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无偿志愿献血奖励办法(收集3篇)

时间: 2024-06-20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无偿志愿献血奖励办法范文篇1

血液或血液制品都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常见的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以往的有偿献血、义务献血都是有一定报酬的,所以血液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而无偿献血者是带着爱心来献血的,他所献的血希望能帮助他人,不索取任何报酬,如果他的血液存在传染疾病的危险因素,他就不会来献血,而且在献血前的健康咨询和体检时他都能如实的报告健康情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血液是相对安全的。目前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较安全的血液成为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安全献血模式,要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和服务活动,让更多的政府机关人员、驻地方部队官兵、个体工商户等自由职业者群体献血,扩大无偿献血队伍。无偿献血是提高血液质量的保证,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临床医疗用血的需求和安全,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血液是一种宝贵的有限的地方性资源,血液不能成为商品,一个地区的人口是有限的,所以一个地区的血液储备也是有限的,血液的储存期只有35d,因此血液采集要有计划地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现在的献血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家庭互助献血、自身储血、自愿无偿献血。高校大学生是固定无偿献血的率先人群,其思想活跃、先进,对固定无偿献血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速度快,更易加入到固定无偿献血队伍中,是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市区采血屋以本地区固定人口为主,采血车基本上是以各县农村常住人口为主。市区固定人群、城郊的农村乡镇人群易联系,交通便利,是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重点发展对象之一。

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途径有很多,采血时工作人员可以征求献血者是否愿意加入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如愿意加入再进行书面记录,并在对应的计算机软件中输入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向献血者进行回访满意度调查时征求献血者的意见。另外要经常对固定无偿献血人群进行必要的精神奖励,提高献血者的积极性,以巩固这支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同时发挥该人群的示范导向作用,带动其周围的亲友、邻居、同事等群体参加献血,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固定无偿献血队伍打下基础。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应有专人管理,给固定无偿献血者建立档案,献血人员应不断得到充实,献血资料应不断及时更新,以保持电话畅通,便于联系和沟通。要加强职工的服务水平培训,如采血人员的采血技术、服务质量和信息反馈等。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对献血者的服务质量,才能更好的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

固定无偿献血志愿者定期无偿献血是最安全、最可靠的献血形式,也是解决医疗临床用血的重要途径,建立一支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是无偿献血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发展,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会越来越多,在医疗服务新办法、新举措的有效实施以及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下,医疗临床用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站坚持血液质量为中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努力探索“优质、高效、便捷”的无偿献血综合服务模式,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无偿献血是全社会的事情,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爱、奉献、勇敢的体现。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无偿献血,发动全社会适龄、健康的公民都参加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参考文献

[1]杨正,胡运华.对建设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分析与对策.中国输血杂志,2005,18(6):509,510.

无偿志愿献血奖励办法范文篇2

6月14日,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投身于献血事业和受过救助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世界献血者日。继中国上海成功举办2015年世界献血者日(WorldBloodDonorDay,简称WBDD)全球主会场活动后,2016年世界献血者日全球主会场活动将在荷兰举行。近日,据WBDD全球网络组传出消息,2016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为:“Bloodconnectsusall”(血液连接你我),口号为:“Sharelife,Giveblood”(分享生命,捐献热血)。

作为全国青联委员、连云港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会会长,陈军自1998年10月1日开始,17年间,全心投入献血事业,累计无偿献血4.6万余毫升。他从献全血、血小板到造血干细胞,从个人献血到成立数千人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散发出一个人最大限度的光和热。全国优秀志愿者,中国第九届青年优秀志愿者,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全国无偿献血特别奉献奖,连续三届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连续两年全国春运优秀志愿者奖,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江苏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江苏省最美志愿者,江苏省慈善奖,江苏省优秀志愿者,江苏省十佳志愿者,江苏省好青年……众多荣耀的光环下,陈军显得十分淡定和从容,他早已将志愿服务和无偿献血宣传融入生命,默默坚守。

踏上无偿献血这一爱的旅程

说起陈军,无论认识的人还是不认识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这是对他个人的评价,也是对献血事业的赞许。连云港市中心血站站长李克勤已经记不清陈军“光顾”了多少次,“这4.6万毫升献血量,只统计了他在连云港市献血的数据,其实,每次出差到外地,只要身体允许,他都会习惯性地去献血。”粗略算一下,陈军献出去的血已经救了不下40人。

