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颍州的孩子观后感(精选7篇)

时间: 2023-06-23 栏目:写作范文

《关注消防生命至上》观后感 篇1

今天第三节课,老师正在讲台上点评大家的作文,突然,一阵“呜呜……”的警号声响遍了整个校园。老师立即停止了讲课,大声喊道:“同学们,我们的教学楼发生了火警,请马上疏散到操场。”同学们不慌不忙,从书包里拿出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快速有序地向操场撤离。在楼梯口,黄老师正指挥着各个班排队,分两边靠墙迅速地安全疏散,整个过程没有一点喧闹声,只有乱哄哄的脚步声。一会儿的工夫,全校的同学集中在操场指定的地点。一声哨响,体育科潘老师大声宣布了我们“逃跑”用时——48秒!校长满脸笑容:“你们这班逃兵干得不错,珍惜生命,为大人们和消防人员争取了灭火时间。”……这是最近我们学校“消防安全演习”的一幕。

除了安全疏散,潘老师向我们讲述了“防火有六招”、“逃生有六法”、“灭火有六招”等常识。潘老师一将讲解,一边点燃一张报纸,扔进了一个大铁桶内,霎时间,熊熊大火燃烧了起来。只见他拎起了一个灭火器,拉开保险销,将喇叭口对着火桶猛的一喷,一条白龙扑向了火海。只见火苗一下子低下了头,身上冒出了一团团的白烟,顿时,整个操场弥漫着一股白雾,向天空飘散。除了老师示范,还有三位同学被挑中现场体验“灭火”。我们班的黄庭辉争得了“灭火权”,别看他个子小,力气可真大,他轻松地拎起灭火器,使劲一喷,结果火没喷息,还越烧越旺,引得大伙哄哄大笑。原来,他没对准火头,还好潘老师在一旁及时调整了方向,才灭了火。

这次演习,让我们明白了大火无情,预防为主的道理,面对灾害,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幼儿园》观后感600字 篇2

在这个穿着绿装的初夏,又一个国际“六一”儿童节,满怀热情地向我们走来。今年的“六一”与往常的格外不同,这次的“六一”和我国传统的“端午节”走到了一起,我们一家人享受着“两大”节日的快乐。另外,中央电视台还为我们少年儿童奉献一台《在五彩缤纷的节日里》的大型晚会。我期待着节目的开始。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地电视机前, 晚会开始了,我们都非常激动,开场的节目真是火爆,歌舞《飞旋的梦》震撼全场。

最吸引我的还是恐龙故乡常州的仿真恐龙,太逼真了,仿佛恐龙就要从电视里出来了,真想不到,现在的叔叔阿姨们这么厉害,利用现代打高科技,给我们展现了一场十足的视觉盛宴。《樱桃小丸子》、《少年阿凡提》、《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经典动画片的主题曲,都很吸引我。

六个女孩将用优美的身姿表演舞蹈《我的未来不是梦》,讲述聋哑人一步步打开心门,勇敢追逐明天的故事,向观众展现无声世界的斑斓梦想。她们虽然听不见,舞步却毫不含糊,一举手、一投足都与常人无异,而且始终面带笑容、充满自信。节目最后,她们用不太标准的发音高声呼喊“我的未来不是梦”,感动全场。看到如此美好的情景,我想应该好好地珍惜现在,努力学习,长大了做好共产主义接班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和富强

晚会最后以《歌声与微笑》结尾。晚会虽然结束了,但那里的感动人的事,激励人的话语时时回响在我的耳畔,这个儿童节,这台晚会感染了我,鼓舞了我,我要带着这种激情,努力学习,不辜负领导人,不辜负爸爸妈妈,不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纪录片观后感4500字 篇3

西方纪录片美学

结课论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

——《颍州的孩子》评析

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

《颍州的孩子》(the blood of yingzhou district),拍摄于2004年2月,耗时一年多,片长39分钟,是一部讲述中国安徽阜阳颍州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及儿童的真实生存状态的纪录片,也展现了中国大约七万名艾滋孤儿命运。影片于2006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纪录电影节获得全球公共卫生类最佳纪录片奖,2007年2月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杨紫烨——只对生命负责的女导演

