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精选4篇)

时间: 2023-06-27 栏目:工作总结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习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读自悟,敢于表达个人见解。

2、读写结合,加强课堂片段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略读课文。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快速阅读,培养在读中质疑解疑的能力,在质疑解疑中梳理文章大意。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梦想的力量”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精神的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微课,背景音乐,搜集资料了解非洲缺水的状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文资料,引入情境

1、配乐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由于常年饥渴缺少医药,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有专家估计,非洲的缺水问题仍将继续恶化或蔓延。

2、他们多么渴望能得到洁净的水啊,当我们了解到这一信息后,你有什么要说的?

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叫瑞恩,当他得知非洲缺水的情况后,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概览“梦想”

1、检查预习

课文中有一些难读的词语,让我们来认一认。

2、第一次浏览课文,概览“梦想”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瑞恩。希里杰克。请大家浏览课文,说一说瑞恩的梦想到底是什么?从文章中找到两句能够直接表白瑞恩梦想的句子。请你快速浏览全文寻找有效信息。

(1)。第一句很多同学都划对了,仔细考虑一下,第二句在哪里?生继续浏览。划出两句的请举手!

(2)跟他一样请举手!(学生举手)——真好!第二句在哪?你说——

(3)。是这一句吗?这句在课文的第十二自然段,海老师把这两句话呈现在大屏幕上,这是瑞恩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直接表白了瑞恩的梦想。

(4)。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5)你觉得这说明了什么?(瑞恩的梦想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3、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非常直白地告诉我们了?

我们来读读第17自然段。这段告诉我们瑞恩的梦想实现了,那这短短的两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4、第二次浏览课文,四人小组合作,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填写读书卡

(1)师: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呢?实现之路分为哪几步?4人一小组,完成这张读书卡,由4人小组长来填写。结果海老师已经帮你们写好了。就是刚才的第17段,最后打出了30口井。开始小组交流【小组交流,轻声细语】

(2)师生交流,分五步。

(3)小结:同学们,从最初的挣足70元,挣足2000元,再到买钻井机,直到打出30口井,瑞恩的梦想实现了。他的梦想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此时我们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大!(板书)

三、板块探究,感悟“梦想”

1、激励自己

梦想的力量为什么如此巨大呢?交流这些信息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微课。(播放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之圈关键词微课视频)

学到这,我们明白了,当一个人有了梦想的时候,他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板书:激励自己)

这是梦想的力量如此巨大的第一个原因,那就是—激励自己。

2、感动他人

(1)第三次浏览课文

第二个原因会是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瑞恩的梦想打动了哪些人?

(2))在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同学们注意了吗?(出示第十段)齐读

好,那么多人都源源不断的寄钱来,是因为他们被瑞恩所---感动。给瑞恩寄去支票的所有这些爱心行动中,我对一个数字特别关注,那就是——25。25不是一个大数字,这25元背后会有一个怎样的故事,会是谁寄来的?我们先猜想一下,你说——

听了你们的话我感觉到瑞恩的梦想他感动了所有的人。

(3)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海老师得知了这25元的来历。请看大屏幕。你想说什么?

这个美国的小女孩用自己心爱的头发为瑞恩的梦想助力;一个叫珍妮丝的18岁女孩,放弃了去听后街男孩的演唱会,而她已为此攒了7年钱;我们中国沈阳的一位大学生捐了三百元。瑞恩的梦想感动了成千上万人,由此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大,他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他人,这就是瑞恩实现梦想的第三个原因。(板)

3、带来幸福

同学们,经过瑞恩和各地朋友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又为人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的后半部分。

(1)。情境表演!同学们,有一个自然段肯定能让我们感受到,非洲孩子因为有了这口井之后的幸福和快乐!哪个自然段?十五是不是?咱们来模拟一下,感受一下这份快乐,好不好?这样吧,推选一位瑞恩,咱们班里平时谁像瑞恩这样,是个热心的、善良、经常做好事的人,大家的手都指向他,这是多么的光荣!(众笑)好,请起立!你走向教室门口,这个时候你满怀激动的心情。

T:咱们都是非洲的孩子!(对着其他孩子说)你的第一口井打好了,你现在的心情非常激动,你现在乘坐汽车,跟随着父母要去看看那口井,当你下车的那一刹那,你发现哎呀,这个村的所有孩子都在村口迎候你,你可以下车了——(对着表演瑞恩的孩子说)

T:咱们该怎么表现,咱么一起来——S:孩子们大声喊——瑞恩,瑞恩……

T:你接着走!(表演瑞恩的孩子有点害羞)T:来,咱们一起打着拍子,有节奏地高喊,脸上绽放笑容!(生喊)

(2)好,瑞恩做了好事有点腼腆。但是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非洲孩子那份快乐!

