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6篇)

时间: 2024-01-03 栏目:公文范文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生重要性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德育课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而现代教育的职能,第一是培养人格,第二是开发智力,第三是传授知识。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因此,加强中职生德育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前提。

一、中职学生特点和教育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为了提高学校生源,各学校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录取的大多数都是中考失利者。这些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差。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下面趴倒一片,更有甚者英语认不全26个字母。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思想上不求进取,对前途悲观失望,在行为上则表现为损坏公物、扰乱秩序、打架吸烟酗酒等。

2.职校生心理特征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

学生容易出现高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冲动性强,理智性差。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纪律松懈,社会和集体责任感欠缺。

3.职校生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现在的中职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道德修养。

针对以上特点的分析,职校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他们改正过去的不良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二、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

1.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学生

教师要利用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多沟通、多谈心、多鼓励、多帮助,要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做好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通过家访、打电话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携手教育学生,从而营造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到实处,我们即使发现学生的一个小小的不该,也应及时纠正,让学生懂得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明确一个公民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知道任何一个社会人做事都不能只考虑自己,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使自己的心胸变得开朗起来,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自私。要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较多的自由思考、自由活动、多方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2.加强心理辅导,利用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爱

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克服错误思想,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切实加强德育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一种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对师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潜在的影响。一是优化美化校园环境,营造遵规守纪、主动练技、吃苦耐劳的德育教育氛围。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体育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三是注重引入企业文化,通过从企业中聘请相关专家或从生产一线挑选出道德水平高、有经验的师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定期开展职业道德讲座,优化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的了解,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构筑桥梁。

总之,中职生是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从学生思想变化的一般特点出发,强化道德观念,从而提高道德水平。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需要反复地、渐进地进行,它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教育重要性

近些年,现实生活中一系列道德沦丧的事件使人感悟到现在社会人情的冷漠,道德的缺失已逐渐渗透到成年人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当中,青少年做为社会未来的思想主导者,要从小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教育,因此小学阶段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德育是中华民族灵魂,是引导学生健康心理的引路明灯

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年多年历史文明古国,集聚传承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向善、崇德的良好品质,是我国在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教师和家长忽视。学生心灵是纯洁无瑕的,小学阶段是起步阶段,所以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就是重中之重。三字经中第一句话就指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在最初的本性是善良的。这样善良的本性大家都差不多,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后天的努力、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品行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少年儿童的思想不是天赋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而来的。这一阶段他们容易受到正确的引导,同时也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要使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让德育教育成为人生初级阶段的指路明灯。

二、德育教育是其它教育教学事半功倍的催化剂

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思想极为纯洁的时期,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对其它各学科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使学生自己能够辨别真、善、美、丑,能够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对自己的行为有掌控能力。表现在其它社会活动方面,就会习惯性的朝着好的方向、正确的道路延伸下去。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我国古代就有“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也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三、抓好德育教育就是抓实未来的希望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小学生作为一支传承中华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生力军。小学生是一群具有很大潜力的群体,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祖国的灵魂的传承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将中国的德育教育实现现代化,让中国的德育教育与世界接轨,让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融合,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头等大事。在将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白纸阶段的时候,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及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让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有更高的提升空间。

四、正确的道德观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越来越重视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学历已经不再是学生成功的重点,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更多的,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只有建立了正确的道德观,才能真正的立足社会。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篇3

目前我国职高德育课程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为了加强课程改革满足当今社会环境下对职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新要求,同时也增进社会的长远发展。加强职高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对职高学校德育建设理论基础研究,小编为此收集了大量的职高德育论文题目课程改革体系以供大家参选。

1.论国画艺术手法在职高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

2.职高德育引入就业教育的研究

3.大众传媒冲击下的职高德育课教学初探

4.探讨职高德育课趣味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5.对职高德育课程改革研究

6.以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职高德育模式研究

7.初中,职高德育教育衔接问题初探

8.职高德育课趣味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9.课改契机下职高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时效性研究

10.职高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11.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12.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13.从细节做起——基于“鲁班文化”的职高德育管理策略

14.在真实性评价统领下建构职高德育课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15.网络信息技术在职高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16.论学案导学”法在职高德育课中的运用