《颍州的孩子》导演杨紫烨,华人电影工作者出生在香港,1977年移民美国,先后取得绘画和电影制作硕士学位。身为剪辑师和制片人,杨紫烨涉猎了反映中国社会的广泛主题,和不少知名的美国华裔电影工作者如王颖、陈冲等有过合作,如在1997年陈冲导演的《天浴》中担任剪辑师和副制片,在陈冲导演的另一部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纽约之秋》中担任剪辑师。

她首部执导的纪录片是1997年拍摄的以香港主权移交为主题的长篇作品《风雨故园》,反映的是一九九七香港回归前后香港年青人的心态。2001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一二》,真实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新一代年青人的心态以及中国城乡地区家庭面貌的差异,在2005年5月首度于全美公共电视台公映,之后还应邀参加香港和欧洲等地多项影展并深受好评。这两部片子已被美国多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定为教科书和亚裔研究教材。

2007年,杨紫烨以纪录短片《颍州的孩子》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成为历史上第九位获得奥斯卡奖项的华人。在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合会上获奖的姚明与魔术师约翰逊拍摄的艾滋病防治电视宣传片《姚明、约翰逊公益广告》及纪录短片,也是由杨紫烨导演,该片在国内获得全国艾滋病防治优秀影视作品奖。在央视及各地方台播出的《彭丽媛携手抗击艾滋 关爱儿童公益广告》也由杨紫烨导演。

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杨紫烨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生命。她这样介绍自己:“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命。抗艾、环保都是如此。我希望充满生命力、蓬勃地去工作,电影就是我的生命。如果别人问起杨紫烨是谁?我不用讲太多,就把我的电影拿出来。” 她将电影视为生命,同时又将电影赋予生命的厚重感。作为女性导演,她的电影中却有一种利落的、干净的节制力量,赋予电影一种冷静的基调。杨紫烨对纪录片有自己的理解:“记录变成很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记录,关键是你的主题是什么,可以是城市的历史,或者是个人的经历,有好的主题就可能拍出好的纪录片”,通过拍摄艾滋病纪录片及公益广告,这位女导演找到了自己的主题:对人的关怀,大爱,人和人性。她用实际的行动表明着自己对人文主题的热衷和对自己的同胞持续不变的关注和关怀。

2002年,杨紫烨无意中在美国报纸上看到了关于中国艾滋孤儿的报道,是这部电影诞生的最初契机。但最初的行动直至2004年才有了转机,中国卫生部与美国nba一起合作拍摄艾滋病公益广告,杨紫烨被邀请执导,就是姚明和约翰逊参演的公益广告,这个作品出来之后,影响很大,也成为她拍摄《颍州的孩子》的润滑剂。由此她得到了斯达基金会和赠与亚洲基金会资助,并回到中国,杨紫烨与汤列伦成立了“预防艾滋病宣传制作”项目(the china aids media project), 开始策划和制作一系列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公益广告和纪录片。汤列伦是美国资深电影制作人,也在后来《颍州的孩子》中担任监制。这个的团队耗时一年半,深入安徽阜阳市颍州区跟踪拍摄多个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素材共有60多个小时,对当地的艾滋孤儿的生活做了详实的深入记录。

在拍摄中团队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一方面这样的片子用镜头直面残酷的现实,需要强大的道德担当和承受巨大的压力及痛苦,另一方面杨紫烨刚回国内对很多情况和人际关系都不了解,必然会碰很多壁。庆幸的是,杨紫烨通过哈佛人类学博士、清华大学艾滋病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景军认识了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

童救助协会会长张颖,这位女商人长期救助艾滋孤儿,也帮助杨紫烨和拍摄组得到了孤儿和他们亲属的信任,这也是影片得以顺利拍摄的有利条件。内容分析——当一个孩子变得沉默的时候

片中讲述的是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小男孩高俊、女孩楠楠和黄家三姐妹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影片的开始用了一系列画面引入,人的无辜、无奈、恐惧的眼神、破旧凌乱的房屋,立刻让人的心情异常沉重。

故事情节穿插进行,首先出现在画面上的是4岁孤儿高峻,他的父母都因艾滋病去世,病毒也已经使他全身长满了疮,小男孩本该与同伴无忧无虑地玩耍的,但他却因为受到歧视只能把家里的猪当作玩伴,整个过程里小孩都沉默不语,眼神里透着恐惧和陌生,看到这儿我心里的滋味真是难以言说。后来因为高俊的叔叔不愿收养和奶奶过世,在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的帮助下他被另一个艾滋家庭收养,在三个月后的拍摄中可以看到小男孩的脸上终于有了本该拥有的天真的笑和童年应有的快乐,其中有一个画面是高俊和他的养父在油菜地的场景,在这里可以看到亲情的温馨、孩子的童真,终于听到了高俊天真无邪的声音,分明就是正常家庭里的温暖欢乐,这是我看影片中唯一的一次不由得面对画面微笑了。但是由于病情恶化,高俊最后又被送到一个新的家,瘦小孤单的背影消失在小路上,让人心酸。

