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管理会计师论文(6篇)

时间: 2024-02-17 栏目:公文范文

管理会计师论文篇1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NET;智能管理系统;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128―04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在当前形势下,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上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2]:高校扩招给教学工作带来压力,实验室、设计教室等教学资源非常紧张,学生没有固定的毕业设计场所,不能及时获取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信息;扩招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学生很难拒绝用人单位的实习要求,对外出实习的学生难于管理和监控;部分指导教师由于科研任务要求,有时到外地出差,与学生面对面指导机会有限,需要有一个能与学生交流、指导的网络平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究设计了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

一系统功能概述

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为了建立一个毕业设计(论文)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指导的平台,同时又有利于教学管理者进行质量监控,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3]。系统涵盖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实现了课题申报、双向选题、任务书下达、开题报告提交、中期检查、论文提交、论文答辩、评优复审、成绩汇总、文档材料打印、统计分析、数据归档全程网络化管理。学生无论在哪,只要有网络,都可以查询到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信息;指导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系统与学生进行交流,查看学生的研究进度,监控校外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方便的获得各种汇总、统计信息,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监控。

二系统流程分析

系统设计是建立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上的,系统内每一个环节的数据结果都作为下一个环节的数据基础,实现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流程网络管理,管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

1初始设置

由教务处设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起止时间,各学院设置中间环节(申报课题、下达任务书、提交开题报告等)的截止时间,方便各学院灵活管理。教务处进行相关参数设置,如每个指导教师可指导的学生人数,各答辩小组的优良率等,启动本学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申报课题

指导教师拟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后,在系统中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填写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对学生的要求等内容,并指定课题适用的专业。

3双向选题

系统内的选题方式为双向选择。首先由学生在适用其所在专业的课题中选择三个课题,分别对应三个志愿,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志愿,分批次为每个课题选择学生。

4下达任务书

双选结束后,学生与教师的课题间确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指导老师填写任务书并提交,由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学生即可查看任务书的具体内容。

5提交开题报告

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填写开题报告,上传文献综述或外文翻译,提交给指导教师进行审核。

6中期检查

指导教师对其指导的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并进行打分;学院召开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座谈会,教学秘书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师生座谈会记录表》;教务处可查看每个学生的中期检查情况和各学院的会议记录。

7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中期检查后,学生可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初稿,由指导老师进行审核,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可多次审核、修改)。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定稿。

8评阅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核、评分通过后,由专业负责人为该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分配一名评阅教师,评阅教师对该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打分。

9论文答辩

秘书安排论文答辩组并指定各组中答辩的学生、答辩成员、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录入答辩成绩、答辩小组评语。

10评优复审

教务处设置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比例,各学院按比例推荐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务处按比例随机抽取产生,也可以按学号的尾数抽取。评审专家在网上进行评审,产生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不及格毕业设计(论文)。

11数据归档

对当前学期的所有毕业设计(论文)数据备份,同时初始化系统,为下一学年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做好准备。

三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置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工作流程及各个环节间的数据关系,系统设置了学生、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教学秘书、评审专家、答辩录入员、教务处8个角色。各角色按权限访问公共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4]。通过公共数据库,将各角色功能模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1学生模块

学生模块的主要功能有:选择课题、查看任务书、提交开题报告、提交论文草稿、提交论文定稿、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查询成绩及交流互动等。课题选择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以选择三个志愿,教师按志愿分批次选择学生。

2指导教师模块

指导教师模块的主要功能有:申报课题、课题双选、填写任务书、审核学生开题报告、对学生进行中期检查、审核论文、论文评阅。指导教师在为每一个课题选择学生时,实行按志愿分批次选择的方式,各批次开始选择的时间由学院教学秘书设置。

