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先进个人汇报材料(6篇)

时间: 2024-02-21 栏目:公文范文

先进个人汇报材料篇1

关键词:成本核算;班组;GSM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4-9715-02

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MineAssistSystemBasedonCostAccounting,Rewarding-publishingandChecking

SONGXiu-qin

(CenterofPracticeandTraining,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aotou014010,China)

Abstract:Thissystemhascostaccounting,checkingandrewarding-punishingfunctionsallinonebodyaimmingatquotaManagement.Withthehelpofthissystem,groupaccountbecomestimely,scientificandeffective.ThesystemisapowerfulassistantforEnterprisestoreducecost,improveeconomicefficiency.Theimplementationschemeandprocedureare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s:costaccounting;group;GSM

对于各企业来说,在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如何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研究热点。就成本核算来说,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就有很多种,但是往往在追求降低成本的时候,却可能造成生产安全隐患或产品质量等诸多问题。另外有些方法虽然很理想,但是在核算成本的时候代价较高。本文针对矿山的实际生产情况,通过对矿山作业的现场考察,将考核、奖罚和位置成本核算科学地结合为一体,并对某些考核项目进行适当的量化处理,开发出一套能够进行考核和成本核算,并根据考核结果和消耗的成本形成员工奖罚表的矿山运营辅助系统,从而有效促进员工节约意识的提高,并起到激励作用。

1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矿山运营的成本。矿领导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成本计划控制,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进行远程控制。并且能够生成财务报表、奖罚报表和各种成本的报表,通过这些报表,管理人员可以对企业进行一定的决策。缩短了月末各区队、班组的核算报表的统计时间,降低了核算报表的错误率,减少了财务人员、各区队核算员的工作量,方便领导对各区队、各科目的计划、支出实时查询。基于这样的考虑,系统原理以及硬件连接设计成图1所示的框架。

2系统的组成

本系统采用B/S模式,Java语言,Struts+Hibernate+Spring标准框架开发,从而实现了客户端的零安装、零维护。服务器运行Windows2000/2003环境或Linux,WEB服务采用Tomcat软件,数据库采用Oracle10g或MySQL。系统主要由基础数据维护模块、组织机构模块、短信处理模块、考核维护模块、互相检查模块、出入库管理模块、成本核算模块、综合查询模块、汇总报表模块、打印模块等构成。它们之间的数据关系如图2。

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1)基础数据维护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区队类型信息维护、材料用途分类维护、财务分类信息维护等。

2)组织机构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登录用户管理、矿信息维护、区队信息维护、班组信息维护、职工信息维护、人员调动、班组人员调动等。

3)短信处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给矿领导发送短信、接收矿领导的短信签字、操作系统数据的签字字段等。

4)考核维护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奖罚分配比例、大型材料比例性核减指标、大型材料比例性核减、区队材料消耗核减、区队材料消耗分摊、实际产量(录、修、查)、全矿总产量(录、修、查)、退库差额(录、修、查)、班组给区队的分配比例、班组材料消耗核减、班组材料消耗分摊、班组退库差额分摊、人员月出勤(录、修、查)、职工奖罚百分比等。

5)互相检查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互检表类型维护、互检项目维护、工作场地参数维护(采煤工作面管理)、设置区队的工作场地(设置区队工作面)、班组互检表设置、区队计划单耗、班组计划单耗百分比、互检记录(录、修、查)、班组互检记录查询。

6)出入库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材料属性维护、材料入库、区队回库(录、修、查)、矿库房信息维护、矿货位信息维护、矿库存材料货位设置、领料单查询、领料操作、互调单填写、互调单删除、互调单查询、互调操作、区队库房信息维护、区队货位信息维护、区队库存材料货位设置、班组材料互调、班组材料回库、领料单填写、领料单查询、领料单修改等。

7)成本核算模块的主要功能根据各个区队发生的成本分别把成本计算到各自的承担者,该系统把成本计算到考核的最小单位班组。

8)综合查询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查询其它模块传入给整个系统的数据,主要包括材料信息查询、出入库记录查询、材料消耗查询、成本查询、互检记录查询等功能,并可以调用打印模块进行打印。

