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护理学(6篇)

时间: 2024-01-13 栏目:公文范文

护理学篇1

[关键词]心理;护理;管理

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论文百事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

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2]。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1.4讲究工作方法管理工作者对待自己的下属,防止用简单、粗暴、训斥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在开展批评或指出对方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肯定其成绩,赞扬其长处,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其对批评的改进意见容易接受,不易产生反感,避免逆反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晨

护理学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35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联系而发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护理心理学是指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随着医学成长,医学模式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标的转化,人不仅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物身分、心理身分、社会身分、将影响人的健康,因而精神疾病就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心理是大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在健康的情形下,大脑能够客地反映现实,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身心状况,适应社会,可是人在患病的情形下,不仅有躯体体征,其洞悉能力、情感状况、个性心理特点等心理现象均有所改变。精神科护士在护理模式由生物护理向生物-心理护理模式改变中,在护理体制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改变中能顺应需要,就必需学习心理护理学常识,因为精神专科的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不单要把握正常人的心理规律,还要把握精神患者的心理规律,才能有用地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要改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观念,使其在护理精神患者时看到的不仅是精神疾病,而首要的是要考虑患者社会身分和心理身分对疾病的影响,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微细变化,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1]。作为精神科护士应把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才能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护理工作。

住院精神患者的心理护理

新入院患者心理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对病院的一切都陌生,显示出惊恐、焦虑、猜疑以及不安全感等心理状况,也有的患者因为受病态支配否认有病,不愿住院而终日吵闹,护士要针对患者的心理,应用恰当的说话技巧去解决患者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护士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向他们介绍病室情形,住院制度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并按照病情安置到合适的病室,向患者介绍同室的病友以求互相帮助,护士应经常收集患者需求,对患者提出的要求能办到的必然要力争办到,不能办到的应向患者解释清楚。使他们在院时能获得医院的温暖而安心住院。

病态行为的心理护理

精神专科与其他综合科不一样,护理的患者都是受症状支配的精神患者,所以应按照患者的特点进行护理,对有冲动、攻击、破坏行为的患者在他们情绪稳定时给予劝解,同时要向患者宣讲住院制度,必要时向他们讲解精神患者也要按照有无责任能力部分或完全责任能力给予赔偿经济损失。这样在很大水平上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控能力,从而减少冲动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对于拒食患者首先分析拒食的原因,按照分析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对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护士必然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主动配合,而且做到能够解决患者的现实问题,使其缓解症状。

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自知力恢复的患者往往都对病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回忆,此时往往有两种极端的心理:一种是对未来充满信心,而把未来可能受到的挫折等考虑甚少;另一种则把未来人生看得相当复杂,他们担忧病情再次复发,怕回家后不能适应社会,怕同事亲友另眼看待,甚至感觉往后难以见人,而出现消极悲观情绪,发生自杀念头。前者护士应向患者指出任何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有曲折,教他们有战胜困难信念及心理准备。对于后者护士应向他们做好精神卫生保健预防常识宣传,帮助他们找出易诱发疾病的因素,提高他担心病情再次复发的恐惧心理,教会他们如何去看待和处置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并帮助制定好家庭休养计划,在患者出院前向家人介绍精神病的护理常识和出院的注意事项,使他们在出院后能够达到健康人的心理,而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家庭。

总之,对精神患者的护理要细心周密,常不断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做好心理疏导沟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他们受幻觉、妄想支配发生的症状,而且按照不同的症状,选择合适的工娱治疗、音乐疗法,加以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的症状得以很快缓解。把握好患者的心理特点,在心理上给以支持,在临床护理上应想方设法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暗示,应用综合措施收到理想的效果。

护理学篇3

1.1对象

以2010年上半年同时开课的护理(生物)2006级本科(五年制)一个教学班48人、2007级护理本科(四年制)一个教学班65人共计113人为观察组;护理(生物)2006级本科另一教学班(五年制)48人、2007级护理本科另一教学班(四年制)62人共计110人为对照组。

1.2方法

原《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计划理论课时28学时,实践课时2学时,总学时30学时;考核方式为单一的期末卷面考试。观察组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学中深刻认识到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避免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课程重复讲述。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改变期末考试办法,通过多种能力测试方案全面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社区护理学》课程建设工作,推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为进一步推进PBL教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文字整理、PPT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设计各种调查问卷、调查表、评估表、健康教育计划等社区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精诚团结、协作协调的团队精神。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资料准备

