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的写作可以看出作者在论文的撰写过程当中都阅读了哪些文献资料,同时也方便读者在同一学术研究上面指引方向,来查阅更多的原始资料。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太极拳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太极拳论文参考文献:
[1]唐豪.太极拳的发展及其源流[G]//武术运动论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
[2]戚继光.纪效新书[M].马明达,校.北京:人民体育出版,1988.
[3]季羡林.传世藏书.:子库(2)兵书[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4]马力.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上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2006.
[5]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影印本),1988:53.
[6]无谷,姚远.少林寺资料续集:抄本拳学要诀[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276.
[7]范克平.南京中央国术馆首期教授班讲义《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第一套[J].中华武术,2005(1):20-23.
[8]范克平.南京中央国术馆首期教授班讲义《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第二套[J].中华武术,2005(2):20-24.
[9]邓时海.太极拳考[M].台北:东亚图书公司,1980.
[10]陈微明.陈微明太极拳遗著汇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11]郝少如.武氏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138.
[12]唐豪.提出证据来谈谈太极拳源流[M].体育文丛,1957:15,18.
[13]温力.从戚继光的十四卷本《纪效新书》看火器的发展对军事和武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1):162.
[14]孟乃昌.戚继光与太极拳[J].体育文化导刊,1987(3):34.
[15]徐震.太极拳考信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6]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9.
[17]李季芳.陈氏太极拳源流若干问题徵信录[J].体育文史,1995(2):50.
[18]徐震.太极拳理董辨伪[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3.
[19]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34:43.
[20]徐震.太极拳谱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太极拳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177.
[2]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Z].国发【2006】18号,2006-05-20.
[3]谢建平.二十世纪太极拳的变迁之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5:24-76.
[4]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1.
[5]邱丕相,王岗.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603-1605.
[6]张志清.陈式太极拳经典演绎[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155.
[7]石华胜.陈式太极拳在河南省开封市传播历史的文化观察和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3):209-213.
[8]申国卿.陈式太极拳文化探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53-54.
[9]牛禄青.体育产业,在风口上起飞[J].新经济导刊,2015(11):19-25.
[10]赵心田.驻马店年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297.
[11]杨祥全,杨祥国.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传播学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62-65.
[12]周伟,王海滨.太极拳传播的文化品牌培育与发展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6):24-28.
[13]孙军.我市筹建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N].焦作日报,2008-07-02.
太极拳论文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太极拳修心养性的价值与修为的效果.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2,16(1):22-26.
[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81-188.
[3]D.A.库伯.经验学习:让经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3.
[4]林大丰,刘美珠.身心学的意涵与源起之探究.台东大学体育学报,2003(3):250-251.
[5]刘美珠.身心适能(omaticFitness).中华体育,2002,16(4):134-141.
[6]吴文瀚,梅墨生.太极拳为什么是“知觉运动”?.中华武术,2015(5):16-17.
2、汉字书写要以楷书为规范,做到笔划、笔顺、结构正确无误,字距、行距合理,在整齐划一的基础上逐步到完好。
3、语文作业,除低年级生字抄写用中文格处,中、高年级写生字用课文本,拼音用拼音本,阅读、造句用单行本,按照每格一字一标点(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格),汉字书写方格中央,标点书写略低的要求严格训练。
4、组词作业要求所组的词语用括号括住,并写在指定组词的字后面,所组的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5、造句作业,指定造句的词顶格书写,所造句子在第二行空两格起书写,并要标点,标点不规范也要扣分。
6、作文要求:标题低四格书写,段落低两格书写。书信书写要求,称呼不低格,署名在文末下角。
7、语言练习册中的答案要严格按横行书写,上下不越,每行不超出纸页书写范围,字距适中。
8、数学作业,应用题题目抄写要端正工整,不漏标点,做题专心抄写,有利于学生边抄题边思考,提高解题水准,其演算内容的书写要略低于题目,并且一行行对整齐,答案也对齐。
9、数学横式的书写横行为准,上下不得越线,等号写在开头并对齐,一行算式中不得有两个符号(应用题解式同此要求)。
10、数学竖式分行写,位数对齐,加減乘除式下的横线要画直,与横行平行,低年级要求用直尺助画,不是一次算完的,第二道横线与第一道横线等长;除号横线也要与横行线平等,左斜线负适中,各题要大体一致。
11、横式竖式演算,如果算式较短,可在低页中央先画一竖线隔开,分两边书写。每题所占行数(包括空白)要相同,不得参差不齐,题与题之间空一行。
12、数学作业每次要隔两行,每次作业的错题订正要写在本次作业的前面。
13、拼音和英语作业一律作用专业作业本,书写符合标准字母所占位置,做到工整、整齐、美观。其他要求与语文、数学作业同。
【关键词】作文教学;健全人格;培养
