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初一一周总结(收集3篇)

时间: 2024-07-05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初一一周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可持续增长率股权融资期初权益期末权益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企业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当企业经营效率(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和财务政策(资产负债率和收益留存率)保持不变,并且不打算或不愿意发售新股;此时销售的实际增长率等于可持续增长率。

一、可持续增长率计算公式

1.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1-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

当然,我们知道了可持续增长率和上述四个指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中的三个,另外一个也就可以求解了。

二、股权融资条件下的可持续增长率计算与分析

可持续增长率不意味着企业的增长不可以高于或低于可持续增长率。关键在于管理人员必须预计并且加以解决在公司超过可持续增长率之上的则增长所导致的财务问题。在企业的经营中,限制销售增长的是资产,限制资产增长的是资金(包括负债和股东权益),为此,企业要想实现超常增长,必须有资金的支持。那么,高速增长的资金从哪儿来?对于企业来说,得到资金的途径有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对于权益资金来说,可以是内部留存收益的增加也可以采取股权融资的形式。如果涉及股权融资,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怎样计算呢?

下面通过例题来进行分析。

例如:A企业近两年销售收入超常增长,下表列示了该企业2004年和2005年的有关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分析:1.2005年超常增长的销售额=12000×(66.67%-7.37%)=7116(万元)

2.2005年超常增长所需要的资金额=22000-16000×(1+7.37%)=4821(万元)

3.2005年超常增长的资金来源

超常增长增加的负债筹资=(22000-11000)-(16000-8160)×(1+7.37%)=2582(万元)

超常增长增加的留存收益=1180-560×(1+7.37%)=579(万元)

超常增长增加的外部股权融资=4821-2582-579=1660(万元)

4.2005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1)根据期末权益计算

销售净利率=7%;资产周转率=0.9091;权益乘数=2;收益留存率=84.29%

2005年的可持续增长率=(7%×0.9091×2×84.29%)/(1-7%×0.9091×2×84.29%)=12.02%

(2)根据期初权益计算

计算可持续增长率既可以用期末权益计算也可以用期初权益计算,计算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在用期初权益计算,如果企业实现超常增长没有增发新股,用上年年末的股东权益计算是正确的,这个毋庸置疑。如果企业实现超常增长增发新股呢?在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的相关实例中以及辅导练习中,关于这个问题至今未有提及。

根据期初权益计算,用上年年末的股东权益来做。

销售净利率=7%;资产周转率=0.9091;

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2.6961;收益留存率=84.29%

2005年的可持续增长率=7%×0.9091×2.6961×84.29%=14.46%

用这种方法计算的2005年的可持续增长率14.46%与按期末权益计算的2005年的可持续增长率12.02%就出现了差异。

那么,用上年年末的股东权益加上增发新股数计算的结果又如何呢?

销售净利率=7%;资产周转率=0.9091;

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2.2403;收益留存率=84.29%

2005年的可持续增长率=7%×0.9091×2.2403×84.29%=12.02%

用这种方法计算的2005年的可持续增长率12.02%与按期末权益计算的2005年的可持续增长率相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因为涉及进行外部股权融资的前提下,其实质是资产负债率也就是权益乘数发生变化,这样只能根据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测算新增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销售额等,并重新测算权益乘数。如果企业要想在2005年实现销售的高速增长,必须提前筹集所需要的资金,在理论研究中假设在生产经营之前必须发行股份。当然,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没有必要在年初时就把所需要的全部资金一次筹集起来,但要早做计划。所以用期初权益计算时,应该用上期期末的股东权益加上本期新增发股份来计算。这样计算,涉及进行外部股权融资时,用期初权益和用期末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才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企业要实现超常增长,公司如果可以而且愿意通过发售新股来筹集新的资金,提高公司权益资本的比率则增长过快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同时权益资本比例的提高,也使企业在保证其资本结构最优的前提下,进一步负债融资成为可能,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可以用计划期期末权益来计算,也可以用期初权益来计算,注意这里的期初权益应该用上期末的股东权益加上计划期新增发股份来计算。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年[M].《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初一一周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地源热泵,全生命周期成本,约当年均成本,敏感性分析