17.增强职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初探

18.浅析如何提高职高德育课的学生学习兴趣

19.职高德育课作业的实效性探析

20.提高职高德育课堂设问有效性初探

21.评《职业高中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22.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浅谈

23.创设情境,优化职高德育课堂教学

24.加强职高德育工作努力服务经济建设

25.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加强职高德育课学法指导

26.职高德育工作应增强实效性

27.科学构建新时期职高德育工作体系

28.职高德育课不妨渗透English教学

29.主题学习在职高德育课的实践及有效性探究

30职高德育课情感价值观目标达成策略探索

31.职高德育课生活化教学浅议

32.职高德育课教改渗透成功学理念的尝试

33.让职高德育课焕发生活魅力

34.职高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35.浅谈如何做好职高德育课教师

36.职高德育课案例教学探微

37.浅谈职高德育课堂的导入方法

38.谈谈职高德育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39.谈职高德育课中的“活动单导学”

40.浅谈职高德育课新课导入注意事项

41.网络环境下职高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42.网络信息技术在职高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43.职高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44.职高德育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案例

45.职高德育途径初探

46.以学生为本激活职高德育课

47.浅谈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激励艺术

48.实施启发式教学,上好职高德育课

49.职高德育的“模块”教育研究

50.浅谈职高德育教学

51.职高德育途径初探

52.盛开职高德育之花

53.对职高德育工作的思考

54.新时代下职高德育工作的思考

55.职高德育课教学初探

56.职高德育案例

57.职高之德育教育

58.职高德育成功的秘诀

59.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60.职业高中德育的理论与实践

61.激活职高德育课堂

62.职高德育教育论文

63.职高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64.职高德育工作案例个案分析

65.职高德育课堂管控探索

66.渗透职高德育课教学途径.doc

67.提高职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68.职高德育的“模块”教育研究-kjq

69.在职高德育课中渗透美育

70.关注职高德育成效共话职高德育创新

71.县职高德育科研课题实验班开展

72.鄞州职高德育工作又添新彩

73.职业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74.情”与“法”并重,上好职高德育课

75.职高德育论文范文_职高班主任德育论文,职高德育论文

76.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7.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浅谈

78.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意义与困惑

79.职高德育课程教案

80.提高职业高中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81.(职高德育高三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次月考

82.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83.我市普职高德育工作会议在市职教中心举行

84.职高德育路线图

85.浅谈职业高中德育课的情境教学

86.职业高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7.如何在职业高中教学中渗透德育

88.新形势下实现职高德育管理模式

89.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90.职业高中德育问题研究

91.东莞长安职高德育新模式

92.谈谈职高德育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93.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高中的德育教育

94.78东莞长安职高德育新模式

95.田东中学职高德育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96.职业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

97.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98.职高德育高三第四次月考及答案.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重要性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素质和修养水平有所下降

从根本上,道德和法律是有实质的区别,法律有明显地强制、约束个人行为的作用,触犯法律会受到严厉的、实质性的制裁;而道德的强制性、约束性远不如法律,不讲道德的行为仅受口头、舆论的谴责。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各方面的高速发展,一些不良风气也暂且呼啸得势。作为当代祖国花朵、栋梁之才――­­大学生,他们的思想也逐渐出现偏差,其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也成为了众所关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出现严重缺陷――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溺爱,同时又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们出现了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不匹配的状况,大部分呈现出“生理早熟,心理晚熟”的态势,思想依赖性过于严重,在道德层面上则体现出淡薄、脆弱的一面。他们要么心口不一,要么漠不关心,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日益明显。就社会和个人长远发展目标要求而言,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大学生行为规范》等相关规定也相继出台,对可为与不可为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的出台正是为大学生们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社会的日益重视,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足够的信心去改变,使道德标准逐渐深入到每个大学生心中。

(二)情感教育未得到充分的开展

社会出现过度物质化倾向,在物质化过快发展的同时,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未能跟上步伐,导致好大一部分学生出现情感荒漠化,学生只注重知识或技术的学习――为的是考取好的学校或找到好的工作,而忽视了丰富情感世界的展示和交流,出现了感情冷漠、缺乏同情心、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不考虑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考虑后果等等。这是现如今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情感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德育教育中教育方法欠妥当