小女孩楠楠则因为感染艾滋病而形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父母去世后与姐姐相依为命,受到亲人的冷淡和周围人的歧视,以至于姐姐结婚都不敢讲明楠楠的病情,也许她们一辈子都得小心翼翼地隐瞒下去了。幸运的是楠楠的叔叔最终把她接过来一起住了,楠楠也慢慢开朗起来,同时她受到美国一位老人的资助,而另外还有千千万万像楠楠这样的孩子不能受到医药治疗。

黄家三姐妹的父亲因艾滋病刚刚去世,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这个残破的家庭,黑黑的屋子里,孩子们嘤嘤地哭泣,他们还沉浸在丧父的悲痛中,又受到同龄孩子和村民的众多非议、排挤和歧视,镜头中的弟弟哭诉着自己受到的歧视和委屈,这么小的孩子就不得不承受丧失亲人的痛苦和周围充斥的压力。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在阜爱协会的大家庭里都露出了笑容,最感动我的是那一首《让世界充满爱》,稚嫩的声音里有着对未来的期盼和生命的坚强。

影片展示的歧视、恐惧、贫穷、冷漠、无奈的一幕幕场景都令人心痛,我看到了一群艾滋病幼童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处境,印象最深的是由于周围人的歧视和偏见而变得沉默,孩子的本性应该是活泼可爱的,而在他们的身上却感觉到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内心的孤独,他们是多么的无辜!当一个孩子变得沉默的时候,需要做的是去呵护、理解、照顾他们。艺术特色——刚刚好的打动

影片的叙述结构经过了精心编排,三个故事穿插讲述,板块式的叙事策略,将镜头深入三个不同的家庭,力图在三个不同孩子身上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视角,并不是对事实的简单罗列,可以说是纪录片运用了剧情片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艺术的虚构,不如说是一种逼近生活实质的体现,一种对主题的把握,导演将视听集中于展现孩子们在现实中的悲惨处境,以唤起更多人对这个群体的关爱。

影片的主题很明显,以小见大,博爱和人道主义贯穿其中,这在全世界各种文明中都是主流价值观,也是能够感动和影响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的原因。电影是视听艺术、纪实与抒情的综合,导演用镜头来密切配合主题的表达,多次使用到平拍的角度,力图使被拍者与观众处在平等的视线,目的在于把他们作为正常人看待。此外还多次使用到了特写,拉近了观众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真实再现生活中的情景。近景和远景运用适当,配合了影片的基调和抒情效果。而音乐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在塑造内心世界、烘托气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中能够体会到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影片的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沉默无语到歌唱、笑容可以看出孩子们处境的变化,同时也在表明孩子们需要人们的关怀、帮助,需要社会更多人的关注。

片长只有39分钟,却足以给人以巨大震撼。“制片人认为39分钟更有力度。如果故事太长,震撼力就没这么大。”杨紫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时也说道:“我们拿去国外,对他们的观众而言,很多东西他不

明白,给他刚刚好的打动就可以。”影片最动人之处非常有控制,但却恰恰给人了最大的触动,如在影片的最后,从背面的拍摄角度讲述了小男孩高俊被送往另一个新的家,整个片子以瘦小孤单的身影结束,画面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

总体评价——对每一个生命最原始的尊重

《颍州的孩子》讲述的是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话题,是“反映有关人性的好故事”。在第70届奥斯卡中另一部入围华语片是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投资3、6亿元人民币的影片获得了“最佳服装设计奖”提名,时长39分钟的纪录片《颍州的孩子》成本约4、5万美元。如果电脑特技公司的“优惠价”再打五折,这笔钱还是不够完成《黄金甲》一个6秒钟的特技镜头。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我想应该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的关怀,是包括电影在内的艺术活动不变的主题,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片往往比那些虚无的故事更有感染力,这个全球瞩目的奖项也让艾滋孤儿的命运受到强烈关注。