1引言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土壤中的能量进行采暖制冷的空调技术。浅层地温能,通常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一般为小于400m埋深)的低温热资源,它的热源主要来自太阳能。它利用地下土壤常年温度相对稳定(约16℃~18℃),巨大的蓄热蓄冷的能力,通过埋入土壤中的地埋管换热器与所需能源的建筑物进行热交换。冬季将土壤中的热量取出对建筑物供暖,夏季则将建筑物内的热量排放至地下对建筑物进行降温,在一个年度里实现土壤热平衡。

常见的3种形式分别为地下水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土壤源热泵为闭式循环系统,不需开采地下水,所以不会对地表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任何污染,而且,地下水和地表水源热泵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土壤源热泵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性能最为可靠的地源热泵系统。另外,土壤源热泵根据地下埋管热交换器不同的敷设方式,主要分为水平埋管与垂直埋管两种形式。由于垂直埋管占用的土地面积较少,所以这一埋管方式在我国得到最多的应用。本文在此仅分析垂直地埋管热泵系统,下文中简称地源热泵。

2经济评价方法及参数

地源热泵一机多用,可满足制冷和采暖需要,同时它使用电力,工作工程中无污染排放,不直接向周围大气环境排热,没有热岛效应。同时,地源热泵利用地表浅层地能,其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而且使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和稳定。目前地源热泵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建立了地源热泵示范工程和应用,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应用的较少,投资者对地源热泵的经济性还缺乏了解,所以对地源热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及各种方案的比较很有必要.因此,本文以西安地区某住宅项目为例结合经济性评价方法,对传统空调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等几种投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为了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经济性评价,本文主要采用的经济性指标和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1)项目生命周期成本(TTLC),年成本(EAC)。

(2)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法(IRR),投资回收期(PB)和折现回收期法(DPB)。

主要经济参数[1]

(1)全生命周期成本(TLCC)

全生命周期成本通常被用来评估2个或几个在寿命和投资上都不同的项目。计算公式如下,它考虑资本的时间价值,把生命周期N年中的现金流贴现到第1年初,并用该值等价为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式中,N为评价周期或者项目寿命,DR为贴现率,Cn为总成本,包含了财务成本,初投资和年运行总成本。其中,初投资指供整个系统各部分投资之和,包括有:设备购置费、安装费以及运输费用等,而年运行总成本:指系统运行能耗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和维修费、大修费等。

(2)约当年均成本法(EquivalentAnnualCost,EAC)[2]

约当年均成本法是上面计算的总生命周期成本(TLCC)等价成一个N年期的年金,从而得到的年金金额即为约当年均成本等价年。约当年均成本法被用于项目之间的比较,特别是当项目寿命不同。

EAC=TLCCXACF

式中,n为评价周期或者项目寿命,DR为贴现率

(3)净现值(NetPresentValueNPV)[3]

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按基准收益率(ic)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起点的现值代数和,计算公式为:

式中,CI为现金流入;

CO为现金流出,

ic为基准收益率,取ic=7%;

根据上述定义,NPV(ic)=0表示达到所预定的收益率标准,而不是投资项目盈亏平衡,NPV(ic)>0则表示除保证获得预订的收益以外,还可获得更高收益;而NPV(ic)0,考虑接受项目,而NPV(ic)

(4)内部收益率(InternalRateofReturnIRR)

内部收益率是使得净现值(NPV)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5)投资回收期法(PaybackPeriod)又称“投资返本年限法”。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运行后的收益额用来收回项目总投资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收回初始投资的速度的快慢。由于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一种静态分析法。

式中T为投资回收期,Ct为t时期的现金流入量,Co为初始投资额。

(6)折现回收期法(DiscountPaybackPeriod)是指将项目的未来收益折算为现值,使其等于期初投资,所计算出来的回收期。它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式中,ic为基准收益率;Pt是需要计算的投资回收期

3经济性分析模型

现以西安地区住宅建筑项目为例,分别比较3种方案;方案一,城市管网集中采暖+夏季分体空调统,方案二,冷热源为锅炉+冷水机组,末端为风机盘管;方案三,地源热泵+风机盘管。通过能耗计算,初投资费用计算,来进行经济性评估。

3.1能耗计算

住宅建筑为例进行计算,其建筑面积为8000m2,按建筑面积冷热指标估算冷热负荷,见下表1。

3.2初投资

初投资包含整个系统全部投资,在项目中进行简化,以单位建筑面积造价进行各方案的比较和评估。本文基于项目经验估算各方案造价。方案一集中采暖和分体空调组成,其中西安地区新建商品房集中采暖安装费约为230元/m2。方案三能源侧的地源热泵系统由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和机房设备构成。其中,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中以60/m估算[4]。方案二和方案三末端系统相同为风机盘管,考虑其造价较高于分体空调。各方案初投资费用见表2。

