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问题;对策
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人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影响着事业单位对未来发展的方向,事业单位想要发展,首先就是要做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果离开人事档案管理,事业单位的发展从何而谈,就会在整体的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必然会对事业单位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人事档案管理模式选择功能有直接影响,要想最大化发挥人事档案管理的功能,必须选择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之下,采取何种积极有效的途径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成为相关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事业单位过分地重视经济利益,忽视了人事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很多事业单位具备人事档案管理理念,但都是运用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根本就没有对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档案进行有效地整合。人事档案管理意识非常淡薄,再加上缺少人力和物力方面上的投入,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很多事业单位仍然使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会经常出现大量重复的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实体档案仍然处于人事档案的主导地位,反复使用和翻阅这些档案很容易受到损坏,很难对人事档案进行完整地保存。另外,很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并不是人事档案管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并且工作经验也相当匮乏。
二、当代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理念。要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为信息时代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重要的理念基础,并对其日常管理工作作出正确的思想指导,引导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朝着数字化、现代化和质量化的方向发展。在日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作用。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拼搏和研发,管理理念要不断与时俱进,提升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构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要构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对数据资料进行统一的搜集和处理,为信息时代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将科学技术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两者的协调工作,实现由初级到高级的有效转变,并成立综合性人事档案管理资料库和分级化人事档案管理资料库,以此来共同形成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平台,有效地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此外,在平台建立过程中,还应建立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反馈机制,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进一步敦促管理人员优化配置人事档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平台的实用价值。
(三)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模式。要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为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重要的模式基础。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现阶段,传统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相对较为分散,信息化建设难以满足各层次人民的需求,对此,要将档案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和高效整合,并对系统进行有效的备份,根据不同单位、机关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档案模块,进一步简化管理程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管理系统的规范处理,明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细则,对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要进行技术指标、软件升级等方面的规范性处理,实现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牢牢抓住信息化这一时展机遇,不断增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含量,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化相结合并不断加以创新,成为每个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这也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邵军.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以镇江市广播电视局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5(07):37-38.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建议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而言,为单位选用人才、了解个人过去提供了真实全面的依据;对个人而言,又为其政审、婚姻、身份认定、社会保险、职称、退休、工资调整等提供证明。
一、目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机构及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薄弱,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人事档案就是裁剪、装订、保管等事务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干部调动或提拔时的查档工作就行。因此,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默默无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重视。
2、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没有明确制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缺乏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有的只有查(借)阅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落实,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队伍有待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由于重视不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少数有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兼职人员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导致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这将不利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4、人事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不能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档案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者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
5、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很多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人事档案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人事档案意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真正从思想上引起广大职工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经常了解档案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组织上、制度上给予保证,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人事信息,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才评聘等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参考性的人事档案信息,真正把人事档案部门转变成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人事档案信息中心。
2、要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人事档案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紧密围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对人事档案的接收、传递、保管、查阅、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整理等环节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档案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断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3、增加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首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部门应该落实有专人负责,根据档案册数的增长配备足够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归档、建档及对档案材料进行开发利用。其次,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严守工作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4、加强档案保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按照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配备档案柜和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人事档案的完好保存。
5、加快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依靠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充分听取人事档案工作第一线人员的意见,选用适合本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软件,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查询系统,对相关管理部门和个人设置访问权限,利用网络平台了解人事档案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公开。这样可以更快捷、更准确地为人事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综上所述,全面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促进档案管理尽快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从手工操作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从实体档案管理向虚拟档案管理转变,使档案管理者向信息管理者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事档案工作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是档案归档不及时,材料收集不全,造成档案材料的流失。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的干部档案收集不完整,特别是一些老干部档案,尘封了几十年,只有寥寥几页,根本无法查清具体的工作单位和本人的具体情况。很多档案只有入党自愿书或者是部队形成的档案材料,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任何材料,造成许多无法辨别的干部档案,增加了干部档案甄别的难度。
二是鉴别不准确,损害了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有些干部人事档案,把不该归档的材料也收集进来,影响了对干部的真实评价。有的档案手续不完备,全部由干部自己填写,没有经过组织审核;有的把检举揭发材料归入档案,没有经过组织鉴定真伪,也没有审核结果;有的同名档案没有认真鉴别,造成同名干部档案混装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干部在填写各类表格、材料时,出于各种目的,故意歪曲事实,人为造成了个人档案的失真。
三是制度不到位,档案材料的归档缺乏必要的约束。对每年干部的年度考核、工资、职务、职称变动等归档范围的材料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之各单位政工人事干部变动频繁,很多并不知道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鉴定、归档、转递的程序,没有及时交到组织、人事部门存入干部个人档案,造成人事干部档案的断代,影响了人事干部档案的连续性。
鉴于以上这些情况,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做好人事干部档案工作的建议,以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
干部人事档案关系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和政治前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认真负责地抓好、落实好。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并及时归档,尽量避免档案材料的流失。同时,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地填写自己的各种材料,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档案是由自己书写,自己的历史也由自己书写,要对自己负责、对历史负责,不能把个人的历史人为地复杂化,以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归档率。
干部人事档案的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归档不及时。要制定专门的干部人事档案归档制度,要求各级各部门的人事政工干部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保质地将人事干部档案材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上交组织、人事部门,同时做好登记,组织、人事部门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清理、催收,切实保证人事干部档案材料的归档率达到100%。
三、做好业务培训,逐步提高政工人事干部的整体水平。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涉及面广,工作人员不稳定,容易造成工作的不连贯,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对政工人事干部进行业务培训,让其明确干部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具体操作程序,养成按时归档的好习惯。同时,要求政工人事干部在各项工作中要履行职责,严把质量关,以确保归档材料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