这部影片对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时隔一年后的奥运会期间,导演杨紫烨在鸟巢见到了影片中的小男孩高俊,“我看到他在笑,就感到特别的开心。朋友带他去吃饭,在吃饭的时候,他也在笑,我当时就哭了。他的生命这么强韧,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我感觉他就像是一个小英雄。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同时也是对我拍这个片子的精神回报。”而黄家三姐妹的生活也明显不再是昏暗的色调,大姐已经上中专,二姐和弟弟都在上初中,比起谈从前的日子,弟弟更愿意从抽屉里翻出相册,让记者欣赏他和总理温家宝、演员蒋雯丽的合影。而小女孩楠楠再也不沉默寡言,许多人专程来看望她,在她的睡房里,漏风的墙壁上贴着姚明、濮存昕等公益名人的照片,悬挂着山东白血病人送她的千纸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接见了她和其他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还在她的笔记本上赠语:“坚强、努力、奋斗、向上。”

可以看到影片的拍摄给小主人公们带去了温暖和关怀,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影片的宗旨绝不仅仅是这些,它在于唤起社会更多人对那些艾滋孩子的关注,因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艾滋孩子需要帮助和关爱,还有很重要的是要消除特别是农村里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和偏见,这样他们才能正常生活,拥有生活的信心。但对艾滋病的防治和重视并不是用一部片子就能解决的,而需要一个过程,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文媒体《世界日报》这样写道:“如果说,股市的一天暴跌,北京可以用庞大的资金来入市托股,第二天就可以全盘翻红,继续营造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盛况,那么,艾滋病的防治,就绝对需要漫长的奋斗过程,才能出现成效”。

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我以前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看完这部影片通过查资料知道了一些有关的常识,艾滋病患者本身已经受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病痛折磨,又怎能经得起人情冷漠、歧视和偏见?无论是出于对生命最原始的尊重,抑或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我们都需要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影片不仅唤起了我对艾滋孩子的同情,更给我了一种生命的启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7

颍州的孩子观后感 篇4

《颍州的孩子》是一部讲述中国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真实生存状态的纪录片,此片于2006年获得美国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

它讲述的是中国贫困的安徽农村出现的艾滋病村连续发病,艾滋孤儿的生存现状。人们在可怜那些艾滋孤儿的艰难处境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于艾滋病的无知及恐惧,高俊是这其中的一个代表,片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冷漠与隔绝,他身上已经没有一个年幼孩子的天真无邪,有的只是怨愤,在他的脸上没有笑容,在他的奶奶去世之后,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猪和鸡,甚至于他的叔叔和伯伯,也艰难、无奈却最终还是选择了把他寄养到一个艾滋家庭,其实我想人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到自己头上,谁都没有把握确定自己会做出自己此时认为正确的决定。庆幸的是高俊生活的寄养家庭,迅速接受了这个在其他人看来避之不及的小孩,两种环境的变换及反差,让人感到唏嘘。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养父抱着小高俊去接姐姐放学,路过一片灿烂美好的油菜花田,爸爸摘下几把金黄的油菜花,摘下花蕊,放入小高俊口中,问他可好吃?;,小高俊没有回答,但是大口大口咀嚼着,也许对于他来说,这短短的人生里,很久没有关心过他的感受,最终由于丁家家庭负担太重,高俊还是被转到另外一个寄养家庭,而高俊还是幸运的,因为还有千万数计的艾滋病患者无法得到治疗及救助。

在河南部分农村,发病率竟然高达10%,贫穷迫使人们走上卖血的道路,一袋袋鲜血能换来50块钱和鸡蛋糕,在他们的意识里自己身体强壮,歇几天就好了,这样来钱也快,一个拉一个,蔚然成风。其实卖血并不会感染艾滋病,原因在于血头为了让卖血的人身体尽快恢复,将分离剩余的血浆回抽到他们的身体中,就这样,艾滋病就这样像一只只恐怖的鬼爪,伸向一个个家庭,原本贫困脆弱的家因为疾病更加雪上加霜。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农村中,竟然出现这样的情况,真是让人震惊,不仅仅为艾滋病的可怕,更加感觉到人们的无奈与悲惨,越是贫穷的人,越是承受着更加沉重的命运,里面高俊的奶奶说俺也治着呢,一时死不了,穷人命大;,眼神笃定而真诚,那眼神让人觉得沉重而疼,最终高俊的奶奶几个月后还是死了,留下更加孤独的小高俊。之前在新闻调查节目中,看过最早在中国河南开展艾滋孤儿关爱活动的高耀洁老师的节目,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关于艾滋病及孤儿问题的报道,第一次发现原来在如此现代、进步的社会,仍然会存在这样严重的群体问题,生命是最最重要的,而这些人却对于自己在用生命赌博,一无所知。经不住问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政府不更早的介入解决这么严重的问题,为什么没能及早发现,对于10万多农村艾滋病患者来说,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家庭,特别是他们孩子的未来已经变得岌岌可危,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不要再看到那一双双满是泪水的眼睛。也希望所有人能够正视艾滋病患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请给他们一个没有歧视,没有冷漠的环境。

