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口腔专业技术总结(收集3篇)

时间: 2024-07-05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口腔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篇1

引言

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以满足口腔临床需求为前提,以口腔临床医学、材料学、生物力学、心理学、解剖生理学、精密铸造与加工、模具、材料成型技术、色彩雕刻为基础,研究各类口腔修复体的设计、加工制作和修补等工艺过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如何把医生的治疗理念、治疗计划、创新性治疗方案最终完全体现在修复体效果上的科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后将分配到义齿加工厂实习,然后依据其兴趣及特长确定专攻的方向,经过培训成为精通某一方面工艺的口腔技师。

1人们常见的认识误区、导致的严重后果

目前,大多数非口腔专业的人士根本分不清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主要区别点在哪,只是盲目的将其归结于学历高低的不同,其实不然。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两个专业在学习的侧重点上、专业方向、实习的单位和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简单来说,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是在医院实习,毕业后是医生,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在义齿加工厂实习,毕业后是技师。由此不难看出,对两者专业性质的一知半解将直接导致高考志愿的错误填报及今后将从事职业的错误选择,继而导致得知真相后失落情绪和学习过程中消极情绪的产生,大大增加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的难度。

2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口腔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篇2

一、两个专业的培养及就业发展方向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及就业发展方向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相关专业,如口腔修复工艺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医学美学、口腔材料学等课程。理论课占总学时的1/3,实训课占2/3,主要强调“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义齿加工厂、医院义齿加工制作室等,制作各种义齿、修复体,主要工作对象为“模型”。

(二)口腔医学专业培养及就业发展方向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也学习口腔相关专业,但侧重点不同,如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解剖学、口腔病理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医学美学、口腔药物学、口腔预防医学等课程。理论课占总学时的2/3,实训课占1/3,主要强调“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基层医院、口腔诊所、口腔专科护士、口腔医师助手、口腔导诊、口腔材料销售等,主要工作对象为“病人”。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矛盾

(一)专业认识

填报志愿时,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甚了解,以为是学习口腔临床,将来在医院做口腔医生。进校后得知未来工作岗位是义齿加工企业,心理落差较大,专业思想不稳定。由于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不够,一些学生进校不久就申请转专业。为稳定学生情绪,学校在对学生专业认知教育失败的基础上同意了部分学生的转专业申请。我校口腔医学专业于2011年获批开办,但很快出现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集体要求转入口腔医学专业的现象。对专业认知不足也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矛盾的重要原因。

(二)就业思想

一般而言,社会对技术类岗位存在偏见。在古代“,技”被认为是下等人从事的行业,这一点从口腔技术专业受到冷落而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受到热捧的现象即可看出。到义齿加工企业被认为是到企业“打工”,是弱势群体。因此大多数本应走义齿加工方向的学生,却执意选择口腔临床方向。然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之路也不易,最大的障碍是他们不能参加卫生资格考试,无口腔执业(助理)资格证。从卫生法规来说,这属于“无证行医”,一切医疗行为需在口腔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独立操作,也不能独立创业,必须与有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师合作,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独立性及经济收入。因而部分口腔医学技术学生选择重新参加高考,报考口腔医学专业回校重读3年,仅仅只为取得参加卫生资格考试的资格,为自己的行医之路走向正轨而不懈努力。往届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经过种种努力,仍未取得合法行医资格,虽然他们经过多年的口腔医疗临床经验,自身诊疗能力逐渐提高,但没有行业的合法认证,其中有60%仍在举步艰难地“无证行医”,25%改行,5%待业,当然也不乏10%的成功者。据可靠资料显示,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约90%需要在大城市工作。但这些毕业生存在不愿远离家乡就业的思想。我校生源主要是贵州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素有“百节之乡”的美名,几乎每个月都有2到3个民俗节日,这些成为牵动学生思乡情绪的因素。而口腔义齿加工企业大多在沿海一带发达城市,生活压力大、工作环境差等因素也使学生不愿远离家乡,宁愿低薪甚至改行就近择业。

三、就业矛盾的结果

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无证行医”,集体要求转口腔医学专业的压力之下,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于2012年停止招生,全面开办口腔医学专业。由于招生数量以及群众对两个专业认识的偏差,民众普遍认为口腔医生是光鲜的职业,社会地位高;口腔修复工是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低,导致大部分学生报考口腔医学专业,这样在未来势必会导致口腔医生过剩,而修复工短缺的局面出现。

