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收集3篇)

时间: 2024-07-01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苏北地区;香樟树的种植栽培技术

香樟的繁殖方式有播种繁殖,扦插繁殖两种,适应海拔高度:1800m以下,绝对最低温:-5°C,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最好为肥沃通透性沙土壤。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为了确保栽植成活率,在栽植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一、种植栽培

1.栽植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春季春芽苞将要萌动之前定植.在梅雨季节可以补植。秋季以9月为宜。冬季少霜冻或雨量较多的地方也可冬植。栽植要及时,即经过修剪的香樟树苗应马上栽植。如果运输距离较远的话,则根蔸处要用湿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以便保湿。栽植时间最好在上午11时之前或下午16时之后,而在冬季则只要避开最严寒的日子就行。

2.栽植。种植穴要按一般的技术规程挖掘,坑穴深度、长度及宽度都要达到50~60厘米,穴底要施基肥并铺设细土垫层,种植土应疏松肥沃。把香樟树苗的包扎物除去,栽植深度以地面与香樟苗的根径处相平为宜,栽植r,护根土要与穴土紧密相连,回土不紧或不实会形成吊空。在种植穴内将树苗立正栽好,填土后再插实土壤并继续填土至穴顶。最后,在树苗周围做出拦水的围堰。

3.灌水。香樟树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对于带土球的樟树苗边灌水,还要用铁棒或木棒对树穴周边土壤进行搅动,以便通过水的作用使树穴周边能填满土壤。灌水时要注意不要损坏土围堰,土围堰中要灌满水,让水慢慢浸下到种植穴内。为进一步提高定植成活率,可在所浇灌的水中加入生长素,以便刺激新根生长。生长素一般采用奈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将粉状的奈乙酸溶解,然后掺进清水,配成浓度为200PPm的浇灌液,作为第一次定根水进行浇灌。不论是阴天或晴天种植香樟树,都应及时浇透一次定根水。遇到干燥、曝晒的天气要每7天左右灌一次透水。连续3~4次即可。

4.特殊技术处理。移栽过程中,为了保持大香樟树干的湿度,减少从树皮蒸腾的水分,要对树干进行浸湿草绳缠绕包裹直至到主干顶部,如果分枝较大也要进行缠绕。接着,再将调制的粘土泥浆厚厚地糊满草绳缠绕着的树干。以后,可经常用喷雾器为树干喷水保湿。在大香樟掘起后,还要对断根、破根和枯根进行修剪,剪后再用粘土泥浆浸裹树根;泥浆中如果加入0.03%的奈乙酸生长素,可以促进大香樟移植后的新根的生长。

5.管理与养护。由于是在不适宜的反季节中栽植香樟树,因此,香樟树栽好后就更加要强化养护管理。平时,要注意浇水,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还要经常对地面和樟树叶面喷洒清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二、移栽方法

1.截根促根对于胸径在10厘米以下的树苗,只需按常规要求挖掘土球移栽,通常土球直径约为移栽树主干的5一6倍,而对胸径10厘米以上的大树苗,则应先进行截根和促根处理。具体做法是:在主干相对的两侧,距树干直径2一2.5倍处挖土开槽,用锯子或利斧截断粗大侧根,截面必须平齐。较小的侧根可以用修枝剪剪断,再覆盖细土,使其当年于断口附近长出细根,第二年在未断根两侧重复作业,第三年的春季才可以起苗。

2.截干缩枝较小树苗,Ap1-2年生的无须截枝,3一6年的树苗应截枝1/3,通常在主干下部1/3的侧枝都应剪去,上部2/3的侧枝应分层剪去,而较大的树苗则应全面截枝。通常行道树主干高度控制在3一3.5米,粗大侧枝保留0.3一0.5米。截完后,对截口用蜡封好或用塑料薄膜包好,防止水分散失。

3.起球包扎起苗及移栽时间最好在3月份,土球带土应为胸径的5一6倍(小苗可30一40厘米),用草绳缠绕,保证土球不散。

4.移栽种植穴的口径应大于香樟土球的1/3,深度以土球人土,根茎部与地面相平即可。将l树栽下后,把细土填人空隙并用粗棍捣实。还差10-20厘米时,浇水使之吸透水分,再将余土填上,直至树干基部成馒头状为止。

