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方式(6篇)

时间: 2024-04-03 栏目:公文范文

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方式篇1

关键词三峡库区城市垃圾处理场市场化

1三峡库区城市垃圾处理场现状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随着2003年6月15日三峡工程“135”水位的成功蓄水,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又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从笔者在库区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由于长期以来的不良习惯,随意沿江堆存或倾倒垃圾现象普遍。长江、嘉陵江沿岸有垃圾堆放点约605处,生活垃圾存放量在175m水位以下约300万t。目前库区城市生活垃圾总量超过200万t/天,生活垃圾机械清运程度低,各区县仅为30%~40%,无害化处理率仅为8%,处理方式多为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产生的大量垃圾渗滤液,一经进入库区江河,不但直接污染长江水质,而且还会沉积为底泥,形成底泥污染,严重威胁库区水体安全。同时,由于“135”蓄水后,库区水位上升,流速减缓,污染物扩散能力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为了控制库区污染和防止水体发生富营养化,三峡库区垃圾处理势在必行。

党中央和国务院相当重视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垃圾处理,到2003年,国家已投资在三峡库区共建成了垃圾处理场20座,处理规模7030t/天,投资2.64亿元。并制定了库区未来几年垃圾处理场的建设规划,2003~2005年,库区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1座,处理规模285t/天,总投资1.4亿元;沿江22个集镇建立垃圾处理场,处理规模380t/天,投资1.2亿元;2006~2010年,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2座,规模

1000t/天,投资4.04亿元;建成重点集镇垃圾处理场71座,处理规模5000t/天,总投资约1.5亿元。

但从库区已建成的丰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秭归城市垃圾处理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库区城市垃圾处理场的运行却不如人意。丰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秭归城市垃圾处理场分别由国家投资7216万元、2271.8万元,于2003年6月20日、2003年5月26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但都因无运行经费没有实际运行。当前,库区沿江的垃圾处理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起来了,但运行不良,工作效率低下,有的时停时转,有的根本就不能运行,使很多刚刚建成的垃圾处理场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因此,笔者认为,三峡库区政府不能仅仅把三峡库区的垃圾处理看成是一个垃圾处理场的建设问题或是一个政府形象工程,而是要根据三峡库区垃圾处理场运行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处理场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垃圾处理场在三峡库区生态环保中的作用。因此,研究三峡库区城市垃圾处理场市场化运行机制,对解决库区污染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2三峡库区城市垃圾收集、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1垃圾处理技术落后

三峡库区的现有垃圾处理场存在选址不当、规模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使得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均达不到预期目的。

2.2管理系统不完善

三峡库区垃圾收集、储运系统缺少,需进一步加强环卫设施建设,为保证居民健康、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及城市市容,“垃圾处理规划”应系统地将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收集、运输和处理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高效完善的现代化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

2.3管理体制落后

将生活垃圾的处理视为公益事业的传统观念,使得全社会都认为垃圾处理是政府的事情,而传统的体制更加强化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城市垃圾处理由政府投资、运营,政府每建成一座垃圾处理场就背上一份财政包袱,使政府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这已成为国内众多城市政府面临的难题之一。虽然库区有的区县,如奉节县,指令当地建委建立公司,专门经营垃圾收集、处理,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政府的责任。如果不改革现有的观念和体制,即使国家全额投资建成了垃圾处理场后移交给地方,其高额的运行费用库区各区县也将无力承担,最后被迫停运,见不到垃圾处理能力发挥效益。

2.4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困难

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城市居民作为排污者,应对自己造成的生活垃圾治理承担经济责任。重庆市出台的城市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即自2000年5月1日起,向城市居民每月每户收取垃圾处理费3元。收取的这些资金将专款用于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但从库区实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很困难,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处理场的运行经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收费涉及面不全,无法保证垃圾处理的正常运行;二是由于城市中流动人口众多,使现行的收费渠道无法保证垃圾处理费的足额征收;三是每户人口数各异,老百姓认为按每户征收处理费有不合理的地方,产生了对处理费的征收的抵触情绪。

3三峡库区城市垃圾处理场市场化运营模式的构想

笔者以为,解决前述问题的办法是实行“谁污染谁付费,城市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行”。所谓垃圾处理场市场化,是指专门从事垃圾处理设施运营或垃圾治理业务的企业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进行垃圾处理设施专业运营或垃圾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实行社会化有偿服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委托责任,保证垃圾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污染物达标排放。其实施方法是:

(1)对可以实行集中治理的城市工业、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治理,规模经营,以减少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便于监管。

(2)“城市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行”,实行企业化经营,可由政府主管部门主持招标或招商引资,鼓励企业、个人和外商投资经营,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使垃圾处理场也有产值(像其他服务行业一样),也有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利润,能够正常维持简单再生产和一定的积累扩大再生产。

(3)“谁污染谁付费”,污染交由集中治理的单位则按污染当量出钱,实行计量收费,企业污染由企业负担,居民污染由居民负担,居民按每月每人收取,政府职能则是通过招标、招商建立城市垃圾处理场,给予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

国际经验表明,实施垃圾处理场的市场化运营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去传统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实施垃圾处理设施的市场化运营一方面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政府的环保问题,运营公司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技术优势能确保垃圾处理场切实发挥作用,避免因管理和技术原因关停;运营公司专业化、网络化的检测手段,标准化的检测程序保证了排放渗滤液的水质得到准确监控,杜绝了二次污染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运营公司也可以根据垃圾处理设施的状况及自己的情况采用不完全承包、半承包、完全承包等不同的承包方式来降低风险。