9)汇总报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生成材料消耗汇总表、材料消耗构成表、材料考核兑现表、系统分类汇总表、库存汇总表、区队旬汇总表、区队旬材料构成表等。

10)打印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打印汇总报表模块和综合查询模块传送过来的数据表格。

3系统的主要特点

由于该系统是结合矿山具体情况开发的,所以具备以下特点:

1)本系统有效地结合了考核、奖罚和位置成本核算,实现了在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将成本尽可能降低。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成本控制方法就是企业核算员给各个区队预先制定计划支出,要求各区队的支出不可以超过计划支出,本系统也同样具有这个功能。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确保生产安全、不能激励员工工作、不能确保生产进度、不能有效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本系统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区队的班组互相检查可以对生产安全、生产进度等进行打分,成绩直接影响到奖罚结果,所以能够确保生产安全和生产进度;由于有很好的出入库管理模块,每一种消耗都不会无故产生,并且对成本消耗进行考核,这样就能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奖罚机制可以促进员工工作。

2)本系统通过系统设置,可以把许多业务设置成需要审核签字,这些签字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操作,也可以通过短信进行远程操作。例如:某些大型材料的出库、核减等需要矿长签字,但是矿长出差的时间比较多,如果只能使用计算机操作,那么只能等到矿长回到矿上操作计算机才能进行签字,这就会影响生产,该发明在这种情况就会给矿长发送短信,以短消息的方式告诉矿长需要给某个业务签字,矿长只要回复“是”或“否”即可签字。本系统的短信模块可以由用户动态设置,和不同的业务关联起来,从而可以通过短信进行很多操作。短信功能需要硬件是本系统设计的基于GSM网络的调制解调器。

3)本系统的出入库管理模块除了具有一般出入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外,根据矿上的具体情况,还具有的特点是:预出库、成本结转、差额退库、材料分摊等功能。预出库就是在材料还没有在计算机中登记入库的情况下,计算机可以进行预先出库,这可以解决现场来不及及时进行计算机入库操作的情况。成本结转可以把本月的成本转到下一个月计算,这可以解决滞后入库登记或购买材料未得到发票的问题。差额退库可以解决材料计划价格和实际价格不相同的情况,因为实际情况中常常会出现材料卖家不能及时提供给买家真实价格的情况。材料分摊可以把公共材料分摊到成本的承担者,可以把企业的公共消耗(水、电等)按照财务分类分摊到成本的承担者,以便于财务报表。

4)本系统的互相检查模块通过区队班组的互相检查,检查结果会影响到被检查班组和检查班组的产量和奖罚金额,这些检查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为了一味追求降低成本而忽略安全隐患。根据企业的不同,可能会有很多互检项目,所以系统允许用户设置互检项目的优先级别,把必须检查的项目和常用项目的优先级别设置高些,打印出来的互检表也是按照优先级别的降序排列的,这样便于现场互相检查的记录和操作人员在计算机上的录入。

5)系统提供了矿入库获取外部数据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设置入库的字段和外部数据字段的对应关系。通过这个功能,用户可以很容易和外部出入库管理软件进行整合。

6)该系统的汇总报表模块根据系统的参数、机构人员信息、互检结果、材料消耗、材料分摊、材料核减等数据,生成材料消耗汇总表、材料消耗构成表、材料考核兑现表、系统分类汇总表、库存汇总表等,并可以调用打印模块进行各种表格的打印。

7)本系统的成本核算模块用的是成本位置核算方法,这种方法是德国企业最常用、影响最大的方法。本系统把构造成本的位置定位班组,通过该系统核算成本比较容易。成本的主要来源是:直接成本主要是各班组消耗的材料,间接成本包括矿机关消耗的成本、区队的领导消耗的成本以及矿的水电等成本。间接成本通过分摊的方式分摊到班组,以便于进行班组成本考核,最终奖罚到个人。