《幼儿园》观后感500字 篇5

接到幼儿园的短信邀请,下午和小朋友一起庆祝幼儿园举行的六一儿童节活动。早上儿子走时再三交待:"妈妈,今天我们幼儿园有活动,一定要来,别忘了带上相机啊!"呵呵,小家伙知道臭美了。

下午三点整,赶到育新幼儿园,好多家长已经到了,今天幼儿园举行的是小朋友的游园活动。园子里已经划成多个场地由各个班的老师忙碌的摆放着各种玩具,园子周围挂着各个班孩子气们的绘画作品。我慌忙找到大一班在最上面一个醒目的位置找到了儿子的《葫芦娃》,不由得对这副画有些意外。这几天小家伙天天在家练习画葫芦娃,还特地找他姐姐请教怎么画漂亮些,可是没有一张像今天这个漂亮。这时大一班已经下来了,我赶忙过去,孩子们已经找到一个活动区开始玩玩具了。我看儿子正在拿着一个小盘子,上面画着一个小动物的头,他一会用夹子做成一个大老虎,一会又做成一个小山羊,还不忘臭美的摆个poss,让我给他拍张照。孩子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有序的游完了各个活动区,小家伙也由原来的胆小、腼腆的小男孩如今长成了自信,活泼、开朗的大男孩,这份进步离不开我们育新幼儿园老师的精心培育和三位老师的辛勤汗水。

三位老师感谢你们给予孩子们这么多的关爱与鼓励,感谢你们对孩子的用心栽培。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无尽感恩,也祝福你们每天都有快乐心情。

《幼儿园》观后感400字 篇6

昨天,在莘城学校礼堂内举行的汇演非常棒!环境好,气氛好,节目更没得说!看到舞台上的孩子们各个都象人间精灵,好美!

我们每次在电视中、剧场上看到别的小朋友表演节目都是很羡慕的: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棒!这回可要轮到咱们自豪了:看我们的宝宝多棒!我相信在场的所有家长都在为自己的孩子在依霖幼儿园而感到高兴,这么多才佳艺纵的老师对我们孩子的启蒙是多么重要啊!

我观察到浩浩一个可喜的进步。当我家宝宝下了舞台后会比较安静地坐在我腿上边吃东西边看节目,这可是头一遭能被团体活动吸引呢!我记得他之前对参加集体活动很不感兴趣的。表演节目也是漫不经心的而且根本不懂得欣赏别人的演出,这回除了自己热情演出节目,还能欣赏别人的节目,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演出快结束时他竟然对我说:妈妈,我还要演出节目!瞧!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吗?

启蒙教育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教育,它可以决定孩子以后成长的路线。我一直在关注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或许有人说,孩子有什么兴趣?很多事情必须逼着他们坚持才会有发展!纵不知一个“逼”字到底能逼出多少成绩?却不如一个“引”字来得关键,这才是孩子和家长老师双赢的捷径!

颍州的孩子观后感 篇7

《颍州的孩子》作为一部仅有39分钟的纪录片,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对于偏远贫困地区人们,为了生存而去卖血的心痛;对于因为人们对于艾滋病得无知而去排斥、歧视艾滋病人的愤慨和无奈;对于这些一出生就面临着失去父母、遭受歧视、经受艾滋的折磨的孩子的心疼。影片通过对感染艾滋的高俊、李楠楠、黄家三姐弟的生活状态的真实记录,反应了呼唤爱心、呼唤理解、呼唤人性的主题。