3专业负责人模块

专业负责人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审核课题、分配课题、审核任务书、分配评阅教师、查看过程信息、特殊情况处理。专业负责人在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指导教师申报的课题,可以设置为适用于相近的若干专业,但各个专业负责人有审核决定权,只有专业负责人审核通过,该课题才能被该专业的学生选择。系统可以进行两轮双选,对于两轮双选后仍然“落选”的学生,由其专业负责人为其在剩余的课题中分配一个课题。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必须由专业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学生才能进行查看;审核不通过,将退回给指导教师进行修改。专业负责人还承担了毕业设计(论文)进展监控的作用,他可以查看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如课题双选信息、学生开题情况、任务书下达情况、中期检查情况,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督促。

4教学院长模块

教学院长模块的主要功能有:课题、双选结果、审核任务书、查看过程信息等。指导教师申报的课题经专业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教学院长统一后,学生才能开始选择,保证选题的公证性。学生和教师的课题双选结束后,双选结果经教学院长后生效。教学院长可查看各专业的工作计划、课题进度、指导日志等,对各个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监督。

5教学秘书模块

教学秘书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时间截点设置、账号管理、院级公告管理、答辩小组管理等。对于原数据库中没有的账号,如外聘教师等,教学秘书可为其新增一个账号。

6评审专家模块

评审专家对所属专业的抽检论文及评优论文打分并填写意见,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改进。

7答辩录入员模块

答辩录入员负责录入学生的答辩成绩、答辩评语。系统将按照预设的权系数,将学生的三个成绩(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答辩评分)加权求和,自动生成最终成绩。

8教务处模块

教务处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统筹管理者,同时也是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超级管理员。教务处模块的主要功能有:时间设置、初始设置、校级公告管理、用户权限分配、过程信息查看、论文抽检及评审、数据归档等。

四系统主要特点

1功能特点

(1)课题双向选择,教师和学生具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度。

(2)支持团队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团队。

(3)网络抽检与评优,提高了评审工作效率,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正、严密性。

(4)多角色的权限设置,同一个账号可以有多个角色。如某个指导教师的一个账号,可同时具有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双重角色,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5)引入了数字签名技术,实现无纸化办公。

(6)系统设置了交流互动功能,用户登陆后可与系统内的任一用户相互发送留言。

2智能特性

(1)全程进度控制。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分别设置课题申报截止时间、双选结果截止时间、任务书下达截止时间、中期检查截止时间、答辩截止时间等,学生、指导教师将根据进度安排要求,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2)操作信息提示。根据进度,系统会自动给出操作提示。例如在选题期间,如果学生未进行选题,学生登陆系统后会有小窗口提示其需要进行选题,窗口上同时有选题的超链接。对于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等有未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如课题未审核、任务书未提交等,在登陆系统后将收到相关的提示信息,提示其去进行相关操作。

(3)处理状态提示。在完成某一环节的操作后,系统都会给出下一环节的处理状态提示。如学生选择课题后,会出现两个状态提示:教师选择状态(未选择/已选择)和教学院长状态(未/已),学生对选题的进展情况一目了然。对于课题申报、任务书下达等情况,系统都会给出下一环节的处理状态提示。

(4)自动保存指导记录。专业负责人对课题的审核、修改意见,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论文的审核修改意见,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系统都会自动保存,方便日后的查询。

(5)实时监控。管理人员(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教务处等)可实时查询过程信息,如课题申报、课题双选情况,查询课题进展情况,如任务书下达、开题报告提交情况,方便质量监控与管理。

(6)统计分析。自动生成各种分析图表,柱状图、饼状图,统计表等。如各专业选题性质的分布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优良率统计表,不同选题性质与优良率的比例表,历届师生比与优良率的对比表,教师职称与优良率的对比表等,为日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7)数据对接

系统数据库设计规范,方便与其他数据库对接。系统登陆时使用的是教务系统中的视图,直接使用教务系统中的账号即可登陆。系统可导出各种格式的成绩,方便将成绩直接导入至教务系统,实现与教务系统的无缝对接。

五系统实现

1系统平台搭建

系统采用B/S结构,Web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server2008,信息服务软件为IIS7.0[5],数据库服务器使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

