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梨树嫁接方法(收集3篇)

时间: 2024-07-07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梨树嫁接方法范文篇1

关键词:梨;矮化栽培;技术措施

梨树的发展趋势是短周期、集约化生产,由于矮化栽培具有结果早、产量高、丰产性好、便于管理、光能利用率高及所结果个大、整齐、含糖量高、品质优良的特点,可通过群体增产措施,促进产量和效益的快速提升,因而进行矮化栽培是梨树生产的必然趋势。受传统种植方式的束缚及矮化砧木的短缺、栽培技术不成熟、投资能力不足等多因素制约,我国梨树栽培中矮化栽培所占的比例还极小,对生产影响也较小,但从长远看,矮化栽培管理省工,收回投资早,前期种植经济效益高,符合现代果业的发展特征。现将我国实现梨树矮化栽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壮大。

1我国实现梨矮化栽培采取的措施

1.1利用矮化砧木

杜梨基砧、久保梨中间砧及榅桲基砧、哈代中间砧组合,然后嫁接栽培品种,可实现矮化、早果、丰产、优质、固地性良好的生产目标,但存在抗寒性差、怕旱、易感染病毒,与个别系统梨嫁接亲合力差的不足之处。

PDR54,由香水梨与巴梨杂交选育而来,中国果树所育成。本身生长势弱,枝条较细,抗寒、抗腐烂病和轮纹病,作中间砧具有极矮化效应,结果早,与鸭梨、雪花梨、早酥梨、锦丰梨、砀山酥梨等品种嫁接亲合性强,对接穗品种的经济性无明显影响。

S2和S5,锦香梨的自然实生单系,中国果树所育成。本身为紧凑矮壮型,抗寒、抗腐烂病和轮纹病,其中S5属于中等矮化类型,S2为一般矮化类型。

中矮1号,锦香梨的实生后代,中国果树所育成。抗寒、高抗腐烂病及干腐病,具有良好的亲合性,为半矮化砧木,用中矮1号作中间砧嫁接生产的果实颜色稍有发黄现象。

中矮2号,香水梨与巴梨杂交选育而成,中国果树所育成。亲合性好,没有大小脚现象,矮化效应明显,作中间砧嫁接品种后,早实性、丰产性可得到明显的改善。

K系列矮化砧,用久保与身不知杂交获得的系列矮化砧,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育成。用K系列矮砧嫁接栽培种,树体表现明显矮化,与品种嫁接牢固,接口光滑,无劈裂现象,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改善,早果、丰产

性突出,抗逆性强,抗旱、抗寒、抗粗皮病和腐烂病。

1.2采用栽培措施

1.2.1采用倒人字形树形陕西礼泉、彬县等地应用倒人字形树形,通过单株枝量的控制,人为限制树冠的扩大,从而起到群体增产的目的。生产中将树行整成篱状,行间应始终保持有不少于1m的作业通道,株间的交接量应控制在10%以内,树高多控制在行距的70%左右,提高园内光能利用率,减少相邻行之间的遮光率。由于梨树密植栽培时,多采用窄株距、宽行距定植法,个体单株要整得窄偏矮,枝主要向行间延伸,可有效地防止光照恶化,对树高控制应严格,一方面提高光合效能;另一方面方便田间作业。

1.2.2应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利用生长抑制剂或延缓剂,抑制新梢生长,促进早停长、多成花,起到矮化作用。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B9、乙烯利、矮壮素和PP333等。主要应用方法为:在新梢生长期,用1000~1500mg/kgB9溶液喷两次(间隔1周),可有效地控制新梢生长量,促进新梢提前停止生长;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分两次喷250mg/kg的乙烯利,可控制梨树的新梢生长;在新梢生长期,喷用2000mg/kg的矮壮素,可使节间变短,新梢提前停长;春季叶面喷1~2次500mg/kg的PP333或1次600~1000mg/kg的PP333,可减少春梢的生长量,每1m2树冠投影面积土施有效成分0.15~0.5g,可强烈地抑制后期和翌年的生长,具有良好的矮化效果。土施时在树冠外开10~15cm深的沟,将PP333施入沟内,然后埋土封沟。

1.3筛选适宜矮化密植栽培品种

矮香,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车头梨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树高仅3m,枝条自然开张,萌芽力强,成枝力弱,极易形成短果枝;结果特早,个别植株在栽后当年就可结果,果台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抗寒性强,高抗黑星病,较抗腐烂病;管理简便,栽植后5年内不必进行整形修剪,6年后逐步调整成纺锤形。果实浓香味美,品质优良,可采用1~1.5m的株距,3~3.5m的行距,高密度栽植。

