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旅游市场的分类(收集3篇)

时间: 2024-06-20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旅游市场的分类范文篇1

[论文摘要]:就城市旅游的概念及其进展、城市旅游的地位和作用、城市旅游产品体系建造及其国际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城市旅游的概念及其进展

1964年,美国学者Stansfield(1964)首次在其著作《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城市旅游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世纪70年代西方开始关注城市旅游,Ashworth(1989)认为,城市旅游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中国关注城市旅游是在上海2009年首次提出要发展城市旅游以后。

“城市旅游”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旅游者被城市所吸引,是因为城市提供的专业化功能与一系列的服务设施。国内学者范能船、朱海森(2009)认为,城市旅游是旅游者出于某种需要被城市吸引的旅游。彭华、钟韵(2009)将城市旅游定义为“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游憩活动的总称,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则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所有物质与精神消费活动”。保继刚、楚义芳(2009)则认为,城市旅游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旅游活动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笔者认为,所谓“城市旅游”,首先必须把“城市”作为旅游的目的地,其次要以旅游者的活动作为基础。因此,“城市旅游”的定义可以简朴地概括为“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人们到城市去旅游,或是进行商务、观光、购物、娱乐活动,或是感觉现代气息,现代文明成果,或是领略异地风情,旅游需求可谓是多姿多彩,但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却往往不以局部的资源、景观、情趣、环境来吸引旅游者,而是以其城市的整体形象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诱惑力,这样就冲破了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传统狭隘理解的局限。

二、城市旅游的地位与作用

早在20世纪70年代,霍尔就曾经预言:20世纪最后30年,对于欧洲主要的首都城市和众多的历史小城镇而言,最大的转变就是大旅游时代的来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必将从以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名胜为主要旅游目的地的阶段,向包括城市旅游在内的综合性旅游模式发展。世界越来越多的城市(甚至包括一些传统的被认为缺乏旅游资源的老工业城市)开始致力于推进其“城市旅游”的发展,争相开发各种旅游资源,改进基础设施,以吸引游客。一些主要的大城市(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以城市旅游业为主导的消费业从业人中,其比重超过了生产业(如金融、房地产、保险等),在城市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我国,城市旅游也在整个旅游业发展中占据主体地位,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我国50个主要旅游城市基本上占到全国旅游总量的70%以上,城市旅游已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一)城市本身地位的提高和功能的完善

城市化是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在国家及区域的中央地位日渐突出,其功能也日益完善。它在兼具了国家或区域政治、经济、商贸、文化和信息等多种中央职能之外,也逐渐拥有了城市旅游的功能,成为地区、国家及区域的旅游活动中央。作为旅游目的地,由于其具有复合性,内容丰富而综合的特点,可满足多方面的旅游需求;同时,城市交通方便,服务设施相对完善,旅游的可进入性、舒适性较高。

(二)城市旅游的需求不断升温

人们传统的以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确定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已经逐步改变,游憩空间目的地选择范围不断扩大。同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现代都市生活对于他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由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因而往往成为主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另外,商业、金融、工业、生产服务的功能都集中于城市,必然会带来越来越多的会议、展览和商务旅游。

(三)城市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积极作用

从城市经济发展来看,发展城市旅游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拓宽就业空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从社会、文化方面来看,由于城市旅游设施具有共享性:不仅服务游客,同样服务市民,因此城市旅游的发展,可以使本地居民的游憩需求供给进一步改善,人们有更多地方可以娱乐、放松、加强体质和增长知识,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由于遗产旅游的开发,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继承。另外,发展城市旅游还有利于增进本地与国内外的各类交流,提升城市形象与区域影响力,为城市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机遇。从环境和生态方面来看,发展城市旅游,可以有效的引导或加速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城市旅游产品谱及其特征

吴必虎(2009)有关旅游产品谱(TheSpectrumofTourismProduct)的研究表明,可以将旅游产品分为传统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观光旅游产品及其升级产品、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度假旅游和社会旅游产品)和新型旅游产品。城市旅游归属传统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之城市风光观光游憩和“升级观光旅游”之城市旅游(CityTourism)和都市旅游(UrbanTourism)之下。