4三峡库区城市垃圾处理场市场化运行对策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库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库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从我们在库区各县发放“三峡库区居民环境意识调查问卷”了解到,库区居民认为“135”蓄水后,长江水变清了,水体质量变好了占61.9%,认为水的质量变差了占21.3%,认为水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占16.8%。从这些数据来看,库区人民都具有很朴素的环保意识,但对当前库区环境特别是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之间的关系认识严重不足。因此,库区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地开展多层次的宣传工作,提高库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库区水质保护的意识,形成加强环境投入和环境管理的共识,同时也能增强居民对垃圾处理市场化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库区居民对征收垃圾处理费的心理承受能力。

4.2转变观念,进行城市垃圾处理业的管理体制创新

目前,库区政府一定要抓住库区大量城市(镇)垃圾处理场建设的机遇,从机制改革入手,明确管理模式,使库区的垃圾处理场建成之日起就是真正的企业,按市场机制运行,彻底解决困扰我们多年的“政府治污,收效甚微”的问题。政府干预要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府及其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起面向市场的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合资、合作、股份制、bot等多种方式的投、融资渠道,推进垃圾处理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要把环境管理中的具体事务分离出来,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弱化微观事务管理,管理方式从以“项”(具体的项目)为主转到以“向”(工作目标和方向)为主上来,从而促进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4.3政府对城市垃圾处理场应给予政策扶持

政府对城市垃圾处理场的优惠政策主要有:①提供优惠条件,如廉价或无偿地皮,允许其综合利用开发;②制定城市垃圾治理收费标准,并立法保障企业收费收入,保证城市垃圾处理场有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利润,使城市垃圾处理场能够正常经营和生存,并能获得相应的发展,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这一条很重要,因为库区有的城市垃圾处理场已经建好,但因运行费来源未解决而不能正常运转,个别厂甚至因此而停产;③对城市垃圾处理场实行减免税;④对城市垃圾处理场的用电或发电并网给予优惠;⑤建立环保资本市场,鼓励中外企业、个人投资经营城市垃圾处理场,谁投资谁受益,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收益,建立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⑥把发展环保产业作为剌激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债投入、信贷、证券、基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4.4建立和完善库区城市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现阶段,三峡库区对于垃圾处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甚至还有空白。没有建立公平合理的“污染者负担”和“受益者补偿”原则。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市场规范和部门管理,使得库区的垃圾处理出现垃圾收集与垃圾填埋的脱节,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与污水处理厂之间缺乏协调等问题,妨碍了库区垃圾处理场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形式将城市垃圾的管理列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库区垃圾有了管理依据,明确了治理目标,政府机构就可以强化垃圾处理,保证三峡工程的顺利建设、运行,确保库区人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方式篇2

关键词: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PPP模式

广州市作为我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在急剧增长。完全依靠政府治理和政府财政供给,无论在资金保证和运作效率方面都不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将PPP模式针对性地运用于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等、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同时促进广州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PPP模式的理论与应用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简写,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一种伙伴关系来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世界民营化大师”萨瓦斯教授将这一概念归纳为三个层次:首先,广义上,PPP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参与生产和提供物品、服务的任何安排;其次,它多用于一些复杂的、需要多方参与的民营化基础设施项目;最后,它是包括社会贤达、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等主体在内的为改善城市状况而进行的一种正式合作。

PPP模式已应用在了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领域。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都存在通过授权或者租赁合同的形式允许并鼓励私人部门参与到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来。随着我国公用事业改革,深圳、上海等城市均以特许经营、管理合同的方式将垃圾处理场交由私人公司运营,实践了应用PPP模式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二、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率已连续10多年保持每年5.6%的高增长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包装产品的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塑料、织物、玻璃、废纸、金属等可回收废弃物数量迅速增加。并且,广州地处华南沿海,气候温暖潮湿,其生活垃圾的含水量非常高,腐烂速度快,这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及时性和迅速性有了很高的要求,增大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压力。

(一)行政效率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设计多个行政部门,导致实际工作开展中产生的行政工作成本大,造成广州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相关工作的行政效率不高、工作成本增加、政策落实不力等问题。目前,广州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中,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到垃圾终端处理都是由政府一手治理,对市场的权力让渡不充分,显示出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广州市只有1个垃圾焚烧厂,即李坑垃圾焚烧厂投入了使用,其他的垃圾处理厂都只是对垃圾做填埋式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垃圾处理方式粗放落后,无法满足广州市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要求。

(三)垃圾分类回收模式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的垃圾压缩站、填埋场和焚烧厂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垃圾的分类回收管理在政府主导下组织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运营。这就形成了“政府领导企业,企业代表政府”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模式,这种模式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合一的模式非常相似。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了“政企不分、管干结合、重干轻管”的局面,大大降低了市场的参与程度,严重影响了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效率。

三、PPP模式应用于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一直以来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都被视为公共福利事业的一部分,属性上偏向于公共物品,应当由政府提供。然而经济学家ChristineKessides经研究发现,城市生活垃圾的运输、回收和利用方面都存在很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这与纯公共物品的属性不符。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服务具有的这种私人物品属性说明在这一领域引入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是更有效率的处理方式。而PPP模式能够兼具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两者的优势,既发挥出私人部门的效率,又能通过政府管制能够解决部分市场失灵问题。

同时,为解决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和市民对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间的矛盾,运用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已迫在眉睫。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侧重于社会和环境效益,但鉴于技术、管理和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僵化,有时并不能很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相反,私营企业非常重视利润和经济收益,却常忽视公众利益和环保责任,PPP模式能将二者的优点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将能很好地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质量。

(二)可行性

私人企业方面,广州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有雄厚的社会资本积累,私人企业数量众多且发展势头良好,从中很容易择优选出适合同政府合作共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企业。并且,广州市拥有先进的专业化机构和高新人才资本,对于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应用PPP模式能够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政府方面,从实践经验、相关政策来看,广州市政府是支持公私合作模式的,并且也在一些领域开始逐渐向市场化过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是我国较早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的领域之一。广州市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手段可促进城市生活垃圾的“三化”和分类回收,并监督私营企业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活动,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保障公众的权益。