三、虫害防治

香樟树树姿雄伟,春叶色彩鲜艳,且枝叶幢幢,浓荫遍地,是南方最常见的绿化树种,广泛用作庭荫树、行道树,也可用于营造风景林和防护林,下面就其病虫害的防治简单介绍一下:

1.白粉病:此病多发生在圃地幼苗上。在气温高、湿度大,苗木过密和。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最易发生。嫩叶背面主脉其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严重的嫩枝和干上也有白粉。

(1)苗圃要经常注意环境卫生,适当疏苗;或发现少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或烧毁。

(2)发生时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每10喷射一次,连续三、四次。

2.黑斑病:樟树种子发芽出苗后长出1―4片叶时,容易发生此病。从苗尖向根部变成黑褐色而死亡。

播种时做好种子、土壤及覆盖物等消毒工作。在发病时,先拔除烧毁病苗,并用0.5%的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喷射二、三次,即可防止蔓延。

3.樟叶蜂:一年中发生代数多,为害期长,1年生苗受害严重死导致枯死,造林后树木树冠上部嫩叶常被吃光,严重时影响树木生长。

可用0.5公斤闹羊花或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公斤制成药液喷射苗木,或用90%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

4.樟梢卷叶蛾:一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枝梢,影响樟树高生长,致使干形弯曲。

(1)3月樟树新梢抽出后,第一代幼虫孵化时用90%敌百虫、50%二溴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10000倍液进行喷射,每隔5天一次,连续二、三次,能杀死幼虫。如果幼虫已蛀入新梢,也可喷洒40%乐果乳剂200―300倍液。

(2)苗圃或小面积林地,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蛹。

5.樟果螟:一般为害樟树幼苗和20年生以下幼树。一年发生二代。第一代幼虫在5月底到7月中旬为害。第二代幼虫在8―9月为害,幼虫成群集结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残叶卷成球状,包扎顶芽,以至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1)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敌百虫4000―50000倍液进行喷射,即可杀死。

(2)如果幼虫已结成网巢,最好将其栽掉烧毁。

6.樟天牛:

(1)成虫产卵期(五月上旬至六月上旬)用铅丝刷刷产卵疤痕,刺卵或初孵幼虫。

(2)用人工剪除被害枝,后由排泄孔注入敌敌畏等药剂,将其中幼虫杀死。

四、冬季防寒

这是苏北地区引进种植香樟树成功的做法,在每年的11月份,在严寒来临之前,做好防寒工作,先用稻草包扎在树干上,不要露树皮,然后再用黑胶带裹住,从地面到树干1.2米高度即可。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大棚;草莓;红颊;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8.4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7-0091-01

红颊草莓是以章姬和幸香杂交育成,系日本最新育成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具有章姬品种的口味佳、商品性好、长势旺、产量高等优点,熟性较丰香略迟,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适于大棚栽培。红颊草莓春节前上市价格高,一般产值可达30万~45万元/hm2。嘉善地区在2008年开始引进示范推广,现将大棚草莓红颊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红颊草莓株形直立,生长旺盛。平均株高19.7cm,比丰香高5.2cm。株幅28.3cm,与丰香(28.1cm)相似。单叶面积48.5cm2(丰香45cm2),叶厚0.42mm(丰香0.33mm),叶色浓绿,叶片呈长圆形。叶片数比丰香少1~2片。匍匐茎生长红颊抽发匍匐茎能力比丰香稍弱。对白粉病、叶斑病、黄萎病及芽枯病的抗性比丰香强,但对炭疽病和灰霉病的抗性比丰香弱,育苗难度高。红颊花芽分化时间比章姬迟,采摘时间比丰香迟5~7d。红颊品种定植后,当抽发3~4片新叶后开始抽发第1(顶)花序,第1花序的平均花数为13.5朵,比丰香少3朵,以后各次花序与丰香相似,至第2年5月采摘结束,共可抽发4次花序。各花序可连续开花结果,中间无断档。红颊果实圆锥形,果形端正整齐,果色鲜红美观,畸形果少。品种连续结果性强,丰产性好,大棚促成栽培平均单株产量在300g以上。单果重和产量均高于丰香与章姬。可溶性固形物达8%~13%,降酸快,肉质脆、酸甜可口是其主要特点,且硬度适中,耐贮运。

