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树立形象的重要性(收集3篇)

时间: 2024-06-28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树立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篇1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形象和谐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政府在管理中的客观实在与公众主观认识相结合所反映出来的对政府的综合评价和印象,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政府形象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政府形象直接反映出政府的行政理念、风范和执政能力,是政府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凝聚力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各类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维护并更好地建设政府形象,是服务型政府需要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社会政府形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的与日俱增,各类突发灾难性事件发生的频度不断上升。公共危机的特性和政府的公共性使得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体现了政府的形象。政府能否在突发危机的压力下有所作为,使公众利益的损失最大程度地减少,使动荡不安的局面实现新的平衡,是对政府能力和自身形象的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树立新形象的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公共危机管理对于政府形象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二、政府形象建设的现状——以玉树地震应急管理为例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当天,中国地震局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由局长陈建民签发文件,宣布我国进入Ⅰ级地震应急响应状态。正在巴西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的国家主席胡锦涛,立即压缩行程、推迟对委内瑞拉和智利的访问,提前回国。胡锦涛恳切地提出:“中国政府正在紧急组织抗震救灾斗争。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相继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检查救援工作。这些表述和举措,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玉树地震灾区的高度关注以及对玉树救援工作的高度重视。

玉树地震救援工作面临诸多考验。第一,虽然中国政府积极展开紧急救援工作,救援行动却面临“生命线”告急、地形复杂、高原反应、气候恶劣等四大难题。第二,救援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玉树地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国内民生的关注,同样也包括对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的关注。稍有不慎,将在一定范围内响到民族融洽。第三,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将再一次塑造起中国政府的良好国际形象,不给西方反华势力以分裂、瓦解中国的“口实”。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灾难中我们更见责任政府的政府责任;灾难中我们更见责任大国的大国情怀。外国媒体纷纷盛赞中国积极有效的抗震救灾工作。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赈灾行动迅速,政府形象提升》的文章,赞扬中国政府对地震做出快速反应,动员全国力量投入救灾工作。文章认为,总的来说,中国政府的救灾反应迅速、积极高效,这和布什政府2005年应对卡特里娜飓风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确实,中国政府形象建设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三、政府形象提升的策略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政府形象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社会的标志之一。树立政府形象,维护和建设政府形象,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是执政党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教授指出决定政府形象的要素主要有:价值、信誉、效率。据此,本文提出以下提升政府形象的建议:

第一,政府官员要增强形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公共权力意识,预防损害政府形象事件的发生。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及其官员手中所握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其工作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正确的价值观是政府选择的施政和为社会发展确定的方向。提高政府形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掌握现代科学的决策方法,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趋向和人民利益的政策,确定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

第二,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树立责任政府形象。在我国,政府是组织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导力量,政府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不仅需要配备相应的职权,而且需要承担相称的职责,一个不具有职责的政府及其官员,其行为难以得到有效制约。因而有必要健全责任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尤其要遵循权责一致原则建立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和落实机制。同时,要加强政府官员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勇于担当的坚毅气质和果敢精神。对人民负责任的政府和勇于承担责任的政府官员,才是信誉政府的表现。

第三,增强行政能力,树立高效政府形象。在现代社会中,效率是政府形象的生命线。要提高政府形象,必须全力提高政府的效率,加强政府的能量,及时处理解决来自社会的各种的要求,协调复杂的关系,化解多重的矛盾。公共危机事件一旦发生,猜疑、恐慌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如果危机事件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则会衍生出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必须快速高效,这不仅使经历危机事件的人们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中,而且可以树立高效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王沪宁.现代化社会的重要课题:提高政府形象[J].科社信息文荟,1994,(10).

[2]贺玲.论政府形象的影响因素[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4).

[3]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4]奥古斯丁.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树立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篇2

[关键词]:比翼鸟连理枝通感移情橡树木棉

选入我们职高教材的舒婷的《致橡树》写于1977年,当年她托起两棵树的形象(阳刚的橡树和阴柔的木棉),迎着读者惊喜的目光走向诗坛。今天,我们同样愉悦地审视诗人所礼赞的爱情理想,体会诗中多姿多彩的审美意象,品味其丰富深远的情思意蕴。

《致橡树》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地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爱情观念,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给予的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有现代精神的爱情向往:真诚高尚的爱情向往应以不舍弃各自的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一代的人格的爱情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

首先,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否定了完全依附性的爱情观。“攀援的凌霄花。对于“高枝”,“痴情的鸟儿”对于绿阴,都是依附性的。它们离了高枝和绿阴则无处安身,更不能“炫耀”和“高歌”。