(3)此时你们还围绕在瑞恩的周围,不愿离去,你们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想要对瑞恩说,你会对瑞恩说些什么?汇报交流

(4)瑞恩又会怎么回答呢?

4、小结。好感人的画面。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如此之大的三个原因,有了梦想就可以1--激励自己;2有了梦想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他人;梦想实现之时,还可以给许许多多的人带去—幸福。

四、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1、了解“瑞恩的井”后续情况,震憾心灵

师:同学们,从瑞恩种下第一颗梦想的种子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年了,他的梦想还在继续,请看大屏幕。

课件呈现:

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

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有750000加元,瑞恩已经帮助非洲挖了70口水井;同年,他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

2008年,“瑞恩的井”已在12个国家挖了266口井;435343个生命获益;

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为“瑞恩的井”基金会捐款。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2、师:你最想说什么?(生说)

3、师:一个美好的梦想可以激励一个人不断地奋斗。特别打动我的是瑞恩说的一句话:“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你能读懂这句话吗?把寻找洁净的水源当成一辈子的追求,一辈子的梦想。这一定会深深的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也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其实梦想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瑞恩用他的梦想和爱心唤醒了许许多多人们心底的那份爱心。

五、总结

学到这儿,相信我们对梦想,对梦想的力量有了独特的见解。那最后咱们在《超越梦想》这首歌中写写你的梦想格言!把你的梦想格言誊写在书签上,压在书桌上,用它时刻激励你朝着梦想飞翔。作为中国人,愿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六、作业。自由选择其中一题或多题。

1、我被瑞恩的行动深深感动了,我想写首小诗赞美他。

2、这个故事一定感动了你,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跟瑞恩说,那就写一封信给远方的瑞恩吧!

七、板书

梦想的力量激励自己

巨大感动他人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背背“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的心灵,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筹齐:筹集齐全。本课是指瑞恩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募捐: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

颠簸:上下震荡。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声不吭:吭,出声,说话。"一声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

三、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

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引读课文,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

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

①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段话与前面写瑞恩在第一次捐钱时听募捐项目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得要20xx块钱时的表现形成了对比:那时的瑞恩还不知道2 000块钱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从“兴奋”到“坚定”,一方面表现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2 000块钱,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定态度是不可动摇的。

②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作者在此点题,满怀深情地阐发议论,以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题目的含义

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着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这不就是梦想的力量吗?

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题

1、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2、资料展示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20xx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xx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这一切来自于他6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帮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20xx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xx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2、能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感受人们对非洲人民的同情和爱,能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瑞恩说的话。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自学。

二、熟读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是关于“梦想”的质疑

1、思考课题梦想的力量是什么意思?

2、读了课文,有什么想说的?

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归纳总结:

(1)谁的梦想?

(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3)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4)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

二、解疑“梦想”

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课文。

2、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解释梦想的句子。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找几个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读这几句。

(3)谈论,瑞恩的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变大的?

瑞恩的梦想,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四、默读全文,思考:

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2、课堂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3、讨论: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

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

五、作业

1、写会6个生字词。

2小练笔,写写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梦想的力量》教案设计》,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默读课文、补充介绍背景等了解瑞恩的梦想及梦想产生的原因。

2、通过认真读文,明白瑞恩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

3、感受梦想给瑞恩的力量,体会瑞恩善良、坚定执着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课件 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梦想的一篇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2 、围绕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二 、围绕“梦想”,感受梦想的力量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认真地去默读这个故事。根据这些问题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笔边读边划一划圈一圈。(屏幕出示)。

