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偶成读后感(精选7篇)

时间: 2024-06-05 栏目:总结范文

第6篇1

4古诗两首春日偶成上课

第一部分整体感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古诗两首的第二首板书课题——春日偶成(要求生书空)齐读课题

同学们,课题当中啊,有一个字,很有情调,你们能找出来吗?对了,偶。偶是什么意思?(偶然)

所以联系整个题目,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春天的某一天,作者偶然所作,所写。就像本学期老师要求同学们写日记,就是把我们平时偶然看到的事情记录下来,舒服自己的感想。我们写日记的好习惯买就是为了培养同学们如古代大诗人般的生活情绪,和文学修养。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就齐读作者的这一篇,春日偶成!(齐读)

读得真好,作者偶然间就能作出这样的诗句,那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番。

(作者简介)

同学们,一千多年前,程颢的理学思想和他的古诗流传至今,这样的人,你们敬仰吗?接下来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读出你对作者的敬仰(齐读)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们对作者的钦佩,但是部分同学还读得不够熟练,现在我们自由的练读,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读。

同学们,古代的诗歌有一种特殊的韵律美,如果我们朗读的时候再划分一下节奏,你会读得更好。

多媒体。这是我给同学们的一点小小的建议,按这样的节奏,我请一个同学再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

书生朗朗,诗歌的韵律美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接下来我们具体来探讨一下这首古诗。

第二部分逐步理解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请一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诗。读出这种春天里云淡风轻的感觉。

不错。这首诗中有一些词语比较难理解,现在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探讨一番。

云淡风轻

午天

傍花随柳

川云淡是什么意思?白云很稀薄,说明天气怎样?对了,云淡风轻,我们现代文中也有这个词,理解是一样的,几朵白云薄薄的飘在空中,风轻轻的吹拂。

午天是什么意思呢?天,我们古代有打更的人一更天就是说一点的时候。在这里,天是什么意思?时候,午天呢?中午的时候。很好。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在逐渐增强。

傍花随柳是什么意思?傍是依靠的意思。随是沿着的意思。依靠着花,沿着柳树是这样表达吗?这个词比较难以言语,没关系,我们先看后面的词语前川。望庐山瀑布里有一句遥看瀑布挂前川,是什么意思呢?远远的看着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什么上啊?河。对了,所以这里前川是前面的河流的意思。作者走过了前面的河流,途中有哪些景物?柳树花。对了所以作者是通过穿过柳树和花丛,走过了这条河。

(多媒体)好的,同学们,下面是一些重点字的意思,结合刚才的理解,我们把他批准在语文书上。

请一个同学,用你的话说一说这两句所表达的意思。

不是很清楚,没关系,可能古诗用白话文很难表达,那请一个同学,用你们的朗读来读出你的理解!指名读。你来读一读,读出春天的景色之美。

作者这一句中写了哪些景色啊?云风柳花。这是一个怎样的景色,你来形容一下,带着你的理解再读一读。

作者此时的心情怎么样?好。你怎么看出他心情好?傍依靠随沿着

过走过都是动词,作者就这样走过了一条河,你觉得他的步伐怎样?轻快。很好,所以啊,作者此时心情是非常的好,指名读,读出心情。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接下来的两句。这一句同学们自己想一想,找一找哪些词语需要注意的。同学说得很好。时人,旁人。余,在古代通常说的是我。不识,不明白。将谓,就以为。偷闲,偷闲贪玩的意思。

多媒体,同样,同学们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批准在诗句旁边。

我请一个同学用现代文来描述一下作者的意思。注意古文在语言的顺序上和现代文友区别,将谓偷闲学少年,就以为我学着年轻人偷闲贪玩。

很好,这两句不难理解,带着对诗句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

老师想提几个问题,别人不知道我的快乐?如果作者就这样对你说这句话,你会给作者提一个什么问题呢?(你的快乐是什么?)是什么呢?其实作者自己也很难回答,说明作者的快乐真是难以言喻啊。

那作者说旁人啊就以为我是在学年轻人贪玩偷闲呢?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他是贪玩偷闲吗?不是。实际上啊,我们通常在春天去郊外就是做什么啊?游玩。对了,作者这样说,就是想说明他的感受与众不同!

作者是什么感受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齐读全诗,去感受一番。

作者在这春景下会有什么感受呢?春天里作者完全的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里,有一种融入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同学们,带着这种全身心融入大自然的独特感受,我们再读一读全诗,读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春日偶成,老师说了,这首诗就是表达作者的某一日的感受,和我们写得日记很像,于是我用现代文的日记把他写一一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春日偶成,穿越千年的时空,作者文思泉涌,寥寥数笔就把它浓缩成了这首七言律诗——春日偶成,齐读。

记住了,这首诗歌的题材是,七言律诗。下课!

第5篇2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2、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1、背诵《江南春》。

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板书诗题:春日偶成)

教师简介作者程颢。

[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3)师生小结:

一、二句写景——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三、四句抒情——身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

(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

(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

(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3、办手抄报:

“诗歌里的春天”。(选做)

4、和家人一起春游。[老师带着学生游,受到很多限制,家人春游,往往限制少,自由度大,自由度大了,其实最有利于学生创造。诗是美好的创造,学生在教室里读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读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读着。]

第4篇3

《春日偶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春日偶成》,背诵这首古诗。

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古诗两首》中的《江南春》(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诗《春日偶成》(板书)。在100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里,北宋诗人程颢踏春郊游,意兴所至,偶有所感,写下了这首诗。

师:听了老师的叙述,你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出题目的意思吗?(出示:春日:春天里的一天,偶成:偶有所感,写成诗歌。)

生:春天里的一天,诗人偶有所感,写成了一首诗。

师:程颢偶有所感而写成的这首诗,后来竟成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经典名诗它的魅力何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欣赏它。(出示全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分清节奏。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板书:读准)

开火车分行读,正音。

师:古诗是有节奏的。(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诗,范读)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将它读顺。

指名二三个学生朗读。齐读。

三、理解诗意。

师:这首诗你能读懂吗?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明白?出示词语解释,开火车读,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考这首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可以在书上做笔记。(出示:近午天:接近中午,傍:靠近,随:沿着,川:河流,时人:当时的人,识:理解,余:我,将谓:就以为,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由说,同桌交流。

师:同学们,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学生试说,教师注意引导和纠正。

指导:

“云淡风轻近午天”,解释方法:改变顺序。“近午天云淡风轻”

“傍花随柳过前川”,解释成:“在花丛柳林间穿过”,没有直译,根据诗意巧译。

“将谓偷闲学少年”,解释方法:改变顺序。“将谓学少年偷闲”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都说出来?

