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质量流量计;空气浮力;修正
中图分类号P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46-0197-02
0引言
近年来,虽然各大企业都已认识到质量流量计测量出的是介质“真空中的质量”,但某些企业还依然按照它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贸易交接,而不进行任何修正,这是与我国贸易计量采用“空气中的重量”的规定相违背的。这样会直接导致买方的经济损失,有失计量交接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因此,如何科学理解空气浮力对质量流量计测量值的影响,并正确对其测量值进行修正是值得研究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1质量和重量的区别与联系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往往会将重量与质量的概念相互混淆,实际上,重量与质量并非同一概念。
1.1质量与重量的概念
为避免人们对“重量”一词在使用中的含混不清现象,1901年“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对于质量、重量和加速度特别声明如下。
1)千克(公斤)是质量的单位,它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2)重量表示的量与力的性质相同;物体的重量是该物体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1.2空气中的重量与空气中的质量
“空气中的重量”是指物体在空气中所受到的重力和空气浮力的合力。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物理属性,物体的质量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条件下不应发生变化。
由于在实际贸易质量计量过程中,测量物体“真空中的质量”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既不经济又不科学,因此就引入了“空气中的质量”这一概念,它等于“空气中的重量”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1.3真空中的质量与空气中的质量
将油品在真空中的质量换算到空气中重量的换算系数来源于等臂天平,在天平一端放入质量为m1的被称油品,另一端放入质量为m2的平衡砝码,等臂天平的臂长分别为a和b,即a=b,设油品的密度为,砝码的密度为,空气的密度为m,油品的体积为a。根据天平两端平衡的条件有:
2为什么要对质量流量计测量值进行空气浮力修正
目前国内各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中,用于液体原料和产品进、出厂“数量把关”的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已占到75%以上。因此,如何正确使用质量流量计对供、需双方的利益都是至关重要的。
1)以质量法检定流量计为例,对“JJG1038-2008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检定规程”所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
根据检定规程要求,选用质量法检定质量流量计时,可以由公式(3)计算。
式中:为第i检定点第j次检定装置测量的累积质量流量;
(MI)ij为衡器的质量示值;
ρ为检定用流体的密度;
ρm为装置检定用标准砝码密度;
ρa为空气密度。
由式(1)和式(3)可知,式(3)中的正好是式(1)中F的倒数。
由式(3)可知,给(MI)ij乘以空气浮力修正系数F的倒数1/F时,即可得到其真空中的质量,这样就可以直接和质量流量计实际测量出的流量进行比较,以它检定的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显示的质量仍然是真空中的质量。
2)再以容积法检定质量流量计为例,通过流量计的流体在标准量器处的体积值VS以式(4)计算:
然后按式(5)计算标准量器测得的质量ms:
笔者认为完全可理解成:
式中:VS为修正后的标准容器测得的体积值;
V1为检定时标准容器读得的体积值;
β为标准器的体积膨胀系数;
为检定时标准器内的液体温度;
为第i检定点第j次标准器测得的质量或总量;
为第i检定点第j次检定时标准器测得的体积;
为第i检定点第j次检定时标准器处的流体密度值;
由此可见,使用容积法检定过的质量流量计,其测量值也是真正的()的质量,也没有考虑到“商业质量”的因素。
3如何对质量流量计测量值进行空气浮力修正
“GBT9109.5-2009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油量计算动态计量”和“SY-T628-2007用科里奥利流量计测量液态烃流量”均对质量流量计空气浮力修正方法进行了规定,在日常计量交接过程中,可使用式(7)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
式中:为空气中的质量;
为真空中的质量;
Fa为真空中油品的质量换算到空气中质量的换算系数(简称空气浮力修正系数);
为油品在工况下的密度(kg/m3),为了简化计算,可取流量计指示的平均密度,或双方约定采用实验室测定的标准密度值。
为当地大气密度(kg/m3),一般情况下取1.2kg/m3,当双方约定海拔高度对大气密度影响不能忽略时,可按下式计算:
(7-2)
式中:为交接地点海拔高度m,根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数据。
“GB/T9109.5-2009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油量计算动态计量”在附录中列出了介质在不同密度下的空气浮力修正系数Fa表,在实际计算中可以直接查表得到。
4结论
用质量流量计进行计量交接时,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法定要求应进行空气浮力修正,本文提出的空气浮力修正方法是科学合理的方法,空气浮力影响幅度与计量点海拔高度(或大气压)有直接关系,因此,应注意空气浮力影响修正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GB/T1885-1998《石油计量表》产品部分[M].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1.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G1038-2008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检定规程[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8.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9109.5-2009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油量计算动态计量[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7.