而被问起第一次献血的经历,陈军说:“我第一次献血是1998年10月1日,也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天。”其实那时他对献血不是很了解,心里也很紧张。记者问他为什么坚持献血时,陈军显得有一点沉重。原来在很多年前,他的一个发小因车祸失血过多,而血源跟不上,救治无效在他的眼前离开了,这件事深深地刺痛着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天,他就挽起袖子,看着针头扎进血管,鲜血从体内涌出的那一刻,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带来了一种踏实和自豪。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从每年一两次开始慢慢到每年四次,从捐献全血到血小板,从捐献血小板到正式登记进入中华骨髓库援救白血病患者……多年的坚持已成为一种习惯。

“血没有替代品。每献一次血,就可能救活一个人的生命。”这成了陈军的一个理念,只要身体许可,不论在家还是在外,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挽起衣袖献上自己的鲜血,如三次赴京,就捐献了三次血:2012年,在京参加团干培训班期间,恰巧碰到采血车,献了400CC;2013年在京旅游,献了400CC;今年1月赴京进行跨国骨髓捐献时,又献了一次血。“好人总有好报”是陈军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妻子当年在婚宴上的一句话,让他更加坚信这一点。那一天,当主持人问新娘:“你最爱新郎的哪一点?”“一个对陌生人都能挽起衣袖给予无私帮助的人,不是最值得人信赖、最值得人去爱吗?”有了最亲爱的人支持,陈军从事志愿工作的热情更高了。

在献血的过程中,陈军逐渐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更加直接地挽救他人生命。2001年,随着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的掌握,陈军报名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2003年正式登记进入中华骨髓库。时至今日,许多人的无偿献血意识不断提升,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仍心有余悸。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亦称“中华骨髓库”,英文缩写CMDP。据了解,由于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大约在十万分之一,几乎等于中500万大奖的几率。而对于不少白血病患者来说,能找到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就等于找回了新的生命。

“只要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对我来说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2006年4月26日,陈军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连云港市红十字会接到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通知,他与南京一名15岁的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陈军说,这个消息他盼望了四年,但他也坦言,当时母亲对捐献骨髓一事极为担心,在家哭了整整三天。说服家人后,陈军毅然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南京,展开一场生死大救援。

港城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捐献者需要经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在正式捐献前,志愿者还需要经过三个过程――高分辨配型阶段、查体阶段和预处理阶段。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志愿者中途反悔,拒绝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情况,比例达到20%至30%。

面对各种繁琐的检查,陈军没有胆怯和退缩,心里只想着尽快救助患者。2006年6月20日上午6时20分,“陈军非常乐观、坚强,这种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江苏省人民医院输血科护士胡珍娣为陈军注射最后一支动员剂,并在其两个臂弯处分别插入了火柴棒粗细的留置针。在之前的4天中她已经为陈军注射了8支动员剂,看到陈军在动员剂作用下出现反胃、肌肉涨痛等反应时,仍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不禁为之感动。据了解,注射动员剂可以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便于采集,但是会让被注射者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2006年6月20日上午8时10分,采集机上显示捐献造血干细胞125毫升等数据,采集陈军造血干细胞正式开始。“你体内的7500毫升的血液大约需要经过2个体循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4个小时20分钟,同时你体内会有少量的钙随之流失。”输血科主任汪承亚提醒他说。“我不怕,钙流失可以补,但是生命流逝却无法挽回。”陈军义无返顾。

12时20分,采集终于完成。“感觉非常良好。”面对媒体以及省市红会工作人员的关切询问,陈军微笑着回答。就在同时,省红会护送造血干细胞车辆抵达输血科门口。市红会常务副会长姜玛球迅速将装有123毫升造血干细胞的收集袋装入运送箱并紧紧抱在怀中,登上汽车。“这是生命的种子,我们丝毫也不能大意。”在车上,姜会长说,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陈军放下了手中的生意,离开迫切需要他照顾患有晚期肺癌的父亲,并且不顾身患中度脂肪肝,毅然于15日赶到南京做捐献准备,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挽救一个随时逝去的生命。

“终于等到这天了,我们家孩子有救了,感谢连云港捐献者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中午12时25分,看到经过护士简单处理的造血干细胞通过插管缓缓注入白血病少年心脏旁边的深静脉,孩子的父亲双眼噙着泪水,连声道谢。“王平真是幸运,如果没有这仅仅123毫升的造血干细胞,他15岁的生命将划上句号。”主治医生丁家华说,孩子得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它在白血病中非常顽固,如果没有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即使化疗或者保守治疗也难以维持他的生命。丁家华说,“志愿者在配型成功后是可以拒绝捐献的,陈军在知道自己患有中度脂肪肝后却仍然坚持捐献,他的人道、奉献精神让人钦佩,这也是王平的幸运。”

