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老师,此次有幸参加异地岗位培训学习。十天来,学到的不仅是教育教学理论,更是方法、理念和高度。特别感谢为我提供了这次良好的学习机会的县教科局和我校领导,感谢中国研修网安排的学习行程。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股不一样的教育生命力,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
太谷县恒达中学以优异的中考成绩捍卫着自己在晋中市教育界的地位。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浓浓的学习氛围,不仅仅体现在校园文化,还体现在学生们的精神风貌中、高质量的课堂中。学生们在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下行为习惯良好,学习劲头充足。但真正让我成长的是,步入课堂,虚心学习、请教。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整天忙碌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教育等等,往往忽视了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深入思考,在课改中遇到了很多困惑,无法解决。通过在恒达中学的听课、交流、研讨,我有了自己的想法。
一、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教会学生学会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其思维方法,培养其善于思考、善于钻研的好习惯。
二、不论哪一科教师都应有足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对教材知识的整合、解析能力以及捕捉中考信息并有效运用于课堂的能力。恒达中学的老师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敬业的态度、超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让我心里有了一个目标,成为像她们一样的老师去规范自己。
太谷县明星中学呈现给我们真实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他们锐意进取而又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他们是课改的先锋、领路人,从“导学型课堂”到“个性化导学型课堂”,展现给我们的是团队协作的力量。在这里我学到了:首先,要将课改进行到底不是个人单打独斗的结果,要互相学习共享经验,发挥教研的力量。其次,利用好“小组合作,绑定评价”会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想上好课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件事,需要用心钻研,不断学习。
在岗位学习过程中,有幸听了几位领导但同时又是一线教师的讲座,他们结合自己学校的特长以及自身教学经验为我们开展了非常实用的讲述和教授,着实让我收获满满。
本次岗位学习之行,我看到了众多老师身上的闪光点,同时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思想已存在我脑中,工作在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将带着所学、所感、所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真正将岗位学习成果落到实处!
“一名愚笨的教师越是辛勤工作,他的破坏作用越大。不聪明本是他个人的不幸,而他通过辛勤工作把一批原本可以变得聪明的孩子教得如他一样愚笨时,教育的不幸就出现了”这段话,在培训展示出来时振聋发聩。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坚守,育万千桃李。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强调了做好职业规划、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拥有积极心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培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堂绘声绘色的课,授课教师的精彩讲解、闪光的个人魅力,使我们受益匪浅。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好老师不是天生的,特别是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面对残疾学生,我们比普通人更需要信仰、执著和坚守。一个简单的动作,正常人几分钟能学会,一个残疾学生要学半年甚至一年;每天漱口时,吐掉口里的“刷牙水”,一个残疾学生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两个月!面对学生生活不能自理带来的难以想象的困难,特校教师既要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得住寂寞的勇气,更要有超乎常人的博爱和包容。“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以校为荣”的意识已经渗入每一位特校教师的血液,点燃他们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的热情。对于我们来说,未来的路还长,还需珍惜时光,多学知识,多学道理,多学本领,握住未来的“接力棒”。
此次培训,熊武书校长及教育前辈,殷殷期许,语重心长。今日之培训学员,未来之师者,我们正茁壮成长,听党话跟党走,耕耘当下,坚守爱与责任,关怀未来,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向着“四有"好老师的目标不断前行。
一个星期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上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星期,也是促进我教学教研上不断成长的一星期。特别是听了胡教授的教育科研工作专题和邱教授的教学改革—教学设计的发言让我受益匪浅,使我的教育教学教研观念和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下面我就来谈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
教师必须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必须要熟悉政策文件,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势必丧失竞争优势。有句话说得好,要想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且这一桶水还要不断地增加。因此我们要不断充电、学习和研究先进得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二、积极实践
胡教授和邱教授的讲座主题之所以会令我印象深刻主要是因为目前我的短板就是科研与竞赛。在课题方面,由于学校刚刚升格,从一名中职教师转型为一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而我一直对于做课题都有一种畏惧心理,通过胡教授的专题讲座,我似乎弄懂了一点点,课题的关键是什么,但是具体能不能做好还需要不断实践,毕竟实践才能出真知。
而邱教授对于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经验也让今年刚刚尝试了备赛的我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明确了将来努力的方向。
总之,通过此次岗位培训学习,我从各位优秀的教授的身上学到了不少。参加教师培训的机会是难得的,我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更大了,但目标也变得更清晰了。今后在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和业务知识并紧跟国家的教育政策,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改的研究和探索中,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中,为时代培养更多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培训半个月,收获颇丰,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1.英华这么大的平台,卧虎藏龙,等着你去发现,去锻炼,去施展拳脚。好的环境,才能让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干净整洁的教室、宽阔平坦的操场、高端大气的教师宿舍、可口的饭菜……让你身心愉悦。
2.累并快乐着,听会、备课、教研、复备、练课,每天三点一线,虽然重复着一件事,但是每一次都有新发现。虽然有时会很累,觉得很枯燥,但有组长、主任带领着,教给你新的思路和方法,你就有了成长,有了收获,自己也在一点一点地提升,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
3.幸福不被定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一件你们愿意做的事,那就是幸福。在英华,你会遇到很多优秀的人,他们比你更努力,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你所学不到的东西,跟他们在一起,你会感到很快乐。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每天的早晨与中午,都要先听讲座后备课。讲座对我来说好像是种洗礼,因为有很多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教师,他们的讲述,让我明白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真功夫,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现实的问题。
充分的教学准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根基。对初中语文来说,首先要认真备课试讲,把教学目标重难点定准、教学的每个环节弄清、把教学内容全部吃透,提前“预演”课堂,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在古诗词、现代文、文言文等讲解中存在的切实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真正把一堂课讲活、讲精。
除了做好教学准备,要想上好一堂课还要多学习。基本的是先从书本,教辅上学;其次是要多听课,跟有经验的教师学;然后是多交流,跟优秀的新同事学;之后要多总结、勤反思,跟自己的实践心得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素质和职业能力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总之,此次培训,犹如为我打开了⼀扇天窗,拨云见日,使我豁然开朗。我相信这次培训是我教师生涯的一个新的起点,梦想作为教师的我,一定以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忘我的精神,不断前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在教育沃土上展现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