2开发工具及关键技术

系统采用了微软提供的Visual开发工具和SQLServer2005数据库工具。使用微软的SQLServer2005与.NET配合开发,能够提高.NET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储效率。系统使用技术进行开发,它使用WebForms接口,摆脱了以前ASP难以开发的缺点,赋与像WindowsForms一样的开发环境,能够适应和解决复杂的互联网需求。

六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是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针对当前时期下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前期软硬件资源配置情况调研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研究设计了基于.NET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它是一套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贯穿于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了毕业设计(论文)整套操作管理流程无纸化、网络化。经过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试运行,目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效率,并且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同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去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各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EB/OL].

[2]卢立珏.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85-86.

[3]李海晨.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5):75-76.

管理会计师论文篇2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B/S结构;信息资源库;架构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4-0912-02

ArchitectureofNetwork-basedThesisManagementPlatform

GEFang-zhen

(Schoo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HuaibeiCoalIndustryTeachers'College,Huaibei235000,China)

Abstract:Undergraduatethesisisthecomprehensiveinspectionofthestudents'abilitytoanalyzeissuesandsolveproblemsbyusingtheirbasicknowledge,basictheories,isalsothecomprehensiveexaminationonthequalityoffour-yearundergraduateteaching.Therefore,thesismanagementisanimportantpartoftheteachingprocess.Accordingtotheprocessofundergraduatethesismanagement,weproposearchitectureofthesismanagementplatformbasedontheInternetandtheGSMnetworkenvironment.Thepracticehasprovedthatthedesignconceptisfeasible.

Keywords:undergraduatethesis;managementplatform;B/Sstructure;informationresourcesdatabase;architecture

毕业论文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和进行科研训练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本科生四年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1-2]。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或设计,进行科学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及数量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论文管理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论文管理工作还是处于人工管理阶段,难以兼顾公平与效率。同时高校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及收藏价值,但学生论文数量多、纸制论文或光盘刻录的论文不易保存,并且增加了对往届论文检索的难度。为方便毕业论文的管理和查询,提高毕业论文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节省管理资金,我们设计了基于Internet和GSM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实现了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1毕业论文管理的过程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是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使毕业论文各环节中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从而确保学生按时地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基于此,高校基本都建立了“选题开题中期管理评审”的毕业论文过程体系[3],确保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1)选题。选题是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第一步,毕业论文选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一般是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论文选题表,提出选题,然后,开展学生选题。

2)开题。每位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后,要充分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自己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实验方案等基础性工作,为正式开始论文工作做准备。

3)中期管理。在毕业论文中期,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工作进程和论文质量进行认真指导、监督、检查,与学生交流,并帮助他们解决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困难。通过中期管理,强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工作责任心,使学生顺利推进毕业论文。

4)评审。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组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情况、答辩情况、评分情况以及论文的归档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论文答辩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毕业论文的质量。

2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本平台设计需求是利用高校完备的校园网络系统,设备档次高、配套设施齐全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管理中开放、交互、共享、协作的特征及网络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4]。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设计要应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及管理模式,符合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基本过程[5]。因此,本文基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理论和软件理论构建毕业论文管理平台。

本平台采用B/S结构,帮助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毕业设计课题以及课题介绍,供学生选题,之后,系统就自动在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链接。指导教师的指导或要求可以直接发送到学生的电子邮箱内,同时通过GSM网络,发短信息到学生手机,达到及时通知学生的目的。学生也可以直接从指导教师的公告栏上获得导指导教师的指导或要求。学生可以在BBS上咨询某指导教师,平台会自动将咨询内容发送指导教师的电子邮箱内,同时平台可以通过GSM网络,发短信息到指导教师手机,达到及时通知指导教师的目的。平台可以帮助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电子函件建立联系与帮助,以及通过电子函递名单、BBS专题组建立公共联系、讨论和互助。

