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字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听。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通过朗读了解内容,感受丑小鸭的善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从小要培养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希望。学习丑小鸭那种不屈不挠、充满信心的精神。
教学重点:
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彩片段,在读中悟情,悟理。
教学难点:
难点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领悟童话的教育意义。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朋友,是谁呢?(板书课题:丑小鸭)并齐读课题,理解“丑”字,引出问题
1、为什么叫他丑小鸭,他丑在哪里?
2、大家是怎样对待丑小鸭的,他又是怎样做的? 带着这两个问题,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二、学习课文,深入了解。
1、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课文。
2、同桌之间讨论。
3、学生汇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叫他丑小鸭,他丑在哪里?
生:大家都说丑小鸭长得丑。
为什么?为什么说它长得丑?我们来比较一下丑小鸭与其他小鸭。
出示丑小鸭和其他小鸭图片,说说丑小鸭和其他小鸭有什么不同?(看图填空)
丑小鸭: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小 鸭:它们的毛黄黄的,嘴巴扁扁的,身子肥肥的。(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师:大家都不喜欢他。谁来读读这句话,把它的丑样读出来。
4、大家是怎对待丑小鸭的呢?
(1) 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一个小宝宝出生的时候,家里人会怎样叫这个可爱的小宝宝呢?(生:宝贝,心肝……)是的,而丑小鸭一出生,听到的是大家叫它……(学生接)。它的心情会怎样?(伤心、难过、自卑……)带着这些感受,读读这段话。( 以读代讲,体会丑小鸭的可怜、孤单、悲伤 )
(2)仅仅因为他丑,它就要伤心的离开吗?还有什么其他原因?指名说。出示以下段落
大家都不喜欢他。鸭子们打他,小鸡啄他,喂鸡鸭的人踢他,他只好伤心的走了。
它们是怎样对待它的?当鸭子们咬它时,丑小鸭会对它们说什么呢?
小鸡呢?喂鸡鸭的人呢?
师总结:亲人欺负他,朋友欺负他,连主人都欺负他。丑小鸭能不伤心吗?谁能读出丑小鸭的伤心。
师:欺负丑小鸭的人太多了,在家里,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于是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他想:我还是到外面去,看看能不能找到朋友。
(3)指导朗读课文4节
过渡:丑小鸭离开了家又有哪些遭遇?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过渡:伤心的丑小鸭无论走到哪里,总是被动物们瞧不起。秋天到了,当橘红色的太阳慢慢下落的时候,丑小鸭看见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5自然段,看看丑小鸭因为什么而兴奋?
1、找出描写白天鹅漂亮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重点指导“又惊奇又羡慕”这句话。从而体会丑小鸭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
3、想一想:这时丑小鸭会想些什么?
(天鹅真美啊,要是我也能变成白天鹅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也能有这么多好朋友那该多好啊)
过渡:丑小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4)指导朗读最后一节,重点指导读好“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反问句和“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1、问 :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白天鹅,心情怎样?丑小鸭会说些什么?
谁能把丑小鸭高兴 激动的心情读出来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三、激发情感,拓展思维
1、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你一定有话要说吧,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想对丑鸭子说______;
对丑小鸭的哥哥、姐姐说______;
对农夫说; ______;
对猎狗和小鸟说______;
对养鸭小姑娘说_______;
对同学说___
2、简单了解作者
师过度: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这么美的童话故事,知道作者是谁吗?