四、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PPP模式选择原则

(一)考虑广州市实际情况

PPP模式的选择必须首先考虑广州市的基本情况,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当地的法律、政策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服务的特性等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公私合作模式。而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其目标都应是提高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的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使市民获得更优质并廉价的社会服务。

(二)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不同的PPP模式代表着私人投资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不同的参与程度和方式。在不断推进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市场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在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同时加以市场方式为辅助手段。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以及设施运营等方面可以尝试全面实行市场化,以期在远期市场化方式能够发挥最大作用,实现政府市场的平衡互补。

(三)维持企业、政府和公众利益的平衡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追求公共服务领域公平和效率的双赢,这既要考虑政府的财政预算、政策活动,也要考虑相关私营企业的利润回报,又要考虑公众的接纳程度和承受能力,同时还要保证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质量。所有这些都要求政府在设计具体的PPP合作协议时,要制定科学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服务价格,同时在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补贴机制,并且做好服务质量监督工作,与私营企业完成相关配合合作。

五、在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推广PPP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制度

虽然广州市目前有关垃圾处理的法规有《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但尚未建立完善有效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法规体系,PPP模式在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推行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和支持,包括环卫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等。为在广州市推行PPP模式,需进行相关立法程序,明确规定特许经营权的授予程序、监督部门、消费者参与方式、特许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争议的解决方式等问题。

(二)设立专门机构

广州市政府需要设立专门的PPP管理机构。PPP管理机构代表市政府作为特许经营权的统一授权单位,简化环卫设施建设的审批程序的同时,协调PPP项目的实施流程。

(三)加强政府管制

就目前来看,政府治理仍是我国垃圾治理的主要模式,PPP模式只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模式共同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PPP模式的应用将引入一些私营部门,为防止私营部门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公众利益,政府应适当进行管制,并作为优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重要保障发挥管理作用。

(四)建立合理的补贴机制

政府补贴是吸引民间资本、外资参与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举措。垃圾处理行业属于低回报行业,在缺乏有效补贴的情况下,很难吸引企业与政府共同解决垃圾处理问题,为保障垃圾处理项目的顺利开展,市政府应向生活垃圾处理企业提供补贴。考虑到现行垃圾收费政策尚没有完全实现政策目标,为了有效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广州市政府要考虑采取适当的垃圾费减免措施,来保障市民基本生活水平和维持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E.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朱占波.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公私合作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8.

[3]左青波.PPP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

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方式篇3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方法;综合处理;前分选工艺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20606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化进程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总产量每年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率,生活垃圾总产量迅速增加且一直居高不下[1]。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日益凸显,现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形成一条合理的、高效的、可靠的、经济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艺,实现垃圾的减容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生活垃圾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环保产业上面临的最大问题[2]。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及收集状况

根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总量的增加,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总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垃圾清运工作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截至2010年底,全国设计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21亿t,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3.5%,其中设市城市77.9%,县城27.4%[3]。目前,我国垃圾分类收集推广率较低,没有专门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机制[4],我国垃圾收集出现了先分后混、直接混合收集等尴尬现状。废旧电池、杀虫剂、药品等有害生活垃圾未专门分类收集,可见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组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自己的特殊性。

目前,我国垃圾的收集方式仍普遍采用混合收集或直接运输的方式。这种方法在我国已经存在有10多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由于我国垃圾处理产业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的数量和处理工艺及处理力度远不能适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的要求。许多城市的生活垃圾甚至没有经过前分选处理就直接露天堆放或填埋。“十二五”规划中的相关政策将促进我国环境卫生保护产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我国混乱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现状。本文着重综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现状、垃圾分选设备以及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前分选工艺。

3我国生活垃圾主要处置方式

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城市的地理位置、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密度、国家政策及环保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的处理措施有露天堆放、高温堆肥、卫生填埋、焚烧处理和垃圾综合处理等处理方式。尤其是高温堆肥、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是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处理方法[6]。

3.1露天堆放

露天堆放是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露天堆放一般设置在城乡结合地带,随着垃圾的日积月累,垃圾围城的现象日益严重。

该堆放场没有配备气体导排、滤液处理及防渗设施,不但会对水体、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会严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7]。露天堆放对垃圾成分中的可回收物质是一种浪费,同时难以降解的塑料、玻璃等物质的堆埋,加大了自然降解的难度。由于场地有限,目前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堆放场地需求。垃圾的混合堆放大大加长了自然降解的周期和难度,垃圾产生的滤液可能会污染地下水、伴随细菌的大量繁殖、产生有毒气体及沼气,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事故。国际上已经明令禁止简易填埋,但在城镇,还是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8]。随着我国对环保产业的重视,环保技术的创新,露天堆放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3.2高温堆肥

堆肥处理生活垃圾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由于高效的分类收集技术,此处理技术目前已达到了工业化应用的水平。此项技术的优点是,处理等量的有机垃圾的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所以目前在国际上比较受欢迎。堆肥的质量主要受有机废物中养分的含量、温度、废物粒度、湿度、pH值及处理工艺等综合影响。目前,在我国,由于城市生活垃圾没有彻底完成分类回收且垃圾综合前处理分拣不彻底,所以我国的堆肥质量和销量一直没有赶上发达国家,市场内受欢迎度一度低迷[9]。鉴于此,我国堆肥处理产业应考虑走高端产业化处理的新道路,提高堆肥质量来带动农民使用堆肥的积极性[10]。随着垃圾综合前处理技术、分选设备、分选工艺的不断创新,高温堆肥技术将进一步得到推广,处理量将逐渐增加。

3.3卫生填埋

目前,我国有95%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1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比较成熟、运行成本低、最易管理维护而且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因此,广泛被世界各国采用。我国某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如图2所示。