4结束语

本系统的开发,应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企业丰富的局域网络资源,并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为煤炭企业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班组经济核算软件平台。该系统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班组成本核算方式,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加快数据传递,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且真正调动了在企业生产运行中起到主体作用的“基层班组”的生产积极性,把员工的责权利真正统一起来,对煤炭行业信息化、自动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先进个人汇报材料篇2

一、清

“清”就是思路清晰。汇报材料不管是供书面交流还是供口头交流,上级组织或领导在看或听汇报材料的时候,也在思索材料所讲述的事实、所分析的问题,同样存在一个思维过程。如果汇报材料写得不符合思维习惯,就会让人觉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摸不着头脑。因此,汇报必须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首先就是要理清汇报的顺序。《周易》说:“言有序。”所谓“序”,就是思路有条理而不紊乱。在汇报材料中的表现,就是谋篇布局,安排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呼应等合理有序。汇报顺序既有常规顺序,也有非常规顺序。英国文学家约翰·巴洛兹说:“一颗宝石跟一块普通石头的区别并不在本质,而在于分子的排列——结晶的方式。木炭和金刚钻是一样的,但在外观上和效用上,它们的差别可多远啊!珍珠所含的成分,没有一种是不能在最粗糙的蚌壳中找到的。”这就告诉我们:说同样一件事情,如果顺序安排不同,效果是不一样的。

对常规思维习惯来说,在叙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应在时空立体上展开。汇报的顺序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开端——发展——结局;介绍某个空间对象的时候,常常是按照由外到里(由里到外),或者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等;介绍某个人物的时候,常常是由过去到现在,或者由现在追溯到过去;介绍某个单位事迹的时候,常常要把事迹分成几个方面,在划分事迹类型的时候,常常是先政治,后业务,论说某个道理常常是在事理的平面展开的,比如,整体与部分、属性与关系、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因果与条件、必然与或然等等。

对非常规思维习惯来说,汇报材料如果要按照非常规的思维过程写,那就需要注意两点:一要了解阅读汇报材料者的思维习惯;二要注意按这种非常规思维习惯来说,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汇报效果。比如,向领导汇报某件事情的做法,既可以按通常习惯,先介绍干这件事情的经过,再介绍干这件事情的结果(效果);也可以按反常的思维习惯,先介绍结果(效果)再介绍取得这样效果的做法。两者比较,后者的效果更好——能先声夺人,吸引看材料的人认真读下去。如果拿着汇报材料向领导作口头汇报,用后一种思维习惯介绍,还会有试探作用——试探领导对其是否感兴趣。

其次,要注意材料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包括: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等等。如果汇报材料能够把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述清楚,那就能够帮助阅读汇报材料者扫清阅读的思路障碍,准确把握汇报材料所要传达的有关信息。

如何理清思路?最常用的办法是反复推敲,列出提纲。列提纲要由大到小,一级标题下要有二级标题,二级标题下面要有三级标题提纲列得越详细,汇报起来思路就会越清晰。列出不同级别的提纲,一定要注意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上下级别的提纲是推论关系的,还要考虑它们是否具有推出的必然性。在同级标题之间,还要注意它们是否具有不相容的关系,如果出现了全同、交*、包含或被包含的关系,就表明提纲之间存在着逻辑混乱,必须修改,不然就会把思路搞乱。如果前后内容存在一定跨度,在内容转换的时候,一定要使用过渡句,使内容衔接自然,反之,则容易使听汇报的人觉得突兀,跟不上汇报者的思路。

二、重

“重”就是重点突出。一般来说,汇报材料的内容通常包括: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问题及今后的打算等几个方面,但面面俱到往往事倍功半。汇报材料要突出重点,就要做到有“点”有“面”。“点”就是重点,应当展开讲、深入讲;“面”是非重点,在汇报材料里,只是起辅说明性的作用,应该适当浓缩。

写汇报材料应当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汇报重点呢?一般情况下,以下两条可以作为确定重点的依据。