其次,诗人又用排比句式,否定了单纯奉献性的爱情观。泉奇制胜-源一味送出“清凉的慰藉”,险峰则为了“衬托你的威仪”,还有日光,奉献出全部的光和热,还有春雨,只是滋润了对方的心田……这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一的奉献,却得不到应得到的温暖。

这两种爱情观都是以牺牲一方作为爱的前提,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的潜流影响,也是封建道德在我们民族心理上的积淀。诗人用排比句,以坚定不移的否定词语,表达了不容置疑的态度。在否定依附性的爱情观时,诗人用了“绝不像”“绝不学”;在否定奉献性的爱情观时,诗人用了“也不止像”,“也不止像”,“不,这些都还不够”。

作者在直言不讳地否定“己所不欲”的爱情观后,便酣畅淋漓地抒写对爱情的向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品读至此,我仿佛在爱情的两河平原上看到了一个崇高而优美的生命奇观:一棵橡树,一棵木棉,神姿高彻,有独立对等的格局,共通交感的身势语态,不是吗?我们女性就该以独立完整的人格形象与男性并立,其爱情植根于精神生活的深处,升华于高远的志向之上。“比翼鸟”、“连理枝”,自古都是男女相爱的象征,思想不能独立,爱情就不能自由,男女应该是宇宙深处互为运转的双星,他们精神默契,感情交融,灵犀相通,心心相印,其间自有“高山流水”、“空谷足音”。

但是他们又各自有其迥异的人格形象和审美特点:“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雄的火炬。”

这里男性和女性都化为具体意向,男性铁骨铮铮、清辉熠熠、锋利明快、刚毅冷峻。生命赋予他们钢铁之躯,生活铸就了他们刀剑之质。他们既有铁肩担道义,敢为天下先的人格力量,又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峭锐和坚挺,此等力度和气质,不就是男性的阳光直美吗?

女性自有其秀美端庄的形态,丰富细腻的情感,善感多愁的心性。他们柔软纤浓,深沉含蓄,热烈英勇。“红硕的花朵”移觉为“沉重的叹息”这一意象。使人从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觉,是审美心理的“通感”现象,“红花”化成的这一声“叹息”,像是发自内心的爱的交响和协奏,是爱的深沉的咏叹!又像是感悟人生使命重大而决意承担人生风险和生活义务的心声,“红硕的花朵”又像是英勇的火炬。这里“火炬”的意向性个更为明显,因为它被形容为“英勇的”,这是借助于审美中的移情作用,将人的品格移就于物了,爱情的力量和“母性的热光”化成了女性非凡的炽烈和勇毅;新的时代生活延展了女性柔韧兼备的品性:柔韧而刚烈,缠绵而果决,既富有爱心诗情,又具有容受力,忍耐力。困危中,宁可艰苦备尝,忍辱负重;危难时,可以“自有引导人民”勇当巾帼英雄。女性有极富魅力的阴柔美。

阳刚阴柔相容互补,爱情之树常青不凋。这共生分立的两棵树,必须分担、共享其生存坏境中的一切,从“风雪、霹雳”到“流岚、虹霓”,理想的爱情必须在严峻多变的现实生活中共建,又经受复杂生活环境的考验而发展,做到甘苦与共,休戚相关。幸福的爱侣定要“终身相依”,却又“仿佛永远分离”。这正式至纯至爱的境界,亲密和谐的极致。爱情之美在忠诚、和谐和永恒;爱的美感也在时间的、空间的心里的距离中蕴含。

最后,作者直抒心意,爱情的伟大和坚贞就在于:“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爱情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但人不仅仅是为了爱而生存,高尚的人们,他们的生命融化在大众里,他的事业就是人们的事业。古人说:“择偶须谐千秋业,爱有源头情不竭”。现代女性的审美注意,不仅只在男性的“伟岸身躯”,即形体与精神融合的审美意象上,不仅倾慕他高大的人格形象,巨大的道德力量,而且热爱那建树他的事业和理想,那养育他的祖国和人民。这就是诗人所追求的诗意蕴藉的爱,也是博大深厚的爱。

总之,《致橡树》的语言饱含着感彩,又具有深刻的哲理。一句句形象的比喻,寄寓着诗人细腻的情和爱,表达了“终身相依”的忠贞不渝,而又绝非忘乎所以的狂热和感情用事的宣泄,处处包含着清醒的理性的思考。也正因为它的这个特点,使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至今读来依然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参考文献:

[1]舒婷.致橡树.

