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数学建模评奖标准(6篇)

时间: 2024-01-18 栏目:公文范文

数学建模评奖标准篇1

关键词:奖助学金制度现状模式优化

当前各个高校实行的高校奖学金制度都是相对比较完善的,高等学校的学生资助体系都是三位一体的,其中包括国家类、学校类和社会类一些奖学金。

1.奖助学金存在的问题

1.1没有做好宣传工作

这类问题主要是在各类奖学金评选的过程中,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传播不到位。很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只重视评选过程,而对于及时宣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各种奖助学金政策,并没有引起重视。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学生的不了解,也造成了很多学生符合条件但是没有申请。除此之外,对一些学生获得奖学金之后的宣传还有榜样树立中所做的工作也相对较少。如果各类高校能够在学生一入学就对他们进行奖助学金的各类政策功能还有意义宣讲,就可以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把奖学金的评选标准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并且能够为了这一个目标努力,使得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也能更加努力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奖助学金的激励作用。

1.2助贫难度大

能够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是高校设置奖助学金的根本目的。调查却发现,高校中很多普通学生要比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还要高,出现这种现象,还是由于贫困生生活压力比较大,课下时间并不能像其他学生一样学习,因为他们要为了每个月的生活费而奔波劳累,造成他们包括学习在内的综合素质和表现都受到了影响,品学不一定就能兼优。而且很多学校奖学金设置的宗旨都是以奖励优秀为目的的,在获得奖学金的机会上贫困生少很多。因为奖学金评选的规定性还有授奖范围的局限性,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想要依靠奖学金实现助贫就更加困难。

1.3评定标准不够具体化

我们通常都会发现,不论是奖学金还是助学金,不论是部级还是高校自设的奖学金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申请条件还有评定标准都比较笼统模糊。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是国家奖学金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学习成绩在班级前几名之内都可以算作优异。而国家励志奖学金则要求“学习成绩优秀”,一样也没有具体的标准,排名靠前的都可以算作成绩优秀。国家助学金的要求更加抽象,“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这样的要求很难界定。因此,很多高校在国家奖学金评审问题上增加了条件限制,就是在校内获得一等奖学金,等等,但是要求看似更加具体,等到实际操作时还是会有学生符合这种条件。这些原因可能会给高校奖学金评选带来一些麻烦。

2.奖助学金的模式要进行优化

2.1规范评定制度

当前高校奖学金的评定方式存在不够透明的问题,这是需要进行完善的,因为如果奖学金的评选方式评选制度都不能广为人知,奖学金对于学生的激励性就会大大降低,对于奖学金的评选我们要坚持三公原则并且择优录取,要成立奖学金的评审小组。在贫困学生本人提出申请之后,由各个学院的评审小组进行评议并且选出等额的学生候选人之后,由各学院成立的复评小组进行复审,至少要有两名学生代表对拟获奖学金的学生建议名单进行复审之后,再把名单在本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而公示之后如果没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可以上报学校,对于各学院拟获奖学金的学生建议名单再由学校自主管理机构进行全面复查。

评比方式要更加民主,因为符合申请资格的学生总数总是大大超出实际的奖学金名额,怎样在符合条件的学生中评选很重要,公平的竞争,民主的评议,都是奖学金评选中的重要根据,同时,这种民主评议很好地体现出了高校管理中的民主。

2.2构建育人体系

在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时候要本着“资助为本,育人为先”的理念,不断完善育人工作体系,除把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好之外还要注重加大对贫困学生的人文关怀,并且通过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解决他们精神层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贫困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可以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对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还有社会公益活动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以此回报国家和社会,并且有机地把学校经济资助和育人工作结合起来,进而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2.3完善认定体系

为了确保申请奖学金证明资料的真实性就要加强认定制度建设,对于贫困认定还有证明的材料在当地相关政策落实上加大监管力度,并且试着建立一种对为学生开具证明材料的相关部门进行追究责任的制度,逐步建立管理平台,学校、政府和社会之间各方面都能互相沟通和信息共享,从而提高证明材料的可信度。

针对贫困生建立动态的数据库,对于贫困学生的档案能够动态地管理,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把具体家庭困难情况还有父母的职业、收入等相关信息都囊括在内,并且进行动态化管理,及时跟踪调查,相关信息,从而形成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平台,并且把这些工作及时在网上公布,使贫困生的认定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

2.4完善监督机制

奖学金机制中舆论监督体系的建立,是在资助完成之后形成的反馈机制,接受同学们的监督。在奖学金认定之后,对于获得奖学金学生的家庭信息,班主任、辅导员要进行重点了解,要把资助金的实际去向全面准确地落实,并且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挥霍浪费资助金的情况,要收回奖助学金,并且取消其一切获得资助的资格,再将奖助学金转给其他符合条件的学生。

总之,在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要把这些问题都充分考虑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把工作落到实处,发挥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穆建亚.国家新奖助学金的特点与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政策学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2).

