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计算机视觉发展(6篇)

时间: 2024-03-31 栏目:公文范文

计算机视觉发展篇1

计算机平面设计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升其视觉体验效果,不断的发挥色彩语言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自然无可厚非,因此色彩语言目前已经成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主要角色。可以在应用层面把色彩语言与计算机平面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划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色彩语言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重要陪衬,例如色彩语言中的一些元素能够直接应用于视频、图像、文字等之中,从而使整个平面设计作品在色彩语言的衬托下展示了更好的视觉效果,达到了商品在审美与实用两个方面相互增值的效果,最终让产品能够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可与理解;其二,计算机平面设计能够在过程中实现色彩语言的优化与完善。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过程也是对色彩进行优化使用的过程,其能够让色彩变得更新颖,更高层次发挥色彩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从而实现产品设计的外观与实用性相统一的作用。

二、色彩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以平面设计为基础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被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的形象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商业广告设计等各个方面。这种以文字、图像等形式作为传播载体的功能设计,能够很直接的传递一个理念以及与企业或产品有直接关系的信息和文化。曾经色彩被简单的当作文字或图形的附属品来使用,后来市场不断提高的竞争力,使得色彩语言成为平面设计方面的有利武器。接着色彩语言就成为了能够很好表现产品或企业个性的主要方式,并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占据了设计作品中的主要元素。

三、色彩语言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更深意义上的应用

3.1色彩语言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情感应用

色彩作为平面设计作品中画面渲染的主要元素,本来不具备情感特征,只是一种物理的视觉表象,然而将它融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时就会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情感作用,进而实现平面设计效果上的升级,因此色彩语言能够为平面设计作品的情感表达加分。利用色彩在冷暖感觉上的作用搭配进行色彩选择,能够很好的把产品的实物特征展现给消费者。利用色彩的收缩与膨胀特征加以科学的调配与叠加,能够大大提升设计画面的视觉效果,另外还可以降低长时间的观察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疲劳的可能性。如果在设计画面中添加部分带有沉静感的色彩元素,就能够让人的心理变得比较愉悦进而让别人更好接受作品的设计目的,而且各种不同的情感都可以根据不同的色彩进行表达。

3.2色彩语言在计算机平面设计应用中加强效果探讨

通过上文中的相关论述和分析,知道了色彩语言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重要位置,不但是更高层次的展示产品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关键,而且能够实现消费者情感共鸣的效果,为了提升其在计算机平面实际上的适用范围,我们需要探讨其在计算机平面设计应用中的加强效果。根据不同色彩语言能够通过平面设计作品给人们带来不同视觉体验及情感表达效果的差异性作用,就能够更多掌握色彩语言的灵活性,实现更强的设计效果。为了更巧妙的挖掘出色彩语言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作用,还可以从色彩语言的基础表达和它的含义特征着手,以此来不断提升其在产品设计理念和思路方面的能力,更加直接的给消费者展示商品的基本性能。首先能够通过对设计图最简单的色调调和与选择开始,进而体现商品的冷暖感觉,比较的直接的将商品的实际特征表达给消费者;其次,利用色彩的收缩效果和膨胀效果两个方面的搭配与变化应用于平面设计之中,实现设计画面视觉效果的整体提升,避免短时间内甚至长时间带来的视觉疲劳;再次,就是将沉静感的色彩当作重点,利用能够引起人们心里变化的色彩展示出不一样的表达效果,那么就可以将情感表达的复杂度和深刻度扩大,实现不同的设计体验。因此,色彩语言能够给计算机平面设计带来无限的视觉遐想。

四、总结

本文首先探讨了色彩语言与计算机平面设计两者间的关系,论述了色彩语言在计算机平面设计应用中的重要性,又通过视觉感觉得出了色彩语言能够为平面设计增加情感特征的结论,分析了色彩语言在计算机平面设计应用方面的策略,希望为计算机平面设计在产品设计的表达上呈现出其最初的价值,即实现产品销售的经济意义。

作者:温金辉单位:港口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计算机视觉发展篇2

关键词:计算机;交通运输;视觉;信号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75-001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家直接的感觉是交通和运输行业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在1990年的时候,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是1476.26万辆,我国公路的总里程102.83万公里;到了2010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706.13万辆,我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482万公里。交通运输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效的运输保障能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自上世纪计算机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以来,其高运算性、集成性为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提高了运输效率,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将会有更为广泛的运用。