对于城市旅游产品,JansenVerbeke(1988年)认为由三类要素构成。第一类要素是城市旅游的吸引物,包括以各种活动场馆为依托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和城市自然和社会文化风貌所营造的休闲环境。这类要素是旅游者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的最主要因素。第二类要素是指旅游服务体系,例如饭店、餐厅、商场、购物场所等。此类对旅游者决策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却是构成整个旅游者体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三类要素是指各种基础设施,如公共交通、旅游者信息服务等,是城市旅游的辅助部分。

与一般旅游产品不同,城市旅游产品具有自身的特征:

第一,城市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城市旅游不是以单一产品满足市场,而是以复合型旅游资源加工的多样化产品创造需求,形成了寓经贸、商务、金融、会展、教导、购物、休闲、观光、度假、餐饮和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化的,综合性的旅游产品。第二,城市旅游产品的可塑性强。城市旅游产品除了要依托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依赖现代人工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城市中央区的购物消费区、城市广场休憩区,城郊的各种主题公园、度假区、景观化的建筑、风景化的街区甚至可以是城市特有的社会文化。基于此城市治理者根据市场需求、城市形象定位进行详细的产品设计、开发和组合的空间就变得更大了。

王庆生等(2009)从城市旅游产品内涵建造出发提出了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的概念,认为城市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城市旅游形象、城市特色旅游、城市游憩商业区、环城游憩带、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在上述城市旅游产品要素中,对于城市特色旅游的研究目前国内还比较缺乏。笔者认为,城市特色旅游是城市旅游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主要指对外地游客有较大吸引力的景区、景点。各个城市因为其所拥有资源和所在的区位条件不同,它们所推出的特色旅游也千差万别,但从一般来讲,它们所倚赖的资源却无非是自然资源或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景观和环境资源,商务、文化、体育、休闲娱乐、购物设施,城市综合条件和声誉等。因此,我们可以据此来对城市特色旅游进行分类叙述:

(一)倚赖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色旅游

人类天性就喜欢亲近自然,城市中的名山、江河湖泊、海洋、森林、各种非凡的地质结构等自然资源本身就对人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是城市不可缺少的旅游产品之一。历史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前者包括历史纪念物、考古遗址、建筑群等,倚赖此类资源各类旅游是我们所最为认识的旅游产品。后者包括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等,如城市的庙会、地方民俗游、传统的节庆活动(元宵灯会、风筝节、饮食文化节等)、民族风情游、宗教观光游就属于倚赖此类资源的城市特色旅游。

(二)倚赖城市景观和环境资源的特色旅游

城市内的精心设计的各类建筑、广场、景观街区、城市绿化、甚至基础设施都可能成为城市的旅游吸引物。如天津推出的五大道欧陆风情游、上海市推出的外滩、东方明珠塔、人民广场、金贸大厦观光游、闻名商业街观光游、市政建造新成就观光游等均属此类。

(三)倚赖商务、文化、体育、休闲娱乐、购物设施的特色旅游

设施与旅游活动密不可分,是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如,以商务设施为基础的交易会、展销会等带来的会展旅游活动;以博物馆、音乐厅、艺术中央等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参观、文艺娱乐节目的欣赏活动;以体育设施为基础的各类体育赛事或休闲娱乐活动;以公园、人造园林、游乐场、海洋馆、主题公园等休闲娱乐设施为基础的各类游憩活动;以购物设施为基础的城市购物活动等。以上活动均有可能成为城市的吸引物,成为城市的特色旅游。

(四)倚赖城市综合条件和声誉的特色旅游

此类旅游主要指城市承办地的各类大型活动或举行的节庆活动,如2009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长春国际电影节、大连国际服装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

四、城市旅游及其国际化

国际化作为一种战略选择,其本意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即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全球资源,生产出成本低、质量高的产品。国际旅游是一种无形服务贸易,通过旅游者国别之间的流动,外汇从一个客源地国家流向目的地国家。因此,跨国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对于客源地国家来说,形成了外汇的国际支出;对于目的地国家,通过入境旅游提供相关服务,便形成了外汇的国际收入,直接对国际收支平衡中的常常性项目做出贡献。但是要减少国际旅游业损益,就必须在旅游服务、旅游治理和应对跨国旅游企业介入方面做好工作,强调旅游国际化就是其中的选择策略之一。旅游经济的国际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经济实力和旅游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依据。通过旅游活动的国际化来带动旅游经营的国际化,最终实现旅游经济的国际化,无疑是提升城市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旅游市场的分类范文篇2

