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碳排放的来源(6篇)

时间: 2024-01-13 栏目:公文范文

碳排放的来源篇1

1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1.1研究数据

本文数据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数据采集后,对其进行标准化,使不同指标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STIRPAT模型York等构建了环境压力随机模型,简称STIRPAT模型。式中:I、P、A、T分别为排放量、总人口、财富、技术;a为模型系数,b、c、d分别为总人口、财富、技术的驱动指数;e为模型误差。STIRPAT模型是进行分析环境压力的一种常用方法,在碳排放、碳足迹等研究中被普遍应用。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能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建住宅面积、能源强度等8个指标作为中国碳排放量衡量对象。其中,人口、人均能耗、城镇新建住宅面积属于总人口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属于财富因素;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能源强度属于技术因素。根据STIRPAT模型,建立碳排放计量模型。

1.2.2数理统计方法1)偏相关分析: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中偏相关分析方法,对8个碳排放影响因素和碳排放量的实际数据进行偏相关分析,得出各因素和碳排放量的相关系数,根据显著性检验判断各因素是否能最终作为碳排放量的影响指标,据此衡量模型的有效性。2)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筛选各自变量,提取新的综合变量,并建立各自变量和综合变量间的线性模型;然后,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因变量和综合变量的线性模型;通过以上两个模型,可得因变量和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最终基于STIRPAT模型,构建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模型,并分析各因素的驱动力强弱。

2结果与分析

2.1碳排放总量计算查阅198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得出相关指标原始数据,并根据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碳排放系数[28]和消费比例,可计算中国碳排放总量,进而得出中国各年度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等指标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1980—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除1981年外,都呈逐年递增趋势,碳排放强度及能源强度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日益增长。中国碳排放强度及能源强度整体下降,得益于长期实施的节能减排战略,构建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态文明新常态。

2.2偏相关分析结果以碳排放总量作为因变量,以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能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建住宅面积、能源强度8个指标作为自变量,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中的偏相关分析方法,结果发现7个指标的相关系数都在0.815以上,其显著性检验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因此选择的8个碳排放影响指标可作为碳排放总量的驱动因素。

2.3主成分分析结果将碳排放总量的8个影响因素原始数据取对数,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表3。由表2可知,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可提取出2个综合变量,即组分1、组分2,现分别以X1、X2表示。X1、X2对总体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97.883%,信息损失仅占2.117%。KMO统计量为0.824,且P<0.001,拒绝单位相关阵的原假设,非常适合做主成分分析。t检验的P值<0.01,拟合度较好。将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人均能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建住宅面积8个指标进行取对数及归一化处理后分别以SLP、SLG、SLEI、SLEC、SLSP、SLTP、SLDI、SLRA表示。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得到提取出的2个综合变量X1、X2与这8个指标之间的得分系数矩阵,见表3。

2.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将碳排放总量进行取对数及归一化处理,以SLC表示。将SLC、X1、X2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R2为0.950,F值为286.435,估计的标准误差为0.070,P值为0.000,小于0.01,共线性检验中的特征根均大于0,条件指数均小于10,方差膨胀因子接近于1且小于10,说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回归分析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表4)。由式(8)可知,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能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建住宅面积这7个影响因素与碳排放总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提高、人口数量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城镇新建住宅面积的扩大是中国1980—2012年碳排放总量不断递增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最大,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最小,颠覆了传统认为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能耗更高的观点,这也与刘广为等的研究结论相符[25],李健等也认为第二产业的增加并不一定带来高碳排放[26]。归其原因,主要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其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较大,同时相关部门往往忽视了第三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从而阶段性地出现以上局面。此外,能源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战略,持续优化能源使用水平,有效地抑制了碳排放总量增长的速度。

3结论和建议

根据碳排放计量方法,对中国1980—2012年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了测算,并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计算了8个主要影响因素弹性系数,并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人均能源消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建住宅面积每增加1%时,中国碳排放总量将分别增加0.1413%、0.1388%、0.1333%、0.0356%、0.1435%、0.1383%、0.1384%;当能源强度每下降1%时,中国碳排放总量将减少0.1394%。2)中国碳排放总量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15年来持续快速增长,大部分在于三方面原因: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大幅提高且效率低下带来的阵痛效应;人口数量增加、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的倍增效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以及居民消费层次提升带来的财富效应。以上因素综合导致了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连年走高。

碳排放的来源篇2

摘要:碳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江苏省碳排放总量较大,碳减排压力凸显,同时碳排放总量减排潜力十分巨大。江苏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应是在发展中节能减排,在挑战中把握机遇,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碳减排;低碳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1-0066-03

低碳经济浪潮扑面而来,但又纷争不断。本质上看,“低碳”强调的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排放、多污染为代价的新发展思路,发展低碳经济与我们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等既定目标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既要发展又要低碳,这不是两难困境,而是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革新的倒逼机制。置身于低碳经济时代,江苏的发展策略应当是:在发展中节能减排,在挑战中把握机遇,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江苏省碳排放总量较大