生:安徒生。他是丹麦童话作家。
师:你懂得真多。安徒生从小没受过正规的教育,14岁时,他来到了哥本哈根一家皇家剧院,一边做杂役,一边学唱歌,后来得到别人的资助上了大学。安徒生有着丑小鸭一样的经历,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童话大师。他一生发表了160多篇童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借读,然后同学们交流。
四、作业
作业讲故事小练笔结合,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1、用自己的话围绕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2、说说当丑小鸭发现自己原来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白天鹅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3、阅读安徒生爷爷的其他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豌豆上的公主》、《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
板书设计:
丑小鸭
丑 向往、追求 美
丑小鸭 变成 白天鹅
永远不要对自己说放弃,做生活的强者
[教材分析]
《丑小鸭》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充盈着童真童趣的显著心理特点,定会浮想联翩,产生许多令人惊异的感想。况且课文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只要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地朗读,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定能与“丑小鸭”美好的心灵产生共鸣,孩子们自然会在读书中感悟到文章的真谛,人生的真谛。引导孩子们在自主合作的探究研读中展开读书活动。重视孩子们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靠自己读书,靠自己意会,读书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必然在读书声中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7段,带着感受朗读课文。
2、体会丑小鸭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却永不放弃的坚强品质,感受他变成天鹅后的无比快乐。
3、了解安徒生,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带着感受朗读课文,悟出真情。
[教学难点]体会丑小鸭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理想的坚强品质。
[课前准备]轻音乐(寒风呼啸的声音,《美丽的天鹅湖》乐曲),及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8课《丑小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吗?
(1)出示:丑小鸭,练习说话。
(2)出示文中描写丑小鸭外貌的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亲情谈话,导入新课,在复习中引入新课,十分自然、水到渠成地进入新的教学环节。
二、品读课文,体会丑小鸭的自强不息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一个小宝宝出生的时候,家里人会怎么叫这个可爱的小宝宝呢?(生:宝贝、心肝……)是的,而丑小鸭一出生,听到的是大家叫他“丑小鸭,丑小鸭!”他心情是怎样的?(生:伤心、难过、自卑……)
师:是呀,只因为丑小鸭长得与其他小鸭子很不一样,显得怪怪的,才让他一出生就有了这么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名字,也正因为长得丑,使他的成长经历了坎坎坷坷,遭遇了种种不幸。
[设计意图]举小朋友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个例子,拉近学生与丑小鸭的距离,激起学生对丑小鸭的同情。未有曲调先有情,教师富有哲理的话语深深地激励着学生,使学生在“爱”的精神感召下悄悄地与文本展开了对话,不由自主地关心起丑小鸭的命运。
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想一想:丑小鸭遭遇了哪些不幸?(指名交流)
1、相机出示 :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
(1)指名读,评价
师:你也在为丑小鸭伤心呢!哥哥、姐姐是丑小鸭的什么人?(生:亲人)公鸡呢?(伙伴、朋友)养鸭的小姑娘呢?(主人)
(2)齐读
师:亲人、朋友、主人都欺负他,丑小鸭能不伤心吗?带着自己的感受,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句式训练
想一想:
当哥哥、姐姐咬丑小鸭的时候,他恳求着说:“—————。”
当公鸡啄丑小鸭的时候,他哀求着说:“———————。”
当小姑娘讨厌丑小鸭的时候,他乞求着说:“——————。”
(三个句子逐一出示,学生边说,教师边评价。)
[设计意图]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在充分朗读的情况下,让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表达一番,使学生进一步走进了文本。
师:在家里,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于是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他想:我还是到外面去,看看能不能找到朋友。他找到了吗?请小朋友读读课文!
2、相机出示: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
(1)指名读,评价
师:你让我看到了一只泪流满面的丑小鸭。你让我看到了一只胆战心惊的丑小鸭。追问:你仿佛看到猎狗怎样追赶他?丑小鸭又怎样逃跑的?(生:猎狗龇着牙,咧着嘴追赶着丑小鸭。丑小鸭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地逃命。)那小鸟又是怎样讥笑他的呢?(生1:你这个丑八怪,滚开!生2:哈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丑的鸭子。)
(2)师:比他大的猎狗欺负他,甚至比他小的小鸟也欺负他,也许还有很多的动物也来欺负他,会是谁呢?
