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经济建设成果(6篇)

时间: 2024-01-18 栏目:公文范文

经济建设成果篇1

为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现就加快发展杂果经济林产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杂果经济林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杂果经济林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核桃及红枣、花椒、柿子、石榴等杂果经济林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杂果经济林总面积达到66.54万亩。通过发展杂果经济林,改善了生态环境,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加快发展杂果经济林产业面临良好机遇。一是广大农户发展经济林产业的积极性高涨。近几年以苹果、梨为主的水果市场波动较大,而核桃、花椒、柿子、红枣、石榴等杂果市场却呈现出需求增大、经济效益攀升的趋势,有利于杂果经济林的发展。二是国家已将核桃发展纳入木本油料发展规划,将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三是随着三北工程、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我市群众在杂果种植方面已初步取得了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四是目前全市还有140多万亩宜林荒山荒地,发展杂果经济林空间很大。

二、进一步明确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布局

(三)基本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科技先行、创新机制,市场引导、政策扶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的原则,狠抓建基地、上规模,搞示范、强科技,扶龙头、创品牌等关键环节,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做大做强杂果经济林产业,使之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四)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杂果经济林在现有66.54万亩的基础上发展到100万亩;到2015年,全市新建杂果经济林100万亩,改造低效低产杂果经济林20万亩。

(五)布局和重点。按照适生优生、有一定发展基础、市场前景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条件,确定杂果经济林建设重点县和重点区域。项目建设要实行项目捆绑、集中连片、综合开发,要与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水利工程等相结合,推进杂果经济林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核桃主要布局在中北部地区;花椒主要布局在渭北旱腰带地区;红枣主要布局在泾河沿岸;柿子基地其它杂果经济林基地。

三、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六)认真做好种苗供应。每个重点县都要建设优质苗木良种繁育基地1-2处、采穗圃1处,确保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苗木供应。充分挖掘国有苗圃潜力,支持专业大户参与良种苗木生产和采穗圃建设,推动杂果经济林苗木供给市场化和专业化。严格实行“两证一签”制度,加强苗木质量管理,确保苗木合格率达到100%。

(七)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各县市区要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村和示范户,全面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大对林农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力度,力争经过2-3年时间的培训,使每个村有3-5名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能手。

(八)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鼓励支持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组建杂果经济林研发中心,在基地县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工作。抓好人才培养,加强县级林业推广机构能力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九)推进产业标准化建设。制定和完善种苗、栽培、加工和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杂果原产地、环境管理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工作,完善产品质量跟踪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杂果经济林发展的标准化水平。

四、加强产业经营体系建设

(十)创新经营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林地经营权流转,促进杂果经济林规模化种植。推行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模式,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运用市场机制整合杂果加工企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十一)提高精深加工能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杂果加工技术,开发以杂果为原料的食品、油脂化工产品、工艺品,推进杂果产品由单一的食品功能向保健品、化妆品、医药用品等多功能延伸。支持龙头企业在杂果集中产区建设果品贮藏库、烘干设施,使全市鲜果贮藏能力达到总产量的60%以上,基地县烘干能力达到总产量的50%以上,拉长产业链。

(十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坚持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推广、科技培训、市场营销等经营服务活动,参与实施有关的建设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杂果经济林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国家规定享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增殖税等税收优惠。

(十三)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坚持“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培育发展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按照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要求,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杂果经济林企业群体和产业集群。

五、强化扶持措施

(十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发展杂果经济林产业,以市场化运作和群众投入为主,政府对苗木和良种繁育给予适当补助。新建核桃、红枣、柿子、花椒和石榴等标准园,除优先纳入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西北三省区生态建设、三北工程等重点工程外,市上对杂果经济林建设的合格面积,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予以支持。对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和采穗圃,根据规模、品种、采穗量等情况,优先纳入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和采穗圃项目建设,予以适当补助。

(十五)创新融资机制。各县市区要在争取信贷支持的同时,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拓宽杂果产业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大力推行农户联保、信用贷款和小额扶贫贷款,积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合理设置贷款期限,加大对杂果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经济建设成果篇2

关键词学科建设经济发展服务途径服务方式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是企业改革的驱动器,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因而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中心。早在19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的龙头工作,从其建设内容上来看,包含了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内容决定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

