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风险预警方法(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6 栏目:写作范文

风险预警方法篇1

一、国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①单变量判别模型。Fitzpatrick是最早探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学者之一。他以19家公司为样本,他建立一个单变量判别模型来探索财务风险预警问题,通过对破产和经营正常企业财务比率的对比分析,得出产权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对财务风险具有较高的预警精度。芝加哥大学教授Beaver开发了一个基于Fitzpatrick的单变量预警模型,以1954-1966年158家破产企业与正常企业的财务关系为研究对象,得出净利润/总资产指标和净现金流量/总负债指标在财务风险预测方面更为准确。②多变量判别模型。Altman是将多变量判别模型应用于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研究的首位开拓者。他提出的Z-Score模型是国外影响最大的多元线性判别模型。从1946年至1965年期间66家有问题和经营中的公司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它从22个提供最佳预警的备选财务比率的范围内选择了5个,并建立了一个五变量判别模型来计算Z值,并根据Z值的大小确定公司破产或失败的概率。结果表明,Z评分模型的预测精度远高于单变量模型,但Z评分模型仅适用于短期预测,长期预警精度较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Altman等分别选择了53家和58家破产公司以及58家正常公司,并在五个变量Z-score5中添加了两个财务指标,因为非上市公司无法估计股票的市场价格状况。建立一个七变量ZETA模型。P’Wu建立了多变量判别预警模型,在传统财务风险与收益管理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财务风险预警的必要性,并构建了多元线性预警模型多样性验证了线性预警模型的有效性,目前已有较好的验证性预警模型。③逻辑回归模型。由于单元和多元判别预警模型都无法准确测算企业财务风险的概率,多元逻辑回归模型逐渐成为1970年代时期研究者探究预警财务风险的最普遍模型。Martin是将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到财务风险预警的首位开拓者。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正态,变量独立且非等均值的状态下,多元判定模型仅仅是Logistic回归模型的特殊情况。Ciarlone等将现有的预警模型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结合,构建了实证有效且规则简单的逻辑风险预警模型。Matthieu等创新性地将二元离散方法融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并基于32家处于财务危机中的公司的财务数据,他们建立并划分了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经过检验对企业的潜在危机有较高预测精度。④神经网络模型。ClarenceTam通过Coats等的研究基础上。对94家破产企业和188家正常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对财务风险预警具有较高的精度。George根据医药行业的特点,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医药企业现金流预警模型,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同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警模型精度与公司距离ST时间的长短呈现负相关。综上所述,国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主要集中于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成果比较成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财务风险预警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国内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综述国内大部分的财务预警研究都是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建立模型的,我国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开始于1990年代,风险预警进行了单个变量变为多个变量到复杂模型多个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国内研究者对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通过结合各个行业的特点,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1、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刘恩禄等较早且全面地对财务风险的概念界定,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在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由于被内外部环境影响和各种事前难以控制和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以间接和无形方式的作用和改变,实际收益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与预计的预期收益产生一定的偏差给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张影认为餐饮业主要需要应对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投资、营运三个维度,并从餐饮企业自身及其面临的宏观环境中客观分析了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①单变量判别模型。吴世农等在《中国经济问题》发表文章,对公司破产分析的有关预警指标并首次介绍了单变量判别模型。陈静对同行业及规模的ST和非ST共54家公司的财务信息构建单变量模型,结果显示,资产负债率、营运资本比率、流动比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这四个指标对企业的财务失败的预测具有敏感性,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判别正确率最高。②多变量判别模型。袁康来等人利用Z模型对农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进行了研究,验证了Z模型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李元峰等在杨成岩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优化通过调整了临界值和增加了3个新变量优化Z模型,大大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周守华等通过增加一个能够预测公司破产的财务指标——现金流量指数,建立了F评分模型。在实施该模型的实证实践中,选择了4160家公司,准确率高达70%。结果表明,F-Score模型是一种更为准确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张玲选择120家共涉及14个行业的公司,利用多元判别函数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ST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提供依据。③逻辑回归模型。陈晓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ST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指数和资产收益率是反映ST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效果最好的财务指标。将因子分析在处理指标方面的优势与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精度较高的优势相结合,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问题。王华丽等在奥特曼Z评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奥特曼的Z评分模型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2015年黄杨选取ST公司12家和正常经营的12家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预警精度。李常山将2016年2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与2016年30家非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了比较,在对财务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后,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上市公司可以有效降低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④神经网络预警模型。李芳等建立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每股净资产、净现金流量三个指标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财务危机判断和预测能力。通过专家调查,李晓青等获得了15家样本企业的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了适合物流行业公司的模型预警财务风险。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物流企业具有较高的预警精度。邢瑞雪等以78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构建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模型,并与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用人工智能方法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具有更高的预警精度。孙新贤等从2004年至2016年的四大航空公司中选择了49家,其中38家是培训样本,11家是测试样本。他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预警财务风险的各个指标降维优化,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航空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模型比较

单变量决策模型的最大特点是选择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该模型的应用首先需要选择两组样本,一组是预测样本,另一组是检验样本,来建立和检验模型。其次,根据一定的财务比率对预测样本进行分类,寻找一个阈值来判断两组样本,使误差最小。再其次,用阈值测试试样。单变量决策模型的优点是易于管理,过程简单易行;缺点是无法监测和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因此,结果往往既不那么确定,也不那么客观,无法准确预测公司的风险。多元判别模型与一维决策模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选择了更多的变量和角度来预测企业的风险。该模型的关键是选择多维度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宏观风险控制的指标。与单变量判别模型相比,多变量判别模型可以从多个维度更详细、更客观地监测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提高预警精度。然而,多变量判别预警模型仍有局限性。一方面,多变量判别预警模型要求变量满足正态分布假设,另一方面,它们没有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从而缩小了模型的使用范围。多元逻辑回归中对于自变量分布的假设没有要求,克服了线性模型必须满足统计假设的缺陷,因此Logistic回归方法可以规避了判别分析中难以达到的前提假设,它极大地改善财务风险的预测并解决了判别分析中的多种弊病,包括比率指标是正态分布的假设以及样本企业具有相同的协方差方差矩阵的假设。因此,1980年代之后多元Logistic回归代替了判别分析预警模型,占领了财务风险研究范畴核心地位。逻辑回归模型的局限性在于由于大部分计算结果都是近似的,因此计算并不准确,与实际结果间有较大差距。