四、解决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同属口腔行业,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业。只有两个专业协调发展,才会使口腔行业发展壮大。为了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未来更好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显示,口腔修复医师与口腔技师比例应达到1:2才能保证修复体质量。而从我校情况来看比例不到9:1。义齿加工企业缺乏人才,为满足企业的运转,从社会中招聘低学历非专业人士通过简单培训或“师传身教”的方式上岗,这大大降低了口腔修复质量,形成行业的恶性循环。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应规范义齿加工行业准入标准,减少非专业人士进入口腔技师行业。这样也可降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心理不平衡感:非专业人士“报到入行”,而自己大学3年才能入行;非专业人士入行早,年纪比自己小,经验比自己足,工资甚至也比自己高。同时,制定行业评价标准,同工同酬,增加行业价值感与荣誉感。

(二)社会行业岗位认知宣传与教育

我国民众对技术类岗位存在偏见,而在西方国家,技术类岗位是受到重视与尊重的,这从技术类人员的薪资就可以看出。社会要加强对技术类岗位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大众对“技术”的认同感,只有认同,才会有尊重。同时,企业也要改善技术类人员的就业环境,关心他们的生理、身心健康。

(三)学校专业建设与教育

学校应明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办学方向,人才发展方向;合理设置适应当今义齿加工行业的课程,制定相应考核方案,转变教学思想,推进“学”与“做”并行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呆板模式,提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要加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宣传与教育,增进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择业意向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态度等,从长远角度来看,甚至影响该专业的远期发展。

(四)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口腔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实践研究

1对象与方法

均为护理专业,学历:中专20名,大专26名,缺乏口腔护理的理论和实践,无口腔临床操作经验,全部为新入职护理。1.1培训对象:本组46名新入职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18~25岁。

1.2培训方法

1.2.1护士行为规范:培训目标。通过三个月的系统化规范化口腔护理专业培训,46名护士要熟练掌握口腔临床护理的专科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技术,并能娴熟运用规范化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技术配合医师椅旁“四手操作”。

1.2.2培训计划:由护士长、护理部主任进行具体讲座。从口腔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和护士职业礼仪等多方面进行专业培训。第1周,培训内容有医院规章制度和,口腔专业知识、口腔科一般护理和常规护理操作技能等。第2~14周,为技能实践培训,分为于牙体、牙髓4周,修复3周,口腔外科3周,正畸2周。均由各科室业务骨干以一对一带教方式,规定各种量化标准,培训期内每周组织一次口腔护理各种常见病的理论和治疗讲座,对常用仪器和各种护理操作进行示范。

1.2.3培训内容:护理服务理念,口腔专科护理理论基本知识和器械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病的治疗护理流程,演示口腔护理规范化技术操作(如调拌各种材料、吸唾器的使用、与医师的四手操作配合)可穿插讲解理论知识,进行讨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及无菌技术,训练应急抢救能力等。

1.2.4考核办法:培训结束后和上岗前分别进行护理床护理技能医师满意度调查表,包括专业知识、四手操作的理论知识、护理安全规范、技能操作等综合考核。打印临配合水平、无菌技术[3]。分别对每个新入职护士进行评分,取各项平均分为最终考核分数。

2结果

46名新入职护理人员培训前口腔护理和口腔专科知识经验缺乏,经过口腔专业护理规范化培训后,46名新入职护士均顺利通过护理部考试。提高了与患者沟通满意度和四手操作成功率。

3讨论

结合我国口腔护理发展现状,“四手操作”是口腔护理的重点,如何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和工作效率已成为护理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4]。新入职口腔护理人员专科护理岗前培训是口腔护理重要的关键环节。护士的自身素质培养通过职业化性格塑造和护士专业素质培养两方面来完成。

3.1注重新入职护士的性格塑造:①职业化性格塑造是经过规范化培训,让新护士注重个人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护理道德品质,适应护理角色的需要。②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强化护理服务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主动为患者服务。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防汛年终工作总结(整理5篇)
  • 下一篇:圣诞节销售活动策划方案(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