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在促进母婴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随访产妇496例,将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6例产妇中有163例产妇存在乳汁不足、皲裂、伤口愈合不良或感染、痔疮、产后出血等疾病,发病率32.86%;499例新生儿中有126例新生儿出现尿布炎、脐部感染、病理性黄疸、结膜炎、血管瘤等疾病,发病率25.25%。结论:产后访视能及早发现围产期母婴疾病并及时治疗和干预,降低围产期母婴病死率,促进母婴健康。
关键词产后访视促进母婴健康
产后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孕产妇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前、产时保健服务的延续[1]。按照我市围产访视协作组的要求,访视医生在产妇出院后第3天(或产后第7天)、14天、28天到产妇家中进行回访保健服务,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保障母婴健康。现将2011~2012年属于我院地段回访的496例产妇访视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2012年属于我院地段访视的产妇496例,新生儿499例(含3对双胎);产妇年龄20~37岁;初产妇463例,经产妇33例;阴道分娩390例,剖宫产106例;早产儿11例(含3对双胎),足月儿488例。
方法:产妇出院后第3天(或产后第7天)、14天、28天访视医生到产妇家中访视,对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或产妇需要酌情增加访视次数。①产妇访视内容:了解产妇饮食、睡眠、精神、大小便等基本情况,测体温、血压、脉搏、听心肺、询问恶露量、性质,喂养方式、方法及母乳是否充足,检查有无红肿、硬结,查看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感染及其他异常情况;②新生儿访视内容: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吸吮是否有力、大小便、睡眠、称体重,对新生儿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听心肺、观察皮肤黄染情况,有无病理性黄疸存在,脐带是否脱落、有无分泌物及红肿、感染等。
结果
产妇情况:496例产妇中发生疾病163例,其中产后出血3例、内科疾病5例、切口愈合不良5例(含2例剖宫产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回医院接受治疗,治愈出院。除23例母乳不足不能完成纯母乳喂养外,余下经访视医生给予指导治疗或积极的干预获痊愈。见表1。
新生儿情况:499例新生儿中发生疾病126例,其中病理性黄疸15例、呼吸道感染4例、结膜炎9例、脓疱疮9例、会海绵状血管瘤伴尿布炎1例、头颅血肿增大伴发热1例回医院接受治疗。其他疾病根据其特点给予指导治疗或提供处理方案。见表2。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产后保健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访视医生除了掌握围产期母婴保健要点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力外,还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才能及时发现母婴存在的健康隐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冶疗。从表2显示,新生儿期除尿布炎、脐部感染等护理不当引起的疾病外,黄疸、结膜炎、呼吸道感染是我们访视中最常见也是最需要注意的健康问题,尤其是病理性黄疸的出现,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访视医生在访视过程不但要把握好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还要教会产妇及家属如何观察黄疸的消退情况,以便有问题时随诊。新生儿结膜炎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种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可以发生角膜炎、形成溃疡甚至穿孔而引起失明[2]。我们在访视过程中发现个别家属用奶水来治疗新生儿结膜炎,这是不科学的。其他如鞘膜积液(多数2岁前自然消失)、新生儿血管瘤(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有时不必治疗可以痊愈)、神经纤维瘤等这些疾病的存在会让产妇困惑或担心,访视医生在访视过程中除给予指导治疗外,还要帮助产妇正确认识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预后,在心理上给予安慰帮助她们顺利渡过产褥期。
文中3例产后出血产妇都回医院治疗确诊为“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3例产后出血均为正常分娩(初产妇2例、经产妇1例),产后第2、3天既出院,访视医生按时随访,及时发现问题,为患者挽回生命,体现了产后访视在围产期保健中的重要性。在随访中,多见会阴侧切口红肿疼痛、死腔及脓性分泌物、部分或全部裂开、疾病等等,这些对产褥期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出现的原因除自身因素外,与接产医院有密切关系,因此,提高产科质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产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及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增强新生儿的免疫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腹泻、湿疹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产后访视可以不断向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同时还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妇在母乳喂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皲裂、乳汁瘀积,从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本文中的42例母乳不足通过访视医生的诊断和及时干预,19例产妇能成功的实施纯母乳喂养。
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严重影响产妇的心身健康及新生儿情绪、智力和行为发育[3]。产妇由于角色转变、疾病、以及家属重男轻女的思想,产后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焦虑、无助甚至悲观的想法,通过产后访视可以面对面的和产妇进行交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渡过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可见提高产后访视质量,可以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总之,产后访视是以家庭为单位,提供集预防、医疗、计划生育指导、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4]。通过产后访视进行一对一保健服务,可及时发现围生期母婴疾病并及时处理和干预,从而减少产妇及新生儿发病率,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促进母婴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贺容.产后访视在妇幼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91-1592.
