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免疫抑制剂(6篇)

时间: 2024-01-05 栏目:公文范文

免疫抑制剂篇1

【关键词】NS398;CTL;卵巢癌

卵巢癌起病隐匿,五年生存率在30%左右[1]。NS398是一种磺胺类药剂的衍生物,是COX2选择性抑制剂[2]。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肿瘤作用是抗原特异性的[3],本研究旨在探讨NS398对卵巢癌细胞系CAOV3增殖抑制及对CTL细胞体外免疫杀伤作用的影响,为卵巢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卵巢浆液性癌细胞系CA0V3由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实验室提供。NS398为美国Cayman公司产品。PGE2放免测定试剂盒由苏州医学院血液研究所提供。

12放射免疫法测定CAOV3细胞及经NS398处理的CAOV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PGE2含量。

13卵巢癌CAOV3细胞体外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流式细胞仪分析CTL细胞表型。

14CTL杀伤活性检测:采用MTT比色法检测CTL细胞杀伤活性。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样本均数以x±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

21PGE2放射免疫结果显示,经NS398处理后,CAOV3细胞培养液中PGE2含量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在IL2存在的条件下,PBMC经NS398处理的CAOV3细胞两次抗原刺激成功诱导产生CTL,表达CD3+CD8+阳性率分别为41%、64%,而未经处理的PBMCCD3+CD8+阳性率仅为25%。

23MTT比色法检测CTL杀伤活性结果显示,CTL细胞对CAOV3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活性,实验组CTL细胞对CAOV3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环氧合酶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COX2及其代谢产物与包括卵巢癌在内机体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机体存在多种免疫监视机制,发挥着重要的抗肿瘤作用,细胞免疫是抗肿瘤的主力,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但肿瘤在人体免疫监视下仍能发生、发展并且发生转移,原因可能在于肿瘤具有免疫抑制和/或免疫逃逸能力。

本研究表明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作用于卵巢癌细胞,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闻依赖关系。并且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分泌PGE2。另外,经NS398处理的CAOV3细胞刺激诱导产生CTL对CAOV3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加。提示卵巢癌细胞分泌PGE2增加对免疫的影响可能与其影响APC提呈抗原有关。本实验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NS398对免疫的调节作用。StolinaM等[6]研究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可减少前列腺素生成,部分逆转肿瘤免疫抑制作用的结论亦与本研究相一致。本研究为NS398用于卵巢癌的预防及治疗开辟了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1]连立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49.

免疫抑制剂篇2

摘要:目的将用禽流感毒种R1203株按3种生产工艺生产的疫苗进行动物接种,观察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用不同剂量的3种工艺生产的禽流感疫苗,分别免疫大鼠和家兔,肌肉接种2针(隔14d),首针后14和28d静脉采血,测定接种1针和2针后,动物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的产生情况。结果大鼠的抗体反应较家兔敏感;大鼠和家兔在疫苗接种1针后14d,都能产生血抑抗体,滴度可达1∶40,但中和抗体滴度都很低,几乎测不到;接种2针后,血抑抗体或中和抗体反应都显著高于第1针;裂解-2苗接种大鼠和家兔后的抗体反应普遍高于另2种疫苗,且家兔量-效反应明显。结论裂解-2疫苗优于其他2种;中和抗体能正确反应疫苗的质量;H5N1禽流感疫苗的效力试验可用于免疫家兔测定中和抗体和临床前研究的动物试验,用15μg血凝素(HA)接种家兔2针,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达1:40或以上。