第一,凡是符合上级领导听汇报意图的,就是汇报材料的重点。任何工作均有轻重缓急,上级领导听取下级的汇报,总有一定的目的性,对汇报内容、汇报时间、汇报形式、汇报范围等,都会有明确要求。撰写者必须深刻领悟上级意图,仔细揣摩这些要求,必要时还可通过其他信息渠道,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上级领导近来重点关注的是什么、重点抓的工作是什么。这就可以有的放矢,做到上级不关注的不汇报,上级已经了解的不汇报。

第二,凡是能够突出自我特色的,就是汇报材料的重点。如果汇报材料没有特色,丧失自我或少了自我,汇报也就没有个性,自然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要突出特色就要做到常规性的内容不讲,与别人相同的内容不讲。只有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选取有特色的工作,挖掘有特色的效果,才能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效果。“特色”不仅指工作成绩、成功经验,也包括在工作中发现或出现的新矛盾,以及对问题的新思考。这种新思考,可以通过对特定问题所选取的汇报角度或站位的高度来体现。

汇报材料如何做到重点突出?

一要围绕重点展开叙述或论证。汇报材料要有思想、有见解,才能够给人以启发,使人听了豁然开朗产生兴趣。汇报材料的思想性,体现在材料、事例和阐述的道理之中。分析问题要有理有据,要有深度,不要做肤浅的表面文章。汇报材料涉及的事例,可以量化的一定要量化,能用数字说明的问题,一定要把有关数据写清楚。数字虽然枯燥,但能增强材料的说服力,在说明问题上,具有用文字叙述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字,有时还必须采用折算的方法,让数字变得具体可感。比如,有人在介绍黄河时说:“黄河每年带起的泥沙16亿吨。”“16亿吨泥沙”到底是一个多大的数字,许多人心中不一定有概念。为了让听者理解这个数字,如果改成:“黄河每年带起的泥沙16亿吨。若用这些泥沙来修建一条高一米、宽一米的防护堤,那这条防护堤便可以环绕地球27圈。”这样一折算,抽象的数量“16亿吨泥沙”,刹那间就变得那样的具体可感了,汇报的亮点也就能为之一闪。

二要把握重点抓住要害和实质。抓住本质,就要少讲过程性的东西,多讲实质性的东西。要杜绝简单的材料堆砌,防止表面化,要把深层次的东西写出来。比如某人在汇报某单位思想状况时说:“有人玩名,有人玩命,有人玩狗,其实最终都是在玩自己。”这种说法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问题的要害和本质,能使人为之一振。

三要详略得当。汇报材料的线索要单一,情节要简单。如果串起材料的线索太多、谈及内容的情节太复杂,听汇报的人不但不容易理出头绪,反而会越听越糊涂。因此,要把多余的线索和过细的情节统统删去。领导听汇报最关心的是工作重点以及处理的结果,汇报要遵循“事不过三”原则,每谈重点,关键事项最好只谈一件,通常不要超过三件——这是许多人的经验之谈。认知心理学的实验结果也表明,主要论点多于三到五个时,人们便不容易领会。这倒不是说讲完三个论点就坐下完事,而是把复杂的想法归纳成三到五个方面以抓住事物本质。

在语言运用上,叙述要简明,切忌冗长啰嗦,千万不要从文件、报纸上大段地抄录引用,这样容易把有用的东西淹没在废话、套话之中。用词要做到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不要使用生僻的语词,要多用大众语汇,尽量口语化。这样汇报起来显得自然、流畅。在句式上,要多用短句。用短句既便于说,又便于听,而且干脆有力,节奏感强。

三、实

“实”就是实事求是。写汇报材料要做到实事求是,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准确可靠。汇报要寻找那些实在的、新鲜的、有价值的东西,但必须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汇报的情况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任何虚构,也不允许夸饰拔高甚至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不能把道听途说的东西作为事实写入汇报材料。对汇报材料所涉及的重要数据,一定要反复核实,科学论证,不可想当然随意虚报。在评价事件或人物的时候,要恰如其分;汇报经验要避免脱离群众、脱离现实、脱离整体观念。

准确可靠,要求所举的事例,除要符合客观实际以外,还必须要具有广泛代表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如果是没有广泛代表性,不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即使它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是真实存在过的,也不能拿来作为例证,因为这样的事例只是事物发展中的非主流、小插曲而已,绝非事物的真实面目,用这样的事例作论据,不会有说服力,会犯论据不足的逻辑错误。

第二,要喜忧皆报。领导听汇报,既是了解情况,也是研究问题。无论“喜”或“忧”,领导都会认真对待。说不定你的“忧”,有时候正是领导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因此在汇报情况的时候,要做到喜忧皆报,不能报喜不报忧。怎样做到喜忧皆报呢?