3.3年能耗费用计算

3种方案能耗费用计算见下表3,方案一年能耗费用为27.1万元,方案二锅炉+冷水机组能耗费用为18.2万,方案三年能耗费用为14.3万元。以方案一为基础方案,方案二锅炉+冷水机组系统相比方案一节约费用约30%,方案三地源热泵系统则比方案一节约费用高达47%。值得一提的是能耗计算中采用了平均运行系数夏季60%和冬季50%来估计系统夏季和冬季运行的平均能效比,得出地源热泵系统较之传统系统能耗费用节约47%。而文献[5]中根据实际项目调研分析得出了类似结果,运行费用相对与传统空调系统而言可以节约40.30%,因此,以上估算方法偏差不大,在经济分析模型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其中:

(1)以西安地区为例,采暖季为4个月,以24h计,则运行小时数为24x30x4=2880h,制冷季为3个月,以10h计,运行小时数为10x30x3=900h。

(2)计算采用西安居民阶梯电价,见表4。

西安地区集中采暖费用居民为5.8元/m2/月,共计23.2元/m2/采暖季。

(4)西安地区燃气费用为2.3元/m3。

3.4汇总

考虑后期维护费用,初投资和年总运行费用汇总,见下表5。

4计算结果和分析

根据上节进行的能耗计算,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的计算,对3个方案分别进行技术经济参数的计算,每种方案分别计算投资及年总成本和相应供暖空调方案的现金流量表,计算结果汇总如下。

4.1初投资差值和年运行成本收益

以方案一为基础方案,相比之下,方案二和方案三初投资差值分别为40万和56万,见图1。运行成本收益即相比于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所节省的运行费用分别为4.8万和12万元,见图2。

4.2全生命周期成本TLLC和约当年均成本EAC

由于各个方案的寿命不同,需要同时计算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约当年均成本。通常,分体空调寿命期为8~10年,取10年。冷水机组和燃气锅炉,寿命期均考虑为15~25年,取20年,而地源热泵的寿命期为15~25年,地下埋管系统50年,简化和方便计算地源热泵系统寿命取20年。结果见图3图4。

由图3得出方案二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最高,方案一和方案三地源热泵几乎一样。由图4得出方案三地源热泵系统的约当年均成本最低,方案一集中采暖+分体空调系统次之,方案二锅炉和冷水机组最高。尽管方案二和方案三初投资均高于方案一(图1),且方案三地源热泵初投资还远高于方案二,但是由于运行能耗成本的节省(图2)和更长的设备寿命更长,其约当年均成本均低于方案一,因此从生命周期成本和约当年均成本,地源热泵项目均为最佳选择。

4.3NPV

以基准收益率为7%考虑,方案一为基础方案,方案二锅炉+冷水机组系统较之基础方案运行费用节省收益为4.8万元/年,设备寿命周期为20年,而方案三地源热泵方案运行费用收益为11.95万元/年,设备寿命周期为20年。由此分别计算得出,方案二和方案三的NPV分别为11万元和70.7万元(图5),由此得出内部收益率IRR分别为3.1%和13%(图6),意味着锅炉+冷水机组系统的内部收益率远低于地源热泵系统。从NPV和IRR的经济性评估法得出,地源热泵项目优于传统的锅炉+冷水机组系统项目。

4.4投资回收期

如图7和图8,锅炉+冷水机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SPB和折现回收期DPB分别约为8年和14年,而地源热泵方案投资回收期SPB和折现回收期DPB分别约为5年和6年。

5地源热泵系统净现值的敏感性分析

地源热泵方案的净现值的敏感性分析主要分析了四个因素-基准收益率,初投资,年维护成本和电价的变化对方案净现值的影响。随着这个四个因素的增加,NPV值越小。由图9可以得出在同等比例变化下,初投资和基准收益率对净现值结果影响最大,年维护成本和电价对NPV的影响最小。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地源热泵是其中1个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根据文献[6],二星绿色建筑绿色补贴为45元/m2,简单计算得出地源热泵初投资差值会从56万元降至20万元,则相应的折现回收期DPB仅为2年(图10),因此,大大提高了地源热泵项目的经济性。