关键词:张家界市永定区;市场定位;开发对策

张家界生态旅游区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等观光资源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是新兴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辖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是湖南省旅游龙头。永定区是张家界市辖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旅游、文化、交通中心。全区总人口42.5万人,总面积2172平方公里。目前,永定区主要景区景点有4a级风景区(土家风情园、茅岩河旅游区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3个、3a级旅游区(张家界秀华山馆)1个、2a级旅游区(张家界军声画院)1个。

一、国内客源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定位不明确

据对永定区近七年的政府文件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未发现该区对本区国内客源市场开发的系统研究资料和促进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配套政策。

(二)旅游基础项目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升

据今年6~7月期间的国内客源市场抽样调查数据反映,从游客对永定区餐饮、住宿、交通、浏览、购物、娱乐基础项目评价打分来看,上述各项达5分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9.87%、18.40%、25.79%、35.10%、16.70%、16.49%,而3分及以下的各项比例分别为42.71%、41.85%、40.17%、23.47%、53.07%、51.18%。这说明永定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没有得到游客的充分肯定,除了游览一项稍稍好一些,其他各项都还必须大力加强,特别是购物和娱乐项目。

(三)旅游产品消费单一,复合型旅游产品推销力度急需加强

据今年6~7月国内客源市场抽样调查,前来永定观光、休闲、度假的占绝大多数,比例为83.61%。这说明永定区其他旅游产品市场份额极低,必须大力加强促销力度。

(四)目的地旅游信息系统需进一步健全

目的地的旅游信息系统是客观、全面、详尽地介绍本地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组织、服务设施等,便于游客、旅游经营商获取他们所关心信息的一种系统。该区虽然利用电子网络版进行了一系列宣传(其中很多网络旅游信息还存在误导的现象),但针对已经前来旅游的游客的整体旅游信息宣传(如公众信息版、宣传册等)几乎为零。而旅游网络信息平台更新慢,信息覆盖面小,互动性弱。

二、国内客源市场定位

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资源的丰富度,而在于客源市场的可靠度。因此,永定区必须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实现旅游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旅游市场定位是旅游区发展的关键环节,通常包括旅游区市场空间定位、市场类型定位和市场形象定位。这里主要从市场空间定位、市场类型定位两个方面对永定区旅游市场进行分析。

(一)旅游市场空间定位

旅游市场空间定位即是确定市场的合理空间,从“市场是一个场”看,即为确定旅游区引力的有效区域。据今年6~7月国内客源市场抽样调查,从全国各省市来永定区的游客规模和所占比重情况看,我们可将永定区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为一、二、三级客源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核心客源市场,游客数占目的地接待总人数比例最大,一般达40%-60%的客源市场):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五省一市)、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省)。这个区域范围的游客占游客总数的58.98%,其中尤以江苏、浙江、福建、上海、湖北、湖南五省一市客流量最为可观,永定区应把这五省一市列为当前重点开拓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

二级客源市场(基本客源市场,即游客人数在目的地接待总人数中占相当比例的客源市场):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二省两市一自治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两省一自治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三省一市一自治区)。这个区域范围的游客占游客总数的35.52%,其中以北京、山西、广东、四川四省一市为核心层,是永定区需进一步开拓的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由于此区域包含着经济发展水平高地区,游客的收入高、出游动机强、出游范围大,如果开发效果好,可以转为一级客源市场。

三级客源市场(机会市场,即游客数目比较少的客源市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这个区域范围的游客占游客总数的5.49%,游客比重小、流量少,短期内不宜开发,通过调查可以有选择地适度开发。

(二)旅游市场类型定位

崔凤军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产品分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旅游产品细分为观光、度假、康体休闲、商务、文化类、专项、特色七大类。

永定区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类型定位可以考虑以下几类:

1、根据客源市场需求(休闲、观光、度假游客人次占总人次的83.61%),在发展一山一水(天门山、茅岩河)等旅游观光产品的同时,大力加强一城一园(永定新城、农业观光园)、温泉、民族风俗等人文、休闲、度假、文化类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丰富、充实区域内的旅游产品。

2、针对中青年市场特征(中青年游客占总数的63.84%)。可考虑大力开发参与性强,具有探险性、挑战性、运动性的康体休闲、专项、特色等旅游产品项目。

3、积极发展商务旅游产品。通过举办各类商务活动(如大型会议、大型体育活动、大型纪念及庆祝活动、大型节庆活动等等),提升旅游产品档次,扩大永定区的对外影响,加强与区外各类旅游组织、宣传媒介的合作,树立旅游核心服务区“多层次、多档次、多品种旅游产品”对外感知形象,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的吸引力。