先进个人汇报材料篇3

一、抓降雨监测,全力做好库塘挖掘潜力增蓄工作

其时,从去年入春以来,**县范围内降雨比往年明显减少,大部分地区呈现出降雨少、汛期短、蓄水少、气温高等旱情特点,特别是10月以来,持续出现极为罕见的干旱少雨天气,全县平均降雨量仅有6.7毫米,县境内降雨量创有观测纪录以来最低值。**同志结合雨季提前结束、降雨严重偏少的实际,积极主动请示汇报干旱情况,在确保中、小型等蓄水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于10月上旬采取及时下闸蓄水、维修外流域引水渠等措施,不断挖潜蓄水能力,争取投入增蓄资金35万元,带领水务系统的干部职工经过100多天的努力,全县库塘蓄水量由9月中旬的5458万m3增至12月底的6969万m3,增加了1511万m3,仅小河尾水库和白格龙水库就增蓄了58万m3,超州防办下达的蓄水任务969万m3,为抗旱保人饮提供了水源保障。

二、抓水源工程,确保人饮和灌溉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针对持续发展旱情态势,**同志始终把加快抗旱应急水利工程建设、查找人畜饮水备用水源、健全组织机构作为工作重点,全力做好抗旱保人饮工作。10月12日至17日,带领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开展水源水量情况调查,全面寻找人畜饮水备用水源,全县共查找第一备用水源点17个,为编制供用水计划和抗旱应急预案作收集整理数据准备。12月15日,按照水务部门的职能职责及时调整充实了以水务局局长为组长、局机关8个股室和下属5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水务局抗旱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工程管理、灾情调查、供用水秩序维护、督查、后勤保障5个工作组和面上机动应急、乡镇供水、水河尾片区、**水库4个抗旱设备抢修组,领导小组人员按照实施方案和抗旱救灾制度全面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截至目前,在秉烈乡、喜古乡等7个乡镇的46个自然村新建了397口人饮小水窖和27件66.6km管引工程,修复了水毁水利工程122件,修复供水管道8km,完成了32件水利工程的疏通岁修,黄龙坝片区中低产农田改造工作已近尾声,为抗旱保人饮、服务用水和农业生产提供水利保障。

三、抓方案制定,积极主动应对旱情灾情

针对继续扩大的旱情旱灾,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抗旱救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同志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局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再次组织18名专业技术人员,于2010年1月19日至28日包乡、逐村、逐户开展水量、缺水人口等旱情信息调查工作,配合各乡镇到人畜饮水最困难的集镇、村寨就近地区查找第二备用水源点,帮助和指导群众开展抗旱救灾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全县的“水家底”。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县情乡情村情,组织人员力量拟定了《**县县、乡、村抗旱应急供水方案》、《**县2010年上半年供用水情况分析报告》、《**县2010年抗旱应急预案》、《**县2010年重大级(ⅱ级)抗旱应急响应实施方案》等工作措施,为县委、政府有效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抓措施落实,全力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

先进个人汇报材料篇4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水平

面对分局行政经费比较拮据的局面,分局及时召开了科所长会议和分局全体干部大会,通过算账让干部了解分局的家底,发动群众集思广益,积极寻求良策,同时强化干部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水平。明确厉行节约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需要,既是分局经费不足之时的解决之道,又是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既是响应党中央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表现,又是顺应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分局号召全体干部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增强主人翁意识,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等细微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支持分局的建设。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干部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转变。有的干部说,以前从来没想过税务局的经费会这么紧张,节约意识不强,现在了解了分局的家底,肯定要有意识地克服大手大脚的毛病。有的干部说,以前认为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又不能解决分局经费紧张的根本问题,所以也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现在想想,这既是一个积少成多的问题,又是个弘扬美德问题,所以不仅经费紧张时要厉行节约,即使今后经费宽裕了也要厉行节约。