关键词:禽流感疫苗;免疫动物;中和抗体;效力试验

Observationoneffectofavianinfluenza(H5N1)vaccinewithimmunizationanimals

Abstract:ObjectiveThevaccinesproducedaccordingtothethreetechniqueswiththevirusseedsR1203ofH5N1avianinfluenzawereusedtoimmunizeanimalsandtoobservetheeffect.MethodsRatsandrabbitswereimmunizedwiththedifferentdoseofthethreevaccinesofavianinfluenza(H5N1)byanintramuscularinjectiontwice(interval14days).Bloodwascollectedintravenouslyinthedayof14and28.The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antibodyandneutralizationantibodyoccurredintheserumoftheanimalsafterthefirstandsecondinoculation.ResultsTheantibodyreactionintheratswasmoresensitivethantherabbits.Theratsandrabbitsbothcouldproduce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antibodyin14thdaywiththetiteroftheantibodyreachingat1:40whilethetiteroftheneutralizationantibodywasverylowandhardlydetected.Thesecondinoculation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firstinoculation.Theantibodyreactionafterinoculationofthesplit2vaccineintheratsandrabbitsweresignificantlystrongerthanthatinoculatedwithanothertwovaccines.Thequantumeffectreactionwasdistinctintherabbits.ConclusionTheproductiontechniqueofsplit2vaccinewasbetterthantheothertwo.Theneutralizationantibodycanaccuratelyreflectthequalityofvaccines.Theefficiencytestshouldbeaddedinvaccinesresearchandproductionwiththemethodofimmunerabbits.Itissuggestedtoimmunizerabbitstwicewith12μgHAwiththetiteroftheseraneutralizationantibodyreachingat1:40oroverinanimaltestbeforeclinicaltrial.

Keywords:avianinfluenzavaccine;immuneanimal;neutralizationantibody;efficiencytest

前期禽流感疫苗毒种的检定及毒种库的建立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2株H5N1禽流感毒种R1194和R1203均可用于疫苗的生产。最初用R1194株,按2005年《中国药典》三部制造流感全病毒疫苗的规程〔1〕,生产一批全病毒疫苗,进行接种动物的预备试验取得一定效果。2005年底,国内外禽流感疫苗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在疫苗中加入佐剂,使有效接种剂量不断降低。又根据禽流感疫苗生产的工艺设计及检定研究结果,设计3种生产疫苗的纯化工艺,用R1194株或R1203株都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疫苗,但R1203株生产疫苗的产量较R1194株高,因此,在正式试验时我们确定用R1203毒种生产的3种疫苗,进行动物接种,观察它们的免疫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毒种H5N1禽流感毒种R1194(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和R1203株(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12疫苗(1)用R1194毒株,按《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的方法制备(批号20051201)〔1〕。(2)用R1203毒种,按本研究第2部份制订的生产工艺生产的3种疫苗:全病毒疫苗(批号20060301),裂解-1疫苗(批号20060401-1),裂解-2疫苗(批号20060401-2)。

13动物大鼠:SD种群,45~50g。家兔:新西兰种群,20~25kg。小鼠:昆明种群,18~20g(浙江省动物中心)。鸡:三黄鸡,15~20kg(浙江慈溪养鸡场)。

14佐剂氢氧化铝(浙江天元生物药业公司)。

15动物免疫预备试验用不同剂量的血凝素(HA),采用大剂量的试验方案:(1)疫苗:R1194株制备的全病毒疫苗。(2)动物:家兔,小鼠,鸡。(3)佐剂:氢氧化铝,有或无。(4)剂量:30,60,90μg/只,0,14d2针。(5)接种途径:肌肉,皮下。

16动物免疫正式试验(1)毒种:R1203;(2)疫苗:全病毒疫苗、裂解-1疫苗、裂解-2疫苗3种;(3)动物:大鼠(每组10只),家兔(每组4~5只);(4)佐剂:氢氧化铝;(5)接种途径:肌肉;(6)剂量(HA):075,15,30,60,120μg/只,0,14d2针;后又在家兔组中,用裂解-2疫苗,增加30和45μg2组;(7)血抑试验用的血凝素为R1194株,中和试验用的攻击毒株为R1194株。首针和加强接种前当天及加强接种后14d,各静脉采血1次,共3次,分离血清,-30℃以下冻存。

17血抑抗体检测按常规法,抗原为R1194或R1203的血凝素。

18中和抗体检测在蛋胚中测定,固定病毒,稀释血清,等量混合,37℃中和90min,每只鸡蛋接种鸡胚感染剂量100(EID50)。

2结果

21动物免疫预备试验(1)敏感性为家兔>小鼠>鸡。(2)佐剂苗的免疫效应优于无佐剂苗。(3)剂量之间(30,60,90μgHA)测得的中和抗体或血抑抗体量-效反应不明显。(4)肌肉接种的免疫效应优于皮下接种。(5)血抑抗体或中和抗体,2针高于1针。