1.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基于图像处理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是通过摄像机获取场景图像,并借助于计算机软件构建一个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图像/视频理解和分析系统,并提供及时准确的图像/视频处理结果,以模仿人的视觉功能。采用人工值守的方式来处理交通问题是一种劳动力成本高昂且效率极为低下的一种工作模式,为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劳动力成本,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则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之一,其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车辆牌照自动识别。

②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车辆检测与流量统计。

③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公交车辆乘客人数统计。

④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公交专用道非法占道抓拍。

⑤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驾驶员工作状态判断。

⑥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行人检测。

随着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基于计算机视觉新技术将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涌现,并以此进一步便利人们的出行方式与交通职能部门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

2.车辆收费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在近期我国兴起的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它包括自动车辆识别系统、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和车道系统4个部分。与之前人工的收费系统相比,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杜绝票款流失、减少车辆延误、提高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该系统普遍采用非接触式的射频卡,以天线的方式对车辆上卡中信息进行读写,采用高速率的半双工协议来进行车辆识别与数据交换,实现车辆不停车收费,不停车收费系统将是未来收费系统的发展趋势,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3.在交通信号控制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随着大、中城市不断增加的车辆和有限的道路空间矛盾日益加剧,交通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合理的运用计算机控制管理技术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交通信号自动控制是交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中的信号灯控制显示出了越来越多的重要性,采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使车辆行驶和道路导航实现智能化,从而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改善道路交通环境,节约交通能源,减轻驾驶疲劳等功能,最终实现安全、舒适、快速、经济的交通环境。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未来的交通控制将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快速通讯联系。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哪里交通拥挤,哪条路最为畅通,会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人员。同时专为外出旅行人员及时提供各种交通信息,提供信息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如电脑、电视、电话、路标、无线电、车内显示屏等,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无论你是在办公室、大街上、家中、汽车上,只要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你都能从信息系统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有了该系统,外出旅行者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

4.总结

21世纪将是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并更加广泛应用的世纪,也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人们将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更加智能的交通运输体系。计算机技术在将来的交通运输管理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将使未来的车辆靠自己的智能系统和道路交通管理体系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交通依靠自身的计算机视频传感技术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计算机技术使得交通运输的效率更高,更好的为经济飞速发展做好支持。

参考文献:

计算机视觉发展篇3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起源现状及发展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进步,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成为建筑效果图表现的主流。所谓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是指设计师通过计算机技术表现设计意图,最终以图像的方式告知客户,使客户清晰地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创意,它是一种更为直接、有效的表现方式,通常又被人们称为计算机建筑效果图。

一、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起源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设计源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产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构想发端于1950年,但使用计算机绘图的最早记录是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伊凡·苏泽兰在美国计算机联合会会议上发表了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从而开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历程。他从1950年开始着手开发通过图形技术来处理人与电脑交互对话的操作系统。1963年,这套以电脑主机、显示屏、光电笔和键盘为工具的图形画线系统得到实现。这套图形画线系统开发和引进了许多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使用户可以运用电脑画出直线、复杂曲线以及简单的标准部件。

最初CAD被解释为“计算机辅助绘图”,由于当时计算机在设计上的作用是替代传统手工绘图的一种新工具,但随着后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CAD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扩展,随着20世纪70年代像素的产生、80年代三维曲面造型系统的开发等,使电脑绘图从只能用“线”这一基本绘制元素发展到可以用点、面、体进行绘制计算机图形,从而使CAD的含义也发展成现在人们比较熟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个概念了。197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首次接纳了计算机绘画作品,这也标志着新的视觉艺术形式的诞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我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与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的轨迹相似,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基本上是从各高等院校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在环境艺术设计和创作领域,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二、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技术工具,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对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表现是使用手工绘制的方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始在我国建筑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建筑设计表现领域以不可逆转的潮流迅速发展。尤其是到了20世纪末,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成为建筑效果表现的主流。起初,设计师主要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在方案阶段还以手绘为主。但随着相关专业软硬件的更新和进步,它自身的强大优势得以显示,同时对传统手绘表现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计算机建筑效果表现的类型己经有了很细致的划分,可以分为:计算机建筑效果图、计算机建筑漫游动画和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计算机建筑效果图主要是通过3DSMAX,Lightscape,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制作的静态的效果图。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从平面、立面数据中得到透视图,透视点位置及视点角度均可变换,然后再渲染出二维图像,这种方式是目前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漫游动画是利用3DSMAX软件的三维动画功能,在建筑物的室内或室外的设计阶段就能以可视的、动态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建筑物外貌和各种附属设施以及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