[摘要]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利用传感器检测空气质量是当今流行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传感器在空气质量检测方面的原理应用,分析了当前气体传感器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气体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空气质量气体传感器室内环境污染
一、空气对于人的重要性
人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氧,并通过吸入空气而获得氧。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吸入空气达6500升以获得足够的氧气,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人的一生中有90%以上时间在室内度过,可见,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更是至关重要。
二、室内环境污染背景
当今,人类正面临“煤烟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之后,又出现了“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环境污染。美国专家检测发现,在室内空气中存在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20多种,致病病毒200多种。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氡、甲醛、苯、氨以及酯、三氯乙烯等。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证实,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
三、关于开展室内空气质量服务的几点设想
1.着手调查国内家庭和办公室内空气质量的基本情况。
2.了解并着手引进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设备。
3.进行规模较大的宣传活动,首先应由气象主管部门与环保主管部门联合建立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管理机制。
4.对国际环保部门有关室内空气质量的法规、技术标准、室内污染测定方法及对测定仪器等问题进行专门的调查和研究。
四、空气检测仪的强力武器——传感器
检测技术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手段。而传感器是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等活动中对信息资源的开发获取、传输与处理的一种重要工具。下面将介绍六种在空气质量检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传感器。
1.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传感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传感器利用被测气体的吸附作用,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通过电流变化的比较,激发报警电路。由于半导体式传感器测量时受环境影响较大,输出线形不稳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传感器,因其反应十分灵敏,故目前广泛使用的领域为测量气体的微漏现象。
2.催化燃烧式传感器。催化燃烧式传感器原理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检测可燃气体的原理之一,具有输出信号线形好、指数可靠、价格便宜、无与其他非可燃气体的交叉干扰等特点。催化燃烧式传感器采用惠斯通电桥原理,感应电阻与环境中的可燃气体发生无焰燃烧,是温度使感应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打破电桥平衡,使之输出稳定的电流信号,再经过后期电路的放大、稳定和处理最终显示可靠的数值。
3.定电位电解式传感器。定电位电解式传感器是目前测毒类现场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在此方面国外技术领先,因此此类传感器大都依赖进口。定电位电解式气体传感器的结构:在一个塑料制成的筒状池体内,安装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在电极之间充满电解液,由多孔四氟乙烯做成的隔膜,在顶部封装。前置放大器与传感器电极的连接,在电极之间施加了一定的电位,使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气体与的电解质内的工作电极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在对电极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电极的平衡电位发生变化,变化值与气体浓度成正比。
4.迦伐尼电池式氧气传感器。迦伐尼电池式氧气传感器的结构:在塑料容器的一面装有对氧气透过性良好的、厚10-30μm的聚四氟乙烯透气膜,在其容器内侧紧粘着贵金属(铂、黄金、银等)阴电极,在容器的另一面内侧或容器的空余部分形成阳极(用铅、镉等离子化倾向大的金属)。用氢氧化钾。氧气在通过电解质时在阴阳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阳极金属离子化,释放出电子,电流的大小与氧气的多少成正比,由于整个反应中阳极金属有消耗,所以传感器需要定期更换。目前国内技术已日趋成熟,完全可以国产化此类传感器
5.红外式传感器。红外式传感器利用各种元素对某个特定波长的吸收原理,具有抗中毒性好,反应灵敏,对大多数碳氢化合物都有反应。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6.pid光离子化气体传感器。pid由紫外灯光源和离子室等主要部分构成,在离子室有正负电极,形成电场,待测气体在紫外灯的照射下,离子化,生成正负离子,在电极间形成电流,经放大输出信号。pid具有灵敏度高,无中毒问题,安全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MSP430F5529;有害气体检测;温湿度检测;超低功耗
中图分类号:TH811.1
