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活动成果总结(整理3篇)

时间: 2024-07-02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活动成果总结篇1

今天下午是学校的第一次验收各班朗读效果,随机抽取了每个班级的一号,这二十多名同学集中在学校会议室里,首先欣赏了准备参加区里朗读复赛的四个学生的朗读,这四个孩子落落大方的仪态,抑扬顿挫的朗读,以及恰到好处的表情和动作的辅助,给前来参加展示的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和目标。

接下来是各班选手的展示,有了榜样的作用,他们也在尽量的学习模仿,每一个选手展读完毕,指导老师都对他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最后几个参加这次活动的老师一起交流讨论,大家一致对学生的朗读的给以肯定,并对我校下一步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工作进行了研讨。

这二十多个同学的朗读都特别流利,证明了我校各班的朗读指导的开展已经落到了实处。在这次展示中也反映一个现象,就是大家在有感情的朗读的时候,低年级的孩子比高年级的孩子更好,更能放得开,他们敢于用肢体动作或者面部表情来表情达意,另外,他们善于模仿指导老师的语气和语调和动作,而中高年级学生相比而言则有些含蓄含羞,有顾忌不敢表现,所以低年级的朗读效果明显高于中高年级。

回想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堂,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如情,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朗读教学中,认真总结、循序渐进,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活动成果总结篇2

这次父亲节的活动也远男的结束了,园内举办这次活动主要也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学会感恩,让孩子们知道父亲节的由来,还有一些相关的东西,这次活动也邀请了各位家长们参与,让孩子和父亲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交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结束之后,也需要总结一番。

在这次活动的过程当中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和主持人互动,在此之前也准备的一系列的活动,非常的精彩,孩子们也很用心在做,老师也认真的在教,总体来讲活动还是比较顺利的,特意的准备了一些活动让孩子和爸爸一起参与,这样也促进了父子之间的感情,确实感觉很有意义,这对我而言也是应该要坚持去做好的,这次父亲节的活动,我觉得自己各方面的进步还是比较大的,我也非常在乎这一点,园内安排的这次活动,除了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更多还是要孩子们学会感恩。

这次活动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孩子们和爸爸在一起的那种快乐,拉近了父子之间的感情,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大多数时候很多家长都是没有办法和孩子们在一起,各自忙于工作,经过了解孩子们平时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会比较多,而且很多家庭都是如此,所以借助这次父亲节,也让爸爸们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们沟通,促进感情,一些活动也是大家非常认可的,确实这也是需要合理去规划好的,在父亲节的时候,特别的日子里,大家都是能够从其中去了解一些新的知识,在此期间也是得到了非常多的认可。

能够看到孩子们都是渴望和父亲待在一起的,都比较快乐,也有一些手工小互动,父亲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去完成任务,主要是孩子们动手,爸爸们在一旁鼓励,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这是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个游戏促进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也提高了默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活动小互动,在最后的环节当中,给各位小朋友们奖励小红花,参与的小宝贝们都会有,同时也让孩子们给爸爸把属于爸爸的红花贴在胸前,非常有爱的一幕,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父爱是无声的,本次活动,孩子明白了感恩二字的含义,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最后的合照全班一起,把宝宝的祝福送给各位的爸爸们,祝父亲节快乐。

活动成果总结篇3

一、未成曲调先有章——制定方案

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确立是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只有建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切实有效的运作机制,才能保证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转。20__年3月我校成立学校“诗化校园建设规划小组”,把诗教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融入学校德育和教学工作。教务处、教研组制定了细致严密的实施方案,保证古诗词诵读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

1.出台《“诗化校园”建设与实施的初步建议》,并申请课题《构建小学“诗化校园”的实践与研究》在市级立项。召开“诗化校园”论证会,确立以“营造学生发展的最佳空间”为基点,以“诗化校园”为主题,构建“主体鲜明、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典雅优美”的诗化校园总体思路。

2.把“学习古诗词”纳入学校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每周1节,再加上周二早上的1节诵读课共2节。新课程规定小学生背古诗80首,我校做到各班一本《中华古诗词诵读》读本,人手一本《古诗词摘抄本》,各班黑板报开辟“诗词专栏”,每周赏析1至2首。一学年下来,保证每个学生能背诵30首以上的古诗词。教务处定期检查班级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的情况,评出优胜班级,记入班级考核。

3.学校成立了“浅草诗社”与“诗歌朗诵小组”由一定特长的教师担任,出台兴趣小组相关的制度,并进行考核。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创设氛围

在接下来的近一年时间里,学校在专家的引领下,广泛征求老师、学生的建议,对校园环境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形成了“校园诗教”的特色:让校园文化再“诗化”,综合课上也“诗化”,兴趣小组突“诗化”,背诵时间掀“诗化”,语文课堂创“诗化”。力求“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努力使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角落都能散发着诗的芳香,把校园建成一首可诵的“诗”。

如今,走进衢江区第一小学校园,你立即会被一股自然清新之风所陶醉。花香馥郁、绿草茵茵,道路宽敞整洁。人文景点的建设更是别具匠心,从校门口步入校园时,主通道两侧的展示牌就会映入眼帘,上面的《论语》、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给人以无尽的遐思;让杜甫、李白、陆游、苏轼等古人与孩子们亲密接触,感染和鞭策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走廊、过道、墙壁上挂上了名诗、名句,师生书画作品,让老师、学生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美的享受;各楼梯口、草坪、花坛、饮水池旁边都有蕴含人文情怀的“温馨提醒”;中午校园广播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催人奋进的音乐歌声也都悄然地传递着一种诗意的文化……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构建平台

一年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诗词文化积累活动。

1.诵诗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目前,学校30%的学生会背60首以上古诗,70%的学生会背20—50首古诗。班级中开辟“古诗专栏”,四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每天会在黑板的“专栏”中写下一首诗,让孩子们在当天的每节课前两分钟进行诵读,一周一个主题;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则量相对减少,“一周学一诗”;成立校“诗歌朗诵小组”;开展“每周一赛”诵诗会;年级组举行“我是背诗小能手”诗歌擂台赛。

2.品诗味。在熟读背诵之余,教师利用语言积累课上一系列“一起读经典”阅读欣赏课,引领孩子们对名篇名句进行赏析,认真领会古典诗词的深刻内涵,细细品尝古诗词蕴含的情感,陶冶情操。

3.唱诗歌。将古典诗词与音乐艺术、器乐演奏结合起来,教唱古诗词歌曲,用民族乐器表现作者的情感,抒发孩子们对古诗独特的理解。本学期校合唱队就在区级比赛上亮相了古诗新唱《春晓》。

4.书诗句。组织师生每周练习一至二页的古诗词书法,并开展以古诗词为内容的书法比赛,在畅意抒写中体会诗的意蕴。

5.画诗意。用儿童画、水彩画、国画、电脑绘画等形式表达古诗词的意境,并进行古诗配画创作比赛,孩子们在画的过程中要仔细揣摩诗意,领悟诗意,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学生们的诗画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抽烟反省检讨书(精选6篇)
  • 下一篇:公司承诺书(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