卫生填埋已经成为我国多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起步阶段的主要处理方式[12]。但是,许多可以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资源(如:塑料、纸类、废铁、玻璃等)被填埋浪费了,没有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容化、减量化。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发生重金属的积累、填埋场爆炸、滤液泄露等事故,对生态平衡也构成一定威胁[13]。同时,这种处理方法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给土地资源紧张的大中城市进一步加重了用地负担。我国垃圾厂没有很好地利用压实技术、分选技术来减容、减量,使得一些垃圾填埋厂未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已填满,加剧了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度。“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规定,积极发展垃圾处理产业,逐步减少垃圾卫生填埋量,朝着零填埋努力。

3.4焚烧处理

垃圾焚烧比垃圾填埋能更好地节约垃圾处理用地,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焚烧下氧化分解[14]。因此,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我国主要焚烧垃圾的锅炉有流化床焚烧炉、机械炉排炉、回转式焚烧炉。随着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的含量正在不断上升,垃圾组成由“多灰、多水、低热值”,向“少灰、高热值”方向发展,以焚烧为代表的垃圾处理技术正在我国大力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环保产业。目前焚烧处理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垃圾处理方式中继卫生填埋后的第二大处理技术方式[15]。“十五”期间,我国已在天津、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大城市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30座,按照我国“十一五”规划,拟建和在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还将有60座。“十二五”规划中正大力发展这种处理技术,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一批焚烧处理厂,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来发电,从而提高能量的循环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电和用地的紧张[16]。土耳其MustafaKara在图比塔克马马拉研究中心(TUBITAKMRC)研究了土耳其大力发展的垃圾衍生燃料RDF制备技术(自签订《京都议定书》后),此项技术对我国节能减排、降低焚烧气体的污染、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7],因而正在被国内各大城市引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和含水率高达50%~60%不利于充分燃烧,而且焚烧设备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且焚烧生活垃圾所产生的二噁英等有害气体的净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环保工程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18],因此通过高效的综合分选技术来筛选出有机物、提高焚烧垃圾的热值,将是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又一亟待解决的难题。

3.5垃圾综合处理

垃圾深度综合处理即垃圾贮存发酵与精细分选。首先通过垃圾贮存发酵来降低垃圾含水率,提升垃圾低位热值。然后进入精细分选环节,依据垃圾分组进行回收、填埋、堆肥、焚烧等处理,实现垃圾处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稳定化。综合处理技术正在我国悄然兴起,它是一种先进的处理方法,它将高温堆肥、卫生填埋、焚烧处理技术的优点和长处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19]。该技术可同时实现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焚烧可焚烧的不可回收物质、将有机物堆肥处理、填埋剩余的废物及焚烧炉渣,可做到可循环利用物质的最大化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填埋量。该技术可以避免单一处理的缺点,大大降低了合理处理的难度[20]。某公司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我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构成较复杂,含水量高且有机废物比例大,精细分选不仅可以减少填埋处理的垃圾量,还能提高焚烧处理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某公司采用先进的生活垃圾资源化自动分选技术,该技术结合了机械、自动控制等手段,整个工艺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直接接触垃圾,将混合生活垃圾严格分选为橡塑、纺织类、玻璃、金属、砖瓦陶瓷、灰土渣等物质类别,达到垃圾分选的高效率、高精度、安全化作业,分选后的生活垃圾一部分资源性回收,另一部分通过筛分,分离为高热值垃圾和易腐有机物,分别进入焚烧处理和堆肥处理系统。分选系统大大减少了垃圾处理量,达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同时提高了后续垃圾焚烧处理和堆肥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了对环境和人体的二次危害。

4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分选设备及综合

分选工艺4.1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分选设备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分选设备有:破袋设备、筛分设备、重力分选设备、磁选设备(图4)、光电分选设备和涡电流分选设备。垃圾筛分设备主要有:应用于垃圾粗破碎前的格筛和棒条筛分选设备两种;针对我国袋装生活垃圾的特点,主要新型的生活垃圾破袋机有:剪切式生活垃圾破碎机[21]、旋转剪切式破碎机[22](图5)。应用于破袋后的分选设备有卧式旋转滚筒筛、立式滚筒筛和叶片滚筒筛[23]。重力分选的常用技术是风力分选技术,目前世界上常用的有卧式风选机和垂直风选设备[24]。随着环保工程技术的发展,旋风除尘技术和锁气器在风选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垃圾重力分选的效率。

从图6可以看出该风选机是通过这个送风系统送风和抽风的方向不同来形成一个正负风压,从而在风选机(图7)中能使轻质物质随着负风压被抽送出来,而重物质则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下来,实现重物质和轻物质的分选。该分选工艺环节选出的轻质物质品质高,可以直接打包压缩销售给废品回收公司。因此,该分选工艺具有相当经济效益。

目前,在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分选装备技术相当成熟,拥有垃圾分选的成套处理技术和成套预处理及处置系统。德国积极发展垃圾分选技术及垃圾发电技术,从2006年开始就实现了垃圾的零填埋,甚至需进口大量垃圾来维持垃圾发电厂的正常工作[25]。垃圾衍生燃料技术(RFD技术)作为日本政府正在推广的垃圾处理方式、方向,目前正受到中国的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作为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在追捧[26]。

4.2城市生活垃圾分选工艺概述

目前,我国的分选工艺流程相对落后,且需要大量的人工。图8某垃圾分选处理厂人工分选台主要分拣经过风选后的重物质中的经济价值高的可回收物质,如橡胶、书本等。由图9可以看出,这个分选工艺流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因此分选效率不高而且经济效益不大且工人工作环境条件差。