居室、办公室、宾馆、饭店、商场等场所使用的装潢材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化学成分如:甲醛等有害气体常引发眼睛和喉咙疼痛、皮炎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习惯称之为“装潢病”,在导致“装潢病”的诸多物质中甲醛可算是罪魁祸首。且甲醛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专业机构测量甲醛等有害气体价格昂贵,而且在时间方面受到限制。现代家庭使用的天然气、液化气可能发生泄漏引起爆炸。因此,设计一种低功耗、便携式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该检测系统由MSP430F5529单片机为核心,由传感器、A/D转化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组合而成。通过MQ138甲醛检测传感器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通过ms2200CO检测传感器检测一氧化碳气体,通过空气质量传感器MQ135传感器检测室内空气中其他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AM2301温湿度传感器对现场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采用MSP430单片机自带的AD转换器对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利用段式液晶显示屏显示检测结果。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硬件电路设计
2.1主控芯片MSP430F5529功能介绍。MSP430F5529是一种16位超低功耗、具有精简指令集的混合信号处理器。寻址方式丰富,运行速度快,高达25MHz。当系统处于省电的低功耗状态时,中断唤醒只需5μs;并且体积小,电压低,功耗低,适用于需要电池供电的便携式仪器中。此外,内置的A/D转换器的分辨率达到了12位,提高了转换精度,使测量更加准确,内置A/D转换器进一步降低了功耗。
2.2MQ138甲醛检测传感器。MQ138传感器的敏感材料是活性很高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当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发生氧化反应,氧原子吸附电子变成氧负离子,浓度升高。遇到还原气体时氧负离子因发生还原反应导致其表面浓度降低。MQ138传感器模拟信号和电平信号同时输出,模拟量输出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浓度越高电压越高。用于家庭、环境的挥发物探测装置,适宜于醛、醇、酮、芳族化合物的探测,气敏感元件测试浓度范围:苯1to100ppm、甲苯10to100ppm、甲醛1to10ppm。MQ138甲醛检测传感器测量原理图如图2所示。
2.3MQ135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MQ135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用于家庭、环境的有害气体探测装置,适宜于氨气、芳族化合物、硫化物、苯系蒸汽、烟雾等气体有害气体的探测;气体敏感元件测试浓度范围:10to1000ppm;对硫化物、苯系蒸汽、烟雾等有害气体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的稳定性。MQ135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测量原理图如图3所示。
2.4ms2200CO检测传感器。ms2200CO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一氧化碳气体,工作在-10至60摄氏度,检测浓度范围:0-1000ppm(CO气体);对一氧化碳、烟、HC挥发气体有高灵敏度,可用于该类气体定性检测;具有使用寿命长和稳定性可靠等特点。ms2200CO检测传感器测量原理图如图4所示。
2.5AM2301温湿度传感器。AM2301传感器又叫DHT21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复合式温湿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一个电容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感温元件,并与高性能单片机相连。
2.6报警系统。为了使本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监测更为直观,采用了由显示屏和一个蜂鸣器构成的声光报警电路。其中对应每一种有毒气体都有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与其对应,正常情况下对应绿色的发光二极管亮,蜂鸣器不响;当气体的浓度超标时,对应红色的发光二极管亮,并启动蜂鸣器。
2.7AD转换电路。气体传感器出来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而微处理器MSP430F5529只能处理数字信号,故需要对模拟信号信号进行转换,将其转换为处理器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由于经过放大电路出来的模拟电压变化范围在0~3V,故采用MSP430F5529单片机自带AD进行模数转换。
MSP430F5529对输入模拟量要求:信号单极性,电压范围是0-3V,若信号太小,必须进行放大;输入的模拟量在转换过程中应该保持不变,如若模拟量变化太快,则需在输入前增加采样保持电路。ADC0809的时序接口为51系列单片机的标准总线接口,操作方便,如同对存储器或I/O操作一样,A/D转换精度为8比特,满足本课题要求。输入的模拟电压为0~3V,一次A/D转换时间为100μS。
2.8超低功耗。MSP430F5529继承了MSP430单片机超低功耗的特点,可以软件配置6种超低功耗模式,其处理功耗(1.8~3.6V,0.1?A/Power-down,0.8?A/Standby,250?A/MIPS)和口线输入漏电流(最大50mA)在业界都是最低的。可以满足本系统对超低功耗的要求,实现电池供电。
2.9液晶显示模块。本系统所要显示的数据一共有5个,分别是两种有毒气体的浓度和室内的温度、湿度,显示模块采用单片机自带的段式显示屏。这种LCD是102x64矩阵LCD,带背光,驱动简单,适用于耗电量小为便携式应用的场合。
3软件电路分析
系统软件流程图如图5所示。
4系统实验方案
4.1温湿度检测模块设计实验方案。选择AM2301模块进行温湿度传感器对现场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将测得数据与标准温湿度表进行比较,修正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测量准确度。