图1大鼠和家兔不同剂量接种1针和2针后血抑抗体滴度(略)

图2大鼠和家兔不同剂量接种2针后中和抗体滴度(略)

22动物免疫正式试验(图1,2)根据对免疫动物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1)大鼠和家兔免前血清中,未检出H5N1血抑抗体和中和抗体。(2)大鼠对禽流感病毒敏感性高于家兔,但大鼠过于敏感。(3)第1针后14d,3种疫苗各剂量组的血抑抗体大部分达到1∶40或以上,但中和抗体都很低。(4)2针后14d,血抑抗体和中和抗体明显升高,但血抑抗体量-效反应不明显,而裂解-2疫苗的中和抗体量-效反应明显。(5)裂解-2疫苗接种大鼠和家兔的抗体反应,普遍高于另2种疫苗。

23各型流感病毒和各型流感抗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1)。

表1各型流感病毒和各型流感抗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略)

注:A为甲型流感病毒HINI;A3为甲型流感病毒H3N2;B为乙型流感病毒;A5为禽流感病毒R1194

从表1可知,各型流感抗血清仅能中和同型病毒。鸡胚病毒中和试验判断结果客观、重复性好,试验结果基本相似。

3讨论

一般认为,由于H5N1禽流感病毒过去未在人群中发生流行,人体普遍无它的抗体,因而首次免疫所需的抗原量必须很大,故John等禽流感疫苗的人体观察结果,需要接种90μg2针才有效〔2〕,此剂量超出普通流感疫苗剂量15μg1针的12倍。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疫苗中加入佐剂,可显著提高免疫效果,疫苗免疫的有效剂量,从最早的90μg2针立即降至30μg2针〔3〕,以后又降至15μg2针〔4〕,10μg2针〔5〕,直至38μg2针〔6〕。从禽流感疫苗研究的进展可知,变化的是剂量不断降低,但不变的是必须接种2针,这恰恰反应疫苗免疫接种的一般规律,即机体抵御新的抗原作出有效的反应,必须要多次接触才能完成。本研究发现,疫苗接种大鼠和家兔1针后14d,大鼠和家兔动物都能产生血抑抗体,滴度也可达1∶40或以上,但中和抗体滴度都很低,几乎测不到。本研究发现,普通流感和禽流感的血抑试验相互之间都有交叉反应,而单扩试验和中和试验则无交叉。可以认为,接种1针后,动物产生低滴度的血抑抗体可能是非特异的或无中和病毒能力的,又因为血抑试验本身存在很多问题〔7〕,影响因素多,方法不稳定,故用血抑抗体作为指标,不能正确反应疫苗的质量,必需观察中和抗体。普通流感疫苗的生产规程中,没有效力试验这一项,生产厂家拿到WHO推荐的生产毒株或类似株,不管是否做过临床试验就可生产,这是不科学的。临床试验应该包括3方面的内容,副反应、产生中和抗体的有效剂量和与其他型别的相互干扰。在目前研究中的禽流感疫苗,应该考虑增补效力试验,而且必须做病毒中和试验。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免疫家兔产生禽流感病毒的中和抗体量-效反应明显。又证明各型流感病毒和各型流感抗血清没有交叉,且方法稳定,判断客观,重复性好,因而提出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和生产必须有效力试验。建议合格标准:(1)临床前动物试验中,要求用15μgHA接种家兔1针,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均达1∶40或以上。(2)在临床试验时,要求人体接种不同剂量疫苗2针后,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达1∶40或以上,定为抗体阳转。(3)在疫苗生产、检定规程中,要求疫苗的血凝素(HA)剂量为临床试验时接种者抗体75%阳转的剂量。本研究用R1203毒种,按3种不同工艺生产的疫苗,接种家兔和大鼠,均出现裂解-2疫苗的抗体反应较强,并超过全病毒疫苗,这似乎不好理解。现已知,抗体反应强弱与抗原量和抗原颗粒大小密切相关。从3种不同工艺生产疫苗的电镜形态观察可知,裂解-1疫苗,抗原颗粒虽多,却太细,妨碍它的免疫原性,再看裂解-2疫苗,由于裂解后的颗粒较大,因而可能仍有较好的免疫源性,且抗原颗粒数目远超过全病毒苗。再从电泳图看到,裂解-2疫苗的蛋白条带和全病毒疫苗没有差别,这些可能是它效果好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生物制品生产和核定用菌种、毒种管理规程[S].《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9.