学生试说,教师注意引导和纠正。(将近中午的时候,淡淡的云飘浮在天空,轻轻的风吹拂着大地,我在花丛柳林间穿过,又走过了前面的小河。当时的人不知道我的心情多么快乐,还以为我学少年的样子,忙里偷闲去玩耍呢!)

师:我们已经大致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可以说同学们已经读懂了,再次齐读,读出古诗的意思。(板书:读懂)

四、指导朗读、引导想象。

理解了古诗的意思,我们还要去品读古诗的意境。(板书:读悟)师:各位同学,现在你就是程颢,我想请教一下,你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春景?

生:云、风、花、柳、川(板书:云、风、花、柳、川)出示图片。

师:你能具体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景物吗?你可是文采飞扬的大诗人呀!

师:除了这些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美景?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描绘一下?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想象。

出示句式:

金黄的迎春花在枝头绽放,像_________________

山坡上,那大片大片的桃花像_________________

油菜花开了,_________

鸟儿在枝头__________

湖面上,几只野鸭_______

五彩斑斓的蝴蝶________

学生描绘春景,教师予以引导和评价。

师:哦,原来程大诗人看到了这么多美景。你能读出这美丽的春景吗?

生再读诗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指名读、评议,齐读。

师:同学们,如果你处在这样的美景中,你会做些什么?(要求将句子说清楚说具体)

生1:太开心了,我编了个柳条帽子戴。

生2:我也很开心,我欣赏花朵上的蝴蝶了。

生3: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在河边逗小鱼和蝌蚪玩。

…………

师:诗人程颢看到如此美丽的春景,他也做出了像你们一样的举动。那些在地里劳动的庄稼人、在河边洗衣的姑娘们看到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做出这样的举动觉得非常奇怪。他们会说什么呢?出示句式:地里劳动的庄稼人会说:“”

在河边洗衣的姑娘会说:“”

________会说:“”

学生想象说话。自由说,同桌互相说。

师: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你认为诗人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能否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呢?

(怡然自得、悠然自得、自得其乐的快乐。)

师:由此可见,作者写乡邻们对他的议论,实际上是为了突出自己心中的——快乐!(指板书)指名学生朗读,评价。(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师:程颢在这首诗中先描写了美丽的春景,(板书:写景)再抒发了快乐的心情(板书:抒情),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将心中的快乐和这柔和明丽的春光融为了一体。整首诗读起来,有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令人百读不厌。我们再来读一读。

指名学生朗读,评价。齐读。

五、背诵古诗。

师:优美的诗篇应该储存在大脑里,请读熟这首诗,学会背诵。

指名有感情地背诵,齐背。

六、改写古诗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现代的记叙文,题目就是《春日偶成》改写。(板书:读写)

出示练笔提示:

春景(诗中写到的、想象到的)

诗人的行动(诗中写到的、想象到的)

路人的议论

诗人内心所想

七、学生练写、当堂交流、总结学法。

板书设计:

春日偶成写景:云、风、花、柳、川

读准

抒情:乐

读悟

读写

读懂

第7篇4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一、诗句导入,创设氛围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的词语

1、竹外桃花三两枝,()水暖鸭先知。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似剪刀

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填的诗句里都含有一个什么字?(春)

二、揭题解题,简介作者

师:是呀,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春暖花开,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你们最想干什么?生1:郊游去。生2:放风筝。……

师:热情的春姑娘向大家发出了这么多邀请,北宋大诗人程颢也加入了郊游的队伍,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日偶成》。(春日:春天的一天。偶成:偶有所感,写成诗歌。)

三、合作探究,悟解诗意过渡:诗人究竟看到些什么?

1、听录音

2、自由朗读读这首诗

3、品读

一、二句

师:现在你们就是程颢了,有几个问题问问大家。a、你什么时候出门的,当时天气怎样?(生联系诗句回答中午出门,天气晴朗。)b、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淡云、轻风、午天、鲜花、垂柳、前川。引导学生读: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解词:傍:靠近。随:沿着。过:到。师:这些你在诗中写到了,还有没写到的吗?生:还有鸣叫的小鸟,游玩的小鱼,飞舞的蝴蝶……师:一定很美吧?给大家描绘一下好吗?(生纷纷描绘。)

师:这么美的景致,你能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描绘吗?生1:春光明媚、姹紫嫣红

生2:风和日丽、莺歌燕舞、草长莺飞……

师:真美,把诗句读一读,能读美吗?(生各自练读后当众朗读)C、看图,说句意

(将近中午,春光明媚,云淡风轻。我在花丛中柳林间穿行,走到了前面的小河。)师: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致,你高兴吗?试着把你高兴的感觉读出来。(生再读

一、二句)

4、品读

三、四句

师:天气这么好,景致如此美,一路上你开心不?都做了些什么?生1:太开心了,我编了个柳条帽子戴。生2:我也很开心,我欣赏花朵上的蝴蝶了。

生3: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在河边逗小鱼和蝌蚪玩。……

师:(笑着聆听)你们真有意思,地里劳动的庄稼人、河边洗衣的姑娘们在议论你呢!听到他们说什么了?生1:说我返老还童了。

生2:说我像个孩子,在偷闲玩耍呢。……

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

所以诗人说什么了?引导学生读: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说得好,大诗人程颢整天忙着到处讲学,就像我们整天学习一样。这一天,他偶然来到郊外,顿时被眼前美丽的春景迷惑了,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看图,诗人脸上的表情如何?

追问:“他怎么笑的?他为什么笑呢?”

