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血压健康教育的重点范例(3篇)

时间: 2024-03-11 栏目:公文范文

高血压健康教育的重点范文篇1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心、脑、肾疾病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若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同时又存在着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干预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显著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形成率和治疗依从性率。

【关键词】高血压病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1.1高血压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不仅患病率高,还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

1.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健康教育方式

由于患者文化、职业、社会地位不同,对健康教育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应根据患者不同层次选择易接受的教育内容。对文化层次高,求知欲强,接受新知识快的患者除常规宣教外,可根据患者需要增加教育内容。常用的宣教方式有口头讲解,提供详细的书面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处方,刊登健康教育宣传专栏等。

3健康教育内容

3.1饮食与营养指导

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可以有效地帮助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压。①低盐、低脂饮食。高血压病人应以清淡、素食为主,宜食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盐饮食可促使高血压的发生,故每日每人食盐量应控制在3―5g。②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动脉硬化。③戒烟少酒。烟酒过多引心肌梗塞,脑中风。④多食含钾食物。⑤宜多吃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故应多食含维生素多的食物。⑥多食含钙食物。

3.2减轻体重

肥胖与高血压有关,因此,肥胖和超重者减重有降血压作用。体重超重者要适当地减轻体重,并且控制营养与热量的摄入。减肥的措施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有两点:一是少吃,二是多动,二者应配合进行,缺一不可。

3.3用药指导。①合理服用降压药。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终身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加以调整,防止血压反跳。②提高服药的依从性。降压药物能使90%以上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降至正常,而自然人群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率较低,主要与病人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低有关。

3.4生活指导。①晚餐宜少。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并配以汤类。②心情平静。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要使情绪平稳。③娱乐有节。睡前娱乐活动要有节制,如下棋、打麻将、打扑克要限制时间,一般以1-2小时为宜。要适当控制情绪,坚持以娱乐为目的,不可计较输赢,不可过于认真或激动,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看电视也应控制时间,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视屏幕前,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④睡前烫脚,按时就寝。⑤缓慢起床。⑥环境适宜。

4讨论

5.1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82%的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仅限于降低血压,至于血压需降至何种水平方才理想却没有自我护理和保健的意识。

5.2遵医性较差高血压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按时用药。由于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需积累到一定程度方才表现出症状,容易导致患者不遵医嘱服药。

5.3重视综合治疗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综合治疗高血压病的发病是多因素的,遗传、饮食、精神应激、体重、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皆可以是高血压病的病因。临床护理中常感到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已证实高血压病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密切。临床认为改变膳食习惯、戒烟戒酒、适量运动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关键一环。

5.4家庭的支持和监督作用利用患者家属探访的机会,给予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将有助于患者家庭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提醒及监督患者遵医治疗。

5健康教育效果

据调查,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就诊患者的高血压防治主要知识知晓率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36.24%、38.62%、52.38%和32.8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2.59%、88.36%、89.68%和96.68%。健康教育前后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情况:合计调查378例,就诊患者的5种主要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率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63.76%、40.74%、32.01%、48.41%和38.62%下降至健康教育后的31.22%、28.84%、20.90%、35.71%和23.02%。[1]健康教育是提高就诊患者血压控制率的有效途径。我国是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部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率为2.9%;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控制率为6.1%,与1991年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2]。因此,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显著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形成率和治疗依从性率。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宣传指导,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了全方位的认知,心理压力减小,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达到了最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东科1,康宝华2・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与评价[C].预防医学论坛,1672-9153(2007)03-0231-02

[2]王增武,武阳丰,赵连成,等・中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演变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5):407-411・

[3]乔伟・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J].工企医刊2010年03期

[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实践[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B).57