数学建模评奖标准篇2

近年来,各基层国税机关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机构规范,合理调配了人员,理顺了税务岗责体系,初步实现了绩效考核、能力评估、考勤管理的干部管理新机制。但综观干部队伍现状,形势仍不容乐观。

(一)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税务系统在上个世纪进人的方式主要是各单位自行吸收和安排,干部中没有很多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以某县局为例,正式在岗人员134人,按学历分,本科以上学历人员24人,占总人数的18%,大专以上学历人员69人,占总人数的51%,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41人,占总人数的31%,而具有职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只有9人,占总人数的7%;按专业分,税收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42%,计算机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4.2%,文秘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0.9%,法律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0.9%,其他职前无专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2%。通过上述分析,表现出高学历人数不多、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比例低、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特点。

(二)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一是干部管理工作分析不够,缺乏有效的干部管理工作分析机制;二是干部管理落后于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干部管理方法和手段还停留在过去的一些老办法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措施不多,凭经验认定和办事的现象普遍。三是级别分层不规范,任职资格体系没有科学建立。

(三)科学运作平台缺乏。干部管理没有建立起人员分配、培训、业绩评估、报酬管理与工作紧密结合的机制,还是停留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样多”的分配体制上,不能调动绝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干部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影响税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仍未建立,考核方法陈旧,往往以民意测验代替考核;考核中没有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税务人员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注重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影响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五)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干部配置缺乏以能职匹配和双向选择为主的运行机制。有的岗位未根据工作责任、难易程度、工作量和重要性区分不同岗位对能力倾向的不同要求。有的岗位未以岗位能力需求和现有人员能级状况为基本前提,实现岗能优化配置。三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未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上岗条件进行双向选择。

二、构建国税税务干部管理体系的思考

(一)建立税务干部规划体系。一是开展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分析工作的性质、任务、标准、职责和权限,进而确定担任工作所需的资格条件、能力和素质要求的过程。二是进行职位分类分层管理。(1)职位分类。可分为税收业务类和行政事务类。税收业务类可分为税务征收类、税务管理类、税务稽查类,行政事务类可分为税务信息类、行政管理类。(2)人才分层。可分为稀缺人才、核心人才、通用人才、辅助人才。(3)确定人才结构。税务征收类职位侧重于操作性,辅助人才结构应占其最主要的地位。税务管理和税务稽查类职位侧重于专业性,通用人才应占绝大多数。税务信息类职位侧重于知识性和技术性,稀缺人才应占最主要地位。(4)实行差异化的人力资源政策。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不同的管理,对稀缺性人才可以采取聘任的方式进行管理,对辅人才则可以采取合同制进行管理,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三是建立任职资格系统。任职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素质的总和。任职资格系统是以工作分析和职位分层分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以职位说明书为载体,由职位基本资料、职位工作描述、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四部分组成。五是构建编制核定模型。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最终要落实到编制核定上,可以借鉴企业人力资源定编定员方法,建立税务机关编制核定模型。

(二)建立现代化税务干部素质评价体系。一是构建税务干部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主要由品德素质结构、身心素质结构、能力素质结构三部分内容组成。二是构建素质模型。包括素质要素、素质级别和评价方法等内容。三是实行能级管理。能级管理是素质模型中的一部分,是素质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个运用制度,它根据税务人员素质评价的结果进行评定分级,以此决定税务人员的使用和待遇,实现税务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建立现代化税务干部配置体系。一是建立干部配置制度体系。当前应建立的制度主要有持证上岗制、招聘录用制、缺位竞争上岗制、全员竞争上岗制、干部任期制、干部试用期制、轮岗交流制、专家人才聘用制、合同雇佣制等。二是建立干部配置模型。一要对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判断现有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是否合理,从而确定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并进而选择配置方法、制定计划和方案。二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借助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等工具对待选对象进行筛选,以获取需要的人才。三要采取录用、提拔、岗位轮换、兼职、借调、调任、降职等方式用人。四要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更有效的改进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