4.2有毒气体检测模块设计实验方案。有害气体检测模块与MSP430单片机连接,利用单片机内置的A/D转换器将气体检测传感器模块输出的气体浓度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将显示出来的值与标准有害气体浓度相比较,修正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测量准确度。
5结束语
检测室内甲醛气体浓度和可燃气体(甲烷、丙烷等);还可检测室内温度、湿度;可实时显示甲醛浓度读数、温度、湿度读数。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采用电池供电,系统功耗低,价格低;适合家庭使用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参考文献:
[1]李萍.基于ARM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2]王磊.室内空气品质监控系统的开发与研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2.
[3]吴娜.甲醛气敏元件研制及灵敏度特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4]HKeithFlorie.China,sairPollutionrisks[N].Environmenialseienee&Teehnology,1997,31(6).
[5]袁启昌,袁海宁.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2004.
[6]SalthammerT,MarutzkyR.Formaldehydeintheindoorenvironment[J].ChemicalReviews,2010,4(13)29-30.
作者简介:张丰壮(1992-),男,山东渔台人,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高坤(1978-),男,山东高密人,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电路与系统;王雪(1991-),女,山东无棣人,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王富云(1991-),女,山东新泰人,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和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十项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就绿色环保装修问题,达成如下协议:
1、乙方保证工程实行环保设计、采用环保材料、进行环保施工、装修后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2、可检测工程(符合本合同4.1及4.2款的要求)验收后,甲方如果认为有必要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可以委托下列具有国家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检测费用由甲方承担。
国家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室内环境检测总站
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3、室内环境空气检测项目为"甲醛"、"苯"、"tvoc"三项,检测数据以本合同列出的,上述具有国家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环境检测报告》为准。
4、甲方同意在室内空气进行检测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否则检测结果无效,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的责任由甲方负责。
4.1检测须在未搬入家具,未配置木地板、橱柜等项目的情况下进行;室内所有对环境能产生影响的材料(如板材,涂料等)均须为乙方报价明细上和增减项单上的项目,且为乙方提供。
4.2如果有非乙方施工项目,或有未与乙方书面约定(指合同或变更单)而进行施工的项目(包括数量增加而未有书面约定的),检测结果无效。
4.3检测时间应在可检测工程完工验收_________天(不算做工程延期)之后进行,在此期间,室内必须每天24小时通风换气,地漏和下水管须用遮盖物封闭。
4.4检测由乙方专职人员(非施工人员)、检测中心专业人员、客户三方同时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唯此情况下进行的检测视为有效。
4.5符合本合同列出的,具有国家资质检测机构所要求的室内、室外空气条件、温度等其他必要条件。
5、由于装修引起室内空气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环保不合格的材料,因此如果室内空气经检验不合格,则首先要在使用材料上寻找原因。甲、乙双方首先共同查找在检工程中的材料,如果发现有本合同4.1及4.2条款的情况或行为,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的责任由甲方负责。如没有发现本合同4.1及4.2条款的情况或行为,装饰所用材料全部为乙方承诺使用并提供的材料,责任由乙方负责。
6、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的原因除装修污染外,还有建筑主体、家具等污染,对装饰装修以外的污染,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7、由于乙方原因导致室内空气不合格,乙方按下列步骤解决:
7.1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期限为一个月,治理造成的延期交付视同工程延期,乙方每日按合同造价的3‰承担违约金。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之前的时间(以检测报告上标明的出具时间为准),不算做工程延期。
7.2治理结束后,经检测室内空气仍不达标的,乙方为甲方办理退单,并退还甲方已交全部施工款。
7.3乙方退还甲方已交全部施工款后,本合同自动终止,乙方不再负有其他责任。
8、由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会因挥发越来越少,因此空气质量不存在保质期。
9、本合同必须与施工合同同时签定方可有效。乙方拥有对本合同的最终解释权。
10、本合同一式两份,甲方、乙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
