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谢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
3.故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
将:且为之奈何?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5.胜
尽:刑人如恐不胜
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杓
6.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7.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比:长于臣。
在:复得见将军子此。
11.间
抄小路:道芷阳间行
暗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相,珍宝全都占有了。项羽大怒,说: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_!这时候,项羽的_40万,驻在新丰鸿门;刘邦的_10万,驻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山东的时候,贪恋钱财货物,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_,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友好。张良这个时候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死在一起。张良说:我为韩王送沛公,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全部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_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都告诉项王。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不合道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第二天早晨刘邦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并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过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不熟的猪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_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_,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_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乘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_驻在鸿门,刘邦的_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走,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沛公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再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再拜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掉了曹无伤。
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部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
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1.距─拒,把守:距关,毋内诸侯。
2.内─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3.要─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早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隔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座位:置之坐上。因击沛公鱼坐。
8.不—否,不者,若属将为所虏。
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操何)
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
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
加彘肩(省略“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