三、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比如各种方案的汇报、投标以及招商广告中随处可见,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绘图软件的教程以及在教学上更加重视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教学课程。人们更多的关注计算机技术,想方设法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在模型、材质、灯光以及各种渲染技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忽略了最终的效果图的艺术性。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以及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视觉艺术创造规律、形式法则和审美方法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是相同的。所谓视觉艺术,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一些美学研究者认为,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艺术离不开创造者和欣赏者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要通过一定的感官和相应的感性物质媒介,前者创造出审美对象,后者达到审美愉悦。所以说,作为视觉艺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作品既要真实的描绘场景,又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偷悦。不可否认,人们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求新、求异的视觉口味也越来越高。这源于技术的发展、审美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和艺术创造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设计师的目标是使效果图具有真实感,能够模拟未来场景的真实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目前的计算机建筑效果图的风格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不断提高的视觉口味。计算机建筑效果图既是表现的技术同时它又是视觉艺术。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使用的软件有Creator系列三维建模工具及Vega场景管理软件。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强调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的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的交互方式。它可以实现逼真的、纯三维的场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完全由用户自由控制在场景中漫游。作为建筑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建筑方案,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使用于建筑表现,而且也是一种推敲方案的有利手段。VR技术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愉悦而不是审美疲劳。为此,根据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的发展情况,未来计算机建筑效果图应呈现艺术化、人情化和多样化趋势。

参考文献:

[1]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张绮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张绮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视觉发展篇4

1.1计算机在和艺术融合时

有效结合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因素,在丰富艺术语言表现形式时,也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当计算机视觉艺术与数字媒体结合在一起时,使人们在观看画面时,不仅是欣赏画面,也能够感受到声、色等。数字媒体通过计算机视觉艺术利用高度仿真的视觉、触觉和听觉,使大众在观看电影或玩游戏时,能够真实感受到虚拟世界,同时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动作以及视线的转移,与计算机进行有效交流。比如在2010年开展的上海世博会上,德国馆所开展的动力之源”金属球表演1.3吨重、装有40万根LED发光二极管的互动金属球。在互动开始时,观众被分成两批跟着解说员的指令呼喊,金属球自动找到声音最响亮的那个方向。然后,哪边的呼喊声大,互动球向那一边的摇摆也更为剧烈,同时,球体表面上,亦不断展现出一幅幅城市的美好愿景。使大众不仅是单独欣赏电影,而是可以参与到视觉艺术表演中。数字媒体通过计算机视觉艺术,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艺术创作对感受的表现。

1.2计算机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

丰富了艺术的表达形式。交互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计算机视觉艺术的领域得到很好的拓展,并在各种数字媒体艺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在网页、游戏等内容。交互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不再是被动的欣赏,而是参与到视觉艺术中,让大众去参与、选择和判断,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选择将过程和结局进行不同的呈现,调动观众的兴趣,提高大众的参与度。

1.3计算机视觉艺术在电子游戏中的应用

首先是大型电子游戏应用的计算机视觉艺术。比如日本科乐美公司在推出警匪枪战射击《警察官2》游戏时,就受到许多玩家的欢迎。在游戏中,玩家不再只是使用鼠标和键盘来进行游戏,而是玩家可以通过身体行动,比如“蹲、闪及侧身等行为以此进行移动。机器通过摄像机部捕捉到玩家的身体动作,玩家可以有效操作与机器相连的手枪,将屏幕中的对象进行射中。其次是手机上的小型电子游戏,比如在《神庙逃亡》,玩家只需要用手指向左、向右滑动屏幕,可以人物向左或向右转向;而向上、向下滑动则可以让人物跳跃或下滑过各种障碍。另外在需要游戏人物在左侧或右侧奔跑时,只需要侧一下手机就可以,并且游戏画面有着充足的声光效果,可进行互动,有着极高的震撼力,对提高大众的参与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4计算机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

使数字媒体技术将艺术进行有效表现,并在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中应用到数字媒体,而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将单纯的个人视觉进行有效的创造,并将艺术转化为社会性视觉产品,并可以获得经济效益。而大众可以利用拷贝、剪切等方式将数字媒体中的视觉艺术进行获取,然后将艺术资源进行转化,为个人视觉艺术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大众对独特性以及个性化的艺术要求越来越高,在追求独特的视觉艺术时,追求刺激的视觉艺术时,也提高了对视觉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计算机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给大众带来美的享受,使大众在观看视觉艺术时可以怀着愉悦、舒适的感觉进行欣赏,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审美评价,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的精神追求。计算机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中应用时,没有掺杂其他因素,使计算机视觉因素只是追求视觉形式和视觉美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艺术的本质。并且数字媒体本身就具有美的品格,与计算机视觉艺术相结合,使数字媒体艺术在具备了美时,也可以体现真。因此,计算机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提高了审美价值,大众通过感受、体悟数字媒体所体现出的视觉艺术,领悟到视觉艺术中的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大众对美的追求。