2高产栽培技术

2.1培育壮苗

选土壤疏松、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苗床。定植母株前15d在种植沟内撒施腐熟猪粪30t/hm2+过磷酸钙750kg/hm2,做畦,畦宽3m左右。选择根系发达、茎叶健壮健康苗作母株,在2月底至3月初定植母株;带土移栽,每畦1行,株距50~60cm。母株定植后用50~100mg/kg赤霉素喷心叶2次,间隔7d左右喷1次[1]。定植后充分灌水,薄肥勤施,用0.5%复合肥与0.3%尿素作追肥,用0.5%钾宝等营养液进行根外追肥。匍匐茎抽出后,扎根前整理匍匐茎,使其分布均匀,在子苗2叶1心时及时用小泥块压茎。及时摘除花穗,用都尔、金都尔等除草剂进行田间除草。6月底至7月初摘除病、老叶[2]。7月中旬进行假植,假植的营养土用稻板+0.3%过磷酸钙+1%~2%腐熟猪粪堆制,用4022000倍液等消毒,选用9cm×10cm或9cm×9cm塑料钵。选取2~3叶1心健康苗,分批分类带土假植,用遮阳网覆盖,然后对假植苗加强管理。

2.2适期定植

定植前用乙草胺、金都尔等除草,用铁蛙30kg/hm2防除地下害虫,全层施复合肥750kg/hm2+腐熟猪粪22.5~30.0t/hm2作基肥,然后做畦,畦宽连沟1m,畦高35cm以上[3]。9月10日左右进行定植。选取4~5叶1心的健康苗,带土定植,株距为20cm左右,每畦双行定植,栽植9.75万株/hm2左右。

2.3定植后管理

成活前充分灌水,发根后灌水施复合肥75kg/hm2,可施钾宝或绿芬威1号作叶面肥;见花蕾追施膨果肥,及时灌透水;成熟期,可叶面喷施营养液避免灌水。活棵前,用遮阳网覆苗,日盖夜揭;活棵后揭去遮阳网。10月下旬及时搭内棚,覆上外膜;见花蕾,铺滴管和黑地膜,夜温降至5℃时,一般在11月中下旬(落霜前)盖上内大棚膜[4]。花期湿度保持在50%~60%为好,要求每天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开花前,白天温度25~28℃,不宜超过30℃,夜间10℃以上;顶花序开花后,白天20~25℃,夜间5℃以上。花序出现时喷10mg/kg赤霉素,用水量为600kg/hm2,重点喷心叶。开花前及时放入蜂箱,南北向棚的,蜂箱位置中偏北为好。及时疏去畸形果,留8~12个果;除去基部细弱分株、老叶、病叶,留8~10片叶;采果后除去花柄[5]。

2.4病虫害防治

5—6月为白粉病发病高峰期,初发期及时进行防治。及时清理植株感病部位,并用300g/L醚菌酯、烟酰胺1000倍液,或50%翠贝3000倍液,或5%腈菌唑1500倍液,或40%福星4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在叶斑病防治上,收获后彻底清园,摘除老叶、病叶集中烧掉,初期发病少量病叶及早摘除,发病重的田块采后全园割叶,然后中耕除草,施肥灌水,促使早发新叶。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10d后再喷1次。在灰霉病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要在开花前喷施,药剂可选用50%速克灵1000倍液,或阿米西达2000倍液,或多抗霉素粉剂500倍液喷雾。对于炭疽病,5—6月为植株感病期,8—9月为发病高峰期。在防治上,避免土地连作;严格进行土壤消毒;梅雨季节搭棚覆盖避雨,改漫灌为微喷灌,夏季高温时用遮阳网保护。在清理植株感病部位后,选用25%凯润1500倍液喷施或浇根,也可用25%使百克1000倍液,或