由于江苏的基本省情和能源消费结构,加之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激增,碳减排总量较大,碳减排压力凸显,碳排放总量减排潜力十分巨大。

从碳排放清单看,全省碳排放总量快速上升,从2000年的8005.3万吨增至2008年的1.7亿吨,增幅为118%;碳排放结构呈工业主导性,工业碳排放占比达86%,其次为交通和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碳汇能力下降显著,碳吸收水平从2000年的89.4%下降到2008年的40.9%。

从碳排放强度看,单位GDP的碳排放从2000年的0.94吨/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0.75吨/万元,降低了20%,说明近年来江苏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人均碳排放对应的从1.09吨/人上升至2.27吨/人,说明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快速。

从产业碳排放看,碳排放强度高低顺序为: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其他服务业。在工业中,制造业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占比95%以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10大行业碳排放总量占全部39个工业行业碳排放总量的89%,是高耗能产业部门和主要的碳排放行业。

从城市碳排放看,最高的是苏州(2747万吨),其次为徐州(1567.7万吨),再次为无锡和南京,说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能源消费量较大,碳排放量也较大;徐州、淮安、连云港、镇江、扬州、镇江和宿迁的碳排放强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2吨/万元),说明这些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与国内相比,江苏城市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但远高于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城市,其中碳排放强度是北京的2倍多。

从区域碳排放看,碳排放量最高的是苏南(7358.5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6%,其次为苏北,苏中最少(2233万吨);碳排放强度最高的为苏北(0.72吨/万元),其次为苏中,苏南最低(0.46吨/万元);人均碳排放最高的为苏南(3.16吨/人),其次为苏中,苏北最低(1.09吨/人)。

从外贸碳排放看,“江苏制造”通过贸易形式为国外生产承担的碳排放不容忽视。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的隐含碳排放量达3108.5万吨,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17.8%,比重较往年略有上升;同时,通过进口商品避免了1311.2万吨的碳排放量。

从土地利用碳足迹看,单位面积碳排放近5年来快速上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足迹大小顺序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及特殊用地>农用地和水利用地。这说明居民集聚区和生产活动集中区成为碳排放的集中区域。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

从当前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程看,“高碳”型工业经济仍然有相当长时期的快速增长,碳排放大量产生仍不可避免。但从未来和大背景看,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人们越来越关注以此获得更好发展的历史机遇,越来越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

在发展战略上,把发展低碳经济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不仅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通过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及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要赋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低碳内涵,推进发展观念、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转变,形成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路径上,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和交叉重叠,并在技术层面上是一致的;与节能减排是手段、途径与目标的关系。要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行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生活新型态。

在发展方式上,把碳减排与碳增汇结合起来。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植树造林、土地管理是增加碳汇的主要途径,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利用森林来间接减排二氧化碳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要在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减排的同时,大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增加森林碳汇,增强碳吸收能力,有效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在发展机制上,把政府作为、市场作用和社会参与结合起来。低碳发展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为基础,要通过市场规则的合理设计和激励约束政策安排,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调节、企业减排、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促进节能降耗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走低碳发展之路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如果说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提出了减缓、适应、技术和资金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四个轮子”,那么,产业、技术、资金和载体则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四个轮子”。

将低碳战略全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最近确立了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等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具体任务包括制订低碳绿色发展的规划和配套政策。江苏也要积极行动,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符合江苏实际的低碳发展标准和低碳经济路线图,增强在低碳经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将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目标,鼓励地市级制定低碳发展规划,支持重点行业部门制订专项规划。打造低碳经济载体,选择典型区域、行业和企业先行试点,建设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示范企业、低碳社区、低碳城市等多层次的低碳经济示范。

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碳汇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外研究成果表明,服务业碳密度只有能源行业的碳密度的1/10左右,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低碳高效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消耗和排放。限制高耗能产业,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减碳。考虑到各种碳排放项目的年增长速率不同,应重点加强对能源高消耗部门和碳排放量较大领域的减排,如工业能源消耗、城市生活能源消费、垃圾焚烧与填埋等,切实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江苏碳减排的十大工业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饮料制造业,它们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

推进低碳技术进步。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环节。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包括终端用能部门技术进步和能源工业技术进步)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度将长期保持38%左右,2050年的贡献度将达50%左右。要大力推进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着重在清洁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与装备、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等方面,加快先进技术替代和重大技术突破(见下表)。对江苏来说,重要的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开发应用,逐步改变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碳排放。深化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低碳经济技术的区域交流与合作,包括长三角区域合作。

探索碳金融和碳交易发展。当前碳排放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凸显,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要尝试构建江苏省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和碳交易场所,为发展低碳经济打开国际融资渠道。关注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碳源―碳汇”交易市场,以及国内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市场,加强与国际国内的联系和对接。尝试设立地方碳基金或专项资金,扶持低碳技术先行先试、进入商业化运作。注重低碳经济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相结合,促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资本的引进与转化。