(四)建立现代化税务干部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一是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税收业务类岗位,可选取量化指标。对非税收业务类岗位,可以确立岗位目标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对所有岗位设立辅助指标,如考勤指标,考核工作态度。二是建立量化考核制度。(1)建立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指标。(2)确定科学的考核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型。(3)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制考核软件,并从征管系统中读取考核信息,实现计算机自动考核。

数学建模评奖标准篇3

关键词: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137-04

褒奖科技进步是党和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科技进步助推山东省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提高山东省经济运行质量和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明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的支持重点和前进方向,同时为更好地了解与研究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评价的现状,加强科技奖励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重新构建和研究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

一、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评价现状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本世纪前二十年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科学技术进步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攻坚期。科技成果奖励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和推动科技进步的核心制度因素,制定客观、公正、全面、可操作的指标体系是进行科技奖励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内在基础。2003年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联合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和《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明确了科学技术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中国科技评价历经四十余年,使得科技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科技管理工作取得很大进步。山东省2007年制定的科学技术奖励评价指标体系,极大地推动了以后若干年的科学研究工作。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管理手段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对科技管理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现行科技奖励评价指标体系逐渐暴露出了部分弊端。

(一)同行评议仍是目前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主观因素影响大

近年来,科技成果管理部门也在努力寻求一种更为客观、公平、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但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同行评议仍占据主导地位。同行评议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经验作用,减少因信息数据不全或不精确而产生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是在高度客观化的科学领域,专家逻辑上的错误将直接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一个专家的意见直接影响到整个评审组的评价方向,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对项目申报单位来说有失公允。

(二)定性评价指标仍占主导地位,虽然主观上力求实现成果定量评价,合理匹配定性、定量指标,但客观上并未得到真正改善

无论是学术研讨还是实际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都在强调定量评价的重要性,也相应的筛选了部分定量指标,但从现行的指标体系来看,绝大部分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标准仍是采用定性的判断——通过专家咨询赋予主观的分值,并没有在实质上实现从量的角度进行衡量,从客观上讲,定量指标的设置并没有改变定性指标的本质,缺少由第三方直接采集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定性和定量指标分配数量也应该有度的概念,不同类型科技成果可量的指标数量应该有所区别,而所设置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衡量成果的全部价值,体现成果的重要性从权重多少进行区分。

二、科学技术奖励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公正地评价科技成果的重要保证,是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时,按照科学、完整、简便的评价指标,进行公正、准确、客观的评价。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科技奖励与评价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学术特点,科学技术奖励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

(一)客观公正

科学技术奖励与评价的目的是科研激励和科学引导,因此客观公正是设置科技奖励与评价指标的重要原则,也是首要原则。按照《关于贯彻国家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的意见》,“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保证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客观公正原则首先,体现在评价指标的实际环节,在充分考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不同奖项的特点差异,更加客观的评价项目价值;其次,客观公正还体现在权重赋值的差异上,新的指标体系通过权重赋值的差异,体现不同奖项评价的侧重点和导向性,以便彰显成果特色;最后,客观公正体现在对指标评分标准的具体化上,细化二级指标,量化三级指标,使得评价过程更加理性、客观,从技术层面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

(二)全面性

由于不同奖项的设置目标和评价标准各有侧重,需要从科学价值、创新程度、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分别进行衡量,个别奖项还包含一些独特评价内容。因此,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奖项的设置目标,确定不同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全面涵盖了体现科研成果水平和特色的各个领域,从多角度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防止成果的片面性。

(三)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设计评价指标的重要原则。对原有体系中能够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通过科学方法直接获取或通过简便易行的方式计算得到。定性指标则借助于同行专家能力做出判断。应尽可能避免指标度量的模棱两可、晦涩难懂和无法度量。

具体来说,无论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测定和计量技术,尽可能地采用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经过量化的指标,其质的差异才具有更精确、更深刻的特征;各级指标内涵要明确具体,末级指标要用可操作化的语言界定,易于实施。