因此,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集约化、机械化的分选工艺将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混合收运的生活垃圾的预处理手段的发展方向,能够在对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回收的同时有效缓解后续处理设施的压力。曹占强等人[27]对我国现行的主要垃圾分选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基于综合处理的合理分选工艺;邓明萌等人[28]对选矿技术在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分选工艺中的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孙晓杰等人[29~31]分别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和处理方法、旋风分离技术、袋装垃圾处理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制定了一套工艺流程;张荣等人[32]研究了基于资源回收、堆肥发酵及填埋处置为一体的自动化工艺。由于以上分选工艺都不够完善,中间流程还需大量人工,因此大大降低了分选的效率,不能满足我国持续增长的垃圾总产量需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相当复杂,其中含有许多废旧塑料、可回收纸类、金属及玻璃等有价值的可回收物质,如果没有合适的综合处理工艺,将会大大加大处理难度、耗费巨额的资金而达不到预期的处理结果[33]。我国垃圾综合处理分选工艺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处理技术有很大的一段差距[34]。因此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于混合收运生活垃圾的方式下,朝着自动化、机械化、系统化、集约化、高效化、高精度化的工艺发展。基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含水量高的特点,结合我国目前拥有的先进的前处理机械及“十二五”中大力提倡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垃圾堆肥技术,笔者设计出了一条对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前处理的新工艺,如图10。

图10中的工艺是结合我国现有垃圾前分选装备而设计的,破袋机的使用节约了分选工艺中用于破袋的劳动力,提高了破袋的效率;振动给料机制的沿用可大大提高筛选的效率;对小件垃圾设计两级磁选的独特工艺能彻底选出其中的磁性物质,而大件磁性垃圾在电磁场中容易选出,因此设立一级磁选就足够选出该成分;该工艺流程中共有5处废铁、废纸、废塑料、废有色金属的回收仓,这可大大提高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质的回收力度,同时分门别类地回收有利于更进一步的精确分选。该系统中设有3处填埋料回收仓,大大减少了垃圾的填埋量。该工艺中只对分选出的大件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处理而对小件的有机生活垃圾进行堆肥处理,这样处理的最大优点在于能避免小件的无机废弃物、细小重金属混入堆肥中,有利于高品质的有机肥的生产。

该工艺与我国现有的工艺流程相比,预期精度更高、分选力度更大、分选效果更明显,优先使用了我国较成熟的分选机械,大大节约了工艺成本,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同时,大量分选机械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垃圾分选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也将提高分选效率。由图10我们可以看出,该工艺结合了废物资源回收、垃圾填埋、垃圾焚烧发电及垃圾堆肥技术。该工艺加大了对废铁、废纸、废塑料、非磁性金属的回收力度和精度;工艺中有选择地对大件有机垃圾进行堆肥,预期可提高堆肥的质量,减少重金属元素及其碎沙石、玻璃等的混入。同时,低热值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回收与堆肥,可大大提高剩余可燃物的热值、降低可燃物的含水率[35]。因此,该工艺流程预期可大大提高分选效率和精度,显著提高我国生活垃圾分选前处理能力,减少垃圾的填埋量,减轻我国填埋场的压力。希望该工艺流程能为我国垃圾处理产业提供一定的工艺理论参考。

5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对策与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素有“城市矿藏”之美誉,是我们身边一个正在不断增长的资源[36]。实践证明,经济地、合理地开发城市生活垃圾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分选处理厂在运行,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水平、资源化效率低下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关键是解决垃圾分选问题。我国的环保产业专家应积极研究各个地方的垃圾成分特点,制定合理的、经济的处理工艺流程,开发出分选专用工程机械,从而使我国的废物资源真正进入良性循环。在此,对我国未来环保产业提出几点建议。

(1)立足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产业道路。建立垃圾收费回收制度,提倡净菜进城,从源头有效减少生活垃圾的产量。

(2)完善我国垃圾分类机制,将垃圾分类进行彻底。加大环保教育宣传力度,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鼓励人人参与垃圾分类行动,从而降低垃圾综合分选前处理的难度。

(3)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分选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力度,走高速、高效、高精度的垃圾分选之路。

参考文献:

[1]DimpalVij.UrbanizationandsolidwastemanagementinIndiaPresentpracticesandfuturechallenges[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2,37:437~447.

[2]DeZhishi,WeiXiangwu.EffectofMSWsource-classifiedontheemissionofPCDDs/FsandheavymetalsfromincinerationinChina[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8,153:685~694.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R].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12

[4]WangLi'ao,PeiTing'quan,etal.ManagementofmunicipalsolidwasteintheThreeGorgesregion[J].WasteManagement,2009,29:2203~2208.

[5]DongQingZhang,SoonKeatTan,etal.MunicipalSolidWastemangementinChina:Status,Problemsandchallenges[J].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10,91:1623~1633.

[6]刘晓红,张增强,曾现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策略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03,11(4):194~197.

[7]顾瑞华,谭翰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缺失分析与对策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25(2):92~96.

[8]DavidLaner,MarionCrest,etal.HeijoScharff,Areviewofapproachesforthelong-termmanagementofmunicipalsolidwastelandfills[J].WasteManagement,2012,32:498~512.

[9]赵由才,柴晓丽.生活垃圾资源化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5~60.

[10]张英民,尚晓博,李开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2):389~396.

[11]杜吴鹏,高庆先,张恩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5):15~120.

[12]王德宝,胡莹.我国生活垃圾组成成分及处理方法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0,18(1):40~41.

[13]HuayongWu,YanZhao,etal.Evaluationofthebiologicalstabilityofwasteduringland?llstabilizationbythermogravimetricanalysisand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J].BioresourceTechnology,2011,102:9403~9408.

[14]唐伟,何平,张新学.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比选[J].应用能源技术,2009,8:8~10.

[15]田建民,刘惠梅.生活垃圾破碎特征及其粒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38(1):70~72.

[16]罗思义,肖波.城市生活垃圾破碎机的研制及粒径对垃圾热解气化特性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58~75.

[17]MustafaKara.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dvantagesassociatedwiththeuseofRDFincementkilns[J].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ycling,2012,68:21~28.

[18]王伟.乌鲁木齐市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12,20(3):11~12.

[19]陈晓艳,杜波.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1(1):64~67.