1地方经济建设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

1.1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1)财政建设资金的投入量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发展。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主管部门,近几年虽然开始实行收费制,但这只能是对高校办学成本的一种补偿。所以地方经济的投入及对本地区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我国地方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而在西部如、新疆、宁夏等地区,其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2)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宏观调控因素,特别是对地方院校。受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的主体是地方企事业单位,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出路及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1.2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

受历史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的设立都是由所在部委直接设立的,并直接为所在行业的地方企事业单位服务,即行业办学,行业办学为行业服务的模式。如北京科技大学主要为首钢培养人才,湖北汽车学院主要为二汽培养人才。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痕迹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除,高校的人才输出与科研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对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而言,其主要的人才来源和帮助其开展科技创新的高校也是单一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也就是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2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方式与途径

2.1科技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开展基础与高技术研究,进行高新技术储备。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是关于科学探索和高技术前沿的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和源头。任何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及其转化的实现,都是以基础、高技术研究的突破为前提的。(2)与企业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密集,科研水平高,实验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学术思路新颖,而企业直接面对生产第一线,生产能力强、销售网络畅通,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较好,所以与高校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受自身独立研发能力的限制,或出于想节约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往往直接面对社会公开招标,而高校教师由于集多种优势于一身,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受益者。

(3)直接转让学科建设科技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成功率还不高,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也不健全,且起步晚、发展慢,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各行各业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风险抵御能力也较弱等,这些都使科研成果转让和推广困难重重。

(4)直接参与重大工程。高校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部级、省部级重点、重大工程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利用多学科优势,参加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农网改造工程、中国武汉光谷、政务信息化建设、武汉轻轨等多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重大项目的建设。仅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

(5)创办科技公司。在我国由于长期形成的企业专司生产、科研院所负责研究的模式,导致了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应用主体,缺乏技术的吸纳能力,使得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鉴于此,高校以创办科技企业的形式自我构建技术的吸纳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现阶段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6)派驻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搞技术更新、产品开发,提高地方企业、政府机关的经营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效果。

(7)政策、技术咨询。一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发的重大问题;二是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三是开展科技中介服务;四是服务于地方旅游资源开发。

2.2培养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产品进入市场,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果“产品”滞销,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正是在这种忧患意识的支配下,长江大学按照“厚口径、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为社会培养8.8万名毕业生,他们广泛分布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教学、临床医疗、行政管理、商业贸易等各个领域,很多已经成为知名学者、专家、基础教育骨干教师、管理干部和企业家。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突破20%。

(2)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科技成果推广人员。高校教师大多担负大量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不能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但市场又有大量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集中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快捷的方式。一是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学员走进学校;二是课堂进企业,让教师走出去。

3结语

经济建设成果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原则

前言: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在其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的深化阶段都始终贯穿着合理性这一理念。工业社会以来,建筑发展构成了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原因,但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又使之成为当代能源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建筑发展的可持续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倡“经济”的主旨是指对建筑作品的优化、保障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以求建筑作品的最大经济价值,不仅是评判建筑设计作品优劣的重要尺度,而且也是能否促进国民经济合理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建筑设计合理性原则的基本内涵

在对建筑合理性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合理性的要求,通过有效的设计方法,在建筑的总体布局、空间组合和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有限的经济条件达到建筑的建设要求,或在限定的经济条件下创造出较多的使用价值。由于建设可用资源的有限性,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对建设投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高效利用,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观。要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的现状等因素,确定建筑的合理投入和建造所要达到的建设标准,以求在建筑设计中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和使用效益。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先进技术与经济合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善于把技术问题与经济指标相结合,通过经济分析和经济比较以及效果评价等手段。建筑设计师只要能把控制好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设计阶段的每个环节之中,全面评估先进技术的经济合理性,又能实事求是的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先进技术,就有可能真正达到建筑设计的经济目标。

二、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影响因素

建筑设计合理性是在“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要求下,用较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或在相同劳动消耗下,获取最佳使用效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建筑设计达的适用性、经济型、艺术性达到协调统一。自从人类开始进行建筑活动以来,经济条件就表现出强烈的制约作用,无论是何类何种建筑都离不开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支撑,而这两项资源又离不开经济条件的制约,因此建筑也不得不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从建筑设计工作实践来看,影响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陈旧的设计思想:因为有一些建筑设计师的知识更新比较慢,还不了解建筑科技飞速发展的最新趋势,在设计方面的理念落后。使设计是产生的错误在施工过程中才暴露出来,导致只能对工程进行修改变更、补充设计,还有的甚至发生了事故,造成返工或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后果