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学生“传道授业”的方式方法正确与否对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效率很重要。就目前来看,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把德育教育过于简单化。

(1)内容上把德育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一般地,政治教育倾向政治化、抽象化,政治教育往往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大部分学生未能将这些抽象的理论应用到实践生活中,而在实践生活中,很多学生往往把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诚信丢掉了,如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有钱不交学费、偷盗行为、贷款到期不还、伪造证书、旷课等等。

(2)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仍有大部分学校以学习成绩论优劣。只重视学生智力发展,而忽略德美劳教育的平衡。

(3)德育教育方式上重灌输忽启发。教育方式过于形式化,仅仅把道德作为观念性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自我学习和教育能力的培养。使道德观念知识过于表面化。

(4)评价方式上重结果轻过程。若在过程体验中缺乏必要的鼓励和引导,会呈现出理想和现象的偏差,很大一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失衡而改变原来的道德立场。

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自十六大后,中央及省厅均定期出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件,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纳入到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中,可见,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发展迅猛,是思想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

自1999年实行大学扩招政策以来,各大高校的生源数量逐渐提高,发展前景广阔,虽然各大高校管理制度各方面较为健全,但因受外部环境影响,一些不良风气在大学校园里不断滋生,学生思想、心理各方面均受到一定冲击。同样,学生的道德品行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风气,这是社会发展和培养人才过程中不能忽视的。

(二)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进入大学,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均发生了变化,和中学时代不同,不再是成绩说明一切的学习阶段。作为大学生,除了要求学业优异外,强调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每个人需培养与社会接轨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其中加强思想道德素质能帮助学生全面成才。思想道德素质是培养“先做人后做事”中最重要的部分,其素质高低决定人生高度。另外,高校学生多处于青年时期,而青年时期是道德、价值观念急剧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宝贵的几年,在高校学生成长过程中不断加强莘莘学子的素质教育。

(三)高等学校的建设发展需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每所高校都是以培养人才作为主要的和基本的任务。能否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和生存技能,又有健全人格的学生理应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把学校工作比作打仗,德育就是占领制高点;如果把教学科研比作骨和筋,德育就是气和神。德育是学校躯体的脊梁,是学校生命力的微量元素。”从中可以看出德育工作对于加强高校自身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推动作用,各大高校需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三、高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

高校须配备一批思想道德好、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专职老师和长期从事德育的党团政工干部,形成强有力的精干且稳定的队伍,明确各自职责,每位老师担相应德育课并结合本校实际从事本校学生思想、心理研究,通过培养德育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责任感,通过各种手段支持监督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简言之,注重学生管理人员的培养,实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注重思政教程和教师,引导各老师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在任教时,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

(二)依靠党团组织,强化自我教育

大学一定程度上是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模式,其中党团组织在学生自我成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党支部、共青团和学生会是在校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得力助手,通过其开展大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当中去,它们是进行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的中间力量。建设党团组织,发展党团组织,依靠党团组织是德育工作实施的重要思路,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需注重党团组织的建设和完善,充分利用学生干部及组织的活动来培养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判断力和独立人格。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加强道德素质教育

高校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专业实践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在动手能力得到实质提高的同时,需同时加强道德素质教育。在社会上已出现大学生的一些负面报道,如偷盗行为、贷款到期不还、伪造证书等等。对于道德教育是一种挑战。面对一些高智商、低情商的行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在授人以技术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道德实践,铸就德才兼备的真正人才,把道德实践教育推向新的发展层面。

(四)利用网络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今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技术亦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模式,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空间,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所以高校需重视这样的教育方式,逐步建立健全网络体系,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试行网络化运行,使思想道德教育全新化、个性化、生活化,利用网络激发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建立和健全思想道德评估体系

建立和完善道德评估体系,是具体推广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步骤。道德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具体实施首先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这样,道德评估的理论体系与实际操作方面才能互相沟通、互相促进,使评估体系得到完善,使德育工作实际运作更加有效;其次,高校通过建立自己的道德评估体系时,应结合自身特点,灵活创新,不应受限于传统思路。