四、研究结论

风险预警方法篇2

关键词:海外投资 风险预警 协调机制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始于1979 年,随着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演进,尤其在最近两年,我国企业在海外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更是高潮不断。2005年,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的新批境外中资企业106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9、54亿美元,投资项目涉及制造业、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能源开发以及建筑业等,投资区域分布在全球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表1)。

跨国投资风险是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经营主体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海外投资面临着比国内投资更大的风险,其管理的核心是如何识别与防范境外投资风险,其管理的手段是构建完善的海外投资风险预警协调系统。

海外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解析

国际投资面临主要风险分为政治性风险(非商业性风险)和经营性风险(商业性风险)两种,还有自然灾害风险等。

(一)政治性风险(非商业性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国内的政治事件以及东道国与第三国政治关系变化给跨国投资企业经济利益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政治风险是海外投资最大的、最不可预见的风险,产生的原因本质上与投资所在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有关,是投资企业无法控制的风险。政治风险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有特点,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政权更迭、宗教、民族冲突此起彼伏,甚至爆发内战造成国家分裂,这些都会给海外投资企业带来风险;而发达国家一般政局稳定,但存在对外国投资技术限制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有:战争、动乱、、政策变化等社会动荡风险;文化差异风险;法律法规风险与环境保护风险等。

(二)经营性风险(商业性风险)

跨国经营投资海外还需面对众多的由于经营上的不可预见性给跨国公司带来的经营性风险。经营性风险是非系统风险,是企业可以控制的风险。一般来说,海外投资商业风险包括国际市场变化风险;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国际企业管理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和人事风险等。

(三)其他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是指由于投资所在国发生台风、地震、海啸、传染病等自然灾害对海外企业跨国经营造成的威胁与损失。此外,国际恐怖活动等安全风险也是海外投资企业必须关注的风险。

海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从技术视角看,构建海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上述政治和经营性风险的有效途径。海外投资风险预警就是对那些可能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和风险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识别、预报,以及提出防范或化解措施的前馈控制系统。海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必须涵盖警情指标、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准确及时报警、快速排警并收集反馈信息等内容。其运行的四个程序如下:

(一)监测警源,发现警兆(识别子系统)

大多数海外投资风险是可以监测的,风险监测子系统就是对境外投资风险因子和风险表现进行连续、系统的监测和追踪,对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鉴别、分类和初步分析,以便及时灵敏反映出风险变化。境外企业在警情爆发之前,总会有一定的警兆(前兆),风险监测系统就是要通过监测警源,并借助一定的经验和方法,确定是否出现警兆。

(二)预测警度,判断警损(评估子系统)

根据警兆的变化状况,联系警情的警界区间,参照警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境外企业实际情况,从而预测警度,判断实际警情的损失程度。

(三)适时报警,寻找警源(预报子系统)

依据预测警度和实际警情的损失程度,适时发出警报,并根据预警对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积极查找产生风险警报的警源,寻找警源也是实施对策的前提。

(四)选择对策,排除警患(排警子系统)

海外投资风险排警子系统,既风险快速反映子系统是指在境外投资风险科学分析基础上,根据警源情况和风险分析结果,确定与风险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及时采取预先已制定好的计划和方案,防止潜在风险的发生。

通过建立海外投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报―风险排除的境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对海外投资风险的跟踪、监控、报警并及时采取排警措施,从而大大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防范

目前,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管理中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同纷繁多样的吸引外商投资保护制度相比,针对我国企业境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立法显得非常滞后,尤其是在海外保险和海外企业权益保护上的法律甚至还是空白;政府对海外投资企业的引导、促进、服务、保护与管制等宏观战略管理方面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境外投资企业内部监管制度不完善,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尚未建立境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从而造成企业风险管理失控;此外,我国海外华商行业协会或商会等组织发展滞后,商会和东道国政府与国民之间了解、沟通、协调渠道不畅通。因此,如何从政府、企业和海外商会三个层面防范境外投资风险是当前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构建政府海外投资管理协调机制

企业境外投资发展离不开母国政府的支持,一方面政府为企业提供投资信息、技术资金支持与税收优惠;另一方面政府对海外投资企业给以保护,因为境外企业除了面对商业性经营风险之外,还有面临非商业性风险,即前文所述的政治风险、经贸壁垒等。因此,从宏观政府层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海外投资管理上的监督、服务、保护和管理作用,就必须建立政府的海外投资管理协调机制,包括健全海外投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海外投资管理监督协调机制、海外投资服务机制与海外投资保护机制等。

1、海外投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为了保护境外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保证境外投资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国家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我国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本国实际情况和当代国际投资特点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应尽快出台《中国对外投资法》,将其作为调整我国境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基本法,通过立法确定境外投资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政府还应适时出台《对外投资审查法》、《对外投资所得税法》、《对外投资银行法》、《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法》、《对外投资保险法》等,用来协调东道国、海外投资企业与我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与利益,促进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健康发展。

2、海外投资管理监督协调机制。我国政府在海外投资管理方式上采用行政管制为主辅以适当的引导,管制手段为行政审批制,行使审批权的部门有国家发改委及其授权部门和商务部及其授权部门。海外投资管理协调机制的改革重点是解决多头管理问题,变行政审批制为申报核准制。海外投资监督机制主要是对境外投资的国有企业实施全面的评价、考核,应建立境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实时监控境外投资风险。

3、海外投资服务机制。政府应成立或组建海外投资方面的信息辅导、咨询服务机构、设立境外投资指南网站,专为海外投资企业提供海外投资信息服务,并为企业海外投资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和评估,协助企业建立投资预警管理系统。推动成立海外商会,组织并提供海外华商协会座谈交流经验平台,以加强海外投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增强抵抗境外投资风险的能力。

4、海外投资保护机制。海外投资保护机制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投资者在境外投资可能遇到的非商业性风险提供的保护措施体系。要健全海外投资企业法律法规,保障海外企业权益;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运用差别保险政策、引入多家保险机构、政策性保险商业化运做等手段扩充投保境外企业;争取和利用双边、多边投资保护协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MICA)等措施保护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利益。