2赵振凤,陈荣芳.新生儿结膜炎的临床分期及防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7):894.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人民医院儿科,甘肃武威733100
[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对措施与健康教育。方法临床纳入7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对家长进行传统健康宣教,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并发症14.29%,护理满意度97.14%,对照组并发症20.00%,护理满意度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知识掌握得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做好相关应对措施,能够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提高家长对护理满意度及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http://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对措施;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6(b)-0173-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婴幼儿中较常遇到的一类急性病症,若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并发胆红素脑病,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智力发育[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虽然较高,临床诊断较为容易。但是,由于家长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在发病初期不能及时送医,仍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加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儿疗效及有效预防疾病再发尤为重要。健康教育路径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对措施与健康教育,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对该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家长进行了系统健康教育,配合适当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纳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0例,均为该院收治入院的新生儿。患儿根据入院后干预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儿家长进行传统健康宣教,对研究组患儿家长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研究组:男19例,女16例,产妇顺产20例,剖宫产15例,新生儿体重2700~4500g,平均体重(3778.1±487.2)g;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产妇顺产21例,剖宫产14例,新生儿体重2730~4510g,平均体重(3797.6±491.1)g。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在在入院后对每位家长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讲解采用说教式的集体教育,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措施等。此外,患儿家长住院期间如有问题可随时联系管床护士。研究组:在入院后对每位家长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①患儿护理:保证病房环境舒适,注意不必要的刺激。夜间加强病房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生产后,定时对患儿口腔进行检查,及时清除患儿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进入起到引发窒息。注意对患儿口腔的清洁,防止感染发生。产妇分娩后15~30min鼓励并协助产妇做到“早接触、早吸吮”,以促进乳汁及早分泌,保证新生儿对初乳的摄取。②家长心里护理:入院后即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辅导,一对一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同时安慰患儿家属,帮助建立疾病治疗的信心。在充分得到患儿家属支持的基础上,有利于本病的临床治疗。③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主要对出院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各类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日常饮食中,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加强患儿营养。家庭中需要注意空气的流通,定期进行环境清理,防止致病微生物的滋生。
1.3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情况:住院期间,观察两组患儿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并进行统计;②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程度:包括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家庭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准备、急救措施、急救知识、预防原则等,在患儿出院前1d,对所有家长发放包含上述问题的调查问卷,由家长当场填写;③护理工作满意度共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类,患者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对患儿此次入院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评分;④记录患儿住院时间以及黄疸消退时间。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析
住院期间,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8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儿住院时间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分析
研究显示,研究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消退时间上,研究组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传统医学模式开始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在进行日常医疗的同时,人们发现,医疗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其意义更在于治疗疾病的同时,注意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3]。因此,在进行医疗工作时,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或心理治疗。系统健康教育则是在此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重视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联系。通过护理人员实施,强化患者的系统管理与健康教育,最大程度上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的常见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已有的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主要是哺乳次数少、乳汁摄入量不足引起的,可对胆红素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增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造成血清胆红素超出生理性黄疸范围[5]。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原则是迅速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若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本病的预后大多良好。但是,临床研究发现,仍有一些患儿会出现胆红素脑病等[6]。因此,对患儿家长进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知识传授,对于控制本病的发生率有着较大的临床意义。目前,关于本病的健康教育,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指南。而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多为固定、模式化处理,对于病情变化迅速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不适用。系统健康教育则可以保证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连续性灌输,通过护理人员与家长的共同合作,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7-8]。
该研究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对措施及健康教育进行了分组观察。首先,该研究发现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系统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家长的配合下,共同保证患儿住院期间治疗的疗效。另外,经过健康教育,研究组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系统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家长对本病的认识,加强对患儿出院后的照顾。系统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家长对该病的认识,加强对患儿出院后的照顾。系统健康教育规范了临床健康教育程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常规的健康教育多以口头为主,不规范。主要围绕入院环境介绍、治疗措施、各项检查注意事项等,受护士掌握的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及沟通技巧等因素的影响。系统健康教育有严格的时间和计划表,使责任护士不在机械等待医嘱,而是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9]。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做好相关应对措施,能够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提高家长对护理满意度及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http://
参考文献
[1]郑丽千,吴洁英,邝巧莲,等.孕期预防性健康教育对妊高征产妇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560-1562.