建设低碳新型城市。城市交通和生活能源消耗碳排放是仅次于工业能源活动的碳排放源。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特性和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碳排放,要通过发展低碳工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缓解“城市病”,探索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一是构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大中小城市发展体系,合理配置城市内部功能区,避免资源浪费和结构冲突。二是创建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积极发展快速公交系统、轻轨、地铁建设,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公交换乘枢纽,构筑以公共交通为骨干、多种交通方式联运的城市交通体系。三是推广建筑节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1/3左右。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全面建设节能环保型建筑。四是提高城市碳汇能力,建设城市绿化工程,多渠道拓展绿化空间,把营造城市森林作为城市“氧补偿”和气候“降温”的重要措施。

降低土地利用碳足迹。江苏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转变,但可以在土地利用方面寻找碳减排的空间。通过合理规划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能够促进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调整,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根据相关研究,从各类土地管理政策效果来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潜力最大。要加强对高碳排放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控,在土地规划中考虑碳足迹效应,开发低碳排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区域生态管护,推进“绿色江苏”建设,营造江海河湖防护林、绿色通道、城郊人居森林等生态林业工程,增强生产性土地的固碳效率,降低区域的碳排放水平和强度。

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不同层面,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消费观念,建立理性、适度、节约的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向低碳转型。建立和推广“低碳生活”和“低碳家庭计划”,因地制宜地鼓励太阳能光热、光电、生物质能、沼气能等在家庭中的使用,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水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修订版,第418-424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一版,第415-416页.

碳排放的来源篇3

关键词:碳排放;产业特征;碳排放系数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1-0033-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1.07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不仅导致气温上升,还对全球的降水量产生了影响[1]。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7年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把近50年气候变暖主要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可能性,从第三次评估报告中的66%提高至90%以上,其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2]。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和出口导向政策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GDP年均增长达到了9.8%。然而,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以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代价的[3]。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消费量和与之相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攀升,2002—2007年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急速增长。荷兰环境评估机构在2007年6月的数据认为,中国在2006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温室气体第一排放大国,其碳排放量比美国高出8%。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估计,如果不进行任何控制,至2030年中国的CO2排放量将达到114亿吨。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2009年1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至2022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研究如何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分析碳排放的产业结构特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对碳排放本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测度,碳排放的特征及其动态演进过程,生态碳排放的评价体系,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以及在不同情景下预测我国或某一地区未来的碳排放量等[4-6]。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进行了碳排放量变化的研究,王天凤,张珺(2011)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呈逐渐增多的趋势[7]。从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看,宋涛等(2007)研究得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人均GDP增长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8]。刘红光(2010)从碳排放的行业分布研究发现建筑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是我国碳排放量最主要的根源,服务业、电力热力、食品等产业的最终消费以及金属、化工、纺织等产业的出口也是碳排放量敏感性相对较高的经济活动[9]。

目前,对碳排放产业差异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从动态的角度考察我国各产业的碳排放,通过建立一系列模型核算1994—2008年我国分行业碳排放总量,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将行业进行合并,得出了第一、二、三产业的碳排放量以及其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

三、理论模型

假设C、Ci以及Cij分别表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i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以及某行业使用的j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量;E、Ei以Eij及分别表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i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以及i行业中第j类能源消耗总量。本文考虑n种行业、m种能源,则我国的碳排放量可表示为:

中国统计年鉴在能源消费构成这一项中将能源分成m类,则各行业碳排放量Ci(以万t煤为单位)的估算公式为:

式中?茁ij、?琢i分别表示i行业所消耗的第j类能源占该行业所消耗能源总量Ei的比重、?酌j第i行业所消耗能源占我国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表示第j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在确定了各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之后,综合各行业的碳排放量,可以得出各产业的碳排放数据。

四、数据整理与测算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算国总碳排放量,各行业的碳排放量以得到我国各产业的碳排放量。所以本文主要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按行业分的能源消费量。在碳排放总量测算阶段,本文共测算出大小49个行业的碳排放量,进而根据投入产出表行业标准对通过行业分的能源消费量数据测算得出的有关行业碳排放的数据进行重新归类合并,总结出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和三产分别的碳排放量。为了便于研究,笔者进一步把17个行业碳排放结果合并成7个一级分类行业的碳排放(见表1)。

(二)碳排放总量的测算

《中国统计年鉴》在能源消费中将能源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能源消费构成图中可以看到,在四种能源中煤炭的消费比例最高,可达到75%,其次是石油占能源总消费量的20%左右,再次是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天然气,两类的占比均不足10%。但是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水电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煤炭消费比例有所下降,但总体上来看我国的能源消费基本呈现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以万吨标准煤为单位)在1994—2008年间大体呈现上升的趋势,1994—2002年间上升的比较平缓,2002—2008年间上升幅度较大。这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

上述各能源的具体碳排放系数如下表2所示:

煤炭的碳排放系数最高,其次是石油及天然气。即使用单位为吨标准煤的各种能源中,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最多,其次是石油及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不排放二氧化碳。