编写教改方案、课程内容整合方案,修订原课程教学计划。拟定总学时不变,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例,增加实践课程学时数,突显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理论课时调整为10学时,实践课时调整为2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主要用于讲授1章~5章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依照此计划修订教学大纲、课程说明、课程教案,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设计和指导。编制学生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学生作业评价标准、PPT评价标准、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并聘请专家审核;建立《社区护理学》理论考试选择题题库。

1.2.2教学及考核方法

观察组:采取“新教改方案”方式授课,先对前5章内容用10学时进行课堂理论讲述,讲解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使学生对本门课程建立初步认识,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媒体学习学科背景和前沿知识,扩展知识面,开阔眼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记忆,要求提交作业数次;然后组织学生利用16学时的时间深入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学校、单位、公共场所等部门运用护理程序针对存在的健康问题设计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家庭访视、居家护理;最后,利用4学时组织学生集中汇报学习成果、学习体会、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并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期末笔试。每次实践活动之后均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参照已制定的评定标准评定成绩,全程记录备查。学生期末考试采取题库抽取50道选择题组卷的方式,满分50分;平时的实践活动评分总和占50分,合计满分100分。课程结束后,请有关专家、同行、学生运用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对观察组进行全面评估,综合评价本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评定有无推广价值。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教改全过程进行再次修订和完善。整理有关数据,撰写学术论文,提交研究报告。

2结果

本研究实施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统一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考试,结果见表1。对观察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同一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开设本门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方面的认识,对本课程内容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及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现状的了解情况。结果显示,理论知识考试两组学生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践技能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学生在开设本门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方面的认识更加充分,能更好地理解本课程内容的实际意义,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现状。

3讨论

护理学篇4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学;关怀照护

[Abstract]Thequalityofnursingstudentsput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underthedevelopmentofsociety,thetransformationofmedicalpatternandtheupdateofhealthconcept.Thedirectionofdevelopmentofmodernnursingeducationtoday,isthatfocusingoncaringconceptofdevelopmentandtraining,establishasenseofhumanizednursing,developinghumanitiesqualitieseducationandtrainingtoadapttosocialdevelopmentneedsofhigh-qualitynursingprofessionalsforthein-schoolnursingstudents.Thispaperpointedouttheimportanceofpediatricnursingteaching,andtheproblemsofthelackofhumanqualities,theweakofhumanitieseducationandsoon,thosearefacinginthepediatricnursingeducationcurrently.Andsomemeasuresweretakensuchlikestrengthofcharacterplayedbyteachers,caringthroughtheteachingandcreatingaculturalexchangeenvironment,soastointegrateintotheconceptofcaring,therebyenhancingtheculturalqualityofthecultivationofnursingstudents.

[Keywords]pediatricnursing;teaching;solicitude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是当今社会人性化服务的一种理念。关怀照护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在医疗护理的需求上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对21世纪医疗护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多的涵盖了关爱理念,人文情感,因而对护理专业学生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生不仅要掌握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心理素质。因此,注重对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关怀照护理念的培养和训练,树立人性化护理意识、提高人文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

1关怀照护的理念

关怀照护,又称关爱、人性关怀、人文关怀,是指为了改善及促进人类的健康而直接去协助、支持及促进个人或团体的一种护理行为[1]。美国护理理论家Leininger与Watson分别于1975年和1979年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的观点,创立了人性照护理论,强调关怀照护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2]。人性照护理论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对临床护理及护理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并被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及护理教育。

2关怀照护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由于小儿时期在生长发育、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特征和特殊需求,尤其在护理内容和护理技术要求方面,更是内容繁多,护理难度大。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考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家属的情感需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这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生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完善的人格结构和以人为中心的关怀照护理念,才能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强化关怀照护意识,有助于护生早日培养关怀照护意识,为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人文关怀知识,实施人性化护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3关爱教育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3.1学生人文素质相对缺乏护理专业学生绝大部分为女生,且多为独生子女,因而常常为被关注的对象。一方面由于缺乏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素质存在先天不足,她们不懂如何去关心别人,不会主动维护别人的尊严,只会关注自我。另一方面有些学生认为,人文知识与基础课、临床课相比,不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从而在思想上轻视人文知识的学习。因而容易导致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缺乏主动性,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工作热情不高。