2、经济观念与工程技术相分离:在建筑设计师中,有些建筑设计师的技术水平跟工作能力都不差。但他们缺乏经济观念,导致设计思想保守,认为降低投资成本是业主的事,是财务人员的职责,与己无关。有的没有进行方案的比较和优化,或是只注重立面造型而不注重经济方面的分析比较。使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就很难做到。

3、.闭门造车的设计过程:现在很多工程中,建筑设计师对工程前期的研究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筑策划的概念,缺乏可行性研究,埋头专注于方案设计,使得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直到施工阶段才暴露出来。

三、建筑设计合理性的原则

建筑设计合理性除了建筑空间组织、结构设置、能源与资源利用、技术组织跟建筑循环再利用外,还要改善建筑体形系数、降低层高、改进建筑材料保温性能和气密性等节能降耗措施等方面进行合理性的原则和方法。注重合理性的建筑设计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

1、建筑设计师在建设实践中应注意立体地开发用地空间,发掘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益;结合旧城改造,拆旧建新,提高城市容量;在建筑空间的构筑中,还应积极采用轻、薄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以少占建筑空间。建筑设计中还应注意结合废水净化、雨水收集,设置循环用水和分质用水系统,并积极采用各类节水设施、设备,有效地控制用水量。现在城市、建筑发展与土地资源总体供求矛盾已经是当今环境危机的突出问题之一。

2、在建筑设计理念中建筑设计与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相结合,经常会使方案的建构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耗、物耗。当前多种技术体系并存的现实首先是与地域经济差异相对应的。另外技术设置要做到切实可行、经济有效,就必须从地域经济的客观条件出发,与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相适宜。如今,“设计结合自然”、“设计结合气候”已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3、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个方面。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使用。主要表现为对早期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结构构件、照明设施、管道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再循环是指建筑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这表现在对旧建筑中可再生材料的重新加工、合成和利用。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着眼,将建筑的循环再利用与添建、新建相结合,形成建筑发展的动态循环机制,这不仅有利于环境的维护,对于提高建筑的合理性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方案构思、还是方案设计以及技术深化的阶段,始终都贯穿着合理性的理念。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从当今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建立宏观的合理性理念,合理地确定各种条件下的建筑设计标准,总结各项合理性措施,在达到建筑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使建筑达到合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吴博:建筑设计中地方风格与追崇主义之间的矛盾关系[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4):523~534

[2]章新海:试论建筑设计与经济的关系[J].工程与建设,2006,20(5):435~436

[3]王立:浅析“适用、经济、美观”在当今国内建筑设计中的理解[J].甘肃科技,2007,23(4):184~185

[4]曾春雷: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和逻辑思维[J].中国住宅设施,2009,(9):23~25

[5]刘婕: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8):33

[6]吴珂:谈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合理性体现[J].现代商业,2008,(23):273

[7]吕颖丹刘卫平:浅谈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控制[J].科技信息,2008,(5):118

经济建设成果篇4

关键词学科建设经济发展服务途径服务方式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是企业改革的驱动器,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因而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中心。早在19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的龙头工作,从其建设内容上来看,包含了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内容决定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

1地方经济建设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

1.1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1)财政建设资金的投入量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发展。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主管部门,近几年虽然开始实行收费制,但这只能是对高校办学成本的一种补偿。所以地方经济的投入及对本地区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我国地方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而在西部如、新疆、宁夏等地区,其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2)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宏观调控因素,特别是对地方院校。受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的主体是地方企事业单位,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出路及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1.2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

受历史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的设立都是由所在部委直接设立的,并直接为所在行业的地方企事业单位服务,即行业办学,行业办学为行业服务的模式。如北京科技大学主要为首钢培养人才,湖北汽车学院主要为二汽培养人才。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痕迹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除,高校的人才输出与科研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对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而言,其主要的人才来源和帮助其开展科技创新的高校也是单一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也就是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2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方式与途径

2.1科技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开展基础与高技术研究,进行高新技术储备。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是关于科学探索和高技术前沿的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和源头。任何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及其转化的实现,都是以基础、高技术研究的突破为前提的。