[20]蔡西萍,李书坤,陈国安.生活垃圾分选技术与综合利用[J].环境,2010(ZL):22~23.

[21]罗思义,肖波,郭献军.剪切式生活垃圾破碎机设计[J].矿山机械,2008,36(19):86~89.

[22]唐少让,黄美发,刘夫云.城市生活垃圾破碎机旋转刀的有限元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30(6):816~818.

[23]李兵,赵由才.生活垃圾深度分选及设备优化组合技术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8~19.

[24]谭春亮,王科社,范涛.风选技术在垃圾分选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2005,22(zl):75~77.

[25]佚名.德国城市垃圾处理世界领先重在全民参与[J].中州建设,2012(12):62~63.

[26]吴文伟,马婧一,李荣平.垃圾处理前言技术的比较分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2(1):18~21.

[27]曹占强,史卓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选技术应用浅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1,19(2):4~6.

[28]邓明萌,范玉宏,傅平丰.选矿技术在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7):65~69.

[29]孙晓杰,王洪涛,陆文静.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分类方式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10):200~202.

[30]周晓东,张志祥,夏正兵.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及旋风分离新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03~2704.

[31]魏殿荣.城市袋装垃圾处理系统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2,41(5):498~529.

[32]张荣,施昱.城市生活垃圾自动分选技术[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2):104~107.

[33]林晓东,彭绪亚,王小铭.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分选工艺的调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5):4~11.

[34]MartaHerva,EnriqueRoca.Rankingmunicipalsolidwastetreatmentalternativesbasedonecologicalfootprintandmulti-criteriaanalysis[J].EcologicalIndicators,2013,25:77~84.

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方式篇4

[关键词]城市垃圾垃圾处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55-01

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1.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构成的特点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高,垃圾中的水分对焚烧处理是非常不利的,若水分较大,必须投入辅助燃料才能保证垃圾焚烧的正常进行;可燃有机物含量比例低,工业化国家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为66~82.9%,而我国仅为22.18~56.2%,这将直接影响垃圾热值的高低;垃圾热值低,一般认为,当垃圾的发热值大3349kJ/kg时,可直接燃烧。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普遍达不到这个标准。因此,燃烧时必须投入辅助燃料,这就增加了垃圾焚烧的成本。

1.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的现状

1.2.1混合收集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以混合收集为主,混合收集是指各种城市生活垃圾未经任何处理混合在一起收集的方式。该方式简单易行、运行费用低。但是,垃圾的利用价值和有用物资的纯度很低,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总费用。

1.2.2分类收集

目前垃圾分类收集尚在一些大城市进行试点。分类收集是指按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进行分类的收集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回收物资的纯度和数量,减少需要处理的垃圾量,有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垃圾分类收集是降低垃圾处理成本、简化处理工艺、实现垃圾综合利用的前提。

1.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作自七五期间起步以来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按清运量统计,综合考虑其他因素2008年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约为50%。目前,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综合利用这四种,其中卫生填埋是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从2001年开始到2008年,建设部纳入年度科技计划实施的“建设部环境卫生科技示范工程”共计20项。其中,卫生填埋技术类6项,占30%;焚烧技术类5项,占25%;堆肥技术类1项,占5%;综合处理技术类5项,占25%;其它专项技术类3项,占15%。基本覆盖了我国垃圾处理发展的各个技术类型。

1.3.1卫生填埋技术

卫生填埋是指利用坑洼地填埋城市生活垃圾的方法。该方法必须经过科学的选址、严格的场地防护处理和对渗滤液及填埋气体的严格控制。采用焚烧处理后的残渣和堆肥处理中的不可堆肥物都需要卫生填埋处置。在卫生填埋场地底部敷设排水管道使渗滤液排出场外进行处理;在垃圾体内部设有导气系统,将导出的填埋气通过燃烧等方式利用;还要在场地周围设截洪沟阻止洪水进入场内。待填埋场封场后尽可能的恢复地貌和维护生态平衡。该技术总的原则是不使掩埋的垃圾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地、空气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卫生填埋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管理简单、处理量大、运行费用低、总体投资小、适用于所有类型垃圾。但是,卫生填埋技术也存在许多弊端:填埋场选址需远离市区,这就增大了运费成本;填埋法占用大量土地,且使用后的土地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原来的用途。200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2亿t,按垃圾容重0.4t/m,堆高3m计算,填埋占用土地为1.23万hm2。若按10%平均递增率,至2050年,累计占用土地145.3万hm2,相当于国土面积的l‰,耕地面积的1.4%;填埋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等气体,既存在火灾及爆炸隐患,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1.3.2焚烧处理技术

焚烧是将垃圾放在特殊设计的封闭炉中进行焚烧,一般炉内温度控制在980℃左右,焚烧后可使垃圾减容85%以上,减重75%以上,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具有减量化、无害化的特征。由于受经济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发展较为缓慢。

自1985年我国深圳市从日本三菱重工引进马丁往复逆推式垃圾焚烧炉设备和整套技术以来,垃圾焚烧技术逐步得到了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很快。处理能力从2001年的6520t/d提升到2005年的33010t/d;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3%提升到2005年的13%。目前的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主要有:直接焚烧法。直接焚烧是高温和深度氧化的综合过程;热解焚烧法。该技术根据不同垃圾在热解过程中的相似性,将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其热能,产生裂解和凝聚反应,形成气、液、固三相产物,达到洁净燃烧的目的。发达国家已由“直接焚烧法”向“热解焚烧法”发展,我国也已将其列入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前沿研究项目。