3.2教学中人文教育相对薄弱长期以来,国内护理教育过于重视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忽视思想、灵魂的塑造;教育过程停滞在认知层次上,忽视教育对象的感受、体验等非认知因素[4],临床课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先讲疾病概要再讲护理,就“病”讲“病”,而讲“病”时“病理、生理远远多于社会、心理”,医学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时间,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教育的比例较小。虽然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的课程有所增加,但依然存在人文观念落后、课程设置不当、教学方法及形式单一的问题,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不能充分理解关怀照护的重要性,缺乏爱心、同情心、责任感,沟通能力欠缺。

3.3护理人文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国内的多数护理院校都存在护理人文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许多承担人文教学的师资都由护理专业教师转型而来,人文、社会学知识相对缺乏。他们在护理人文课程的讲授中,不能很好地将临床课与人文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难以适应护理人文教育的发展需要。

4关怀照护意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

4.1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实施关爱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等对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可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儿科护理学教师,应热爱护理教育事业、对护理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极大的热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关爱体贴学生,能有效的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具有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因此,儿科护理学教师应加强人文科学、社会心理学等边缘学科的学习培训,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培养护生真挚、稳固的道德情感,有责任心;待人诚挚、亲切、温和、充满同情心;能与人友好相处的人文关怀素质。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充分体现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4.2营造关爱的氛围现代护理新理念中整体护理的宗旨体现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而人文关怀是其核心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儿科护理学教师应注意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关心、尊重护生,了解护生的需求,倾听护生的心声,让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自觉地将人文关怀的理念付诸于行动,尊重患者,关心体贴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4.3课堂教学中贯穿关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向护生介绍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以及“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并且在教学中贯穿关怀照护意识,使护生懂得关爱、接受关爱、表现关爱。如教师讲解小儿解剖特点时,可强调新生儿、婴儿头部相对较重,颈肌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抱婴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并示范正确抱婴儿的姿势。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把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可加快护生人文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转化[5]。

4.4实验操作时体观关爱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统一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培养和检验护生关爱意识的实践。教学中,除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在各个操作环节中体现关怀照护意识。如在模型上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示教时,教师不仅要强调关爱,还要体现出关爱: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一针见血。指导学生认真练习,注意爱护模型。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护生懂得尊重、懂得爱护,同时也掌握了操作技术。

4.5创造人文交流环境关怀照护行为的实践需要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现代护患关系中,患者已不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治疗的对象。因此,适时的人文关怀,有效的沟通,能够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乐意接受治疗,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运用课堂病例分析、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人文交流的环境,锻炼沟通技巧,提高关怀照护的能力,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帮助人。

4.6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行动是体验的源泉,实践是理解和内化关爱的条件[6]。通过增加临床实习或见习的时间和机会、参加帮助他人的社会性活动、自愿参加陪护工作、多参加社会福利活动等,增加实践关爱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关怀照护意识。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为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加强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是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良性接轨的必然要求,是护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有效保证,有利于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为此我们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重新审视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采取积极的措施,适应时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菊吾,叶志弘,蔡学联,等.关怀照护的本质及内涵.护理研究,2005,19(1):1-2.

2胡月娟.关怀照护行为内涵的探讨.护理杂志,1994,41(1):34-39.

3朱群娥.人性照护理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分析.中华现代护理学教育,2006,24(3):2211.

4黄双英,杨郁文,祝亚男,等.刍议我国关怀照护现状及对策.护理研究,2007,5(5):1131-1133.

护理学篇5

[关键词]社区护理;教学;师生互动

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差、各方面能力得不到很好锻炼。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强能力适用型护理人才,笔者引入先进的师生互动理念,在社区护理的教学实践中探索良性的师生互动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06级3+2护理1班、2班104名学生,年龄18~20岁,均为同年入校。两个班均采用相同的教材,由同一名教师授课。

(二)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采取理论课、见习课、讨论课等多种教学形式,其中理论课26学时,见习课8节、讨论课20学时,共计54学时。课程结束时采用综合评价的形式评定学生成绩。

1、理论课

(1)教学内容将教材前5章列为理论课讲授内容,包括绪论、护理程序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社区家庭护理、社区健康教育,这5章相当于社区护理的总论部分,详细介绍了社区护理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工作方法,学生以往未曾接触或学过,故采用理论课的形式由教师重点讲授。

(2)教学方法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提问、自学、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见习课