3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架构

3.1网络系统架构

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设计开创性地将新兴的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终端引入校园管理,在学生、教师和学校间架起一座空中桥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沟通平台,有快捷、方便的特点。毕业论文管理平台为学校毕业论文管理提供可监督、管理的环境。

本平台的网络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GSM的短信中心接口、校园网等几个重要的部分。

3.2软件系统架构

软件主体框架由“在线审核”、“信息资源库”、“论文交流”三部分构成,具备网络化管理、资源共享、学习支持及过程管理监控等基本功能。

1)在线审核

在线审核依据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流程设计,支持毕业论文各主要环节的申报及审核管理。在线审核包括:指导教师资格审核、课题审核、答辩小组审核、成绩审核等模块。

指导教师资格审核模块: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学历、职称、教学经历等资格条件进行审核,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论文指导总量进行控制,防止指导超篇。

课题审核模块:对学生或指导教师申报的论文初步选题进行审核。选题审核通过后,学生方可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和写作环节。对没通过审核的选题,学生或指导教师可根据系统提示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或重新申报。

答辩小组审核模块:对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指导委员会、答辩小组的成员构成及其资格条件进行审核。

成绩审核模块: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进行初评、由小组指导教师复评、由院校复审。复审后的成绩数据可导入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不需要手工录入成绩。

2)信息资源库

建立信息资源库,有效开展管理支持服务和教学支持服务。信息资源库应包括:教师资源库、学生信息库、毕业论文素材库等。

教师资源库:教师资源库包括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库、答辩教师库。指导教师信息数据,学生和管理人员可登录查询,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论文指导教师。

学生信息库:学生信息库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专业特长等信息,有助于指导教师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指导有目的性、方向性。

毕业论文素材库:建立毕业论文素材库目的在于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毕业论文教学全过程的支持服务。毕业论文素材库应包括:毕业论文管理文件、优秀论文、参考资料等,可以考虑按学科、专业以及课题方向来分类建设。

3)论文交流

论文交流是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关键部分。设计的目的就是使论文的管理方便、快捷,对论文的质量管理提供帮助。论文交流应包括:师生个人专区和专业公共论坛。

师生专区:是师生间开展个别交流互动、个性化论文指导的平台。学生可在该区提交毕业论文提纲、初稿、修改稿,指导教师及时将指导意见或修改稿反馈给学生。学生可查看指导教师修改意见,并通过历次指导纪录,领会指导教师的思路,使毕业论文的指导、修改过程具有连贯性。在这个过程中,短信中心接口及时地通知教师和学生,使他们之间交互时间尽可能的短。管理人员可跟踪学生论文进程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系统自动形成记录文档作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

专业公共论坛:是学生间的互助协作学习、信息交流的平台,以BBS的形式设计。在交流过程中,短信中心接口仍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服务。

4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设计技术

本平台以SQL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浏览器、Web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三层体系结构。主要采用动态网页技术,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通过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联技术),利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访问。系统通过与数据库连接,实现数据库的相关操作。

5结束语

基于Internet和GSM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一个开放的、可监督的教学管理方式,对本科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有较大意义。目前已完成网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总体框架的搭建,部分在线审核模块及信息资源库已正式启用。我们将不断完善网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建设,逐步完善网络环境下的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实现毕业论文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网络化。

参考文献:

[1]史增喜.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49-52.

[2]赵旦峰,李刚.论科学选题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109-110.

[3]黄英金.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9):57-59.

[4]陶文平.网络环境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探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5):88-91.