[2]金贞爱,赵以坤,金正勇,等.延边地区新生儿黄疸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07-1809.
[3]廖玲,蔡海燕,李浩,等.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广西医学,2013(10):1404-1405,1407.
[4]应莉,梁伟珍,李卫琴,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4):34-36.
[5]张家荣.早期干预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39-2041.
[6]陶桂霞,李霞.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65-67.
[6]薛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3例早期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5-26.
[7]王亚超,李娥,张孟孝,等.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9):1324-1325.
[8]王丹谊,刘庆芝.28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1):41-42.
奇怪!小宝宝怎么变黄了?
小悦儿出生3天后,顺产的妈妈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家里开始了月子生活。而小悦儿也越来越适应这个新的世界,每天睡得香甜,奶吃得津津有味,唯一让妈妈担心的是,出生已经好几天的宝宝脸色却越来越黄了,而且慢慢开始蔓延到四肢,眼睛更是黄得吓人,除此之外倒是一切正常。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新生儿黄疸?到底要不要紧呢?妈妈可真心里没底。
多数生理性黄疸无须治疗
宝宝出生后,其代谢由“胎盘模式”向“肝脏模式”转换,而此时宝宝的肝脏功能远未发育成熟,血液中积聚的大量胆红素(呈橙黄色)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于是便越聚越多,皮肤因此逐渐变黄。这种出现在宝宝代谢转换期间的小问题,被称为生理性黄疸。实际上,遭遇宝宝黄疸的新手妈妈无须担心。
大约半数宝宝会遭遇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先出现于脸部,不少宝宝还会出现眼睛虹膜变黄的症状,继而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大约一半以上的新生宝宝会经历黄疸这一生理现象。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第2~3天出现,在第4~5天时达到高峰,波及范围一般在肚脐之上,随后在2周内自行消失。早产宝宝由于肝脏、肠道功能不成熟,黄疸程度往往比足月宝宝更严重,而且持续时间也更长。生理性黄疸的宝宝除了皮肤发黄外,其他方面都很好。
多数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等待它自然消失。不过,如果宝宝的生理性黄疸比较严重,为避免过高的胆红素造成脑损伤,当宝宝血液胆红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也需要积极治疗。
蓝光照射治疗+细心喂养
目前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蓝光照射,促进宝宝皮肤、血液中胆红素分解,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在日常护理中,建议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每日喂奶8~12次,两次喂奶间隔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通过增加喂养量,可以促进宝宝排便,通过便便排出多余的胆红素;此外,某些益生菌、中药茵栀黄等也可帮助宝宝更快地排出胆红素,加速黄疸消退。一些母乳喂养的宝宝,生理性黄疸消退得稍慢一些,带宝宝晒晒太阳或喂葡萄糖水有助于加快黄疸消退。
早产宝宝黄疸可能持续比较长的时间,需要比足月宝宝更积极地通过蓝光照射等降低胆红素水平,但仍可能持续到出生后4~6周。
需要警惕的是
病理性黄疸
除了生理性黄疸外,还有少数宝宝的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多种原因,最常见的是宝宝与妈妈的血型不相容,宝宝体内的红细胞遭到破坏,产生大量的胆红素,再加上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宝宝黄疸便会加重;此外,某些先天畸形,如胆道闭锁,或先天代谢异常,如某些婴儿由于基因缺陷,体内缺乏UGT酶,胆红素无法代谢等,都可引起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对宝宝的危害程度很高,一定要及时治疗。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比生理性黄疸更早,往往在出生第一天就出现,而且进展迅速,胆红素水平上升非常快,有时只要一个晚上就从正常上升到极危险水平。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伤害,如发展成核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患病宝宝会嗜睡、哭声尖锐、发热、精神萎靡、易激惹,甚至休克、死亡,即便存活下来也常伴有后遗症。