数学建模评奖标准篇4

一、市长质量奖的设置和评审原则

(一)市长质量奖是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主要授予我市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产品、服务、经营管理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或组织,包括提供公共服务的非政府机构和为我市质量振兴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二)市长质量奖的评定工作以促进企业或组织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宗旨,以社会公示、专家评议、政府决策为科学程序,以政府积极推动、引导、监督为保证,不断推进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和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市长质量奖的评定工作在企业或组织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严格标准、优中选优,坚持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增加企业或组织负担,适当考虑企业规模和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等政策,确定授奖奖项。

(三)市长质量奖为年度奖,原则上每年授奖企业总数不超过10个,个人不超过5个,当年达不到奖励条件的,奖项可以空缺。奖项评审不向申报组织或个人收取任何费用,奖励和评审工作经费列入当年度市财政预算。

二、市长质量奖评审的组织管理

为确保市长质量奖评定过程及评定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由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立市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市长质量奖的组织管理工作,评委会下设秘书处,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委会成员由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知名学者、质量专家、企业管理专家、行业人士和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等社会各界人士组成。评委会主任委员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联系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担任。其他成员由秘书处提出初步名单,由评委会主任委员审定。评选委员会成员实行任期制,每届原则上不超过5年。

评委会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推动、指导、监督市长质量奖评定活动的开展,决定市长质量奖评定过程的重大事项。

(二)审批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实施指南、评定工作程序等重要工作规范。

(三)审查、公示评审结果,确保评审结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向市人民政府提请审定市长质量奖拟获奖企业或组织名单。

(四)涉及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时,邀请市监察部门参与市长质量奖评定的监督工作。

秘书处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制(修)订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实施指南、申报企业行业分类标准、工作程序、管理制度等。

(二)组织制(修)订评委会成员资质标准及管理制度。

(三)组织制(修)订评审员资质标准及管理制度;选拔、培训、考核并建立评审员专家库,组建独立的专家评审组,建立评审员绩效考评的优胜劣汰机制。

(四)组织编制市长质量奖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国际先进质量奖评定标准的跟踪研究。;

(五)负责受理市长质量奖的申报、组织评审以及宣传、推广和培育工作。

(六)调查、监督申报及获奖企业或组织的经营管理实况、企业道德及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

(七)组织考核、监管评审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

(八)向评委会报告市长质量奖的评审结果,提请审议候选企业或组织名单。秘书处在开展市长质量奖的评审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技术机构及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市直有关主管部门、旗(区)质监局、市行业协会分别负责本系统、本辖区和本行业申报企业或组织的培育、发动和推荐工作;宣传、推广获奖企业或组织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协助推荐专业人员担任评委会委员。

三、市长质量奖奖项和申报条件

(一)市长质量奖奖项设置。市长质量奖分设组织和个人两个奖项。组织奖授予在市内登记注册,质量管理绩效显著,产品质量(含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在自治区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对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企业;个人奖授予在质量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涉及到质量科研、质量改进和攻关成果的评审)。

(二)企业申报市长质量奖的基本条件。

1.在市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合法生产经营5年以上;

2.建立了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自我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3.认真贯彻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积极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质量工作成绩显著,近3年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质量水平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4.品牌优势突出,社会美誉度高,具有良好的质量诚信记录;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名牌产品、自治区服务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自治区著名商标、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奖、自治区重点培育的出口名牌企业优先列入评审范围。

(三)个人申报市长质量奖的条件。个人申报市长质量奖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从事质量工作10年以上;

2.质量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社会知名度高;

3.具有卓有成效的质量管理理论研究成果或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提高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

4.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5.个人所属的组织近3年内无重大的质量、安全、设备、伤亡、火灾、爆炸、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事故。

四、市长质量奖评审标准及方法

(一)市长质量奖评价根据《市长质量奖评价标准》,分组织和个人两部分。为保证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有效实施和在不同行业评审工作中的一致性,在同一标准要求下,可按农业、制造业(含建筑业)、服务业等分别制订评定标准实施指南。实施指南将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重点在经营规模、质量管理、科技进步、市场占有率、诚信记录和社会贡献等方面拟定推荐标准,以保证市长质量奖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二)市长质量奖的评定主要包括申报企业资格审核、材料评审、现场评审和专家评委会审议,材料评审和现场评审均须依据评定标准逐条评分后进行综合评价。