二、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财务核算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分局对照《**市国家税务局财务管理办法》,结合分局工作实际,重新制订和修订出台了《关于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关于对机动车及驾驶员管理暂行办法》、《食堂管理办法》、《政府采购暂行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医疗费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管理规定,为日常的财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保障,做到各项支出有章可循。

在《关于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中,分局切实贯彻《**市国家税务局财务管理办法》,坚持经费“收支两条线”和经费开支的“一支笔”财务审批原则,对分局收到的各项收入均及时足额地计入分局的行政账户,纳入单位预算管理。对日常公用支出超过1万元不超过2万元的必须经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超过2万元的及固定资产购置严格按照市局规定先审批后支出。在《关于对机动车及驾驶员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车辆及驾驶员的日常管理、车辆使用审批权限和驾驶员考核制度等内容,做到派车线路科学统筹,费用支出有据可查,岗位考核严格兑现。在《食堂管理办法》中,做到就餐对象、时间、标准、要求四明确,并成立了食堂监督管理委员会,实行食堂收支状况按月公示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在《政府采购暂行办法》中,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货比三家”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医疗费用管理规定》等各种制度规定都尽可能详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强化制度落实,节约办公经费

完善的制度只有落到实处才能体现出成效。为了强化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切实节约每一分钱,把钱用在刀刃上,分局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办公费方面:一是严格执行日常办公用品由办公室统一采购制度,各部门领用时进行逐笔登记。二是严格执行办公用纸审批制度。为防止纸张的浪费,在领取打印纸及复印文件时,需填写《纸张领用申请单》及《文书缮印申请单》,部门领导签字后经办公室审批方可领取使用。三是大力推广办公自动化,实行无纸化办公,能通过分局内网公布、邮箱传递的文件资料不允许打印纸质材料。

第二,在水电费方面:为了坚决堵塞跑冒滴漏,分局领导积极带头,率先垂范。并加强保安巡逻,随时检查。空调的使用采取只开一组的方法,电梯三楼以下不停,两层办公楼共用一个电开水炉,人人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全分局九层办公大楼里,没有发生过一例“长明灯”“长流水”现象。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分局200X年水电费比上年下降了8万元。

第三,在交通费方面:为了控制机动车的各项费用开支,分局在车辆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关于对机动车及驾驶员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各部门因公务用车应预先填写《派车申请单》,经所在部门领导签字后交分局车管干部根据有关规定和车辆使用情况统筹安排出车,避免“前车刚走,后车又发”情况的发生。车辆的日常维修和加油,分局实行定点维修和定点加油制度,从而约束了驾驶员的个人行为,由车管干部对每台车的用油、维修等费用认真登记明细台帐并进行公布,作为对驾驶员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四,在招待费方面:为控制招待费,分局建立健全了接待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接待规模和接待标准,有关单位人员来访原则上在开具《客饭申请单》后到分局餐厅就餐,对确需在分局小餐厅或外出到分局定点饭店就餐的,各接待部门在事先得到分管局领导同意后到办公室开具《用餐申请单》,注明来访单位、来访事项、来访人数、陪同人数及标准等。同时,分局办公室还建有《招待费明细支出备查簿》,由财务人员逐笔序时登记每一笔招待费用的详细情况,对照标准进行实时监控。分局2004年在市局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招待费管理方面得到了加分。

第五,在医疗费方面:本着节约医疗经费开支,职工受益的原则,分局严格执行《医疗费用管理办法》,指定三所三甲医院就医,再要求职工自选两所区级及以上医院,严格执行重要检查提前申请、单张处方不得高于200元等规定。办公室财务人员严格加强单据审核,不仅审核单据形式本身,还要核对单据内容,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单据坚决退回,从而控制了“无病开药、小病大看”现象的发生,规范了医疗费用的报销。