管理会计师论文篇3

【关键字】毕业论文流程优化WEB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是对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检验,是本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本科的不断扩招,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涌现出不少的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使毕业论文的管理更加有效,是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1毕业论文管理流程概述

毕业论文是大学毕业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一般分为选题、写作、指导、答辩等几个过程。

在选题阶段,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给出的参考题目,选题,并对题目做初步的研究分析,写出开题报告,列出文献参考索引。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相关资料,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能正常开题的学生下达任务书。

学生开题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定期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由指导老师帮助其改正一些论文中不完善的地方及格式版面上的错误。

学生的论文写作完成后,由学生所在系组织成立答辩委员会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由学生陈述论文的主体思想和概括大意,答辩委员会针对论文进行提问,学生回答,最后由答辩委员会给出论文成绩和评语。

2毕业论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管理及质量监督是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各高校也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毕业论文管理相关规定。但因为毕业论文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老师、学生、教学管理相关部门等诸多因素,因此也出现了许多影响到整个毕业论文管理质量的问题。

2.1指导老师师资力量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师资力量开始出现一些不足。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需要由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来担任,而且由于指导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为了保证论文指导的质量,一个老师也不能指导过多的学生。而在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独立学院,指导老师师资力量的不足就成为了制约毕业论文完成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2.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一般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一方面要完成学校里面剩余的课业任务,另外一方面也开始大量的在外寻找实习或就业的机会,往往忽视了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学生思想上的不够重视也是制约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3指导过程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主要分三个阶段:一是开题阶段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方向性指导;二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对学生所写论文的指导;三是论文定稿时对学生论文格式和和规范性上的把关。在实际的论文指导过程中,由于指导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上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不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论文的指导过程很难做到尽善尽美,而教学管理部门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无法掌控到整个指导过程的完整性,也制约了论文完成质量的提高。

3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流程设计

上述种种问题之所以出现,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整个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主要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参与,教育管理部门很难参与到其中,起到一个监督和控制的作用。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在日常的办公和教育管理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妨设计一套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流程,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来对完成整个毕业论文的管理。

3.1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流程

笔者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蓝本,将该院的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1)毕业论文管理周期管理及信息管理:毕业论文开始写作之前,由院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管理整个毕业论文的周期,具体包括信息准备时间、开题时间、答辩时间、抽辩时间等的设置。。

信息准备期开始后,由院教务管理部门指定相关的系教学管理人员,由系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准备,具体包括录入或编辑指导老师相关信息,录入学生信息等。

(2)毕业论文开题:毕业论文的开题由选择指导老师、开题两阶段来完成。指导老师先录入或编辑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或论文方向,由学生自由选择指导老师,或选择同一名指导老师的学生已达到限定的人数,则不能再选。

学生选择指导老师后,先拟定论文题目,并做先期的初步研究,写出开题报告,提交到系统,经指导老师确认后方可开始论文的写作。

(3)毕业论文写作及指导: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需定期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并提交阶段性的论文成果,指导老师针对每一稿的毕业论文给出指导意见,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修改结果给出论文写作的平时表现得分,或平时表现的平均得分不及格,则学生推迟答辩。毕业论文最终定稿后,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给出成绩和评语。系教务管理人员也可通过系统随时监控每一名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并做出监督和督促。

(4)毕业论文答辩及抽辩:学生论文写作完成后,由教务管理人员建立答辩小组,并录入答辩老师的信息,由系统随机将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中,进行答辩。

答辩完成后,由答辩老师录入成绩及评语。院教务管理人员设定相关参数后,在全院范围内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院级论文抽辩,并录入最终毕业论文成绩。

3.2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块设计

根据上述流程设计,将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分为院管理员、系管理员、指导老师和学生四个模块,四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图1所示。

图1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模块图

3.3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流程的优势

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和传统的毕业论文的管理流程相比而言,具有以下优势。

(1)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Web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到指导都不再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专门抽出时间进行面谈,大大的便利了老师对学生的论文指导。

(2)便于管理和监督:毕业论文管理的网络化让毕业论文的管理变得十分的简单和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看院系的相关通知,管理人员不再需要一层层的将通知下发到个人。

毕业论文写作和指导过程中的平时表现成绩制度的制订,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抄袭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毕业论文管理的网络化,也让各级教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方便的监控到整个毕业论文完成的情况和进度,以便能及时的对一些进度滞后的同学做出提醒。