(六)高校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说,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绝不可放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是身体成熟,心智不成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对社会要求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其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群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做好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意味着看问题能较全面、客观、理性,这对于加强道德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以上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的简单论述,此项工作不能一蹴而成,也不能任之不理,从上到下,从下发政策到落实政策,每步均需受到大家的共同重视。对于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这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需客观认识到当前大学生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需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做好这项工作。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小学;德育;建设

一、德育的重要性

早在1992年年初,邓小平提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愿。

小学生通常被比喻成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或者祖国的花朵以及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国家、社会、家庭对于小学德育建设想尽方法,使得小学生在最容易塑造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的年纪,变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预备者。承接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任务并已经初步拥有自己判断的小学生,是整个国家各方面关注的热点。目前,小学生德育的教育还加上了心理教育,让小学生在心理承受力方面有清晰认识,同时教育部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建设情况,已经多次下达各种文件,关怀并指导小学德育建设。

二、小学德育的组成

小学德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小学德育要将小学学生培育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包括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最近几年,还额外添加了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要求,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和政治常识、法律也是学习内容。

(一)爱国、爱党、爱人民教育

热爱祖国教育主要是教会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觉醒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习内容包括国家地理方面的山河壮丽、历史方面的艰难和悠久、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疾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外国小朋友友好相处。

(二)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勤学好问、刻苦努力、专心踏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科学,相信科学。

(三)个人品格

培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要平等待人,有事和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在少先队组织里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使少先队员的权力,学习过民主生活。知道国家有法律;法律是保护人民利益的,公民要知法、守法,学习和遵守法律法规;教育学生要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惜时守信、认真负责、自尊自爱、积极进取。

三、小学班级德育思想建设

小学学校德育方式大体分为两种:校内途径和校外途径,而且两种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完成德育建设。

(一)课堂教育

小学的德育思想建设课堂教育方式是以《思想品德》课程为主,以《语文》《音乐》《体育》等为辅,介绍国家的历史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国家推崇的思想建设方向,培育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其他兴趣,课程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从小养成小学生劳逸结合的生活风格。学习语文,养成小学生独自学习,探索知识的海洋,阅读的乐趣;学习数学,养成逻辑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音乐美术,陶冶性情并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从艺术方面充实自己;学习体育,形成刻苦锻炼的性格,教会小学生身体是革命本身的道理;学习历史;了解我国历史的悠久、民族更替,古文明的灿烂文化,艰苦的近现代,更加珍惜当前的社会主义的稳定与繁荣;学习地理,了解国家的辽阔地域,明白国家尚未统一,认识国家的壮丽河山,初步清楚国家的水资源、矿产、渔业、森林等资源,知道人均密度高的情况下加强个人勤俭节约的习惯;学习自然常识,为探索自然和科学竖立目标和增强兴趣。进行劳动课教育,传承中华民族勤恳劳动、孜孜不倦建设家园的精神。

(二)开展校内活动

校内在小学班级的活动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的活动包括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和每天升降国旗、烈士扫墓活动等,养成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情怀,缅怀先烈是尊重历史,珍惜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班主任的定期活动是在每个星期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班风教育,表扬优秀学生,成绩优秀者,品德优秀者,批评思想品德不协调的同学,對班级建设要有公正公平的原则,不伤害学生的个人自尊心。。不定期活动包括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学校运动会、歌唱比赛、书法比赛、体操比赛、学科竞赛等活动。在与各年级的比赛中,养成学习争当先锋、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校内的不定期活动中有班级劳动课,是用来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集体荣誉感。

四、结语

德育是五育之首,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在德育教育方面,当今社会呼唤道德建设,但同时也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科技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对传统道德的冲击。基于小学生的可塑性、年龄小和观念轻易被改变的问题,德育应该是学校的第一建设任务,但是很多学校却将学习成绩作为第一建设任务,德育的重视反而不是太重要。此文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德育建设工作,无私为祖国的未来花朵奉献,让他们在德育方面更加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篇6