师:看来,人们并不理解诗人当时的感受,如果把当天你写下的诗的意思说给他们听,他们会理解的。

引导学生理解: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解词:时人:当时的人。识:知道、理解。余:我。谓:认为。偷闲:忙里抽空。

启发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诗句的意思

(人们不知道此时我的心里是多么快乐,还以为我是在学年轻人的样子,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去玩耍呢。)

四、课外延伸,巩固理解

1、诵读《春日偶成》,体会诗人春游的快乐。

2、继续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准备诗会。

读鲁迅《偶成》有感

春日偶成的作文3篇

实用的春日偶成的作文3篇

春日偶成的作文4篇

精选春日偶成的作文3篇

第3篇5

春日偶成⑴

云淡风轻近午天⑵,傍花随柳过前川⑶。时人不识余心乐⑷,将谓偷闲学少年⑸。[1]

《春日偶成》是宋代(北宋)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宋诗钞》。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注释

⑴偶成:偶然写成。

⑵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⑶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川:瀑布或河畔。⑷时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⑸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1][2]韵译

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这惬意的春游呀,人们并不了解,将会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3]散译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4]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3][4]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诗的前二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假如说,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情写景的话,那么,“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则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杀人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压抑和扭曲罢了。[2][3]名家评价

武汉大学教授沈祥源:这首诗语言简洁朴素,如同谈心,初读觉得平淡无奇;但反复咀嚼,便能从平淡中寻出深意的诗味来。理学家所说的“心便是天”的哲理和“心气和平”的养性之道,竟然与诗的艺术境界如此合拍,实为巧夺天工之作。[2]作者简介

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洛阳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调鄂鄠县主簿。熙宁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贬为镇宁军签判,知扶沟县。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他是有名的理学家,北宋理学五子之一,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二人创立的学说,世称“洛学”,是理学中的重要派别。曾在洛阳讲学十余年。著作有后人所辑《二程遗书》。[5]参考资料

1.汤霖.千家诗注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2-32.沈祥源.千家诗助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23.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24.贾三强.千家诗新绎: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745.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894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1]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1]程颢为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2]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3]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4]本名程颢别称明道先生字号字伯淳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时间1032年(壬申年)去世时间1085年(乙丑年)7月9日主要作品《论王霸札子》《论十事札子》主要成就开创新儒学,为宋代理学奠基者籍贯河南洛阳封爵豫国公封号河南伯谥号纯公人物生平程颢(1)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程颢出生[6],其祖先历代仕宦,世代居住在中山府,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迁居开封府,祖父程遹(《宋史》作程羽)迁居河南府(今洛阳),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宋仁宗录旧臣后代,程颢的父亲程珦因此被授为黄陂县尉,历知龚、凤、磁、汉诸州,后官至太中大夫。二程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其父程珦影响,以反对王安石新法著称。[1]程颢资性过人,修养有道,和粹之气,盎然于面,门人、友人与之相交数十年都未尝看见他有急厉之色。

嘉祐二年(1057年),程颢举进士后,历任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1]神宗在位期间(1068年~1085年),程颢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宋史》本传称:“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与弟程颐开创“洛学”,奠定了理学基础。他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庠,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了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认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封建伦常。且强调教育必须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以儒家伦理为教育的基本内容。程颢还提出,读书以期“讲明义理”,注重读书方法,“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不可“滞心于章句之末”,为此者乃“学者之大患”。同其理学思想一样,程颢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也影响深远。后人为求学统渊源,于他讲学之处立祠或书院以为纪念。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程颢于京师讲《易》处(今河南开封繁塔之左)立二程祠。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3]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

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诏令两程祠以颜子(即颜渊)例修建,规制比于阙里,前后殿庑斋室等房共六十余间,祭文称颂两程“阐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

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9年),河南巡抚李衍就二程祠建大梁书院,祀二程于讲堂。另嵩阳书院亦为纪念二程所立。《嵩阳书院志·序》称:“嵩阳书院,宋藏经处,两程夫子置散投闲与群弟子讲学地也”。

清圣祖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二程进儒为贤,位列孔子及门下、汉唐诸儒之上,次年康熙皇帝又赐给二程祠“学达性天”匾额。[2]代表作品

程颢一生著述不少,又长期讲学,有后人效《论语》等将其言论辑录成册。二程的著作有后人编成的《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外书》《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二程粹言》《经说》等,程颐另著有《周易传》。二程的学说后来由南宋朱熹等理学家继承发展,成为“程朱”学派。

1、《遗书》(《河南程氏遗书》),25卷,系二程门人所记二程的语录,后由朱熹编定。

2、《外书》,12卷,朱熹编定的是《遗书》的补编或续编,内容多系传闻杂记。

3、《文集》,12卷,为二程的诗文,南宋张栻,朱熹等先后纂辑。

4、《经说》,8卷,是程颐以义理疏解儒家经典的著作,包括《易》《诗》《书》《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8种。其中:《易》《孟子》《中庸》不一定是程颐手著;《粹言》2卷,是杨时根据二程语录撮要文饰而成,后又由张栻重新编次。

5、《易传》又称《程氏易传》《伊川易传》,4卷,是程颐注解《周易》的著作。以上《遗书》《外书》《文集》《经说》4种,在宋代均单独刊行,也有的合在一起刊行,称为《程氏四书》。

明代末年徐必达汇集二程所有著作共6种,以《二程全书》之名刊行。清康熙间吕留良又加校勘,重新刊刻,后涂宗瀛又重校印行,此即为今本《二程集》所据本。其旧本《二程全书》,尚有1920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的四部备要本。《二程集》是一部重要的理学著作,书中第一次把“理”作为宇宙本体,阐述天地万物生成和身心性命等问题,奠定了以“理”为中心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其中,程颢的识仁、定性,程颐的性即理、主敬、体用一源等许多重要哲学概念和命题,都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为后来许多哲学家所沿用,对宋明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成就

程颢的主要成就是他的理学主张。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的学说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并无二致。皆以“理”或“道”作为全部学说的基础,认为“理”是先于万物的“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有理则有气”。现行社会秩序为天理所定,遵循它便合天理,否则是逆天理。提出了事物“有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强调人性本善,“性即理也”,由于气禀不同,因而人性有善有恶。所以浊气和恶性,其实都是人欲。人欲蒙蔽了本心,便会损害天理。“无人欲即皆天理”。因此教人“存天理、灭人欲”。要“存天理”,必须先“明天理”。而要“明天理”,便要即物穷理,逐日认识事物之理,积累多了,就能豁然贯通。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二程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提倡在家庭内形成像君臣之间的关系,流毒颇深。究其内涵:

一、“理”是宇宙的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二、“天理”又是封建道德原则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总称。“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礼之本也”。“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乎天地之间”。

三、“天理”也具有自然特性及发展变化规律的意义。“天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派为“洛学”,二程在哲学上发挥了孟子至周敦颐的心性命理之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二程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他们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被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而且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都是“天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五)

二程的人性论祖述思孟学派的性善论,但二程的人性论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了,回答了性为什么至善,为什么会产生恶的因素等一系列问题。二程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是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二程认为,性的本然状态,由于是“天理”在人身上的折射,因而是至善的,人性中的善自然是其“天理”的本质特征,恶则表现为人的不合节度的欲望、情感,二程称之为“人欲”或“私欲”.,“人欲”是“天理”的对立面,二者具有不相容性,“天理”盛则“人欲”灭,“人欲”盛则“天理”衰。由此可见宋代理学家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实际上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容全盘否定。思想影响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认为“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先有理而程颢(2)程颢(2)

后有万物。“二程”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

2、把天理和理论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理。”

3、提出“格物致知”,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程颢、程颐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张载的思想学说,后者对他们思想体系的构造和发展影响很大。但二程的思想更多的是自己的新创见,程颢、程颐兄弟(一般简称二程)开创的洛学学派是北宋影响最大、也是最为典型的理学学派。二程的理学思想体系,是北宋时期理学初创阶段比较典型的形态,它勾勒出了程朱理学的基本轮廓,为朱熹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后人学术承接上,由于二程各人思想尽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学术倾向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他们的学说也形成不同的接班者、学派。程颢认为万物本属一体,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发明本心,自觉达到与万物一体,因此较多地强调内心静养的修养方法,不大重视外知。后来的陆、王,大致沿着程颢的理路,发展为心学。而程颐则主张探求事物所以然之理,人生的根本在于居敬穷理、格物致知,较多地强调由外知以体验内知。

后来的朱熹大致沿着程颐的理路,发展为纯粹的理学。所谓的“程朱理学”,实际上主要指的是程颐和朱熹的理学。当时有许多人追随二程学习,尤其是程颐弟子很多,主要有谢良佐、游酢、吕大忠、吕大临、吕大均、侯仲良、刘立之、朱光庭、邵伯温、苏昺等(其中三吕与苏昺原为关学学者),形成了著名的洛学学派,为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建立其庞大的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此外,二程将易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伊川易传》为义理易学诠释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程氏易传》是伊川易学的精华,它继承了王弼义理派易学传统,将儒家解《易》推阐发挥到极致,可以说是集义理派著作之大成,并对朱熹易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说王弼易学是魏晋玄学、易学兴起的重要标志,那么,程氏易学则实现了由王弼易学道家化、玄学化的义理向儒家义理的转变。人物轶闻程颢妙破讹诈案

传说,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1078年),担任监察御史的洛阳人程颢,曾以寥寥数语破了一件讹诈案。

当时,有一张姓财主得急病死,棺木埋葬后的第二天,有一老者到他家门口,对着财主唯一的儿子说:“我是你父亲,现在我年纪大了,无依无靠,来和你一起生活。”接着,老者一五一十向财主的儿子说明了来由。财主的儿子非常惊讶,于是两人一起到县府,请县令程颢判决。老者先说,“我是个郎中,因家中贫困,四处流浪,为人治病,一年中很少回家。妻子生下儿子,无力抚养,只得狠狠心肠把儿子送给张财主。某年某月某日,由村上的李某抱去,邻居阿毛亲眼看见。”事隔多年,怎么还能记得这样详细。老者说:“我是从远地方行医回村后才听说的,当时记在处方册的背后。”并从怀里掏出处方册递给程颢,上面用毛笔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把小儿抱走,给了张三翁。程颢问知财主的儿子才36岁,而死去的财主已经76岁,于是判定真伪,程颢对老者说:“财主儿子出生的时候,他父亲才40岁,这样的年纪,别人怎么会称作张三翁呢?”老者听罢无法狡辩,不得不承认自己冒认儿子,只想讹诈财主家的钱物的事实。案子遂破。[5]天下事非一家私议

程颢在京任御史期间,恰逢宋神宗安排王安石在全国推行“熙宁变法”。“熙宁变法”一经铺开,便立刻激起众多士大夫的反对。

在北宋士大夫之间,即使是反对变法者,反对的程度和态度也不尽相同。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翰林学士范镇、御史中丞吕公著等人对新法明确表示反对,其中司马光最为激烈,他曾对宋神宗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王安石对司马光,也是势同水火,不共戴天。而程颢作为反对者阵营中的一员,态度上却温柔敦厚多了。王安石作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也对程颢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尊敬,尽管王比程还年长十一岁。王安石与大臣们讨论变法事宜,一遇思想不通处,王安石必声色俱厉,暴跳如雷,重者贬人官帽。某次,恰巧程颢受命前来议事,听后不慌不忙地劝王安石道:“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王安石见是程颢所言,又道理俱在,因此“安石为之愧屈”。

程颢说话做事,有理有节,不动真气,但他反对变法的态度却是一贯的。他任御史期间,多次上书宋神宗,指出不可变法的理由。他认为(变法的)反对者太多,总有反对的理由,天下没有反对者过多而能成功的改革,他以支持和反对改革人数的多寡来预测改革的成败,这倒与其他士大夫或批评王安石的长相或贬低王安石的品格不同,不过程颢这一反对的理由,最终也确实一语成谶。变法的对错好坏姑且不论,程颢在变法中的表现的温柔敦厚,颇具君子之风,刚烈火爆如王安石者,对他也存尊敬。[5]御史不知上未食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接受御史中丞吕公著的推荐,提拔程颢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是言官,其职责是规劝皇帝、纠察百官。然而对于士大夫来说,纠察百官好说,但规劝皇帝却非易事。因此,很多监察御史履职,或碍于情面,或担心权威,或害怕打击,往往形式重于内容,走走过场,不过让皇帝表现一下纳谏的姿态而已,至于纳不纳、纳什么、怎么纳,不予深究。