关键字: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检测;实践
一、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就目前来说,室内空气的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尤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以及低端产品鱼目混杂被应用于建筑中使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针对具体情况,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实践,从而找出可能的污染源,最终便于人们高效处理室内空气污染。
二、室内空气检测实践的意义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居住条件不断提升以及人们思想觉悟的不断增强,室内空气质量好坏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室内的空气主要指人们居住、工作、消费或娱乐等场所相对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如果人们在空气质量不达标(依据GB50325-2010标准中,苯、甲醛、氨、TVOC和氡含量超标)的环境中长时间吸入空气中有害气体,可能出现身体不适或生理机能相悖的现象,严重者甚至会致癌。因此,使用前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实践,才能够及早发现室内空气中不符合标准的现象,并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无毒。因此,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实践对于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实践过程中的要点
1.检测采样数量和布点要点
在室内空气检测实践过程中,依据建筑面积大小及房间数量按比例确定室内空气检测采样点数量,其检测房间数量不少于三间,如果房间总数少于三间的则需全部抽检。在建筑物验收时,如果抽检的样板房合格,则抽检房间数量可以减半,但最终抽检数量不得少于三间。针对采样结果分析,如果为单点采样其结果评定为单点评定,如果为多点采样则以均值作为这间房子的最终值。
对于室内空气采样点的分布而言,需科学合理的将采样点进行分布。原则上采样点分布在室内的对角线上,并且应避免通风口和门窗,采样仪器距离墙壁要保持0.5m的距离,采样点的高度保持在0.8m-1.5m。
2.室内空气检测实践的质量保障
为了更客观的反应室内空气质量,在室内空气检测实践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抽检的房间是采用自然通风则需安装好门窗并在检测前依据标准对房间进行密闭;如果房间采用中央空调,则采样时需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采样;第二:在进行具体采样之前检查所用动力采样器的气密性以及在抽样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流量并确保空气流量大小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第三:对于采集氨和甲醛的吸收液必须按标准在采集前现配,而对于苯和TVOC的采集管在采样前必须进行活化;第四:采样时准确记录采样起始、终止时间和采样时间内的温度及压力;第五:采样时尽量避免雨天;最后:对于采集的样品要在标准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测分析。
3.室内空气检测实践中样品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民用建筑室内检测主要检测的污染气体为苯、TVOC、氨、甲醛和氡,其中氡为现场检测,其他均须先采集样品后进行后期分析(苯和TVOC使用气相色谱,氨和甲醛采用分光光度法)。针对气相色谱法,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问题。首先:采用的载气纯度应满足标准;其次:一不同型号的色谱仪需先做标准曲线确定仪器最佳使用条件,一般情况下为半年做一次标曲,如果样品较多时需三个月做一次标曲;最后:解析时采样管安装方向应与采样时方向相反,这样便于更好的将吸附气体随载气进入色谱管。分光光度法测氨和甲醛,其规范的操作和严格的条件控制影响实验最终结果。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所有化学试剂的纯度、保质期应满足要求;二、如果实验室温度与玻璃仪器上使用温度有差异时,需先校正玻璃仪器后再使用;三、分光光度仪使用前需先预热;四、分光光度仪的吸光度在一定的范围能准确反映待测样品的实际浓度,如超过这一浓度其所测值可能偏小;五、在做氨和甲醛标曲时,每加一种样品需及时盖好玻璃仪器,避免试剂见光分解影响实验结果。
四、室内空气检测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检测实践结果与标准数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目前而言,对于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两个标准中污染物含量指标有一点差异,虽这两种标准中数值相对接近,但是在室内空气进行实际的检测实践时其检测结果可能介于两者之间,为此就无法判定此次室内空气的检测结果是否合格。除此之外,室内空气检测实践的过程中由于人类个体体质差异,可能出现即使检测结果符合标准的住房也不一定能够保证人们居住的环境质量。
2.室内空气检测实践中的衔接问题
虽然目前存在两种空气质量的标准数值界定,但由于室内空气的检测条件不同,这样就会使得检测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因此,这种室内空气检测结果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室内空气的检测实践目标进行合理性的选择。目前室内空气检测实践目标主要有三种,即对室内空气污染源的检测、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以及对室内空气检测结果的验收。根据不同的室内环境和性质,要采取不同的检测实践目标的种类。如果是对于一般性建筑而言,要依据相应的民用建筑室内空气环境进行相应的控制。如果是对于人们居住的环境而言,主要依据室内空气质量的相应标准指标进行相应的检测。而对于室内空气污染源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就是把室内中的家具和室内装修具体的分开来看,只有仔细的将家具和室内装修分开,进行单独的仔细检测,才能够准确的确定室内空气污染源的具置。