1.3.3堆肥处理技术

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我繁殖,从而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下列多种因素的影响:垃圾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含水率、通风供氧情况、翻拌要求、碳氮比(根据需要添加有机肥)、堆肥温度、pH值以及自然气候条件等。有效促进和控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正常繁衍是整个堆肥处理技术的核心。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堆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自然通风静态堆肥、强制通风静态堆肥和筒式发酵仓堆肥。自然通风静态堆肥,该法是在一块场地上,堆高2~3m,一般上部覆土,场底以混凝土硬化并铺设通风排水沟,腐熟垃圾用铲装机、滚筒筛、皮带机和磁选滚筒等生产堆肥产品,这种方式简单,成本较低,应用最广;强制通风静态堆肥,该种方式多为非露天堆场,一次发酵仓要求能容纳10~20天垃圾,室内堆高约215m,设有翻堆和运输通道;筒式发酵仓堆肥即垃圾从仓顶输入,发酵后腐熟料从仓底输出,用高压风机从仓底强制供风。这是一种间歇式动态好氧发酵工艺。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生活垃圾含水率高,可燃有机物含量比例和热值低的特性决定了很难有一种垃圾处理技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因此,我国必须采用多元化、资源化的方式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3小结

尽管垃圾处理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但只要合理地应用各种处理技术,充分发乎其优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水平,减轻垃圾后续处理负担。

参考文献:

[1]张英民,尚晓博,李开明,张朝升,张可方,荣宏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J].生态环境学报.2011(02)

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方式篇5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垃圾发热值;处理方式

0引言

处理城市垃圾的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针对不同类型的垃圾,宜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堆肥法,但堆肥处理对垃圾要进行分拣、分类,且不能减量化,仍需占用大量土地;无机物含量多的垃圾适宜填埋法,但此方法,占用了大量土地,同时垃圾中有害成分对大气、土壤及水源造成了严重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

1焚烧处理

城市垃圾焚烧技术概述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解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量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的有害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焚烧的目的是尽可能焚毁废物,是被焚烧的物质变为无害和最大限度地减容,并尽可能减少新的污染物质产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对于大、中型的废物焚烧厂,能同时实现使废物减量、彻底焚毁废物中的毒性物质,以及回收利用焚烧产生的废热这三个目的。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焚烧法已被作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在加快开发研究的速度,以推进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2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现状

根据我国现行的政策,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主要是以机械炉排炉为主导,辅以煤-垃圾混烧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和其他技术。按照日处理1800吨二段往复式垃圾焚烧设备计算,年发电量可达1.6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4.8万吨,年减少氮氧化合排放480吨,二氧化硫排放768吨。

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发电最早投入运行始于1987年,之后随着一大批环保产业化和环保高科技产业化项目的相继启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大型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本土化,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在近5年间增长了5倍。

3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现状

目前我市的生活垃圾主要以卫生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填埋场规划总占地面积79.066公顷,全部工程规划分三期建设,设计日处理600吨,使用年限36年以上。如今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约1200吨,主体工艺为卫生填埋,垃圾堆体发酵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用来发电,垃圾渗沥液采用“水质均化+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NF+反渗透RO”组合工艺进行处理。

随着我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长,单一的填埋处理方式势必浪费更多的土地资源,而填埋处理对场地的地质条件和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并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处理的成功经验,多种方式相结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焚烧技术的日益成熟将成为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

4两种垃圾处理方式比较

卫生填埋:技术成熟可靠,工程规模很大,在选址上比较困难,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远离市区,运输距离远;适用于无机物>6%,含水率

焚烧发电:在国外属成熟技术,目前在国内沿海发达城市逐步推广应用;可在市郊建设,运输距离较近,但近年来选址问题越来越敏感;适用于垃圾低位热值>3300kJ/kg时,不需添加辅助燃料仅残渣需作填埋处理,约为初始量的10%;要求的环保措施是:二恶英、渗沥液、残渣处理,噪声控制、恶臭防治焚烧不稳定影响发电,烟气治理不利导致大气污染

由于卫生填埋占用土地较多,臭气不容易控制,渗滤液处理难度较高,生活垃圾稳定化周期较长,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性较差,环境风险影响时间长。卫生填埋场填满封场后需进行长期维护,以及重新选址和占用新的土地。

目前我国发达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逐步推广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方式,焚烧后产生的灰渣固化后在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大大节约了填埋用地,降低了垃圾对土壤、地表水、环境空气的污染风险,焚烧厂产生的垃圾发酵水以及炉渣水通过管道排到污水处理厂,与填埋场产生的渗沥液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并部分回用于处理工艺,也进一步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5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以及对焚烧处理技术的简要分析,结合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提出今后发展的几点工作建议:

(1)目前,我市立冲沟垃圾填埋场采用的是传统的卫生填埋工艺,随着垃圾量的逐年增长,填埋场的库容也将逐年减少,在今后6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面临着严峻的选择,无论是继续采用卫生填埋处理方式或是采用焚烧发电处理方式,都应尽快作前期研究、评估决策的筹备工作,做到早决策、早动工,以满足建设时间和今后城市生活垃圾合理处置的需要。

(2)根据国内发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垃圾焚烧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程度最高,其技术成熟、可行,该技术可作为我市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不但可以改变目前我市单一的垃圾处理方式,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填埋场二次污染风险,而且能够有效应对逐年快速增长的垃圾产生量,并利用焚烧发电,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

(3)我市在可用于建设垃圾填埋场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下,应统筹考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建设的方案,应有效利用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地,合理布局,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进而打造成为集卫生填埋场、医疗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和科普教育基地为一体的新型循环经济产业园。

(4)对于焚烧和生化处理的二次废渣在规范允许和技术成熟的条件下,作为制水泥、制砖等辅料进行资源化利用,确实暂不能利用的二次废渣仍需填埋处理。

(5)为更好的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我市应逐步开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宣传和相关论证,普及垃圾焚烧处理的相关知识,消除市民疑虑,主动为垃圾焚烧项目的选址和建设做好前期工作。

(6)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涉及的专业广泛,设备较多,工艺复杂,为保证垃圾焚烧项目建成后能有效运行,应加快人才储备,加强现有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素质全面、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

(7)垃圾焚烧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需求资金量大,运营成本较高,可根据我市财政支付能力状况,选择运用市场化BOT、BT的模式来建设运营。

(8)垃圾焚烧发电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所追求的重点应是垃圾处理,是环境和社会效益,而不是发电,没有优惠政策和各项补贴,垃圾发电难以产业化,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补贴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固废网行业报告[R].