目前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采用光照治疗。若光照后仍无法改善,针对黄疸形成的原因,需以药物或换血来治疗。如果黄疸是由于宝宝胆道闭锁导致的,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一种特殊的“黄宝宝”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稍显特殊,见于少数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性黄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妈妈开奶太迟,或母乳不足,因饥饿而导致宝宝黄疸加重;另一种是由于母乳中某些成分妨碍了宝宝体内胆红素排出,引发胆红素水平升高,致使宝宝黄疸持续不退,甚至持续到出生12周以后。
母乳性黄疸虽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却是母乳喂养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减少母乳性黄疸,建议母乳喂养的妈妈尽早开奶,尽量让宝宝多吸吮。如果宝宝黄疸持续不退,可以暂停母乳喂养2~4天,改用配方奶喂养。停喂母乳期间,妈妈一定要用吸奶器将母乳吸空,否则母乳分泌量会明显减少。一般在停喂母乳几天后,宝宝的黄疸就会很快消退,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少数宝宝在恢复母乳喂养后又会出现轻微黄疸,不过此时宝宝体内的胆红素水平已比前期下降很多,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不必再用配方奶喂养。
正确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既然病理性黄疸的后果如此可怕,爸爸妈妈怎么识别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呢?读懂下表,你就会一目了然。
【关键词】改良J-G法;新生儿溶血病;血清胆红素
在临床实验中发现,使用改良J-G法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当其黄疸较为严重时,实验检测结果存在一定问题,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本院排除其他严重疾病、且黄疸较为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血液标本51例,其中男28例,女23例。
1.2仪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试剂①国内某品牌改良J-G法总胆红素检测试剂。试剂1:盐酸0.7mol/L,对氨基苯磺酸20mmol/L,柠檬酸0.7mol/L,咖啡因0.18mol/L。试剂2:亚硝酸钠溶液20mmol/L。②国内某品牌改良J-G法直接胆红素检测试剂。试剂1:盐酸0.3mol/L,对氨基苯磺酸30mmol/L。试剂2:亚硝酸钠溶液10mmol/L。③兰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提供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亚硝酸盐法检测试剂。RANDOX(Human-Sera分析用人血清基质)定值冻干质量控制血清。
1.4方法由儿科护理人员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患儿股静脉血液3.00~5.00ml,及时送检验科处理备用。首先,准确吸取离心处理后的血清0.25ml,使用生理盐水倍比稀释,稀释至根据肉眼观察颜色,判断其大致在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参考值上限水平;然后,分别吸取血清0.25ml、各管稀释血清0.25ml,放置各自检测试管中,上机进行改良J-G法胆红素项目实验检测;同时,血清标本进行亚硝酸盐法胆红素项目检测。稀释血清结果换算:根据稀释后血清实测值在正常人参考值上限水平左右时的检测数据,依据稀释倍数,换算出稀释血清测定的实际报告值。
1.5统计学方法检测数据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5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间接胆红素为计算值,数值等于总胆红素测定值减去直接胆红素测定值。改良J-G法测定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清与稀释血清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第3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血清胆红素测定首推改良J-G法。该方法试剂成本较为低廉,试剂易于保存,检测结果重复性尚好,在临床实验室应用较广泛。在没有加速剂存在时,血清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直接胆红素,有加速剂存在时,所生成的则为总胆红素;总胆红素测定值减去直接胆红素值测定为间接胆红素报告值[1]。在使用国内某较为知名的专业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厂家提供的改良J-G法血清胆红素试剂,进行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检测时,发现当间接胆红素含量大约在35.0μmol/L以上时,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含量增高,直接胆红素浓度改变不大[2]。