2总结

计算机视觉发展篇5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盛况下,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也紧随其后,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强国之一。在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下,计算机视觉技术应运而生。其中,计算机视觉技术被应用与各个领域,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有效的应用,比如军事领域、医疗领域、工业领域等。本文针对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交通领域探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视觉技术逐渐被人们熟知并广泛应用。相较于其他传感器来说,视觉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在我国交通领域中,也对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研究完善,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在交通领域各个方面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计算机视觉的概述及基本体系结构

1.1计算机视觉概述

通过使用计算机和相关设备,对生物视觉进行模拟的方式,就是计算机视觉。对采集到的图片或视频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从而获得相应的三维信息场景,是计算机视觉的主要任务。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学问,它就如何通过计算机和照相机的运用,使人们获得被拍摄对象的数据与信息所需等问题进行研究。简单的说,就是让计算机通过人们给其安装上的“大脑”和“眼睛”,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各个领域都有所作为,已经吸引了各个领域的研究者对其研究。同时,计算机视觉也是科学领域中一个具有重要挑战性的研究。

1.2计算机视觉领域基本体系结构

提出第一个较为完善的视觉系统框架的是Marr,他从信息处理系统角度出发,结合图像处理、心理物理学等多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被计算机视觉工作者基本接受的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针对视觉系统框架的各个角度、各个阶段、各个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如图1。

2计算机视觉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2.1牌照识别

车辆的唯一身份是车辆牌照。在检测违规车辆、稽查被盗车辆和管理停车场工作中,车辆牌照的有效识别与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然而在实际应用工作中,虽然车牌识别技术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受到拍摄角度、光照、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车牌识别技术仍需改善。车牌定位技术、车牌字符识别技术和车牌字符分割技术是组成车牌识别技术的重要部分。

2.2车辆检测

目前,城市交通路口处红绿灯的间隔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受交通路口的位置不同、时间不同的影响,每个交通路口的交通流量也是持续变化的。此外,对于某些交通区域来说,公共资源的配备,比如交通警察、交通车辆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能根据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交通路口的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交通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并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有利于为交通警察缩短出警时间、为交通路口的红绿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动态变化等技术提供支持。

2.3统计公交乘客人数

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公交调度问题,一个城市如何合理的解决公交调度问题,是缓解城市运力和运量矛盾,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的有效措施。城市公交调度问题,为公交公司与乘客的平衡利益,为公交公司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公交客流会存在不均衡性,高峰时段的公交乘客过多,平峰时段的公交乘客过少,造成了公交调度不均衡问题,使有限资源浪费严重。在计算机视觉智能公交系统中,自动乘客计数技术是其关键技术。自动乘客计数技术,是对乘客上下车的时间和地点自动收集的最有效的技术之一。根据其收集到的数据,从时间和地点两方面对客流分析,为城市公交调度进行合理的安排。

2.4对车道偏离程度和驾驶员工作状态判断

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驾驶员疲劳驾驶。据相关数据显示,因车道偏离导致的交通事故在40%以上。其中,驾驶员的疲劳驾驶就是导致车道偏离的主要原因。针对此种现象,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计算机视觉中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被研究开发并被广泛应用。针对驾驶员眨眼频率,利用计算机视觉对驾驶员面部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再根据疲劳驾驶关注度与眨眼频率的关系,对驾驶员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此外,根据道路识别技术,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检测,也是判断驾驶员工作状态的方法之一。这两种方法,是目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基础上,检测驾驶员疲劳状态的有效方法。

2.5路面破损检测

最常见的路面损坏方式就是裂缝。利用计算机视觉,及时发现路面破损情况,并在其裂缝程度严重之前进行修补,有利于节省维护成本,也避免出现路面坍塌,车辆凹陷的情况发生。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路面检测,相较于之前人工视觉检测相比,有效提高了视觉检测的效率,增强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安全性,为市民的出行安全带来了更高保障。

3结论

本文从计算机视觉的概述,及计算机视觉基本体系结构,和计算机视觉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三面进行分析,可见计算机视觉在交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在交通领域中应用的有效性、显著性,以此可得计算机视觉在现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越来越成熟,交通领域的检测管理一定会加严格,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段里仁.智能交通系境在我国道路空通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工业时报,2015(06).

[2]王丰元.计算机视觉在建筑区间的应用实例分析[J].河北电力学报,2015(04).