三、国内客源市场开发对策

(一)突出特色,整合资源,加大旅游形象宣传促销力度

永定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缺少一个主题形象贯穿,景点营销各行其是,对外宣传没有形成永定区旅游的独特品牌形象。因此,永定区应在加强自然景观建设,深度挖掘民族文化,重点打造康体休闲、度假、商务、文化、专项、特色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定位旅游主体形象。

结合永定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区情,其旅游主体形象可考虑以下方案:

1、风景武陵源,魅力永定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全国第一批5a景区,因其集“野、秀、奇、险”于一体的绝色风光,早已名播海内外,知名度很高。借这一龙头景区具体物质景观鲜明的目的地形象,再配以意蕴含蓄的“魅力永定区”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达到引导旅游行为的目的。

2、神奇景观张家界,无限风情永定区。这是借张家界的旅游品牌,竖永定区旅游形象,明确了旅游目的地,并将永定旅游产品形象与毗邻的武陵源自然风光旅游产品形象明确划分开来,增强不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打造精品旅游环境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前提条件。为此,永定区必须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加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虽说永定区处在市辖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享受市级创造出的交通、通讯的优势,但另一方面,由于超出本区的管辖范围,因而无法针对本区的旅游交通需求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所以,永定区一要积极主动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联系,争取最大的交通、通讯资源支持(如市城区内旅游交通标识设置等)。

其次要做好区域内的旅游交通基础建设(如通往茅岩河景区旅游公路)。

再次要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对卫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无论是公厕还是景区、宾馆酒店的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都要加强建设和管理。

最后要进一步改善宾馆酒店、文化娱乐休闲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

(三)强化旅游服务软件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个旅游目的地不仅要拥有秀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必须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从业人员。因此,永定要通过举办行业业务培训、单位内部教育机制等措施,全面提高旅游服务主体——人的素质(包括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旅行社行管人员和导游、宾馆酒店行管人员和服务员、公共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如公交车的司机和售票员、超市和商场的售货员等等),从而产生提高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达到不断提升目的地旅游服务质量、强化旅游服务软件建设的目的。

(四)实施旅游信息化战略,完善目的地旅游信息系统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性产业。完善永定区的旅游信息系统可从三方面着手。

1、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公交车站台、旅游景点、宾馆、银行、通讯等公共场所,通过设置公众信息版、发放宣传册等措施,加大旅游信息宣传力度,为旅游者决策提供参考。

2、加大电子网络版等信息交流平台的各类旅游信息纳入量,尽可能地为广大游客提供最全面、最准确、最及时的旅游服务信息,帮助他们实现旅游途中的最优旅游产品组合。

3、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电子平台。在旅游企业、游客、管理和决策者、政府和民间组织、其它行业和部门间建立一个信息含量大、更新及时的旅游电子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m].地质出版社,1998.

2、董丽萍.南海市旅游市场定位[j].热带地理,2000(4).

3、李坚.试论旅游区市场定位[j].经济地理,1998(2).

旅游市场的分类范文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市场怀化

一、研究进展与研究意义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问题,研究比较深入,成果也丰富。就旅游市场而言,市场细分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旅游市场需求差异性的认识。国外学者针对旅游细分市场的研究深入,Gladwell等(2004)探讨了55岁以上照顾家人者(caregivers),因需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家人,而具有的特殊休闲旅游方式;Reece等(2004)提出了影响老年家居者(seniorhouseholds)和非老年家居者(non-seniorhouseholds)旅游行为的房屋类型和距离两个因素;Lee等(2005)研究了韩国60岁以上老年市场对休闲旅游的态度。Scott等(2005)提出将生活形态(lifestyle)应用在旅游市场的细分方面。

