义智勇廉。所以在诗经里面关于君子一出现,就会有玉出场,出现类似“君子如玉“的词语。诗经305首,据研究193首都与玉有关,可见对玉的赞美有多重。2、理解诗意(诗意与诗句的对应)

师:既然“琼“都与玉有关,那就是说它们都是美玉。琼琚—玉镯琼瑶—玉佩琼玖—腰间的玉环。三样都是戴在身上的。再看右边这一组词,齐读,它们都与“木”有关,也就与瓜果有关。师: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两组词语,哪一组词包含的东西更值钱(玉),可是我给你一个木瓜,你就回报我一个琼琚;给你一个木桃,你就回报一个琼瑶;给你一个木李,你就回报一个琼玖。这样的“投”“报”之间相等吗(不相等)师:那是不是回报的人很傻

(引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举例来理解)3、点名读意思,其他读诗文。(白话文与原文相对读)

师:你们看这么长的一句话实际上用几个字就可以回答了。读懂诗文不难,对照读就可以了。(三)我会吟

师:这首诗像我们现在这样读的话,我们就可以了,但这样没把诗的韵味读出来。读诗有两种境界:1、韵味2、金石相撞的声音(中国的大学者曾国藩说的)

孔子是怎样教他的学生呢汉代的司马迁这样记载的:诗三百,孔子皆弦而歌之。1、按声调标吟诵符号。

师:请大家拿起笔,根据声调来标记吟诵符号(平—仄|)2、依据平长仄短、韵字拖长的吟诵规则,师生共吟师:还记得吟诵规则中的平声拖,仄声短吗那么来试试吧。每个字要读的饱满,(示范)不能这样一开口就滚过去了。可以用手指划线,要气沉丹田(点名个别指导)

师:(下一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声在一起,怎么办呢每个都要读长吗不行,要注意逻辑重音。什么是逻辑重音比如:开~门,开门哪个是重音门。读~书(书)我们汉字里的双音节词,大多数第二个字是逻辑重音。(点读、指导读)

师:两句连起来,你看有什么变化。(师示范读)跟你平时读的有什么不一样像是唱歌,弦而歌之,本来就是唱的,不过,唱是有规则的。它和一般的唱歌不一样。一般唱歌不讲究平仄(平长仄短)不讲究每个字读它的原音(依字行腔)。吟诵就是要每个字读原音。唱歌出现倒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古时候的人是写诗,他们没有这么多印刷品,看不到,那就只能读给你听,若果把字读倒了,那别人是听不懂的。所以要按原音读出来。3、逐句学习吟诵(强调相关注意的规则)

师:平仄声出来了。还有个很重要的押韵的字要拖长,也就是把气读完,这就是韵字的味道。我们一直在讲诗歌的韵味韵味,就是押韵哪个字的味道。知道什么叫“押韵”吗就是诗歌最后一个字韵母和声调都是一样的。(春晓:晓鸟少)

师:这两句你们哪个字是韵字,“也”同韵字而且是同字韵(同一个字押韵)。为什么要把韵字拖长呢因为在古诗文的吟诵中(出示图片)增强感情色彩,更是为了换气。怎样把它读好呢“也”仄声但是韵字,也要拖长。两个仄声加韵,听老师读,“气”吐完了,舒服了,表达清楚了,(不是为了回报您啊~~~是希望您能铭记这份情义啊)。你要对人表达你深厚的感情一定要舒展你的气息,最后一句再来一次。(点名试读齐读)师:下一节(依字行腔气息匀)第二节点名试。

第三节“木李”“琼玖”来了个第三声,前面都是第二声,为什么呢我们来试试“李”“玖”拖音吗不,是仄声。(师示范读)最后一句,回一下。(重复,收回来)师:仄声短读,读短的时候,你的心会怎样会有点紧张对不对,不能抒发,就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用这么厚重的回报,回赠给我,我心里会很忐忑,会不安。岁投我以木李,为什么不把它放在第三节呢,是有原因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情意,多么深重啊,是不是。两节连起来,齐读。4、自由吟诵,达到熟练成诵(四)我会演1、师生一齐吟诵

2、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小组内自由练习或随老师一起表演)

师:这首诗是有礼仪的,它是一首献礼词。有一位剧作家把它编了手语。“投我以木瓜”木瓜这么大。报之以琼琚,琼琚放在手心里,那么小。然后“匪报也”男孩子左手在前,右手在里,女孩子右手在前,左手在右手心里,第一次30度鞠躬,第二次60度鞠躬,第三次90度鞠躬。表示礼特别的珍贵。全班起立,师生一起吟)4、以吟诵《木瓜》答谢老师,结束课程。

师:最后一句对在坐的每一位拉屎说一次,不是为了回报您啊,是为了让您铭记这份情意,永相和好。

今天的课上到这里,阳光四班的孩子们和老师们分享这8个字。我们的人生还很遥远,希望大家能做一个有心的人也是个有梦的人,并且是一个快乐的人,还能一起往前走。我们一起来读。板书:

诗经·卫风·木瓜

木瓜

琼琚

木桃

琼瑶

木李

琼玖教学反思:

今天鄙人第二次以吟诵教学作为公开课展示。总的感觉是这一次比上一次,在经验方面有所积累,教学效果比第一次要好。长处有,但是缺点更多。在此,作深刻的个人反思。

首先,这节课没能完全达成目标。虽然全班都已能背诵(已抽查),但是,在吟诵的时候,未能完全落实,因而最后的“我爱演”未能完全展示出应有的风采,同学们没有完全把握吟诵及动作要领。

其次,这节课教师讲得太多,尤其是在句意这一环节,过于拖沓,乃至最后时间不够而拖堂。第三,学生虽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并非完全算是乐学的一堂课,就这点,已足够我惭愧至极。

第四,教学内容太少,一节课只教了一首《木瓜》,且最后不够熟练。

第五,未能协助学生找出《木瓜》内容的规律,加速背诵记忆。因而,学生唱的时候出现了犹豫、生疏与自我怀疑。

凭着一腔热情,希望能陪着学生一起诵读经典,但若不得其法,则身心俱疲。如何在工作中协调好经典教学与语文教学,如何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同时,乐于其中,是我今后将不断追寻的目标,最后,在此诚挚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我能得到区教研员刘江明老师的亲自指点。更感谢语文科组的老师们,不遗余力地指导、支持我这个顽童,让我能更从容地站在公开课的台上。也谢谢自己,自从朱畅思老师激发了对吟诵的热爱,追随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一起尽己所能不断学习,成就自己能大胆吟诵公开课的坚强后盾。

教学经典必是轻松快乐的,你我共勉。

第1篇3

诗经木瓜鉴赏_诗经木瓜创作背景

《诗经;木瓜》,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爱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接下来给大家介绍诗经木瓜鉴赏,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

1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因此诗主旨说法多不同,而“木瓜”作为文学意象也就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

2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诗经木瓜的原文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木瓜译文及注释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

3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

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诗经木瓜创作背景关于《卫风;木瓜》这首先秦古诗的背景,古往今来的解析多有分歧。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主要有七种说法。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

4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作者当是一位青年男子。

    【总结范文】栏目
  • 上一篇:感恩老师的诗歌(优秀范文)(精选8篇)
  • 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精选11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