一、作文教学健全人格培养的内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出现了许多关于作文和做人的研究。文如其人,在古代的文论当中就有许多讨论。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是著名的探讨做人与作文的著作。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将人格的形成(包括价值观的形成,人生观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形成)学生的书面表达结合起来,把主客观世界作为写作的对象,在培养写作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抛弃传统的写作方法,用人格发展相结合的书面表达能力来进行习作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提升精神世界并健全和完善主体人格。
二、作文教学中进行健全人格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利用作文教学进行健全人格培养,意义重大,这一问题的提出,打破了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写作技巧的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却没有重视作文的人格完善作用,甚至僵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而目前的这种作文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严重影响学生和谐完整健康人格的建构,总之健全人格培养是作文教学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发展对现代作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打破僵化的教学思想和写作模式,要尊重学生个性,改变按死套路,固定模式去写作文,不能抹杀学生个性的发展,淡化生命个体和差异性,要进行心全方位,多角度去写作训练,写真性情,肺腑之言,在具体的作文写作训练应该关注学生人格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通过阅读教学完善健全人格
对于写作来说,素材很重要,而课内和课外阅读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为了积累材料,指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观察思考,大自然奇妙无比,只要用去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个伟大的人对话。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另一方面阅读的内容还应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这样会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使学生养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提高思维水平,进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阅读可以增加知识积类,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和课外阅读,读的过程中要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好读书,读好书,让阅读塑造和谐健康的人格。阅读是作文教学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
(二)让学生写出真性情,不拘一格
写作时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拘一格,打开心门,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鼓励学生大胆去写,不要在乎形势与能容,中心与其他的关系,写出真性情,做到有真情实感。教师不要过渡干涉,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的思绪飞扬,放飞梦想。降低作文的难度和要求让写作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成为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情感的阵地和方式,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的一部分,长久以来,学生觉得写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完善和提升。作文教学的育人目的就达到了。
(三)有针对性的去写,唤起人格觉醒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但生活经历相对单纯,我们利用作文教学诶出发点,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展开训练,唤醒学生的独立人格,努力去去完善和健全,首先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手写我心。语文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多写一些题目自拟的的作文,把更多的权力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去选择,并开展相互讨论,联系事实思潮,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或者针对学生人格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特定的命题,让谈们展开论述,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引导他们的人格走向健康和完善。唤醒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觉醒。
(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自我塑造的能力
鲁迅先生说道:“写作是一种‘人格的自动控制’,是思想和人格的表现,写得好的关键在于‘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为此,语文教师要利用作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摒弃假恶丑,追求真善美,自我完善建构健全和谐完整的高尚人格。这也是当今教育发展对作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五)改变作文的评改方式,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措施
作文评改不能仅仅注重于字词的运用,结构的完整,语言的生动,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要注重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和心理的完善,既要开展教师评改,更要注重生生评改,让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缺点,完善自我的人格,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提升和完善人格。
(六)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格的培养作用非常巨大,一个好环境能完善一个人的人格,让他变得和谐健康,完整统一。而不良的环境会导致人格的畸形发展,甚至会造成变态人格。所以健康的写作环境是人格塑造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教师要利用各种因素,提供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为作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广阔天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写作的终极目标,让我们的学生利用作文课堂,健全自己的人格,让自己的身心和谐发展,塑造追求真善美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2]L•A•珀文.人格科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护理论文写作格式指导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题目