Abstract:Currently,asChina'scontinuedreformandimprovededucation,givingfullplaytomoraleducationinstudenteducationmanagementguideisanimportantguaranteeforthesuccessofschooleducationandmanagementforstudents,istheimportantguaranteeforthesuccessofteachersinvolvinginstudenteducationandmanagement,alsoanimportantguaranteeforthesuccessofstudentself-educationmanagement.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重要性

Keywords:seniorhighschoolstudent;moraleducation;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180-01

1德育管理重要意义

德育管理也就是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思想上、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以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道德品质的过程。这在一个人成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今天要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把道德教育摆在首位。提及思想道德教育,多数人会觉得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对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极为重视。然而不得不承认的现实问题:目前,一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不容乐观。

2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2.1德育管理是创新教育的承载主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发展,一个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教育是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及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或不足而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前较流行的观点是把创新能力看作一种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体。德育是创新教育中最具生机的领域。因为,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原动力是他们在德育活动中得以培养的兴趣和责任感,即要实现教育的创新必须先做好德育的创新。

创新精神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两项基本内容。从我国中学院校创新教育的理论探讨与教育实践的现状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学院校创新教育的主体是目前一种普遍通行的主流认识与做法:突出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表现,开展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思维与方法之类的讲座和学生科技发明之类的竞赛等活动,是其在教育教学形式上的表现。而对创新精神教育,则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今后的教育过程中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创新精神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学习和熏陶过程。仅靠创新精神知识讲授和几次创新思维讲座以及一些发明创造竞赛,是不可能很好的实现创新精神教育的。由于创新精神教育不仅与思想品德教育性质相同,而且内容上有着大量的相同和相通之处。因此,由思想品德课程来承载创新精神教育内容,借鉴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经验和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借助于完善而系统的教育网络,将创新精神教育的理念、意识和内容渗透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整个过程中去,才能真正充分地实现创新精神教育的目标,因此思想道德教育是创新教育重要的承载主体。

2.2德育管理在个人成长中占有重要位置道德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体中,道德是决定性因素的“主导成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论及个人品德的意义时也认为“卓越人物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年一代和历史的整个进程来说,可能比单纯的智力上的成就具有更大的意义”。他还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这点往往超出于人们通常的认识。”类似这方面的论述在西方教育论著中随处可见,他们都肯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强调德行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的因素。

2.3德育管理是学生终生学习的重要保证“终身学习”的概念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发组织(OECD)提出的,其含义在于,由于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现在我们正处在“稳定状态的丧失”过程中,知识的效用期越来越短,从正规的学校教育所得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人终身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巴西著名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如是认为,终身学习的本质应该是一个“自觉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完善人性”的过程,是通过教育把“没有自由的劳动者解放出来,克服受到排挤的心理,回复人类原有的纯真本性和作为人的人格尊严,帮助人们获得人性的自由以及自身价值的真正实现”。每一个生命都必须在社会中扮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能力的再锻炼而使角色扮演得更准确,这就是对于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表现。每一个人的生活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与支持,也必须服务于其他人,通过服务及与人互动从中寻获心灵的安定,这其实就是人类生命的意义所在。为了更好的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或实现生命意义,需要不断学习。由此可见,在未来,学习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属于一个人的生活问题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学习和生活不存在任何界限。因此,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仅仅将教育视为单纯的职业获得和人才的养成,应该教育引导人们追求真理、追求人自身道德与人格的完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对于社会应提倡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个人则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4德育管理对人才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的是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是“品学兼优”的人才。这是无可置疑的。而德行又是新人个性中的主导方面。因此我们在选择“品学兼优”的人才时,更突出道德品行的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学好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反复强调了我们的新人应该“又红又专”。

3结束语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方向盘,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可能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没有高尚的道德,即使有再高超的专业技术技能也不能造福人类甚至会危害人类。因此必须探索加强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样才可能保证他们在人生中选择正确的航向,做一个真正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李乐奎,王增涛,王丽,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2).

[2]童领娇.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问题及对策――由一次QQ聊天引发的德育思考[J].浙江教育技术,2009(3).

[3]杨晓慧,董陶陶.论高职院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2).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心得体会4篇
  • 下一篇:小学二年级除夕日记1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