〔2〕JohnJ,TreanorMD,JamesD,etal.SafetyandimmunogenicityofaninactivatedsubvirioninfluenzaA(H5N1)vaccine[J].NEnglJMed,2006,354(13):1343-1351.

〔3〕BressonJL,PerronneC,LaunayO,etal.Safetyandimmunogenicityofaninactivatedsplit-virionifluenzaA/Vietnam/1194/2004(H5N1)vaccine:phaseIrandomisedtrial[J].Lancet,2006,367(9523):1657-1664.

〔4〕世界卫生组织(WHO).大流行流感疫苗法规指南[EB/OL].http//.cn/SHW/nicpbp.nsf/svdocs/562711c41db727ee4825.

〔5〕LinJ,ZhangJ,DongX,etal.Safetyandimmunogenicityofaninactivatedadjuvantedwhole-virioninfluenzaA(H5N1)vaccine:aphaseI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Lancet,2006,368(9540):991-997.

免疫抑制剂篇3

关键词:葡萄膜炎;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视力下降

正文:葡萄膜炎常发于青壮年群体中,是临床中比较难以处理的顽症,尤其是顽固性葡萄膜炎会反复发作,如不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视力会严重受损,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临床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较多,但是因为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较大,且对于某些类型的葡萄膜炎疗效不是很好,所以近年来在临床中经常辅以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本文对我院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患者均为顽固性葡萄膜炎反复发作患者共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为(28.4±3.4)岁。病史最长3年,最短68天,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如下诊断标准:早期患者:双眼葡萄膜炎,存在粉末状KP,有玻璃体细胞,患者视盘边界存在充血、水肿症状,视网膜呈浆液性脱离。如患者无KP和玻璃体细胞则需要结合眼底荧光造影和脑脊液检查。恢复期:患者有晚霞状眼底和Dalen-Fuchs结节,毛发改变,白癜风。恢复期:发病8周后,患者眼底呈晚霞状改变,房水闪光、KP、Dalen-Fuchs结节以及存在一定的视力下降。

1.2方法

1.2.1免疫抑制剂应用指征患者复发期采用小剂量激素治疗,例如采用30mg的强的松治疗炎症未得到控制;患者眼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血糖升高、青光眼、胃溃疡等。

1.2.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肝肾功能、X胸片、血常规等检查,用药之后复查患者血常规。在药物治疗中对于已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是眼病复发的患者要将强的松的用量减至25mg,每日一次,硫唑嘌呤50mg,每日两次。观察患者炎症控制情况,逐渐减少强的松的用量直到停药,时间为半年,半年后患者炎症不复发需要采用硫唑嘌呤50mg维持,每日一次。如果患者炎症复发,则需要口服强的松治疗,每次25mg,每日一次,直到炎症控制。

1.3治疗结果分析治疗效果和药物治疗毒副作用。治愈标准:停药三个月之后患者无虹膜结节,眼部未见充血,无房水闪光,视力提高,眼部外周血白细胞降至3.5×109/L。

1.4统计学方法研究采用SSP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p

2结果

经过对22例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的治疗,治愈17例,治愈率为77.3%。在治疗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药物毒副作用,其中1例患者为脱发,减小药物剂量后,患者脱发症状得到有效控制;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经过减少药物剂量,采用胃肠道治疗药物治疗,患者症状得到缓解;2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及时停止用药,并进行合理的饮食和药物治疗,肝功能逐渐恢复。

3讨论

葡萄膜炎主要是指发生在睫状体、虹膜以及脉络膜上的炎症,其中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部位一致,所以经常会有两者同时出现炎症。葡萄膜炎在青壮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病因复杂,治疗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失明,其治疗已经引发当前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按照葡萄膜炎的病因可以将其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两类,前者主要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后者有自身免疫类疾病、风湿性疾病、创伤性疾病等。葡萄膜炎可以分为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以及全葡萄膜炎。前葡萄膜炎在临床中是最为常见的,其主要症状为患者眼痛、流泪、视力下降、睫状充血、虹膜肿胀以及其他全身病变。后葡萄膜炎存在严重视力下降,眼底检查中发现眼底出血、视力变形,部分患者有闪光感。全葡萄膜炎是患者的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等先后或者是同时发生炎症。