(三)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的总评分不得低于限定分数,若当年申报企业或组织的总评分低于限定分数,该奖项将空缺,限定分数另行议定。

(四)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根据质量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可适时进行修订。

五、市长质量奖评审程序

(一)每年度市长质量奖评定前,由市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在政府网站及媒体上公布本年度市长质量奖的申报起始和截止日期及工作安排。

(二)组织或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如实填写《市长质量奖申报表》,按照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交自评报告,同时提供有关证实性材料,经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旗区质监局及市行业协会之一签署推荐意见后,在规定时限内报市质监局(市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受理。市质监局对申报企业或组织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材料是否齐全进行审核,确认符合申报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名单。

(三)秘书处要建立市长质量奖评审员专家库,组建若干行业评审组,各评审组必须由5名以上(含5名)的评审员(其中含行业专家)组成,评审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评审员应经过秘书处组织的专业培训,获得相关资质后方能从事市长质量奖的评审工作。市长质量奖评审员资质标准及工作守则另行制定。

(四)秘书处组织评审组对企业或组织提交的自评报告等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照评定标准逐条评分,形成材料评审报告,并据此提出现场评审企业或组织名单。

(五)通过材料评审后确定的组织或个人,由评审组按评定标准进行现场评审和社会满意调查,形成现场评审报告和社会满意调查报告。

(六)秘书处根据材料评审报告、现场评审报告和社会满意调查报告,按得分排序,提出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或组织候选名单,提交市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审议表决后确定拟奖名单。

(七)市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拟奖名单。

(八)经公示通过的拟奖名单,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定批准后,由市人民政府表彰奖励获奖企业组织或个人,由市长向获奖企业或组织颁发市长质量奖奖杯、证书和奖金。

六、市长质量奖奖励标准及用途

(一)市长质量奖奖励经费和评审工作经费共计500万元列入年度市财政预算,市人民政府每年分别向获得市长质量奖的组织奖励30—50万元、个人奖励5—10万元。

(二)对获得市长质量奖的组织和个人在科研、项目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有关资金、政策扶持,优先推荐申报自治区主席质量奖。

(三)市长质量奖奖金主要用于获奖企业的质量持续改进、质量攻关和人员培训、质量检验机构和实验室建设等投入。

(四)获奖组织和个人在获得奖励5年内,未被撤销奖项的情况下,可以在有关活动中宣传获得市长质量奖的荣誉,但必须标明获奖的时间。获市长质量奖组织和个人再次申报应于五届以后。再次获奖的,授予证书和称号,不授予奖金,不占当年授奖名额。

七、市长质量奖监督管理

(一)对弄虚作假,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市长质量奖荣誉的组织或个人,市质监局可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决定撤销其市长质量奖称号,收回奖杯、证书,追缴奖金,予以公开曝光,10年内不得参加市长质量奖评选。

(二)承担市长质量奖评审任务的机构和人员要依法保守企业或组织的商业秘密,严于律己,公正廉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进行评审。

(三)秘书处要会同市监察部门切实加强对评审工作的监督,对在评审过程中、、、造成不良后果的机构或个人,有权取消其评审工作资格,并提请其主管部门或所在工作单位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数学建模评奖标准篇5

由于全国标准与各州立标准在内容、重点、特色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导致各州设立的课程、教学以及评估都自成体系,州之间的教育差距难以协调、弥合。而各州为了逃避NCLB法案中学校学业成就不达标而遭受严厉惩罚的后果,纷纷下调教育标准,降低了教育问责制度的权威性与实效性。为此,奥巴马政府推出了力争上游”计划(RacetoTheTop),拨款43亿元鼓励各州进行教育改革,更明确提出应出台全国统一标准,改变各州课程、评估标准不一的失衡局面。全美州长协会(NGA)与州教育长官委员会(CCSSO)在2010年6月共同颁布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CSS),以期统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施学生能达到升学与就业准备”能力的教育问责。该标准是全美48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和2个海外属地共同参与研制,因此各州积极调整本州课程与评估体系设置,确保与新标准匹配和同步。如符合各州升学与就业标准的评估系统应该能做到有效测评CCSS的广度和深度;能评估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能支持学校进行改善措施;能有助于促进标准提升等。统一的标准规定了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国家期望能力,而问责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这一期望能力的状况。因此,评估标准与课程标准应保持一致性,包括知识内容、知识样本分布、知识广度以及知识深度等方面。知识内容一致性关注评估项目所涉及的主题与课程标准的内容主题是否一致,考试知识点与课程标准知识点应确保吻合;知识样本分布一致性是指课程标准中每个知识点在关注程度与数量上能在评估与课程标准中均等分布,即每条课程标准都有同样数量的评估条目测量,且这些评估条目的分值应相等;知识广度一致性是要求课程标准中设计的知识跨度与评估项目包含的一致,即保证课程标准中每个知识点都得到评估;知识深度一致性是强调评估内容考察的认知要求与课程标准中的期望程度一致。只有当评估标准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时,评估信息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评估数据。