(二)强化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管理与防范能力

1、投资前―全面评估东道国的投资经济环境与政治风险。鉴于目前海外投资风险的新特点,我国企业选择海外投资国时,首先必须重点评估分析那些难以预测并可能使境外投资企业经营环境大为改变的各种政治风险和经营风险,尤其是应着重关注东道国国内的主要利益集团、民族与宗教冲突、东道国与该区域国家的关系以及海外投资产业未来政策变动的可能性与变动方向。我国海外投资的企业可以借助中国政府境外投资信息服务平台、海外商会、投资促进咨询等中介机构,了解投资国的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市场环境与社会文化等。在海外竞标项目时,要主动寻求我国驻外使馆及当地中资机构的帮助,降低可控风险的发生。

2、投资中―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海外投资项目实施进程中,除了要尽可能的实现用人、融资、设计本土化与多元化战略以分散风险之外,还应建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报―风险排除预警系统,实现对境外投资风险的实时跟踪、监督、预警与防范,来有效化解跨国投资过程中的各种商业和非商业风险。

3、投资风险发生后―缓解策略。海外投资风险最终发生时,企业要积极采取缓解策略来尽可能的降低和弥补损失。要充分了解我国和东道国对海外投资企业保护的法律法规,争取和利用双边、多边投资保护协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MICA)等措施保护投资企业自身的利益,如实向海外投资保险机构反映非商业性投资损失并把政治风险争端诉讼与东道国或国际法庭,以期获得赔偿,减低和转移风险损失。

(三)海外行业商会要加强与东道国的沟通与协调

海外华商应组建由专业人士和境外企业代表组成的行业协会,建立相关产业预警机制,构建一个海外投资企业、华商商会、东道国政府和国民多方彼此沟通交流的平台,与国外相关机构通过谈判、交流,及时排解风险隐患,防止矛盾积累,爆发摩擦事件,外商与东道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摩擦往往源于缺乏相互了解,我国商人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商品输送给当地居民的同时,还应该发挥海外商会功能,主动与东道国沟通,努力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化解矛盾,这样将有助于缓解由商业竞争导致的族群冲突和其他矛盾,形成和谐共处、互利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于玲、政府、企业携手化解跨国经营风险[J]、国际市场,2006

2、刘红霞、中国境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

风险预警方法篇3

关键词:地方法人;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1)-0062-05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对危机处置中存款保险制度的表现、作用、机制功能等不断评估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应赋予或加强存款保险制度中的早期纠正机制,风险的预测和预防要比危机的事后处理更为有效和经济。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宁夏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机制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证分析,实现对问题机构的早期纠正,对金融风险做到了“早预警”、“早处置”,对于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想

(一)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的构成

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的预警过程是通过输入预警指标,系统对指标进行处理,输出真实、有效的预警信号,对未来一定时间银行的健康状况进行预测,以便决策者及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图1描述了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的预警过程。

(二)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对象

区域法人金融机构是具有区域系统重要性影响的风险媒介,一般情况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稳健性状况较国有商业银行弱,其经营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辖区金融稳定。同时,也为与投保机构存款保险的缴纳工作相一致,我们将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的对象设计为宁夏辖区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村镇银行。

(三)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1、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框架

目前,我国维护金融稳定框架要求对宏观经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环境5大方面进行分析和监测。因此,本文所构建的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也要能够全面体现这些方面的情况。同时,根据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可考虑设立宏观经济金融风险指标、中观经济金融风险指标和微观经济金融风险指标三大类,其中,宏观经济金融风险指标和中观经济金融风险指标预示的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微观经济金融风险指标预示非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为解决重大风险事件发生时,量化预警方法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本文尝试建立了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调整机制。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结构图如下:

2、定性指标。在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中加入定性指标,目前科学性难实现。其中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国际上仅有极少数国家考虑定性信息并将其量化,可参考性不强;二是宁夏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熟度还不高,股东结构、内部控制、管理层素质等都难以准确评估,再加之风险评估预警的监管人员经验判断也容易导致偏差等。因此,在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的初始阶段急于加入定性指标是不严谨的。随着相关不利因素的消除和客观形势的发展,定性指标的加入和经验判断的作用发挥,在未来将被合理考虑。

3、宁夏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结构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设计的宁夏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由3大风险预警层次,8种风险类型,共23项预警指标构成,详见表1。

4、宁夏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区间与权重空间

(1)宁夏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区间的划分

根据综合评分的高低将金融机构的评估预警结果分为A、B、C、D、E、F等六个等级,以判断各个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好坏。其中A级代表安全,表示营运状况健全;B级代表基本安全,表示营运状况尚健全;C级代表轻度风险,表示营运状况稍弱,业务经营存有缺陷;D级代表风险,表示业务操作有缺陷,须进行改善;E级代表严重风险,表示业务经营有重大缺陷,业务状况须及时调整;F级代表危机,表示各指标均处于危机状态,银行面临倒闭风险,详见表2。

(2)宁夏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临界值与权重空间

在指标体系形成后,下一步是确定各预警指标的预警区间临界值以及权重赋值。预警区间临界值的选取主要基于业界公认标准和专家意见,对没有公认标准且专家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本文针对辖区经济金融发展特点采取历史数据比较法确定该指标的预警区间临界值。预警指标权重体系的确定主要借鉴了层次分析法(AHP)思想,对风险类型及预警指标3个层次均采用了专家赋值法。各预警指标权重、预警区间详见表3。

(3)指标数据的综合度量

一是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本文已经统一设置不同风险状态及其预警区间上、下限,将每一指标根据其在不同风险预警区间上限和下限的相应位置,按照相同的比例映射到风险等级区间的对应位置。即对于任意一个指标Ui的实际值,可通过与其对应风险评判等级的A、B、C、D、E和F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该实际值对应某一风险评判等级的隶属度,从而得出每个评价指标的评价系数R,隶属函数如下:

当Ui的实际值∈A级时,R=1、00;

当Ui的实际值∈B级时,R=0、85;

当Ui的实际值∈C级时,R=0、70;

当Ui的实际值∈D级时,R=0、60;

当Ui的实际值∈E级时,R=0、40;

当Ui的实际值∈F级时,R=0、00;