题目是文章最重要和最先看到的部分,应能吸引读者,并给人以最简明的提示。
1.应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并紧扣文章的主题,要突出论文别有独创性、有特色的内容,使之起到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作用。
2.字数不应太多,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3.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或不太为同行所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称等。题目中尽量不要用标点符号。
4.必要时可用副标题来做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在正题下加括号或破折号另行书写。
5.若文章属于“资助课题”项目,可在题目的右上角加注释角号(如、#等),并在脚注处(该文左下角以横线分隔开)书写此角号及其加注内容。
6.为了便于对外交流,应附有英文题名,所有字母均用大写,放在中文摘要与关键词的下面。
二、作者署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要能反映实际情况。
1.作者应是论文的撰写者,是指直接参与了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对该项研究作出实质性贡献,并能对论文的内容和学术问题负责者。
2.研究工作主要由个别人设计完成的,署以个别人的姓名;合写论文的署名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学生的毕业论文应注明指导老师的姓名和职称。作者的姓名应给出全名。
3.作者的下一行要写明所在的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注上邮政编码。
4.为了便于了解与交流,论文的最后应附有通迅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电子信箱地址。
三、摘要
摘要是科研论文主要内容的简短、扼要而连贯的重述,必须将论文本身新的、最具特色的内容表达出来(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1.具体写法有“结构式摘要”和“非结构式摘要”两种,前者一般分成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栏目,规定250字左右;后者不分栏目,规定不超过150个字,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医学、药学期刊都采用“结构式摘要”。
2.摘要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结果要求列出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显着性。
3.一般以第三人称的语气写,避免用“本文”、“我们”、“本研究”等作为文摘的开头。
四、关键词
关键词也叫索引词,主要为了图书情报工作者编写索引,也为了读者通过关键词查阅需要的论文。
1.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要求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所列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
2.关键词一般选取3~8个词,并标注与中文一一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每个词之间应留有空格以区别之。
3.关键词通常位于摘要之后,引言之前。
五、引言
引言(导言、序言)作为论文的开端,起纲领的作用,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1.引言的内容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范围,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意义以及前人的主张和学术观点,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作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研究范围和技术方案等。
2.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
3.字数一般在300字以内。
六、正文
正文是科研论文的主体,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内容,其中某些部分(特别是方法和结果)还需列出小标题,以使层次更加清晰。
1.材料材料是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需要详细说明研究的对象、药品试剂、仪器设备等。
(1)如属动物实验研究,材料中需说明实验动物的名称、种类、品系、分级、数量、性别、年(月)龄、体重、健康状态、分组方法、每组的例数等;如属用药的临床观察,应说明观察对象的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例种类、症状体征、诊断标准、分组方法、治疗措施、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如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的标准)等。
(2)说明受试药的来源、批号、配制方法等,中药应注明学名、来源,粗提物应标明有效部位或成分的含量和初步的质量标准,若是作者本实验室自行提取的应简述提取过程。
当代法国着名哲学家、美学家雅克·德里达惊呼:“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而且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
艺术终结论所以得到滋生和泛滥,是与高科技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图像”和“视觉中心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电影、电视的发展、网络的广泛运用,使传统的经典的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被直接地“读图”所代替。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文学艺术的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光辉所普照。此外,这个中心舞台变得不仅仅是个舞台,而是整个世界。”如同詹姆逊所说,通常被空间和视觉形式殖民化的现实,又是“与全球规模的同样强大的商品殖民化的现实一致和同步的。”由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向愈来愈明显,商品艺术化、艺术商品化,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自此,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变革,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实验,摄影、电影和电视开始渗透和移入视觉艺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正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高技术的混合物,包括从器具到电脑艺术。”进而,使整个“现代社会空间完全浸透了影像文化。”后现代艺术,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直接地展示客体,并使这一对象把自身所特有的、无关紧要的和任意的特性彰显出来。”20世纪末兴起的物品艺术及其他类似的艺术,其先驱是20世纪初轰动一时的马塞尔·杜尚的作品。1917年他将一个磁制的三角型小便器签上名,送到纽约艺术博物馆,名之曰“喷泉”。这是一件反传统、反理性的先锋派艺术品。到20世纪末,一些先锋派艺术家又将它奉之为经典性的艺术品,并以此解构一切传统的艺术。解构主义的大师德里达明确宣布:“我们不能说一部作品属于某一范畴或门类,根本不存在什么文学本质或者可以严格鉴定的文学领域;或者说,的确,文学这一名谓大概注定是不适当的,因为没有标准,没有让人确信的概念或依据。”这样一来,不仅长期人们信守的文学艺术观念被解构了,而且一切传统的文学艺术都被消解了,代之而起的就以马塞尔·杜尚的那个以“喷泉”命名的小便器为代表的一类艺术了。随之,一向被视为真善美的结晶的艺术,自然也就荡然无存,真正“终结”了。