程颢任御史,却比较执拗、较真,他常常像以诲人不倦的态度,直言数落宋神宗,不厌其烦。然而他不厌其烦,有些侍从却大厌其烦,某日午餐时间已过,程颢仍旧絮叨述说,宋神宗饥肠辘辘,又不好明言。侍从便正色对程颢说:“御史不知上未食乎?”皇帝还没吃午饭呢!程颢这才依依不舍地退了出来。一时传为美谈[5]历史评价

《辞海》:程颢,教育家、哲学家。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4]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程颢、程颐经学思想以“经所以载道”和以义理解经为基本纲领,并在经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天理论哲学,完成了伦理型儒学向哲理型儒学的转化,亦是经学史上的宋学发展为思想史上的理学的重要标志。二程以新儒学的义理来阐释儒家经典,是其与前代儒学的基本区别,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二程创立的天理论哲学代表了宋代理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二程确立了理学的道统论,由此体现出其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程颢和程颐世称二程,他们在中国儒学思想发展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儒学第二次复兴的主要骨干人物。可谓宋学(注:一般指称宋代的儒家学术,学界也有指宋代学术总称的)泰斗。[11]二程创立的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成德、成圣的道德修养观,“中、正、诚、敬、恕”立身处世原则,“公、德、仁、顺、和”治国理政之道和义利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刻而广泛。一些经典格言(如天理良心、诚心诚意、天理难容等)已融入人们的思想,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9]程颢不仅仅是一位理学家,还是一位精通治道的地方官;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实干家。[8]程颢作为一代大儒,对中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不仅仅是一位理学家、思想家,还是精通治道的地方官员、实干家,心怀天下,政绩卓然。[5]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程颢逝世,终年54岁。他逝世后,宰相文彦博为其题写墓碑,送他“明道先生”四个大字。程颐在《明道先生墓表》中评价他:“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盖自孟子之后,一人而已。”[5]参考资料

1.《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程颢,字伯淳,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高祖羽,太宗朝三司使。父珦,仁宗录旧臣后,以为黄陂尉。久之,知龚州。时宜獠区希范既诛,乡人忽传其神降,言“当为我南海立祠”,于是迎其神以往,至龚,珦使诘之,曰:“比过浔,浔守以为妖,投祠具江中,逆流而上,守惧,乃更致礼。”珦使复投之,顺流去,其妄乃息。徙知磁州,又徙汉州。尝宴客开元僧舍,酒方行,人欢言佛光见,观者相腾践,不可禁,珦安坐不动,顷之遂定。熙宁法行,为守令者奉命唯恐后,珦独抗议,指其未便。使者李元瑜怒,即移病归,旋致仕,累转太中大夫。元祐五年,卒,年八十五。

2.宋.程颢程颐著.二程集(全2册).北京:中华书局,1970年:封面3.《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除判武学,李定劾其新法之初首为异论,罢归故官。又坐狱逸囚,责监汝州盐税。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

4.《辞海》编辑出版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2335.程颢:理学家的另一面.网易转《天津日报》.2013-07-29[引用日期2013-08-14]6.《明道先生年谱》:明道生于明道元年壬申。

7.晋城程颢书院修复重建方案初定.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2010-01-27[引用日期2013-08-14]8.宋代理学家程颢:小官当得很自在絮絮叨叨地数落皇帝.人民网-《环球人物》.2013-04-15[引用日期2013-08-14]9.兄弟大师安眠地理学传世近千年.洛阳日报.2011-07-28[引用日期2013-08-14]10.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黄陂故居遗址明年将改造(图).新浪网转《楚天都市报》.2012-11-21[引用日期2013-08-14]

第2篇6

来到郊外,只见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太阳光好似一双温暖的手,抚摸着诗人的脸。

不一会儿,程颢走到了一个果园,他看到桃花、杏花、梨花盛开在枝头,美不胜收。走出果园,放眼远眺,看见远处有一大片的金黄色的油菜花,让程颢赞不绝口。他一会跑到那儿,一会儿跑到这儿,欣赏着娇嫩鲜黄的油菜花。

走着,走着,诗人又到了一条小河边。他看见河岸上长着许许多多的柳树。这些柳树好像一个个小姑娘,在空中翩翩起舞,有时跳累了,又停下来梳理一下自己的小辫子。看到这美丽的景色,程颢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了贺知章的一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他边吟诗,边摘了一根枝条,做成了一顶柳帽,轻轻地戴在头上。接着,他又蹲在河旁,看见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水里嬉戏。这时,程颢仿佛也变成了一条小鱼,想在河里自由玩耍。他伸出手打算去抓鱼,可是手还没有碰到水,鱼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哈哈哈…..”诗人不禁开心地大笑起来。

大诗人正玩得开心时,看见旁人对他指指点点,好像在说“这个人不抓住大好春光去种田,却来到这里贪玩,真是不应该。”而诗人看见了,却一点也不生气,心想:你们一点也不知道我有多少快乐,还以为我是学着少年人偷闲贪玩呀。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沉,夕阳西下了,诗人依依不舍地回家去了。在回家的路上,他回味着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即兴吟诵起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春日偶成》读后感]相关文章:

第1篇7

读《秋日偶成》有感秋日偶成朱熹

闲来无时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近日读朱熹的《秋日偶成》,颇有感慨,记录心中所想。闲来无时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是一种境界,不是懒惰,不是矫情,是厚积薄发,是长期自律,是心态平和,是无欲则刚,是心胸坦荡,是心底无私天地宽,是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淡定。面对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怎么样能够管好自己,廉政建设、法制教育、制度保障等等都是必要和必须的,但首要还是要加强自我道德体系建设。自我道德体系就是心中有防线,这条防线是道德的防线,是为人的根本,只要守住这条防线,就不必惶惶不可终日,也上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培养,对得起自己所肩负的职责;下对得起妻儿老小。如果人人都守住这条防线,那么人与人是和谐的,人与社会是和谐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正所谓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心中若无烦心事,一年皆是好时节。篇二:读《扶轮问路》有感

读《扶轮问路》有感

“弱冠即扶轮,花甲犹问路。锋芒顿而折,迷途深且固。曾问生何来,又问终归处。苍天不予答,顾自捉笔悟。偶成篇与章,任凭退与录。但得一二钱,隔街送药铺。钱本不足惜,命亦如摆渡。方信有神恩,游心需乘物。修行复修行,永恒复返复。”对于“扶轮问路”,史铁生说这不仅仅是有个叫史铁生的家伙,扶着轮椅,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也不只是说,史铁生——这一一处陌生的地方,如今已经弄懂了他多少。更是说,譬如“法轮常转”,那“轮”与“转”明明是指示着一条无限的路途——无限的悲怆与“有情”,无限的蛮荒与惊醒??以及靠着无限的思考与祈告,去应和那存在之轮的无限之转!