另外,早实性强的品种进入结果期早,可实行以果压冠,控制树体的长势,进行矮化栽培。如明月梨、翠冠梨、金秋梨、黄金梨、冀蜜梨、丰水梨等品种不但品质优良,而且在栽植后,定干的当年即可形成腋花芽,第2年即可结果,具有极早果性,很适宜矮化密植栽培。

2梨矮密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梨树矮密栽培具有进入结果期早、前期产量高、收益好等诸多优点,但在我国梨生产中实际应用范围不广,主要是技术不配套,特别是矮密栽培中树势衰弱现象发生普遍,对后期及整个梨树生长周期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影响较大,制约了其大面积普及和推广,因而在梨树矮化密植栽培中,对以下环节应高度重视,以利于矮密栽培生产效益的提高,促进矮化密植栽培的普及。

2.1加大物质供给

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时,单位面积栽培株数多,群体密度大,对肥水的需求量较高,梨园内土壤营养物质消耗多,因而必须加强肥水补给,以满足梨树在不同经济年龄时期对各种营养元素和水分的需要,以利于树体健壮生长,提高结实能力,促进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2.2严格控制产量

梨树生产能力高,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667m2产量超过10000kg都是可能的,但过量结果会导致树势削弱,引发大小年结果现象,对后续产量和质量的形成均不利。因而在矮化密植栽培中,应以效益提高为前提,将产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利于稳产优质,促使栽培效益的最大化。一般在山旱地667m2产量应控制在3500~4000kg之间,肥料供给充足,浇水条件较好的梨园,667m2产量可提高到4000~5000kg之间,对过多的花果应及早疏除。

2.3保持壮枝结果

多数梨易形成短果枝群,而且短果枝群比较稳定,因而产量较稳定,果台枝连续结果能力较强,这往往会导致生产中对结果枝更新不及时。结果枝连续结果多年,老化现象明显,结果能力下降,产量降低,所结果实品质变劣,不利于生产效益的提高,因而在生产中要加大对结果后枝的更新力度,以保持壮枝结果,提高产能,每年应有计划地刺激抽生一定量的中长枝,以利于替换老化的结果枝,保持结果枝枝龄在2~5年之内。

2.4保叶保果

梨树嫁接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梨;高接复壮;丰产试验

中图分类号S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22-0053-02

翠冠梨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日本幸水×(杭青×新世纪)杂交育成。云和县1998年自杭州市果树研究所引进苗木进行试种植,该品种表现出长势强、产量高、成熟早、品质好等优点,2001年以后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目前已成为云和县优化梨品种结构的主栽品种之一,全县种植面积800hm2。近年来,大多本应是盛果期的翠冠梨8―9月期间发生早落叶,开二次花现象,树势衰败快,产量迅速下降,同期种植的清香梨则产量较为稳定。究其原因在以下几方面:(1)翠冠梨亲本为日本砂梨,对南方夏季高温干旱天气抗性较差;(2)梨树投产后结果枝多年没有更新,留枝量过多,树体营养消耗大,限制了根系生长;(3)梨园多年没有翻耕,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根系的生长受到程度的限制,吸收功能减弱。为保护现有梨树资源和促进早熟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于2013年开展了翠冠梨多头高接复壮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试验园概况

试验园位于云和县城西郊7km处的重河湾,海拔240~300m。园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6℃,≥10℃年积温5551℃,极端最低气温-8.7℃,极端最高气温41.3℃,全年平均降水量1546mm。重河湾山地果园的土壤为红壤,含沙量比较高,质地疏松,pH值4.5~4.8,成土母岩为花岗岩。开发以前园区为坡度10°~25°的山地,1997年_垦改造成梯面宽2.5~3.5m的高标准水平梯地,梨园面积3.7hm2,定植时间为1998年2月,株距3m,主栽品种翠冠,授粉品种为清香。

2技术方法

2.1原树修剪定形试验园原树形为开心形,主枝上不设副主枝,主枝两侧着生的侧枝为主要结果部位。梨树原有主枝予以保留,太长的在适当位置回缩,高度控制在1.6m以下。主枝上的原有的侧枝,枝粗在1~3cm,每隔20cm左右剪留5~10cm砧桩,采用切腹接嫁接,其余的从基部删除。对无砧桩光秃部位采用皮下腹接的方法嫁接。主枝两侧接芽,单侧接芽间距20~40cm,两侧对应呈三角形相间排布,全树嫁接芽数量20~30个。对于缺主枝的树在缺枝处的中心干上用腹接方法补芽;对于主枝因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严重,已全部无法保留的树,可只锯留一个中干,互为120°方向用腹接方法接3个芽,重新培养三大主枝。