历史是作为过程展开的。“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周宪许钧先生在《终结者译丛序》中,对他们之所以推出“艺术的终结”等“终结者译丛”的缘由和价值说得很清楚。文中说:“所谓起始者,指事之不必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终结者,乃事之上承某事而下无他事其后者。亚里士多德如是说。太阳升起落下,海水涨潮落潮,生命诞生死亡,王朝更替兴衰……旧的终结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开始又必然脱胎于旧的终结。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此乃生活世界之真谛。……反观种种‘终结’图景,社会发展变迁的脉络赫然眼前。所以谈论‘终结’,不啻于奠基新起点。”综观人类艺术发展史,随着各民族诗意的生存方式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的丰富、发展和变化,不断有新的文艺形式产生,并进而走向发展和繁荣,同时也有一些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文体走向消亡。萌发与消亡、起始与终结,不论是在文体的变迁,还是文艺思潮的更迭方面,都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面对西方当代艺术发展的现实,把艺术从前现代向现代、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向视之为艺术走向终结的不同阶段和模式,这种观点显然并非空穴来风,自有其现实性和理论价值。周宪、许钧先生主编的“终结者译丛”的出版,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一种新的对照系,对我们全面认识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后现代时期的文学艺术和文艺学、美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是有益的。
主观设定的哲学构架,决定了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未来和文艺研究的未来作出了悲观的估计。j·希利斯·米勒曾无可否认地感叹,在新的全球化的文化中,他“一生从事的职业日益失去其重要性无疑令人痛苦,但必须面对现实。”从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到当代西方出现的文学、艺术终结论,都对文学艺术的未来作了悲观主义的预测,他们所谓的艺术的终结,是说艺术将被哲学所取代。因此,他们所说的“终结”,实际是艺术史的中断,而不是把它看作这是艺术发展史上出现的否定之否定,更不是旧的扬弃、新的萌发的推陈出新的过程。这种艺术“解体论”和“终结”论,对于黑格尔来说,是对他自己所深刻阐发了的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背叛。同时,这也是他的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一面和不彻底性的重要标志。对于当代西方的终结论者,则说明他们不仅没有冲破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的锁链,而且他们又深深地陷入了西方后现代的技术理性王国的困惑之中。
文学艺术的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从过去、现在,走向未来。高科技的发展与“世界图像”的出现,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引起了文学的急剧的发展与变化。一些过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走向边缘化,一些新的艺术形式与媒介的革命相适应,获得蓬勃发展。如影视艺术、网络艺术、波普艺术、光效艺术、实物艺术、行为艺术、身体艺术……,纷纷登台亮相。大众文化的兴起,传媒的发展,更使这些新的艺术尽展其时代。在这些新兴的艺术潮流中,泥沙俱下,真善美与假恶丑相伴而行,崇高与滑稽、进步与反动、拜金主义、色情主义、暴力主义……,无不涌向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正在建构的“图像世界”。面对这个迅速发展的图像世界,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存在产生危机感,提出文学何为,艺术何为的质询,那是完全可理解的。
人是安居在大地之上的诗意的存在。诗意的存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的存在。我认为诗意的存在的本意就是美的存在。追求美是人的本性,是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和生命的根本的需要。德国着名现象学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明确指出:“在人类身上,有一种对美的渴求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美就是这种从事物之中被感受到事物的价值,是那种在表象的独立自在之中直接显现的价值;在那种情况下,知觉不再是一种实用的反应,实践不再是功利性的。在审美经验中,如果说人类不是必然地完成他的使命,那么至少也是最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地位: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他需要美,是因为他需要感到自己存在于世界。”文学艺术是审美的主要的、也是最集中的对象,它是人的诗意化生存的生动的符号和鲜明的标志。
【1】拟定学位论文题目本研究题目是否属导师课题的一部分?如果是的话,属哪一部分?并注明该课题名称、编号、经费来源。
论文的类型()1基础研究()2应用基础()3应用研究()4其他()
一、选题依据(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附参考文献):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三、独创及新颖之处
四、研究方案设计(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理论分析、计算、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五、基础及条件(包括已经做过的有关研究工作,本单位或外单位可供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已经获得或将要获得的经费等)论文工作计划时间研究内容预期效果论文工作起止日期预计论文答辩日期开题报告论文类型
【2】开题报告写作格式
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内容要求: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撰写方法: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第二步、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第三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要求: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第四步、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2考虑要素
①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3开题报告写作要点
第一、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