[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和评价[J].现代护理.2006.12(3).213

高血压健康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114-0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肾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探讨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对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干预,降低发病率有十分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治疗的影响,本文总结近年来,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旨在提高对高血压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探讨新的教育模式和思路,推进高血压健康教育水平的发展,让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从健康教育中得到益处,现将有关新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健康教育模式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有系统地进行全民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将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传播给人们,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张红梅报道[3],社会干预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但对于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迄今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阎秀丽[4]为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对社区医疗服务站做输液治疗的65例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具体讲解内容由护士决定准备,现场发挥。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①制定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健康教育质量考核教育评分标准;②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根据患者的需求,按路径表时间,反复讲解,评估,教育,评价,直到达到最终目标。雪丽霜[5]总结认为,建立健康教育路径表实际上就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表和计划表,使护士知道做什么,怎样做,逐项落实,防止漏项,健康教育路径以严格的时间框架为指南,使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有预见性。利用患者在社区服务站做治疗期间进行健康教育,时间集中,健康教育不间断,大大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梅咏华等[6]报告,试行在病区建立医护人员共用参与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患者入院后24h内管床医生和护士一起收集的患者资料,初步制订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分工,医生以疾病防治知识及患者心理疏导为主,护士则以患者的行为干预和一般卫生知识的教育为重点。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使医生由过去被动地接受患者的健康教育咨询转变为主动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和分忧解愁,增加了医、护、患三者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有效增加了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提高了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率。孙秀晶[7]总结健康信念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通过评价个体健康信念及影响制约健康信念的因素,制定提高个体健康信念的策略。在评价个体健康信息之后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健康信念的模式,争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强个体健康信念,促进个体行为的改变,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开展电子宣教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8]。将一部分有共性内容的重要性的健康教育工作由电视录象替代。使护士可利用更多的时间解决患者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问题。

2评价健康教育对治疗的影响

高血压属于慢性终生性病,需要终身治疗,以保证高血压控制在一个良好的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最终目标。为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治疗的影响。张丽华[9]研究报道,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健康教育后的效果,①观察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压、血脂、体重变化;②观察患者的饮食习惯、休息、锻炼、良好的心态培养情况;③观察患者坚持服药、治疗、门诊随访情况;④对观察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指导健康教育更有效进行。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有意识地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效果。吸烟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一旦被确诊高血压病后,改变不良习惯便成为治疗目标之一[10],但部分患者常难以戒除吸烟习惯,致控烟效果不佳。因此,在执行戒烟和控烟处方中,需针对初诊高血压病吸烟个体心理、个性和行为特征,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包括矫正人格缺陷、减轻心理压力和保持良好的情绪),可望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崔彦等[11]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护士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变患者不正确的治疗观念,不断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患者就诊时我们要给患者更多的信息,尽量让患者记住所给的建议,减少方案的复杂程度,使治疗方案简单化。服药的依从性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率和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改善生活质量即大幅度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由于服药的依从性不佳,血压往往会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并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加重了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又易导致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韩梅等[12]报道,观察高血压高峰时间的血压,对指导用药、治疗、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等有着重要意义。对有高血压家族史,一过性高血压患者,应作为ABp监测的重点对象,并及时实施心理护理,及其他干预措施,防止其转为持续性高血压[13]。高血压亦属代谢综合性疾病,它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糖密切相关,且有时是多个因素并存使高血压的易患者增加。因此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应采取多种危险因素干预策略,从而更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3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胡容[14]总结报道根据临床体会及参考近年来主要护理文献,归纳出“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7条,调查对象为江苏、安徽、上海、福建、北京等地56所医院(其中部队医院26所),7条问题:①教育时机不当;②方法不当,教育形式单一;③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④健康教育目标不切合实际;⑤语言缺乏技术性和吸引力;⑥出院健康指导不够详细;⑦健康教育深度不够。造成目前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①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②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及技能;③工作繁忙,时间紧张或缺乏合理安排能力;④资源不够。改进建议:①改变临床护士的健康观及健康教育观;②加强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培训;③在逐步缓解护士紧缺的同时,还应指导护士长科学用人,帮助护士合理调整健康教育时间;④各级领导应重视健康教育投资。蔡德芳等[15]提出,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和法律责任,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有效维护患者及自身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患者对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方式要各有不同,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激发患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育者与学习者,首先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根据患者的学习能力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不断提高高血压病综合治疗效果,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提升民众的身体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厚兰,摩怀英.高血压与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的相关性分析及健康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31-932.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2.