60%百泰800倍液,或10%世高1500倍液防治。在黄(枯)萎病防治上,严禁用感病植株作育苗母株,避免苗地土壤过干或过湿,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防止蔓延[6]。在蚜虫发生时进行防治,药剂选用70%艾美乐水分散粉剂1500倍液,或吡虫啉2500~3000倍液喷雾。在红蜘蛛发生初期防治,药剂可选用哒螨灵1200倍液,或57%炔螨特2500倍液,在防治时混加99%绿颖300倍液防效更佳。斜纹夜蛾6月开始发生危害后进行防治,防治方法以用性诱捕器为佳,设置性诱捕器15个/hm2,或用20%氯虫苯甲酰胺120~225mL/hm2、15%安打悬浮剂4000倍液、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粉剂225g/hm2等药剂进行喷施[7]。

2.5适时采摘

待果实完全着色后,应及时采收上市。低温阶段的草莓应在完全成熟时采摘[8-9],如销往外地,则应在果实8成熟时采收。

3参考文献

[1]张世英.大果草莓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7(3):23-24.

[2]王静,张立东.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26,133.

[3]王文新,周泽华,张苏珏.红颊草莓遮阳避雨育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9):203-204.

[4]苗晓雨,刘海亮,王德亮.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129.

[5]翟长庚,周娟丽.保护地草莓畸形果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03(7):68.

[6]王旭强,孙永涛,胡建新.红颊草莓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9,141.

[7]霍恒志,糜林,李金凤,等.红颊草莓设施避雨壮苗培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0(6):250-251.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范文篇3

平南县官成镇实施早稻—秋花生一冬香葱种植模式,面积约1.5万hm2。这种种植模式一般早稻产量6750kg/hm2,秋花生产量4500kg/hm2(生花生),香葱产量4.5万kg/hm2,按市场价计算,产值达21.2万元/hm2。这种模式实行合理的水旱轮作,可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粮、油、蔬菜兼顾。花生是豆科作物,实行秸秆还田,可获得培肥土壤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现将该模式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大田选择

大田选择必须兼顾水稻、花生、香葱三者的适应性。花生系地上开花、地下结荚的作物,其根系和根瘤菌的生长、固氮都要求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香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能排能灌,透气性良好的土壤最适于香葱生长。因此,选择土层深厚,耕作层疏松,上砂下壤,水、肥、气、热协调,肥力后劲足的沙壤土田块栽培最为适宜。

2.良种配套

为了确保水稻、花生、香葱三熟季节衔接,同时要根据香葱产值较高,宜尽量延长香葱的生长时间,以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水稻宜选择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早中熟品种(如纯香6号)进行配套。秋花生主要推广适宜水田种植的植株健壮、生长势强、抗倒伏、不早衰、抗锈病的高产优质的桂花30、桂花17、粤油669等品种。香葱为当地的热葱、冷葱、四季葱、本地葱等农家品种,以冷葱最适于该栽培模式。

3.栽培技术本文由收集整理

3.1早稻栽培技术

3.1.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适时播种。根据平南县的气候规律,在3月5~10日播种,采用湿润育秧技术培育壮秧,4月1~5日抛插秧,秧龄25~20d。

苗期管理。水分管理掌握芽期不见水、平时半沟水,遇冷空气灌深水;施足基肥,天气稳定回暖后打开薄膜,及时追肥,抛插前7d施送嫁肥。及时做好水稻蓟马、恶苗病、苗瘟防治,确保秧苗清秀健壮。

3.1.2合理密植早稻-花生-香葱轮作的田块,土壤肥力较高,密植规格非常重要,采用抛秧技术的每公顷抛秧约27万株;或插植13.3cm×30cm宽行窄株种植。

3.1.3科学运筹肥水应用水稻优质群体质量调控栽培新技术,中等肥力田块,每667m2施纯氮150~175kg,基、蘖、穗、粒肥比例为6:0:2:1.5,氮、磷、钾比例为1:0.5:0.8,磷肥全部做基肥使用,齐穗期根外追肥。