影片开始的那个画面至今仍在我的脑海回荡:高俊因为感染艾滋,没有小孩子愿意和他玩,所以小猪成为其唯一的伙伴。一个孩子,要遭受这样的苦痛,真的不忍心看下去。父母去世,叔叔因为害怕受到外人的排斥、歧视而拒绝抚养。本来和奶奶相依为命,却不料,奶奶也相继去世。一个孤单的小孩,他的生活要如何进行下去。高俊叔叔的话,我依然记得很清楚。我也有我的家庭,如果我来抚养,别的孩子就会同样排斥和我的小孩子玩,我的小孩子也会受歧视。我没有办法。;或许,在某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想法是可以被理解的。为了承担一个孩子的人生,而毁掉自己的家庭不值得。但是我们分析这个想法的背后的真实:是人们的无知,是对于艾滋病得无知,是对于艾滋病人的误解。我依然记得,对与村民的采访,我感受了人性的冷漠,人性的自私。我不知道是得了什么病。她死的时候,只有他们家老头子把她拉到地里埋了。;还有那个小孩子的采访:我没有去过他家玩,因为他生病了。;因为对艾滋病的无知,才会去排斥艾滋病人。因为对艾滋病的无知,所以艾滋病人就收到这样的歧视。因为对艾滋病的无知,孩子就这样遭受病痛和孤单的折磨。可见,做好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是多么重要。再者分析这无知的背后,是教育的落后,是经济的`落后。如果经济发展,人们就不会去卖血;如果懂得基本的医学常识,就不会感染艾滋;如果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就不会对艾滋无知。我依然记得那个破旧的房子,那被苍蝇亲吻的玉米。还有那成为小孩子玩具的瓶子、输液管。呼吁国家对于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政策倾斜,教育支持。

但是谁也不会忘记,小高俊和养父母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他的甜甜地笑,永远印在我的脑海。特别是油菜花地的那个场景,养父带着他去摘花。他的快乐、他的笑容、他的调皮、他的可爱,在那一刻我仿佛忘记了他是一个经受艾滋折磨的孩子。有爱的地方就有温暖,有温暖的地方就有幸福。不过,有一种东西叫做无奈,在病情加重之后,看着高俊默默离开的背影,我的心揪在一起。真心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一份爱,都能拥有一份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

对于楠楠,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刚开始的那段叛逆。或许,这里称叛逆不太合适。内心无法述说的疼痛与难受,姐姐离开后的孤单,内心深处的那份无以弥补的爱的缺失,谁可以理解她的彷徨呢。不过,在艾滋病救助协会的帮助下,她重新走入了学堂,也得到叔叔的抚养。作为一个幸运的孩子,得到美国一位爱心人士的帮助。她幸福的笑容,是我们大家最真挚的祝福。不过,还有很多孩子没有这么幸运,希望可以有更多更多的爱去拥抱每一个孩子。

黄家三姐弟,爸爸临终前的那段话,给我触动很大。爸爸能给予你们的就只有这些了。我宁愿撕碎自己去爱你们。;这份一无奈地父爱,让我感动。没有人会愿意离开自己的孩子,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遭受这样的痛苦。生活的无奈,现实的残酷,让他们别无选择。不过,爱的力量总是让一切充满可能。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三个孩子,走出了艾滋的阴影,开始坚强自信的生活,并立志一定比别人更棒。真心的祝福他们。

因为都是北方的原因,影片中的方言,多多少少还是可以听懂很多,对于情绪更富有感染力吧。对于那模糊而又熟悉的生活环境,有着一份心痛与无奈。记得家乡也有这么一个村庄,小时候,由于无知,对于村庄的一切有的只是一份恐惧和距离。现在,想起,更是无法言语的疼痛。影片对于艾滋病知识从另外一个侧面给予了普及。对于艾滋知识无知所引起的社会歧视不解,也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相信这样的事件,每时每刻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发生着。希望作为世界的一份子,每一人都有这样的一份意识,普及艾滋知识,用自己的双手去给生命增添一份爱的色彩,让世界因爱儿温暖。

三个家庭,三段故事,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通过对于贫困落后的生活环境的刻画,无奈卖血的残酷现实的记录,呼唤国家社会对已贫困地区的一份支持和关爱。对因对艾滋病的无知,而显现出得人性的自私与冷漠,对与生命的歧视,呼吁更多的知识可以得到宣传,更多的爱和尊重可以给予每一个艾滋病人。真心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治愈艾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给艾滋病人,一份生命的尊重,一个爱的拥抱。

给生命一份爱和尊重,给世间一份爱和温暖。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阅兵式观后感400字左右(精选2篇)
  • 下一篇:科技馆研学旅行作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