见习课安排在所有教学内容结束后进行,采取课堂介绍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邀请我校附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及护士长给学生介绍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立背景、科室设置、人员结构、目前开展的服务等内容,之后,再让学生分散到该中心实地参观,参观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写出见习报告,由老师修改后记成绩。

3、讨论课

(1).教学内容为教材的后6章内容,即社区护理学的分论部分,主要讲述不同人群的健康保健,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中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这部分内容与护理专业前期课程重复较多,以往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因而本次采用了讨论课的形式。

(2).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小组学习、角色扮演、模拟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每次课期前把每班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10名学生左右,每组负责一个讨论课题,提前把小组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上课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各组组长作好记录并代表组员上讲台作汇报,最后由教师作总结。

(三)课程成绩评价

采用综合的评价方法,出勤与发言占10%、作业占20%、期末书面考试占70%,总分100分。在课程考试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护理学教学情况学生评价表》对10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出104份,收回104份,有效率100%。

二、结果

(一)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104名学生对社区护理学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为:非常满意61(58.6%).较满意28名(26.9%)、基本满意2名(11.5%)、不满意3名(3%),即总满意度为97%。

(二)学生的课程成绩

采用出勤及发言(10%)、作业(20%)、理论考试(70%)综合评定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平均分为79.09分,无不及格学生。

(三)师生互助机制的形成

通过本轮社区护理教学的实践,基本摸索出一套有利提高教学效果的社区护理学师生互动机制。在该机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双方均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综合应用理论课、见习课、讨论课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参与社区护理的教与学,见图1。

图1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机制

三、讨论

(一)师生互动概念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具有明显的互动效应。师生教学互动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任何一方的作用都不能忽视。

(二)师生互动原则

师生互动的基本原则是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现代新型教师不应是以施教为谋生手段的教书匠,而应是充满爱心的教书育人的践行者;不应是已有一桶水,然后不停地倒给学生的灌输者,而应是孜孜以求的学者和学习者;不应是居于学生之上的发号施令者,而应是循循善诱的心理辅导工作者;应该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引导者、同行者与合作者。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的建立。教师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三)师生互动机制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1、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根据讨论课题目查阅资料,再以讲课或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整个过程都是由小组成员独立完成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查显示,98.%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

2、培养了小组协作的能力

在完成各组作业过程中,小组成员认真讨论,仔细分工,有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95%的学生认为培养了一定的小组协作的团队精神。

3、掌握了一定的讲课技巧

在健康教育讲座的模拟中,学生既是讲课者又是听课者,实际体验了讲好一堂课之不易。调查显示,84%的学生通过模拟健康教育讲座,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讲课技巧.

4、提高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和创造欲,通过角色语言的设计,进一步体会了沟通的技巧,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四)运用师生互动机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师生的情感互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人的情感与认知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以,课堂教学过程并非师生共同参与的纯认知过程,仍然是融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为一体的过程。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客观知识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机械地全盘接受,是有一定选择性的,而情感却是影响着学生对各种信息的选择、吸收、操作、推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使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客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必须有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和相互作用,没有师生情感的共同参与,再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难以保证理想教学效果的实现。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机制的良性循环有赖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仅采用单纯的讲授法是不够的,应该注意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提问、发表评论,鼓励学生讲课、做报告、角色扮演、写心得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以理论课、见习课、讨论课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护理教学师生互动机制,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遵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原则,真正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生互动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还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完善与提高,获得双赢的结果。教学是一项充满智慧和情感的工作,让我们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创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出更多强能力高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董哲,韩黎丽.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公报[J].医学教育,1994,9:3-6.

[2]赵秋利主编.社区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50.

[3]邵拥军.高校师生互动教学机制的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14-16.

[4]潘晓卉,郑家茂,徐悦等.研究型卫校本科教育必须突出师生互动[J].东南卫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2):120-123.

[5]贾秀英,宋泳红,周红等.护理教学中CMC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7):642-643.

[6]曾天德.卫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2,5:39-42.