问题一:文中介绍了谁有什么样的梦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

(1)那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追问:板书:瑞恩。( 几岁的瑞恩,板书:六岁)刚才这位同学找到了这一句做为他的梦想(出示第一句)。那,对于他的回答,谁还有补充?。出示第二句(我发现同学们很会读书, 对,你们找到的这两处都写到了瑞恩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还有没划出来的同学请补上。那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两句话,通过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你的观察真仔细!出示另一组。

(2)是呀,他的梦想从为非洲的的孩子挖一口井,到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他的梦想在不断的变大。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3) 那瑞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呢?是呀,非洲是一个缺水大国,由于常年干旱,用水问题不断的恶化和蔓延,就如书上介绍的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随着屏幕让我们一起去非洲感受一下吧!

(4)面对此情此景,让我们清晰得看到非洲的人们是多么需要洁净的水啊!

正因为这样,年仅六岁的瑞恩做出了这么一个决定。也正因为这样,年仅六岁的瑞恩才有了这么一个梦想。让非洲的人们能(板书:喝上洁净的水),这就是瑞恩的梦想。那通过这两句描写小瑞恩梦想的句子,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小瑞恩有一颗怎样的心?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5)面对年仅只有六岁的瑞恩,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样的梦想,那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请同学们快速地到文中找一找。

问题二: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

(6)引:70元只够买一个水泵,这里能看出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2000元的一口水井,应该说这是瑞恩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为安格鲁小学社区挖的一口水井同样是瑞恩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觉得文中还有更具有说服力的地方。

你真能干!好,那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起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是呀,一年左右的时间……8个国家……30口水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那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指),那又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读题)一年时间就为非洲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我们有理由相信,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终将能够实现,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这段话。(再读这段)

(7)多么了不起的小瑞恩啊,老师也和大家一样,被小瑞恩能实现这样的梦想而深深感动。那仅仅只有六岁的瑞恩啊,能让这样艰巨而伟大的梦想成真,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吗?

问题三: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瑞恩做出的哪些努力深深感动了你?

(是呀,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呢?那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再次默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同学们可以边找边把你的感受写在相应的句子边。)

(8)请同学汇报,并课件展示。

是呀……那(……)是写他在为了挣买什么的钱而努力呢?为了挣这70元钱,小瑞恩就做了这件事吗?他还做了哪些努力呢?

(课件演示: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松果、捡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为了帮助瑞恩实现他的梦想,母亲为他准备了一个饼干盒,并画上了一个积分表,上面有 35个格子,每增加两元就可以涂掉一个空格,就这样为地毯吸尘让瑞恩挣了两元钱,一个格子被涂掉了……除了这些,瑞恩还可能做了哪些努力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是呀,小瑞恩就是这样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着,在瑞恩的努力下,35个格子终于都被涂掉了。

(9)从小瑞恩做的这些努力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除了这里,文中还有哪些瑞恩所做的努力深深感动了你?

2000元,对于一个年仅六岁的瑞恩是多么大的一笔钱啊,瑞恩放弃了吗他依然……?

是什么让瑞恩这么执着地为了实现他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呢?其实,这就是……读题。

(10)梦想的力量不仅仅激励着小瑞恩(坚定不移)地努力着,他同样也感动了许许多多这样有爱心的人们,那在瑞恩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一段)

(11)当妈妈的一位朋友将瑞恩的事写成文章发表后,在报刊上许多人看到了这篇报道,互相传诵着瑞恩动人的故事,白发苍苍的老人知道了,幼儿园的小朋友知道,身患残疾的叔叔知道了……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都知道了,那他们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展开自己的想像写一写。(小练笔)相信你也是一个有着同样爱心的孩子。

(12)就这样,梦想的力量将爱心在慢慢地传递着,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心传递的队伍中去。(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小结:是呀,梦想的力量,激发了瑞恩善良、执着的内心,梦想的力量,唤起人们对于公益事业的关心和热爱,梦想的力量,更促进了非洲和加拿大人们之间的友谊。

(13)那就让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一起去感受那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吧!一起把文章14到16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三、总结、升华。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同学们也有美好的梦想,那希望你们能像小瑞恩一样,在自己不断的努力和追求中,梦想成真。

    【工作总结】栏目
  • 上一篇:总结开头语(精选4篇)
  • 下一篇:高中音乐教案(精选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