当间接胆红素水平过高,透过血脑屏障,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不经治疗干预,可造成永久性损害,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测定是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光照疗法的重要指征[3]。厂家提供的资料,总胆红素的线性范围是0~513.0μmol/L,直接胆红素的线性范围是0~256.6μmol/L。而收集严重黄疸的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患者的血液,使用改良J-G法检测血清、稀释血清以及亚硝酸盐法检测血清进行胆红素项目比对实验,三者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分析改良J-G法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时,由于间接胆红素含量较高,可能因为加速剂的问题,使其未能完全充分与重氮试剂反应,以至总胆红素检测结果偏低,相应的换算出的间接胆红素结果也偏低。只是令人困惑的是,严重黄疸的肝细胞性黄疸患者,其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大大高于35.0μmol/L,而改良J-G法直接检测血清,检测结果却未出现所谓的线性问题。有报道,测定总胆红素,钒酸氧化法与改良J-G法、胆红素氧化酶法有良好的相关性[4]。该文中提及黄疸严重患者血清标本的检测,然而却未说明是何种性质的黄疸。严重黄疸的溶血性黄疸患者,儿童或者成人很少在临床遇见,故此类血清标本很难收集,尚未进一步扩大标本,进行实验对照观察,为了严谨起见,拟定了此次实验的以上题目,问题的研究探索、尚需进一步深入。究竟是试剂配方的问题,还是某一试剂成分、质量以及其他什么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值得认真探讨,尤其是试剂生产厂家有责任研究清楚。一种试剂推向市场,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实验验证,切实保证配方成分及其质量,方可生产、销售,以免给临床实验室检测工作造成影响。在开展新项目或者更换试剂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加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密切联系临床,严防检测失误,影响临床诊断、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临床工作中,虽然可以通过稀释血清标本,来解决问题,但是其实验过程繁琐,而且样本的稀释需肉眼判断、人工处理,严重影响工作进程及实验质量,而更换试剂似乎是简洁实用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52-453.
[2]查锡良.生物化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29-430.
[3]王卫平.儿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3-126.
新生儿黄疸就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黏膜等黄染的现象,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1~2周逐渐自行消退,一般情况良好,不需要特殊治疗,血清胆红素浓度足月儿不超过205umo1/L,早产儿不超过257umol/L。如果黄疸出现过早,程度过深,消退延迟,或者退而再现则为病理性黄疸。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如果不积极治疗,血中胆红素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核黄疸,导致严重后遗症或死亡。因此,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产科病房中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护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在护理方面加以干预,尽最大可能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维护新生儿的健康,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1重视围产期护理
1.1产前检查很重要,孕期慎用药物,尽量预防早产和难产。
1.2做好产程观察,提高接生技术,防止产伤。积极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防止因缺氧使参与胆红素代谢的酶活性降低,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2预防新生儿感染
2.1出生时及时吸净鼻咽部、口腔内的分泌物和黏液,防止新生儿窒息或吸人性肺炎。
2.2对产程长、胎膜早破、羊水混浊、胎儿窘迫、产妇发热的新生儿,尽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3每次喂奶后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使其排出吸奶时吸入的空气,减少溢乳。新生儿取头侧卧位,避免因溢乳引起新生儿窒息或吸人性肺炎。
2.4勤换尿布,便后及时洗净臀部,预防臀部感染。特别是女婴,擦拭会时应由前向后,防止尿路感染。
2.5病房内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根据气温变化增减包被、衣服,避免风直吹,预防呼吸道感染。