(3)提高了答辩过程和成绩的公开性和公正性:整个毕业论文的答辩和抽辩的过程均由系统随机自动完成,由系统自动规避掉自己老师答辩自己学生的情况,并且整个评审过程中对学生和老师均进行匿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答辩过程和成绩的公正性。

4结束语

本毕业论文的管理流程优化设计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使整个毕业论文管理流程更加方便、高效和公正。

参考文献

[1]席振元.基于校园网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

[2]王桂和,对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

管理会计师论文篇4

1.指导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影响。目前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生,这部分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均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质量下降。

2.毕业设计成果与实际需求脱节。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为设计而设计的倾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脱离实际,通常只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设计,从而对工程条件进行不恰当的简化。这样即便学生在某一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但设计方法单一,考虑实际问题不全面,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毕业设计成果缺乏展示平台,没有进行社会转化的机会,更产生不了行业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二、提高岩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学院作为毕业设计质量(论文)监管的二级单位,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统一管理。资环学院按照我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认真制定本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细则,将监管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主要监管的过程包括:⑴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选题监督;⑵学生开题、实习调研落实情况检查;⑶平时学生、指导教师出勤情况检查;⑷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⑸学生进行预答辩情况检查;⑹答辩、成绩评定;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导效果总结。在建立健全了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基础上,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每个过程都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与企业长期进行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业务实践或挂职锻炼,直接接触实际工程,边实践,边学习,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方法,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之中,这对于那些毫无实践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来说,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所以说,对于新引进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前,学校应先派他们到实习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技能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应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让学生参加实际题目的设计,使他们处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真实社会活动中,为其提供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锻炼机会。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毕业设计成果进行社会转化,能够产生一定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热情,从而能够主动学习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能够掌握更多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程间的差距,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管理会计师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毕业论文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工作流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生培养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也越来越成为备受重视的环节。传统人工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日益繁重和多样化的论文管理工作,各高校开始尝试走毕业论文管理的信息化道路。如济南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设计开发的毕业设计题目申报与管理系统[1];陕西天启软件公司设计开发的普通高校毕业设计和实习管理平台[2];西财在线的毕业论文指导功能模块等。[3]

目前虽然部分高校已将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纳入教育信息化进程,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仍被许多高校所忽视。而且就目前的论文管理系统而言,大多功能比较单一,通用性较差。笔者从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的现状入手,分析其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将毕业论文的管理流程和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全生命周期方法相结合,应用工作流技术构建毕业论文管理平台,从而更好地提升毕业论文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一、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流程

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过程各高校虽稍有不同,但基本都包括选题、论文撰写、答辩等主要环节,各环节及其产生的文件见图1。

图1毕业论文主要环节分解图

1.选题环节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论文题目及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题目或导师。在选题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书和开题报告。该环节若不实施有效控制,则容易出现个别老师或学生的拖延现象。

2.论文撰写环节

为了控制学生的论文进度和检查老师的指导情况,需要保存每次的指导记录,但实际情况通常是学生不会立刻将指导记录写下来,而是最后统一补上,这样就导致指导记录通常是不完全的甚至是胡编乱造的。论文经过审阅和评阅之后,方可提交答辩,同时提交审阅意见表和评阅意见表,最后学生书写小结表。

3.答辩环节

论文答辩后,上交答辩结果表,并根据各答辩组上报的成绩统计形成成绩列表。但由于最终论文成绩由指导老师、审阅老师、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等几方面给出的成绩综合决定,因此,任何一方成绩缺少或有变动都将影响到最终成绩的给出。

二、毕业论文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由上述毕业论文管理的过程可以看出,传统的采用人工管理加纸质文档的形式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造成很大开销,而且很容易出现一些失误和延误。现总结如下:

1.效率低下

论文管理中有很多文件要发放、表格要填写。诸多文件管理起来容易产生混乱,重复填写等情况时有发生。对于这些文件表格如能集中管理、查阅、填写,则可以有效提高效率。

2.沟通不畅

各级管理人员、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较好的沟通互动平台,出现如信息和接收不同步、信息传达不到位等情况。对不能面对面沟通的,论文的修改则需要教师逐字逐句地在文中作标注,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

3.容易出错

论文管理参与人员众多且分散,容易造成信息缺乏一致性。如学生最初选题和最终论文题目由于中途变更而造成数据不一致;论文的多次修改版本会由于管理混乱而提交错误等。

由上可以看出,毕业论文工作周期长、数据量大、效率低、出错率高,因此,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是必要的,也是大有潜能的,而借助论文管理平台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三、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1.论文管理平台的技术框架

本系统采用B/S的多层架构,数据交换以XML和WEBSERVICE技术为依托,在线文档编辑以OLEMicrosoftOffice为主。后台开发语言为JAVA,LotusScript和公式语言,前台开发语言以javascript+html为主,数据库采用LotusNotes,数据库建模采用PowerDesiner,操作系统可以为Linux或Windows,应用服务器为LotusDominoR6.5.3。[4-5]

2.论文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

该系统从论文管理的全过程着眼,对各环节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加强了流程监控的过程化管理和批阅细节的痕迹化保留。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主界面、电子公告、知识库、过程管理、论文管理、交流园地、留言版、系统设置等,见图2。

图2系统功能结构图

(1)电子公告

通知、毕业设计动态、实习动态等,让教师和学生方便快捷地获知所需信息。

(2)知识库

输入主题、内容、提交人等,将论文规范、论文样本、论文管理文件等存入系统。

(3)过程管理

输入指导老师、学生姓名、论文题目等信息,完成论文题目、学生选题、成绩查询、答辩结果提交等操作。

①论文题目。设置时间和范围,超过设定时段后该功能自动关闭,对老师形成一种约束。

②学生选题。超过设定时段该功能将自动关闭,以有效避免个别学生的拖延现象。选题过程支持动态显示,让学生及时获知各老师的被选信息并调整自己的选择。

③成绩查询。老师对论文给出建议成绩和答辩成绩,折算提交后自动进入数据库供学生查询,避免了人工汇总的麻烦,可导出为Excel。

④答辩结果提交。提交答辩记录、答辩小组意见等,为答辩小组成员共享资料提供方便。

(4)交流园地

支持老师和学生在线沟通和交流,可以按照主题、内容、作者等展开成树型的交流记录。

(5)留言板

为师生提供一个咨询、解答、表达想法、信息沟通的渠道,允许留言内容隐藏。

(6)论文管理

①填写论文的基本信息、正文,支持挂结论文附件。

②进行在线论文修改,并自动保留批阅痕迹,完成指导记录的填写。

③指导老师对论文修改完成后,填写反馈意见,以供学生查阅。

④论文管理各主要流程环节可任意拖动、灵活选择,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论文管理过程,支持流程提交、回退、撤消、会签、流程监控等功能。

(7)系统设置

通过输入各类系统参数,完成权限赋予、菜单设定、分类设定等功能。

(8)主界面

用户登录后可接收到从后台提取的待办文档、留言信息等,方便用户及时处理相关事宜。

四、结语

笔者从高校毕业论文的管理现状出发,对论文的管理过程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基于工作流技术设计开发了论文管理平台,对不合理的流程进行了改进,对分散的信息进行了整合,让师生在一个互动的平台上完成了论文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论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外,系统中工作流技术的应用,可使各高校根据各自不同的论文管理过程灵活选择工作流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

[1]/.

[2]/bysj/.

[3]/webManage/articleWebDirect/art_login.asp.

[4]IvorHorton.JAVA2编程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管理会计师论文篇6

专业名称

类别

时间

主考院校

10月18日

10月19日

9:00-11:30

14:30-17:00

9:00-11:30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计算机方面的创新范例(12篇)
  • 下一篇:采购部年个人年终总结()(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