目前在临床中常用的治疗葡萄膜炎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阿托品、环磷酰胺、肾上腺素、甲氨蝶呤、环孢霉素以及硫唑嘌呤等[2]。在西医治疗中主要是采用激素治疗,但是激素治疗后患者经常反复,无法根治,另外部分医生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时候往往采用全身治疗,治疗的针对性降低。而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也会产生多种毒副作用,例如高血压、高血糖、胃粘膜损伤、骨质疏松以及电解质紊乱等。顽固性葡萄膜炎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淋巴细胞异常克隆是主要的发病原因,很多患者治疗反复发作,经久不治,从而引发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所以在本组治疗中主要采用了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的治疗方法,强的松作为激素的一种可以治疗葡萄膜炎,而硫唑嘌呤作为免疫抑制剂能够对淋巴细胞的克隆产生抑制作用,有效阻止淋巴细胞转化为免疫母细胞,能对T淋巴细胞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减少葡萄膜炎复发[3]。

患有葡萄膜炎的患者在早期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治疗,争取一次性治愈,如耽误治疗,病情会恢复发作,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的损害,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组顽固性葡萄膜炎治疗中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之后血白细胞有了明显的下降,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但是免疫抑制剂使用会出现脱发、胃肠道不适以及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要适可而止。在本组治疗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药物毒副作用,其中1例患者为脱发,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

参考文献:[1]张美芬.前葡萄膜炎的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J].食品与药品,2009,11(7):71-72

[2]郝黎.糖皮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20(4):41-42

免疫抑制剂篇4

关键词:PSS;免疫抑制剂;流行性出血热

ApplicationofPSSCombinedwithImmunosuppressiveAgentsinPatientswithEpidemicHemorrhagicFeverandDrugSafety

ZHANGLun-yu

(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QianjiangCentralHospital,Qianjiang433100,Hu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effectofPSScombinedwithimmunosuppressiveagentsinpatientswithepidemichemorrhagicfeveranddrugsafety.MethodsDifferenttreatmentmethodsoftwogroupsofpatientsreceived.Twogroupsofpatientswithintradermalexperimentalresultsandimmunoglobulintestresultswerestatisticallyanalyzedandcompared.ResultsInthecontrolgroupwithnormalrateofskintestwas14.00%,theexperimentalgroupforthe36.00%.IgGcontentofcontrolgrouppatientsfor(1361.8±42.4)mg%,theexperimentalgroup(1009.9±50.3)mg%,controlgroupIgAcontentinbloodofthepatientswas(224.6±60.7)mg%,theexperimentalgroup(180.6±20.5)mg%.ControlgroupIgMcontentinbloodofthepatientswas(171.8±22.4)mg%andtheexperimentalgroup(139.9±22.3)mg%.Byanalysi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PSS;Immunosuppressiveagents;Epidemichemorrhagicfever

流行性出血崾茄侵薰家常见流行性疾病,现我国发病率仍很高[1-2]。出血热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出血及器官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且极易造成后遗症,影响患者日后的生存质量[3-4]。该疾病发病急、愈后差,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出血热的主要发病机制为DIC以及自身免疫损伤[5-6]。故能有效延长凝血时间的PSS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有望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现即为研究PSS配合免疫抑制剂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药物安全性。选取2014年8月1日~2016年8月1日来院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著,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1日~2016年8月1日在我院治疗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6.35±5.45)岁。纳入标准:①未应用过影响血凝相的药物;②没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排除标准为:①年龄大于60岁者;②不愿配合实验者。将该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其自身情况,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①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常规出血热对症治疗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类:可的松等免疫抑制剂的治疗。②实验组:该组患者在接受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还接受PSS治疗。治疗方法:静脉滴注,1次/d,300ng/次,连续应用3d。