先进个人汇报材料篇5

一、加强思想锤炼,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思想的先进性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和关键。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坚持每年向党作思想汇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实践党的工作理论,使自己的思想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特别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该同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行动准则,时刻对照和各项纪律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该同志十分注重党性修养,保持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安于清贫,乐于奉献;只要工作需要,不分节假日,不计报酬,任劳任怨,今年配合全市会环境保障工作,上半年没有休息一个完整的双休,经常加班加点,圆满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该同志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群众解答疑难;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在今年局机关党委组织的向袁才顺学习、支持抗震救灾等活动中踊跃捐款,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

二、坚持开拓创新,始终保持对城管事业的满腔热忱

热爱工作才能干好工作。自*年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一直在综合材料这个又苦又累的工作岗位上坚守了六年。进入城管部门后,面对城市管理工作职能广、突击任务多、材料任务繁重的挑战,努力调整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和追求创新的信念迎接每一份材料撰写任务。近几年,主要取得了以下工作成绩:一是广泛参与各类综合文稿撰写工作。从*年至今,每年参与起草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总结、城市管理工作思路和要点、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材料等全局性综合文稿;参与起草了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目标办等部门的各类城市管理工作汇报;参与起草了全市查违、广告亮化、绩效管理、执法队伍建设等工作会议材料,多次为李宪生、胡曙光、胡绪鵾、万勇等市领导撰写讲话稿;配合双创、环卫、市政、查违、亮化等业务工作,起草了各类专项材料。*年共撰写了60多篇综合文稿,约30多万字;仅今年上半年,就参与了10多个会议的材料起草工作,撰写了各级领导讲话材料、汇报材料30多篇,为局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推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独立起草了一批高质量的文稿。围绕城市管理重要工作会议,撰写了李宪生市长在全市查处违法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胡曙光副书记在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全市查违工作书记办公会汇报材料、全市查违工作市委常委会汇报材料、全市城管系统绩效管理工作汇报;配合有关宣传活动,撰写了2006年全市城管系统大练兵解说词、“璀璨灯光、靓丽江城”——《长江日报》景观灯光建设工作的专版宣传材料、全市城管系统向袁才顺同志学习的决定等,展示了城管工作的重要成就;服务于领导决策,起草了《学习先进城市经验,促进科学和谐发展——刘家祥局长赴沈阳、大连、深圳学习考察的思考》、《创新城市管理,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等一批重要文稿。这些综合性材料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尤其是刘家祥局长的学习考察报告,市委书记苗圩作了重要批示。三是积极开展各类综合调研。深入城管工作一线开展调研,完成了中心城区一楼开门面调研报告、青山双创工作、查违工作、加强街道城市管理职能等方面的专项调研材料。同时,广泛收集图片、整理资料,完成了《*城管》画册编辑任务。

先进个人汇报材料篇6

一、中学生的听力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对语音方面的特点、规律掌握不好。

在英语连贯的发音过程中,往往由于弱读、同化、连读、音素省略和爆破音的关系,会发生音变,从而使学生在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讲话或录音时感到困难。

(二)语法方面存在不足。

学生由于语法知识欠缺或运用不熟练,在听力中测试中经常出错,他们往往抓不住所听材料的中心,不能分辨内容的主次,抓不住关键词,因而错误理解句意如:Wouldyoumindmycomingtomorrow?误听为“Wouldyoumindmycomeintomorrow?”。

(三)词汇储备不足,对习惯用语和固定用法掌握不牢。

词汇是构筑语言的基本材料,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是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是语言信息传递的载体。一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拥有相应数量的必备词汇,美国语言学家RobertLado指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对于必备词汇(minimumvocabulary)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口语和写作中,学生用词上有选择权,可以用学过的、熟悉的词汇代替生疏的词汇,但是在听力训练中,无法进行这样的词汇选择……”由于听力词汇的不可选择性,听能对学生的词汇的掌握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词汇掌握差,就会导致对信息处理无法进行,无法达到听力理解的目的,所以词汇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听力水平。