其实,旁观者清,对于《扶轮问路》这本书的总结,终归还是史铁生对世事、对生活、对社会的一些现象的看法。从这些文字的表达中,我对他的一些观点非常赞同。当然,也会常常出现不明白的地方,若非这些不明白,我倒会觉得这些见解不必写成一本书,连我这些凡夫俗子都懂的道理,还需在书本上点明么?史铁生说:“我的生命密码根本是两条,残疾与爱情。”

对于爱情,他说是追求喜欢与爱二者兼备,而喜欢与爱又是不同的。喜欢是看某物好甚至极好,随之而来的念头是:欲占有。而爱,则多是看某物不好或还不够好,其实是盼望它好以至非常好,随之而得的激励是:愿付出。

也许是心智还尚小,看这话只觉得雾里看花,迷迷糊糊。不过却是实实在在将喜欢与爱分得清清楚楚了。其中有段话:“以为爱你就不可以指责你,不能反对你,则会把爱者误以为敌人。”这句话,我倒觉得可以从父母身上得到证实。为什么天下的子女都会觉得自己的爸妈啰嗦,都希望爸妈能不要指责自己,能不要管着自己,我想是因为爱。

如果有一天,自己的父母不再约束自己,那么,自己才是可悲的。一个连自

己父母都不关心自己的人,才是苍凉的存在。天下的父母之所以处处管着你,之所以允许你做这个,不让你做那个,无非是因为他们希望你更好,反过来,是因为在他们眼里,你是不够好的,这就是书中所说的爱的表现吗?

而喜欢,只是满意、满足、甚至再无更高的期盼,一味的满意或满足者若非傻瓜,便是“末人”的征兆,爱却是理想,是要使不好或不够好的事物好起来,使有“超人”的色彩??对于残疾,史铁生说他爱命运:“上帝创造了无限种命运,更是你碰上的这一种不可心,你就恨他吗?设若那一种不可心的命运轮在了别人,你就会松一口气怎的?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

可见,他将自己的处境视为漫漫人生的“一景”,对于自己的病,他在《扶轮问路》这一章节中说到:“坐轮椅竟坐到了第三十三个年头,用过的轮椅也近两位数了,这实在是件没想到的事??”“我问过柏大夫:‘鄙人刑期尚余几何?’他说:‘阁下争取再活十年’都是玩笑的口吻??”

而如今,十年已然大大超额了,他在向人们述说这段话时,并未表现出对人生的失望,更像是在述说一个故事,轻松的语气让人并不觉得压抑。

我想,正是因为这份乐观,才让他走下了这段路。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得了癌症,医生如实地告诉他,所剩的日子不多了。这个人并未因此而绝望,反而用所有的积蓄去周游世界。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忘记自己的生命已走到了最后,每天都活在快乐中。死亡的闹钟准时敲响。然而,医生却惊奇地发现他的病正逐渐好转,甚至他还有希望活下去。

当然,我相信很多人会明白这是个鼓励人们乐观面对生活的故事,但是有多少人会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想,这就是我们低估了乐观的力量。毕竟,史铁生本身就是一个例子,他用自己撰写着一部传奇??当然,《扶轮问路》并未只写了这些,还有对“老好人”的解释和分析;有对“回归自然”、“诚实与善思”、“‘自由平等’与‘终极价值’”等的理解与看法??从他的笔下,我知道了爱情的本质,乃心灵战争的一方自由之地;明白了生命也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有限的身在,一种叫做无限的行魂。也终于了解了任何关节上都别自己忽略自己,不要坚定立场,而要坚定诚实,就这样一直问下去,直到问无可问??“投胎多不慎,老天未留情。弱冠身夺半,不惑肾回零??老妻孤且残,何人慰其终?至此思情敌,私念鼓侠风。”

我想,史铁生就是这样扶着轮问人生路的吧?直到问无可问??篇三:读书

小学课外阅读实施方案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阅读的过程既是孩子们学语文、用语文、积累语文的过程,又是孩子们精神生长的过程,让我们学好课程标准的精神,从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开始,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发展,积极开发和建设课外阅读教

材和课程,着力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和习惯。

一、阅读主题:

“我看书,我读报;我成长,我快乐。”让小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爱读书,多读书,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二、阅读目的:

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

途径,以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全

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三、实施办法:

1、营造阅读氛围。学校要利用报栏、集会、宣传标语、红领巾广播站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2、落实阅读时间。每周设1课时阅读课,课时从语文课中安排。阅读课要在语文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主要指导读书方法,指导撰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