3.室内空气检测方法缺乏科学性
对于室内空气进行的检测实践过程中,检测的方法选取对于检测的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针对实际的情况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的方法选取,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就目前而言室内空气检测的方法缺乏科学性,并且在整个室内空气检测实践的过程中检测方法相对复杂。因此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有待提高,只有将检测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良,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五、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实践就变得至关重要,只有科学合理的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实践,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栋.室内空气检测实践中几个问题[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10(5):67-68.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全过程;质量标准;监测控制;环境污染
1.充分认识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1.1要充分认识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举措。推进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考核体系建设,优化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提高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平,提升区域特征污染物监测能力,推进典型农村地区空气背景站或区域站建设,对于促使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状况,更加接近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具有重要意义。
1.2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是全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重要保障
开展对新增指标的监测评价,需要实施分析方法选取、仪器检定选型、设备购置安装、数据质量控制、专业人员培训、系统调试运行、监测数据分析、监测信息等一系列工作,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是保障上述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1.3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是提高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与健康息息相关。为满足社会公众环境知情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检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应及时准确环境监测信息,尽快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
“十二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建设先进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体系为目标,整合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网、农村监测网、酸沉降监测网、沙尘天气对大气环境影响监测网、温室气体试验监测等信息资源,增加监测指标,建立健全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点位管理制度,完善空气质量评价技术方法与信息机制。到2015年,建成布局合理、覆盖全面、功能齐全、指标完整、运行高效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2.加快建设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
按照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监测指标,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开展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自2016年1月1日起,以上各地均按照新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逐点实时监测结果。
2.1加强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能力建设
按照上述时间要求,地级及以上城市应完善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分步填平补齐相关监测仪器设备设施。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设立必要的重金属污染物空气监测点位。各省、地市级监测站及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应建立健全数据传输与网络化监控平台,进一步加强各省区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
2.2要加强区域环境空气监测系统能力建设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辽宁中部、山东半岛、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陕西关中、山西中北部、兰州白银和乌鲁木齐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新建区域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同时扩展31个现有农村环境空气监测子站功能,形成区域环境空气监测能力。