实行“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管理水分,全生育期田面不留水层,在水分敏感期即分蘖、孕穗抽穗灌浆期,利用自然降水和少量的人工沟灌补水保持田间湿润,其他生育期实行旱管,以达到水稻各生育期田间水气养分平衡。采用此方法,不仅优化了水稻生长环境,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植株抗逆性,减少了水稻倒伏和病虫害,增加了水稻产量,而且实现了水稻栽培的节能减排。

3.1.4综合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测报工作,适时做好稻飞虱、螟虫、稻瘟病、纹枯病防治,确保高产稳产。

3.2秋花生栽培技术

3.2.1适时早播早稻收割后及时整地,在立秋前后播种秋花生。

3.2.2合理密植秋花生生育期短,单株生产力低,需要增加密度,依靠群体夺高产,同时也需要通风透光发挥植株个体的生产能力。实行起畦双行双粒植,畦宽80cm,行沟33cm,畦面小行距25cm,大行距55cm,穴距15cm,每穴播2粒,每667m2约36万苗。不仅保证有足够苗数,而且有利通风透光。起高畦增加土层厚度,有利果针入土结实。

3.2.3平衡施肥花生产量与基肥丰缺和追肥时间密切相关,在秋花生栽培上尤显突出。秋花生生长周期短,施肥应掌握重施基肥、早施苗肥、适施花荚肥、后期根外追肥的原则。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注意适当增施钙、硼肥。具体施肥量和方法:一般每公顷施土杂肥4.5万kg,过磷酸钙300kg,于早稻收割后均匀撒于田面,机耕使基肥均匀充分与土壤混合。播种前结合起畦,每667m2施进口复合肥300kg于播种沟内,对培育壮苗、促苗早生快发有重要作用。追肥分3次,主茎3~4叶期,每公顷施进口复合肥150kg;主茎9~10叶期,结合中耕在结荚期每667m2施石灰400kg,以补充钙肥,防止花生荚果败育。

3.2.4科学管水排灌是秋花生高产的关键。要开好三级排水沟,做到沟沟相通、能排能灌。秋花生播种出苗期常遇干旱,播前应灌水,或在播后沟灌,以利出苗。灌水应掌握细流渗灌的原则,防止大水漫灌。生育期间如遇干旱,还需灌水2~3次;花生开花结荚时期需水多,如遇旱,每7d需灌1次水;成熟期如遇干旱,也需及时灌水,以使果仁充实饱满。如果遇到大雨,则要及时排除渍水。

3.2.5及时中耕除草秋花生生育前期高温多雨,田间杂草为害十分严重,特别是苗期遇雨不能中耕除草,往往发生草荒而导致减产。花生的除草,除结合中耕人工除草外,可采用化学除草。在整畦播种后,每667hm2用90%“禾耐斯1.8kg兑水1800kg或乙草胺600-900ml兑水1500kg喷施畦面和畦边,可防止杂草丛生。在始花后或花针期应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缩短果针与地面距离使果针早入土结荚,增加结实率。尤其要加强边行植株的培土,有利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

3.2.6防治病虫秋花生主要病虫有青枯病、叶斑病和斜纹夜蛾、蚜虫。青枯病防治办法是进行合理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实行水稻一花生—香葱种植模式,是防治青枯病的好办法。叶斑病选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3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防治;蚜虫用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00倍液防治。结荚后期重视防鼠工作,注意适时收获,以确保增产增收。

3.2.7推广激素调控技术可采用矮壮素、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地上茎秆旺长,促进生殖生长。对土壤肥力较高、肥水条件较好、植株生长旺盛的花生田,发生徒长时,可喷药调控。每667m2用矮壮素1500g兑水750kg,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0g兑水500kg喷施,能明显控制花生地上部生长,增加茎秆粗度,提高千粒重,一般可增产20%。多在花生始花后25-30d、植株有徒长表现时喷施。在结荚期到饱果初期,花生叶面积和光合生产率同时锐降,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到很低水平,出现早衰现象,这时要维持植株的旺盛代谢,尤其是要保持后期叶片的光合机能十分重要,可进行叶面喷肥,每公顷用含磷酸二钾0.2%、尿素1%~2%的混合液1500kg,每隔本文由收集整理7~10d喷一次,共喷2~3次。