二是预警值的综合度量计算。将各预警指标值映射为标准分数值后,最后一步是将各指标分数进行综合处理,得到总体预警值。计算方法如下:

总体预警值计算方法如下:总体预警值(T)=(A+B+C)*100

总体预警值(T)是取值在[0,100]之间,其值越小,风险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通过比较各预警时段(季度或半年度)该值的大小,可以监测和预警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早期风险,为区域经济政策及存款保险风险控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对核心指标风险评估预警得分进行修正

一是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核心指标风险评估预警得分的修正。比照前述指标体系构建思路,我们同样把重大事件划分为2大层次,分别是宏观经济金融风险重大事件和中观经济金融风险重大事件。并把事件风险重要性划分为一般风险和严重风险两种程度。从性质上看,一般风险指事件发生后,主要冲击人们心理预期,风险基本处于可控范围,未发生实质性损失;严重风险指事件的结果已击溃人们的心理预期,风险很大程度上不可控,产生了实质性的风险损失。以20分为限根据参考指标的异常表现或超范围表现情况酌情修正扣分,扣分为α。

二是对非系统性金融风险核心指标风险评估预警得分的修正。由于指标的联动性,参考指标体现了核心指标的内部结构及主要变化。因而,在对核心指标进行风险评估预警的基础上考察参考指标的表现并对核心指标风险评估预警得分进行适度修正是必要的。如果考察的参考指标也符合风险评估预警标准,则不再对核心指标扣分。否则,则以20分为限根据参考指标的异常表现或超范围表现情况酌情修正扣分,扣分为β。

根据核心指标风险评估预警得分和参考指标表现评价情况计算最后的风险评估预警综合评价得分为:T*= T-α-β

二、宁夏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实证分析

本文实证基础数据中的经济类数据来自宁夏自治区统计局,金融类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及银监部门的统计报表以及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报送的报表。我们根据前文设计的宁夏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的思路计算了宁夏辖区6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2015年末的金融风险预警值。

2015年末,宁夏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值最高为96、7分,最低为71、3分,分别处于【安全】和【轻度风险】预警区间内。从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值的得分情况看,与人民银行对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非现场监测情况基本一致,也符合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实际稳健性状况。

三、创建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启示

从我行的实践与探索来看,我们认为“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科学规范、可操作、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

(一)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更具全面性。宁夏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系统所涵盖的指标范围较为全面,涉及经济金融领域的多个方面,不仅包括银行业相关的监测指标,而且包括经济运行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和金融生态环境指标,指标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补充,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金融风险的变化状况,具体由3大风险预警层次,8种风险类型,共23项预警指标构成。

(二)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更具规范性。在设计出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后,本文根据层次分析法建模思路给出了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开展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显示,本文所设计的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能够映射宁夏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的实际情况,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先行性、系统性等特征C明其达到一定的预警能效,因此较好地验证了宁夏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

(三)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更具可操作性。在宁夏存款保险风险评估设计预警指标体系时,充分考虑已有资料来源的限制及资料渠道的真实可靠程度,尽量选用具有标准统计规范的数据,并且保证每一项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均有数值表现,能够从广泛的统计指标数据中获取,比较容易采集。

(四)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更具借鉴性。创建适合当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特点的存款保险风险评估预警指标体系,为决策者掌握和控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金融风险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我行从三个方面作了创新,值得借鉴。一是设计了一套重大风险事件预警调整的方法,为未来遇见重大经济金融事件的评估做好基础。二是预警系统中更加重视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目前,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针对单体银行风险的,但宏观经济变量与银行风险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可忽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曾指出,对于小型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宏观经济变量对其经营表现有很大影响。三是注重评估结果的运用。依据不同的评估结果,人民银行将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包括风险提示、约见谈话等,以促进被评估机构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维护辖区金融稳定。

参考文献

[1]边永平、国外存款保险制度中的早期纠正机制研究[J]、甘肃金融,2014,(1):52-54。

[2]迟国泰,冯雪,赵志宏、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预警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9,(4):408-416。

[3]梁景云,谢喜、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若干构想[J]、南方金融,2005,(2):34-36。

[4]宋莹、金融风险早期预警体系研究:国外理论文献综述[J]、西部金融,2015,(2):83-86。

[5]吴海霞,邢春华,孙婵娟、运用“信号分析法”建立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J],金融论坛,2004,(6):51-56。

The Study on Issues of Creating Deposit Insurance Risk

Assessment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Based on the Risk Early Warning of Ningxia’s Local Corpor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ING Jinguang XU Qiling

(Wuzhong Municipal Sub-branch PBC,751100)

风险预警方法篇4

关键词:物流企业;非财务指标;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物流业是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作为服务领域唯一的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测迫在眉睫。企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有一个过程,而不是突发的,在财务危机形成的过程中会出现财务危机的征兆。分析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物流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寻求对策与方法。引入非财务指标对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是一种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一、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概述

财务危机一般是指企业现有资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负债价值或企业经营现金流量难以偿还现有债务的情形。物流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对预警指标的收集与量化、预警方法的选择、财务危机警戒标准的确定、财务危机相应对策与建议的制定等,在分析企业财务预测结果和财务风险原因的基础之上,对企业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提出具有针对性防范措施的制度方式。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学者都致力于基于财务指标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研究,很少有学者从非财务信息指标对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研究,而非财务信息对物流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基于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引入非财务指标,可以提高预警机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指标数据失真影响财务预警机制的有效性

物流企业财务指标数据虽然可以从公开披露的年报中获取,但是管理层常为了不同目的操纵报表、掩饰问题,加上现行的监督机制和独立审计机制还难以保证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因此财务报表未必是公司财务真实状况的反映。再加上国内目前对研究指标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统一界定,大多数学者选取指标的口径不一,后来者很难继承研究,无法保证研究变量选取的规范性及研究结论的继承性,而当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绝大多数偏重于财务指标来构建模型,因此很可能影响其在运行中的有效性,导致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失败。

(二)忽视非财务信息导致预警机制指标选择不够全面

国内学者大多数以ST公司被“特别处理”的前三年数据作为样本选择的时间范围,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选取财务预警指标,选取的财务指标难以涵盖与财务风险相关的所有信息。基于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得到的预警机制是不全面的,无法预测非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此外,物流企业的外部因素也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全局性风险影响,可通过物流财务系统渗透到企业各环节,遗漏这些非财务信息将导致预警机制指标选择不够全面。