[3]张红梅.高血压社区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A):73-74.

[4]阎秀丽.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37-38.

[5]雪丽霜.日本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2):547.

[6]梅咏华,肖晓玲.医护人员共同参与临床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7,22(17):59-60.

[7]孙秀晶.健康信念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59-61.

[8]冯静,梁玲,余良宽.电子宣传教育在病房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A):48-49.

[9]张丽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对治疗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54-155.

[10]郑彤,姜华,张晓丹.初诊高血压病患者心理,个性和行为特征对控烟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22(1):1-8.

[11]崔彦,任志新,王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5):17-18.

[12]韩梅,冯天容.动态血压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2006,22(12):9-11.

[13]张梅.高血压社区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A):73-74.

[14]胡容.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1-843.

高血压健康教育的重点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6-0075-01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

健康教育是为了满足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一类疾病病人制定的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高血压病是内科危重病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病在疾病死亡原因中所占位置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下面就我科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对象

106例病人,均为2007年01月-2008年01月,我院内科住院并确诊的高血压病,依据1999年WHO/ISH的确定的诊断标准。男67例、女39例,年龄:45-76岁,平均60.5岁。高血压病史5-35年,平均11.8年;文化程度:大学以上27例,高中及中专30例,初中24例,小学

21例,文盲4例。职业:干部29例,工人24例,农民22例,教师28例,其他3例。

2方法

2.1主要内容入院时:管床医师、责任护士、环境、作息、探视、陪护制度、物品摆放、保管、入院健康评估;各种检查目的、注意事项。第二天:饮食、心理指导。第三天:药物治疗目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第四天:高血压的病因、症状、保证、治疗方法、遵医行为的重要性。第五天:运动类型、程度、时间、注意事项。第六天:生活的规律性、注意睡眠和情绪变化,了解高血压病的表现及应对方法。出院前:自我监测病情,日常生活指导等。正确测量血压、心率、脉搏、自我保健知识和危险因素的预防等。

2.2实施方法根据病人对内容的了解,在健康实施及评价表上教育项目栏内写上相应的字母(病人能说出教育项目的80%以上者在评价栏内写“A”表示,能说出60%-80%者在评价栏内写“B”表示,60%以下者写“C”表示)。出院前,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并重点强调个体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

3结果

3.1满足了病人角色的心理需求当病人住院时,其心理需求往往比生理需要更重要,不论原有的社会地位如何,都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照顾,需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及时得到有关本人康复的信息和良好帮助,尽快恢复健康。

3.2提高了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的实施,使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具体化,有计划、有目的、有效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而病人能接受相关知识的进程是连续和完整的,从而弥补了随机教育中内容无计划,不完整以及一次灌输内容太多,不易被接受的缺点。

3.3提高了护卫的健康教育能力健康教育具有可施性和时限性,在规范了护理行为的同时,由于对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断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及病人在住院期间既治疗好了病又掌握了防病的知识和技能。护理人员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有了新认识,增加了学习兴趣,这种周而复始的健康教育过程成为护士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平。

3.4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健康教育使护士工作由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增加了病人对护工的依赖和信任,建立主动―合作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能主动的治疗、积极获取在疾病治疗康复中的相关知识,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形成主动护理和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模式,从而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总之,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是高血压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健康教育不仅改变了群众的知识、态度、行为,使他们对高血压建立正确的认识,医师利用健康教育的方法指导和开展非药物治疗使各型高血压病人能受益。因此,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人中有作广泛的应用。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职场励志寓言小故事14篇
  • 下一篇:中秋节月饼促销活动方案1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