护理学篇6

随着我校护理专业扩招,学生的人数增多,教学配备的各种资源不足对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学班级的增大,学生之间干扰增大,应急措施不足,课程见习和实习医院能容纳的人数有限等都造成了学生学习的障碍。了解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自我感知,找出适合的办法解决目前的困难,是当务之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6级至2008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年级每班随机抽出20名学生进行访谈。

1.2方法采用根据世界性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dundeereadyeducationenvironmentmeasure,DREEM)[1]和我校具体实际情况修改后的问卷进行研究。

1.3评价标准问卷单项得分总分为100分,分为3个等级,0~50分为问题较多,50~85分为较好,85~100分为很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软件Excel将回收资料建立数据库。

2结果

单项得分85分以上有“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感到有助于为我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项,为护理学导论、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老师乐于对我们学习中的问题提供反馈意见”,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儿科护理学。“我认为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能够起到督促、诊断问题、客观评价我学习效果的作用”项有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两门。除儿科护理学外其他课程均为基础护理部分。单项得分为50分以下有“我觉得老师的上课进度太快”项,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我认为老师的上课内容丰富且具有启发性”项,外科护理学。“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较为灵活,有充足的自学空间”项,外科护理学。均为临床课程部分。

3讨论

课程间横向比较,基础护理部分明显比临床部分分数高,学生访谈表示基础护理课偏重于实践,课程老师制作了标准的操作录像,在操作练习中设计阶段考试。对学生来说有大量的课后时间用于实践操作,学生对要掌握的知识范围,操作要领较清楚,而阶段考试对于学生掌握了哪些操作,哪些没有掌握有很清楚的显示,考试分数随后公布给学生,附上教师点评,使学生明白什么地方还没有掌握或者没有很好的掌握。操作考试中有不及格的学生,教师采取以优生带差生的方法,将操作分数高的学生和操作分数低的学生配成一组,学生间交流操作心得。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由己及人、实施管理,以及领导能力。这是基础护理学的素质教育从相应的制度出发,进而上升到人的境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学生之间相互的交流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了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主要是理论授课,加上课程见习。由于学生人数增多,理论课授课教师认为不利因素很多,医院见习安排困难,致使每组学生人数较多,见习效果不是很好,学生有失望情绪。理论课中因要求临床应用能力部分增多,学生对这一部分缺乏知觉,难以理解其中的内容。访谈中学生也认为临床课比较难,要求比较高。课程中基础护理课和健康评估课程教师年资长,教学经验丰富。而临床护理课程教师大多为工作时间一年到两年的新教师,存在教学经验不足,应对突然出现的教学问题考虑不周的问题。针对操作问题,我们已采取措施,督促各教研室拍摄操作录像,并建立网站。针对年青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我院采取以一对一的老教师带青年教师的方式,尽快培养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选取青年教师去临床进修以增加临床经验。通过年青师资的临床进修,增加教师的临床经验和科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各种授课对象不同,理解能力和求知欲望也不同。要求针对各种授课对象定期召开教研室的研讨会,对大专和本科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加典型病例的教学讨论以改变传统的护理临床教学往往从概念、病因、病理到诊断治疗一一讲述,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完整的患者需要的条件,典型病例教学法强化了知识的多元性,整体性。使用本方法以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引导学生探究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事后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增强,同时还会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由于医院患者的维权意识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不可能普遍实行临床教学,学生动手机会减少,教学缺乏生动性,学习兴趣不高。建议教师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多种手段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生动的展示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护理工作的特点是与人交往,护理工作者应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则存在着不会开口、开不了口的问题是将来步入临床的很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学生分组,分别由学生扮演护士、患者及家属,模拟医患之间的对话,把学生带入所学情景中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3]。大班授课的针对教师注意点增多,课堂不容易管理,教学效果反馈慢的特点,建议教师教授过程中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加强课堂教学设计。或者把大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分散教学。挑出一部分授课内容,根据教学要求将学生分为2~3个小组,由2~3位老师分开讲。操作课和见习课前集体备课,同步进行。见习基地和实习基地正逐年扩大。另外采取不定期抽查公开课的方法了解各位教师的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方法是否有所改进,教学效果是否有所提升。并每年举行一到两次教学竞赛对获教师给予嘉奖。落实公开课后,听课小组与被听课的教师交流心得,对不尽如人意的部分进行改善。每学年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反馈,给每位老师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这些措施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越来高,对知识的感知越来越好,能够教学互动,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新晨

【参考文献】

1RoffS,McaleerS,HardenRM,etal.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thedundeereadyeducationenvironmentmeasure(DREEM).MedTeach,1997,19(4):295-298.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舞蹈的作文(集锦7篇)
  • 下一篇:关于做好职业规划收集八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