(2)与企业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密集,科研水平高,实验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学术思路新颖,而企业直接面对生产第一线,生产能力强、销售网络畅通,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较好,所以与高校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受自身独立研发能力的限制,或出于想节约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往往直接面对社会公开招标,而高校教师由于集多种优势于一身,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受益者。

(3)直接转让学科建设科技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成功率还不高,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也不健全,且起步晚、发展慢,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各行各业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风险抵御能力也较弱等,这些都使科研成果转让和推广困难重重。

(4)直接参与重大工程。高校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部级、省部级重点、重大工程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利用多学科优势,参加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农网改造工程、中国武汉光谷、政务信息化建设、武汉轻轨等多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重大项目的建设。仅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

(5)创办科技公司。在我国由于长期形成的企业专司生产、科研院所负责研究的模式,导致了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应用主体,缺乏技术的吸纳能力,使得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鉴于此,高校以创办科技企业的形式自我构建技术的吸纳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现阶段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6)派驻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搞技术更新、产品开发,提高地方企业、政府机关的经营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效果。

(7)政策、技术咨询。一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发的重大问题;二是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三是开展科技中介服务;四是服务于地方旅游资源开发。

2.2培养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产品进入市场,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果“产品”滞销,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正是在这种忧患意识的支配下,长江大学按照“厚口径、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为社会培养8.8万名毕业生,他们广泛分布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教学、临床医疗、行政管理、商业贸易等各个领域,很多已经成为知名学者、专家、基础教育骨干教师、管理干部和企业家。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突破20%。

(2)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科技成果推广人员。高校教师大多担负大量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不能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但市场又有大量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集中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快捷的方式。一是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学员走进学校;二是课堂进企业,让教师走出去。

3结语

经济建设成果篇5

中国经济报刊如何面对新形势、新媒体、新挑战,洁身自好,赢得和巩固话语权,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巨大作用,从而影响中国?

日前,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智库研究中心成立,印发了《经济报刊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下一步,该中心如何打造高质量智库?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兼智库研究中心主任卫思宇。

《西部大开发》:近年来,智库逐渐成为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您能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智库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意义吗?

卫思宇:在全球化背景下,智库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为政府决策咨询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应对国内外环境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回应人民期待都迫切需要强而有力的智库支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又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他就加强智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新形势下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就建设经济报刊智库研究中心进行了深入调研。近年来,报刊协会历任会长紧密围绕国家治理,经济转型,积极建言献策,一批优秀课题及时转化为政府决策和政策。这些都为发挥智库作用、推进智库建设奠定了基础。

《西部大开发》:目前,中国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水平是否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卫思宇: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经济报刊智库建设还明显滞后,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有分量、有影响的智库不多,结构不尽合理,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匮乏,高质量的、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不多,提交的课题报告对重大决策产生影响还不理想。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根本原因是问题意识不强、联系实际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改革和支持力度不够。当前,要着眼解决经济报刊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中国特色新型经济报刊智库建设,提高报刊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我们经过将近半年时间的研究起草和修改完善,并征求多方意见,出台了《中国经济报刊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该计划突出了改革、创新,突出了对经济报刊智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的导向作用。

《西部大开发》:您如何理解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

卫思宇: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着经济、能源、环境、生态、战争等大量全球性问题,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类智库成为各国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等问题时所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各国政府、经济组织提出研究报告、咨询建议以及预测分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能和作用。

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建设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象征。据美国最新推出的《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美国拥有1828个智库机构,且世界排名前10位的智库中美国占了6个,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可以说,今天美国的强大与它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智库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与经济报刊智库分不开。

《西部大开发》:经济报刊在建设中国特色智库方面有什么优势?

卫思宇:从世界范围看,经济报刊智库通常在政策研究领域占很大比例。考察国外著名的智库,可以发现经济报刊与智库关系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经济报刊内部可以形成多个智库。经济报刊智库多是在充分发挥基层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转化和推广的基础上形成的,我国有影响力的报刊均有多个优势研究领域,这些研究中心或研究所都可以生成智库。

二是经济报刊智库的强势研究领域与优势领域互为倚重,长期积累。报刊优势是报刊智库的深厚根基和依托。

三是从我国来看,中国经济报刊具有建设高水平智库的良好条件:一是人力资源集中,可以为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人才门类齐全,有利于解决综合问题。三是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可以为智库开展政策研究、战略研究提供丰厚的学术底蕴。四是对外交流和合作广泛深入,为开展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网络。

《西部大开发》:我国经济报刊已有少量的研究机构,是不是都可以称之为“智库”呢?