(三)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难以推广应用

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可行性取决于其子系统的运行状况与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需要各管理部门系统之间数据资料充分共享,物流人员对系统经常进行监管与维护,这必然要求企业有相对成熟实用的预测方法和高技能的操作人员。而大多数研究预测模型给定的实施条件约束太紧、勾勒出的模型适用环境过于复杂、物流操作人员专业水平整体不高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的不足,使其难以被物流企业采用。况且,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管部门尚未就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出完善的规定,这使得管理者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方面缺乏主动性。

三、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在物流企业财务信息的基础上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衡量,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和重点预警指标的变化,监控和预测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制度方式。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对财务风险及时准确地预警,就必须在指标上包含非财务信息,从既能预警又易被企业采用的角度出发,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运用模糊数学变换原理将定量、定性的问题综合研究,实现收集、监测、诊断、处理等功能。

(一)构建非财务信息收集处理子系统

从财务风险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尽管不同物流企业的规模和管理制度的完备程度不同,但物流企业发生危机往往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特征。根据目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的理论研究结果,综合考虑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特点,以及依据敏感性、代表性、关联性、对比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等预警指标选择原则,同时借鉴了我国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中普遍采用的指标,代表物流公司的非财务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根据预警指标和财务风险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正向型指标、逆向型指标和稳定型指标。具体来讲就是正向型指标数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小;逆向型指标数越小风险越小;稳定型指标数在某一点上最好。

(二)构建非财务指标量化处理子系统

由上述选取的预警指标体系可知,可以根据物流企业财务风险各项因素从两级指标来衡量,确定的指标因素集如下:一级非财务指标因素集为X={X1,X2,X3,X4,X5}={文化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公司治理因素、获取资金支持的能力};二级文化因素集为Xi={高层领导对物流的风险意识、物流人员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企业物流风险文化意识},依此类推,可确定其他二级指标因素集。

非财务指标根据设计的专家调查表,依据表1中确定的指标性质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从而得出各层次指标间的相互重要程度。通过专家对因素集所包含的各项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对比,将比较结果转化为定量的判断数据,形成判断矩阵。可以用1-9标度法对二级因素集的重要性程度来构造判断矩阵Ai(i=1,2,3,4,5),判断矩阵的标度及其含义见表2。通过判断矩阵求此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得出各因素的权重Wi=(w1,w2,、、、,w5)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要求一致性检验指标CI=(λmax-i)/(i-1)≤0、1,即通过逻辑上的一致性检验,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同理可得第一级指标组成因素集的权重向量W=(w1,w2,w3,w4,w5)。

(三)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综合评判子系统

定义评估等级标准所对应的决策值集R,R={r1,r2,r3,r4},ri表示第i个评价等级所对应的决策分值。评判者根据评判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每个指标因素的情况进行评估,决策分值便为该指标的考评结果。根据评判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判结果为元素组成评估集,评估集可定义为四级:V={v1,v2,v3,v4}={安全,基本安全,风险,重大风险}。

首先对一级指标进行综合评判,构造单因素评价矩阵,即从U到V的模糊关系矩阵,一般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对于U1有

B1=b11 … b1m ?埙 b41 … b4m(1)

其中,bij表示第i个指标被评为j等级的程度。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得到R2,R3,R4,R5,再分别求出Ui到V的模糊变换:Ri=Ai·Bi=(ri1,ri2,…,rin)。其中,i=1,2,3,4,5 n表示Ui中第n个指标。

然后对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判,以U1,U2,U3,U4,U5为元素,构造单因素评价矩阵,用ri构造它们的单因素评判矩阵B。然后是U到V的模糊变换:R=A·B= (r1,r2,…,rn)。经归一化处理得:R'=(r1',r2',r3',r4',r5')。根据最大隶属原则,确定所属各类警限的区间,从而判断物流企业风险水平的高低,实现综合评价。

(四)构建财务风险警度分类子系统

根据警情强度在数量上的强弱确定警度,该机制依据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水平由低到高将警度划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四个级别。警度对应的风险等级为:无风险,无警;低风险,轻警;中等风险,中警;高风险,重警。具体划分标准是:R∈[0、9,1、0]为无警;R∈[0、7,0、9)为轻警;R∈[0、4,0、7)为中警;R∈[0,0、4)为重警。根据物流企业风险预警模型确定的风险等级可以预报警度。

(五)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方案子系统

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对策方案需要事先制定。具体而言,当警情处于无警状态,说明财务状况正常;当警情处于轻警状态,管理者应寻找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实施风险信息追踪监测;当警情处于中警状态,管理者应根据风险因素状况和警情动态发展趋势,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当警情处于重警状态,管理者必须立即寻找警源,找出使企业财务状况陷入危机的关键指标,确定风险处理方案。在每次财务危机处理完毕后,需要对预警机制及预警对策方案做出动态调整,确保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预测准确性。

五、结论

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对于加强物流企业风险管理意义重大,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结合我国物流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预警机制不仅要注重对企业财务数据的计量分析,还应引入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判断,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五个子系统入手构建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物流企业风险预警机制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艳宁、基于非财务视角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J]、财会研究,2012(14)、

[2]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06)、

[3]贾于露,乔静、后危机时代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商业会计,2012(03)、

[4]田芬,吕永波,刘凌霄、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综合预警研究[J]、物流技术,2009(11)、

[5]刘永胜,唐波,杨嫘、物流企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物流,2010(02)、

[6]林秀端、财务预警机制完善构想[J]、财务会计,2010(05)、

风险预警方法篇5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 100010)

摘 要:自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就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从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现存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构建出企业针对以上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的体系,并对完善这一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通过一些策略,以保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切实有效的发挥作用,尽可能早的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做出防范措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从而减少企业的经济利益损失,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118-02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邓雷娜(1977-),女,北京人,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定义的界定,我国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国家经济形势变化较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确定性风险加大,这些所有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都被界定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只是针对企业资金融通、使用、收回等环节产生的不确定性进行界定。本文在研究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时借鉴第二种观点对财务风险进行界定,主要包括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