树立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篇3

为扎实推进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树立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市委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学、创、树”主题实践活动。特制定如下意见。一、准确把握“学、创、树”主题实践活动的基本内涵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按照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先进性标准要求,不断赋予“学、创、树”主题实践活动新的内涵。学,就是学先进理论。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创,就是创一流业绩。立足本职,创一流工作业绩;心系群众,创一流服务业绩;实干创业,创一流发展业绩。树,就是树党员形象。树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形象,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形象,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形象,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形象,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形象。二、进一步明确“学、创、树”主题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和目标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结合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党员实际,不断丰富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载体形式,通过各种载体不断深化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更好地践行先进性要求,在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在农村党员中,要围绕提高“双带”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深入开展“党员服务区”活动,使党员实现“五型目标”:即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市场经纪人、群众贴心人。2、在机关党员中,要围绕提高执政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勤政服务于民让人民满意、廉政取信于民让人民放心”活动,使党员真正成为“七个模范”: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讲政治的模范;解放思想,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模范;实践党的宗旨,做亲民为民的模范;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做艰苦奋斗的模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做科学执政的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做廉洁依法从政的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发扬民主、维护团结的模范。3、在企业党员中,要围绕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深入开展“为党旗增辉,为企业增效”活动,使党员努力争当“五个能手”:即争当生产能手、技术能手、营销能手、革新能手、管理能手。4、在社区党员中,要围绕服务社区、共建社区、发展社区,深入开展“党员服务队、义务服务员”活动,使党员真正成为“五个骨干”:即宣传政策的骨干、维护治安的骨干、扶贫济困的骨干、发展社区的骨干、服务群众的骨干。5、在服务窗口单位党员中,要围绕弘扬社会公德、树立职业道德,深入开展“亮共产党员身份、做优质服务标兵”活动,使党员争当“五个标兵”:即爱岗敬业的标兵、文明礼貌的标兵、热情服务的标兵、乐于助人的标兵、创优环境的标兵。6、在执法执纪部门党员中,要围绕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为民执政,深入开展“满意在基层、满意在群众、满意在社会”活动,使党员真正树立“五个形象”:即依法办事形象、公正廉明形象、恪尽职守形象、爱民为民形象、保障发展形象。7、在民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党员中,要围绕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深入开展“致富不忘党、爱心献社会”活动,使党员做到“四个表率”:即做诚信经营的表率、实干兴业的表率、依法纳税的表率、回报社会的表率。8、在下岗职工党员中,要围绕维护稳定、推进再就业,深入开展“下岗不失志、自强创新业”活动,使党员成为“三个带头”:即带头提高技能本领、带头寻找就业门路、带头自强立业创业。9、在外出流动党员中,要围绕勤劳致富、热爱家乡,深入开展“为家乡做贡献、为绥化添光彩”活动,使党员强化“两个意识”:即诚实劳动、艰苦创业意识,宣传绥化、发展家乡意识。10、在离退休党员中,要围绕离岗不褪色、为党做贡献,深入开展“为党献余热、美在夕阳红”活动,使党员真正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三、开展“学、创、树”主题实践活动的推进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把“学、创、树”主题实践活动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过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1、要开展大型集中活动推进。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大力开展有规模、有震动、有声势、有特色的集中活动,把“学、创、树”主题实践活动推向新的高潮。围绕中心工作,全市将统一组织开展大型活动。围绕净化城市、服务居民、优化环境,集中开展“党员义务服务日”活动;围绕备春耕生产,集中开展“党员促农助农服务月”活动;围绕纪念党的生日,集中开展“党员奉献月”活动;围绕增强党员先进意识,集中开展“党徽戴胸前、誓词记心间”活动。通过这些大型集中活动,推动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2、要培养树立典型推进。在主题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好典型引带作用。要不断发现和挖掘活动中的“闪光点”,总结和树立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主题实践氛围。市委将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树立宣传100名优秀党员标兵,市、县、乡表彰命名1000名优秀党员。年末还将表彰一批创业型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此,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典型推荐和宣传工作。3、要强化分类指导推进。要充分考虑党员在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区别不同情况,搞好分类指导。要区分不同的领域和不同战线,分别组织实施;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提出指导性意见。四、开展“学、创、树”主题实践活动的几点要求1、要高度重视,切实摆上重要日程。“学、创、树”主题实践活动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化和发展,是创造性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必须抓紧抓好。各地、各部门要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委督导组要把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作为重点督查项目认真督办落实,确保这项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2、要搞好结合,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要把开展“学、创、树”主题实践活动融入到全市整体工作之中,与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统一,凝聚各方面力量投身到建设绥化的伟大实践中来,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经济优势;与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促进,把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要求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特别要开展好城市“一帮一”、农村万名妇女解困、捐资助学、利民承诺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3、要注重实效,保证主题实践活动效果。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实效性上下功夫,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要把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内容,用主题实践活动的效果来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要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切实使广大党员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先进性要求得到具体体现,基层组织得到切实加强,各项工作得到扎实推进。

关于在全市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学、创、树”主题实践活动的意见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中开学感言(精选2篇)
  • 下一篇:教研组工作总结模板(整理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