流活动。

3、创造物质条件。各班要积极充实学生读物,班级建立图书角,每个班级的图书总量低年级不少于50册,中年级不少于80册,高年级不少于120册。每个

学生自带读书2-3本,放入图书角,供全班同学选读,学期结束后领回各自的图

书。各班成立读书督查组织,建立读书公约,按要求使用好读书角。学校定期不定期检查图书角图书的数量与质量,图书角图书的使用与管理情况。规范学校图

书室、阅览室的管理,充分利用、积极开发学校现有阅读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

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阅览室要适时向学生开放。

4、认真开展“五个一”即每月各班开展一次阅读指导课、每月开展一次阅读

推荐课,每月开展一次课外阅读交流课,每月评比一次读后感评比活动,将优秀的读书征文上报集体备课组,每学期各年级装订一本《读后征文集》。

5、认真开展课外阅读教研活动,每学期分年段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推荐、交

流等教研活动,借助实验小学的力量推广我校的课外阅读,本学期拟开展一次联

校活动,三次校内课外阅读教研活动,期中前后开展课外阅读研讨沙龙,共同分

析与研究,进一步深化语文课外阅读。

6、加强诵读积累。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与经典同行,打造人生底色”活动。

以《古诗文诵读》、《古今贤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等为

读背教材,加强晨读晨背,熟读背诵加以积累。一二年级学生每学期诵读15首

古诗词,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学期诵读20首。除了背诵经典古诗文,还可以让学

生背诵成语、谚语、歇后语,高年级学生也可背诵一些名家名篇等。

7、以活动促阅读。根据年级学生特点,结合德育处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如低

年段,可以开展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活动,中高年段则可以开展写读书笔记、阅读手抄报评比、美文朗诵会、读书故事会、佳作赏析会、阅读心得交流会、阅

读知识竞赛、古诗词擂台赛、现场作文大赛等活动。

8、以考级促阅读。一是每学期期中前与期末前安排两次课外阅读考级活动;

二是通过考级评比“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等。通过每学年开展一到两次这样的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能力。

四、保障措施:

1、以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总负责,以教科室和语文教研组牵头,以各语

文教师为直接责任人,以各班级为基本单位,形成课外阅读管理网络。

2、不断完善相关的读书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每学期,学校将组织相关人

员对各班开展课外阅读情况逐月进行检查、评估,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考评。

五、课外阅读的目标和要求

低年级:

(1)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

(2)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

(3)每学年背诵古诗文3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4)每个星期积累一些成语。

中年级:

(1)阅读著名童话、寓言、故事。

(2)阅读浅显的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的历史名著。

(3)会做摘录笔记,每学年背诵古诗文4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4)每个星期背诵一定数量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

高年级:

(1)阅读面扩大,开始阅读文学名著及科技文章。

(2)开始写阅读欣赏笔记,一学期不少于2本读书笔记。(3)课外阅读量总不少于100万字。

(4)每个星期背诵一定数量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篇。附1: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低年级(一-二年级)

《三字经》《百家姓》《古诗文诵读手册》《小布头奇遇记》《小老虎历险记》《三个小宠物》(月光岛丛书)《365夜知识童话》《郑渊洁童话—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我不是坏小孩》《三毛流浪记》《中华歌谣100首》《寓言故事三百篇》《民间故事三百篇》《阿凡提的故事》《小脚丫图画书系列》《动脑筋爷爷》《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狐狸列那的故事》《洋葱头历险记》《淘气包埃米尔》《假话国历险记》《丁丁历险记》《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选连环画》《伊索寓言》《小学生语文课外读本》(低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

《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古诗文诵读手册》《大林和小林》《寄小读者》《严文井童话》《高士其科普童话》《叶圣陶童话》《儿童古代文学丛书》《中国幽默儿童文学丛书》《皮皮鲁传》《世界之谜少年科幻小说系列》《小兵张嘎》《雷锋的故事》《中外名人故事》《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成语故事三百篇》《发明发现故事三百篇》《益智故事三百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西游记》《中华上下五千年》《哆拉a梦手工系列》《中外科学家的故事》《新编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小品》《希腊神话和传说》《小飞人卡尔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爱的教育》《吹牛大王历险记》《小鹿班比》《小思想家在行动》《魔法师的帽子》《丛林的故事》《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的故事》《一千零一夜全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海底两万里》《小学生语文课外读本》(中年级)

高年级(五-六年级)《论语》《古诗文诵读手册》《小溪流的歌》(上、下)《中华当代少年小说丛书》《秦文君文集》《女生日记》《隐身人》《时间机器》《好兵帅克》《世界五千年》《寄小读者》《发现学》系列丛书《物理与头脑相遇的地方》《数学与头脑相遇的地方》《生活中的数学》《水浒传》(少儿版)《三国演义》(少儿版)《聊斋》(少儿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小王子》《希腊神话》《王子与贫儿》《苦儿流浪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环球八十天》《海蒂》《做个快乐少年人》《音乐家》《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莫吐儿——世界儿童文学丛书》《雾都孤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纽伯瑞儿童文学金牌奖丛书》《昆虫记》《大不列颠智能训练》《小学生语文课外读本》(高年级)

附2:小学生必背篇目:

一年级上:(15首)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咏鹅》《古朗月行》《竹里馆》《悯农》(2首)《池上》《画鸡》《风》《静夜思》《蚕妇》《中秋夜》《秋浦歌》《一去二三里》《别卢秦卿》

一年级下:(15首)

《寻隐者不遇》《赋得古原草送别》《春怨》《江村晚眺》《陶者》《题袁氏别业》《送朱大入秦》《月子弯弯照九州》《长干曲》《桃花溪》《田园乐》《采莲曲》《题秋江独钓图》《寄扬州韩绰判官》《洛阳道》二年级上:(15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赠汪伦》《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枫桥夜泊》《忆江南》《清明》《登鹳雀楼》《望天门山》《答李浣》《秋风引》《秋日》《赠乔侍卿》

二年级下:(15首)

《乐游原》《江上渔者》《夏日绝句》《小池》《村居》《所见》《易水歌》《答武陵太守》《暮江吟》《过华清宫》《寒雀》《重别周尚书》《清明》(王禹稱)《杂诗》(王维)《渡汉江》

三年级上:(20首)

《相思》《游园不值》《大林寺桃花》《石灰吟》《题西林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宿建德江》《早发白帝城》《山行》《竹石》《白马篇》《夜立阶下》《再经胡城县》《伤春》《中秋月》《题淮南寺》《立秋》《送友人入蜀》《七夕》

三年级下:(20首)

《泊船瓜洲》《渔歌子》《塞下曲》《江南春》《小儿垂钓》《咏柳》《鹿柴》《苏氏别业》《春宿左省》《送友人》《秦淮夜泊》《巴东三峡歌》《生查子》《春夜别友人》《论诗》《马诗》《春日忆李白》《春词》《归园田居》(其一)《晚春》

四年级上:(20首)