(一)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产生筹资风险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通过不同来源渠道获取资金时,不同来源的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说企业的资金是自有资本还是外借债务,是长期债务还是短期债务以及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如果这些不同来源渠道获取的资金比例分配不合理,就会使企业面临着筹资风险。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构成情况来看,为了在竞争市场中获取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我国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了短期债务融资的方式,这就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比较高,一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取的收益达不到债权人的预期经营利润目标时,他们就会向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企业立即偿还借款,而企业由于无法在短期内获取偿还债务的资金,就会面临着资金流断裂、企业破产的风险。

(二)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合理产生投资风险

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就产生了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对于企业的股东来说,他们希望增加企业整体的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对于经营管理层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提高自己的业绩,实现股东预期的经济利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管理层往往会选择成为冒险投资者,对风险水平较高、收益水平也较高的项目进行贸然的投资,然而,市场经济形势是瞬息万变的,这些本身风险就比较高的项目,很容易出现企业的投入资本无法按照预期收回并获得收益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的投资项目失败,将企业置于破产的危险境地。除此之外,很多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会采取吞并其他企业的方式,大肆扩张自己的规模,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然而这种规模性的扩张投资很容易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从而走向破产之路。

(三)企业选取的销售方式不合理产生资金回收风险

从目前我国存在的销售方式来看,有现销和赊销两种方式,而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日趋激烈,很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中仅有的少量份额,维持长久的市场竞争优势,在销售产品时往往会选择赊销的方式,以扩大销售量,增加企业的当期经济利润。然而,不同于现销方式,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就意味着在收回资金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如果产品的购买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货款,就会使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和资金追讨收回成本增加,从而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增多,影响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增加企业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成部分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市场中因未及时防范财务风险而破产的企业逐渐增多,为了及时预测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做出防范措施,以降低财务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其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

(一)确定预警范围、选择预警指标、设定预警指标值

在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首先需要确定财务风险的预警范围,一般情况下,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警范围主要就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其次,在选定财务风险预警范围之后,还需要合理的确定具有科学性的预警指标。预警指标是整个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基础环节,如果预警指标选取不恰当,就无法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有的效果,无法有效的防范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因此,在选取预警指标时应该根据预警范围,选择能够反映企业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水平的指标,一般应该包括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最后,要对选择的预警指标设定相应的预警值,当企业预估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或者资金回收风险超过预警值时,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预警指标的预警值是整个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关键环节,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和经营发展情况来确定。

(二)设立信息沟通渠道

在确定了预警范围、预警指标和预警值之后,要想使预警体系发挥效果还需要设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用于信息的搜集、共享、分析和反馈。在一个完整的预警体系中,一个有利于有效沟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的预估时,主要就是在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环境的变化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等大量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统计、提炼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对企业产生威胁的财务风险,及时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避免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设立财务风险预警的组织机构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要想真正起到及时识别并防范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还需要一个关键性的要素,就是从事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相关人员,为此,企业应该设立一个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企业在设立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时应该选择比较熟悉企业业务发展方向、经营管理方向的管理人员或者具有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的高级技术人员,如果有可能,还需要邀请一些管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加入风险预警的组织机构。他们不受企业组织架构的限制,独立于所有组织部门,按照独立性原则,只对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决策做出风险预估,一旦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层做出的决策存在风险,就会立即将风险识别情况报告给管理层,以便管理层及时做出防范措施。

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一些策略

为了使企业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我们提出了一些在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从多方位考虑选择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首先就是要选择恰当的、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才能够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效果。就目前我国企业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来看,大部分企业选择的预警指标只是基于财务数据信息计算的定量指标,没有对财务风险设定定性的指标。例如,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在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仅根据财务数据信息进行了定量指标的制定,并未设定定性指标,在预估财务风险时,无法衡量宏观环境,从而使江苏扬建集团的财务风险预估不准确,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化、行业特征的变化、企业自身经营方式的变化等信息会对企业的筹资、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未对以上信息综合考虑,很可能会使企业的筹资、投资失利,造成企业的财务危机,但是这些信息用已构建的预警体系中的定量指标是无法衡量的,他们只能定性的去分析,因此,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除了考虑定量的指标外,还需要考虑定性指标,以使定性、定量相互补充,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加以防范。

(二)加强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监督控制

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能否达到企业的预期效果,必须要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过程加以严格的监督和控制。而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监督和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事前的监督和控制。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实施前,需要对该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是否完善进行严格的把控,以确保该体系的设计符合企业的要求。(2)事中的监督和控制。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要从两方面来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一方面要严格监督该风险预警体系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在有效的运行,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督和控制识别出的财务风险是否都及时做出了防范措施,以避免企业的损失。(3)事后的监督和控制。每次识别并防范财务风险后,严格监督是否对财务风险的预估进行及时的反馈,发现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更加合理有效。例如,南京爱跃户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时就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使其更加有效的发挥功能。

(三)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应该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都谨慎对待,识别是否可能存在财务风险,以有效的应对。企业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危害、财务风险防范在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方式,来提高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意识,从而全面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功能。例如,黑龙江伟盛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危害、财务风险防范在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了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趋势下,我国企业存在着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等财务风险,为了及时识别并防范企业的以上三种财务风险,企业构建了一套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从多方位选择预警指标、加强对预警体系的监督控制、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使企业更加了解自身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加以重视和防范,以为企业未来稳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瑞,宋晓宇、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探析[J]、经

营管理者,2015(01)、

[2] 王建美、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探析[J]、当代会计,2014

(10)、

[3] 付红艳、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

风险预警方法篇6

[关键词] 风险 财务风险 预警系统

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财务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全部风险的货币化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表现在企业财务活动的收支变化之中,贯穿于整个财务活动之中。可以说,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外在表现。

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有多种类型,在不同理财环境、不同理财阶段、针对不同的经营主体和理财项目,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风险类别。总的来看,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

我国已成功加入WTO,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财务风险的影响更加明显,如何应对财务风险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近几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财务危机现象的企业普遍存在,许多企业因为财务危机而破产倒闭。

二、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和财务数据,将企业已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越灵敏,就越能极早地发现问题,越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成为公司经营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管理工具,很多市场参与者需要借助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从企业外部看,可以使投资者早期预警,及时发现被投资公司潜在的财务危机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企业内部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为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依据和工具,可以避免企业发生财务危机造成企业危机的出现。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势在必行。

