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阅读崔允漷教授主编的《有效教学》,本书分别从“什么是教学——怎样教得有效——怎样教得更好”三方面,阐述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他所提出“有效教学”主要是把学习还给学生,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维持与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下面所谈内容是我学习《有效教学》思考心得。
要还学生以民主,用讨论激活课堂气氛。崔允漷先生说,要尽可能鼓励学生集体活动,并给予客观的表扬与批评。在课堂教学中我往往对学生要求高,总感觉学生知道的太少,于是,不自觉地急于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忘记了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去思考讨论。这样以来,学生少了思考的时间,被动的接受教师强塞来的知识,学生自然对强塞来的知识就有了抵制情绪。现在想来,无论如何,教师在一节课上是至少要给学生一次讨论的时间的。
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我的操之过急,把文本知识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使得他们疲于学习。在《有效教学》的指引下,我不断成长与进步。于是,我尝试着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在活动中,我发现课堂气氛顿时就多了些生机。他们讨论后,我再给以小结和板书,学生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而我要讲的内容也变得少而精了。是啊,学生是充满了活力的,还他们以民主,经过他们思考后再给以引导帮助,质和量都会提高。所以,永远不能剥夺学生民主的权力。
因此,从《有效教学》中了解了课堂气氛的重要,让我惊恐万分。于是,在备好内容的同时,我总要考虑学生会出现的反应,如果是下午第一堂课,更应该设计好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因为这时的课学生容易犯困,我得打消他们的困意。像这样经过多次思考,方敢确定自己备好了课,才敢走进课堂。
我希望我们每位老师都尽量去认真备课备学生,尽量让自己的每堂课学生都爱听,尽量达到积极课堂气氛的几项指标。我想这样的结果,不只是学生会爱上课堂,爱上老师,老师也会受感染,而爱上课堂,爱上学生!
20__年4月22日,我认真观看了曾老师关于“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和实操指南”的讲座。老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第一,阅读素养;第二,阅读目标;第三,阅读的乐趣,来自讨论和分享。其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阅读——细,是一个关键的角度。
一、关注文本的细节,引导学生去感受整本书阅读。
通过书中的细节,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文章的事例,可以感知作者所要表达的细节;通过使用文本的核心细节,可以让学生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因为精彩的文学作品,是会隐藏细节的。引导学生品读这些细节,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
二、关注阅读目标的细分,促进学生去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阅读策略是为学生达成阅读目标服务的。阅读的目标分为学段阅读目标、学期阅读目标、单本阅读目标、阅读任务目标等。文本的阅读细分要有目标,否则文章就会显得无力。阅读目标要细分,要结合每个年龄阶段,进行具体安排,要想让学生的阅读技能呈现螺旋上升,就需要有一系列细分的目标。
三、慢慢地读,从中去建立推理策略。
曾老师建议老师们一个文本至少要读3遍,崔老师也提到讲《草房子》的老师读了20多遍。通过慢慢地读文本,教师才能够去关注到导语、情节、人物、主题、写作等阅读教学的策略。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许多书是多少年前读过的,仅凭记忆中的那个轮廓,是难以做到细读的。
假期,我自己慢慢地读《红楼梦》,结合《蒋勋说红楼梦》这个系列的书,帮助我对这本书才有了新的认识。慢慢地读,教师需要,孩子也是需要的。曾老师的讲座中,提到了阅读既是孩子灵光乍现,也是教师自身的感染成长。结合自己读书过程,我很认可这个观点,而且也陶醉在实践的路上。
通过观看这次讲座,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可以在复学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假期,我布置了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孩子们选择《西游记》的最多,男孩子也有很多选择《三国演义》、《水浒传》,但是女生极少选择读《红楼梦》。
我希望孩子们在家的日子里多读名著,我希望通过我的“细”读,可以让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收获满满。、。、。、
探讨初中现代信息的教学方法论文
一、采取系统的讲解方式,促进学生牢固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常识性知识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但我认为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讲解法更能够让学生掌握和了解信息技术的常识性知识。例如对于信息技术中一些概念性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讲解这些知识更有利于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还有在学习计算机的组装和硬件系统时,教师便可以结合计算机上的器件十分清晰和准确地讲给学生听,顺利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既能够系统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更能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产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利用学习任务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当我们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做一件事情时,注意力和精力就会十分集中,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实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制定学习任务,或是鼓励和鞭策学生给自己制定学习的任务和目的。这样就会让学生有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干劲十足,有效提高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会在上课之前会精心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眼球的作品,在课堂一开始便将这些作品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自己操作制作的欲望,然后给予学生相关的指导,之后便放手让学生自己努力实践,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例如photoshop的学习,我在学习其美化图片的方法时想将自己的生活照呈现在学生眼前,然后把自己事前经过处理美化后的图片与其对比,使学生感受到photoshop软件的强大图片处理功能,并且产生掌握这一技能的强大欲望。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将这一技术传授给学生,再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大胆的操作和尝试,把自己的。相片变得更加漂亮。这种具有目的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之中,既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又能够激发其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三、教师进行熟练的示范,给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方式
在示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讲解及操作过程中的姿势。教师通过演示将在操作计算机时操作者应该保持的正确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经常使用的键盘、鼠标等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和知道自己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另一方面是对计算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详细示范。从开始找到指定的位置到最后完成任务进行一一详细的演示,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从教师的展示中学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从而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适当采取同步操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难易程度选择同步操作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和教师进行同步操作。同步操作时,教师要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讲解和指导,学生则按照教师的指导跟随教师一步步地进行计算机的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得到教师的指点。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以上每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和组合,使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灵活和多样,让学生轻松地学到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
1、颠覆法——重整知识结构
京翰1对1教学总监孟老师对这一教学法进行了形象描述:有些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能盖两层小楼,但由于知识不成体系,有段无篇,拿能盖两层小楼的砖盖了五个鸡窝,无论如何小修小补,始终都是五个鸡窝,而无法达到两层楼的高度,因此要想突破,必须推倒了重盖。颠覆式教学法在京翰1对1被发挥到了极致。
2、填充法——填补知识漏洞
假如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做题思路与方向把握很准,但细节上总是出问题,比如考试中选择、填空题丢分太多,拿到试卷后自己都后悔不已;还有平日100% 做对的题,一到考试准出错……家长恨孩子太马虎,学生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京翰的老师运用填充式教学法规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夯实每一知识点,有效保证简单题不丢分、难度题少丢分,在考试中发挥真水平,甚至超常发挥…… 京翰1对1教学有章可循,考试有法可依,学生成绩想不提高都难。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常见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现代测试技术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们在航空宇航专生现代测试技术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等进行的一些初步探索,通过补充新测试技术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而不落伍,并且通过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实验、“冯如杯”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科技活动,掌握并完成了潮试技术和方法的'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 者:王海兴 汤海滨 常海花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2 关键词:现代测试技术 教学方法改革 设计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