3.3香葱栽培技术

香葱是葱蒜类蔬菜,属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香葱的食用部位是嫩叶和假茎,香葱具有特殊香味及辛辣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各种矿物质及抗菌物质,食用香葱,可增进食欲,因此受到宾馆、饭店以及居民的欢迎。此外,香葱可脱水加工成调味品,经济价值很高,目前外贸行情看好。香葱生长周期短,平南县的水稻一秋花生—香葱种植模式,每季可上市4~5批,每667m2收入18万元左右,高的可达到30万元左右。

3.3.1品种选择适于平南县种植的香葱有四个品种,分别是热葱、冷葱、四季葱、本地葱,规模种植的主要是热葱和冷葱。热葱耐热性较强,一般在早稻收获后、立秋前种植,种后50-60d一次性收获,每667m2产量3万~3.5万kg。冷葱耐寒性较强,一般于秋花生收获后种植,冷葱可多批次间拔收获,一般种后20-25d可收一批,一直到次年清明前后,可上市4~5次,每667m2产6万~7.5万kg。

3.3.2整地作畦秋花生收获后随即耕翻,施腐熟厩肥或粪肥3万kg/hm2,45%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2。施肥后精细整地作畦,畦宽1.5m,沟宽40cm,深15-20cm,做到沟系配套,能排能灌,且其水源、土壤、大气质量要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3.3.3播种方式

直播:取留种用的香葱剪去须根及上部枯黄部分,只留1cm左右长的鳞茎,在1.5m宽的畦面上,按行距10~15cm、株距1~1.5cm密植,每667m2播6000-7500kg鳞茎。

分蘖繁殖:提前用鳞茎培育好葱苗,在香葱生长中期,将每大穴分成2~4小穴,每小穴栽2株左右,按株距5cm、行距10~15cm进行移栽。该播种方式用种少,上市较早,效益较高。

3.3.4肥水管理香葱根系分布较浅,吸收能力较弱,不耐大肥、不耐旱涝,须小水勤浇,既不能过干也不能过湿,注意雨后排涝。活棵后及时追施薄粪水,或追施尿素75kg/hm2作促蘖肥,施肥前如土壤板结,应浅锄。每12-15d追1次肥,每次施尿素75kg/hm2,钾肥75kg/hm2,施肥结合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若基肥施用偏少,或采收期过长,要施追肥2~3次,撒施腐熟鸡粪4500kg/hm2于行间,施后及时中耕。每茬中耕培土1~2次,以促进根系和葱白生长。收获前15-20d增施尿素150kg/hm2,同时喷施喷施宝、氨基酸肥等叶面肥以促植株嫩绿。

3.3.5病虫害草防治应进行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防治,创造有利于香葱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提高香葱抗逆能力。当田间发生病虫害必须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草害防治:为了消除后生杂草,移植后1~2d内人工浇灌畦面,使根基茎隆起以下部分与泥土肥相互交融吸附。采用96%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1000倍液喷畦面,把杂草杀灭在萌芽之前,而对移植的葱株无任何影响。

病害防治:香葱主要病害有锈病、霜霉病、紫斑病等。

锈病:防治方法: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做底肥,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发病重的田块,提前收获,避免在发病重的田

块附近栽葱。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将其深埋或烧毁,并喷洒25%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丙环唑30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紫斑病:防治方法:与非葱蒜类实行1~2年轮作,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收获后及时将病残体清除、烧毁或深埋,发病时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霜霉病: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通风、排水良好的地块栽种,合理施肥灌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病株。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喷3~4次进行防治。

虫害防治:香葱的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葱蓟马、潜叶蝇和地蛆、蛴螬等。根据虫害发生隋况,可用3.2%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等进行喷雾或根灌防治。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会议的邀请函范文作文六(精选3篇)
  • 下一篇:119消防宣传日活动总结(整理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