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1、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特征。一个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系统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当危害企业财务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预警系统能够预先发出警讯,提醒相关人早做准备或采取相应对策。(2)预防与回避财务危机。当财务预警系统发出财务危机信号时,应立即寻找导致财务运行恶化的原因,及时化解财务危机。(3)控制财务危机以防扩大。当财务危机信号出现时,管理者不但要阻止财务危机继续恶化,而且要积极在内部挖掘资金潜力,在外部寻求新的资金支持,尽快控制财务危机的影响范围。(4)避免财务危机再发生的措施。完整的财务预警分析系统应能系统详实地记录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解除危机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改进建议,以备同类危机再次出现时参考备查。

2、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分析方法。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其中,由于定量方法简单、实用、有比较好的判别效果,实际运用的非常广泛。定量方法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报表,用统计的方法找出企业在某些财务指标的异常值,再通过数学模型来综合地反映这些差异,与正常公司相对比,从而判断企业是否处于正常的状态。常见的预警方法如图所示。

3、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程序。(1)预警信息收集。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信息,因而必须建立灵敏的预警信号系统。而且预警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因为它需要有一定的信息作为基础,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断与转化,预警最终输出的也是警报信息以及相关的对策及建议信息。预警信息是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结果。

(2)明确警义。警义即预警的含义,指的是财务监测和预警的对象。它由若干个警素所构成。警素是指构成警情的指标。不同的警素对应不同的警兆,警素发生异变,总有一定的先兆,这些先兆有的与警素有直接关系,有的与警素有间接关系。

(3)预警源分析。预警源是预警情形产生的根源,从警源的生成机制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从企业外部输入的预警源,就是由外部事件可能引起的企业的财务风险;另一种是内生警源,是由企业内部内生的警源,就是由于企业的内部因管理不善引发的财务风险的源头。

(4)警兆识别。警兆,指警情发生异常变化时的先兆,是预警的信号系统。在警源的作用下,当警源导致警情爆发之前,总有一些先兆,财务风险预警的警兆,是伴随着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出现的一些先导型指标或迹象。警兆的确定可以从警源入手,也可以依经验分析。

(5)确定预警度。预警度就是预警的严重程度。确定预警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建立关于预警的普通模型,再做出预测,然后根据预警值转化为预警度模型,即所谓的总体预警模式;二是建立若干预警要素的预警度模型,直接由预警征兆的警级来预测预警要素。

参考文献:

[1]蒋定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7):164~165

风险预警方法篇7

审计发现所涵盖的范围其实就是审计所覆盖的范围,审计发现的突出特性是时效性。审计的领域非常广泛,凡是企业经营活动涉及的领域都属于审计的范围,国家审计署前任审计长李金华曾经说过,“资金流向哪里,审计就到哪里”,充分说明了审计的范围之广泛。作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政府对企业的审计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重大决策审计、重大项目专项审计、投资审计及其他综合性审计或专项审计等。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含评估、咨询等)对企业的审计主要是受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开展的资产、负责、损益情况审计或其他专项审计等;或者企业自行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对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或下属企业开展的财务状况、经济效益、投资项目、内部控制、经济责任、重组并购、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咨询或评价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的审计,主要是按照国家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或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开展的经济责任、经济效益、财务收支、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重大经营决策及其他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等方面的业务。除此之外,企业内部审计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开展经济合同管理、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专项工程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各种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内部审计可以根据企业自身需要,灵活安排各种审计项目,审计的目的性、特定性和效益性更加明显。由此可见,审计发现所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审计发现所应涉及的范围。审计发现的时效性说明审计所涉及的问题或提出的缺陷和不足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离开某个特定时期,这些问题和不足可能会消失,这主要取决于各管理部门对审计发现的认识和整改力度,以及其努力程度。如果让问题和缺陷放任发展,后果只会越来越严重。除了时效性之外,审计发现还具有对风险的预见性。审计发现是对过去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判断和评价,在审计截止日至当前日期内,如果企业尚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那么审计发现中所涉及的相关企业风险将会惯性存在下去。这种预见性往往是通过对客观事实和各类经济(技术或财务)指标的分析和判断实现的,具有较强的特定性。

二、正确认识和分析审计发现中的各种风险

如前所述,审计发现包括审计发现问题、关注事项和提示事项。由于审计范围可以覆盖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审计发现的内容就必然会揭示企业各个领域的有关问题或风险提示。如何透过审计发现了解企业各种风险,这是很多管理者往往容易忽视的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审计及审计发现。对于企业来说,不论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都是对企业自身“免疫力”的“健康体检”。审计能发现问题,说明企业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在管理上还存在不足之处。但审计工作有时并不被某些部门、单位所接受,使审计往往面临较多的“对立面”,有时错误认为审计在找自己麻烦。其次,要透过现象或问题看风险。有关部门、单位不能仅仅从表面判断审计发现的内容和性质,也就是说对待审计问题不能就事论事,更重要的是对问题本质进行深刻研究,分析问题背后潜在的各种风险。例如,某企业通过分析内外部审计发现以下问题,认为企业可能存在如下风险(见表1)。企业应当对审计发现举一反三,认真梳理管理中各环节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审计发现所指向的风险,及时整改,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三、审计发现和风险预警管理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审计发现与风险预警管理没有直接联系,但从审计发现所指向的风险看,审计发现和风险预警管理存在本质的联系。首先,审计发现为风险预警管理提供支持,主要表现为:以监督方身份提供预警信息,推动预警管理系统不断完善。有关职能部门可以根据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风险分布范围,重新检查或查找相关管理领域内的薄弱点,判断风险强弱程度,修补风险管理漏洞,分类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完善风险预警和管控机制。其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变化为审计发现提供了方向。凡是预警管理系统中,在特定周期内风险指数变化异常或变动指数较大的项目,一般可以作为内外部审计优先考虑的对象。例如,表2是某企业在某年度内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中个别指标变化情况与审计关注程度。由此可见,各职能部门、单位可以通过审计发现,梳理经营管理环节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风险预警管理。同时,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中指标的异常变化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持。