6结语

通过以上经济评估指标分析,可以得出地源热泵方案全生命周期成本和集中采暖+分体空调系统几乎一样,而约当年均成本均低于此方案以及锅炉+冷水机组方案。此外,较之锅炉+冷水机组方案,地源热泵项目有着较高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更短的投资回收期,因此地源热泵方案在西安地区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通过各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得出初投资是影响地源热泵项目经济性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越来越成熟,设备成本逐渐下降,另外加上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的推行和补贴,地源热泵将会显示出更良好的经济性效益。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析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在计算过程中进行了简化,成本分析不够全面,例如未考虑设备折旧成本等因素,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是,本文建立了经济分析的模型,结合具体项目实际情况,帮助投资者进行地源热泵项目决策,从而推动地源热泵项目在中西部地区的更进一步的开展。

参考文献

[1]Cato,M.S.,(2009)Greeneconomics:anintroductiontotheory,policyandpractice,Earthscan.

[2]曹等著.金融分析原理及用.械工出版社,2010.07

[3]李新国,赵军,朱强2001年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的经济性太阳能学报2001年10月,Vol22,No4.

[4]许淑惠,邢云绯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特性及技术经济分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18卷第4期

初一一周总结范文篇3

本学期以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信誉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以突显“生本”理念,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五查二十看”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孝敬教育为突破口;以加强班主任思想、作风、组织建设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情况做以总结。

一、养成教育

1、以“五查二十看”竞赛评比活动为载体,狠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利用晨读、自习时间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认真学习讨论,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并在开学第二周开展了“我爱新北方”常规知识竞赛,初二二班、初三二班、初二一班、初二三班、初一二班、高二二班、高二一班、高一五班、高一四班、高三三班分别获得初、高中部前五名。常规知识的学习为接下来的学期生活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本学期在各班级还开展了班级层面的“五查二十看”竞赛,班级结合五查二十看评分细则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由班主任牵头,班级自律委员会具体操作,做到日记录、周小节、月大结、学期总结,并将结果记入学生“品行考核卡”,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内容。班级层面“五查二十看”竞赛的开展极大地锻练班级自律委员会成员的组织及管理能力并且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本学期仍继续坚持学校层面“五查二十看”竞赛的流动红旗及小红旗的摘挂制度,以此推动各班级比、学、赶、超的局面。下表为本学期各班级获得流动红旗、摘小红旗、五查二十看竞赛总分、平均分及名次情况:

初中高中

名次班级流动

红旗摘小

红旗总分平

分名次班级流动

红旗摘小

红旗总分平

11.2121723101.415.2172176893.1

23.2101503100.224.5153175192.2

32.2102169999.934.186167187.9

43.19146199.445.182164786.7

51.55166597.955.424155281.7

61.163165397.2464.246154281.2

72.142165297.275.318149878.8

82.387164096.586.213100977.6

92.483160794.594.4213145176.4

103.334141694.4106.3695773.6

113.431140593.7114.312131769.3

123.616136991.3126.111179661.2

133.5110131387.5136.41957244

141.417143584.4

151.315134579.1

经过一学期的评比考核,现在绝大多数同学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品行习惯。校园内出现了“五少五多”的可喜局面。即:课间班级、走廊大声喧哗打闹的人少了,课堂听讲积极发言的人多了;无语就餐扣分的人少了,班级值日认真劳动的人多了;留怪异发型、佩戴手机的人少了,主动佩戴校徽和名签的人多了;随处乱扔杂物的人少了,爱校护树的人多了;打架、上网吧的人少了,勤奋学习、不断进步的人多了。

经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期“五查二十看”竞赛达标情况是这样的:①“满分率”全校1075人中(不含初三、高三年组),满分人数482人,占44.8%,超出计划29.8个百分点。②“优秀率”全校1075人中,90分以上人数913人,占84.9%,超出计划14.9个百分点。③“合格率”全校1075人中,80分以上人数1042人,占96.9%,超出计划6.9个百分点,④“班级优胜率”全校28个班级中,学期”五查二十看”竞赛平均分在90分以上的有14个班,占50%,另外在“五查二十看”竞赛评比中,全学期出满勤的学生有322人,占29.9%。⑤“潜能生转化率”开学初35人中,已撤消处分19人,占54.3%,超出计划4.3个百分点。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期中考试总结作文700字(整理10篇)
  • 下一篇:高二物理教学计划(精选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