通过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可测算出我国1994—2008年的碳排放总量。

从图2中可知,我国1994—2008年碳排放量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1994—2002年为平稳上升阶段,2002—2008年为快速上升阶段,从1994—2008年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增长了2.22倍。在图1中可看到,煤炭的消费比例远远高于其它能源,并且煤炭的碳排放系数在几种能源中最高,虽然煤炭的消费比例变化比较平缓,并且在大体上有下降的趋势,但其它几类能源消费比例的上升和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逐年上升这两大事实,使得我国的总碳排放量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

在测算出1994—2008年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之上,笔者首先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分的能源消费量中给出的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以及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系数,将各种能源的分行业消费量折算成以万吨标准煤为单位。进而结合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出了1994—2008年49个行业的碳排放量。为了便于研究,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的行业标准将行业进行合并分类,得出了7个一级分类行业以及第一、二、三产业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我国各产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占有最大的比例,并且保持着上升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中包含了很多高能耗的行业,例如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紧随第二产业之后的依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碳排放量大体呈现(上接第35页)下降趋势,这也和我国近20年来第一产业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相符合。

由表3数据可知,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碳排放量在碳排放总量中占据着较大比例,除了个别年份之外,工业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总体保持上升的趋势,在2007年工业的碳排放比例达到最高点94.49%。这反映了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除了工业之外,生活消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比例也不容忽视。

五、结论

我国产业结构“二三一”的类型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在三个产业中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占有最大的比例,并且保持着上升的趋势,紧随第二产业之后的依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中包含了很多高能耗的行业,例如工业中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这反映了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除了工业之外,生活消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比例也不容忽视。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必要支撑条件之一是能源需求的巨幅增长,并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碳排放也会相应增加。因此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的任务主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

参考文献:

[1]GaleL.R.TradeLiberalizationandPollution:AnInput-outputStudyofCarbonDioxideEmissionsinMexico[J].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5(7).

[2]IPCC.IPCCFourthAssessmentReport/ClimateChange2007:SynthesisReport{R].2007.

[3]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4]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等.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38-42.

[5]宋帮英,苏方杯.我国省域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GWR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4).

[6]张德英.我国工业部门碳源排碳量估算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182-301.

[7]王天凤,张珺.出口贸易对我国碳排放影响之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3).

碳排放的来源篇4

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方法是建立在能量守恒的基础上,应用碳排放因子对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进行估算,碳排放量的值等于碳排放因子和碳源消耗量之间的乘积。因此,从中可以看出,碳排放因子和碳源消耗量是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

1.1碳源消耗量的计算模型

对于碳源消耗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jk=Wj×qk式中:j表示的是不同的施工过程中投入到的资源类型,不同的类型的j值不同,比如说机械台班、人工、材料等;k表示的是在相同的资源投入类型中的碳源的不同类型,比如说采取的是电力类碳源还是石化类的碳源;Qjk代表的是对于第j类资源的k项排放资源的标准;Wj代表了在第j类资源的投入的预算定额值;而qk代表的是第k类的碳源消耗的标准值。

1.2碳源排放的计算模型

在碳排放因子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源主要是来源于电力和化石等,在相关行业标准的参照下,建立好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模型,其中不同类型的碳源的计算公式不同,下面进行分条叙述:(1)电力类对于电力类的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EFp=Emp+Emp,eEp+Ep,e式中:p代表的是建设工程所在的省份,EFp代表的是不同省的电网二氧化碳的平均排放因子;Emp代表的是直接排放量;Ep代表的是该省的年度的总发电量值。(2)化石类对于化石类的碳排放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EFCO2,m,mass=OFm×CCm×CFm,tce×β×4412式中:m代表的是不同的化石燃料的不同种类数;EFCO2,m,mass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因子;OFm代表的是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的氧化率;CCm代表的是单位的热值含有的含碳量;CFm,tce代表但是燃料参考的折标因子;而4412代表的是二氧化碳与碳之间的转换因子。

2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应用

在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中要以建设工程的预算定额和资源消耗的定额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在对碳排放量进行姑苏三是能够涉及到工程中各项资源的投入量和消耗量以及不同的碳源的类型,因此涉及到的信息较为准确而广泛,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应用主要事迹到节能减排、绿色评估以及环境的监控等方面,下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2.1节能减排

利用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方法,结合BIM技术,能够设计出针对碳排放量的运算的软件,软件具有以下几个具体的作用:(1)将施工过程中不同的环节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的值进行累加;(2)利用计算的值机芯排放量的分类,并且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3)利用信息处理的结果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制定出更加优化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有效的对碳排放量进行监理,实现工程的优化。

2.2预报工程的碳排放量

在行政区域内,要求建设工程的施工电位统一的进入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的监管,利用云端的信息和云计算、云处理技术来利用数据库对每个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实时的更新和预报,并且有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从而为政府部门提供一手的减排预测数据。

2.3评价绿色建筑施工的指标

利用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方法作为判定绿色建筑和施工过程的重要指标,能够实现对建设工程的有效评价。由于在以往的绿色建筑工程的评定中,存在着机较多的主观性因素的影响,导致评定过程缺乏公平性,通过统一的指标进行衡量,能够增加评定工作的准确性。因此,利用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方法来对碳的排放量进行估计,能够解决定性分析带来的弊端,从而为合理的评价绿色施工过程提供一个很好的保证。