卫思宇:目前中国经济报刊研究机构虽然有,但高水平的智库还不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一流报刊智库有较大差距。中国经济报刊智库应具有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五大功能。

中国经济报刊智库不仅仅要建言献策,还要为国家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战略研究成果,及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研究资料和宏观政策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能引导舆论,特别是能够发出中国声音,这也是经济报刊的根本。

战略研究、建言献策、引导舆论和国际话语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和科学研究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报刊智库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组织,但是,几乎所有的经济报刊智库往往都是以学术组织的形式出现的。经济报刊智库研究方向和成果的实用性,决定了经济报刊新智库与传统研究机构的差异。

经济报刊智库产出的研究成果不是主要通过论文等形式显现的,而是通过一种类似于政府采购的方式卖给政府或者企业,为政府、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在经济报刊智库建设中,如何评价智库水平,如何评价智库成果的优劣,不仅是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国家传媒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西部大开发》:中国特色新型经济报刊智库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卫思宇:一是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既要有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各国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又能立足基本国情,服务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二是体现经济报刊自身优势和特色,紧扣国家治理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三是要有发展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通过深化改革,促进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优化组合,不断提高智库的创新活力。四是能拿出既有前瞻性、战略性,又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成为治国理政决策的思想高地,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智库品牌。

人才是经济报刊智库的第一资源和建设核心,应立足中国经济报刊特点,以记者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打造经济报刊智库品牌。

《西部大开发》:推进中国特色新型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有哪些?

卫思宇:中国特色新型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化同步”新要求,聚焦国家急需,明确建设目标,立足经济报刊特点,以记者为核心,以机构建设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以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经济报刊智库品牌。

主要举措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是建设新型智库机构。这是智库建设的重点,我们将协同北京泛亚智库国际咨询中心,重点以革命老区、特困县基地建设研究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经济报刊新智库,带动经济报刊智库总体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专题数据库和经济转型实验室建设,推动报刊智库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结合经济报刊“走出去,走下去”计划的实施,通过建设一批区域问题研究机构,支持经济报刊智库积极参与和设立区域组织、参加与举办国际培训等,扩大中国经济报刊智库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是通过凝聚高端智库人才、加强青年后备力量、推动经济报刊智库人才交流,培养和打造智库队伍。人才是智库的第一资源和建设核心,首先要凝聚一批立场坚定,造诣高,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熟悉政策制定的高端人才,创造条件支持和引导他们围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及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及时向中央各部门建言献策,并以各种方式引导舆论;同时要注重加强青年学术后备力量,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还要通过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实际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参加智库研究,推荐智库核心人才到基地挂职锻炼等重点举措,推动智库人才交流。

三是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是制约经济报刊智库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推动智库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好渠道和平台的问题。要通过鼓励对外开展合作研究、支持举办高层智库论坛等,加强中外经济报刊智库交流平台的建设;通过完善集中报送专家建议的工作机制,建立咨询报告数据库,跟踪汇总分析相关信息等,加大智库成果报送力度;同时要规范流程,严把成果政治关和质量关。

四是创新智库组织管理。建设新型报刊智库,关键是深化综合改革,推动管理和组织形式创新。主要推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大力推动协同,强化报刊与政府、报刊与报刊、报刊与企业合作,建立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协作机制,改变封闭分散、各自为战的局面;(二)改进科研评价,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标准,加强绩效评估;(三)改革项目管理,建立完善后期资助方式等;(四)从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政策配套支持、加强经费支持等三个方面为智库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大开发》:当前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重点领域有哪些?

卫思宇:中国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总目标是:服务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这一目标,结合经济报刊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按照国家重大需求与报刊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力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外交与国际问题、“一国两制”实践与推进祖国统一这领域里,找准关键环节,瞄准国家急需,凝练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

《西部大开发》:经济报刊智库如何瞄准国家需求,明确主攻方向?