我国旅游学界也比较注重市场细分的研究,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旅游规划工作比较注重依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在旅游规划研究报告中表现明显,也可以从一些论文中看出。更多的研究是选定一个特殊的客源市场群体,进行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的探究,从年龄方面着手是一个常见的研究模式,其中老年旅游市场和青少学生市场是研究的热点,成果非常多。还有从其他特殊视角审视细分市场的,例如:郭鲁芳等(1999)、陈凯(2006)对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研究,李永红(2004)对女性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周燕等(2004)对农民旅游市场开发进行了探讨。在旅游市场研究中,依据职业类型进行分析,也有相应的成果,代表性工作是吴必虎等(1997)就上海市民的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所进行的调查分析中,从年龄阶层和职业类型两个方面对上海市市民的出游力进行了深刻分析;专门针对一些职业类群进行市场特征方面研究的成果也有报道,例如杨学燕(2005)对农民职业群体旅游市场开发的研究;仲红梅(2005)对白领阶层旅游市场的消费偏好的研究;许春晓等(2006)对不同职业人群旅游需求的分异研究。此外学者从旅游产品角度对相应的细分市场进行了研究,如张晓燕等(2006)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研究,王莹(2006)对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了调查。

客观上,人们对旅游具有一定的偏好,具有特定旅游偏好的人群,在旅游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探究意义大。以怀化市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抽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偏好类群,进行细分市场研究成果,尚未见报道,这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边区,2006年末全市人口为37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42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958元。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及怀化居民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为出游意向及偏好的测量;第三部分为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测量,共包含21项因素。调查采用社会科学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s)进行定序测量,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最不重要5个等级设计成表格,让受访者根据对每一出游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在相应的等级下做出标记,最后按照非常重要=1分,重要=2分,一般=3分,不重要=4分,很不重要=5分赋值并计算。

基础资料采用在怀化随机抽样调查获得。调查时间为2007年11月10日~15日进行,调查采用区域控制方法在怀化地区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4份,有效率90.8%。

样本特征:男性41%,女性57%,女性略多于男性;中青年是主体,15岁~24岁占41.61%,25岁~44岁占44.97%,45岁~64占10.29%,65岁以上10.29%;文化程度偏高,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专或本科(56.70%)、高中或中专(30.11%)、初中(8.13%)、研究生(3.30%)、小学以下(1.76%);职业方面,以学生(27.82%)、公务员(21.10%)、服务销售人员(17.27%)、专业技术人员(14.15%)为主体;家庭人均收入方面多为1000元~1999元(44.19%),其次是500元~1000元(10.23%)、2000元~2999元(14.42%)、3000以上(13.26%)、499以下(10.23%);家庭结构方面,三口之家(36.11%)、单身(20.60%)、两代同堂(12.73%)、三代同堂(12.27%)、两人世界(9.95%)、其他(8.33%)。

文章选取了偏好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市场属性特征及出游意向的分析,同时利用SPSS15.0软件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选择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子。

三、数据分析

1.人口统计学特征

通过仔细比较可以看出,在性别方面,与总体样本并无显著差异;年龄方面,喜欢少数民族文化的市场集中于15岁~44岁的趋势更加明显,占了90%的比例;文化程度方面偏高于总体样本,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了约65%,高于总体样本60%的比例;职业方面集中在学生(29%)、公务员(22.68%)、专业技术人员(17.84%),三类所占比例均高于总体样本相应的比例;家庭人均收入方面与总体样本无明显差异;家庭结构方面,单身所占比例多于总体样本。

2.旅游行为及偏好

出游次数:去年外出旅游次数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出游1次~2次的比例达75%,3次及以上的占25%,低于总体28%的水平。

旅游花费:相应的,次市场在去年旅游花费中少于1000元的比例占34%,高于总体30%的水平,同时花费4000以上的比例为14%,低于总体17%的水平。说明此类市场在出游力方面低于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挖掘。

信息渠道:最喜爱的信息渠道依次为亲友介绍(27.87%)、网络(20.40%)、旅行社(14.66%),与总体排序并无差异。说明旅游地在营销方面,应充分利用此三类信息渠道。此市场尤其重视亲友宣传,高于总体样本中25%的比例。

出游动机:目前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旅游动机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占近70%的比例;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最主要的动机为休闲度假,其次为观光旅游,在猎奇、释放压力、进修学习方面的比例也高于总体样本。

交通工具:差异不明显,目前城市居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火车和长途汽车,说明传统交通工具依然是居民出游的首选工具。但在单位车、出租车、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上,此类市场的比例均稍高于总体样本。

住宿:喜欢星级宾馆的比例为27%,少于总体42%的比例。但在农家、小别墅上的比例均高于总体,说明此类市场在住宿方面要求有一定的特色,这也与其休闲度假、猎奇、释放压力的动机相符合。