3结束语

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方法能够对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有效的估计和计算,从而为工程中碳排放的预测和估计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理论依据。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方法,随后详细的分析了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的三个具体的应用,希望本文的内容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展开有所借鉴。

作者:张价价翟麟慧黄勇单位:青岛新华友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碳排放的来源篇5

为应对气候变化,2009年我国政府在气候峰会上承诺争取2022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同时这些指标也被作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低碳化成为“十二五”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可以通过发挥其资源配置、杠杆调节、中介服务等职能支持能源低碳化发展;同时,我国政府也一直强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减缓、适应、技术、资金”4个轮子共同驱动。可见,金融可以成为能源低碳化发展的强劲驱动力,在能源低碳化发展方面大有所为。

金融驱动能源低碳化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进行研究。如SchlEishetal(2009)[1]发现,碳信用交易能够有效地刺激能源和相关工业部门提高能效并开发低碳技术。Friberg(2009)[2]认为清洁发展机制能为能源体系的多元化,提高碳排放管理水平作出积极贡献。另外,Victor.K.del(2011)[3]指出,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战略性投资和对CCS项目的开发,可以有效的实现能源低碳化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2009)[4]的研究表明,低碳技术是实现能源低碳化发展之路的的根本保障。张帅(2010)[5]认为能源低碳化发展关键要依靠新型的清洁能源,如何加大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和技术创新是高碳能源低碳化转型的当务之急。曹洪军、陈好孟(2010)[6]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政策,以信贷配给约束污染企业的经营行为和治污选择,能够大大促进节能减排,实现能源的低碳化发展。成思危(2011)[7]认为碳金融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应对气候变化激励机制和解决方案,成为推动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纵观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外学者主要从定性角度对金融驱动能源低碳化发展的路径进行研究,而对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金融驱动贡献、作用机制则很少有人涉及。鉴于此,本文将在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新疆实践,对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金融驱动进行研究。

二、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金融驱动贡献

由于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是根据行为序列几何形状的接近性,以分析和确定影响因素对行为贡献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对样本容量及样本分布无特殊要求,因此本文可以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新疆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金融驱动贡献进行研究。

5.排关联序。根据R的大小进行关联度排序。关联度越接近于1,说明关联程度越大。根据前人的经验,当ρ=0.5时,两因素的关联度>0.6时,便认为其关联性显着[8]。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新疆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金融驱动贡献进行测度,首先要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利用与碳排放效益状况的指标,可以用来衡量能源低碳化发展水平。金融可以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服务推动能源低碳化发展,其中电力的投资、银行的技术改造贷款、节能减排贷款和能效贷款都能降低碳排放强度。由于银行对企业的节能贷款和能效贷款额不可得,同时考虑到碳排放强度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有关,可以把这些因素也都考虑进来,以利于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看出金融在能源低碳化发展中的驱动贡献。因此,本文选取碳排放强度作为参考序列,记为x0,电力投资(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改贷款(金融机构的技术改造贷款)、能源结构(低碳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占比)、能源效率(单位GDP能耗)、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作为比较序列,分别记为x1,x2,x3,x4,x5,x6。

原始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00-2010),其中碳排放强度①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电力投资、技改贷款、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数据根据年鉴整理得出,考虑到数据的可比和可测性,GDP数据按1999年不变价格折算,同时以1999年数据为基准,将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便分析计算。

(三)实证结果分析

以新疆碳排放强度指标为参考序列,电力投资、技改贷款、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指标为比较序列,对无量纲化处理过的指标数据,按前述的计算步骤进行测算,得到了新疆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见表1)。1999-2008年新疆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由1999年的1.74下降到2008年的1.05,年均下降5.46%。由表1可知电力投资、技改贷款与碳排放强度的关联度在0.6以上,可以认为金融对碳排放强度下降有显着影响,它可以成为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驱动力。进一步对各指标与碳排放强度的关联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能源效率>产业结构>技改贷款>能源结构>经济增长率>电力投资,即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技改贷款和能源结构,最后是经济增长率和电力投资。这说明在影响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因素中,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的主要驱动因素。技改贷款和电力投资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程度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六位,揭示出金融对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驱动贡献还有待提高,尤其在电力投资方面。

三、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金融驱动机制

(一)金融驱动作用机理

在能源低碳化发展中,金融驱动是指以能源消费需求为基础,通过有效的金融手段,作用于生产和消费领域,引导企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终实现能源低碳化发展的既定目标。碳排放是在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费需求对碳排放有影响,而能源消费需求又与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为了生产的需要会对能源要素产生直接需求,能源要素通过加工整合转化为能源商品,企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又会对能源商品产生间接需求;另一方面,从居民角度来说,一部分能源商品会成为居民的直接需求,另一部分则通过购买其他商品和服务转化为间接需求。由此可知,企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对碳排放产生显着影响。