卫思宇:发现和找出真正需要研究和咨询的问题,是智库研究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这要求智库与实际部门建立起密切联系。一是要密切跟踪重大决策。全程紧密跟踪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提供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同时要加强战略研究,就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提供决策储备。二是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如选拔推荐智库优秀学者到国际组织任职、到基地挂职,参与政策制定,推动智库人才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三是要建立与需求对接的新模式。邀请实际工作部门直接参与选题征集,共同确定智库的重点任务,联合组建研究团队,从源头上解决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拓展成果应用渠道,完善专家建议报送机制,打造经济报刊智库成果平台,增强对政府决策和社会舆论的渗透力、影响力。

《西部大开发》:如何使经济报刊智库推出更多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

卫思宇:真正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政策建议,必须有厚重的理论、多学科的视角和先进的方法作支撑。经济报刊智库不仅要出对策,更要出思想,谋战略,特别是在一些前沿应用问题和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范式上取得突破。

提高经济报刊智库建言献策的质量,一是发挥经济报刊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重点支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研究项目,推出对理论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为提升应用对策研究水平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着力推动跨行业研究,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三是大力推动方法创新。吸收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实验室和数据库建设,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为经济报刊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和条件保障。

《西部大开发》:人才培养是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功能,经济报刊智库如何处理好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发挥人才培养优势,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卫思宇:人才培养是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根本任务。一是要凝聚一批立场坚定、学术造诣高、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熟悉政策制定的高端人才,创造条件支持和引导他们围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及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及时向中央各部门建言献策,并以各种方式引导舆论;二是注重加强后备力量,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三是通过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实际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参加智库研究,推荐智库核心人才到实际部门挂职锻炼等重点举措,推动智库人才交流。

《西部大开发》:智库建设在推动经济报刊社发展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卫思宇:智库建设是经济报刊社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建设的总揽性抓手。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以及经济报刊社“走出去,走下去”计划都可以通过智库建设来推动。我相信,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中国经济报刊智库研究中心品牌,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报刊社的综合改革,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报刊社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使之成为中国梦的代言者。

(本刊记者张永军采访整理)

链接

中国经济报刊社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进中国经济报刊社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提出倡议,制定本计划。

一、服务国家决策,明确建设目标

1.明确经济报刊社智库的功能定位。经济报刊社智库应当发挥战略研究、建言献策、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一是发挥中国经济报刊的优势,着重开展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围绕重大突出问题,开展全方位的综合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三是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发挥自身优势,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释疑解惑,引导社会舆论,传递中国梦正能量。五是发挥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推动公共外交。

2.建立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智库组织。按照总体设计、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原则,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打造中国经济报刊社智库品牌,带动经济报刊社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一是以记者为核心,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人才和咨政研究团队。二是以智库建设为重点,培育建设一批具有集成优势的新型智库。三是以项目为抓手,提高应用研究项目实践质量。四是以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拓展转化渠道,搭建高端平台。

二、聚焦国家急需,确定课题主攻方向

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结合报刊社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经济报刊社各类智库机构、人才团队和项目设置,凝炼智库建设的主攻方向,力求在以下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取得突破。

1.经济建设。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农问题、财税体制改革、金融创新与安全、粮食与食品安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研究。

2.政治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发展人民民主、行政体制改革、公共治理创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司法体制改革、民族与宗教问题等重点领域研究。

3.文化建设。围绕提升国家软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重点领域研究。

4.社会建设。围绕民生保障与改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教育现代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口发展战略、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重点领域研究。

5.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国土开发、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研究。

6.党的建设。围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重点领域研究。

7.外交与国际问题。围绕维护国家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周边环境与周边外交、新兴国家崛起、海洋战略与海洋强国政策、反恐维和、全球治理、公共外交等重点领域研究。

8.“一国两制”实践与推进祖国统一。围绕“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等重点领域研究。

三、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新型智库机构

1.以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智库研究中心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部级智库。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总体要求,深化经济报刊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总体布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认定和建设一批智库中心。