1.3判定标准将两组患者双链酶(SK-SD)皮内实验结果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比。

1.4统计学检验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以及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皮肤实验情况对照组患者皮肤实验正常率为14.0%,实验组为36.0%。经分析,具统计学意义(χ2=12.91,P

2.2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测定情况对照组患者血中IgG含量为(1361.8±42.4)mg%,实验组为(1009.9±50.3)mg%。对照组患者血中IgA含量为(224.6±60.7)mg%,实验组为(180.6±20.5)mg%。对照组患者血中IgM含量为(171.8±22.4)mg%,实验组为(139.9±22.3)mg%。经分析,均具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疾病,且在我国时常发生。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出血、发热以及多器官衰竭等,其中以肾衰竭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且由于该疾病易造成器官的永久性损伤,故其极易给患者造成多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流行性出血热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为鼠。根据老鼠种类以及地区内鼠的种类的分布情况,该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家鼠型出血热发病高峰为2~5月;野鼠型出血热发病高峰为11~次年1月[7-8]。出血热具有多种传播途径,分别为:虫媒传播、消化道传播以及呼吸道传播等[9-10]。该疾病起病急,且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进一步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手段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过程中,DIC与免疫反应发挥重要的作用,造成全身性出血及肾损伤。PSS是从褐藻中提取后人工处理的多糖硫酸酯,其能在不影响血小板的情况下起到有效的抗凝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出血热中的DIC,改善出血情况。免疫抑制剂则能有效抑制患者异常的免疫反应,从而降低免疫细胞及相应的免疫因子对机体的自身免疫损伤。DIC与免疫抑制剂结合应用,能有效缓解患者出血、发热及相应的器官损伤。

现为研究PSS配合免疫抑制剂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特选取1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PSS能有效降低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同时改善皮内实验,延长凝血时间。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庆龙,史玉婷,邓立权,等.2005~2014年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5,13(4):201-203.

[2]李青华,王利亚,李亚楠,等.2008~2012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J].军事医学,2013,37(12):895-897.

[3]董俊,杨丽敏,高亚维,等.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患者干扰素的应用对病程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1,15(3):270-271.

[4]俞苏蒙,叶晓波,邢云卿,等.健康青年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2,39(3):170-172.

[5]肖岩,刘光远,吴可亚,等.2010年~2014年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监测分析及防控[J].医学与哲学,2016,37(6):49-51,60.

[6]孟言浦,颜朝阳,冉贞卫,等.三峡库区生态变化流行性出血热对人群健康影的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176-1178.

[7]沈利民.出血热抗体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诊断流行性出血热[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9):2767-2768.

[8]李静,李娜.血栓弹力图评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热早期凝血功能的应用[J].预防医学,2016,28(11):1133-1135.

免疫抑制剂篇5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免疫抑制剂;药物局部注射

【中图分类号】R5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19-02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在成人中常见的眼眶疾病之一,属于一种自身的免疫性疾病,对于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仍然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出现此种疾病的患者,容易伴发甲状腺机能紊乱疾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流泪、畏光、眼肿、视力下降等,从而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因此,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医生要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降低患者发生病残的机率,实现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治疗此种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其中,采用免疫抑制剂静脉冲击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的效果尤为显著[2]。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对其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07年5月-2012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6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23-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1岁,女性36例,年龄在26-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7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需要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静脉冲击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免疫抑制剂静脉冲击治疗,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患者表现出典型的甲亢症状,而且具有甲亢病史,甲状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大,并伴有眼部疼痛、畏光、流泪、水肿、充血等症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询问并记录,同时采用专业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诊断,以确诊患者的病情[3]。

1.2.2治疗方法首先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对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并促进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静脉冲击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甲亢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采用0.5g的甲波尼龙联合250ml的生理盐水、0.2g的环磷酰胺联合5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对患者持续治疗3天,然后间隔5-7天,再重复治疗,对患者持续治疗3-5个疗程,然后再给予患者间隔性的局部注射50mg的环磷酰胺、5mg的地塞米松、50mg的环孢素A治疗,每天1次,冲击结束后再对患者采用二丙酸倍他米松肌内注射治疗,共7mg,半个月进行1次,治疗一个月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治疗2个月[4]。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免疫抑制剂静脉冲击疗法进行治疗,标准同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持续6个月-2年,对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等指标进行跟踪观察,以评估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