据新疆2010年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显示,新疆2008年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为752.73万吨标准煤,各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为8331.18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11倍。随着新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企业和居民对能源的消费需求还会增加,尤其是企业的生产能源消费。因此,金融要从企业和居民的能源消费领域驱动能源低碳化发展,通过采取绿色金融、价格激励等政策改善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引导企业低碳生产和居民低碳生活。

(二)金融驱动作用渠道

能源低碳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金融驱动作用机理的实现关键要靠有效的作用渠道。资金扶持渠道、碳金融市场渠道、政策引导渠道和金融服务渠道,这四个渠道作用的层面、领域不同,只有将四者有机结合,使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一个驱动轮,才能更好地发挥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驱动作用。具体来说,资金扶持是能源低碳化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利用清洁能源,研发低碳技术和开展CDM项目的重要保证。碳金融市场是能源低碳化发展的关键,可以通过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构建和碳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来限制高碳产业的投资,鼓励低碳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引导是能源低碳化发展的保障,可以对企业和居民的能源消费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低碳信贷、低碳消费和价格激励政策。中介服务是能源低碳化发展的支持平台,为能源低碳化发展的参与者提供专业化服务,优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的环境,主要包括信息咨询、技术集成和项目管理等服务。

(三)金融驱动作用路径

能源低碳化发展是最终目标,金融渠道是这一目标实现的手段,而路径是连接彼此的纽带。通过对新疆碳排放强度下降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因素、经济因素、能源因素均能影响新疆能源低碳化发展。除了金融的直接作用外,金融还可以间接推动能源的低碳化发展。即可以利用资金扶持、碳金融市场、政策引导、中介服务这四个渠道,通过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加大对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继续保持技改贷款规模,降低企业与居民能耗,提高能源效率,来实现能源低碳化发展的目标。

四、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金融驱动对策建议

1.加大清洁能源投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一是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新疆有着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地区的资源优势,创建清洁能源体系,降低对传统高碳能源的依赖,使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二是要为低碳能源技术和碳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提供资金扶持。大力发展煤炭提质加工、高效燃煤发电、工业锅炉洁净燃煤和新型煤化工等技术,减少原煤的直接使用,降低煤炭的消费强度,促进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强化低碳信贷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疆的碳排放主要是企业的生产能源消费中产生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碳排放状况采取差别信贷政策,强化低碳信贷政策。对于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从事低碳环保产业的企业可以给予优惠贷款政策,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则提高贷款利率,提前收回贷款,以引导资金流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碳排放的来源篇6

关键词:低碳试点省份;工业部门;低碳转型;碳排放;陕西省

1引言

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正在引发新的国际政治、经济、贸易、技术的竞争,以欧盟、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各自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或行动计划来积极应对气候变暖。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促进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中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核心任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1990s以来工业部门占中国能源消费释放CO2总量的比例保持在66.3%-72%[1],工业部门具有“碳锁定”效应,实现工业部门的低碳化转型,是推进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突破口。中国当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度依赖于能源的高强度投入,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强物质化的特征,能源利用的强度和规模不可能短期内减少,导致碳排放量持续增加,发展低碳经济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近年来,研究者对经济低碳转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魏一鸣等采用AWD方法对中国1980—2003年间的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强度和原材料部门的最终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原因来自于实际能源强度的下降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2]。谭丹等在分析碳排放各行业差异的基础上,指出高耗能、高碳排放工业行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这些行业对碳排放量的有效降低,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3]。王灿等分析了中国1957—2000年间的碳排放的变化因素,认为1957—2000年碳排放理论上减少了24.66亿t,其中的95%归功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4]。李艳梅等构建因素分解分析模型,表明造成碳排放增加的因素是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而促进碳排放减少的重要因素是碳排放强度降低[5]。朱勤等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多项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对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分解,认为经济产出效应对中国该阶段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率最大,提出节能减排的重点在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曹俊文根据江西省1992—2007年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江西省产业部门直接碳排放强度和完全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和分析,并提出控制高碳排放部门的能源消耗,优化隐含高碳排放部门的中间投入以及合理协调发展低碳排放产业的政策建议[7]。朱华友等对金华市不同产业部门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的碳排放趋势,确定金华市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提出金华市的碳排放三级控制模式[8]。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发现关于产业低碳化转型的研究已经有着大量的工作,既有国家和地方等不同层面的研究,又有碳排放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对国民经济系统中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考虑不够深入,从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2010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以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五省为低碳试点省份,对发展低碳经济进行有意义的实践探索。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陕西省工业部门的22个细分产业为研究对象,计算并分析各产业的碳排放特点、影响力系数和平均影响力系数,深入分析各产业在工业部门低碳化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据碳排放强度和平均影响力系数两个指标,将工业部门的22个细分产业分成四类,针对不同的产业选择差异性的低碳转型路径,在保持经济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陕西省工业部门的低碳转型,并为其它相似的区域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2.1.1碳排放强度计算

目前中国没有碳排放量的直接监测数据,现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对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测算的基础上进行。本文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指南2006》推荐的计算碳排放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9]:

(1)

其中,为碳排放量,为能源种类,为化石能源消费的实物量(万t或万m3),为能源折算为标准煤的转换系数(kJ/kg或kJ/m3),指燃料的含碳量(kg/GJ),为能源燃烧的氧化率,采用IPCC默认值100%,为转化为的系数。

碳排放强度是由能源消耗强度引申出来的,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是衡量经济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指标,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下降,那么说明该国就实现了一个低碳的发展模式,其计算公式为[10]:

(2)

其中为产业的碳排放强度,为产业的碳排放总量,为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2.1.2影响力系数计算

投入产出分析是对区域各产业之间的经济关联进行定量核算的方法[11]。通常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且,。称为影响力系数是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向量之和,影响力系数是衡量国民经济内某产业的生产对其它产业的影响程度的指标,影响力系数越大,表示该部门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波及和带动效应越大,其计算公式为:

(3)

平均影响力系数是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与国民经济所有产业总体影响力的平均值的比值,有三种可能,即,,,其中的产业将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应该重点进行发展,其计算公式为:

(4)

其中,为部门的影响力系数,称为国民经济平均影响力,是国民经济所有产业总体影响力的平均值,,,为国民经济所有产业的总体的影响力。

2.2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数据来源于《陕西省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和2007—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包括工业部门各产业的各种能源消费量、各行业国内生产总值、终端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等,计算碳排放量参考的系数为IPCC公布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表1)[12]。

表1化石燃料能量转化系数与含碳量

Tab.1Energyconversionfactorandthecarboncontentoffossilfuelenergy

能源种类净发热值(kJ/kg或kJ/m3)缺损含碳量(kg/GJ)

煤类能源原煤2.09×10426.80

油类能源汽油4.31×10420.00

煤油4.31×10418.90

柴油4.27×10419.50

气类能源天然气3.56×10415.70

为将投入产出表和能源统计资料衔接起来,以2007年《陕西省投入产出表》和2007—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中的工业分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统计数据和能源平衡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的部门划分,使二者的行业分类口径调整一致,将陕西省工业部门合并为22个细分产业,其中采掘业包括4个产业,制造业包括15个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包括3个产业。

3结果与分析

3.1影响力系数和平均影响力系数分析

以陕西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计算和分析工业部门22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平均影响力系数(表2),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力系数最大的5个细分产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影响力系数分别为2.15、1.98、1.98、1.88、1.87,它们对国民经济的其它产业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2)影响力系数最小的5个细分产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78、0.85、1.17、1.22、1.29,它们对国民经济的其它部门的影响力水平较低。(3)平均影响力系数最大的5个细分产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42、1.31、1.3、1.24、1.23,它们的平均影响力系数均为大于1,同时这5个产业也是影响力系数最大的5个产业,说明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起到较强的带动效应和影响力。(4)平均影响力系数最小的5个细分产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52、0.56、0.77、0.81、0.85,它们的平均影响力系数均小于1,同时这5个产业也是影响力系数最小的5个产业,但这些产业均属于能源和资源的加工利用产业,其自身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2碳排放强度特点分析

通过对2006—2010年工业部门的22个细分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分析(表2),得出以下结论:(1)平均碳排放强度最大的5个细分产业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为4.29吨/万元、1.63吨/万元、1.08吨/万元、0.91吨/万元、0.87吨/万元,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为历年来碳排放强度最大的产业,这些产业均属于高强度的资源利用和消耗行业,能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2)平均碳排放强度最小的5个细分产业为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为0.02吨/万元、0.02吨/万元、0.02吨/万元、0.02吨/万元、0.03吨/万元,这些产业均属于提供保障性供给的产业和制造业。(3)工业部门的各产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仅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3个细分产业呈现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25%、3.39%、0.38%。(4)碳排放强度降幅度最大的5个细分产业为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金属矿采选业,下降幅度分别为93.24%、89.17%、75.48%、65.04%、61.36%。(5)碳排放强度变化幅度最不显著的5个细分产业为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变化幅度分别为0.38%、3.39%、16.13%、21.84%、23.20%(图1)。由于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陕西未来经济增长依赖重化工业的发展格局仍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工业结构仍将持续重型化,这就为陕西省未来的工业实现低碳转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结合以上分析,陕西省工业的低碳转型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历年来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要作为减少碳排放的重点产业;(2)历年来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要继续保持健康的低碳排放状态;(3)碳排放强度呈现增加态势的产业要进行重点关注,要作为减少碳排放量的突破点;(4)对于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大的产业要分析下降的原因,为其它产业的减碳化提供经验和借鉴。

图1陕西省2006-2010年工业部门22个细分产业碳排放强度比较单位:吨/万元

Fig.1ThecontrastofcarbonemissionsoftheindustrialsectorinShaanxiprovincein2006-2010