2.6产后早接触、早吸吮,提倡母乳喂养,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减少感染。
2.7人工喂养时注意奶瓶的消毒,奶液现配现喂,由稀到稠根据小儿情况逐渐过渡,预防肠道感染。
2.8重视脐部护理,每天用75%酒精擦洗脐部1~2次,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脐部,预防脐部感染。
3出生后先喂1~2次糖水,预防新生儿低血糖。
4促进胎粪排泄。胎便中富含胆红素,如果排泄延迟,就会使重吸收增多。
4.1新生儿出生后应早接触、早吮吸,24小时母婴同室,频繁有效的哺乳可通过吸吮一结肠反射增加肠蠕动,促进新生儿消化吸收和排泄。
4.2保证母亲的休息与营养,保持心情愉快,促进乳汁分泌,供给初乳可促进胎粪的排泄。
4.3产后3天内新生儿的水分和乳汁供应都存在相对不足的问题,热量摄入不足者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当母乳量不能满足新生儿需要时,应增加奶粉补充新生儿的摄入量,促进肠蠕动,加快含有大量胆红素的胎粪排出,减轻黄疸。
4.4应用护理手段促进胎粪排泄。
4.4.1全身抚触可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使摄入的奶量增加,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量,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并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功能。
4.4.2进行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促进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和排便量。腹泻婴儿不宜采用。
4.4.3如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可进行新生儿游泳。这是一项新生儿保健运动,游泳时手脚都在活动,实际上也是在全身运动。通过游泳运动,新生儿摄奶量就会增加,促进肠蠕动,加速胎便排出。
5服用金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等,口服后能种植于新生儿肠道内,有利于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随大便排出体外。
作者单位:462600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等黄染现象,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主要作用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1]。笔者通过对2007年1月-12月份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总结存在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12月共收治155例新生儿黄疸,其血清总胆红素值均超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2]且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是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中足月儿110例,早产儿31例,早产低体重儿10例,足月小样儿4例。
1.2方法将光疗箱清洁,箱内湿化器水箱加蒸馏水到2/3满,接通电源,使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一般夏天30℃左右,冬天31℃~32℃左右,根据新生儿病情随时调节,相对湿度55%~65%[2],将患儿双眼佩戴黑色的眼罩(自制,用纯棉黑布制成,类型为眼睛状),以防损伤视网膜,全身,用尿布遮盖(男婴尤其要注意阴囊的保护),放入预热的光疗箱中,记录开始照射时间。
1.3结果通过对155例新生儿黄疸采用光疗,重视存在护理问题并加以总结,及时整改不足之处,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未发生一例护患纠纷,均治愈出院。
2存在护理问题
2.1环境的变化新生儿光疗时因全身,失去了安全感,加上灯光刺激及温度的变化,改变了原来的环境,表现为剧烈哭闹,烦躁不安,出汗等。
2.2皮肤损伤的危险新生儿皮肤娇嫩,如保护措施不当,皮肤易损伤。足月儿指甲超过指端,活动时容易划破面部及前胸部的皮肤;双足反复与床平面有机玻璃摩擦,可使外裸皮肤擦伤;光疗时患儿处于一个高温环境,如不及时更换尿布,容易引起红臀;光疗时间长,加上新生儿皮肤娇嫩,眼罩处皮肤容易损伤[3]。
2.3体温变化光疗时荧光灯产热较多,而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成熟,易受环境的影响,在高温中易发热,体温可达38~39℃,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红、哭闹、躁动不安等。
2.4体液不足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失水比正常小儿高2~3倍,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严重者会引起脱水。
2.5哺乳方式改变光疗时新生儿与母亲分离,哺乳方式改变,新生儿室采用奶瓶喂养,有些新生儿不习惯用奶瓶,引起哭闹不安。
2.6知识缺乏