《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剑客》《别董大》《江畔独步寻花》《望洞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送元二使安西》《钱塘湖春行》《示儿》《梅花》《七步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明日歌》《水调歌头中秋》《条条牵牛星》《敕勒歌》《过故人庄》《书愤》《登高》

四年级下:(20首)

《回乡偶书》《垓下歌》《春望》《长歌行》《乙亥杂诗》《游山西村》《游子吟》《送杜十四之江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蜂》《四时田园杂兴》(2首)《山居秋暝》《凉州词》(王之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山中》《无题》《伤田家》《卜算子咏梅》

五年级上:(20首)

《题临安邸》《墨梅》《凉州词》(王翰)《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答丁元珍》《黄鹤楼》《清平乐村居》《题北榭碑》《渔家傲秋思》《寓意》《旅怀》《新竹》《少年行》(王维)《曲江》《观沧海》《前出塞》《夜泊牛渚怀古》《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贫女》

五年级下:(20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元外》《三衢道中》《登幽州台歌》《山中与幽人对酌》《浪淘沙》《偶成》《江楼感旧》《月下独酌》《念奴娇赤壁怀古》《观猎》《山中留客》《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山园小梅》《过零丁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丑奴儿》《登岳阳楼》《题金陵渡》《书湖阴先生壁》《如梦令》

六年级上:(20首)

《元日》《望岳》《赠花卿》《逢入京使》《乌衣巷》《题都城南庄》《秋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雏凤清于老凤声》《田舍夜舂》《月中泛舟》《冬景》篇四:五年级下册语文(词语盘点、语文园地、作文)1.19同学们:

假期生活即将开始,作为五年级的同学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个假期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复习,查漏补缺。这里布置的只是基本的作业,希望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阅读方面的练习。

希望同学们不要把这些当作负担,这是为了下学期更好的学习取得好成绩而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在此非常谢谢家长们的支持!

一、词语盘点

(一词要求抄写两遍,最后用作文纸将词语的拼音写出,进行自测)

二、单元日积月累

(抄写一遍,进行背诵。酌情最好能够默写)

三、作文内容

(完成四篇作文,其中第二、三两篇任选其一)

四、1——6年级要求背诵古诗要会背会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五年级下册语文词语盘点第一单元

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

天涯·清晰·插嘴·分辨·抚摸·介绍·新疆·陷入·

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

芝麻·妖娆·机械·开凿·巍峨·媒体·狰狞·逞凶·

撕扯·效率·贯通·热乎乎·下马威·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浑黄一体·精神饱满·

美仑美奂·银妆素裹·严阵以待·始料不及·杯水车薪·

废寝忘食·第二单元

牧童·蓑衣·鸡笼·莲蓬·毡帽·卸煤·咀嚼·交错·

幼稚·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胚胎·

祸患·滑翔·双臂·天赋·淘气·妨碍·岂止·痴迷·

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蚂蚱·樱桃·蚌壳·

瞎闹·倭瓜·水瓢·澄澈·困窘·花苞·柔软·柳絮·

喧闹·梳妆·圆滚滚·水墨画·一动不动·随心所欲·

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第三单元

家禽·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囚犯·

出息·大臣·柑橘·盗贼·取笑·解释·负责·笑嘻嘻·

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了如指掌·第四单元

战役·封锁·暂时·硝烟·情谊·噩耗·刚强·大嫂·

篮子·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颧骨·两鬓·斑白·

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放弃·

下旬·募捐·水泵·筹齐·颠簸·节奏·簇拥·宿营地·

青稞面·乱哄哄·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

势不可挡·跌跌撞撞·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奄奄一息·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第五单元

召集·商议·允许·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

能耐·诸位·妒忌·都督·推却·延迟·探听·幔子·

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限期·

吓唬·诡计·霹雳·酥软·灵通·迸裂·避暑·楷书·

造化·家当·顽劣·和氏壁·军令状·弓弩手·

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负荆请罪·同心协力·只有妙用·神机妙算·踉踉跄跄·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第七单元

破绽·咕咚·侄子·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

风骚·打量·标致·气派·祖宗·可怜·脑浆·屁股·

师傅·包袱·透亮·清爽·衔接·搜索·威严·露馅·

发怔·发傻·量力·通融·刻薄·钞票·武断·熔岩·

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半信半疑·兴致勃勃·

妙不可言·十全十美·手疾眼快·精神抖擞·敛声屏气·

放肆无礼·转悲为喜·第八单元

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小艇·船艄·船舱·保姆·

祷告·哗笑·停泊·悠闲·松弛·按摩·尴尬·绅士·气氛·感染·笨重·陶醉·斑斓·炽热·湛蓝·充沛·

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强悍·粗犷·篝火·

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

繁花似锦·含情脉脉·大饱眼福·目不暇接·威尼斯·

家家户户·宛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操纵自如·手忙脚乱·

二、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一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语文园地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语文园地三

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

语文园地四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千里迢迢肝胆相照风雨无阻坚贞不屈赤胆忠心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扶危济困赴汤蹈火冲锋陷阵

语文园地五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语文园地七

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语文园地八

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篇五: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

要求:

1、背诵、默写第一部分。

2、抄写(每词3遍)、默写第二部分。

3、查字典完成多音字组词(第三部分)

4、日记10篇,每篇不少于200字。

5、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400字以上)。

【课外知识积累】

珍惜时间名言: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谚语:

◇时间是风,去而不返◇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

勤奋好学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远大抱负、立志名言: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壮志与热情是伟大的辅翼。——歌德

友谊名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自信名言: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弯头自然直。东方不亮西方亮,哪里有四方黑沉沉。

有关意志方面的成语、名言

◇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灵魂。——培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幽默风趣的广告词:

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理发店广告:“先生们,我要你们的脑袋。”眼药水广告:“滴此眼药水后,将眼睛转动几下,可使眼药水遍布全球。”富有情趣的提示语:

(公园草坪):别踩我,我怕疼。(阅览室):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电影院):“别抽,听见了吗?你的肺在哭泣。”(操场):别脏了我,我怕羞。

    【总结范文】栏目
  • 上一篇:毕业生实习总结(精选2篇)
  • 下一篇:成考介绍信(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