3.3工业部门的细分产业分类

不同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和影响力系数的差异反应了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减少碳排放任务中的作用不同。工业低碳化转型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考虑减少碳排放,还必须考虑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定性。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在选择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2007年碳排放强度指标,对陕西省工业部门22个细分产业进行分类,其中,以2007年陕西省工业部门的平均碳排放强度为0.61吨/万元作为分类临界值,以平均影响力系数等于1作为分类临界值。根据影响力系数与碳排放强度两个指标,将陕西省工业部门的22个细分产业划分为以下4类:

(1)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大于1,碳排放强度大于0.61吨/万元)。主要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这类产业均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碳排放产业,与其它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度大,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最终需求的增长将会大幅度拉动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产业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作用。

(2)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大于1,碳排放强度小于0.61吨/万元)。主要包括: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类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强度也较低,是工业部门中应该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

(3)平均影响力系数小,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小于1,碳排放强度大于0.61吨/万元)。主要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类产业对能源的依赖性强,具有强物质化的特征,降低这些部门的碳排放量对于控制整个工业部门的碳排放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平均影响力系数小,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小于1,碳排放强度小于0.61吨/万元)。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及烟草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类产业对劳动力需求大,尤其是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的投入只是生产或服务活动的辅助条件,因而碳排放强度较低。

4工业部门实现低碳化转型路径

为实现到2022年陕西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5%左右的目标,需要出台针对工业部门低碳化转型的具体政策。首先,从源头控制碳排放,尽可能的使用碳密集度低的能源,有计划地扶持风电、水电、太阳能及生物质能项目,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其次,鼓励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高碳排放产业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的作用。第三,加强末尾环节控制,规范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标准,运用碳税,价格补偿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发展和应用碳捕集与封存(CarbonCaptureandStorage)技术[13];建立行业间的碳交易市场,以经济杠杆的作用引导工业企业向低碳方向发展。第四,推进工业部门的“减物质化”发展[14],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1)通过先进技术的采用和生产工艺的升级,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必要资源消耗;(2)通过生态设计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流动的速度和消耗;(3)通过提高资源和产品的回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新资源的消耗。考虑到经济系统内部存在复杂的产业关联,为保证国民经济系统的稳定发展,避免工业部门在低碳化转型时产生连锁反应和波及效应,结合工业部门22个细分产业的分类选择具体的减排路径:

(1)对于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首先,其生产规模保持在既能满足国民经济长足发展的需要、又不会由于其过度发展造成能源浪费和不必要的碳排放产生的合理水平上。其次,选择若干经济关键产品,制定产品碳排放标准,引进先进技术,通过低碳排放要素投入替代高碳排放要素投入,着重降低这些产品的碳排放水平,以点带面地降低整个经济的碳排放水平。此类产业是重点关注和实现低碳化的产业,应该重点推行低碳化转型,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

(2)对于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首先,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及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提高该类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既优化产业结构,也有利于降低节能减排的压力。其次,对该类行业进行资源整合,规范该类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增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此类产业是推进经济系统稳定发展,实现工业低碳化转型的突破口。

(3)对于平均影响力系数低,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首先,加强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革,加强生产管理,淘汰技术落后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其次,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高碳排放项目上马,制定产品碳排放标准,抓住关键产品降低碳排放。此类产业是重点推进减少碳排放的着力点,对实现工业部门低碳转型有重要的推进意义。

(4)对于平均影响力系数低,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首先,在传统主流工艺基础之上优化生产方案,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和流程设计等来降低碳排放强度。其次,通过实现物质回收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物质的利用、能源利用和生态效率都能够达到最优化,实现资源多层循环利用。该类产业与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联系,应该规范这类产业健康发展。

5结论

减少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低碳化的重要路径。为实现陕西省工业部门的低碳化转型,需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加强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强末尾环节控制,提高碳回收,推进工业部门的“减物质化”发展。此外,根据工业部门22个细分产业的分类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实现路径:优化发展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重点发展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约束发展平均影响力系数低,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规范发展平均影响力系数低,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

参考文献:

[1]ZhangM,MuHL,NingYD,etal.Decompositionofenergy-relatedCO2emissionover1991–2006inChina[J].EcologicalEconomics,2009,68(7):2122-2128

[2]魏一鸣,范英,,等.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15-20

[3]谭丹,黄贤金,胡初枝.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碳排放关系分析[J].四川环境2008,27(2):74-84

[4]王灿,傅平,陈吉宁.清洁发展机制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3):357-361

[5]李艳梅,张雷,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2):218-222

[6]朱勤,彭希哲,陆志明,等.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12):2072-2079

[7]曹俊文.江西省产业部门碳排放特征及减排途径[J].经济地理,2011,31(12):2111-2115

[8]朱华友,苏阳,沈美丽.基于碳排放控制的区域产业转型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7):124-128

[9]IPCC.2006IPCCguidelinesfornationalgreenhousegasinventories[R].IGS,Japan:theNationalGreenhouseGasInventoriesProgrammers,2006

[10]艾明晔,毕克新,李婉红.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动态演进及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48-54

[11]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

[12]IPCC.ClimateChange2007:SynthesisReport[R].Geneva,Switzerland,2007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亲子活动日记15篇
  • 下一篇:学生会竞选自我介绍模板五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