3.目的地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利用SPSS15.0软件包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1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对21项影响因素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克朗巴哈(cronbach)信度系数为0.929,证明此21项影响因素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各指标间必须具有相关性,否则各指标间没有共享信息,就不应当有公因子需要提取。KMO统计量(Kaiser-mever-olkinMeasureofsamplingadequacy)考察的是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当KMO>0.7时,做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本文研究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别进行KMO统计量分析和巴特勒球形检验(Bartlett’stest),得出KMO值为0.941,巴特勒球形检验值=3773.462,在自由度210的条件下上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1),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componentmethod)提取公因子,并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Varimaxrotation)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使公因子有较满意的解释。按照常用的特征根(eignvalues)大于1的标准提取公因子。同时对缺失值的处理采用排除法(excludecaselistwise),以缩小缺失值对公因子提取的影响。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效果,将因子载荷小于0.5的影响因素项舍去,最后有18项影响因素参与因子分析。

为了检验因子分析效果,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克朗巴哈信度系数(Cronbach’salpha)在0.838~0.941之间,说明提取的公因子比较可信。

公因子1在“景区安全”、“食品安全”、“治安状况”、“服务质量”、“交通安全”、“景区形象”、“个人兴趣”、“项目特色”、“游玩时间”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因此可以命名为“安全及形象”;公因子2在“通畅程度”、“游道标志”、“路面状况”、“直达车”、“朋友意见”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负荷,因此可以命名为“可进入性”;公因子3在“交通费用”、“门票价格”、“吃住费用”、“商品价格”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负荷,因此命名为“旅游费用”(表2)。由于“结伴需求”、“交通时间”、“知名度”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5,此3个因素对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影响较小,因此舍弃掉。

方差贡献率越大,则该公因子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程度越高,由此可知,“安全及形象”是此类市场最注重的影响因素。相应的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产品及营销时应把安全及景区的特色形象放在首位。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怀化市民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研究,得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偏好型客源市场的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主体市场为15岁~44岁的中青年群体,主要职业集中在学生、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上,以单身居多。

第二,出游动机以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主,猎奇、释放压力是高于总体的另一个表现;偏好住在农家、小别墅等有特色的居所;出游以火车、长途汽车为主,但在出租车、自行车、摩托车上有稍高于整体的趋势;喜欢从亲友和网络中间获取旅游信息。

第三,出游次数、旅游花费上低于总体水平。

第四,影响此类市场目的地选择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安全及形象,在进入一个异质文化地区时,安全及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最重视的因素。所以在文化差异营销方面要把握一个度,既要强调旅游地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质,又要保证游客有一种安全感,在游客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异质性,避免过于强烈的文化冲击;其次目的地要重视交通状况,很多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极具吸引力,但交通不便是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对是至关重要的;旅游花费是影响此市场目的地选择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降低旅游产品的成本,以大众化的价格提供优质服务是旅游地赢得市场的关键。

值得特别指出,不同城市由于经济、文化、观念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的结论只能代表怀化此类地区城市居民的特征,是否适应国内其他类型城市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Gladwell,Nancy,Bedini.Insearchoflostleisure:theimpactofcaregivingonleisuretravel[J].TourismManagement,2004,Vol.25Issue:Number6p685~693

[2]Reece,WilliamS.AreSeniorLeisureTravelersDifferen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August01,2004,Vol.43Issue:Number1p11~18

[3]Lee,SunHee.UnderstandingattitudestowardsleisuretravelandtheconstraintsfacedbyseniorKoreans[J].JournalofVacationMarketing,July2005,Vol.11Issue:Number,3p249~263

[4]Scott,Noel.LifestyleSegmentationinTourismandLeisure[J].JournalofQualityAssuranceinHospitality&Tourism;March2005,Vol.5Issue:Number,2~3p121~139

[5]郭鲁芳史之英:试论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开发[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1):23~25

[6]李永红:上海女性旅游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吴必虎方芳殷文娣刘波:上海市民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1997,(1):17~23

[8]杨学燕: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146~149

[9]仲红梅:上海白领旅游消费偏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许春晓张欢:城市居民城郊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6,(9):75~78

[11]陈凯王莹:残疾人旅游市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旅游细分市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121~124

[12]周燕李祝舜: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旅游学刊,2004(4),23~27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学校玫瑰书香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下一篇:女职工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