一场生命救助之旅,让陈军对生命价值有了更多理解。后来,总是有人就这件事问陈军。“捐献后身体没有什么反应,如果我能够再次‘中奖’匹配上的话,我还会捐献的。”

把志愿服务做成了温暖的品牌

2006年7月,陈军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从南京返回港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以及各种表彰荣誉,耀眼夺目的光环并没有使他满足止步,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活动中。他建起连云港市志愿者协会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会网站,积极向市民宣传无偿献血、捐献器官等科学知识,热心公益事业的陈军,也希望能够在更好的平台上做出更大的贡献。从2007年3月开始,他先后被推选为连云港市志愿者协会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会副会长、会长,连云港市志愿者协会理事、副秘书长,连云港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总队总队长。当年10月,陈军反复做好家里人工作,到公证处公证,正式成为眼角膜捐献志愿者。

宽广的平台给了他实现心愿的舞台。2008年陈军为了连云港市志愿者协会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会能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志愿服务特色的品牌、固定的志愿服务场所,他放下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义无反顾的从事志愿者工作,截至2014年底招募志愿者万余名,其中注册在案志愿者从33名发展到5300名。并且在陈军的带领下,服务范围逐步延伸到公益宣传、铁路春运、助学、关爱残疾儿童等多个领域。连云港市志愿者协会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会总是冲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的最前线,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公益活动,为志愿者组织赢得了很多荣誉,为无偿献血宣传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什么如此的投入这份公益事业,陈军说:“我作为无偿献血志愿者和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并且报名参加了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行列,我不是为了什么光环,我觉得这样可以帮助别人,对我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何况人体的血液现在没有任何药品可以代替,而血液在体内也只有一定的成活周期,人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捐献出一定的血液或血液成份不会损伤捐献者的身体,那我为什么不去做啊?人一辈子可以帮助多少次别人,可以救多少人?而每一次无偿献血都可以帮助一次别人,可以救一个人。”

无偿志愿献血奖励办法范文篇3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费偿还;分析

中图分类号:R818.052+.1文献标识码:B

无偿献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爱心的奉献总是有回报的,1998年我国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随后也颁布了《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相关的表彰和奖励。笔者将2004~2013年常德市无偿献血血费偿还人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13年12月常德市无偿献血血费偿还记录资料共计3895例。

1.2政策依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献血量累计在900ml以上(含本数,下同)的,献血者本人报销终身无限量临床用血的费用,献血量累计在600ml以上不满900ml的,报销献血量三倍临床用血的费用,献血量累计在600ml以下的,报销献血量二倍临床用血的费用。除献血者本人按照前项规定报销用血费用外,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还可共计报销献血量等量临床用血的费用。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见表1~表3。

3讨论

常德市2004~2013年无偿献血共335309人次,其中无偿献血血费偿还共计3895人次,无偿献血血费偿还率为1.16%,低于濮阳市(2.2%)[1]、嘉峪关市(2.0%)[2],接近南宁市(1.42%)[3]。从表1、表2得出,父母偿还用血量占偿还用血总量的一半以上(57.95%),父母无偿用血偿还人次占偿还用血总人次的主要部分(62.80%),这主要跟中老年人自身免疫力下降导致疾病多发、各种手术和贫血性疾病引起的输血等有关系。献血者本人和配偶用血偿还也占到一部分比例,临床上与女性分娩、宫外孕等手术中大出血引起的输血等病例越来越多,男性主要与交通事故频发引起的输血有关。子女比例最低,青少年儿童白血病和贫血性疾病是输血的主要因素。从表3得出,不同年份血费偿还人次占献血总人次的比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享受免费用血的人数将越来越多,在无偿献血人群中做好"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等宣传工作,对破解"血荒"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无偿献血者往往流动性较大,像高校学生、军人、打工者等,献血地与亲属用血地往往不在同一个省、市,这对用血费用的报销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笔者认为可进一步简化用血费用报销流程,加快血站与医疗机构网络对接,使住院输血费用与血站实时结算联网,所有的输血项目明细、报销费用等数据录入计算机,通过网络计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患者出院时在医院直接报销,不用来回跑,给血费偿还提供了很多方便,这对增加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热情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社芳.濮阳市2002-2011年无偿献血偿还用血统计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50:105-106.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考试总结600字(整理7篇)
  • 下一篇:考试总结300字(整理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