经济建设成果篇6

【关键词】经济林高产优质发展思路

经济林已成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为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政策扶植,科学规划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经济林的发展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大作用。但经济林的发展不是个短期的盈利项目,不能给农民带来即时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政府切实加强对经济林发展的宏观管理,合理制定规划,联合相关部门从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两方面双管齐下。2007年8月,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等7个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从税收、财政、金融等多方面实施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其中对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经济林果品储运、保鲜、分选、包装、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及现代物流配送产业等给予明确的产业扶持。从良种的引种、繁育到科学种植、规模化推广,从招商引资到产—供—销一条龙的基地建设,到各项目资金的投入到品牌的建立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二、科学种植,提高品质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产业化步伐的加快,经济林产品的供给在整体上已从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产品的优势正在由以前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目前我国果品品质虽然已有大幅度提高,但仍存在由于提前采摘而造成的果品成熟度不足、果品颜色和光泽不正、形状不一致,大小不均匀、果实口感较差、风味不正等问题。并且,在果品的生长管理阶段仍存在着使用农药不当、滥用生长激素等问题,不可避免的造成果品品质低、农药残留超标,与国际产品标准相差甚远。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水果的优质果率约在35%左右,果品产量中仅有5%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还有近15%是属不合格产品,而发达国家的优质果率已达到70%,符合出口标准的高档果品占50%以上。因此要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科学种植理念融入到经济林产业管理的各个阶段。引导农民对低产园改造和老品种进行改良,选用新优品种,建立新品种种植基地,优化品种布局。根据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名特优经济林新品种,保证优良品种的供应,推广栽培新技术,及时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无公害栽培管理经营理念,多施有机肥,适期疏花疏果,多用系列促产增收增质技术,少用、不用植物生长激素,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适时采收、贮藏、运输,有利地提高经济林产品质量,保障了经济林产业较快发展。

三、产品深加工,品牌促发展

在我国,重生产轻加工、重造林轻管理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我国是经济林产品生产第一大国,但创造经济效益方面多为原料直接出口,产品加工率较低,经济林产品加工是当前生产中薄弱环节。比如,水果深加工比例仅占水果总体产量的11%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果品加工占果品产量的比例一般都在35%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达到80%~90%以上。因此为使产品增值,提高经济效益,要加强深加工环节的力度。建设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要按工业投资建设程序进行,依托当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必须进行市场调研,可行性论证,切忌盲目性投资。开展深加工、精加工,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在深加工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自有资金与引进资金相结合,科技支撑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结合当前形势与长远利益,注重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区域化生产,扩大规模效益,形成基地经济新格局。

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的竞争.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产品从诞生之日起就应当拥有自己的品牌。因此要不断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推进品牌型建设。健全市场机制,转变产品重加工,轻销售的现状,做到生产—品牌—销售三项接轨,增加品牌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引导农民走产业化路子,调整产业结构,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地域特色,避免注册商标的重复性竞争,避免“一种特色产品,多个注册商标”的分散局面。我们要开拓经济林产品市场必须要创经济林产品名牌,实施品牌战略。

四、经济林产业化

为实现经济林的高产优质发展就要实现经济林的产业化。经济林产业化是指规模化、标准化、批量化商品生产,产品绿色化的科学经营体制,经济林的产业化包括前阶段的栽培产业化和后阶段的加工产业化。经济林的产业化可建设发达的果品产业体系,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林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经济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实现经济林的产业化要逐级政府加强领导,完善产业化建设机制,大力开展政策服务,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从资金、技术、人员、税费、服务等各方面构建产业化建设的政策扶持体系。制定科学的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把有限的资金放到重点上,大力培育壮大经济林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实现品牌化。

在经济林的发展过程中,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政策和资金双管齐下。科学种植管理,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配套建设果品的深加工行业,促进二三产业的稳定发展。实施名牌战略,利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经济林产业化程度,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全方位推动我国经济林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素英,长治.经济林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中国林业,2009:33.

[2]李志宏,周晓明.以增长经济林资源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林业.林业资源管理,1995,(4):63-65.

[3]叶慧坤.经济林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以平和县为例.林业建设,2009,(1):23-26.

[4]刘莲玉.桑植县经济林产业化建设初探.湖南林业科技,2009,36(2):95-98.

[5]种伟.关于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潜力和机遇的思考.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5).

[6何方,杨模华,张斌.现代经济林产业化建设与经营世界.林业研究,2008,9(21):159-161.

[7]潘德森.发展优质高效经济林的建议.湖北林业科技,1995,12(92):40-46.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致老师感谢信范文9篇
  • 下一篇: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汇报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