[3]李钊称.主动测距技术在计算机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探析[J].计算机应用,2015(08).

[4]马良红.三维物体影像的摄取与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4(05).

[5]朱学君,沈睿.关于计算机视觉在交通领域中的探讨[J].信息通信,2013(01):123.

[6]王大勇.关于计算机视觉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01):115.

作者简介

夏栋(1988-),男,湖北省孝感市人。现为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发展篇6

由于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得和感知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视觉,因此视觉传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人们通过对文字、图像、色彩等基本元素的观察,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因此信息的发送者利用发送相关的文字、图像、数字、视频、摄影、模型等具体内容,向人们进行信息的传递。而视觉传达设计就是将以上这些内容进行修饰和美化,使其具有更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让人们在观察这些内容的同时保持愉悦的享受,以便更好的获取信息。视觉传达设计涉及到很多的领域,例如街道上的广告牌、产品的包装盒、舞台效果的设计、网络媒体的宣传等。所包含的元素有字体、图形、色彩、标志、排版、印刷等。例如,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公益广告“FAMILY”当中,设计者将字母进行拟人化的设计处理,用这些字母来比喻家庭当中的爸爸、妈妈和孩子。利用时间的快速流逝,将父母变老、孩子长大的过程体现了出来。通过设计的动画内容,让人们看到了小时候孩子不懂事,经常顶撞父母,让父母伤心。而长大后明白了生活的责任,照顾父母并成为了父母的依靠。广告中对于字母的图形设计和动画的形象设计,起到了很好的视觉传达效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通过对家庭内涵的诠释,激起了很多人对亲情的渴望和重视。而如果仅仅使用文字和图片,是无法达到这种效果的[2]。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在信息传递当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和视觉传的设计的关系

2.1二者的共同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之间使相同的。二者在应用的过程中都会应用到色彩、绘画、平面设计等方面的技术。而二者不但具有十分相似的发展经历,其对于现代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方式都是共通的。在美学赏析的角度,对于点、线、面、体、光、形等方面的排列原则也是相同的。在对于符号的创造和运用,也是基于相同的文化基础。

2.2二者的不同点。在某些方面,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又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设计背景。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则是在上个世纪中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才逐渐开始兴起和推广,并且从二维领域向三维领域进行过渡。而设觉传达设计是在二战之后,利用绘画和广告的方式,逐渐得到发展,使沟通系统发生了改变。(2)设计目标。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的目的使将动态与静态进行有机的融合,形成相应的造型,同时实现对二维空间以及三维空间的塑造。而视觉传达设计则是为了增强目标形象的艺术感和美感,提高其欣赏价值,同时对媒体动态进行掌握。(3)设计原则。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使进行色彩与图形、动态与静态的有机融合,注重的是相关素材的开发和软件技术的应用。而视觉传达设计则是目标的形、意、像等元素进行转换,使其呈现在点、线、面、体之上,从而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4)设计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需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相关软件的实用技巧,包括制图软件、绘画软件、视频编辑、照排印刷等口技术。而设觉传达设计不但重视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方面的技术,还对相关的理论知识非常重视。

3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结合应用

3.1文字设计。在图形图像的设计中,文字设计是最为基本的应用。传统的文字设计中,很多制图软件和文字处理软件都能够实现对字体、字号、颜色、造型等简单的艺术处理[3]。而图形图像设计的应用,带来了不同的效果。通过专业的图形图像设计软件,可以使文字发生不同的变化,而不同的文字形象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传达效果,以应对不同的需求。例如,一些商家在进行节日促销时所使用的文字宣传广告,可以体现出很强的节日气息,大大提高了广告的效果。

3.2包装设计。人们在商场或超市逛街购物的时候,能够吸引人们兴趣的主要是独特的包装设计。而这些包装的设计需要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包装是商品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渠道,要想吸引人们的注意,达到更好的视觉传达效果,就需要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更具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进而提高人们对其的关注,以达到视觉传递信息的效果。

3.3插图绘画设计。在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的相关软件当中,通常都具有绘画和调色的功能。因此,很多设计师在进行插图绘画设计的时候,先利用铅笔绘制草稿,然后利用这些软件进行艺术设计和调色处理。此外,世界上很多像素画设计师也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来进行创作,结合视觉传的设计的要点,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

3.4界面设计。在很多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应用界面当中,都运用到了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两项技术的结合应用,使得这些电子产品的界面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感。在保持原有功能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体现出了更高的艺术品质,使人们在使用这些电子产品的同时,也能获得视觉上的享受。

4结束语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2022年写在元旦的话语
  • 下一篇:银行柜员跳槽自荐信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