出示:
丑小鸭来到小河里,。
丑小鸭来到草丛里,。
丑小鸭来到马路边,( )。
丑小鸭来到( ),。
[设计意图]
这组说话练习具有较大的开放空间,通过想象说话,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丑小鸭艰难的生活历程。
3、多么可怜的丑小鸭呀!所以他白天只好……到了晚上……(学生接着说)
相机出示: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指名读,评价。请听的学生说,你感受到丑小鸭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害怕、勇敢、伤心……、)请读的学生说,你为什么把“只好”、“才敢”读得这么响呢?(生:害怕师:是的,无奈呀!你们的心与丑小鸭的心贴得真近啊!)
小结:丑小鸭在家里没有得到亲人的疼爱,在外面也没有找到朋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他还是白天……、(学生接:躲起来),到了晚上……(学生接:才敢出来找吃的)。丑小鸭的生活有变化吗?
师:很快地,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还是在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
4、相机出示: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
(1)指名读,评价。
师:刚才我听出来了,你把“悄悄地”这个词念得很轻很轻,是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是怎么过的?(生:就是躲躲藏藏,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师:是的,这种生活是多么痛苦呀!难道丑小鸭从来都没看到过美丽的情景吗?比如说自由自在生活,有许许多多相互关心的朋友等等。(生:不是的。)是呀!他曾经看到一群美丽的鸟儿,从他头顶飞过。
出示:天鹅飞图片
丑小鸭看到这美丽的鸟儿,心情是怎样的?(生:惊奇、羡慕)
5、相机出示:
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1)指名读,评价
师:丑小鸭心里会怎么想?(生1:多美丽的天鹅呀! 师: 是的,他多惊奇呀!生2:如果我也有天鹅那么多伙伴,大家一起在天上翱翔,该多好啊!师:是的,他羡慕呀!)
(2)我们也来当当丑小鸭,读一读句子。
师:就是在这种孤单、寂寞、无助的日子里,丑小鸭看到了这一群美丽的天鹅,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使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他觉得一定要坚强地生活下去,哪怕是冬天来了。
6、出示丑小鸭冻僵前的一段原文:
冬天的天气越来越冷,丑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水面不至于完全冻结成冰。不过他活动的范围一天比一天小。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丑小鸭只好用他的两条腿不停地游着,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最后,他终于昏倒了,躺着一动不动,跟冰块冻结在一起。
师: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
出示:丑小鸭趴在冰上,轻轻地对自己说:“丑小鸭,丑小鸭——————————。”
师:也许老天真的被这只可怜的,善良的丑小鸭感动了,他竟然被一位农夫给带回家,救活了。
7、师: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丑小鸭一天天长大了。这个春天对丑小鸭来说是多么美好啊!因为他有了一个奇妙的发现。是什么呢?(生:变成了白天鹅)真是不敢相信,赶快读读吧。
出示: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1) 自由读
师:我听出来了,丑小鸭真高兴啊!
(2)将带“?”的句子和带“!”的句子变成红色,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引读: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哇!当丑小鸭发现这的的确确是自己的影子时,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发自内心的呼喊:“、、、、、、”
(学生接读两个句子)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这个过程就是自读自悟的过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好词好句,而是通过自己探究才发现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求知的欲望被激起,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教师在学生研读的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通过“读—— 议——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拓展延伸
丑小鸭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幸,让我们同情,丑小鸭在不幸中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让我们这样的感动。而最终他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让我们不由地为他高兴,为他激动。如此美妙的童话,你们知道它出自于谁的作品吗?(生:安徒生)
这位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有趣的童话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封面图片《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结: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已经收藏在《安徒生童话集》里,课外大家可以去欣赏。
教材分析: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12个带生字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3,懂得要善带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2,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已经上课了,可是还有12只懒洋洋的小鸭子还躲在蛋壳里睡觉呢。快来叫醒他们吧。
课件出示12个鸭蛋,里面分别有12个词语,加" "号的字体为红色。
暖烘烘 卧着 剩下 裂开 欺负 讨厌
孤单 篱笆 讥笑 芦苇 冻僵 幸亏
小老师带读(生每读对一个,鸭蛋里就钻出一只鸭宝宝。)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精美有趣的动画设计,使复习巩固生字化枯燥为生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2,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又大又丑的朋友——师指板书,生说:丑小鸭。
二,激发兴趣,引生入境
有一个小朋友,看完了《丑小鸭》这个故事之后,把它画成了连环画,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连环画,生欣赏。)
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感知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三,品词想象,体验情感
(一),学习体会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1,学习第三自然段。
正因为丑小鸭长得丑,所以一出生就受尽了欺负。看图说说丑小鸭是怎样被欺负的 (课件出示插图2)
预设1:哥哥,姐姐眼睛瞪得大大的,扑过去咬他。
预设2:公鸡啄他。
相机引导品词:为什么说公鸡"啄"而不说"咬" 那些动物也是用啄的
指名说。师:你们说得真好,书上是怎么写的 请你读读第三自然段。
师:现在让我们做一回丑小鸭。当哥哥,姐姐咬你,公鸡啄你,连本该关心,照顾你的小姑娘也讨厌你时,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1:我想说:我只是长得丑,又没有做错什么,他们为什么欺负我啊!