2.3要加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空气监测能力建设
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抓紧完善国家空气背景监测重点实验室的立体监测、区域预警平台以及数据实时传输及系统等基础支撑体系。
3.加强组织协调,保障能力建设顺利推进
3.1要加强组织,协调推进
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编制本辖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方案,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到有部署、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要加大投入,保障资金
各级环保部门应积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和运行保障费用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建设所需资金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承担。
3.3要加强培训,提升水平
各级环保部门应根据新形势下环境管理的需要,制定监测人才培养规划,定期开展培训,以培养技能人才、专业拔尖人才、综合管理人才为重点,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科学监测环境空气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3.4要定期评估,加强考核
各地应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项目实施定期调度机制,及时掌握情况,严格考核验收。
4.自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的构成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部分组成。
监测子站的主要任务: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采集、处理和储存监测数据;按中心计算机指令定时或随时向中心计算机传输监测数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中心计算机室的主要任务: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手机各子站的检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对所收去的检测数据进行判别、检查和储存;对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对检测子站的检测仪器进行远程诊断和校准。
质量保证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对系统所用检测设备的标定、校准和审核;对检修后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运行考核;系统有关检测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系统支持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根据仪器设备的运行要求,对系统仪器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及时对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进行检修、更换。
5.自动空气质量监测中质量保证控制环节
5.1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规范监测手段,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此规范中对于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两重要指标外,还对数据的可比较性及追踪性提出了要求。
5.2具体完善促进实施手段
质量保证环节包括:A.监测人员培训;B.设定标准监测方法;C.分析员筛选;D.站点考核;E.检测仪器的阶段性维护;F.仪器使用,校准,维护历史记录。
质量控制环节包括:A.数据检查;B.数据处理;C.监测仪器的日常校对;D.监测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
5.3主要控制手段
A.监测时间与频次控制;B.监测数据有效性质质量控制;C.监测仪器校准;D.监测仪器性能审核;E.检测仪器,校准装置,标准物质等的质量检查;F.落实数据审核。
6.质量控制操作责任划分
6.1监测站操作员质量控制环节责任范畴
按照操作条例,执行监测站的例行操作和仪器的站内例行校准;鉴定和设备报告,监测站环境的潜在变化和潜在问题;鉴定和报告监测站的潜在安全问题;对监测仪器进行简单的站内测试和维修;定期参加质量控制部门的组织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操作培训;当被要求时,参与质控和质保方面的监测站审计工作;在监测站点巡查后24小时内,完成仪器校订电子记录表格并上传至中心数据服务器。
6.2设备供应商、设备服务商部门质量控制环节的责任范畴
例行和紧急设备维护和维修监测及辅助设备。通过全面的测试及校准,对所有监测仪器的关键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做到完善行的独立质量控制。
7.控制措施
7.1对于环境监测部门质控质保责任范畴划分的明确化,对于不同阶段的质控质保责任分配到户。
7.2对于监测站获得数据,经手人应有明确的修改权限,和筛选权限,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在未来的审核或者调用中,有据可查。
7.3逐步建立空气质量区域化网络系统。
8.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全面迅速发展,由于人工介入的工序的逐渐减少,自动化空气质量监测对于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环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因此做到全程空气监测质量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