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竹》赏析
2022-09-17 栏目:学习资料
杜甫《咏竹》赏析
《咏竹》诗全名是《严郑公宅同咏竹(得香字)》,收录于(全唐诗卷228)。
严郑公宅同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释:
严郑公,即严武,广德元年严武被封为郑国公。
含箨(tuò),包有笋壳。
书帙(zhì),包书的布套,书皮,后多用来指书。
?(zūn)盛酒器。
涓(juān)细小的
隐:一作“阴”
翦(jiǎn),同剪。
翻译:
嫩绿的竹子还有一半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刚伸出墙外。
翠绿的颜色映照在书卷上感到光线暗了下来,竹影移过洒樽显得(更加)清凉。
细雨冲洗后嫩竹显得很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幽幽的竹香。
只要让人们不去砍伐,应当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赏析:
这是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同题之作。严武素与杜甫友善,字季鹰,华州华阴人,虽武夫,亦能诗,全唐诗中录存六首。他性豪爽,读书不甚究其义。八岁时,因其父挺之不答其母,乃手刃父妾英。其父屡禁其习武。后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玄宗入蜀,(公元七五六年)擢谏议大夫。至德后,历剑南节度使,再为成都尹。以破吐蕃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与杜甫最友善,镇剑南时,甫因避乱往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