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轮船从A城到B城需行3天,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
解:轮船顺流用3天,逆流用4天,说明轮船在静水中行4-3=1(天),等于水流3+4=7(天),即船速是流速的7倍。所以轮船顺流行3天的路程等于水流3+3×7=24(天)的路程,即木筏从A城漂到B城需24天。
2、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小红每分走52米,小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若小红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小红和小强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解:因为小红的速度不变,相遇地点不变,所以小红两次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相同。也就是说,小强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走4分。由
(70×4)÷(90-70)=14(分)
可知,小强第二次走了14分,推知第一次走了18分,两人的家相距
(52+70)×18=2196(米)。
1、小明有10个苹果,他把其中的3个苹果分给了小红,又把其中的2个苹果分给了小李,剩下的苹果还有多少个?
答案:小明剩下的苹果=总数-分给小红的-分给小李的=10-3-2=5个苹果。
2、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2厘米,小明用这支铅笔画了一个长度为3厘米的线段,还剩下多长的铅笔?
答案:剩下的铅笔长度=总长度-画的线段长度=12-3=9厘米。
3、小李参加了一个比赛,他跑了1000米,其中的一半时间用了3分钟,另一半时间用了4分钟,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分钟?
答案:小李的总时间=3分钟+4分钟=7分钟,平均速度=总距离/总时间=1000米/7分钟≈142.86米/分钟。
1、瓶内装满一瓶水,倒出全部水的1/2,然后再灌入同样多的酒精,又倒出全部溶液的1/3,又用酒精灌满,然后再倒出全部溶液的1/4,再用酒精灌满,那么这时的酒精占全部溶液的______%。
2、有三堆火柴,共48根。现从第一堆里拿出与第二堆根数相同的火柴并入第二堆,再从第二堆里拿出与第三堆根数相同的火柴并入第三堆,后,再从第三堆里拿出与第一堆根数相同的火柴并入第一堆,经过这样变动后,三堆火柴的根数恰好完全相同。原来第一、二、三堆各有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根。
3、三边均为整数,且长边为11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个。
4、钱袋中有1分、2分、5分三种硬币,甲从袋中取出3枚,乙从袋中取出2枚。取出的5枚硬币中,仅有两种面值,并且甲取出的三枚硬币面值的和比乙取出的两枚硬币面值的和少3分,那么取出的钱数的总和多是_____________。
5、甲走一段路用40分钟,乙走同样一段路用30分钟。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先走5分钟,乙再开始追,乙________分钟才能追上甲。
一列火车通过360米长的铁路桥用了24秒钟,用同样的速度通过216米长的铁路桥用16秒钟,这列火车长米。
分析:这道题让我们求火车的长度。我们知道:车长=车速×通过时间-桥长。其中“通过时间”和“桥长”都是已知条件。我们就要先求出这道题的解题关键:车速。通过审题我们知道这列火车通过不同长度的两个桥用了不同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桥的长度差和通过时间差求出车速。
解答:解:车速:(360-216)÷(24-16)
=144÷8
=18(米),
火车长度:18×24-360=72(米),
或18×16-216=72(米)。
答:这列火车长72米。
故答案为:72。
1、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2小时候,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80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一小时,5小时候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A、B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走82千米,已经行了15分钟,还要行多少分钟才可以相遇?
4、甲乙两列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2千米,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52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姐妹两同时从家里到少年宫,路程浅唱770米,妹妹步行每分钟60米,姐姐骑自行车以每分钟160米的速度到达少年宫后立即返回,途中与妹妹相遇,这时妹妹走了几分钟?
1、小利数学、语文、英语三门成绩分别是97分、98分和96分,他的平均成绩是()分。
2、一个数乘以6,加上6,再减去6,再除以6,结果还是6,这个数是()。
3、袋子里混装着篮球和红球各6个,问一次至少拿出()个球才能保证有一个红球。
4、王明数学、语文的平均成绩是95分,加上英语后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6分,英语考()分。
5、一个长方形木板,长6厘米,宽4厘米,被截去了一角,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吗?周长是()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