二、完备多元的学业测评系统

为保障学生学业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美国建立了完备多元的学业测评系统,从测评主体、评价过程以及测评方式上保障学生得到全面、规范和多元的学业评价。首先,美国绝大部分州为了有效检验州范围内各个学区、学校和学生是否达到了设定的内容标准,都为基础教育的每一年级设立了全州的评估考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测试体系。以马里兰州为例,该州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不同层次的完备的州测试评估体系,并由州教育部将测评结果书面通知到每位学生家长。评估测试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首要体现的是为了一切学生”的特点,即确保学生不会因为经济困难、少数族裔、身体残疾以及英语障碍等方面原因而导致学业成就薄弱。该体系包括了幼儿园入学准备计划、学校评估考试以及各类学校替代考试。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考试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评估途径和机会,真正确保政府在比较公平和正义的条件下帮助学生通过评估考试。问责考试评估通常有三个环节,即命题、评测与数据转换。命题通常采用题库的形式。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有比较成熟的考试系统和庞大的市场,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等考试机构提供了大量的考试与试题。许多州也都委任专业的评估中介机构建立了基于该州课程标准的试题库,并研发或购买了适当的试题抽样技术,确保试题尽可能低重复且涵盖了核心内容。评测环节主要是检测与评分,即设定适当周期的检测时间和评分规范。考生经过了标准化测试之后,各州将测试及其他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该州的年度进步指标AYP、评估指标、毕业指标以及人口统计指标四类)进行整理、分析并据此建立有效的评估模型或调整合理的教育标准,从而对各个学区和学校实施科学评估。学生学业成就问责评测主要通过传统的纸笔考试并结合表现性评估的方式进行。传统的纸笔考试因为评分公正、成本低且信度、可比性和规模性较高等优点,一直是美国问责评价的主流方式。然而,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和纸笔考试的局限性决定了问责评估数据采集还需要借助表现性评估这一技术途径。随着NCLB后各州逐渐暴露的降低标准”、应试教育”等问题的出现,美国教育界一方面从问责数据分析环节进行评估评价模型改良,即由单一的终结性评估改为诊断性、形成性以及终结性合为一体的复合型评估模型;另一方面则从问责数据采集环节加入表现性评估途径作为辅助。学业成就不再局限于事实性知识的掌握,而是扩展到分析问题和批判思考的认知能力、表现性技能以及情感素质等,这些特定的学习目标需要合适的测评方式去评估,而表现性评估正是纸笔考试的重要补充。