2.6.1护士自身知识缺乏少数护士对影响光疗疗效的因素认识不足,如灯管灰尘,机箱湿化器的清洁处理不到位,灯管的使用寿命,新生儿皮肤扑粉或涂油剂等,均能影响光疗的效果。
2.6.2家长知识缺乏由于医务人员的宣教不够,与家长交流不到位,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缺乏认识,对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治疗过程、预后等不了解,以致于多次到病房询问病情,如解释工作不到位,往往会引起医患矛盾。
3护理对策
3.1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向其详细介绍光疗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取得其信任与配合,通过良好的有效沟通,155例中无1例发生医患纠纷。
3.2满足新生儿的需求针对环境改变,哭闹不安,护士应能判断哭闹不安的原因,首先应满足新生儿生理需要:如尿湿、饥饿、箱温是否过高或过低,有无发热或腹胀的不适;其次是满足安全需要;光疗时无依无靠,失去了安全感;再次是满足爱的需要。采用通过听觉和触觉给予安慰,用温和的语音与其说话,并给予躯体的抚触,使患儿感到安全、舒适。对于哭闹剧烈,精神极度缺乏,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可减轻黄疸,减少体力消耗。
3.3皮肤护理入箱前皮肤清洁,剪短指甲,双手戴小手套,注意松紧适度,能容纳一指为宜,不能影响血液循环,定期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双脚套上袜子,减少与有机玻璃的摩擦,防止皮肤损伤。光疗期间因过热,容易引起红臀,应及时观察患儿尿布有无潮湿及大便污染;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皮肤,防止发生红臀,如发生红臀,可用棉棒蘸少量糊状思密达均匀涂抹于臀红部位皮肤上,自然待干,3~4次/d[4]做好脐部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禁止在患儿身上涂粉剂或油剂,以免影响光疗效果。
3.4加强巡视和观察
3.4.1观察眼罩有无脱落及眼罩处皮肤有无擦伤,注意观察输液部位皮肤有无外渗及针尖滑脱情况,并及时处理。
3.4.2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随时观察光疗箱的使用效果,发生警报信号及时查找原因,妥善处理,保持患儿体温36℃~37℃,及时根据体温调节光疗箱的温度,防受凉或发热。由于散热增加,特别是早产儿易致体温过低。足月儿夏天光疗时,也可因热量过高而发热。曾有1例患儿,体温36.5℃,进入光疗箱时,由于当班护士粗心大意,未注意光疗箱玻璃的通风,再加上夏季室内温度比较高,新生儿的体温升高至39℃,另一护士巡视时及时发现,汇报医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故光疗时应该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做好记录或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测量,根据体温调节光疗箱温度,同时应保持通风,早产儿需置于暖箱内,以补充额外的热量需求。体温超过38℃,应停止光疗。
3.4.3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组织儿科护士认真学习专科护理知识,掌握光疗护理基本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指导于临床,要密切观察黄疸的部位、程度以及变化,光疗前后及过程中注意检测血胆红素的变化,以判断疗效。并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的改变,观察患儿哭声、吸允力、肌张力的变化,以判断有无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观察患儿皮肤有无发汗、干燥、皮疹,有无呼吸暂停、嗜睡、腹泻、呕吐、惊厥等,以及患儿大小便的性状、色、次数和量,如有异常,应报告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3.5合理喂养光疗期间应保持水分及营养的供给,护士应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间歇喂养,保持奶量摄入,每2餐喂奶间歇要给水,多喂些糖水,夏天需防止患儿哭闹,大量出汗引起的脱水、发热、酸中毒。不能口服者,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喂奶后让患儿侧卧,防止误吸造成窒息。
3.6蓝光箱的消毒与处理使用期间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箱内、外,用清水擦拭1遍。湿化器水箱用蒸馏水每天更换1次,以免细菌滋生。机箱下面的空气净化垫每月清洗一次。
3.7保持灯光及反射板的清洁,并定时更换灯管,如有灰尘会影响光疗效果,每天应清洁灯下及反射板,灯光使用1000h必须更换[3]。在光疗箱旁边悬挂一本登记本,以记录光疗照射时间。
3.8出箱一般采用12~24h才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光疗时间按医嘱执行。一般血清胆红素<171μmol/L时停止光疗[4]。
4小结
通过密切观察变化,改进工作方法满足新生儿需要,合理喂养,做好皮肤护理,能减轻患儿焦虑,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9-100.
[2]金汉珍,黄德民.实用新生儿学.卫生出版社,2002: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