1.3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眼痛、水肿缓解,视力有较大程度的恢复,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消失,眼痛、水肿有所缓解,视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消失,病情呈现出不断加重的趋势,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5]。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对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实行一系列的治疗,其病情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观察组38例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9.5%,对照组38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1.1%。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见表1

3讨论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眼科疾病,导致患者出现眼痛、视力下降、充血、水肿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致使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从而制约到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此,临床医生应当及时给予患者准确诊断,并对患者实行对症治疗,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实现其生活质量的提高[6]。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首先给予患者基础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并促进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静脉冲击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其中的甲波尼龙和地塞米松能够对机体细胞功能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以对淋巴细胞在免疫活动中的影响起到破坏作用,从而缓解炎性介质对患者的影响,以逐步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患者视力的快速恢复。此种治疗方法不仅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对于患者的副作用较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免疫抑制剂静脉冲击治疗,虽然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效果较差,难以实现患者的快速康复。因此,免疫抑制剂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勇铨,刘志民,顾明君,邹俊杰,徐洁,彭玲,林朗.免疫抑制剂球后注射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上海医学.2009,100(07):12-13.

[2]顾明君,刘志民,朱莉,沈玉美,石勇铨,徐洁.奥曲肽和泼尼松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随机对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85(05):88-89.

[3]王坚,王扬天,邵加庆,赵明,王晓,杜宏.霉酚酸酯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临床对照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65(12):66-67.

[4]张道彩,唐金韧.免疫抑制剂冲击疗法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7,29(17):103-104.

[5]刘志民,顾明君,邹俊杰,石勇铨,徐洁,沈玉美,林朗,谈雯,段继才.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上海医学.2009,112(01):77-78.

[6]王宇鹰,王养忠.局部注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32例报告[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66(09):89-90.

免疫抑制剂篇6

一是疫苗剂量不足。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是以能预防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的抗体水平达不到预防亚临床感染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可引起亚临床感染。免疫注射时漏液、打飞针,导致实际注入猪体内的疫苗剂量不足。二是疫苗的贮存、运输设备简陋,未达到规定要求;运输环节过多,疫苗瓶破损,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造成疫苗污染、失效。三是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或置于高温环境下,都会降低疫苗效价,影响免疫效果。

1.2免疫操作技术不规范

防疫人员操作不规范,注射部位不准确,药液注入脂肪层;免疫器械消毒不严格,针头未及时更换和消毒,无法达到免疫效果。

1.3免疫程序不合理

(1)我国农村散养户的重大动物疫病采取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结合平时补免的方法,每头猪都要接种四种疫苗(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每种疫苗按照相应的免疫程序需要进行重复免疫,工作量大。基层兽医队伍力量薄弱,补免工作很难实施,有的猪仅接受过一次免疫,有的在集中免疫行动后出生或补栏的猪很容易漏免,出现免疫空白,导致猪瘟免疫抗体难于达到有效保护水平。

(2)超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进行免疫注射,注射后2h让仔猪吃上初乳,但在实际操作中困难很大,如母猪深夜产仔或分娩过程过长,仔猪出生后已吮吸初乳又免疫,或疫苗稀释后放置时间过长,疫苗效价不高等。

(3)仔猪断奶时与母猪同时免疫。猪场多采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仔猪的断奶时间为21~28日龄,如果母猪出现繁殖障碍问题(如流产、死胎等),此时进行猪瘟免疫,就会出现首次免疫失败。

1.4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日趋严重,导致猪瘟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失败。研究表明,猪瘟病毒先天感染或早期感染可以引起仔猪胸腺萎缩,淋巴结肿大,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应答,形成免疫耐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等的感染或混合感染本身除可引起猪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外,还直接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免疫器官受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下降,对猪瘟等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低,甚至不产生免疫应答,造成免疫失败。

1.5药物因素

研究表明,一些药物如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糖皮质激素等对动物体内抗体形成及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许多抗生素即使在治疗水平也能抑制免疫系统,如金霉素对消化道淋巴组织有一定毒害作用。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不仅可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淋巴结出血和水肿,严重破坏体内的免疫器官,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还会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影响抗体产生。饲料中混杂其他化学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也能导致免疫抑制。