预设2:我真是太孤单,太可怜了。
师板书:孤单
师:他是怎么做的 (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师:你能读出丑小鸭的孤单,可怜吗
指名读。
师:谁读得更可怜 再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一只孤单又可怜的丑小鸭,全班同学也像他那样读一读。
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去感受丑小鸭的孤单和可怜,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教师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通过"看--议--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师:丑小鸭离开家,日子过得好不好
课件出示: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生齐读。
师:小鸟会怎样讥笑他的
预设1:丑小鸭,你可真丑啊!
预设2:哈,从没见过这么丑的家伙!
安徒生爷爷怎么写小鸟的讥笑,齐读:
"你这个丑妖怪,希望猫儿把你抓去才好!"
"你真是丑得厉害。"
读完安徒生爷爷的原著,你有话想说吗
预设:丑小鸭太可怜了;丑小鸭太委屈了。
师:再读读这句话,读出丑小鸭的可怜。
齐读。
(设计意图:引用原著,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角色情感,同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愿望。)
(2)面对小鸟的讥笑,猎狗的追赶,丑小鸭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句子:他白天只好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秋天到了,树叶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生齐读。
丑小鸭怎样悄悄地过日子 乐乐真粗心,忘了配上图画了,你想怎样帮他画 (点击,句子上面出现大方框)
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以帮助乐乐配画的形式,巧妙地引导学生想象"丑小鸭怎样悄悄地过日子",从而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
师:丑小鸭来到这么多的地方,他在找什么
预设1:他在找朋友,因为大家都欺负他,他一个朋友也没有,太孤单了。
预设2:他在找快乐,因为他生活得不快乐。
预设3:他在找出路,因为他生活得很苦。
师:是的,虽然丑小鸭的生活充满着种种不幸,但他仍然不断地寻找美的一切。这一天傍晚……课件出示画面。
出示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生表演"惊奇"、
师:丑小鸭在羡慕什么呢
预设1:他羡慕天鹅长得非常漂亮。
预设2:他羡慕天鹅有很多朋友。
预设3:他羡慕天鹅可以飞得很高。
师:天鹅有的,丑小鸭都没有,而他自己又很想要有,这就是——生说:羡慕。
师:你能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这个词语吗
师:这个词语会读了,相信这一句你会读会读得更好。
生读。
(设计意图:将词语的理解放在具体可感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丑小鸭遇到的困难仅仅是这些吗 请看!
课件配乐出示画面:茫茫的雪地,北风呼呼地吹。师动情描述:猛烈的北风呼呼地吹,像一只可怕的野兽,可怜的丑小鸭,有家不能回,往后的日子,他可怎么过下去啊!