(四)理解能力。

听力理解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表层理解能力是理解直接提供的信息,包括对语音的辨识能力,对时间、日期、价格、号码的短时记忆能力及对简单句子的理解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此种理解无法琢磨说话人的感情态度,无法体会对方的意图。第二层次的理解是对所听材料进行简单的推理,如推理对话时间、地点、场合及讲话人的身份、关系等,还要了解对方的情感和言外之意。它是对所吸收的语言信息的积极思维和再加工,判断推理能力在交际中非常重要。而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差,他们大都只会把所听到的信息直接反映在卷面上,而不会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或据此做一些推理。虽然听懂了词的认知意义,但仍不理解话语交流的内容,或死记孤立的句子而忽视语句的语境意义即交流含义,这是许多学生存在的通病。

(五)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指听力材料中人物场景、主题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认识和对主题的熟悉度,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听者提供判断、推理、猜测等认知图式依据。皮亚杰认为认识的起点是图式,所谓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引起迁移或概括”。人的认识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听力过程中,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图式,也就是已储存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已有的图式内容,从而正确理解和记忆所听的内容。可见相关背景知识能影响听力理解中的预测和推断。

二、对听力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听、说、读、写并进,强化听说领先地位。

听、说、读、写既是英语教学目的,又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作为教学手段,四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认知角度讲,由于语言是有声的,听是第一位的,是基础。听说领先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既要听、说、读、写并进,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又要听力先行,培养学生听取整个词组、句子、语段即要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证明,听说领先的教学方法对儿童和青少年更是行之有效。

(二)加大听力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中学阶段,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授课,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英语,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寓听力教学于说、读、写之中,教材的每个单元的内容即是很好的听力材料,同时教材的每个单元还设有专项听力训练,这都是训练听力的好素材。

但随着试题语速的加快,现有教材的语速明显较慢,为此笔者在平时的训练中,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另外配制一些语速较快的听力材料,每周利用一个早读的时间和一节课的前20分钟时间分别进行两次听力强化训练,效果不错。

2.充分利用学生喜爱英文歌曲的现象,将英文歌曲用于听力教学。在听力课时,笔者尝试将一些内容难度不大的英文歌曲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听歌的愿望,可谓一举多得。

3.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接受多媒体教育的机会增多,很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很多好的听力录音,这些都是训练听力的绝佳机会,既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的英语整体水平。

(三)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语句结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学生对说话者意图理解的程度,既取决于他们语言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对所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习惯,扩大知识面,特别要注意中外文化差异。

(四)重视听力技能训练。

1.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由于英语语音中存在弱读、失去爆破、连读等现象,学生在听时会产生一些困难。如果学生要将转瞬即逝的语流转换成中文理解,将影响听力的正常进行,更不利于听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尽量地用英语解释,辅以图片、体态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摆脱母语的干扰。

2.培养捕捉信息的能力。听力训练的特点是时空的限定性、信息接受的被动性和材料内容的保密性。通过训练,帮助学生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边听边记,并对所听信息进行适当的编码,培养学生听信息的习惯。要抓住主要信息,舍弃一些次要信息,以免影响对整篇的主要情节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培养短时记忆力,正确分配注意力。

3.培养预测判断的能力。重视听力技巧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材料和已知的信息线索预测和判断所听材料的内涵意义。预测和判断时可根据标题或题后练习进行,这样在听时就会有未听先知的感觉,听的欲望强烈,同时也感觉听得容易。抓住主题句、关键词非常重要,因为主题句、关键词往往揭示了整个语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对语篇的理解。

(五)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握短语和固定用法。

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如《21世纪英文报・中学生版》、《学生双语报》、《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就是非常好的材料来源。

在平时听力教学和其它教学中,让学生多做听写的练习,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积累大量的词汇,对学生有百利而无一害。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年工作述职报告范文(6篇)
  • 下一篇:继电保护的发展史范例(1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