四、以审计发现为引导的企业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构建

1、预警管理体系适用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这种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数据来源主要来自于企业各类内外部审计发现的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各类审计信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在相对固定或具有规律性的周期内无法取得有用的审计信息,那么预警体系所需要的指标将无法实现更新,风险指标也无法及时计算,也就无法实现预警。因此,这种预警管理一般要在以下前提下完成:一是内部审计计划安排合理,审计项目的实施具有固定周期和一定的规律性,周期的设定要按照企业实际管理需要确定。如果获取的指标不及时,或无规律性可循,那么计算的风险指标将失去实际意义。二是要有完善的审计监督和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如果审计成果得不到有效运用,那么也没有必要建立以审计发现为引导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企业对风险预警管理的研究不会仅仅限定在某些单一领域,如单纯的财务风险预警、单独法律风险预警等,而是要尽可能的建立起涵盖领域较为丰富、内容相对完善的预警体系,这样才能较好地适应企业管理的内在需求,因此,以审计发现为引导的风险预警只是企业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中的一个方面,具有一定的补充功能。以审计发现信息建立起来的预警管理体系,其主要优势在于审计所涉及的范围广,覆盖面宽泛,不仅仅是财务方面的,凡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不论是资金使用,还是战略规划、重大决策等,都是审计的范围,更是审计发现所要描述的内容。另外,通常认为企业(集团)内部实施“上审下”更加有利于审计职能的发挥,因此也认为企业(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风险预警管理更加实际和有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预警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

企业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构成应当是包含企业各类关键风险指标的集成,而不是某些单一方面指标的叠加,对不能反应或其变动也不能反应风险指数变化的非相关指标则对风险预警管理没有实际意义。当然,可以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设置单一方面的风险预警系统。如:为加强企业战略风险管理,建立战略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为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为加强企业运营风险管理,建立企业运营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等等。对以审计发现信息构建的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其构建模型应当是镶嵌式和独立式两种。镶嵌式是指以审计发现信息构建的风险预警指标镶嵌于企业整个预警体系中,与其他专业方面的指标协同使用,相互融合,共同反应风险变动程度;独立式是指以审计发现信息构建的风险预警指标独立构建风险预警系统,不与其他专业指标协同使用,独立完成风险预警。如果审计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持续提供预警信息,即审计信息在有效时间内不能连续或无规律性,那么,不论镶嵌式模型还是独立式模型都不能进行有效预警,或者预警滞后,这样便失去了风险预警的意义。以审计发现信息构建的风险预警管理系统,镶嵌式应当是最好选择,因为这种方式下,可以更多的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判断,结果更可信赖。如果审计具有较强的时间规律性,而且获取的信息比较广泛,足够支撑预警系统的建立,当然也可以选择独立式预警。预警管理最好的方法是风险指数法和风险坐标图法。风险指数法是指在预警期内通过对一系列指标的变动值进行标准化加权综合处理,最大限度综合各项指标的权重和贡献大小,从而合理确定风险程度的方法。在此方法下,一是应先将各指标按敏感程度分为先行、同步、滞后三类,优先使用先行和同步指标,观察和参考滞后指标;二是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大小,这需要综合考虑历史经验值、行业特点、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及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三是要确定合理的风险限制或风险指数标准值,实际计算得出的指数超过限值时,即风险加大,低于限值时风险减小。风险指数的示意图如图1所说。风险坐标图法是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作为两个维度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以便对多项风险进行直观的比较,从而确定各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的方法。如:绘制某公司的风险坐标图,并将该图划分为A、B、C三个区域,公司可以承担A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不再增加控制措施,严格控制B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专门补充制定各项控制措施,确保规避和转移C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优先安排实施各项防范措施。

3、风险预警的实现

风险预警方法篇8

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萨蒂于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是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适用于解决多目标、多层次的系统化决策问题,它通过将问题逐层分解,形成上下关联的多层次结构,根据对各层次因素的重要性比较,最终得到下层因素对于各上层因素的重要性程度。通过层次分析,可以明确何种因素对上层因素或总目标的影响最明显,能够筛选出重要的指标因素。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是指运用模糊数学和模糊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影响某事物的各个因素的总和考虑,对事物的优劣做出全面而科学评价的一种模糊数学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是在模糊变换原理基础上,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事物的众多关联因素进行权衡,并给出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综合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是一种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来评价具有“模糊性”事物的系统分析方法。模糊评价法解决了层次分析法各方案对各评价因素优劣性评分的问题,层次分析法则为模糊综合评价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各因素的权重。通过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借助模糊识别方法,就可以较好地解决国债风险预警指标重要性排序的模糊性问题。

二、国债风险预测体系构建

根据已有参考文献并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与国债风险密切相关的七个指标,建立国债风险预测体系。分别是:国债负担率:该指标是考察国债规模以及国债是否会对未来造成沉重负担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国债余额/GDP,国际警戒线:45%,标示:C1;国民应债率:该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的应债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国际警戒线:100%,标示:C2;赤字率:该指标是衡量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当年中央财政赤字/当年GDP,国际警戒线:2%,标示:C3;国债依存度:该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指标:,计算公式: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国际警戒线:15%,标示:C4;国债偿债率:该指标是衡量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中央政府偿还债务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国际警戒线:10%,标示:C5;国债借债率:该指标是反映本国当年债务增量对当年GDP提供的举债资源利用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当年国债发行额/GDP,国际警戒线:10%,标示:C6;居民应债率:该指标是从居民的储蓄水平来考察国债发行规模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当年国债余额/居民储蓄余额,国际警戒线:50%,标示:C7。

在建立了国债风险预测体系后,本文使用的是基于模糊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对指标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以保证关键指标有优先考虑和优先控制的权利。权重确定算法一共分为四步,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最终得到了各二级指标全局的权重排序:w1=0、4319>w5=0、1863 >w4=0、1352>w3=0、00913>w2=0、0627>w6=0、0913>w2=0、0627> w6=0、0532>w7=0、0394。针对本次评价数据可知,国债风险预测体系中指标的重要度排序为:国债负担率、国债偿债率、国债依存度、赤字率、国民应债率、国债借债率、居民应债率。可见在体系中国债负担率这个指标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国债风险预警时应优先考虑国债负担率,同理居民应债率应作为最不重要的指标考虑。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结算审计重难点(精选8篇)
  • 下一篇:建筑承包合同(精选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