1.6猪瘟持续性感染

猪瘟持续性感染是繁殖母猪感染猪瘟的一种主要形式。部分母猪经猪瘟免疫后抗体水平低下,在妊娠期间感染猪瘟病毒时多呈亚临床经过,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不表现明显的发病症状,这些感染母猪所产仔猪往往发生胎盘感染导致先天性免疫耐受,对猪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很低,接受猪瘟疫苗免疫不能产生高滴度的抗体,受到强毒攻击时易感染温和型猪瘟。

2猪瘟免疫失败的对策

2.1保证疫苗质量

实践证明,我国生产的猪瘟疫苗安全有效,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要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规定保存、运输和使用疫苗。猪瘟疫苗的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应在冷藏条件下运输,在-15℃以下保存。夏天要避开酷热的中午和下午时段,可选择在清晨或晚上运输,尽力保持疫苗在较低温下运输。最近疫苗生产厂家已研制出猪瘟淋脾毒耐热保护剂活疫苗,耐热保护剂可使猪瘟疫苗在2~8℃条件下保存2年,方便了疫苗的运输保存。

2.2疫苗的剂量

我国目前生产的猪瘟疫苗免疫剂量为每头份150个免体反应单位,远低于国外的每头份400个免体反应单位的剂量标准。有专家指出,我国每头猪1头份的猪瘟疫苗免疫剂量显然不足,应加大首免疫苗用量为4头份/头。每猪使用4头份的免疫剂量,可帮助猪体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达到保护亚临床感染水平。

2.3规范免疫操作

免疫前要对各种器械进行彻底消毒,注射一头猪要更换一次针头。疫苗注射时要避免注射到脂肪层,以免影响疫苗的吸收。仔猪选择9号针头注射,中猪用12号、大猪用16号针头较为适宜。

2.4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对仔猪母源抗体进行监测,根据抗体水平的消长确定合理的首免日龄。一般情况下,初生仔猪可通过吮吸经免母猪初乳获得母源抗体,仔猪3~25日龄时母源抗体滴度在1∶32以上,保护率为75%,能耐受猪瘟强毒的攻击;30日龄后,抗体中和效价降至1:16,无保护力。因此,仔猪应在25~30日龄时进行猪瘟首免,60~70日龄时进行二免。首免日龄过早,疫苗与母源抗体发生中和反应,不产生免疫保护作用。母猪的免疫要在配种前进行,妊娠母猪不宜免疫。正确采用乳前免疫,乳前免疫可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迅速提高初生仔猪抗体水平,发挥主动免疫作用,剂量为4头份/头。要注意的是应控制仔猪在免疫后2h才可吮吸初乳,并在仔猪35日龄和70日龄时各再注射猪瘟疫苗4头份/头。

2.5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合理使用兽药

重点要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等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合理完善免疫程序。当猪只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时,应避免进行免疫接种。接种疫苗前后,应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口服或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等免疫增强剂来增强免疫效果,也可用乳酸菌、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预防与治疗猪病要合理选用安全、优质、高效的药物,避免使用易造成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各类抗生素。免疫接种前后12h禁止投喂抗病毒类药物。在饲料中添加霉菌吸附剂,吸附黄曲霉毒素、F2毒素等霉菌毒素,降低或部分消除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

2.6建立免疫抗体监测系统

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对于免疫后抗体未达标的仔猪要及时补免,补免后抗体水平仍未提高,若疑为先天感染或免疫耐受,应予以淘汰。结合猪瘟抗体监测,应坚决淘汰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种公猪和母猪,消除引起仔猪先天感染或免疫耐受的传染源。

2.7做好消毒工作

选择高效消毒剂,定期对猪场内外环境彻底消毒。禁止用碘酊或消毒剂消毒器械,注射器、针头清洗干净后用高压灭菌锅消毒至少15min,注射部位用碘酊消毒后用干棉球擦干再注射,以免造成疫苗灭活。

2.8加强饲养管理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春天校园的手抄报
  • 下一篇:新学期开学典礼演讲稿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