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方式篇6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1、前言

垃圾处理方面还有多方面的问题存在,而垃圾焚烧处理是较好的资源回收利用方式,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垃圾焚烧发电。在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的同时,国家也在积极的制定相关的政策,有利于对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开展。

从我国的现阶段情况看,采用垃圾焚烧发电的方式比较适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形势和要求。国家提供的政策电价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垃圾处理补偿费等相关政策,可以说是垃圾发电的三大经济支柱。城市生活垃圾发电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发达国家对垃圾采取了“资源化”方针,垃圾处理也在向“资源化”发展。

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虽说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与有关部门陆续的出台和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的开放政策、投资体制改革政策、特许经营政策等一系列相关的改革政策,同时加快了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经济的发展步伐。自1988年我国第一座垃圾焚烧厂——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国家在上海、天津、杭州、哈尔滨等大城市建成垃圾抈焚烧发电厂近三十座,随后各省的垃圾焚烧发电建设步伐也在加快。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进入到了市场化的全面发展阶段,也迎来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时代。

2、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装备国产化前景良好

城市生活垃圾量的不断增长,已经表明了我国的垃圾处置市场具有广阔前景,国产化的垃圾焚烧技术装备得到充分发展。按我国城市垃圾年产生量1.5亿吨计算,如果20~30%的城市垃圾采用焚烧方式处理,那么必将形成一个300亿~450亿元的环保设备市场。垃圾发电是我国一种新兴产业,具有技术难、投资大、回报率低的特点,同时又是由企业与规划、市政、城管、环保等部门乃至市民高度合作的特殊产业,因此,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推动。

创冠环保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着实际,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垃圾焚烧并与污泥干化和餐厨垃圾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模式。此外,创冠环保对烟气处理采用半干化、双除尘器和水洗法处理等多项工艺,近10年来,环保行业一直沿着“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轨道,已经进入了技术完备阶段。企业不仅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也降低了资金的投入,推动了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发展。

3、垃圾存储量的现状及处理方式

目前,我国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到了60多亿吨,有200多个城市已经陷入了垃圾的包围中,我国城市垃圾年产生量大约为1.5亿吨,并且在以每年8%——10%的比率在增加,我国在垃圾处理方面采取的是多种方式。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垃圾处理上所采取的是填埋和高温堆肥,填埋处理方式主要存在着三方面的缺点:一是垃圾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造成长期严重污染;二是侵占大量的土地资源,成本比较高;三是垃圾堆放场所不仅是病源菌滋生地,而且容易产生沼气易发生爆炸,影响了城市形象。高温堆肥的处理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例如:对垃圾的选择性差;工艺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堆出的肥效无法与化肥相比,只能作为土壤感应剂使用。

垃圾焚烧处理的优点可以概括为:厂房占地较少,并且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垃圾处理彻底,二次污染危害小;设备运行全天候全封闭,文明程度高。焚烧炉的适用范围很广,多数的焚烧技术不需要对垃圾进行预处理。此外,资源回收利用效益也相当可观,我国每年产生的1.5亿吨城市垃圾约相当于3000万吨标准煤。在发达国家,垃圾焚烧发电占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比例已普遍超过80%,该产业已经进入到了产业化、市场化的成熟期。

4、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我国垃圾发电企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特点

(1)从我国对垃圾发电企业的政策制定情况看,在结构的定位上将它确定为一个新能源产业,一个环保产业,并且重点在产业化。在内容上主要涉及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环保排放标准,鼓励和扶持垃圾焚烧发电等多个方面。政策规定的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容易实施,垃圾处理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

(2)突出了市场化的运作规律,国家对垃圾发电主要的优惠政策一方面是免除了增值税的征收,在所得税上享受减免政策;二是发电量全部收购;三是国家以垃圾处理的补贴方式来向企业支付服务费。

(3)在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可以以公开、公平、公正为根本原则,鼓励企业间的竞争,通过招标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权交给符合条件、有保障的企业来建设。这一点上充分的体现出了我国政府所实行的是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改革方针。

(4)缺少产业的中近期、中远期发展规划性。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及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缺乏相关经验,许多城市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规划布局政策,行业扶持政策的力度薄弱。这些问题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技术力量和资金的分散,不利于形成规模化的产业。

(5)产业技术政策缺乏先导性,国家缺乏明确的垃圾焚烧处理行业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各地方的主管部门没有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

4.2我国垃圾发电产业政策需要逐渐完善

我国对进入到垃圾发电产业的企业没有限制,但是也要根据城市和地区的生活垃圾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招投标来定,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并且不排除未来国家对进入垃圾处理产业的企业进行资格认定和审查制度。完善的垃圾发电产业政策,是要求我国尽快地建成一批环保达标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同时培养出一批有志于垃圾焚烧发电事业的人才队伍。

(1)技术政策需完善。在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工艺流程、运行管理等多个层而需要提供明确的技术准则和专业规范;加快制定出垃圾发电的技术标准和专业规范;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此外,技术政策的重点,就是要加大对本土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国产设备的鉴定总结和推广使用。

(2)产业结构政策进一步加强。国家及地方政府将垃圾发电产业纳入到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去;提高了垃圾发电在垃圾处置中的地位和作用。

(3)政府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环保指标应与国际接轨。垃圾发电需要“口粮”保障,政府和项目企业都有责任引导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建立起于当前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最终实现从垃圾收集、垃圾运输到垃圾处置全过程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运作机制创新,是解决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校运会广播稿的实用写作模板(整理10篇)
  • 下一篇:重阳节孝敬老人作文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