三、全面规范的问责报告制度

问责报告是美国教育问责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为公众提供清晰、准确的教育评估信息,有助于家长对办学质量与学业状况等信息进行理性择校;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对自身与学生有更好的关注与了解,学校可以根据报告进行改进并达到更高教育标准。教育问责通过向专业人员的赋权,以评估结果来保障教育质量,而问责报告则是将赋权对象扩展到家长和社群,是评估型政府”通过教育分权促进发展的理念体现。美国各州在教育问责报告的撰写、内容以及公布上都有较大差异,NCLB后问责报告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实施规范和内容框架。NCLB要求各州三种教育报告,即评估报告、项目评估报告以及问责报告。评估报告通常用于学生、教师、学校、学区以及州的学业绩效表现总结,由评估中介机构开发或使用评估模型完成;项目评估报告是各类项目的活动与服务的情况总结,通常由各州教育局或学区负责向州内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问责报告是与州问责体系密切相关的州、学区与学校不同层次的报告,以及各州向联邦教育部提交的年度报告。从报告的信息内容看,问责报告作为问责制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要反映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满足公众对于当前学校教育状况的知情权。因此,教育问责报告要体现出学校在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情况,必须在内容上有一个完整且合理的指标信息框架。美国基础教育问责报告内容通常应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即学生学业成就信息,包含学生学业表现相关的各类数据信息;学生受教育机会信息,包含学生受教育机会相关的数据,如接受教育的时间、学校提供的课程等;学生受教育情境信息,包括影响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因素,如学校环境、学区环境以及学校或政府的相关努力等;技术型说明信息,包括各种术语的通俗解释,确保报告内容易于理解和简洁。从报告的报告层次看,NCLB要求问责报告应在每学年初进行,反映上一学年的学业情况、整改方案以及发展趋势,包括州、学区、学校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问责报告因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见表2)。各州没有报告的义务,只须按规定每年向联邦教育部提交年度报告,但绝大多数州也通过网络及媒体门户向公众进行报告;各学区按照规定必须通过网络、媒体或公共机构等几种途径向本学区的所有学校、社区、家长进行报告;各学校与学区的报告信息中会提醒当地家长关于该区接受第一条款”的资助状况和信息,以及各学区或学校的教师资格情况、州学术评估成就水平等。

四、责任共担的问责奖惩机制

数学建模评奖标准篇6

一、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做强铜产业、做大非铜产业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不时壮大工业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提升整体水平,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快速超凡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

强化各地抓项目、抓投入,通过工业项目建设竞赛活动。特别是抓大项目、抓新项目、抓特色项目的意识和举措,加强对项目的调度督查和协调服务,推动一批重大项目早日落户、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早日竣工、投产。使全年市属固定资产工业项目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非铜项目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数同比增长20%以上。

三、考核奖励方法

(一)考核范围

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落户的工业项目。

(二)奖项设置

优胜奖在达标单位中评选,本次竞赛活动设达标奖和优胜奖二个奖项。不重复进行奖励。

(三)达标条件

并且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非铜项目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数同比递增20%为达标。全年固定资产工业项目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0%。>

(四)优胜奖考核方法

1.考核指标

1全年固定资产工业项目投资总额。

2当年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非铜项目2000万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数及增幅。

3当年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数及投产率。

4新纳入规模以上企业个数。

5项目建设调度情况。

2.评分办法

1固定资产工业项目投资总额计分用报告期实际完成数与上年同期实际完成数相比计算得分。负增长不计分。

2当年新建工业项目得分由增幅分和增量分加总确定。增幅分:全年同比新开工项目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得2分。增量分为:每新增一个项目加5分(铜精深加工、水工、节能照明项目加7分)铜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局部。每递增1000万元加2分(水工、节能照明项目加3分)

3当年竣工项目得分由增量分和投产率分加总确定。增量分:每竣工一个项目加4分(铜精深加工、水工、节能照明项目加6分)竣工铜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局部。每递增1000万元再加2分(水工、节能照明项目加3分)投产率分: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投产率同比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加2分,投产率计算公式:当年峻工项目数/当年项目数×100%

4新纳入规模以上企业得分按增量确定。即:每新增一个纳入规模以上企业加30分。

5各考核对象按月及时、准确上报项目建设调度情况表。

(五)奖励条件和标准

1.达标奖

并一次性奖励10万元。完成达标指标的由市政府授予“工业项目建设竞赛活动达标奖”颁发奖牌。

2.优胜奖

参与考核单位如全部达标,达标者中。则按上述评分方法取前二名,由市政府授予“工业项目建设竞赛活动优胜奖”颁发奖牌,并一次性奖励第一名50万元、第二名30万元;参与考核单位如未全部达标,则按上述评分方法取第一名,由市政府授予“工业项目建设竞赛活动优胜奖”颁发奖牌,并一次性奖励50万元。

四、考核顺序

1.各项考核指标以市统计局提供数据为准

2.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年度考核结果提出评奖意见。经市政府批准后兑现奖励。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工业项目建设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信委主任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统计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招商局、市中小企业局、供电公司及市政府、县政府、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委,负责收集全市工业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督促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各县(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将工业项目建设竞赛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明确工业项目建设竞赛活动责任人和联络员,专门负责活动具体工作。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中秋节假期的作文七篇
  • 下一篇:幼儿教师名言警句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