2.2高接方法

2.2.1切腹接适于剪留的砧桩采用。方法是:先将接穗于芽的两侧略低于芽0.3~0.5cm处,削成2~3cm长的斜面,在芽上0.5cm处剪下。用剪子于砧桩上剪一个2~3cm以上的斜切口,迅速将接芽插入切口内,接穗与砧桩切口内的形成层对齐后,取厚0.005mm,宽5cm,长40~60cm的塑料薄膜,用其一端把接穗连同砧桩断面和接口一起罩住,注意接口部位的塑膜要拉紧盖严。然后把剩下的塑膜捋成绳状,将接口部位扎紧,再在接芽之下,切口之上绕一圈(注意缠紧接穗下端),使覆盖在接芽外面的塑膜绷紧在接芽上,这样在接芽萌发时就能直接突破塑膜长出。后将绳头压于绳圈下拉紧即可。

2.2.2皮下腹接适于中心干、主枝光秃,无中小枝可利用的嫁接位点采用。方法是:在砧木左右两侧树皮光滑处切一“T”字形口,在“T”字形口的上面削一个半圆形的斜坡伤口,以便接穗从上插入。选择粗度适宜的饱满接穗,从接芽下方约3cm处剪断,在接芽背面从芽基处向下削一个斜切面,直达底端,削面呈3cm左右的长马耳状,下端渐尖,再将接芽正面下方1cm处以下的韧皮部削除。将接穗斜面从“T”字形口上面,往下插入其中,接穗不露白。用宽5cm接膜绑扎接口,接芽露于接膜外,在包扎中,要特别注意将“T”字形口的上口堵住,防止水分蒸发和雨水进入。

3高接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嫁接工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嫁接工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与嫁接成活率密切相关。嫁接后半月内要随时检查,对破损的膜或未绑严的接芽要及时补绑,以免接芽失水死亡。

(2)接口全封闭绑扎的,当发现接芽露绿并把膜顶高时,及时割破膜,使萌发的新芽露出,其余剪口和枝干上萌发的新芽,可选留部分位置较好的培养为结果枝,其余抹除。嫁接2个月后,对嫁接膜割而不弃,以免影响接芽新梢加粗生长。

(3)6月下旬到7月上旬,新梢长到80~120cm时,可用竹竿固定,以免被大风折断,用竹竿固定的同时拉枝开角,以利枝条成花,角度大小约60°。

4配套管理措施

4.1土肥水管理高接前结合冬季扩穴施肥时机进行全园深翻。对梨树进行断根,促进根系更新,距梨树主干80cm两侧挖长100cm,宽40cm,深50cm的施肥沟,切断的粗根截口剪平,株施肥有机肥20kg,菜籽饼3kg,复合肥1kg,钙镁磷肥1kg,施肥后浇透水。高接当年5月中旬和8月中旬分别追施复合肥1次,株施复合肥0.5kg。

4.2促花措施高接当年,6月和7月各喷施1次250倍PBO液,2次喷施时间间隔20d左右,控制新梢营养生长,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积累,利于花芽形成。

4.3病虫害防治防治对象主要是腐烂病、轮纹病、黑星病、干腐病、黑斑病,以及梨木虱、蚜虫类、红蜘蛛。防治方法: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一是彻底清扫落叶、落果、僵果、病枝、枯死枝等;二是彻底刮除枝干粗皮、翘皮;三是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枯枝、虫枝等并带出园外烧毁;四是药剂防治,要求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

5结果与分析

高接复壮相比传统重剪更新复壮技术的优势。高接部位灵活,可在合理的位置嫁接抽生枝条,容易培育成理想的结果树形,特别是对树体缺枝,树形不完整或不合理,采用高接技术可以对其加以修补,对树形进行重建。高接的芽都是精选的壮芽,与重剪后隐芽抽生的枝条相比,生长势强、粗壮,当年生长量可达1.5m以上。产量恢复快,当年抽生的强枝,通过合理的促花措施,枝条下部当年可形成短果枝花芽,试验园高接第2年产量为11700kg/hm2,第3年产量21525kg/hm2,相比传统梨树更新复壮技术,可提早1~2年恢复产量。

多头高接复壮存在单位面积投入成本高的问题,按高接450株/hm2计算,高接人工费需10500~12000元/hm2,结合配套的土肥水管理措施,投入在37500元/hm2左右。高接复壮后续的结果枝更新、花果管理等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还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梨树嫁接方法范文篇3

1、其他品种的梨树;

2、苹果树。

嫁接方法:

1、嫁接时,先在砧木高出地面5厘米的地方选春季迎风面,并且是光滑无疤的部位,先切一个“丁”字形切口,然后削取接穗上的接芽;

2、削接芽时,用刀从芽的下方1.5厘米处削入木质部,纵切长约2.5厘米,再从芽的上方1厘米左右处横切一刀,用手捏住接芽一掰即可取下芽片;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致家长一封信(精选3篇)
  • 下一篇:幼师社会实践总结(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