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设计意图:哀伤的音乐,雪花飘飘的画面,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定能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如临其境,读出情感,读出感觉。)
师:丑小鸭离开家以后,日子过得好不好 (引导:不但不好,而且差点被冻死了。)
师:离家出走多危险啊!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多跟爸爸妈妈交流,可别离家出走。
,感受"巨变",体验"惊奇"
学习第七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再也不用为丑小鸭担心了!(课件:欢快的音乐,春天的景色)瞧!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幸福终于降临到了丑小鸭身上,他变成了一只——(生说,师板书)
课件配乐出示插图。
师:天鹅有多美
生说。课件出示句子:他扑扑翅膀,……美丽极了。
师: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
男女生赛读。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师:丑小鸭变成这么美丽的天鹅,他的心情怎样 (惊奇,幸福)
能用惊奇,幸福的语气读一读吗
齐读。
你们为他高兴吗 再读一读。
生再齐读。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感悟白天鹅的幸福,既达到了"以读悟语"的目的,又升华到"以读悟情"的效果)
四,巧悟寓意,拓展升华
1,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之后,他的家人非常高兴,为他开了个欢迎大会。哥哥,姐姐来了,养鸭的小姑娘来了,农夫来了,还有一只刚出生的丑小鸭"丑丑"也来了。他们会对天鹅说些什么呢
对天鹅说: 、
天鹅对农夫说: 、
天鹅对"丑丑"说: 、
介绍丑小鸭,张海迪,海伦凯勒的成长小故事,生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引用名人的故事,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德育与语文学习的完美结合。)
四,作业设计:
读读安徒生爷爷写的其他童话故事。
五,板书设计:
28,丑小鸭
孤单,可怜
天鹅
幸福快乐
[分析教材]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四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特色]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 自读课文 ,贴图讲故事。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3,按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故事比自己刚才讲得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和对字词的理解。
1)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3)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进行练习说话。
(4)说说怎样读才能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
(5)小组比赛读后互相评议。
2)"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读这一句,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欲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是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好词好句及好的表达方式,而是经过自主探究才发现的。
教师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通过"读--议--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觉不到温暖,才觉得"孤单",要读出丑小鸭的不幸与悲伤的心情。
3)指导理解"惊奇"和"羡慕"、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
(2) 说说丑小鸭惊奇时是什么表情 (呆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3)这时丑小鸭会想什么呢 (天鹅真美啊!要是我也能变成白天鹅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么多好朋友该多好啊!)
(4)正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希望自己也要有,这就叫"羡慕"、
(5)想一想,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羡慕别人呢
(6)请同学们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自由读,男女生赛读)
(7)学生互评,评出各自的优缺点。
3)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1)各小组讨论:要读好这个自然段,要通过观察丑小鸭的表情来理解"惊奇"的意思,不生硬又到位。
先从概念上解释"羡慕",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不失为妙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而且每一次通过比赛读,互相评价,力求让学生感受到读有所得的喜悦。
特别注意哪几句话
a、 生汇报。
1"美丽极了!"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2 "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 "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3 "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呀!"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b、 师生赛读。
c、 师生互评。全班再齐读一遍。
三,自主创新,改编,续编故事。
1、 如果现在你再来讲这个故事,有没有信心比课文讲得更好
1) 在学习小组内讲。
2) 每组派代表上讲台来讲。
3) 学生互评。评出"创意奖"
2,你还可以接着这个故事讲下去吗
1) 学生自己续编故事。
2) 学生互评,评出"异想天开"奖。
四,自编自演,深化理解。
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会感情,不是老师让他们怎么读就怎么读,这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
师生赛读,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师生互评,特别是学生评老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懂课文本身。由于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 为什么喜欢
2,小组合作编排课本剧。
3,每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合作表演课本剧。
4,学生互评,评出"最佳演员"奖。
经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理解丑小鸭在逆境中坚持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已经水到渠成。
课本剧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合作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自然就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魅力。这些都体现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自我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以读为本,鼓励评价。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悟出感情,在读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训练。并且让学生在评价中自悟自得,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二)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用"图",灵活用"文",把图作为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文字训练的材料,把文作为提高朗读能力和品析词句的一个范例。教学中,教师更为关注的不是教材本身蕴含的知识目标,而是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
(三) 激发想象,鼓励创新。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课文进行加工,变成课本剧来表演。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丑小鸭》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